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聽到一種問題,就是如果我要學測申請
那我現在花時間念指考的書,不是很虧嗎?
記得曾有某位名師很幽默的調笑高中數學無用
立論基礎是去7-11買東西,又不會用到這些數學
獲得了大批的讚與認同
其中一位朋友聽到後,只淡淡地說
數學就是要拿來把大批人淘汰用的
的確去7-11買東西高中數學沒什...
常聽到一種問題,就是如果我要學測申請
那我現在花時間念指考的書,不是很虧嗎?
記得曾有某位名師很幽默的調笑高中數學無用
立論基礎是去7-11買東西,又不會用到這些數學
獲得了大批的讚與認同
其中一位朋友聽到後,只淡淡地說
數學就是要拿來把大批人淘汰用的
的確去7-11買東西高中數學沒什麼用
但數學念得好,可以決定你未來能去哪裡買東西
說白了,若要無限延伸這個邏輯
從國小一路念到高三大部分的書,其實效用都不大
不信你拿高中課本去問你爸媽,看他們還會幾成
別說你爸媽,叫大學畢業生重考一次學測指考,大概都會悽慘無比
那高三的意義到底是什麼,為什麼要念這些未來根本不會用的東西?
我認為意義可分為三層面
第一,與其說大學入學考是一場試煉學生程度的考試
不如說是一場意志與堅持力的比賽
比的是誰能撐得最久,對目標更堅定地追求
或許篩不出藝術家,篩不出特定領域天才,篩不出體育健將,篩不出許多同樣對社會極為有用的人
可是卻能篩得出來絕大多數人對自己未來有多在乎,願意為夢想下多少決心去付諸實踐
這場考試可以決定你將碰到大多數是什麼樣的同學,有多少人能跟你一起向前衝
不要說大學,高中就是,捫心自問你身處學校普遍對於讀書這件事的氛圍,是不是可以決定極多?問問某些高中的同學,是不是要在吵雜的班上念書根本念不下去,大學只會影響更巨大
第二,這場考試是索引
很多人都說高三是人生的頂峰,是懂最多東西的時候
我告訴你,錯了,如果高三就是頂峰,這樣的人生也未免太悲哀
高三所學雖然廣,但誠實說都是最初階的入門罷了,多數時候只是不知其所以然的複製貼上
如果你大學念專門科系就會懂,高三學到的,別說水深處,恐怕還在沙灘上,連水都還碰不到
課本中嚴格檢視有謬誤,有漏洞可挑的概念一大堆
可如果你不去走一回,你怎麼會知道你偏向喜好何者,你在未來生活怎麼談吐有內涵
你讀過的書,實則就是心靈上所吃的食物
在日後,你根本不會真的記得你吃過些什麼
但總有一小部分,會內化進你的身體,成為你內涵血肉的一部分
他讓你在未來碰到相關討論時,不至於啞口無言,離了自己專業領域就什麼都不是
第三,這場考試的重點,在於讓你開始思考,你想成為什麼樣的大人?
在台灣,我們都常聽師長碎念你長大了,你該要有長大的樣子
可問題是,到底什麼是長大後的樣子,你想過嗎?
每天重複一樣的生活,好似滾輪上的隻白老鼠,朝九晚不知到要多晚的責任制,領著一輩子也買不起房的薪水,朝朝暮暮窮忙一生?
為了討好上司,為了勉強能生活的五斗米,低聲下氣撐過數十年,深怕沒飯碗,連離職的勇氣都沒有?
讓夢想、青春、歡笑、天真一點一滴地死去,生活只剩為活而活?
很殘酷的,這就是多數台灣人,長大後真實的樣子
二十多歲踏入職場不久心就死了,八十歲才埋葬而已
我無法昧著良心告訴你,考得高分,念到好大學你人生就必然璀璨閃耀
不,即使身處在最好的大學,墮落,茫茫不知所以然,只是隨波逐流過日子的一樣很多
但同樣,比例與資源問題,現實就是企業與國家投資在前段大學的資源,遠遠遠遠遠遠遠不是後面其他學校能比的
是上百億的差距,還不算軟體上出國的機會、學長姊的人脈、國際上銜接程度、新創育成中心、企業願意投資給學生多少等隱形的距離
而就算是如此,哪怕是台大,放到國際上也叫做乞丐辦校,資源上完全拚不過我們周遭國家第一流大學的投資水平
我們的最好,都已經是落其他地區一截了,別聽我說,去Google看看資源對比,就了解差了多少
試問,綜觀人生,有多少事情值得你用盡全力去拚?
談到戀愛你不一定幸福,能幸福也不一定能永遠
找到工作不一定有未來,事實是台灣多數企業壽命撐不過14年
可是你在高三多讀一點書,多拚高一點分,多到更前面一點的位置,卻能確保你就是享有比較多的資源
這些資源能讓你事半功倍,至少是給你一張起碼去實踐夢想,走出不同路的門票
努力的目的從來不是為了考試本身
而是為了讓在未來,可以不用被生計所迫,被現實所逼
去走一條你不想走的路,選一個你乏味痛恨,卻又不得不選的工作
讓你還能夠抉擇,能有更多的本錢去追尋夢想
去成為你自己
你不拚,怎麼知道自己極限在哪? 你原來可以走得多遠?
你不將自己逼到角落去的咬牙一回,你怎麼相信自己能夠突破困難,去走到沒有人認為你能攀到的高峰?
不要誤會,我從來不否定其他大學,我也同樣有認識許多身處中後段,但願意一拚的同學
但這不是藉口,如果就連身處十七、八歲,理論上最有衝勁,最有熱情,最有夢想的年紀
你都因為懶,畏縮的不願奮鬥
那幾乎必然的,你的二十歲,二十五歲,三十歲也永遠都只會在這個循環中越陷越深
永遠在想付出多一點不划算怎麼辦,永遠在煩萬一付出沒結果如何是好
考的是不上不下的分數,念的是不上不下的學校,過的是不上不下的人生,這就是你要的未來嗎?
真正的虧,是為了偷懶的小利,放棄了不一樣的可能阿
高三的孩子,明天春節都要結束了,翻開書吧
相信我,你未來會感謝現在的自己做了這件事的。
___
樂擎文
#這裡永遠陪伴每一屆高三生走過這段路
#累了想聊聊隨時歡迎喔
升學/愛情/友情/翻譯,書在博客來有,需發問請傳FB,小盒子只回純聊聊,方法可見@luke7459自介
長億高中科系 在 對我說髒話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三十三歲退休去結紮》
韋廷,33歲,無業,桃園
我今年33歲,兩年前開始有記帳的習慣,一個月平均開銷兩萬,去年看銀行存簿,發現投資股票帳面數字有6、700萬元,平均1個月3萬元的被動收入,加加減減,收入大於支出,心想可以退休了,今年2月26日離職,今天是離職第27天。
我在工作上完全沒有得到樂趣,比如說高中升大學要選科系的時候,大家都會選有興趣的科系,但我其實一直沒有特別想做的事情,跑去唸哲學系。10年前進職場,哲學系畢業,沒有一技之長,先在自家附近便利商店打工,有一天跟客人聊天,他覺得我服務態度不錯,要不要來客服業,就去1999和台灣大哥大當客服。換工作單純都是薪資,也不是因為喜好。從台哥大離開月薪有4、5萬元,算不錯,但完全沒在工作上得到樂趣。
退休隔天,我就把LINE因工作加入的同事、客戶刪除了,現在手機裡的好友名單,朋友、家人加起來25人。退休當天其實也沒什麼特別的心情,因為我們當客服,每天都在做同樣的事情,所以也不需要特別的交接。加上在這之前已經在消化一些特休,其實離職前一個月前大都在放假,所以雖然我從十年前開始想退休的事情,但真正發生了,好像也沒什麼心情。
退休快一個月,我不會特別去注意幾天是星期幾,每天對我的差別大概只有白天和晚上。今天星期幾不重要,但我會留意是不是假日,因為我不喜歡人群,出門看電影、逛街都會避開。我發現我退休最近這段時間,其實跟以前放假也沒什麼兩樣。我玩手遊,幾個月就會放棄,我也是會追劇,但以前追的那些《陰屍路》都播得差不多了。心情沒有很好,但也不會心情不好,就像很多人問我過得怎樣,我都說普通,情緒好像是一條直線。
我上班第一次拿到十萬塊年終獎金,想說可以買什麼?買電視?換電腦?想了兩個月不知道要買什麼,就想說來買股票好了。別人買股票是看書,或者聽投資老師建議,但打開電腦看盤軟體,本益比、K線都看不懂,一個字一個字去Google,等於是自學。我後來發現一個單字叫做「殖利率」,想想股票的殖利率都有五趴,比定存好。
我人生第一張股票是台中銀行,想說柯達蘋果產業來來去去,但不管怎麼變都會跟銀行借錢,而且當銀行的股東比存戶有保障,上班沒多久,就在想退休的事。我不想對社會有貢獻,但也不想當遊民,月定期定額投資。最近肺炎股市很慘,賠了好幾十萬元,平均一天兩萬兩萬的賠,但我是存股,不追高殺低,心情還好,而且就算真正金融海嘯,股市一次死10年,我股票600多萬元,每個月1張賣2萬元,還是可以活很久。
我現在裝潢房子,這個預備退休的房子也是出社會2年後就買好了,在桃園大溪,2房1廳,200多萬元。我請設計師幫我規劃房子,他問我廚房的系統櫃要走什麼風格,大理石花紋嗎?我說一般不鏽鋼就好,設計師會覺得這樣子很像店家或餐廳在用的,我就覺得沒關係,反正自己住,也沒展示給別人看。
我還有另外一筆緊急預備金,大概六十萬,裝潢房子的錢都是從那邊出,偶爾也會買期貨債券,也從這邊拿,這個心態就是抱持著血本無歸就算了的心情。
房子買在大溪是因為附近有恩主公醫院、亞東醫院和榮總分院。我有習慣性偏頭痛,平均大概一、兩個月復發一次,而且是那種會痛到吐出來的那種痛,吃藥也沒用,會吐出來,都要去醫院打止痛針,所以會重視醫院的距離。雖然沒有收入,但股票如果有多的獲利,我也想換透天的房子,然後在2樓的露台打造一個玻璃屋,不管晴天或下雨,就坐在裡面,看外面的人來來去去。
我家中有媽媽和妹妹,我媽在工廠當會計,一個月收入2萬多元,去年我拿她的自然人憑證上網試算勞退基金,想說她退休若錢不夠,我要補貼多少?試算後,發現還夠,問她要不要辦退休?但她跟多數人一樣,還是想工作。我爸是醫生,我們家以前很親,但我念小學的時候,一天回家看見一個女生跟我媽在客廳談話,那女的是我爸的小三,從那時候開始,我們家的氣氛就變得很冷淡。
我念大學時,他外遇跟我媽離婚後,我妹跟我講這個事,我喔了一聲,也沒多的情緒。我爸沒有給我們贍養費,也幾乎沒有聯絡。他前2年過世,保險起見,我跟我妹有去國稅局調他的財產來看,他是外科醫生,收入高,但沒有理財觀念,錢都拿去買蘭花和玉石,死後全是卡債信貸,我決定拋棄繼承。人賺多少不重要,錢能存下來才是真的。
親人的生離死別我沒有哭,我情緒好像一條直線,沒什麼起伏。就算我去買樂透,中一億,房子換好一點,車子換好一點,做人還是一樣一天吃三餐,也不會吃到六餐,最近一次哭,就是開車聽到《鐵達尼號》主題曲,突然大爆哭,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應該是很旋律好聽吧,呵呵。
我對外面世界不感興趣,至今沒有投過一次票。但我不算清心寡慾,有衝動購物的欲望不會去壓抑,那種衝動購物的慾望去壓抑反而更慘,像是如果你今天想買一個相機四五萬塊,你覺得預算不夠,退而求其次買個一兩萬的,但你到頭來還是一直想著那個四、五萬的,一直嫌棄現有的,搞不好最後來還是回頭去買那個最初想要的。
過年前買了PS4,想說退休無聊可以玩,但大概沒有人陪我玩,所以買的都是單人遊戲。什麼遊戲都可以一個人玩,恐怖遊戲除外,那個我一個人真的沒辦法,所以都會上線,看遊戲直播主玩恐怖遊戲。
一個人看電影我也沒辦法,有一次我突然想看《哥吉拉二》,問了一輪,問到一個同事,男生,問他會不會想看哥吉拉,他說會,但是沒錢,我說好,我請你。
我沒有清心寡欲啦,我有女朋友了,跟和尚還是不一樣。
女朋友喔,我們是去年6月在投資股票社團認識的,不過我是存股,她是玩短線價差。我找一下手機,給你看她的照片,第一次看到本人,比照片還漂亮,驚為天人。第一次約她出來去看夜景,她答應了。一起出去幾次,還好我們是投資股票的社團認識的,有共同話題可以聊,有一次在我家就很自然而然地告白了,也沒挑地方,她也不在意
。
交女朋友這件事完全不會改變我想要退休的決心,知道我要退休的事,她年紀比我大,離過一次婚,她錢比我多很多,也一樣靠投資股票過生活,不過她對錢比較沒有安全感,現在又跑到 COSTCO 的糕點部門工作了,反而因為認識她,她的生活方式才加快我想退休的決定吧。
問我最近比較快樂的事喔.......我想想,好像也還好欸,沒有覺得特別快樂,但只要是身體感官覺得舒服享受,像是發現今天天氣特別好,跟女朋友開車去宜蘭伯朗咖啡館,喝杯咖啡,待上一兩個小時,這樣的人生就很好了,咖啡不是重點,什麼手沖咖啡的完全不重要,就算把全家的咖啡倒進杯子,我也喝不出來。
我等疫情穩定一點,會去醫院結紮,男生結紮8,000元,如果跟女朋友不婚不生,女生身體要放一個環很折騰,男生結紮相對安全。為什麼要結紮?因為有了小孩,計畫就會被打亂,錢就不夠用了。
(全文請點留言連結)
攝影/周永受
長億高中科系 在 CharMing的投幣式置物櫃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1989.03.21 佐藤健 】
現在已全面進入,只要放佐藤健的圖就會集體按讚的天堂醫生浪潮,每一句抖S台詞或是電到令人發麻的眼神,彷彿你不認識佐藤健,就失去身為哈日族的資格,神奇的是,連平常不看日劇的人,也不小心跌入這片砂糖之海。
相較於太陽,佐藤健有如一輪明月,冷靜與孤高的形象深植人心,卻又不至於刺眼到難以直視,那種不燙手的炙熱感,源自於他那份打從心底的謙虛與責任感,「自己的演技如實地反映在大銀幕,因此會左右整部電影的好壞,演不好的話,電影也不會好。正因為如此,拍攝的每一天我都是抱著覺悟度過,如果全力以赴演出後仍失敗的話,那我也失去身為演員的資格。」
長相之外的魅力,才是佐藤健會令人喜歡到不可自拔的原因吧。
他曾是一個沒有夢想的男孩,即便長年位居學年第一、第二名,考上當地的菁英升學高中,卻不知道自己未來想做什麼。直到高二時被星探挖掘,抱著好奇的心態加入Amuse事務所,在一個個課程中逐漸感受到演戲的樂趣,直到高三的升學考試前兩週,仍不知道要念什麼科系與大學,佐藤健收到確定由他主演《假面騎士-電王》的通知。
家人一句「你不用逼自己一定要升學,之後想去的話再去就好了」,讓佐藤健毅然決然地投入演藝圈,在《假面騎士-電王》至少分飾八個角色,展現一鳴驚人的爆發力,「深思熟慮與否會決定一個人的聰明程度。花點時間思考『現在應該採取什麼行動』,直到找到最佳的道路。一旦決定之後,再行動也不遲也不會有所迷茫。」
雖然演出電王之前,佐藤健的出道作是堪稱黑歷史的《變身公主》,在男校被推舉為必須穿上蘿莉等女裝的「公主」。早年最弱假面騎士(變身前)與長髮花美男的形象,似乎只跟了他一小段時間,轉眼之間就成為《菜鳥總動員》的小混混,並以《#神劍闖江湖》的拔刀齋迅速走紅,一個不注意,這個人就站在一線男星的位置。
為什麼,這個人出演的電影都這麼有趣呢?一篇訪談佐藤健標題,如此寫道。和其他新生代男演員相比,佐藤健的出鏡率其實並不多,一年只會交出一到兩部作品,只因他必須對「佐藤健」這個名字與粉絲負責,每一個演出的作品與角色,都必須成為自己拿得出手的表現,「基本上,我只會挑戰自己能夠克服的困難。因為有『勝算』所以才會有想要嘗試的想法,因此當我決定出演一部作品時,代表那在我心中擁有一定程度的勝算。我知道自己被賦予極大的期待,所以我也必須負有能夠回應大眾的責任。」
他總是能夠輕而易舉地,成為原著漫畫中走出來的真人,甚至是擁有極好的挑片品味,在商業電影當中也不失去最重要的「芯」。從為了夢想而努力成為漫畫家的《#爆漫王》、尋找自身價值的《#何者》《#如果這世界貓消失了》《#億男》、遊走於是非黑白之間《#殺戮重生犬屋敷》《#亞人》、在手足中重拾親情的《#平成地獄兄弟驚驚》《#那一夜》。姑且不論作品好壞,至少在「有趣」這點,佐藤健成了某種選片標準與安心感。
2010年的《#搖滾新樂團》,飾演有著如天使般的歌聲,而成為Beck樂團的新主唱,然而每到他站在台上唱歌時,導演堤幸彥卻總是將鏡頭轉向台下的觀眾,一臉吃驚且陶醉的表情,並且直接「消音」,電影之外的觀眾沒有人知道這「天使般」的歌聲,到底有多好聽。
但我想,至少現在大家應該都知道,佐藤健之所以能令人陷入陶醉之情的魅力為何了吧。
當多數人認為已經爬到此高度的佐藤健,不需要接演這種王道愛情劇,沒想到《戀愛可以持續到天長地久》的高收視與討論度,卻讓佐藤健再次創下演藝高峰,「我原本認為,最好不要做那些看不到『下一步』的工作。偏偏演員是份很難看到成長的工作,每個作品的角色不同,很難和過去做比較。因此,比起去提升地位,不如營造出我仍想繼續在這裡打拼的環境。」
一個壁咚與熱吻,就足以讓觀眾見識到他「電王」般的魅力,身穿醫生白袍的他顯得特別有魅力。難以想像2010年《機器女友Q10》身穿高中制服的佐藤健,八年後在晨間劇《半邊藍色》還能再次駕馭高中生角色。雖然這位火箭大使很快地成為大家心中的天堂醫生。
攝取過多真的會上癮,畢竟砂糖是精煉程度高的糖類,來人啊~給我來點佐藤健吧!
#佐藤健
#生日快樂
長億高中科系 在 以專業實踐幸福-鄭秀玲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教育及文化委員會質詢稿
[108課綱高中與大學攜手同行嗎?]
鄭秀玲委員2019/10/02質詢稿
主席好:
本席從學生們、家長們與高中端及大學端的民意反映得知,自8/31招聯會公告「大學參採學習歷程項目內容草案」後,對政府推動108課綱的影響,頗為憂慮。部長您知道嗎? 當然,為了達到高中生得以多元探索和適性揚才的教育目的,貴部推動的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綱(即一○八課綱),其中規劃的高中課程「多元課程選修」、「學習歷程」、「加深加廣選修」等內容,讓學習資源不一的各個區域學校,能透過更為公平的教育體制,培育不同領域的人才,成為國家社會未來發展的基礎資源,值得肯定。但也從民意反映中深切了解到,108課綱要真的成功,「高中端」與「大學端」必須要攜手同行。
教育部於106年起,有先就共648所國小與高中執行108課綱試辦計畫,包含學生、家長與老師似乎感到滿意。主要原因是當時多元選修課程的學門,申請大學入學時不會被參採。所以高中學生於選擇這些選修課程時,可以真的隨自己的興趣,進行不同的課程學習,達到多元發展的目的。大學端也可在口試時,聽到學生對於選修課程的學習過程,作為判斷學生自主學習的參考。
不過,上面提到「高中」與「大學」攜手同進,卻有可能「佳偶變怨偶」。因為大學招聯會於8/31公布了「大學參採學習歷程項目內容草案」,在公布的草案中,申請入學的徵選方式,包含大學入學學科能力測驗成績和綜合學習表現。其中,綜合學習表現的成績占比至少佔50%,而所包含的修課紀錄就涵蓋多元選修課程對應之學群。也就是說,招聯會明確要求大學端各系在多元選修上,需自行勾選是否參採18個學群,做為申請入學者整個學習歷程的部分修課記錄,包含校訂必修與多元修課程。
大學申請入學主要參採項目
但其實學習歷程中的多元表現項下自主學習計畫與綜整心得,就已能表現出多元學習的成效。所以讓大學端再勾選是否參採「校定必修與多元選修」的部分學群,將多元選修與入學申請審核連結一起的措施,是否有此必要? 而且這恐將可能造成多元選修不再是自由選擇,因為學生選擇多元選修時須衡量修課紀錄是否符合志願科系參採的對應學群,將導致高中生喪失自由選擇、多元探索的初衷。
此外,本席也有接到大學端的反應,各學系至今未全然明白選填修課記錄學門選項與否對其申請入學招生之影響。據悉諸多學系陸續了解後,至今仍在更動多元選修課程的對應學群,甚至不勾選任何學群了。也就是說,招聯會與大學端缺乏有效訊息溝通。部長您知道嗎?
而在高中端,也已傳出在不清楚辦法下,學生家長們希望學校在「多元選修」開設,要配合大學選才的學群勾選。所以,極可能導致「大學」與「高中」各自紊亂、各自不快樂,而失去了快樂學習美意。
108新課綱的執行是一項影響久遠的措施,政府執行時,莫忘讓學生多元選修自由選擇初衷。因此新課綱執行時,仍應重視學生多元探索。學習歷程既已在「多元表現」項下之部定各學系必選「多元表現綜整心得」 、 「高中自主學習計畫與執行成果」中,讓學生之多元選修表現呈現。也應放手讓學生自由選擇斷開修課紀錄參採多元選修對應18學群的連結,始能避免學生和家長因擔憂缺少志願學系指定之參採學群對申請入學有不利影響、無法自由探索志願科系參採學群以外領域。
政府推動108課綱,是真正的德政!但自106年度以來, 政府已投入450億納稅人的經費, 切莫功虧一匱,別讓高中生彩色人生變黑白!
也請部長會同招聯會主委及其成員,多深入了解目前高中端及大學端尚未攜手同行的執行面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