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長春祠大崩塌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長春祠大崩塌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長春祠大崩塌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長春祠大崩塌產品中有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0萬的網紅國發會,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點閱國家記憶─鬼斧神工的中橫公路》 臺灣第一條串聯東部與西部的東西橫貫公路,又稱中部橫貫公路(以下簡稱中橫公路),主線全長192公里,起於臺中東勢,迄於花蓮太魯閣;另有支線由宜蘭至梨山,全長111公里,全線景觀隨四季變化。當臺灣光復後,政府為安置退除役官兵、促進東部之繁榮,並改善山地居民生活...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Dd t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長春祠位於台灣花蓮縣秀林鄉之太魯閣國家公園區內,距離太魯閣口2.3公里處,是為了奉祀當年闢建台八線中橫公路的施工過程中,不幸因公殉職的225位工程人員靈位。由於中橫公路工程艱钜,時有傷亡,當時的台灣省公路局為了告慰英靈,於是在1958年,擇定公路對岸的湧泉水瀑上方築祠。長春祠的建築採中國古典唐代亭台...

  • 長春祠大崩塌 在 國發會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6-04-22 10:00:00
    有 123 人按讚


    《點閱國家記憶─鬼斧神工的中橫公路》

    臺灣第一條串聯東部與西部的東西橫貫公路,又稱中部橫貫公路(以下簡稱中橫公路),主線全長192公里,起於臺中東勢,迄於花蓮太魯閣;另有支線由宜蘭至梨山,全長111公里,全線景觀隨四季變化。當臺灣光復後,政府為安置退除役官兵、促進東部之繁榮,並改善山地居民生活,開始規劃闢建中橫公路工程。

    本路所經地區,多是高山且地形險峻,施工方式主要是由人工一斧一鑿加以開闢,並佐以炸藥開路進行,因此意外頻繁,加上遭遇多次颱風、地震等天然災害,屢屢造成傷亡,使工程蒙受重大損失。為紀念中橫公路築路過程殉職者,特修建長春祠,以資紀念憑弔。工程歷經三年九個月餘,中橫公路於民國49年5月9日正式通車,亦為我國山區公路工程技術,開啟歷史新頁。

    921大地震發生後,中橫公路多處邊坡崩塌、路基流失、隧道坍塌或半毀,人車因受困傷亡嚴重。其修復與否,因涉議題廣泛且複雜,故未有定案。然因應梨山地區居民之生計及對外聯繫,政府仍完成台8臨37線(中橫便道)整修,目前僅供當地居民、工作人員等出入梨山地區申請使用,並限制通行車輛種類。

    中橫公路這60年一路走來,承載著觀光旅遊、資源開發、榮民安身立命、貫通東西往來交通等使命,然因時空環境變遷,角色定位不同於昔,但其貢獻仍是不可抹滅。

    想進一步了解更多內容?歡迎前往國家檔案資訊網查詢:https://aa.archives.gov.tw/wwwNew.aspx?PID=1058

    #國家檔案 #交通建設 #鬼斧神工

  • 長春祠大崩塌 在 Dd tai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6-12-31 08:00:00

    長春祠位於台灣花蓮縣秀林鄉之太魯閣國家公園區內,距離太魯閣口2.3公里處,是為了奉祀當年闢建台八線中橫公路的施工過程中,不幸因公殉職的225位工程人員靈位。由於中橫公路工程艱钜,時有傷亡,當時的台灣省公路局為了告慰英靈,於是在1958年,擇定公路對岸的湧泉水瀑上方築祠。長春祠的建築採中國古典唐代亭台樓閣風格,並依照附近地勢嵌入山壁之間,精巧而莊嚴。清新的泉水自山壁湧出,形成一道飛瀑直瀉而下,終年不歇,形成「長春飛瀑」,為中橫公路的一處盛景。周圍具環形步道,可飽覽峽谷及曲流風光。祠後有一石梯,高380階,可通往觀音洞,而祠下方的飛瀑,是由於河水不斷的撞擊、掏挖坡腳,使邊坡呈平行的方式後退。長春祠步道從中橫公路舊道長春橋頭循階而下,沿著山壁鑿出的小徑至長春祠。步道延伸到長春祠正後方,垂直的山壁開鑿出「之」字形陡急而上的階梯,此段步道被稱為「天梯」。循天梯直上,先到達觀音洞、再經太魯閣樓和鐘樓。鐘樓是步道的最高點,登上鐘樓,居高臨下,俯瞰立霧溪曲折河道和峽谷,公路、車輛。從祠前眺望,立霧溪在此上下游作了3個超過90度的彎曲折轉,在地理學上稱為「曲流」,而長春祠就建在曲流的攻擊坡頂點上,因此剛好成為觀賞曲流地形的最佳地點。由於此地屬大理岩與石英片岩交錯出現的地質,不斷受到應力作用而形成破碎岩層,極易崩塌。1987年溪溝峭壁發生嚴重崩坍,落石擊毀祠旁涼亭,1997年後才再度整建通置及亭閣,恢復入祠參觀。目前長春祠周邊設施遭落石受損與步道部分崩塌,故處於暫時封閉管制之狀態,而靈位供奉位置變更為步道入口旁的三聖佛彌陀巖。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