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長庚大學畢業門檻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長庚大學畢業門檻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長庚大學畢業門檻產品中有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4萬的網紅百工裡的人類學家,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在這禮拜五的「台灣人類學與民族學學會年會」上就要舉辦「百工裡的人類學家」的第一場論壇活動了! 從2012年年底創立這個粉絲團到今天,總算是走出網路,開始和各位朋友們做真實的接觸! 「博物館」絕對是人類學系學子們重要的生涯規劃之一,而在博物館領域服務的朋友們,相信也都認同「人類學」對專業工作...
長庚大學畢業門檻 在 伊璇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0-05-02 14:29:07
非本科系的補教老師多如過江之鯽,教得好的大有人在,用「是否為本科系」來評斷一個老師的優劣,既不客觀也不公允,更抹煞了老師在教學上付出的努力。 (98年入學B14981243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102年倒數幾名畢業,成績太爛未達門檻所以沒修過教程、沒教師證啦,吃飽太閒的自己去查啦幹) ...
長庚大學畢業門檻 在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0-05-08 05:11:14
總是會有唸護理的朋友們問我,要先升學比較好還是走臨床比較好? 這個問題我豪不考慮的當然直接回答先完成學歷因爲只有兩年,你若專科一畢業不直接接著唸書以後要回來當學生只是累死自己,這是我自己想法畢竟現在大醫院都要大學護理畢業,你連這門檻都沒有哪來資格去爭取 🔪🔪🔪 接著又有人會問說讀日間部好還是進修部...
長庚大學畢業門檻 在 百工裡的人類學家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在這禮拜五的「台灣人類學與民族學學會年會」上就要舉辦「百工裡的人類學家」的第一場論壇活動了!
從2012年年底創立這個粉絲團到今天,總算是走出網路,開始和各位朋友們做真實的接觸!
「博物館」絕對是人類學系學子們重要的生涯規劃之一,而在博物館領域服務的朋友們,相信也都認同「人類學」對專業工作上的重要性!
在星期五的這一場:「博物館與人類學家的相遇 」,我們邀請到了四位在「博物館」領域服務的「百工裡的人類學家」,請他們分享在十三行博物館、台中科博館與台東史前館的四位專業人士,請他們各自分享自己的經驗!
不管你正在考古學、人類學、還是民族學,都別錯過了這場論壇,一起一窺博物館裡的人類學家們的工作啊!
----------------------------------------
「百工裡的人類學家」論壇第一場:博物館與人類學家的相遇
主持人:林怡潔
對談人:劉憶諄、陳俊男、葉長庚、彭佳鴻
時間:10/3日下午
自然史博物館中的民族學實踐
劉憶諄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展示組研究助理
博物館學是新興學科,本身並沒有理論基礎與研究方法作為學科發展的後盾,大多是借用其他社會科學的學科理論基礎與研究方法,筆者大學的民族學訓練便是一個很好的基礎,得以藉此深入博物館研究。因此,碩士論文即是以民族學研究方法作為研究方法,實際進入一個自然史博物館調查訪談與蒐集資料,成為論文的一大特色。其次,畢業後的博物館實務工作中,民族學研究方法中培養的敏銳觀察力使策展角色扮演得更能恰如其分;並在處理相關文化議題與民族誌資料整合、各族群物件研究等方面,民族學背景提供相當大的助益。
在行政的夾縫中尋求研究
陳俊男
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南科籌備處助理研究員
身為史前館的專業人員,除了要負擔日常的行政工作外,每年仍必須要進行研究工作,並發表論文,始能於年終的考績裡,達到續聘的門檻。博物館的研究、典藏、展示、教育等四大功能,缺一不可,且息息相關,所有的研究與典藏均是為了展示與教育,無研究與典藏,展示與教育亦將空洞而無法持久。
有關民族學、文化人類學、考古學等學科,為史前館重要的專業領域,如何將研究成果轉化成展示,並且讓一般社會大眾能夠一目了然,每每成為我們的挑戰,我們無法孤芳自賞,用研究成果來吸引人們進入博物館參觀是博物館永續經營下去的重要課題。
搭起史前與現代的橋樑:文化資產的保存維護與推廣
葉長庚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研究典藏組研究助理
考古學作為人類學的一部份,主要欲藉由過去人群的遺留來研究其物質文化、行為模式與社會型態或變遷之情況。近來,由於博物館的設立,開始強調將過去呈現給公眾作為考古工作的重要目的之一。
不同於浸淫於田野工作與材料分析的研究工作,在博物館的考古學家往往要面對許多大眾對於史前生活的各式疑惑,更進一步扮演起保護相關文化資產的推手,包括考古遺址是否受到影響的評估、史前古物的保存維護作業、文化資產保存維護的宣導等業務。所以,如何將史前文化轉換為資產進行推廣,似乎成了一項新的使命。
櫥窗內的考古學:博物館考古展示初論
彭佳鴻
新北市十三行博物館研究助理、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系博士生
考古學者經歷漫長辛苦的發掘工作後,透過出土資料的整理、修復及研究,進而逐漸將過去人群的文化解析,呈現於世人的眼前。博物館作為一個社會教育及文物保存的場所,不僅需考量如何保存這些史前文物,更要思量如何將這些珍貴史前文化內涵傳達給社會大眾。由於博物館顧客群的複雜性,考古展示需要設計為任何人都能接受與學習的模式,在不影響文物安全及知識正確性的前提下,不僅需轉化專業學術內容,也需要透過不同的展示手法和推廣活動,甚至是科技的運用,持續吸引觀眾進入展廳;而近年來所提倡的通用設計,也為考古展示帶來衝擊與不一樣的視野。而未來欲加入考古學相關展覽策展者工作者,除了本科學能之外,也應多方學習活動企劃、展場設計、平面設計等技能,累積相關經驗。
https://www.facebook.com/pages/%E7%99%BE%E5%B7%A5%E8%A3%A1%E7%9A%84%E4%BA%BA%E9%A1%9E%E5%AD%B8%E5%AE%B6/304523286333246?ref=bookmar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