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長庚大學分科分數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長庚大學分科分數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長庚大學分科分數產品中有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萬的網紅新思惟國際,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陳科廷醫師課後第8篇論文 #新思惟學員天天有發表 血腦障壁,是人類保護大腦的機制之一,可有效隔絕毒性物質,但同時也隔絕掉 95% 以上的藥物,這使得許多腦部的惡性腫瘤,即使有不錯的藥物可針對,卻無法進入腦部作用。 近年來,聚焦超音波被用於暫時打開血腦障壁,並以微泡藥物導入,在聚焦超音波處...
長庚大學分科分數 在 新思惟國際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陳科廷醫師課後第8篇論文
#新思惟學員天天有發表
血腦障壁,是人類保護大腦的機制之一,可有效隔絕毒性物質,但同時也隔絕掉 95% 以上的藥物,這使得許多腦部的惡性腫瘤,即使有不錯的藥物可針對,卻無法進入腦部作用。
近年來,聚焦超音波被用於暫時打開血腦障壁,並以微泡藥物導入,在聚焦超音波處,同時達成擊破微泡使藥物釋出,並打開血腦障壁使藥物進入大腦作用。
陳科廷醫師團隊,預計研究以神經導航系統,導引聚焦超音波的安全性與可行性。本篇文章為其臨床試驗計畫書(protocol)的發表。
#期刊介紹
Annals of Translational Medicine 創刊於 2013 年,由 AME publishing group 發行,從季刊的頻率起步,然後是月刊,2015 三月以後已是一本雙週刊雜誌。
AME publishing group 是根基於香港沙田的出版商,在中國各大城市與臺灣台北均有辦公室。臺灣放射腫瘤學會,並與 AME 合作發行 Therapeutic Radiology and Oncology。
AME publishing group 曾經被 Beall’s list 列為 predatory publisher,直到 Jeffery Beall 本人關閉其列表為止。但客觀來說,這幾年的發展,漸漸讓我們發現,Beall’s list 並不見得就是對的,predatory 這個字也太主觀。
比較新的觀念,是評估期刊是否有欺騙意圖,如果分數、投稿流程、相關費用都有誠實揭露,經營上也沒有爆發醜聞,我們不應該因為期刊的發行者所在國、是否收取費用、是否為開放全文或主觀的好惡,去否定認真經營出 impact factor 的期刊與集團。
Translational Medicine(轉譯醫學)是指將基礎醫學的研究,直接連結到臨床治療的過程。此本期刊不限於特殊領域,注重的即是「from bench to bed and bed to bench」(從實驗室到臨床、從臨床到實驗室)。
2019 年 impact factor 為 3.297,在 Oncology 領域為 Q2(122/244) 期刊,在 Medicine, Research & Experimental 領域為 Q2(65/138) 期刊。
2019 年新思惟研究課程之友,共 517 篇論文發表!
#論文破蛋80人
#38位為住院醫師或實見習醫師
🔔 2020 / 10 / 17(六)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
立即報名 ☛ https://mepa2014.innovarad.tw/event/
前前後後跟著老師寫論文、跑統計、投稿,但有種不踏實的感覺嗎?
覺得實際上缺乏扎實的寫作方法論嗎?
對於投稿策略也沒有想太多,投稿常常被拒絕,寫論文越來越失去熱情,但又想成為一位獨立研究者,到底該怎麼做比較有效率?
✓ 不再害怕統計,讓你親手畫出數據圖,有。
✓ 入門稿件寫作與準備要訣,有。
✓ 投稿期刊選擇策略。多元文體與學術參與,有。
✓ 還是寫不出來?過來人時間安排建議,有!
內科 #陳一銘醫師,復健科 #吳爵宏醫師,放射科 #蔡依橙醫師,與你一樣的世代,超過 200 篇 SCI 發表經驗,給你最實用的建議。
🗣 課後學員傑出榮耀
.2020 年 7 月 PubMed(SCI),共有 62 篇!
.2020 年 6 月 PubMed(SCI),共有 61 篇!
.2019 年新思惟之友 SCI 論文發表,共 517 篇!
🗣 課後學員分享
跑出統計圖表,資深長輩也能充滿鬥志及成就感!
(長庚大學 王穎筠 研究生)
七年醫學訓練沒搞懂的事,新思惟一天傳授。
(台中榮民總醫院 教學部 紀柏亦 醫師)
論文就是與世界的學者深度對話
(基隆長庚 心臟科 陳韋翔 醫師)
PGY 就來參加,超前部署寫作能力。
(成大醫院 不分科 黃品宜 醫師)
讓學術上的進度,不再原地踏步。
(亞東醫院 陳柏安 醫師)
新思惟最受歡迎研究入門課程,論文苦手必上。
立即報名 ☛ https://mepa2014.innovarad.tw/event/
長庚大學分科分數 在 新思惟國際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9 年新思惟研究課程之友,共 517 篇論文發表!
#論文破蛋80人
#38位為住院醫師或實見習醫師
本身完全沒有任何論文(第一作者、共同第一、通訊作者),並曾參加過新思惟研究課程的學員,在 2019 年從 0 到 1 的學員,有 80 人,佔總作者人數為 24%,IF 分數最高為 19.684(驚人),平均為 2.838。
其中有 38 位非主治醫師(PGY、住院醫師、fellow),佔破蛋人數 47.5%,接近一半。
另外有 5 位醫療相關(藥師、博士生、放射師、獸醫)學員,也有論文發表。
【原創論文如何寫】2020 / 10 / 17(六)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 🔔 接受報名 🔔
立即報名 ☛ https://mepa2014.innovarad.tw/event/
前前後後跟著老師寫論文、跑統計、投稿,但有種不踏實的感覺嗎?
覺得實際上缺乏扎實的寫作方法論嗎?
對於投稿策略也沒有想太多,投稿常常被拒絕,寫論文越來越失去熱情,但又想成為一位獨立研究者,到底該怎麼做比較有效率?
🗣 課後學員分享
跑出統計圖表,資深長輩也能充滿鬥志及成就感!
(長庚大學 王穎筠 研究生)
七年醫學訓練沒搞懂的事,新思惟一天傳授。
(台中榮民總醫院 教學部 紀柏亦 醫師)
論文就是與世界的學者深度對話
(基隆長庚 心臟科 陳韋翔 醫師)
PGY 就來參加,超前部署寫作能力。
(成大醫院 不分科 黃品宜 醫師)
讓學術上的進度,不再原地踏步。
(亞東醫院 陳柏安 醫師)
🗣 課後學員傑出榮耀
.2020 年 7 月 PubMed(SCI),共有 62 篇!
.2020 年 6 月 PubMed(SCI),共有 61 篇!
.2019 年新思惟之友 SCI 論文發表,共 517 篇!
🔔 2020 / 10 / 17(六)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
✓ 不再害怕統計,讓你親手畫出數據圖,有。
✓ 入門稿件寫作與準備要訣,有。
✓ 投稿期刊選擇策略。多元文體與學術參與,有。
✓ 還是寫不出來?過來人時間安排建議,有!
新思惟最受歡迎研究入門課程,論文苦手必上。
立即報名 ☛ https://mepa2014.innovarad.tw/event/
內科 #陳一銘醫師,復健科 #吳爵宏醫師,放射科 #蔡依橙醫師,與你一樣的世代,超過 200 篇 SCI 發表經驗,給你最實用的建議。
長庚大學分科分數 在 立法委員林奕華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面試472位取39位!
大學面試超篩品質堪憂
💡奕華要求教育部兩個月內提出檢討報告!
📌超篩情形嚴重,對考生非常不公
大學個人申請入學第二階段面試即將登場,今年因數學科題目鑑別度不足,全國有一萬四千多名考生滿級分,連帶影響許多校系第二階段篩選人數出現激增情況,奕華於昨(6)日質詢時指出,招聯會對外說今年首度實施分科篩選,各校系超篩情況有明顯改善,但實際上還是很嚴重,對考生非常不公平!
📌超篩人數過多,不僅增加面試老師負擔,學生也只能碰運氣😧
今年校系超篩人數最多的是陽明大學醫學系醫師組,教育部核定招生名額是39位,但因學測分數相同超篩的結果,導致該系總共要面試472位學生!奕華認為這樣超篩面試大幅增加老師負擔,也讓前來面試的學生覺得是在「碰運氣」,這麼大量的面試品質如何確定挑選到的是最合適的人才?根據招聯會資料,今年超篩排名大多是醫學科系,例如長庚大學醫學系,核定招生是55位,但超篩結果要面試487位學生!臺北醫學大學醫學系也是同樣情況,核定招生85位,最後因超篩造成要面試的學生人數達500位!
📌招聯會新聞稿根本自欺欺人,有檢討但問題還是很大😑
面對家長、學生與學校的反彈聲浪,奕華發現招聯會新聞稿還說今年超篩問題「有明顯改善」根本是自欺欺人!招聯會可以每年滾動式檢討,大考中心主任可以下台負責,但對每年數十萬的考生來說,考試與面試都只有一次機會,沒有必要絕對不會想重來,但教育部年年說要檢討,結果還是發生試題穩定度和鑑別度不足、第二階段面試超篩的情況,影響到的都是考生權益。
🌟奕華昨(6)日在審查109年教育部預算解凍時也提出附帶決議,明確要求:
#教育部兩個月內落實檢討試題穩定度和鑑別度不足及超篩問題,務必讓考招制度穩定,確保考生權益,維持大學科系個人申請甄選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