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分享 #歡迎入坑
即便現在健保制度爛到不行
仍然有許多想不開的人們問著
·
“如果指考考砸了要重考嗎?
還是先去念,再轉學考比較好呢"
·
"我現在大二,你覺得我要畢業拼學士後
還是直接休學重考呢?”
·
嗯…看來這個醫學這個職業
在台灣大概可以再夯個50年😂
·
因此
我決定把各大入學途徑重...
#歡迎分享 #歡迎入坑
即便現在健保制度爛到不行
仍然有許多想不開的人們問著
·
“如果指考考砸了要重考嗎?
還是先去念,再轉學考比較好呢"
·
"我現在大二,你覺得我要畢業拼學士後
還是直接休學重考呢?”
·
嗯…看來這個醫學這個職業
在台灣大概可以再夯個50年😂
·
因此
我決定把各大入學途徑重新整理一次
建議部份純屬個人想法,僅供參考喔
-----------------------------------------
·
《私醫聯招(轉學考)》
·
👥名額
拿108年各校開放的名額為例
只有11個中醫系名額(中國醫8,長庚3)
據說還是新高呢
·
⏰時間
每年8月初考試,8月底放榜
·
📕考試科目
轉大二 : 國文、英文、生物、普化
轉大三 : 英文、生理
·
💰費用
補習費 3-40000$
考試報名費 1800$
學校註冊費2-50000不等
·
💡建議
個人覺得
除非覺得犧牲大一的新鮮人生活沒有差
或是覺得自己的定力足夠的再考慮這條路
畢竟名額真的太少
而且好不容易考上大學了
還是得體驗一下自由的空氣(?
·
-----------------------------------------
·
《學士後中醫/西醫》
·
👥名額
-學士後西醫 : 高醫60人
-學士後中醫 :
中國醫100人、義守50人、慈濟45人
·
⏰時間
每年5-6月筆試,6-7月面試
·
📕考試科目
中醫 : 國文、英文、生物、化學
(慈濟義守加考國英作文)
西醫 : 英文、物理、生物、化學、生化
題目據說相當刁鑽
第一階段通過後還需要面試
因此大部分的人都至少需要考3-4年
·
💰費用
補習費 4-50000$/年 (西醫要加大概一萬)
考試報名費
後中:初試2800$ 複試(中國醫面試)1800$
後醫:初試3200$ 複試2000$
而且請注意!!這是以”間“當單位
也就是你報三間就得付三間的錢,考三次
·
💡建議
故名思義,需要拿到大學文憑後才能考
因此這個選項我個人認為比較適合這樣的人
1、出社會體驗人生一陣子後
2、本來就快要畢業了
如果本身就是物治、藥學、護理等背景的人
會比較容易駕輕就熟
另外建議
不要才讀大一就把目標設定在考後中XD
如果發現這個科系不是你想要的
甚至將來出路不理想,就趕快認賠殺出吧
·
-----------------------------------------
·
《重考》
·
👥名額
每年中西醫整體容額約1000人
·
⏰時間
學測:每年1月考試,4-5月放榜
指考:每年7月考試,8-9月放榜
·
📕考試科目
國文、數甲、英文、物理、化學、生物
·
💰費用
補習費 2萬-30萬$/年
這個部分依照考試分數和南北地區有所區別
錄取的學校越好就越便宜
北部相對較貴競爭壓力也大
考試報名費 : 忘了XD
·
💡建議
個人覺得最理想狀態時是
在還沒進去讀,或是大二之前就決定
對於應考科目的熟悉度還在
也可以少花一些冤枉時間
此外錄取名額相較多
也不會因此錯過精彩的大學生活
但是缺點就是生活作息比較不自由
需要集中管理,而且費用不便宜 ------------------------------------------
綜合以上
我認為沒有最好的方式
但是一定有相較之下適合你的
其中必定需要有金錢或是時間甚至生活上的犧牲
如果思考過後
仍然決定跟我們一起跳入毒窟
就選擇一條路,盡全力去衝吧😊
歡迎分享給有需要的朋友喔
#醫師 #醫學生 #醫學
#會考 #指考 #學測 #考試 #成績
#學習 #重考 #學士後中醫 #學士後西醫#私醫聯招
#讀書 #升學 #心靈雞湯
#讀書帳 #讀書帳號 #知識 #生活
#moo的解憂信箱
長庚醫管分數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生妹妹的時候,我欣喜若狂。有愛家的工程師、兩個體健的兒子、有房子有車子,再得到一個女兒,我認為自己的人生已經圓滿,原來一切才剛開始。
四個月的時候發現她全面性遲緩、全身肌肉張力不足,我們跑遍了基隆、台北各大醫院想找出原因和解決的方法,十個月,開始了漫漫長路的早療,直到她上國小,復健沒有停過。
2歲做第一次發展評估,治療師建議我們讓孩子去上幼稚園,被拒絕好多次,園長不是要我們把孩子送特教,就是要我們讓孩子大一點再上學,那一刻我才發現,原來孩子被拒絕,讓媽媽這樣的慌張和無助。
2歲的時候說話沒有人聽得懂,領了中度語言障礙手冊。每個禮拜到台北長庚去上語言治療課四年,專業的治療師發現她有重度的遠視和中耳積水,戴上了厚厚的遠視眼鏡、每年寒假開刀做中耳通氣管置放手術,原來一個孩子要看清楚、要聽清楚,竟然不是理所當然。
到台大照了腦部斷層,發現她的腦部灰質過少,醫生宣告她一輩子是學習障礙。我才知道,原來不管怎樣努力,都沒辦法對抗上天給她的特別,我無法改變她腦部的結構。
4歲的時候因為肌肉張力不足,只能走3步就跌倒,沒辦法跑跳,領了中度肢體障礙手冊。帶她每個禮拜到台北去上體操課訓練肌耐力和協調,7歲的時候參加了全國的體操比賽,雖然成績是全場的最後一名,但是她完成所有的動作,那一刻我淚流不止,我只希望她能夠走穩一點、走遠一點,沒想到教練給這個沒有分數的孩子一個上台的機會。
6歲的時候做了上國小前的智力測驗,這個孩子不會仿寫、看不懂任何字、連名字都不會寫,做測驗時完全看不懂題目,拿到了中度智能障礙手冊。
七年不間斷的職能治療、物理治療、語言治療、開刀、復健、體操....幾乎塞滿我的生活,每天下班追趕著上治療課的時間。上國小時她走路跑跳都沒有問題、可以正常溝通,除了偶爾尿褲子,她的生活自理能力很不錯,我想,除了無法識字寫字,其他的能力應該都足以應付國小的課程。
入學三個月,才發現她沒有上過體育課,因為有中度手冊,老師以為她體弱又肢障,沒有觀察到她的行動自如可以跑跳翻跟斗,每次上體育課就只能坐在旁邊,不會被球打到的角落。那時我才發現,原來我整整七年早療的努力,抵不過一張身心障礙手冊,被剝奪受教權,不需要詢問和溝通,竟然是這樣粗暴。
我不是沒有努力,而是用盡所有氣力,只想讓這個孩子接受最基本的教育。
一下子我所有的努力崩解,撐了七年的韌性秒速斷裂,不知道自己到底為什麼而努力,陷入嚴重的憂鬱,好多次都很想帶她離開人世,如果我們都離開,是不是就不需要這麼辛苦、不需要接受歧視和剝奪?
沒有親身走過這個歷程,沒辦法體會一個特殊孩子要好好在教室上課前,需要多少努力,沒辦法想像原來只是沒辦法跟其他孩子一起上課,就可以讓一個媽媽痛苦萬分,當力氣用盡時想要走上絕路。
我從一個所有評鑑都特優的組長,成了一個特殊孩子的媽媽,嘗盡人情冷暖。從那時開始我封閉自己,把所有時間留給孩子和家人,不再參加任何的聚會和出遊,每天早上7:30踏進教室後,除了上廁所以外,直到下班,沒有離開過教室。
每一次只要有狀況發生,就會有人批評我的人際關係差,其實我是沒有人際關係,弄不懂哪一次是真心?分不清對著我套話的人,背後議論什麼。在現實生活中,除了公事幾乎跟任何人沒有互動。
聽過我的聲音就能知道,極其沙啞低沉,在妹妹入學前,我從來沒有演講過,但是我很想讓更多老師知道特殊的孩子要經歷很多的辛苦才能來到我們的面前,也想提醒更多的老師去注意孩子的狀況、尊重孩子的受教權。
我想的是能不能不需要跟我一樣生一個特別的孩子來親身經歷,就能讓更多人設身處地的了解孩子們的需要和辛苦?
我用特殊孩子媽媽的角色分享前半段:「我們都設身處地想想,如果班上那個特殊的孩子是我們自己的孩子,會不會想出更多的辦法來幫助他呢?用更多的方法來讓他融入課程?在孩子孤單的時候,替他身邊找個朋友?」
每個父母都期許自己的孩子能成龍成鳳,我只期待在我有生之年,妹妹能看得懂我寫給她的情書,有些家長只希望孩子能好好呼吸、好好走路,可是很多時候,沒有機會選擇。
我用在高年級20幾年的教學經驗分享後半段,想要提供老師們一些班級經營和帶特殊生的方法,希望能和老師們一起想想辦法來幫助這些無助的孩子和家長。我們在對待孩子的時候,都能緩一下,不要因為一時的氣憤不小心傷了孩子,我也希望在校園中遇到任意對待孩子的老師,我們都能鼓起勇氣去維護孩子的權益。
在學校的每一場結束前,我都鞠躬拜託現場的老師,我也想要懇求線上所有的老師:「如果在您的教學生涯中遇到我家妹妹,遇到跟她一樣慢的孩子,能不能拜託您們,都不要放棄任何一個,在他們困難的時候替他們想想辦法,好不好?謝謝您們。」
我不能改變她的障礙,但是我努力改變對待這些孩子的方式和求學的環境。
曾經有很多怨懟,現在我感謝上天給我一個善良單純的孩子,12年,讓我得到很多寶貴的經歷、了解很多孩子和家長的需要和困難,接受特教服務,才知道資源班老師的辛苦和資源的不足。慶幸自己有這麼多的能力和資源可以幫助更多的家長和孩子,也慶幸當年在最痛苦的時候沒有往下跳下去,才能看到妹妹現在這麼多的進步和美好。
Photo by 電競說書人Vocal
長庚醫管分數 在 李佳馨Lee Chia Hsin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02.19~22[International Challenge] 🇦🇹#AustrianOpen2020
早安🇦🇹 👋🏻 #啾迷
佳馨正式回歸女單 Women's Singles 的首場國際賽🏸️
#奧地利羽球挑戰賽
大家一定跟🦁️編一樣 #Support100%💯
不管什麼項目都會一直為阿啾加油 #Fighting📣🦁️
🏸️ 📣🦁️ 🏸️ 📣🦁️ 🏸️ 📣🦁️ 🏸️ 📣🦁️ 🏸️ 📣🦁️
先登場的是女單會外🙋🏻♀️🏸️
第一場地第四順位登場
2/19🇦🇹13:30-14:00左右(2/19🇹🇼20:30~21:00)
Court1⃣️WS 🇹🇼Lee Chia Hsin VS.🇯🇵Tsukiko Yasaki
🌟網路直播🔗 https://pse.is/MEV57
📌賽程資訊🔗 https://pse.is/QG3XG
📌即時分數🔗 https://pse.is/QDYFJ
#啾迷集氣 Don’t Stop🤚🏻
#馨的開始 重🆕開始
#HSINstar New✨Start
#太報 Tai Sounds
#亞柏羽球隊
#YONEX TW
#長庚運動醫學團隊
#台灣中油
#筑丰機構
#郭錫瑠先生文教基金會
#中華奧會 Chinese Taipei Olympic Committee
長庚醫管分數 在 李佳馨Lee Chia Hsin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02.19~22[International Challenge] 🇦🇹#AustrianOpen2020
早安🇦🇹 👋🏻 #啾迷
佳馨正式回歸女單 Women's Singles 的首場國際賽🏸️
#奧地利羽球挑戰賽
大家一定跟🦁️編一樣 #Support100%💯
不管什麼項目都會一直為阿啾加油 #Fighting📣🦁️
🏸️ 📣🦁️ 🏸️ 📣🦁️ 🏸️ 📣🦁️ 🏸️ 📣🦁️ 🏸️ 📣🦁️
先登場的是女單會外🙋🏻♀️🏸️
第一場地第四順位登場
2/19🇦🇹13:30-14:00左右(2/19🇹🇼20:30~21:00)
Court1⃣️WS 🇹🇼Lee Chia Hsin VS.🇯🇵Tsukiko Yasaki
🌟網路直播🔗 https://pse.is/MEV57
📌賽程資訊🔗 https://pse.is/QG3XG
📌即時分數🔗 https://pse.is/QDYFJ
#啾迷集氣 Don’t Stop🤚🏻
#馨的開始 重🆕開始
#HSINstar New✨Start
#太報 Tai Sounds
#亞柏羽球隊
#YONEX TW
#長庚運動醫學團隊
#台灣中油
#筑丰機構
#郭錫瑠先生文教基金會
#中華奧會 Chinese Taipei Olympic Committ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