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分享 #歡迎入坑
即便現在健保制度爛到不行
仍然有許多想不開的人們問著
·
“如果指考考砸了要重考嗎?
還是先去念,再轉學考比較好呢"
·
"我現在大二,你覺得我要畢業拼學士後
還是直接休學重考呢?”
·
嗯…看來這個醫學這個職業
在台灣大概可以再夯個50年😂
·
因此
我決定把各大入學途徑重...
#歡迎分享 #歡迎入坑
即便現在健保制度爛到不行
仍然有許多想不開的人們問著
·
“如果指考考砸了要重考嗎?
還是先去念,再轉學考比較好呢"
·
"我現在大二,你覺得我要畢業拼學士後
還是直接休學重考呢?”
·
嗯…看來這個醫學這個職業
在台灣大概可以再夯個50年😂
·
因此
我決定把各大入學途徑重新整理一次
建議部份純屬個人想法,僅供參考喔
-----------------------------------------
·
《私醫聯招(轉學考)》
·
👥名額
拿108年各校開放的名額為例
只有11個中醫系名額(中國醫8,長庚3)
據說還是新高呢
·
⏰時間
每年8月初考試,8月底放榜
·
📕考試科目
轉大二 : 國文、英文、生物、普化
轉大三 : 英文、生理
·
💰費用
補習費 3-40000$
考試報名費 1800$
學校註冊費2-50000不等
·
💡建議
個人覺得
除非覺得犧牲大一的新鮮人生活沒有差
或是覺得自己的定力足夠的再考慮這條路
畢竟名額真的太少
而且好不容易考上大學了
還是得體驗一下自由的空氣(?
·
-----------------------------------------
·
《學士後中醫/西醫》
·
👥名額
-學士後西醫 : 高醫60人
-學士後中醫 :
中國醫100人、義守50人、慈濟45人
·
⏰時間
每年5-6月筆試,6-7月面試
·
📕考試科目
中醫 : 國文、英文、生物、化學
(慈濟義守加考國英作文)
西醫 : 英文、物理、生物、化學、生化
題目據說相當刁鑽
第一階段通過後還需要面試
因此大部分的人都至少需要考3-4年
·
💰費用
補習費 4-50000$/年 (西醫要加大概一萬)
考試報名費
後中:初試2800$ 複試(中國醫面試)1800$
後醫:初試3200$ 複試2000$
而且請注意!!這是以”間“當單位
也就是你報三間就得付三間的錢,考三次
·
💡建議
故名思義,需要拿到大學文憑後才能考
因此這個選項我個人認為比較適合這樣的人
1、出社會體驗人生一陣子後
2、本來就快要畢業了
如果本身就是物治、藥學、護理等背景的人
會比較容易駕輕就熟
另外建議
不要才讀大一就把目標設定在考後中XD
如果發現這個科系不是你想要的
甚至將來出路不理想,就趕快認賠殺出吧
·
-----------------------------------------
·
《重考》
·
👥名額
每年中西醫整體容額約1000人
·
⏰時間
學測:每年1月考試,4-5月放榜
指考:每年7月考試,8-9月放榜
·
📕考試科目
國文、數甲、英文、物理、化學、生物
·
💰費用
補習費 2萬-30萬$/年
這個部分依照考試分數和南北地區有所區別
錄取的學校越好就越便宜
北部相對較貴競爭壓力也大
考試報名費 : 忘了XD
·
💡建議
個人覺得最理想狀態時是
在還沒進去讀,或是大二之前就決定
對於應考科目的熟悉度還在
也可以少花一些冤枉時間
此外錄取名額相較多
也不會因此錯過精彩的大學生活
但是缺點就是生活作息比較不自由
需要集中管理,而且費用不便宜 ------------------------------------------
綜合以上
我認為沒有最好的方式
但是一定有相較之下適合你的
其中必定需要有金錢或是時間甚至生活上的犧牲
如果思考過後
仍然決定跟我們一起跳入毒窟
就選擇一條路,盡全力去衝吧😊
歡迎分享給有需要的朋友喔
#醫師 #醫學生 #醫學
#會考 #指考 #學測 #考試 #成績
#學習 #重考 #學士後中醫 #學士後西醫#私醫聯招
#讀書 #升學 #心靈雞湯
#讀書帳 #讀書帳號 #知識 #生活
#moo的解憂信箱
長庚大學學測分數 在 立法委員林奕華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面試472位取39位!
大學面試超篩品質堪憂
💡奕華要求教育部兩個月內提出檢討報告!
📌超篩情形嚴重,對考生非常不公
大學個人申請入學第二階段面試即將登場,今年因數學科題目鑑別度不足,全國有一萬四千多名考生滿級分,連帶影響許多校系第二階段篩選人數出現激增情況,奕華於昨(6)日質詢時指出,招聯會對外說今年首度實施分科篩選,各校系超篩情況有明顯改善,但實際上還是很嚴重,對考生非常不公平!
📌超篩人數過多,不僅增加面試老師負擔,學生也只能碰運氣😧
今年校系超篩人數最多的是陽明大學醫學系醫師組,教育部核定招生名額是39位,但因學測分數相同超篩的結果,導致該系總共要面試472位學生!奕華認為這樣超篩面試大幅增加老師負擔,也讓前來面試的學生覺得是在「碰運氣」,這麼大量的面試品質如何確定挑選到的是最合適的人才?根據招聯會資料,今年超篩排名大多是醫學科系,例如長庚大學醫學系,核定招生是55位,但超篩結果要面試487位學生!臺北醫學大學醫學系也是同樣情況,核定招生85位,最後因超篩造成要面試的學生人數達500位!
📌招聯會新聞稿根本自欺欺人,有檢討但問題還是很大😑
面對家長、學生與學校的反彈聲浪,奕華發現招聯會新聞稿還說今年超篩問題「有明顯改善」根本是自欺欺人!招聯會可以每年滾動式檢討,大考中心主任可以下台負責,但對每年數十萬的考生來說,考試與面試都只有一次機會,沒有必要絕對不會想重來,但教育部年年說要檢討,結果還是發生試題穩定度和鑑別度不足、第二階段面試超篩的情況,影響到的都是考生權益。
🌟奕華昨(6)日在審查109年教育部預算解凍時也提出附帶決議,明確要求:
#教育部兩個月內落實檢討試題穩定度和鑑別度不足及超篩問題,務必讓考招制度穩定,確保考生權益,維持大學科系個人申請甄選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