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長大成人歌詞意思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長大成人歌詞意思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長大成人歌詞意思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長大成人歌詞意思產品中有5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萬的網紅Boyz' Reborn,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Kiseki 在日文來說包含兩個Kiseki 在日文來說包含兩個意思,一是指奇蹟,二是指軌跡。雖然奇蹟 (kiseki) 不一定會來臨,但每個人都可以在自己的軌跡 (kiseki) 中掙扎向上,尤其送俾生活係香港的大家。🙏 主音石清洪首演繹日語歌曲,選了日本全國高中足球大賽嘅應援歌曲,希望大...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Passion Music,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Kiseki 在日文來說包含兩個Kiseki 在日文來說包含兩個意思,一是指奇蹟,二是指軌跡。雖然奇蹟 (kiseki) 不一定會來臨,但每個人都可以在自己的軌跡 (kiseki) 中掙扎向上,尤其送俾生活係香港的大家。 主音石清洪第一次演繹日語歌曲,選了一首全國高中足球大賽難度十分高嘅應援歌曲,...

長大成人歌詞意思 在 Boyz Reborn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0-04-28 13:53:06

🇯🇵🎵Kiseki 在日文來說包含兩個Kiseki 在日文來說包含兩個意思,一是指奇蹟,二是指軌跡。雖然奇蹟 (kiseki) 不一定會來臨,但每個人都可以在自己的軌跡 (kiseki) 中掙扎向上,尤其送俾生活係香港的大家。🙏 #完整version見bio #僕のこと #boyzreborn #m...

長大成人歌詞意思 在 月巴氏~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0-05-03 01:36:40

浪漫月巴睇90s(74) [如風的少年,學習把悲傷留給自己] 少年時,不時想像長大成人究竟是甚麼一回事。陳昇,唱咗俾我知。 1.嚴格來說,陳昇讓我知道「男人」是甚麼。 2.90年代初,台灣流行曲在香港盛行起來,我也不能免俗地聽埋一份(畢竟當時的我只聽由主流媒體播俾我聽的歌)。 3.某個下午,在一個我...

  • 長大成人歌詞意思 在 Boyz' Reborn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03-01 18:02:57
    有 73 人按讚

    🇯🇵🎵Kiseki 在日文來說包含兩個Kiseki 在日文來說包含兩個意思,一是指奇蹟,二是指軌跡。雖然奇蹟 (kiseki) 不一定會來臨,但每個人都可以在自己的軌跡 (kiseki) 中掙扎向上,尤其送俾生活係香港的大家。🙏

    主音石清洪首演繹日語歌曲,選了日本全國高中足球大賽嘅應援歌曲,希望大家會喜歡這個Cover。☺️

    //這是多麼美好的一天啊
    無論是感到滿心幸福的今日
    還是夢想落空而挫敗的今日
    啊啊 永不放棄地奮力掙扎
    在這個既狹小又遼闊的世界中
    歌頌著奇蹟//

    石清洪的利申:小弟其實唔識日文,如有咬字、發音等錯誤,敬請原諒。

    歌詞:
    僕のこと by Mrs. GREEN APPLE
    關於我

    僕と君とでは何が違う?
    我與你之間究竟有何不同?
    おんなじ生き物さ 分かってる
    也知道是同一種生物啦
    でもね、僕は何かに怯えている
    可是啊 我總是畏畏縮縮的
    みんなもそうならいいな
    要是人人都同我膽怯那該有多好
    がむしゃらに生きて誰が笑う?
    拚盡全力地活著 有誰會笑話?
    悲しみきるには早すぎる
    要如此深陷悲傷也未免太早了
    いつも僕は自分に言い聞かせる
    我總是這樣試圖說服自己
    明日もあるしね。
    反正還有明天嘛。

    ああ なんて素敵な日だ
    啊啊 這是多麼美好的一天啊
    幸せと思える今日も
    無論是感到滿心幸福的今日
    夢敗れ挫ける今日も
    還是夢想落空而挫敗的今日
    ああ 諦めず足宛いている
    啊啊 永不放棄地奮力掙扎
    狭い広い世界で
    在這個既狹小又遼闊的世界中
    奇跡を唄う
    歌頌著奇蹟

    僕らは知っている
    我們都再明白不過
    空への飛び方も
    關於如何翱翔天際
    大人になるにつれ忘れる
    長大成人後便隨之忘卻
    限りある永遠も
    無論是有著終點的永遠
    治りきらない傷も
    抑或是無法痊癒的傷痛
    全て僕のこと
    全部都是構成我的一切
    今日という僕のこと
    構成今天站在這裡的我

    得ては失う日々 意味はある?
    得了又失的日子有何意義?
    伝わることのない想いもある
    也有著得不到理解的時候
    だから僕は時々寂しくなる
    因而會時不時陷入寂寞
    みんなもそうなら
    要是人人都如我這般
    少しは楽かな
    我是不是就能釋懷些了呢
    僕だけじゃないと
    是不是就能覺得
    思えるかな
    幸好不是只有我這樣了呢

    ああ なんて素敵な日だ
    啊啊 這是多麼美好的一天啊
    誰かを好きでいる今日も
    無論是一心戀著誰的今日
    頬濡らし眠れる今日も
    還是帶著淚水入眠的今日
    ああ 嘆くにはほど遠い
    啊啊 現在垂頭喪氣還太早了
    狭い広い世界で
    在這個既狹小又遼闊的世界中
    僕らは唄う
    我們高歌著

    冬に咲く花に
    於冬季綻放的花朵
    命が芽吹くよ
    萌芽出新生
    駆けるは 雪の大地
    奔過這片雪白大地
    青すぎた春を
    渴望能永久保存
    忘れずに居たいと
    那過於青澀的春天
    語るは 友との地 図
    如此訴說的是 與友人的地圖
    駆けるは 人の旅路
    奔馳而過的是 人們的旅途

    僕らは知っている
    我們都再明白不過
    奇跡は死んでいる
    奇蹟已死不復存在
    努力も孤独も
    努力也好孤獨也罷
    報われないことがある
    世間總有著得不到回報的事
    だけどね
    可是啊
    それでもね
    儘管如此
    今日まで歩いてきた
    那一路走來的日子
    日々を人は呼ぶ
    人們是這麼稱呼的
    それがね、軌跡だと
    「那個呀 叫做軌跡喔」

    ああ なんて素敵な日だ
    啊啊 這是多麼美好的一天啊
    幸せに悩める今日も
    無論是幸福地煩惱的今日
    ボロボロになれている今日も
    還是跌得遍體鱗傷的今日
    ああ 息をして足宛いている
    啊啊 努力活著奮力掙扎
    全て僕のこと
    這些全都構成了我
    あの日の僕らのこと
    構成那一天的我們

    僕と君とでは何が違う?
    我與你之間究竟有何不同?
    それぞれ見てきた景色がある
    有各自所經歷的不同景色
    僕は僕として、いまを生きてゆく
    我會做好我自己 認真活過每一刻
    とても愛しい事だ
    這是多麼令人憐愛的事啊

  • 長大成人歌詞意思 在 張哲生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9-08-06 17:18:02
    有 1,970 人按讚

    這段影片是民歌手包美聖於1980年演唱的《那一盆火》之MV,詞曲作者為侯德健,若將此歌與侯德健於1978年創作的《龍的傳人》比較,會發現兩者的旋律與節奏極為神似。

    MV前半段在臺北市萬華區廣州街與環河南路口的黃氏大宗祠(江夏種德堂)拍攝,而後半段的拍攝地點則是廣州街與西園路口的艋舺龍山寺;龍山寺裡的景物與今時比較相去不大,最大的差異是現在的艋舺龍山寺已經不能燒紙錢了,而且從2017年6月開始,為了環保與人們的健康,實施減香(信眾全程只需持一炷香參拜),只開放一個香爐供信眾使用。

    1958年出生於台中,天秤座的包美聖,於1977年就讀台大歷史系時,參加新格唱片舉辦的第一屆「金韻獎」歌唱比賽,獲得優勝並獲新格唱片簽約推出個人專輯,當時年僅19歲的包美聖以精靈似的清亮音色且富童趣的獨特嗓音見長,深受聽眾的喜愛,因其歌聲辨識度極高,而成為眾多民歌手中極具代表性的一位。包美聖於大學畢業後沒多久便與學長陳安斌結婚,並一同赴美深造,從此遠離歌壇,沒有再推出新的音樂作品。

    包美聖在1978至1981短短三年多裡,一共出了四張個人專輯,包括1978年的《包美聖之歌》、1979年的《長空下的獨白》、1980年的《那一盆火》,以及1981年的《樵歌》。

    1978年7月發行的《包美聖之歌》以清新的創作歌謠建構專輯基本調性。侯德健所寫的《捉泥鰍》,在當年極為走紅,不管大人或是小孩都能哼唱兩句。創作大將邱晨在這張專輯裡發表了《看我聽我》及《你在日落深處等我》兩首歌曲,是包美聖廣為人知的成名曲。古典詩詞的重新創作是民歌時期的一種常見曲風類型,而這張專輯裡就有三首這類型的歌曲,包括源自白雲遺音、由華麗絲譜曲的《喜只喜的今宵夜》,引自宋詞的陸游《釵頭鳳》,以及由郭芝苑譜曲的張繼七言絕句《楓橋夜泊》,這三首歌曲均將往日難以親近的艱澀詩句,重新以民謠披上一層平民的新綠外衣。《你來》透過大幅度轉調的方式,描繪濃郁的懷鄉之情,令人印象深刻。而《成長(悟於19)》則是包美聖就讀台大時,寫給同學有關青春記事的小品,這首曲子也是她個人第一次發表的創作。

    《包美聖之歌》專輯裡的一段歌者簡介:

    包美聖,她是台大歷史系四年級的學生,純真而又充滿耐人咀嚼的深度,平時她除了彈得一手好吉它及鋼琴之外,譜曲、填詞更是她的另一項才情。基於她那愈掘愈深的音樂才華,我們決定出這張唱片,獻給所有愛好校園音樂的朋友!

    在這張唱片的12首歌中,我們能體會到一個女孩在成長歲月中的種種心路歷程…

    從《捉泥鰍》、《悟於19》、《風箏》到《你在日落深處等我》,包美聖唱的不再是零星的感觸,而是在成長的歷程中,你我都曾有過成串的回憶與憧憬。

    藉著歌聲的流曳,在淡淡的旋律之中,期盼您來共享那片難以忘懷的日子!

    出版於1981年的《樵歌》,是包美聖赴美深造前的最後一張唱片、也是其所有出版過唱片中,製作最為成熟的一張;此張專輯的詞曲作者,均為一時之選。專輯同名歌曲是擅長書寫中國風味歌曲的靳鐵章之力作,靳鐵章寫給黃大城唱的《漁唱》是其對於寄情天地神往之情的首部曲,而《樵歌》則是其對於隱士生活熱切渴望的再次抒發,至於兩者間的對話,則總結於天水樂集所出版《李建復專輯》中的《漁樵問答》一曲。

    賴西安和戴志行所寫的《竹姿》,透過磅礴的絃樂前導與合聲氣勢,以及管鐘的鋪陳,勾勒出贈別離鄉遊子的殷切叮嚀。而作家小野的弟弟-近人的詞作,則多樣化的描述了彼時大學學子的生活感懷:包括遙想母愛的《媽媽的信》、描寫畢業情懷的《又是六月》、服役時於營區的信筆隨想《捕蝶》,以及負笈離鄉的心情寫照《陽關迭》等作品。

    除了上述歌曲,洪光達、馬兆駿這對組合的抒情曲《如果沒有》,亦是專輯中的重要作品。而民歌手李建復、鍾麗莉與黃韻玲,也都在這張專輯裡發表了作品,特別是黃韻玲的《第二個夢》:以兩段式的轉調,盤旋出對夢中國度的嚮往,是頗富巧思的曲式安排。而專輯裡最值得一提的,是包美聖自己創作的一首爵士曲風《給小女生》。另外,由蘇來為胡適的詞譜曲的《秘魔崖月夜》亦是另一佳作。

    當時新格旗下的民歌手,如譚荃中、吳明華、蘇來、王新蓮、楊芳儀等,也在這張唱片裡支援合聲,此為民歌時代唱片裡常見的作法:彼此支援協助,共同完成音樂的理想;特別是《竹姿》一曲的合聲表現,可仔細的聆聽。

    關於包美聖:

    從小在台中長大,包美聖是家裡最小的么女,兩個姐姐和一個哥哥都很疼她。父親本在航空公司工作,已退休;母親是小學教員。包美聖在唸書的時候,一放假就往家裡跑,哪怕是再短的假期。高中畢業,聯考考完之後,有個漫長的假期,包美聖喜歡吃綠豆湯。怕燒乾了它,又不想盯著爐子看,於是順手拿起了哥哥的吉他,自己隨便的摸索著,加上哥哥同學的指點,就那麼自得其樂的度過了暑假。

    那時候唱歌也沒什麼選擇,以歌本上找得到的美國民謠為主,包媽媽回憶,包美聖小學一年級的時候,躺在床上聽她教唱《綠島小夜曲》,這個情景至今仍記憶猶新。包美聖剛學會吉他的時候,常在廚房樓梯口彈吉他,跟母親一起大唱《梅花》,真是一幅天倫樂。

    在快過完19歲的1977年4、5月間,包美聖完成了她第一首創作曲《悟於十九》,這首曲子後來改名《成長》,收錄在她的第一張唱片中。

    雖然參加金韻獎使她變得有名,也灌了唱片,但包美聖並不打算從此走上唱歌的路,她認為自己能用一種課餘的態度,來面對唱歌是很幸運的,家裡全讓她自己做主,只希望她不要公開去餐廳演唱。包美聖只是個愛唱歌的女孩,不為名不為利,他相信只有這樣,唱歌才不會構成負擔。

    有一次,學校辦時事分析的演講,去的同學很少;第二次在同一地點有演唱會,人山人海。包美聖因此很是感慨。有那麼多人喜歡聽中文歌是好的,但是現在的大學生是不是也該多關心世局一些呢?

    個性比較好靜的包美聖,在學生時代喜歡看電影、郊遊,也喜歡到山上走走(可不是辛辛苦苦地去爬山)。她最怕在人多的地方逛街,那簡直是找罪受。她也喜歡跟好朋友一起談天、唱歌。因為金韻獎讓她成了名人,令她常常得參加音樂會的演出,在取捨方面無法隨心所欲,有時並不很想去的也得去,有時為了怕嗓子不好而不敢吃辣椒;雖然都是小事,也都是困擾。有的人可以一邊做事一邊聽音樂,但是包美聖每次聽音樂都十分專注,她喜歡抒情的曲子,對於楊弦非常佩服,也欣賞他早期的作品。

    在灌第一張唱片時,包美聖完全沒有經驗,要她唱什麼就唱什麼。這次第二張,她可以自己拿了些主意,因為到底經過了那麼些日子,她也長大了一些,更知道怎樣愛惜自己的羽毛了。她選歌的原則一是好聽、二是動人,一首歌詞固然重要,旋律也仍然要緊,她絕不會因為光是詞好就接受,因為沒有好曲子,光有好詞,那詞的好就表現不出來了。

    包美聖和《捉泥鰍》的作者侯德健,小時候是住在同一個村子裡長大的,有一次演唱會上,兩人先後都唱了這首《捉泥鰍》,味道很不同,一個真是大哥哥的樣子,一個是央求大哥哥帶著去捉泥鰍的小妹妹,很有意思。

    包美聖唱歌只因為自己喜歡唱歌,她最不喜歡被人利用,不相干的活動她是不去參加的,她認為:「唱歌是很單純的事,絕不要把它弄複雜了。」這種態度也許是對的。本來嘛,能讓自己快樂,又能讓別人快樂不就夠了?

    1977年,她以自己的原創歌曲《成長(悟於十九)》參賽,獲得第一屆金韻獎創作組優勝獎(當時的冠軍是陳明韶)。那一年她十九歲,就讀於台大歷史系。之後,在金韻獎紀念合輯中以一首《小茉莉》為歌迷熟知,又因創作才華而引人注目。打鐵趁熱,新格唱片於1978年為她推出第一張個人專輯《包美聖之歌》,裡面收錄了多首個人原創曲,以及侯德健與邱晨的處女作。為《捉泥鰍》錄音時,她忍不住哭了,不是因為被這首歌感動,而是因為太像兒歌,讓她感覺很沒面子;在製作人的軟硬兼施下,她成為該曲的首唱,意想不到地廣受歡迎。兒時,她和《捉泥鰍》的創作者侯德健住同一個村子,上同一間幼稚園,但並不熟悉,沒想到長大後卻因民歌而再次結緣。

    包美聖與其他民歌手一起因民歌而留下青春歲月中單純美好的感動。其間,喜歡集郵的她與學長(台大集郵社社長)陳安斌相戀,兩人在1980年包美聖大學畢業後不久便結婚,隨後一起前往美國加州深造。在離開歌壇前,包美聖共出了四張專輯,不到一年就是一張,屬於相當高產的民歌手。當時她的先生在美國攻讀工程博士學位,她就在旅行社打工。1987年,美國股市崩盤,直接影響到夫婦二人的證券投資,但這次失敗的經驗,卻讓陳安斌興起「以電腦代替人腦進行理財決策」的研究課題。1991年,夫婦倆回到台灣,定居新竹,經過幾年的研究,幾經艱辛獲得投資,最終成立寶基資訊公司。創業初期,掛名總顧問的陳安斌事事親為,擔任總經理的她也從基本行政事務做起,如今,「寶基資訊」在台灣高科技領域擁有非常好的口碑,吸引不少國外著名高科技公司參股,賺取了億計的豐厚利潤。現在的她仍在公司擔任顧問,二子一女也都長大成人,家庭生活幸福美滿。

    在「民歌三十」系列紀念活動中,淡出歌壇後將近25年,未曾以歌手身份公開露面的包美聖,於2004年答應重回舞台,在「好民歌」演唱會上與大家重逢,最讓她高興的是見到了二十多年沒見面的陳明韶。憶起當年,她說:「以前我們唱歌,不必化妝,也沒打歌服,大家聚在一起跟同學會一樣,對我來說,那就像是學生的活動,所以我從不覺得自己加入過歌壇,也沒有所謂的退出。」

    包美聖的自述:

    對我來說,以前對於民歌的投入可以說是「無心插柳」,並沒有特別去耕耘。

    當時的「民歌」幾乎沒有一點商業氣息,印象中大家都很單純,當然,也有人很響往歌手生涯。而我是很隨性的,跟整個民歌界的人也不是很熟絡。那時我在台大唸書,唱歌對我來說只是一個活動,常常是到各個校園演唱,唱完我就趕快回學校,因為我是還要約會的。另一方面,我並不喜歡那種錄音、錄影的生活,時間很難控制,常常弄到很晚。我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大家錄影錄到清晨,然後一起去永和豆漿,接著王夢麟說要送我回宿舍,他騎著重型鐵車在還沒拓寬的新生南路上,簡直在飆車,我覺得有趣,又覺得很擔心。萬一出了事,清晨一對男女,人家不知道會說些什麼……

    當時唱過的歌中印象最深的是《小茉莉》、《那一盆火》,都是唱片公司拿給我唱的。從現在倒回去看,我覺得唱《小茉莉》時是我聲音最乾淨的時候,給我簡單、純潔的一點懷念。還有一首《捉泥鰍》,也不知為什麼大家就是覺得很清新,出乎意料的紅了。

    那時在大學裡面,同寢室的好友向我分享了一個交友的經驗,剛好雙方的人我都認識,我就抱著「我唱給你聽,再唱給他聽」的心情,寫了《成長(悟於十九)》這首歌,「告訴你們問題其實沒有這麼嚴重」,而其實就是一個醒悟的感覺。

    同時,《成長(悟於十九)》這首歌,也記錄著我19歲加入了民歌的行列。成為民歌手的一員,我只短暫佇足了三年多就離開了台灣。短短三年裡,與其他的歌手們快樂、隨性、自在地唱遍了各大專院校,沒有包裝,以自然的面貌、年輕的我們,或唱或譜,留下了許許多多生命中甜蜜而豐富的感動。

    離開時,我小心翼翼地把民歌手短暫卻深刻的回憶,放在我心中一個甜蜜的位置,熱切地迎向生命中為人妻、為人母、在異鄉的新角色,遙遙欣賞著後繼許許多多才華洋溢的歌手們更熱情、更專業地投入民歌的行列,也藉著一首又一首的好歌稍解思鄉之情。回台後,偶或聽見尋找我的聲音,我雖然沒有回應,但是內心是感動的,畢竟,能被人放在美好的回憶中,是一種幸福。

    《那一盆火》
    詞曲:侯德建
    唱:包美聖

    大年夜的歌聲在遠遠地唱 冷冷的北風緊緊地吹
    我總是癡癡地看著那 輕輕的紙灰慢慢地飛

    曾經是爺爺點著的火 曾經是爹爹交給了我
    分不清究竟為什麼 愛上這熊熊的一盆火

    熊熊的香火在狠狠地燒 層層的紙錢金黃地敲
    敲響了我的相思調 甜甜遠遠的相思調

    別問我唱的什麼調 其實你心裡全知道
    敲敲胸中鏽了的弦 輕輕地唱你的相思調

  • 長大成人歌詞意思 在 張哲生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8-07-28 11:13:34
    有 334 人按讚

    這段影片是民歌手包美聖於1980年演唱的《那一盆火》MV,詞曲作者為侯德健,若將此歌與侯德健於1978年創作的《龍的傳人》比較,會發現兩者的旋律與節奏極為神似。

    MV前半段在臺北市萬華區廣州街與環河南路口的黃氏大宗祠(江夏種德堂)拍攝,而後半段的拍攝地點則是廣州街與西園路口的艋舺龍山寺;龍山寺裡的景物與今時比較相去不大,最大的差異是現在的艋舺龍山寺已經不能燒紙錢了,而且從2017年6月開始,為了環保與人們的健康,實施減香(信眾全程只需持一炷香參拜),只開放一個香爐供信眾使用。

    1958年出生於台中,天秤座的包美聖,於1977年就讀台大歷史系時,參加新格唱片舉辦的第一屆「金韻獎」歌唱比賽,獲得優勝並獲新格唱片簽約推出個人專輯,當時年僅19歲的包美聖以精靈似的清亮音色且富童趣的獨特嗓音見長,深受聽眾的喜愛,因其歌聲辨識度極高,而成為眾多民歌手中極具代表性的一位。包美聖於大學畢業後沒多久便與學長陳安斌結婚,並一同赴美深造,從此遠離歌壇,沒有再推出新的音樂作品。

    包美聖在1978至1981短短三年多裡,一共出了四張個人專輯,包括1978年的《包美聖之歌》、1979年的《長空下的獨白》、1980年的《那一盆火》,以及1981年的《樵歌》。

    1978年7月發行的《包美聖之歌》以清新的創作歌謠建構專輯基本調性。侯德健所寫的《捉泥鰍》,在當年極為走紅,不管大人或是小孩都能哼唱兩句。創作大將邱晨在這張專輯裡發表了《看我聽我》及《你在日落深處等我》兩首歌曲,是包美聖廣為人知的成名曲。古典詩詞的重新創作是民歌時期的一種常見曲風類型,而這張專輯裡就有三首這類型的歌曲,包括源自白雲遺音、由華麗絲譜曲的《喜只喜的今宵夜》,引自宋詞的陸游《釵頭鳳》,以及由郭芝苑譜曲的張繼七言絕句《楓橋夜泊》,這三首歌曲均將往日難以親近的艱澀詩句,重新以民謠披上一層平民的新綠外衣。《你來》透過大幅度轉調的方式,描繪濃郁的懷鄉之情,令人印象深刻。而《成長(悟於19)》則是包美聖就讀台大時,寫給同學有關青春記事的小品,這首曲子也是她個人第一次發表的創作。

    《包美聖之歌》專輯裡的一段歌者簡介:

    包美聖,她是台大歷史系四年級的學生,純真而又充滿耐人咀嚼的深度,平時她除了彈得一手好吉它及鋼琴之外,譜曲、填詞更是她的另一項才情。基於她那愈掘愈深的音樂才華,我們決定出這張唱片,獻給所有愛好校園音樂的朋友!

    在這張唱片的12首歌中,我們能體會到一個女孩在成長歲月中的種種心路歷程…

    從《捉泥鰍》、《悟於19》、《風箏》到《你在日落深處等我》,包美聖唱的不再是零星的感觸,而是在成長的歷程中,你我都曾有過成串的回憶與憧憬。

    藉著歌聲的流曳,在淡淡的旋律之中,期盼您來共享那片難以忘懷的日子!

    出版於1981年的《樵歌》,是包美聖赴美深造前的最後一張唱片、也是其所有出版過唱片中,製作最為成熟的一張;此張專輯的詞曲作者,均為一時之選。專輯同名歌曲是擅長書寫中國風味歌曲的靳鐵章之力作,靳鐵章寫給黃大城唱的《漁唱》是其對於寄情天地神往之情的首部曲,而《樵歌》則是其對於隱士生活熱切渴望的再次抒發,至於兩者間的對話,則總結於天水樂集所出版《李建復專輯》中的《漁樵問答》一曲。

    賴西安和戴志行所寫的《竹姿》,透過磅礴的絃樂前導與合聲氣勢,以及管鐘的鋪陳,勾勒出贈別離鄉遊子的殷切叮嚀。而作家小野的弟弟-近人的詞作,則多樣化的描述了彼時大學學子的生活感懷:包括遙想母愛的《媽媽的信》、描寫畢業情懷的《又是六月》、服役時於營區的信筆隨想《捕蝶》,以及負笈離鄉的心情寫照《陽關迭》等作品。

    除了上述歌曲,洪光達、馬兆駿這對組合的抒情曲《如果沒有》,亦是專輯中的重要作品。而民歌手李建復、鍾麗莉與黃韻玲,也都在這張專輯裡發表了作品,特別是黃韻玲的《第二個夢》:以兩段式的轉調,盤旋出對夢中國度的嚮往,是頗富巧思的曲式安排。而專輯裡最值得一提的,是包美聖自己創作的一首爵士曲風《給小女生》。另外,由蘇來為胡適的詞譜曲的《秘魔崖月夜》亦是另一佳作。

    當時新格旗下的民歌手,如譚荃中、吳明華、蘇來、王新蓮、楊芳儀等,也在這張唱片裡支援合聲,此為民歌時代唱片裡常見的作法:彼此支援協助,共同完成音樂的理想;特別是《竹姿》一曲的合聲表現,可仔細的聆聽。

    關於包美聖:

    從小在台中長大,包美聖是家裡最小的么女,兩個姐姐和一個哥哥都很疼她。父親本在航空公司工作,已退休;母親是小學教員。包美聖在唸書的時候,一放假就往家裡跑,哪怕是再短的假期。高中畢業,聯考考完之後,有個漫長的假期,包美聖喜歡吃綠豆湯。怕燒乾了它,又不想盯著爐子看,於是順手拿起了哥哥的吉他,自己隨便的摸索著,加上哥哥同學的指點,就那麼自得其樂的度過了暑假。

    那時候唱歌也沒什麼選擇,以歌本上找得到的美國民謠為主,包媽媽回憶,包美聖小學一年級的時候,躺在床上聽她教唱《綠島小夜曲》,這個情景至今仍記憶猶新。包美聖剛學會吉他的時候,常在廚房樓梯口彈吉他,跟母親一起大唱《梅花》,真是一幅天倫樂。

    在快過完19歲的1977年4、5月間,包美聖完成了她第一首創作曲《悟於十九》,這首曲子後來改名《成長》,收錄在她的第一張唱片中。

    雖然參加金韻獎使她變得有名,也灌了唱片,但包美聖並不打算從此走上唱歌的路,她認為自己能用一種課餘的態度,來面對唱歌是很幸運的,家裡全讓她自己做主,只希望她不要公開去餐廳演唱。包美聖只是個愛唱歌的女孩,不為名不為利,他相信只有這樣,唱歌才不會構成負擔。

    有一次,學校辦時事分析的演講,去的同學很少;第二次在同一地點有演唱會,人山人海。包美聖因此很是感慨。有那麼多人喜歡聽中文歌是好的,但是現在的大學生是不是也該多關心世局一些呢?

    個性比較好靜的包美聖,在學生時代喜歡看電影、郊遊,也喜歡到山上走走(可不是辛辛苦苦地去爬山)。她最怕在人多的地方逛街,那簡直是找罪受。她也喜歡跟好朋友一起談天、唱歌。因為金韻獎讓她成了名人,令她常常得參加音樂會的演出,在取捨方面無法隨心所欲,有時並不很想去的也得去,有時為了怕嗓子不好而不敢吃辣椒;雖然都是小事,也都是困擾。有的人可以一邊做事一邊聽音樂,但是包美聖每次聽音樂都十分專注,她喜歡抒情的曲子,對於楊弦非常佩服,也欣賞他早期的作品。

    在灌第一張唱片時,包美聖完全沒有經驗,要她唱什麼就唱什麼。這次第二張,她可以自己拿了些主意,因為到底經過了那麼些日子,她也長大了一些,更知道怎樣愛惜自己的羽毛了。她選歌的原則一是好聽、二是動人,一首歌詞固然重要,旋律也仍然要緊,她絕不會因為光是詞好就接受,因為沒有好曲子,光有好詞,那詞的好就表現不出來了。

    包美聖和《捉泥鰍》的作者侯德健,小時候是住在同一個村子裡長大的,有一次演唱會上,兩人先後都唱了這首《捉泥鰍》,味道很不同,一個真是大哥哥的樣子,一個是央求大哥哥帶著去捉泥鰍的小妹妹,很有意思。

    包美聖唱歌只因為自己喜歡唱歌,她最不喜歡被人利用,不相干的活動她是不去參加的,她認為:「唱歌是很單純的事,絕不要把它弄複雜了。」這種態度也許是對的。本來嘛,能讓自己快樂,又能讓別人快樂不就夠了?

    1977年,她以自己的原創歌曲《成長(悟於十九)》參賽,獲得第一屆金韻獎創作組優勝獎(當時的冠軍是陳明韶)。那一年她十九歲,就讀於台大歷史系。之後,在金韻獎紀念合輯中以一首《小茉莉》為歌迷熟知,又因創作才華而引人注目。打鐵趁熱,新格唱片於1978年為她推出第一張個人專輯《包美聖之歌》,裡面收錄了多首個人原創曲,以及侯德健與邱晨的處女作。為《捉泥鰍》錄音時,她忍不住哭了,不是因為被這首歌感動,而是因為太像兒歌,讓她感覺很沒面子;在製作人的軟硬兼施下,她成為該曲的首唱,意想不到地廣受歡迎。兒時,她和《捉泥鰍》的創作者侯德健住同一個村子,上同一間幼稚園,但並不熟悉,沒想到長大後卻因民歌而再次結緣。

    包美聖與其他民歌手一起因民歌而留下青春歲月中單純美好的感動。其間,喜歡集郵的她與學長(台大集郵社社長)陳安斌相戀,兩人在1980年包美聖大學畢業後不久便結婚,隨後一起前往美國加州深造。在離開歌壇前,包美聖共出了四張專輯,不到一年就是一張,屬於相當高產的民歌手。當時她的先生在美國攻讀工程博士學位,她就在旅行社打工。1987年,美國股市崩盤,直接影響到夫婦二人的證券投資,但這次失敗的經驗,卻讓陳安斌興起「以電腦代替人腦進行理財決策」的研究課題。1991年,夫婦倆回到台灣,定居新竹,經過幾年的研究,幾經艱辛獲得投資,最終成立寶基資訊公司。創業初期,掛名總顧問的陳安斌事事親為,擔任總經理的她也從基本行政事務做起,如今,「寶基資訊」在台灣高科技領域擁有非常好的口碑,吸引不少國外著名高科技公司參股,賺取了億計的豐厚利潤。現在的她仍在公司擔任顧問,二子一女也都長大成人,家庭生活幸福美滿。

    在「民歌三十」系列紀念活動中,淡出歌壇後將近25年,未曾以歌手身份公開露面的包美聖,於2004年答應重回舞台,在「好民歌」演唱會上與大家重逢,最讓她高興的是見到了二十多年沒見面的陳明韶。憶起當年,她說:「以前我們唱歌,不必化妝,也沒打歌服,大家聚在一起跟同學會一樣,對我來說,那就像是學生的活動,所以我從不覺得自己加入過歌壇,也沒有所謂的退出。」

    包美聖的自述:

    對我來說,以前對於民歌的投入可以說是「無心插柳」,並沒有特別去耕耘。

    當時的「民歌」幾乎沒有一點商業氣息,印象中大家都很單純,當然,也有人很響往歌手生涯。而我是很隨性的,跟整個民歌界的人也不是很熟絡。那時我在台大唸書,唱歌對我來說只是一個活動,常常是到各個校園演唱,唱完我就趕快回學校,因為我是還要約會的。另一方面,我並不喜歡那種錄音、錄影的生活,時間很難控制,常常弄到很晚。我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大家錄影錄到清晨,然後一起去永和豆漿,接著王夢麟說要送我回宿舍,他騎著重型鐵車在還沒拓寬的新生南路上,簡直在飆車,我覺得有趣,又覺得很擔心。萬一出了事,清晨一對男女,人家不知道會說些什麼……

    當時唱過的歌中印象最深的是《小茉莉》、《那一盆火》,都是唱片公司拿給我唱的。從現在倒回去看,我覺得唱《小茉莉》時是我聲音最乾淨的時候,給我簡單、純潔的一點懷念。還有一首《捉泥鰍》,也不知為什麼大家就是覺得很清新,出乎意料的紅了。

    那時在大學裡面,同寢室的好友向我分享了一個交友的經驗,剛好雙方的人我都認識,我就抱著「我唱給你聽,再唱給他聽」的心情,寫了《成長(悟於十九)》這首歌,「告訴你們問題其實沒有這麼嚴重」,而其實就是一個醒悟的感覺。

    同時,《成長(悟於十九)》這首歌,也記錄著我19歲加入了民歌的行列。成為民歌手的一員,我只短暫佇足了三年多就離開了台灣。短短三年裡,與其他的歌手們快樂、隨性、自在地唱遍了各大專院校,沒有包裝,以自然的面貌、年輕的我們,或唱或譜,留下了許許多多生命中甜蜜而豐富的感動。

    離開時,我小心翼翼地把民歌手短暫卻深刻的回憶,放在我心中一個甜蜜的位置,熱切地迎向生命中為人妻、為人母、在異鄉的新角色,遙遙欣賞著後繼許許多多才華洋溢的歌手們更熱情、更專業地投入民歌的行列,也藉著一首又一首的好歌稍解思鄉之情。回台後,偶或聽見尋找我的聲音,我雖然沒有回應,但是內心是感動的,畢竟,能被人放在美好的回憶中,是一種幸福。

    《那一盆火》
    詞曲:侯德建
    唱:包美聖

    大年夜的歌聲在遠遠地唱 冷冷的北風緊緊地吹
    我總是癡癡地看著那 輕輕的紙灰慢慢地飛

    曾經是爺爺點著的火 曾經是爹爹交給了我
    分不清究竟為什麼 愛上這熊熊的一盆火

    熊熊的香火在狠狠地燒 層層的紙錢金黃地敲
    敲響了我的相思調 甜甜遠遠的相思調

    別問我唱的什麼調 其實你心裡全知道
    敲敲胸中鏽了的弦 輕輕地唱你的相思調

  • 長大成人歌詞意思 在 Passion Music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0-03-01 17:58:05

    Kiseki 在日文來說包含兩個Kiseki 在日文來說包含兩個意思,一是指奇蹟,二是指軌跡。雖然奇蹟 (kiseki) 不一定會來臨,但每個人都可以在自己的軌跡 (kiseki) 中掙扎向上,尤其送俾生活係香港的大家。

    主音石清洪第一次演繹日語歌曲,選了一首全國高中足球大賽難度十分高嘅應援歌曲,希望大家會喜歡這個翻唱版本。

    石清洪的利申:小弟其實唔識日文,如有咬字、發音等錯誤,敬請原諒。

    FB: https://www.facebook.com/boyz_reborn
    IG: https://www.instagram.com/boyz_reborn

    Vocal: Shek@Boyz Reborn
    Keyboard: Kai@Boyz Reborn
    Mixing: Ian@Boyz Reborn, Eddie Ho Chun Yin

    歌詞:
    僕のこと by Mrs. GREEN APPLE
    關於我

    僕と君とでは何が違う?
    我與你之間究竟有何不同?
    おんなじ生き物さ 分かってる
    也知道是同一種生物啦
    でもね、僕は何かに怯えている
    可是啊 我總是畏畏縮縮的
    みんなもそうならいいな
    要是人人都同我膽怯那該有多好
    がむしゃらに生きて誰が笑う?
    拚盡全力地活著 有誰會笑話?
    悲しみきるには早すぎる
    要如此深陷悲傷也未免太早了
    いつも僕は自分に言い聞かせる
    我總是這樣試圖說服自己
    明日もあるしね。
    反正還有明天嘛。

    ああ なんて素敵な日だ
    啊啊 這是多麼美好的一天啊
    幸せと思える今日も
    無論是感到滿心幸福的今日
    夢敗れ挫ける今日も
    還是夢想落空而挫敗的今日
    ああ 諦めず足宛いている
    啊啊 永不放棄地奮力掙扎
    狭い広い世界で
    在這個既狹小又遼闊的世界中
    奇跡を唄う
    歌頌著奇蹟

    僕らは知っている
    我們都再明白不過
    空への飛び方も
    關於如何翱翔天際
    大人になるにつれ忘れる
    長大成人後便隨之忘卻
    限りある永遠も
    無論是有著終點的永遠
    治りきらない傷も
    抑或是無法痊癒的傷痛
    全て僕のこと
    全部都是構成我的一切
    今日という僕のこと
    構成今天站在這裡的我

    得ては失う日々 意味はある?
    得了又失的日子有何意義?
    伝わることのない想いもある
    也有著得不到理解的時候
    だから僕は時々寂しくなる
    因而會時不時陷入寂寞
    みんなもそうなら
    要是人人都如我這般
    少しは楽かな
    我是不是就能釋懷些了呢
    僕だけじゃないと
    是不是就能覺得
    思えるかな
    幸好不是只有我這樣了呢

    ああ なんて素敵な日だ
    啊啊 這是多麼美好的一天啊
    誰かを好きでいる今日も
    無論是一心戀著誰的今日
    頬濡らし眠れる今日も
    還是帶著淚水入眠的今日
    ああ 嘆くにはほど遠い
    啊啊 現在垂頭喪氣還太早了
    狭い広い世界で
    在這個既狹小又遼闊的世界中
    僕らは唄う
    我們高歌著

    冬に咲く花に
    於冬季綻放的花朵
    命が芽吹くよ
    萌芽出新生
    駆けるは 雪の大地
    奔過這片雪白大地
    青すぎた春を
    渴望能永久保存
    忘れずに居たいと
    那過於青澀的春天
    語るは 友との地 図
    如此訴說的是 與友人的地圖
    駆けるは 人の旅路
    奔馳而過的是 人們的旅途

    僕らは知っている
    我們都再明白不過
    奇跡は死んでいる
    奇蹟已死不復存在
    努力も孤独も
    努力也好孤獨也罷
    報われないことがある
    世間總有著得不到回報的事
    だけどね
    可是啊
    それでもね
    儘管如此
    今日まで歩いてきた
    那一路走來的日子
    日々を人は呼ぶ
    人們是這麼稱呼的
    それがね、軌跡だと
    「那個呀 叫做軌跡喔」

    ああ なんて素敵な日だ
    啊啊 這是多麼美好的一天啊
    幸せに悩める今日も
    無論是幸福地煩惱的今日
    ボロボロになれている今日も
    還是跌得遍體鱗傷的今日
    ああ 息をして足宛いている
    啊啊 努力活著奮力掙扎
    全て僕のこと
    這些全都構成了我
    あの日の僕らのこと
    構成那一天的我們

    僕と君とでは何が違う?
    我與你之間究竟有何不同?
    それぞれ見てきた景色がある
    有各自所經歷的不同景色
    僕は僕として、いまを生きてゆく
    我會做好我自己 認真活過每一刻
    とても愛しい事だ
    這是多麼令人憐愛的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