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長方形定義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長方形定義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長方形定義產品中有18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997的網紅77·玩·美·食本,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 Re-title Cafe 】 從花磚蔓延‧重新定義的咖啡時光 https://instagram.com/p/CUM4_WAh6wY/ - ✨喝咖啡是很主觀的事情,要濃要淡取決於個人,午後的一盞茶時光,是隻身一人獨飲淡淡情懷,亦或是與朋友相約,在這後疫情時代,都彌足珍貴… 📷如今相機拍下的除了...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93萬的網紅Ytower Cooking channel,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買日式黑金剛鐵板燒鍋 按這裡→ https://goo.gl/aJ8Z17 📌買小太陽自動投料製麵包機 按這裡→ https://lihi1.cc/ELLiB 詳細食譜內容→ https://bit.ly/3CjOtD9 #楊桃美食網 古早味蛋餅 材料: A 中筋麵粉 2杯/ plain flo...
「長方形定義」的推薦目錄
- 關於長方形定義 在 飛 飛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長方形定義 在 佳佳|女子生活實踐家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長方形定義 在 君白 ➷ ᴾᴬᴵ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長方形定義 在 77·玩·美·食本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長方形定義 在 酸酸時事鐵絲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長方形定義 在 心理師,日常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長方形定義 在 Ytower Cooking channel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長方形定義 在 Ytower Cooking channel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長方形定義 在 數學老師張旭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長方形定義 在 飛 飛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6-03 11:15:54
在穿搭上每個人對美的定義都不同 有些人喜歡有些人可能不喜歡 更不用因為在意別人的眼光 而去裝扮成別人定義的樣子 找出自己;感受到自在 重新定義那最美好的自己 就像DW全新 Quadro 方形錶款系列 打破想像中圓錶的既定設計 這次的長方形錶款好喜歡🖤 我選的是玫瑰金邊和白色錶盤 搭配全新的皮革錶...
長方形定義 在 佳佳|女子生活實踐家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4-04 15:36:31
趁著職務之便來上 @moreless.blair 的課啦XD 整理如下: 1、極簡主義的定義:留下合適的物品與數量、脫離對外在事物的執著,打造喜愛的生活,並將注意力轉回"我"身上。透過不斷汰物及選物過程更了解自己的需要與喜好 #lessismore 2、極簡的迷思:不等於節儉、...
長方形定義 在 君白 ➷ ᴾᴬᴵ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0-05-09 04:43:09
• • - 學習培養戴手錶的習慣 取代頻繁拿手機看時間的依賴性 逐漸的讓自己懂得嚴謹、穩重和自信的質感 更是女孩轉女人的一種象徵 因此一隻對的錶只能自己定義☺️ ⠀⠀⠀⠀⠀⠀⠀⠀⠀⠀⠀⠀ 我喜歡G-Frame腕錶的精緻優雅 長方形的錶面設計和 立體切割的水晶鏡面呈梯型角度 小尺寸的錶面有蜜蜂格紋 搭...
-
長方形定義 在 Ytower Cooking channel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1-08-06 19:23:46📌買日式黑金剛鐵板燒鍋
按這裡→ https://goo.gl/aJ8Z17
📌買小太陽自動投料製麵包機
按這裡→ https://lihi1.cc/ELLiB
詳細食譜內容→ https://bit.ly/3CjOtD9
#楊桃美食網
古早味蛋餅
材料:
A
中筋麵粉 2杯/ plain flour 2cups
水 1.5杯/water 1.5cups
蔥花 50公克/scallion 50g
白胡椒粉 1/2小匙/white pepper powder 1/2tsp.
鹽 1/2小匙/salt 1/2tsp.
油 1大匙/oil 1tbsp.
B
蛋 2顆/eggs 2pcs
古早味蛋餅粉漿
2杯麵粉搭配1.5杯水 口感最剛好
(各品牌麵粉吸水率略有不同,可視情況調整)
作法:
1. 中筋麵粉、鹽、白胡椒粉和水先混合均勻,再加入蔥花、油,混合拌勻。(加油保水,麵糊更軟Q)
2. 熱鍋,倒入1大匙油,舀入適量麵糊攤平。用小火煎約4分鐘至麵糊變色、底部焦香。
3. 翻面,再煎約3分鐘至雙面皆焦香後盛出。
4. 原鍋倒入蛋液,煎至半熟後蓋上作法3的餅皮,將蛋煎熟後再翻面,把蛋包在裡面後捲起。
5. 切片後淋上醬油膏一起食用即可。
蔬菜大蛋餅
材料:
A
麵糊 適量/ batter q.s.
B
高麗菜絲 200公克/cabbage 200g
胡蘿蔔絲 50公克/carrot 50g
蔥花 30公克/scallion 30g
鹽 1/2茶匙/salt 1/2tsp.
雞蛋 3顆/eggs 3pcs
白胡椒粉 1/2茶匙/white pepper powder 1/2tsp.
作法:
1. 所有材料B混合拌勻成蔬菜蛋液。
2. 熱鍋倒入適量油,舀入麵糊,鋪滿鍋底,用中火煎至餅皮變色半熟。
3. 倒入所有蔬菜蛋液,蓋上鍋蓋,轉小火燜煎約10分鐘。
4. 開蓋,轉中火煎約3分鐘至餅皮焦香。
5. 餅皮對折將蔬菜蛋液包起,再切成扇形即可。
韓式蛋捲
材料:
A
雞蛋 6顆/eggs 6pcs
胡蘿蔔末 10公克/carrot 10g
蔥末 10公克/scallion 10g
鹽 1/4茶匙/salt 1/4tsp.
B
油 適量/oil q.s.
起司條 適量/ cheese q.s.
作法:
1.雞蛋和所有材料B混合拌勻成蛋液。
2.熱鍋,噴上少許油,選擇小火,倒入約1/4的蛋液,攤開。
3.稍微將蛋液往內撥,成長方形狀,煎至半熟,放入起司條。
4.將蛋由下往上慢慢將起司條捲起,稍微整形,推至下方,再倒入1/4的蛋液。
5.將蛋捲稍微鏟起,讓蛋液流入下方,再煎至蛋液半熟,繼續捲起。
6.重複作法至蛋液用完,再將煎好的蛋捲整形成長條狀,取出切塊即可。
灌蛋餅
材料
A
中筋麵粉 500公克/ plain flour 500g
鹽 1茶匙/salt 1tsp.
溫水(65℃) 320公克/65℃ water
B
豬油 1/2茶匙/lard 1/2
麵粉 2茶匙/ flour 2tsp.
C
雞蛋 1顆/egg 1pcs
蔥花 5公克/scallion 5g
鹽 少許/salt q.s.
28757162 0900091554
作法:
1. 將溫水、鹽、中筋麵粉放入攪拌盆中。選擇9-慢速和麵,拌至成糰。再蓋上蓋子靜置20分鐘醒麵。
2. 再選擇11-自定義和麵,揉至光滑。
3. 取出切割成8個麵糰,滾圓後蓋上保鮮膜,靜置鬆弛10分鐘。
4. 將鬆弛好的麵糰桿開成長方形,邊緣留約1.5~2cm的距離,在中央抹上豬油、撒上麵粉抹勻。
5. 將上下兩側的麵皮往中央疊起,用手輕壓,將空氣擠出,再用桿麵棍將左右兩側桿緊封口,再往中央折起。
6. 蓋上保鮮膜,醒約10分鐘。
7. 將醒好的麵糰輕輕桿開成長方形。
8. 材料c混合拌勻成蔥花蛋液。
9. 熱鍋,加入3大匙油,開小火,放入麵糰,煎至餅底部略金黃,翻面,再煎至餅澎起,戳孔,灌入蛋液,讓蛋流入餅中,再翻面煎熟取出切片即可。
馬鈴薯香腸捲
(2捲份量)
材料
馬鈴薯 300公克 potato 300g
雞蛋 2顆 egg 2pcs
鹽 1/2茶匙 salt 1/2tsp.
德國香腸 2條 sausage 2pcs
起司片 4片 cheese slices 4pcs
作法
1.馬鈴薯去皮後切細薯條,加入鹽抓勻放置約3分鐘至出水。
2.將馬鈴薯的水分稍微擠乾後備用。
3.德國香腸在表面劃刀。
4.平底鍋加熱,倒入少許油,放入德國香腸以中火煎約5分鐘,至兩面焦香後取出。
5.原鍋再加1大匙油,鋪上150公克的馬鈴薯絲,攤平至比德國香腸寬的大小。
6.淋入1顆量的蛋液,煎至馬鈴薯底部上色,表面在放上起司片與煎過的德國香腸。
7.將馬鈴薯捲起成捲狀即可。
-
楊桃美食網
http://www.ytower.com.tw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user/ytower01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ytower01 -
長方形定義 在 Ytower Cooking channel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1-07-09 20:14:11📌買小太陽自動投料製麵包機
按這裡→https://lihi1.cc/ELLiB
📌買方形黑鑽5件組
按這裡→ https://lihi1.cc/xYttA
材料
A
中筋麵粉 500公克/ plain flour 500g
鹽 1茶匙/salt 1tsp.
溫水(65℃) 320公克/65℃ water
B
豬油 1/2茶匙/lard 1/2
麵粉 2茶匙/ flour 2tsp.
C
雞蛋 1顆/egg 1pcs
蔥花 5公克/scallion 5g
鹽 少許/salt q.s.
28757162 0900091554
作法:
1. 將溫水、鹽、中筋麵粉放入攪拌盆中。選擇9-慢速和麵,拌至成糰。再蓋上蓋子靜置20分鐘醒麵。
2. 再選擇11-自定義和麵,揉至光滑。
3. 取出切割成8個麵糰,滾圓後蓋上保鮮膜,靜置鬆弛10分鐘。
4. 將鬆弛好的麵糰桿開成長方形,邊緣留約1.5~2cm的距離,在中央抹上豬油、撒上麵粉抹勻。
5. 將上下兩側的麵皮往中央疊起,用手輕壓,將空氣擠出,再用桿麵棍將左右兩側桿緊封口,再往中央折起。
6. 蓋上保鮮膜,醒約10分鐘。
7. 將醒好的麵糰輕輕桿開成長方形。
8. 材料c混合拌勻成蔥花蛋液。
9. 熱鍋,加入3大匙油,開小火,放入麵糰,煎至餅底部略金黃,翻面,再煎至餅澎起,戳孔,灌入蛋液,讓蛋流入餅中,再翻面煎熟。
10. 取出切片即可。
-
楊桃美食網
http://www.ytower.com.tw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user/ytower01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ytower01 -
長方形定義 在 數學老師張旭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0-08-19 20:30:11【摘要】
很多人可能以為數學是絕對的,但實際上並不然,因為很多定義都是人定的;只要是人定的,就會有不同流派不同說法的現象產生,而這也造就了常常有人會因為一些數學定義上的不同而困惑或是爭執的情況發生。這次,為了慶祝數學老師張旭頻道終於達成開營利的條件,特別拍攝這部非大學數學的影片來紀念這值得這證明努力終究會結成果實的一刻。很感謝有大家的支持才有今天的數學老師張旭,今後我們團隊會更加努力拍攝更多大學數學教學影片和我的人生雜談影片,希望能分享更多所學給喜歡我們的大家,這五個月以來謝謝大家,今後也請繼續多多指教!
【本系列其他影片】
上集 👉 高中微積分和大學微積分的 5 個差別 (https://youtu.be/FqxnQ90DpPk)
下集 👉 為何小考行,大考卻不行?(https://youtu.be/X8G6uCH0TZU)
【版權宣告】
本影片版權為張旭 (張舜為) 老師所有
嚴禁用於任何商業用途⛔
如果有學校老師在課堂使用我的影片的話
請透過以下聯絡方式通知我讓我知道,謝謝
FB:https://www.facebook.com/changhsumath
IG:https://www.instagram.com/changhsumath
長方形定義 在 77·玩·美·食本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Re-title Cafe 】
從花磚蔓延‧重新定義的咖啡時光
https://instagram.com/p/CUM4_WAh6wY/
-
✨喝咖啡是很主觀的事情,要濃要淡取決於個人,午後的一盞茶時光,是隻身一人獨飲淡淡情懷,亦或是與朋友相約,在這後疫情時代,都彌足珍貴…
📷如今相機拍下的除了景色,還有因疫情設立的塑膠隔板,成為了記錄當下最真實的一部分,雖然人與人的距離因隔板而阻擋,但眼睛所及、心之所感,隨著時光更迭,與緩緩流動在空間裡的一切交會,感動深深刻在心底…
-
🏠Re-title Cafe位在中壢市區巷弄間,轉角處染上髒污的白色小方磚老宅,以墨綠色和木紋外觀銜接起了過去和現在,霧面玻璃鑲嵌在圓弧形木板上,以金色框上了底邊,來自舊時電影院的復刻設計,在推門入內之前,彷彿多了一股兒時走進戲院的興奮之情…
-
🏠店內保留了過往的復古花磚,並以此沿伸出老屋的故事性,吧台為長形工作區,以長方形綠色磁磚襯出深木紋色工作檯面,窗邊嵌入卡式座椅,包上墨綠色外衣,搭配綠色石材桌面,深沉的綠色與懷舊的咖啡色點綴上華麗的金色,構築出空間中的復古感,更復刻出浪漫年代的獨特摩登氣息…
-
#早餐拼盤 #290NT
🥗+30將雞肉香腸換成辣味香料雞腿排,外皮焦脆、內裡軟嫩多汁,淡雅的香料味佐以微辣相當開胃;特製麵包抹上店家自製瑞可達起司,搭配新鮮酪梨、綜合生菜和鹹香的奶油菌菇,豐盛營養且調味得恰好,完全可以感受得到店家的用心…
-
#重度肉桂捲 #110NT
🌰鬆軟的湯種麵包層層捲入肉桂、黑糖和核桃,再以威士忌提味,調和入黑糖的肉桂香氣溫潤不嗆鼻,尾韻飄散些微辛辣味頗為驚喜,適合重度肉桂迷享用…
-
#拿鐵咖啡 #140NT
☕️咖啡醇韻中加上牛奶鮮甜,微微花果芬芳隨著滑順奶香飄散,平衡得很迷人…
-
-
📞電話:03-425-7661
📍地址:桃園市中壢區愛國路60巷39號
⏰營業時間: 週一-週五11:00-19:00;週六、週日10:00-20:00
📆公休日:見粉絲專頁公告
🌐Facebook: Re-Title Cafe
-
-
#retitlecafe #retitle #中壢咖啡廳 #中壢咖啡 #中壢早午餐 #中壢下午茶 #中壢餐廳 #中壢景點 #中壢美食 #桃園咖啡 #桃園咖啡館 #桃園餐廳 #桃園早午餐 #桃園美食 #桃園下午茶 #桃園景點 #桃園甜點 #中壢甜點 #肉桂捲 #taoyuancoffee #77foodintaiwan #77玩美食本吃桃園
長方形定義 在 酸酸時事鐵絲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台灣是可以追溯南島語言最古老的地點。幾千年前,這些語言由台灣傳到東南亞和太平洋島嶼。南島語族最早起源於台灣」
【回顧】
一「兩岸哪裡一家親!研究:台灣人基因與中國不同」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259641420842601&id=584986081641475
Jacky Cheng:台灣人,您對母親到底了解多少???
台灣文明,您知道台灣歷史四百年只是幼稚園程度,了解南島語族發源地是台灣,也只是小學程度而已,您懂得Paccan是原名,"您好"叫"台灣",四千年前遠洋Manga雙船體(與艋舺的台語同音,當然也與菲律賓的螃蟹船同音,但菲國學不到精髓,只能短航),傳出去台灣文明玉石珠算,給南洋與中土....總算是有中學程度了,12000年前的姆大陸,亞特蘭提斯陸沉,蘇格拉底,柏拉圖,西方三哲的理想國烏托邦,不在大西洋,而在太平洋,才是台灣歷史的大學程度,宜蘭與那國島間的海底沉城,虎井嶼,台東數千年以上萬年遺址隱藏了多少考古密碼....台灣人,你真的知道嗎?
(全南島語族的眼睛,都與Mada同音,南島族有十大語系,西到非洲馬達加斯加,東到夏威夷,南到紐西蘭,智利復活島,北是台灣,也只有台灣唯一同時擁有九大語系,流傳出去。3500~5000年前的航行授與文明(中國四川三星碓的蝌蚪文,沒中國人知道來源真意,台灣古跡中處處可見,是傳播源頭),菲,馬,近年在3500前的古墓遺址挖出,全世界僅有台灣東部獨產的豐田玉器陪葬,很明顯了。)
(有人說所謂的海底古沈城其實是斷裂的岩脈,但是它工整畫一的牆體卻又讓人無法解釋;有人說那是1622年荷蘭人佔領虎井時修築的城堡,遭明軍炸毀沈入海底;有人說這乃史前文明的遺跡,人類活動的證據;更有日本學者說這是八千年前人類活動的遺跡。)
(台灣宜蘭外海60海浬處,沉睡著一座神秘的海底古城,古城內有精細的雕刻、神殿、金字塔,學者研究,該遺跡屬於距今約1萬5000年前的「姆文明」(MU文明),也就是在中國大陸還與琉球群島相連時,人類在這塊「姆大陸」上所創造的高度發展古文明。相關學說已流傳一段時間,因為實在太過引人入勝,每隔一段時間就在網路上激起討論。
中國網站《萬花鏡》日前刊登一篇名為〈因地震沉入深海:台灣宜蘭海底驚現神秘金字塔!〉的文章,吸引了許多兩岸網友關注。該文指出,在距離台灣宜蘭僅60海浬的日本與那國島海域,沉睡著許多當地漁民都知道的巨大海底古城,1986年後,日本學者開始對遺跡進行現代化的海底考古研究。
經過長達8年的考古調查,琉球大學木村政昭教授振奮地表示,「沖繩周邊海底考古學的研究,將會讓全世界最古老的文明重見天日,古老的『海底龍宮』傳說即暗示海底古文明的存在,沈沒在海底的『姆文明』也讓海底龍宮的故事一直流傳下來,我確信與那國的海底遺跡,就是1萬2千年前突然消失的『姆文明』!」
根據考古隊以電腦合成方式繪製的遺跡復原圖,該遺跡有著海龜壁畫、靈石、廣場等祟拜物,可以判斷就是古文明居民聚會的神廟,而神殿北面有2個半圓形的柱穴,可能就是女巫舉行儀式前的沐浴之處,也有可能是讓即將獻給神的處女清浴的水池。
還值得注意的是,在半圓洞穴東邊近處的靈石,其擺設的方式與沖繩及日本本島的民間信仰類似。此外,神殿東方的拱形城門、巨石疊成的城門等,也與1萬年後才興起的琉球王國建築類似。而在城門附近發現的2塊重疊巨石,有人推測這2塊巨石是城門下方的基石;由2塊巨石整齊重疊在一起,及其上方留有長方形人口雕孔等看來,該巨石顯然是經過人力加工而成為城堡的一部分。
這項新的發現,與20世紀初美國學者詹姆士‧柴吉沃德(James Churchward)提出的『姆文明』假說不謀而合。柴吉沃德認為,在距今1萬5000年前的史前時代,現為日本、琉球、台灣的西太平洋一帶,其實是一整塊相連的「姆大陸」,其面積比南美洲還大,史前人類甚至在其上創造了燦爛的古文明,但因為遭遇大地震所引起的地質變動,而在一夜之間沈入大海,一切記載就此失落,沈眠在太平洋海底,直到今天仍有待人們挖掘出它的真實面貌。)
https://www.facebook.com/100002974106319/posts/1528706937238428/
李致穎:談到女性或不同族群的刻板印象時,許多人都能理解這些特定形象,如女性的陰柔、感性、軟弱,南島語族的天性樂觀、愛喝酒愛唱歌等,對於弱勢性別或族群的主體性的剝奪,以及,成為他們追求自主性時的阻礙。
但是,上述的邏輯,對象ㄧ換作是「台灣人、台灣文化」就又不一樣了,各種刻板印象,例如隨性、草根性、海盜性格、髒亂、粗俗⋯等,全部照單全收,殊不知這些特定形象就是自己的主體性被襲奪、被架空後的殖民地文化,還把這些由殖民者所塑造出來的形象,當成自我認同。還有什麼比這樣的事情,更加悲哀的嗎?
#台灣文化應該要有各式各樣的面貌
#台灣人要打破殖民者的禁錮活出自我
https://www.facebook.com/1639848710/posts/10212110034219674/
李致穎:什麼是漢人?漢人是怎麼來的?
以「台灣南島語族」為例:
生番→熟番→人→漢人
未經由儒學「教化」的人,即為番或夷或蠻等,不文明、未開化之族群,必須透過儒家思想價值觀影響後、教育後,才能成為儒家價值觀下的「人或漢人」。
#台灣人正被教化為中華人
#已接近完成體
https://www.facebook.com/1639848710/posts/10207689328344790/
李致穎:把自己的認同,定義爲中國人,是個人自由的範圍。例如,我是泰雅族人,我也是中國人。
把自己所屬的族群認同,定義爲中國人,則不在個人自由的範圍。例如,我是泰雅族人,泰雅族是中國的少數民族。
*溫馨提醒:台灣的南島語族,無論在對岸中國或此岸中華民國政府的定義下,都是中國的少數民族喔。
https://www.facebook.com/1639848710/posts/10213131710200935/
임가영:如果我是台灣的電視編劇,
簡直有發揮不完的題材(翻白眼)。
超過400年前至四、五千年之間,
南島語族的先人從台灣出發,
順著洋流和季風開枝散葉到了整個大洋洲。
(這個梗被迪士尼用走了就是「海洋奇緣Moana」)
400年前熱情浪漫的大航海時代,
荷蘭人教了台灣人以羅馬拼音做為文字記錄,
引進了最早的銀行會計制度,
至今番仔薑(辣椒)、番仔火((辣椒)、紅毛土(水泥)、水牛、黃牛、芒果、雞蛋花、甘蔗、水稻…
通通都是荷蘭人曾經來過的痕跡。
400年前日本幕府時代,
將軍穿的盔甲也都是台灣出口的鹿皮製造而成的。
380年前和兩蔣一樣宿命的鄭成功父子,
假裝反清復明建立了東寧王國,
跟228一樣殺盡不服從的台灣人,
跟白色恐怖一樣洗腦倖存的台灣人,
先人為了生存通通當了假漢人,
從此全台灣每個村莊聚落居民沒有血緣關係的也都一個姓,
每個姓的族譜第一代都是同個時間,
如果追本溯源去到中國,
拍謝阿嬤袂認得阿松誰跟你一家人。
台灣人曾經有革命精神,
譬如300年前的鴨母王朱一貴或230年前的林爽文,
其中林爽文在他的全盛時期曾經控制全台,
為此,
乾隆皇帝的緋聞私生子福康安率領清軍渡海來台專門對付林爽文,
打贏了之後還列為乾隆得意的十全武功之一。
150年前,
Robert Swinhoe把福爾摩莎烏龍推向紐約和倫敦的茶館做為點單最貴的茶,
也將台灣特有種生物登錄到國際上的各個學術期刊,
光是他的足跡事跡就註定是史詩般的鉅作。
而你不能移開視線的是接近同一個時期的George Leslie Mackay,
他是「寧願燒盡,不願朽壞」的馬偕博士,
餐桌上每天見面的胡蘿蔔、白色花椰菜、和高麗沒有關係的高麗菜都是他引進台灣的。
馬偕博士辦學校開醫院都是後來的事了,
但你知道當他踏上台灣的土地第一步,
是誰接住他的手?
蘭大衛醫生!
我小時候看讀者文摘的一篇「切膚之愛」,
主人翁的蘭大衛醫生,
當今彰化基督教醫院的創辦人,
也是奉獻一生在台灣,
一家人在台灣的故事根本也是大河劇。
也是同個時期,
基隆外海發生了一場戰爭,
造成越南變成法國殖民地,
卻跟霧峰林家有很大關係。
迄今每年中元節,
基隆的法國公墓還有人以紅酒和法國麵包祭拜百多年前的法國軍人。
我累了先寫到這裡。
寫這種東西很難過,
我們從小去上學被當作白癡騙到大,
歷史課本內容扣掉謊言剩下標點符號,
只有頁數號碼是正確的,
卻還要透過不斷的考試強行刻在腦筋裡面,
所以書唸得越好,
被毒害就越深。
但人們必須知道這片土地發生過什麼事,
才會明白為什麼它是現在這個樣子。
台灣的電視台當然有能力提供具有深度又好看的戲劇,
譬如幾年前民視製播的「浪淘沙」,
講蔡阿信醫師的故事;
又如比較近的是台視曾播出「純純」,
講的是台灣歌謠之父鄧雨賢的故事。
可是婆婆媽媽有印象的是「龍飛鳳舞」、「飛龍在天」之類的長壽劇,
或是什麼都有神有鬼有怪害過來害過去的「戲說台灣」,
透過這些使觀眾對台灣的過去能夠有什麼瞭解?
這就是重點了,
掌握媒體的他們不要台灣人瞭解台灣,
愚蠢才好控制。
你羨慕日劇韓劇能夠考究的呈現他們自己先人的生活風貌之餘,
不要忘了他們擁有的是自己的國家。
https://www.facebook.com/100000420430480/posts/1642410355782963/
長方形定義 在 心理師,日常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創傷事件後的孤島】
.
1. 共患難後,心會更緊密?
連續兩篇文章講創傷,但總覺得還沒有寫完。創傷在某種程度上是很「個別化」的經驗,我們如何感受、思考、理解創傷事件的前因後果、來龍去脈,以及選擇如何面對這些創傷事件所帶來的改變。這與個人心理狀態、成長背景、社會系統、生理遺傳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這是所謂的生理-心理-社會(bio-phycho-social)的概念。
.
或許我講「創傷事件」有點不夠具體,如果要細緻一點定義,非預期事件或長期狀態,造成當事人身心重大壓力與不適。例如:夫妻面對意外流產、同學們在課堂目睹師對生的霸凌、天災人禍造成家人的傷亡、投資或創業失利造成家庭經濟困窘等等。
.
當重大創傷事件的發生,相關的當事人(創傷主體)站在事件與社會系統中的不同位置上,受著不同的影響。人們那種「共患難」後感情會更緊密,有種共同感的想像,在現實上並不太常出現。更多的很可能是,經歷創傷事件後的夫妻、伴侶、家人、好友,因面對同一個創傷事件的主觀經驗不同、處理創傷事件的態度與方式不同,而感到彼此疏離、有所齟齬、衝突,甚至因此各分東西。
.
2. 明明同一個創傷事件,但卻各自冷暖的孤島
我們可以在一個創傷事件中,不同的個體有著不同的感受,對於創傷事件後的生活有不同的期待。有些人覺得日子還要繼續過,應該要趕快恢復日常生活,不應該沉浸在悲傷或痛苦中。有些人需要多點時間去處理痛苦與悲傷的感受,無法用圍堵與不去想的方式面對。有些人覺得太快就回到「原本的正常生活」好像是一種對逝者不在乎的表現。
.
因為每個人對於創傷的感受與思考都不盡相同。巨大的創傷事件,把原本有著共同生活與回憶、關係緊密的人們,打散,成為一個個冷暖自知的孤島。
.
3. 人如何思考與理解創傷事件和自己的關係
.
(1) 創傷事件為何發生
幸福的關係有著相似的樣貌,不幸福的關係有著各式各樣的樣貌。當原本的生活受到衝擊與改變,很多人會想要問,這件事情為什麼會發生。這件事情是誰造成的?是誰的過錯?是誰的責任?有些人會感到內疚,有些人會覺得自己被拖累,有些人會歸因於命運。人們如何思考創傷事件發生的原因,會影響他如何面對創傷,如何和其他同樣面對此創傷的家人、伴侶、朋友互動。
.
(2) 如何處理創傷事件
處理創傷事件的過程,也呈現了當事人的價值觀與思考。是否要打官司、要不要接受媒體訪問、要不要讓其他人知道自己所承受的苦楚。有時創傷事件不是短暫的,而是長期的(例如:家庭言語與肢體暴力、校園與職場霸凌),要不要做改變,要不要申訴、向外請求幫助。還是讓這些創傷繼續,反正這樣可以過日子,反正我只是目睹、沒有真的遭受暴力。反正這個家庭、班級、辦公室中,被欺負的不是我。又或者如果我做了什麼,會不會施暴者反而會把目標轉移到我的身上?為什麼某某某(被害者)不安份一點,不要頂撞老師啊,明明是他自己讓自己被老師羞辱的。這怎麼會和我有關呢?這是他自找的啊。哭就好了,面對某老師,示弱、說自己才疏學淺,老師說的都對就沒事了,他就是硬要跟老師說道理,所以才會搞成這樣的。
.
除了價值觀與思考之外,人內在的「自我防衛機轉」,會去解釋創傷事件的發生,「否認」這件事情是創傷,我覺得還好啊,我就是這樣長大的,我被打習慣了;他說話就是這樣直接啊。(霸凌學生的)老師是為我們好,不然你出社會怎麼適應慣老闆?過去的上課壓力和感受,並沒有帶給我創傷,所以我也沒有認知到你受傷。我不太記得這件事情耶,只隱約知道這件事情發生後,每次上課的時候我都很害怕,很擔心自己也會被老師這樣對待。
.
(3) 創傷後的生活期待
當創傷事件發生後,整個世界就不再一樣了。就算恢復原本的日常生活、吃飯、工作、讀書、就寢、打工、煮飯、倒貓砂,但這一切也和過去不同了。它會是生命中的一道疤痕,就是會在那裡,不會消失,也無法假裝不存在,需要學習共處,需要理解。理解自己與創傷經驗的關係,思考生命給的考驗。適應新的世界與新的自己。
有些人會認為人應該要「向前看」,希望可以和創傷經驗/事件切割,放下過去,彷彿讓自己痛苦的事情不存在。有些人需要更多的時間面對,需要花時間哀悼。當彼此對於創傷的感受、思考、面對的方式、生活的步調與期待不同,就會形成一個個孤單的「孤島」。
.
4. 孤島與孤島,重新連結的可能
.
(1) 首先,照顧自己的需要
創傷是相當個別化的經驗, 在急性創傷發生的狀態下,當事人要處理的是外在環境的安全性,也就是戰或逃,但也可能是整個人彷若凍結,呆住而無法反應。但當外在環境相對安全的時候 ,人慢慢放鬆時。那些急性壓力期被壓抑的感受會浮現出來。人也會感到焦慮、痛苦、憤怒、悲傷或其他各種複雜的感絕與情緒。此時的創傷主體(當事人)是需要被照顧的,但卻不一定有被照顧到。因為身邊的人,有可能也同樣遭受同一個創傷事件。也有自己的過程要走要經歷。無論是家庭、班級、工作場域,在創傷事件下,整個社會系統脈絡中的個人,各有各的苦處與困難。有可能也因此,曾經熟悉的彼此,此刻卻誰也不了解誰。
.
這時候,只能先照顧好自己,因為照顧好自己,好好吃飯睡覺,做可以讓自己平靜的休閒活動,也可以找心理師諮商,梳理自己的情緒,當自己可以稍微穩下來,我們也才有足夠的心理空間去在關係中,適當的表達自己的期待與需要。
.
(2) 創傷後的關係可以有期待嗎?
在親近的關係中,人們渴望自己的創傷經驗,被自己信任的人所理解,希望自己可以被支持、被同理、被接納 ,但是在創傷經驗中,很有可能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情緒、感受與狀態。這些狀態,可能會把關係中的彼此隔離。
.
為什麼我這麼痛苦,你卻看起來像沒事一樣? 為什麼我什麼都吃不下,你卻吃得下飯?你真的在意這件事情嗎?你有在意我的感受嗎?為什麼我都看不出來?
.
我自己已經很痛苦了,我為什麼還要照顧你?你沒看到我已經很努力,讓日常生活恢復原來的樣子嗎? 難道我要表現出一副痛苦不堪的樣子,你才會感覺得到我有多在乎你嗎?
.
(3) 增進理解彼此的可能
在許多時候,這些內心話沒有機會被說出來,困難有機會被聽到。緊繃的情緒狀態,也使人困難去理解另一個人發生了什麼事情,以及他的感受與想法為何。但有些事情是可以避免的。
.
A. 首先,尊重對方的感受。
就算是同一個創傷事件,每個人對於同一個事件的情緒感受都不盡相同,對你來說還好、沒有受創感受的事情,對他人來說卻有可能很難承擔。去否定創傷事件所帶來的創傷,對於當事人來說,有時候跟否定當事人本人沒有太大差別。你可以不用像心理工作者那樣,去定錨與不斷確認對方的感受,你也可能無法完全理解發生了什麼事情,但請以尊重取代懷疑或批判。
.
B. 彼此的陪伴不一定需要言語,也可以是行動。
好好一起吃頓飯、一起散步,關心日常生活的瑣碎小事,知道很痛苦,但願意陪伴的態度讓人溫暖。我不知道你怎麼了,但我看到你這樣我很擔心,我不知道我可以做些什麼幫你,但如果你需要我,請你務必讓我知道。陪伴帶來連結。創傷的發生,有時讓人措手不及,有時讓人回想到更早年的創傷經驗,而陷入更大的痛苦。但支持性的陪伴會讓一個個的孤島,有機會彼此靠近,並創造出相互理解的可能性。
.
C.在安全的關係中表達出自己的限制。
當人可以表達自己的限制與需要,使對方得以更理解自己發生了什麼事,需要什麼幫助,可以拉近彼此的關係。例如:很多時候不是不想不希望自己心情好,而是心情真的好不起來;不是不願意工作,而是真的無法從滿溢的悲傷中,撐出一個可以上班的自己。如果當事人不說,很多時候別人只能猜,猜這個人怎麼了,但怎麼猜都比不上當事人自己說。承認、理解自己的困境並對自己信任的人表達自己的脆弱與需要幫助,往往是另一種堅強的展現。
.
D. 時間與空間,可以帶來療癒,但也可能使關係更疏離。
每個人,都在自己的時區。時間可以讓我們有餘裕去面對自己的傷痛,讓自己慢慢地從驚嚇、悲傷、痛苦與不知所措中,慢慢回過神來。但有時候,也容易忽略到對方也在創傷的過程,久而久之,也容易使關係更疏離,讓彼此的感受連不上線。所以,如果可能,請分一點的空間給對方,表達自己的感受、表達對對方的關懷,不否定每個人都有自己經歷創傷與復原的過程。一起,讓被創傷經驗打散的孤島,有重新連結的可能。
.
後記:
1. 這篇文章我有一部份是用語音輸入成文字所寫,想說這樣會不會寫得快或更流暢一點。但是過程中,旁邊的人一度被我所講的文字嚇到 (笑)。
2. 這次的圖,就長這樣吧。因為我想要一張正方型的圖,但我照了一張長方形的照片。所以只好設計成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