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科小知識 聊聊 #單位 這件事】讓我們來認識最新科學團體 SI7!
團體成員有:公尺君、公斤君、秒大叔、安培君、克耳文君、燭光君,以及莫耳醬。
_
國際單位制(簡稱 SI),以 7 個基本單位為基礎,建立起一系列可以相互換算、關係明確的標準度量系統。
然而,基本單位若以實際物體作為標準,...
【#科科小知識 聊聊 #單位 這件事】讓我們來認識最新科學團體 SI7!
團體成員有:公尺君、公斤君、秒大叔、安培君、克耳文君、燭光君,以及莫耳醬。
_
國際單位制(簡稱 SI),以 7 個基本單位為基礎,建立起一系列可以相互換算、關係明確的標準度量系統。
然而,基本單位若以實際物體作為標準,很可能因為物體受環境影響而產生變化。SI 為了追求長期穩定,決定重新定義,目前人造物們已全數退休。
_
公尺 (m) 是長度單位。光一秒大概繞行地球七圈半,換算下來 1 公尺就等於光在真空中跑了 1/299,792,458 秒的距離。
公斤 (kg) 是質量單位。原本的 1 公斤等於國際千克原器 (IPK) 的質量,而這也是最後一個退休的單位原器。新定義使用「普朗克常數」重新制定。
秒 (s) 是時間單位。特定情境下,用頻率 9192631770 Hz 的電磁波照射銫 133 原子,能改變它的狀態。而頻率代表一秒振動的次數,也就是說,頻率 9192631770 Hz 的電磁波振動 9192631770 次的時間就等於 1 秒。
安培 (A) 是電流單位。運用單位以庫倫 (C) 表示的基本電荷 e,重新進行定義。
克耳文 (K) 是溫度單位。新定義以波茲曼常數作為基準。不過無論單位怎麼變,我們手上的溫度計還是可以照常使用!
燭光 (cd) 是發光強度的單位。「燭光」這個單位的亮度,幾乎等同於一根蠟燭的亮度。
莫耳 (mol) 是物量(物質的量)的單位。過去使用亞佛加厥數進行定義時,並沒有清楚寫明其數值,簡單來說就是個大概的數。現在不再使用這個「大概」,改以精準數值來定義莫耳。
_
本則圖文改編自 @cw_parenting 親子天下所出版的新書《公尺君與他的單位小夥伴》
📝小補充:SI7 其實是本書獨創,國際上並沒有 SI7 的用法XD
_
#物理 #化學 #科學 #距離 #電力 #溫度 #測量 #蠟燭 #燭光 #考試 #國中 #高中 #學習 #漫畫 #插畫 #畫畫 #時間 #光 #second #time #science #physics #chemistry #electric #meter #candela #kilogram
長度單位換算表 在 從小天下看大未來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讓孩子愛上數學的翻翻樂啟蒙書限時66折
#用翻翻樂建立數學基礎_不怕開學跟不上
與其悶著頭「21得2、22得4」這樣死背,不如跟著《128翻翻樂》把背誦乘法變遊戲,和海盜一起去尋寶,用乘法算金幣; 來到馬戲團,10位特技團員為你示範的招牌動作,順便學會不用背就能答出9的乘法表答案的超級特技!
💯「#數學翻翻書」讓孩子用互動立體的方式學數學,玩樂中建立數學概念。
「#翻翻樂系列套書(時鐘、乘法、測量、分數和小數) 」更是涵蓋#小學階段必學觀念,輕鬆學會 #時間、 #測量 和令人頭痛的 #乘法 與 #分數與小數!
💯看一看×想一想×翻一翻=超穩固基礎概念
四大主題讓孩子一翻就上手
📍時間➔認識時間+看懂時鐘+建立時間觀,輕鬆學會做時間的主人!
📍測量➔認識各種測量,包括長度、面積、體積、溫度、速度,學會不同單位換算!
📍乘法➔認識乘法背後的原理,學得快、記得牢!
📍分數和小數➔認識分數+小數+百分率,熟悉分數、簡化分數,輕鬆轉換!
最好玩、最實用的「數學翻翻書」,深受家長孩子好評,將困難和痛苦翻盤!
🔥「#翻翻樂系列套書(時鐘、乘法、測量、分數和小數) 」#限時66折>> https://bit.ly/2X1N0kt
長度單位換算表 在 張旭鎧.阿鎧老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當你問孩子5減3等於多少,他會怎麼回答?如果他的答案是「根號4」,你會怎麼反應?認為他不好好回答、覺得他不正經、還是創意滿分?
讀小學的時候,有次去聽外面補習班的課程,老師正在教單位換算,而且還用口訣教了「里引丈尺寸分厘」長度單位的順序,記得那一刻激起我對數學的興趣。後來在學校數學考試,我就玩起了單位換算的遊戲,其中有一題的答案是「3公分」,我就寫成了「0.00003公里」,明明題目沒有要求用什麼單位回答,那一題竟然被老師扣了分。我理直氣壯地去問老師,老師冷冷地回答我「你的不是標準答案!」那一刻,滿滿的學習熱情全被澆熄了!
我一直在想,如果答案沒有錯,換個方式呈現,是否能讓孩子更有學習動機?更願意深入思考?為什麼我們都只要求「標準答案」?是不是只為了「閱卷方便」?反正現在閱卷都電腦化了,為什麼不讓電腦來判斷答案呢?
自從出現了這樣的想法,我就特別留意在電腦上及平板上的教學軟體,是不是允許孩子能夠多元地表現答案,可惜的是,這些軟體都是以單一答案為標準答案,真是把高科技工具「大材小用」!
那天在診所候診區,看到有孩子在「跟平板玩」,真的是「跟平板玩」!不是「滑平板」喔!孩子拿著玩具操作,平板就會跟孩子互動,我湊過去看了一會兒,不論玩具的外觀、遊戲的內容都深深吸引我的眼球,於是立刻採購了一組!
這套「PLUGO 互動式益智教具組」利用專用道具跟行動裝置互動,對孩子來說就是遊戲,但事實上在不知不覺中達到學習效果。先將平板安裝在遊戲板上,這塊板子不單單只是為了讓平板可以辨識道具,我認為其中拉開平板與教具距離的巧思,對孩子幫助更大!因為可以讓孩子不會以過近的距離觀看平板,也不會順手就滑起平板,進而達到利用平板的優勢來幫助孩子提升「數學興趣」和「邏輯推理能力」。
這套教具真的很有趣!更多關於這套教具組的操作介紹,我過幾天會再拍一支影片跟大家分享!
【PLUGO優惠資訊分享】
10/20前至PLUGO總代理 微笑親子生活 - Wesmile威斯邁 官網下單,可享早鳥優惠喔!
購買連結→ https://lihi1.com/PN45q
#STEM #STEAM教具 #益智玩具 #兒童發展 #PlayWithPlugo #STEMWithPlugo
長度單位換算表 在 營養師Stella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食物vs份量] 解碼「全穀雜糧類」食物_2.應用篇
在前面的”解碼「全穀雜糧類」食物_基礎篇”文章中,我們認識了食物份量的觀念,並了解那些食物屬於主食類,及一些常見主食類食物一份的量。儘管如此,對初次接觸”份量”概念的人來說,可能會有點不知如何著手,畢竟並非每個人都對20公克的米、25公克的紅豆有概念,而實際上我們所接觸的食物是白飯不是生米,喝的是紅豆湯,不是直接吃生紅豆,所以今天要介紹的就是要教大家如何將之前所學的主食份量概念運用到平日生活中。
▍食物份量的生活運用~計算食物的熱量和營養
一.如何計算食物份量~一般食物
想要計算食物份量,首先你要先了解該食物多少公克為一份主食(即這個食物要多少的量可兌換一枚主食類代幣,來和其他主食類食物替換;註1),然後再將該食物的重量除以一份主食的重量,就可算出該食物的份量。然後估算出其三大營養素含量以及熱量。
舉例,你想要知道住家附近麵包店的吐司熱量和三大營養素含量,拿出一片吐司秤重後量為60公克,60/30(因為吐司30公克為一份主食)=2,就可知道這片吐司=2分主食,含4公克蛋白質、30公克醣類,熱量為140大卡。因此,以後只要買這家店的吐司,一片就是兩份主食。
對於瞭解周遭食物份量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考量買個小秤(坊間很多小電子秤,約兩百多元就買得到,要找那種最低刻度1公克的秤)。雖然秤重感覺有點麻煩,但鑒於大部分的人生活圈都相當固定,就是家裡、公司/學校,及一些常去的地方,所以其實常吃的食物就是那些,因此真正需要秤重的其實並沒有那麼多。
當然,我們總有離開生活圈,到外地或去一些比較少去地方的場合,總有不方便隨身攜帶磅秤來秤食物重量的時候。所以我們可以在平日累積自己判斷食物份量的能力。例如當你秤完吐司、知道這片吐司為兩份主食後,你可以觀察一下所謂兩份主食的吐司大概多大片。一般我們會用隨手可取得的工具來協助我們判斷食物大小,例如手掌/拳頭大小、手指長度,或是吃飯時常見的碗和湯匙。所你可以用手來比看看,兩份主食的吐司大概有多大….有整個手掌大嗎,還是只有掌心大;它的厚度呢? 是小指的厚度,還是食指厚或拇指厚呢? 在觀察後,你會對兩份吐司大小有概念,如此一來,之後若吃到別家的吐司時,你就可以透過經驗比對,了解這片吐司到底應該比兩份主食多,還是少,還是差不多就是兩份主食。
附圖是簡易食物代換表供大家使用參考,這個表格就是依照上述方法~秤重後再以較生活化的單位(碗、湯匙和手等)來說明一份的量大概是多少,以方便我們平日生活上的使用。例如,你可以看到表中白飯是1/4碗一份主食,所以就知道一碗白飯就是4份主食,也就是280大卡,以此類推。要留意的是表格中的碗是指家裡吃飯那種大同瓷器碗,而非外食那種大湯碗;一碗的量是指一碗平平,不是盛的尖尖高高的;是自然盛一碗飯的量,不是用力壓實填成一碗喔。另外,一碗粥指的都是稠稠的粥粒;一碗紅豆指的是一碗滿滿都是粒的紅豆。所以如果你吃的紅豆湯是半碗粒,半碗湯,那麼就算是半碗紅豆,而1/4碗紅豆為一主食,所以就算成2份主食,也就是裡面的紅豆有140大卡(這只有光算主食的量,紅豆湯還有糖的熱量要算)。
(註1)於搜尋網路搜尋” 食物代換表”,即可查到一個可下載的PDF檔,裡面有包括主食類食物等六大類食物的常見食物份量資料。
二.如何計算食物份量~包裝食物
如果你買的是有提供食物熱量或份量的食物,例如便利商店、買場的包裝食物,或是一些有提供食物營養資訊餐廳的食物,透過外包裝袋上的重量與營養標示表,你也可估算出它的份量。
1.用重量直接換算:例如某便利商店吐司一條為850公克,內有12片吐司,那麼你就可以知道一片吐司70.8公克,將70.8除以30(吐司一份主食的重量)即可算出一片為2.4份主食。
2.用熱量直接換算:舉例若A吐司一片熱量為180大卡,那麼直接除以70(一份主食的熱量),你就可以算出這片吐司為2.6份主食。
上述這種用算法只適合單一食物,例如純主食類(吐司、饅頭、蘇打餅乾等)或純肉類(烤雞肉、蛋、烤魚等),因為如果是複合食物的話,因為除了主食類原料外,還有肉類等其他食物材料,由於主食類和肉類的代換基準不同,所以不適合直接用主食的熱量相除來扣主食份量。
▍一天該吃多少份主食?
一天該吃多少份主食端視你每日可攝取熱量,以及三大營養素的安排比例來換算。這些Stella已在之前文章介紹,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翻之前的文章來看。為了方便大家對一天所能吃的主食有點概念,在下面提供了國建署每日飲食指南手冊中,針對每日不同熱量需求者的主食類份量的攝取建議給大家參考:
1200大卡,每天建議攝取6份主食
1500大卡,每天建議攝取10份主食
1800~2000大卡,每天建議攝取12份主食
2200大卡,每天建議攝取14份主食
2500~2700大卡,每天建議攝取16份主食
一般女性和銀髮族每日可攝取熱量約在1600大卡左右,換句話說,大部分成年人一天可攝取的主食量為10~12份之間,因此對大部份人來說,一餐3/4~1碗飯是OK的。講到這裡,很多人可能會感到驚訝,因為自己可能沒有吃那麼多主食,怎麼還會胖呢。其實,現代人的醣類攝取問題並非來自飯、麵等正餐的主食吃太多,而是正餐以外的主食類加工食物,如餅乾、麵包、蛋糕吃太多,或含糖飲料喝太多。所以如果你是為了健康或減重而關心份量或主食類食物的話,建議妳聚焦在戒掉正餐以外的餅乾、零食、糕點,以及含糖飲料,而非不敢吃正餐的飯和麵喔^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