[爆卦]長期被父母情緒勒索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長期被父母情緒勒索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長期被父母情緒勒索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長期被父母情緒勒索產品中有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萬的網紅擁抱不完美&故事的療癒力量(敘事練功團),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如果不想被家人情緒勒索、情感控制 那你就得學習 #情緒界線 情緒界線就是:「我允許別人可以有情緒的自由, 我尊重、不介入,但也不要被影響。」 就像以下舉的例子。 -------------------------- 我母親是很節省的人,她自己捨不得花錢,卻一天到晚捐錢給廟,不然就是亂買電台廣告的藥...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選擇性緘默症──不說話的孩子」介紹 訪問作者: 王意中 內容簡介: 孩子不是不說話,而是無法說。 「選擇性緘默症」孩子比任何一個人都痛苦。 台灣第一本集結本土案例, 深刻探討「選擇性緘默症」孩子的專書。 你的孩子不說話嗎? 或是到某...

長期被父母情緒勒索 在 NeKo嗚喵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9-15 15:46:30

#有毒關係 #假面閨密 #控制狂父母 #自戀型人格​ 關於 #情緒勒索 這個話題應該是這個世紀被講爛地主題了​ 但直至今日,依然有受害者逃脫不出這個漩渦​ #或者連自己是受害者都不知道​ 我們討論過很多心理相關疾病​ 都不斷強調 #病識感 地重要性​ 相對地,想要跳脫控制也需要先知道控制的手段是什麼...

長期被父母情緒勒索 在 泰妹日記(แป้ง)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9-03 20:51:34

《盧恩符文2.0》--- 陰陽意識的平衡☯️ 在盧恩符文占卜中,有個象徵陽性的sowilo,也有陰性berkano,由於情感上的匱乏,我們總會在陰陽能量間失調,脈輪過度活躍或不發達。 界線有幾種:個人身體、空間、隱私、金錢等都是,屬於外在。 內在則有情緒、想法、三觀、信念等。 很多人數字有3,...

長期被父母情緒勒索 在 信仰曆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8-17 01:09:32

幸運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 - Yo我Billy 臭直男的我,肥來辣~ 你這幾天過得還好嗎? 最近我焦頭爛額 二份工作各種忙碌 我這陣子也在忙換新家 前幾天總算租到好地方 之後又要忙搬家哩 今天啊 我想跟你談談比較內心 有點偏心理學的東西 你知道什麼是「內在小...

  • 長期被父母情緒勒索 在 擁抱不完美&故事的療癒力量(敘事練功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1-06 22:48:07
    有 24 人按讚

    如果不想被家人情緒勒索、情感控制
    那你就得學習 #情緒界線

    情緒界線就是:「我允許別人可以有情緒的自由,
    我尊重、不介入,但也不要被影響。」
    就像以下舉的例子。
    --------------------------
    我母親是很節省的人,她自己捨不得花錢,卻一天到晚捐錢給廟,不然就是亂買電台廣告的藥;對了,我還有個素行不良的五舅經常藉故騙她的錢。
    二姊為了阻止母親亂花錢,每次都不給她太多錢,於是母親就生氣、暴怒。
    每次回家我都要聽母親抱怨二姊,當場我面無表情,不做反應,聽聽就好,因為我知道反正我說什麼都不可能改變母親的,我選擇沉默、不介入。有時沉默就是最好的反應。
    如果母親還是不停抱怨,那我會選擇「離開現場」,因為我要保護自己。
    請意識到:我們生活在一個「情緒爆炸」的世界裡,記得要保護好自己,不要被別人的情緒「拖累」了。

    那要如何保護呢?就是學習「 #情緒界線」。
    -------------------
    情緒界線就是:我允許別人可以有情緒的自由,我尊重、不介入,但也不要被影響。就像上面舉的例子。
    .
    是的,別人的情緒怎樣,都是他的事、他的自由,不管他是憤怒、傷心、難過、失望、不爽、沮喪也好,統統與你無關。
    但你要不要「吸食」他人的情緒,這就是你自己的選擇。
    請記得,你是有選擇的。
    .
    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你需要幫他人的情緒「買單」?
    別人不高興又不是你造成的,幹嘛那麼害怕別人不開心?
    幹嘛一直希望別人要快樂?說穿了,你在「討好」,不是嗎?
    --------------
    討好是怎麼來的?
    通常我們最想討好的人,就是我們的父母。

    從小到大,只要父母不高興,我們就很害怕,
    因為父母已經很熟練地讓我們覺得:如果他們不開心,都是我害的,我有「義務」要為他們的情緒負責。
    在父母的情緒裡,往往夾帶著大量的「控制」。
    ( #情緒是最好的控制。)
    很多父母善於利用他們的情緒來控制孩子,像是:「你看,都是因為你不聽話,馬麻才會生氣。」

    這樣的語言會讓孩子內心充滿罪惡感,也讓他們誤以為:
    「我應該要為母親的情緒負責。」這就是我們長期被父母情緒勒索的原因。
    其實每個人都要為自己的情緒負責,這才是成熟人格的展現。
    --------------------------
    「我的父母老是吵架起衝突,我該怎麼辦呢?」
    我猜這是很多人的難題。
    老實說沒有標準答案,那得看你跟父母的關係,以及父母為何爭吵?
    但我在想,如果生活在一天到晚爭吵起衝突、烏煙瘴氣的家庭裡,你的日子一定不好過,#那是很耗損能量的。

    如果置身在家庭暴力中,父母一天到晚吵架,而且你也確定無法改變父母的話,通常我的建議是:遠離。能閃多遠、就多遠(如果你是成人,而且你有能力養活自己的話)。
    不要捲入家人父母的紛爭中,吃力不討好,請適當保護自己。
    .
    這樣會不會太狠心、太冷血了?如果覺得狠心,那你就繼續介入他們的紛爭,我沒意見。但請小心你的善良可能就是導致你痛苦的元凶。

    當然,如果你有不得已的苦衷無法離家,
    那就學習「情緒界線」吧。
    請允許父母可以吵架,他們是可以有情緒的,請尊重,但不介入。如此你才能不受他們干擾,確保你生活的安寧。
    當然,要不受家人情緒的影響,真的很難,這是大修練。

    修練的祕訣之一就是:
    你必須「 #放棄當家裡的拯救者」(其實你也拯救不了任何人)。
    注意,他們都是大人了,他們必須為自己的情緒負責,不是嗎?而你,只是他們的兒女,你真的需要介入他們的紛爭、為他們的衝突負責嗎?請三思。
    ------------------------
    情緒界線真的是人生一大修練。

    因為你必須「允許」別人可以有情緒、可以生氣,而且那不干你的事,你不需要為他人的情緒負責。

    這樣做確實要有點狠心沒錯,光是這個「允許」就好難。#我們都是良心過剩的人。
    我們的善良讓我們想當好人,所以我們「不允許」自己不管,
    然而對那些不負責任的人而言,他們最喜歡像我們這種善良的人,因為:「最好欺負」。
    所以真正欺負你的人,其實是你自己,因為你要當好人,所以你「棄守」自己的界線。
    ---------------------------
    一個界線清楚的人,往往是內心強大的人。
    .
    老公今晚想跟妳做愛,但妳不想做,可以嗎?當然可以。
    但他會失望怎麼辦?
    難道他不可以失望嗎?當然可以。
    但他失望不代表「這是妳的錯」,妳也不需要為他的失望負責,他必須自己去處理自己的失望,不是嗎?
    .
    兒子打了一整晚的遊戲機,已經到十二點了,他明天還要上學,做父母的你有責任告訴他:「夠了,該去睡覺了。」
    當你不讓他繼續玩時,他一定會擺臭臉、生氣、失望,這不是很正常嗎?
    他可以生氣、可以失望嗎?當然可以。難道你要他歡天喜地地離開他心愛的遊戲機去睡覺嗎?
    那是不可能的,我猜幾乎也沒有孩子可以辦到。

    所以,請「允許」他可以生氣、失望,那是他的事,就讓他生氣失望吧,那又會怎樣呢?
    ----------------------
    縱使因為「我沒有滿足你的需求,所以你不高興了」,那又會怎樣?不會怎樣的。

    如果你依然感到焦慮,你該問的是:「 #為什麼我需要去滿足別人每一個需要呢?」

    請問,別人都有滿足你的需要嗎?沒有,是不是?
    所以「我不可能滿足每個人的需要」這件事不是很正常的嗎?
    欲望沒被滿足,人都會不開心。但人是可以不開心的,請允許他人不高興,而且你不需要為他人的開心或不開心負責,

    因為,每個人都得學習為自己的情緒負責,
    這才是成熟人格的展現,不是嗎?

    情緒界線的修練是人生大修練,很難,我知道,
    沒關係,我們一起練功吧。

    (以上文章摘自 #情緒治療 一書,作者:周志建)

  • 長期被父母情緒勒索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0-01-30 22:00:14

    本集主題:「選擇性緘默症──不說話的孩子」介紹
           
    訪問作者: 王意中
      
    內容簡介: 
    孩子不是不說話,而是無法說。
    「選擇性緘默症」孩子比任何一個人都痛苦。
       
      台灣第一本集結本土案例,
      深刻探討「選擇性緘默症」孩子的專書。
       
      你的孩子不說話嗎?
      或是到某個特定環境就全身僵硬,不肯開口?
      你覺得他只是太內向、害羞,
      或認為他再大一些,自然就會說話。
      但孩子可能正為「選擇性緘默症」所苦,急需你的接納、陪伴與協助。
       
      台灣家長面對「選擇性緘默症」時,可能的5大迷思:
       
      ‧「他個性比較內向、文靜,等時間久了,他就會說話。」
      ‧「她在家裡會說話,可能是幼兒園讓她不太習慣。」
      ‧「他爸爸還不是到了五歲才會講話。『長大了就會好』,別擔心。」
      ‧「一定是教學太嚴肅了,孩子才會不敢說話。你們老師應該要調整。」
      ‧「她是『大隻雞晚啼』,像她爸,但爸爸也拿到碩士了啊。」
       
      在不以為意、漠視與逃避下,
      孩子可能就錯過早期療育介入的黃金時刻。
       
      「選擇性緘默症」是一種焦慮的疾病,好發於四歲左右的孩子。在台灣,「選擇性緘默症」長期被漠視或誤解,但「選擇性緘默症」孩子並不是執拗、任性或被寵壞,他們心裡也很想表達,無奈龐大的焦慮與恐懼往往凌駕於開口說話。在這群不說話的孩子背後,那是想說而無法說的痛苦,那是無聲的吶喊。
       
      當一個孩子在班上不說話,人際關係可能就會惡化,課業走下坡,甚至因此被霸凌,但孩子卻因焦慮而更退縮,更無法向大人求救,將所受的委屈說出口。若老師或父母未適時察覺,予以協助,孩子可能終生都會被囚禁在「選擇性緘默症」的牢籠裡。
       
      理解、接納以及給予孩子正向經驗的累積,是王意中心理師認為最能開啟「選擇性緘默症」孩子冰封內在的一把鑰匙,也是突破「選擇性緘默症」孩子心牆的絕佳方式。書中特別細膩又完整地從父母、老師以及親師溝通的角度,提出各種協助「選擇性緘默症」孩子,早日擺脫焦慮,讓孩子融入人群與社會的方法與技巧。
          
    作者簡介:王意中 臨床心理師
      王意中心理治療所所長、臨床心理師、教育部部定講師、《親子天下》嚴選部落客、《Baby Home》駐站專欄作家、《未來Family》數位專欄「過動的美好天地」作家、《國語日報》專欄作家。
       
      於宜蘭成立宜蘭縣第一所經衛生主管機關合法立案之心理治療所,目前演講場次已超過2000場,是許多家長與老師心中極為信賴的心理師。
       
      高雄醫學院行為科學研究所第一屆碩士畢業,曾擔任振興復健醫學中心復健醫學部臨床心理師、中華民國過動兒協會諮商師及國軍八○二總醫院精神科臨床心理師,並曾於實踐大學家庭研究與兒童發展學系、經國管理暨健康學院幼兒保育系擔任兼任講師。
       
      合作經歷,包括臺北市、新北市、基隆市、宜蘭縣校園系統(輔導諮商及特教服務)、臺北市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中心、幸夫愛兒園、中華民國發展遲緩兒童基金會、社團法人台灣赤子心過動症協會、財團法人赤子心教育基金會及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等,提供心理專業服務。
       
      於網路上,經營「王意中部落格」,分享早期療育及兒童青少年心理衛生等資訊,部落格的參觀人次已突破三百萬!
       
      著作包括《陪伴孩子的情緒行為障礙》、《不讓你孤單──破解亞斯伯格症孩子的固著性與社交困難》、《戒掉孩子的拖延症》、《資優生教養的頭痛問題》、《你被孩子3C勒索嗎?》、《為什麼孩子要說謊?──心理師親授的210個誠實力指南》、《孩子不專心,媽媽怎麼辦?》、《爸媽忘記教我的事?──愛朋友也愛自己,教孩子受用一生的人際力》、《301個自閉兒教養祕訣》、《301個過動兒教養祕訣》、《不吼不叫,激發孩子內在學習力》、《拆解孩子的青春地雷》、《誰讓孩子變成失控小惡魔?──從情緒管理開始,教出講理好孩子》、《標準答案──臨床心理師的大格局教養》、《孩子不敢說的40個成長困惑》。
       
       
    作者粉絲頁: 王意中心理治療所、 王意中
     
    出版社粉絲頁: 寶瓶文化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 長期被父母情緒勒索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19-08-12 19:00:04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除了熱情,你更需要知道的事
    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哈克獨門心法工作坊】~穿越迷霧,懂一個人真正的樣子~2019/10/19開課
    課程連結: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4022

    【12/2 開課!】《人際回應力-看懂情緒,輕鬆對談》~第21期
    一個人的命運,是回應力的總和!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15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Guc6V6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歡迎加入「啟點文化Line@」:https://line.me/R/ti/p/%40teb0498p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歡迎來到「一天聽一點」,今天來跟大家聊聊,一個比較嚴肅的議題。

    近年來啊,每當有重大的社會案件發生的時候,像是公眾場所的隨機殺人事件,或者是前一陣子台鐵襲警案…這些部分。

    我發現有很多民眾在看完這些新聞之後,常常會有一些感嘆跟疑惑;就像是喔「怎麼會有人這麼冷血?」、或者是「怎麼會有人這麼瘋狂,做出這麼殘忍的事情?」

    但我想邀請大家想一想,當我們感嘆完「瘋子越來越多」、「社會真的好亂」這樣的想法之後;這種讓大眾感覺到害怕的事情,就會自動停止、不再發生了嗎?事實證明,並不會啊!

    這些可怕的事情還是重複的在發生,所以現在重點來了,我們明明知道這種不可預測的事情,還是會存在我們這個世界上,還是會有它發生的風險,難道我們就只能夠隨它去,坐以待斃嗎?

    還是我們可以想一想,就算這樣的事情我們沒有辦法事先的預測,但我們還是更積極的去面對;也就是在發生這些慘案之前,起碼能夠辨識出這樣的人,事前做一些預防、保護好自己,才是讓自己好好過人生,更務實的方法。

    我一直相信,其實絕大多數的人都是善良的;因此當一個人會走到某個極端,或者是會做出那些太荒謬、讓人覺得難以想像的行為,他一定有他背後形成的背景跟脈絡,和那一個人不得不的苦衷。

    不過我今天不是要做任何的個案討論,我真正想要跟大家分享的,是這些殘忍行為的背後,那個讓人「泯滅人性」的源頭,到底是怎麼發生的?

    更簡單的說,也就是一個跟你我一樣的平凡人,到底是怎麼樣擺脫社會的常規,和基本教育的自我約束,去做出那些有害他人、讓人覺得不可思議的行為?

    在解開這個謎底之前,我來說個歷史事件,你可能就會有感受。

    我們都知道喔,在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德國納粹的領袖希特勒,他是一個打著「種族主義」的旗號,對猶太人進行大規模屠殺的獨裁者。

    在希特勒和種族主義的意識形態主導底下,當年的納粹政權,屠殺了至少550萬的猶太人;甚至於還有更多的身心障礙,和被他們視為劣等,或者是不受歡迎的少數族裔,都遭到納粹政權的毒手。

    然而在希特勒徹底執行種族主義之前,這些猶太人和身心障礙者,本來就是住在德國的境內啊。

    也就是說,在希特勒宣布進行種族淨化政策的同時,那些準備去抓人、殺人的德國軍官,和跟那些即將要被滅族的猶太人。

    他們原本可能是鄰居,但是在希特勒的政令一宣布之後,這些軍官就翻臉無情的對鄰居動手。

    即使這些猶太人曾經跟德國的軍官的孩子一起上學、一起成長,各自成家之後,兩家的家人還一起玩耍;但是這些德國軍官,還是可以說殺就殺,毫不留情。

    那麼當你聽到這裡,你是不是很好奇,到底這些德國軍官,是怎麼樣一夕之間,變成了冷血的殺人魔,能夠對於那些從小一起長大的鄰居,痛下殺手?

    事實上呢,這些人並不是人格分裂,而是希特勒的政權,對於這些有惻隱之心的人、這些軍官進行了洗腦;給他們一個殺人的理由,讓他們感覺到殺人並不是他們的責任,他們只是負責執行。

    甚至於是為整個日耳曼民族的光榮來服務,讓這些軍官相信自己做的事情是正確的,不需要有罪惡感;而這樣的一個思想洗腦,就叫做「道德鬆綁」。

    更直白的說,任何普通的正常人,只要被「道德鬆綁」的觀念侵蝕,就會變成泯滅人性的罪犯。

    那麼,回到你我的日常生活裡,到底我們要怎麼樣去辨識出,有人正在進行「道德鬆綁」的過程,讓我們可以事先遠離危險呢?

    其實這並不困難,因為這個過程,通常會有四個認知上面的特徵,在我說完之後,你也可以很容易的就能夠辨識出來。

    這些隱藏著「道德鬆綁」的第一步,就是「把傷害的行為,重新定義成榮譽的行為」。

    打個比方來說喔,假設有一個天性單純的孩子,偏偏遇上一個情緒管控有問題的長輩,這是他的主要照顧者。

    於是這種壞掉的大人,在管教小孩的時候就會跟他們說:「我會打你是在教你,要你學會看別人的臉色,將來長大之後才會得人疼啊!」聽起來好像很有道理,對不對?

    於是呢,這個大人在合理化的過程當中,他就降低了對小朋友拳打腳踢的罪惡感,讓家暴事件不斷的上演。

    這個大人把在本質上面,在身體跟精神的傷害,包裝成三個最可怕的字,叫「為你好」!

    而第二步讓人道德鬆綁的階段,那就是「藉由分散或者是推卸個人的責任,用來逃避自我的譴責」。

    這就像是喔,你在職場上遇到沒肩膀的主管,在你被奧客申訴的時候,不但沒有幫你伸張立場、討回公道;反而是向上級呈報,讓公司誤會你專業不足、服務不周,害你被資遣。

    而且呢,還理直氣壯的跟你說:「這只是人力資源部門的決定,我只是負責通知你,有問題你去找人資部。」這樣的話你聽起來是什麼樣的感覺?

    如果正在看視頻的你,就有這樣的主管,我勸你還是早一點幫自己找後路,千萬不要拿自己的前途開玩笑喔!

    然而這個現象,其實不只是主管的問題,其實這裡它顯現出,這整個團體的集體卸責、集體去逃避每個人應該要有的擔當跟責任。

    接下來的第三個步驟,就是喔「合理化自己對於對方造成的傷害,忽略所有的負面後果」。

    這就例如喔,在一段疏離的親子關係裡,日子過得很混亂的大人,根本不會照顧自己的下一代;更別說是好好回應孩子對於愛的需求。

    於是呢,給孩子的照應,經常是放任不理、忽略孩子的情感,讓孩子從小就恐懼跟外界接觸,不懂得一些必要的人際技巧。

    而大人卻還自以為是的說:「我把你生下來,我的責任就是給你吃、給你住,讓你讀書;其他的事情都要你自己要負責,等你成年之後,這就不會是我的事了。」

    其實喔,傷害在本質上都是有脈絡、一環扣一環的,沒有人能夠置身事外、也沒有人是局外人。

    在成人階段的適應不良,往往可以在成長的階段裡,找到線索跟源頭,今天的加害人,通常是過去的受害者。

    長期被忽略的孩子,日後往往會成為忽略自己孩子的父母,因為呢,他們會合理化的說:「啊我當初也是這樣長大的啊!」

    最後一步那就是「重新建構對受害者的認知,把他們的所受當作是活該。」

    這就像是一些恐怖情人,在施加暴力之後,往往會說:「我這樣子其實都是你害的,一切都是你自找的,活該!」

    他把所有的責任都推給受害者,就像當年納粹把許多的社會問題,都推給猶太人是一樣的。

    當我們放眼今日,你可能會發現,我們的政治人物,很多時候也用這樣的手法,那其實跟當年的納粹相比,並沒有本質上的差別啊!

    要是你對於我剛剛講的這些句型並不陌生,我會很建議你,早點看清楚你所處的環境,或者是你眼前的人,敬鬼神而遠之吧!

    還記得希特勒是怎麼說服德國軍官的故事嗎?其實任何人都可能會因為「道德鬆綁」的過程,解除對於任何破壞行為,或者是邪惡行為的道德底限,去做出很多不可思議的事。

    只要認為一切都是別人的錯,自己的暴行就可以得到合理的說詞。

    然而我相信喔,世界上大部分的人,都是有良知、有責任感的。但不能否認的就是,仍然會有一部分的人,或者是某些團體,會用道德鬆綁的過程,合理化自己給他人的傷害,甚至於會鼓吹他人一起進行集體的霸凌。

    面對這種狀況,你就要有保護自己的能力。否則喔,就像是一個光著身體上戰場的小兵,在短兵相接的時候,大聲呼喊說:「我很善良,不要殺我。」這是有沒用的啊、而且是非常、非常荒謬的,不是嗎?

    談到這裡,嘉玲老師的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它會讓你學會怎麼樣面對這些有害的關係的時候,不只是被動的承受,你更可以主動的取捨、積極的調整你和他人的距離;更進一步的知道,怎麼樣保護自己的具體作法。

    然而,如果你生命當中的相遇,並沒有這麼極端的話,那麼【人際斷捨離】這一門課,也會讓你學會,怎麼樣跟人進行「建設性的衝突」,去捍衛自己的權利,不讓別人輕易的剝削、或者是勒索你,讓你的生活裡只留下對的人。

    但無論如何,雖然我們沒有辦法控制他人跟環境,但是可以讓自己更有力量!
    知道怎麼樣保護自己,永遠是我們自己每個人的責任。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對你產生一些啟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如同今天最後所提的【人際斷捨離】這一門課,我很期待你能夠參與並且加入。

    我相信綜觀我們的人生,你難免就會遇到一些罔顧你的權利、忽略你的需求,甚至於把侵犯你當成是理所當然的事情,這樣的人。

    當面對這樣的人,他可能是你在工作職場上遇到的人、他更可能是你親近的家人;你該怎麼辦?

    所以呢,【人際斷捨離】這一門課,並不是要讓你決絕的去切斷這些關係;而是知道怎麼樣把那些對自己有害的信念。

    或者是讓自己放不下的一些需求,甚至於能夠拉出一個不管是心理還是物理的距離,讓你能夠一步一步的保護自己之餘,長出自己的力量。

    我常常說:「生命要浪費在美好的事物上。」那麼當你知道怎麼樣保護自己,你才能夠把你的心力,留給那些「對的人」。

    【人際斷捨離】期待你的加入,希望我們能夠一起學習、一起前進,謝謝你的收看,我們再會。

  • 長期被父母情緒勒索 在 yanchannel煙爺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8-08-21 09:00:01

    哈囉~大家好!我是煙爺! (≧∀≦)ノ

    身為一個不太擅長橫向卷軸動作遊戲的玩家
    我真的被自己的手殘程度虐得不要不要的
    幾乎都有少文件QQ
    不過剩下的文件就交給其他人了,這個真的是長期抗戰(嘆

    如果喜歡我的影片,歡迎各位訂閱我的頻道((´∀`))人((´∀`))ノ

    有任何需要改進的部分也希望大家不吝嗇的給予建議,非常感謝各位喔!

    另外,我也有在Twitch TV上有作一些遊戲的實況,
    如果喜歡現場跟台的朋友可以到我的實況台
    喜歡的朋友們歡迎追隨我的實況台ヽ(●´∀`●)ノ

    Twtich實況台址:
    http://zh-tw.twitch.tv/viva_19900902

    大家也可以至粉絲團上留意開台或是影片的先關資訊
    Facebook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vivayanyan

    #煙爺 #煙爺實況 #yanchannel #y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