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之將死,其鳴也哀。店之將死,其言也善。
讓我們來聽聽2013年逝去了的小店(及其他街坊食店、玩意),為我們發出的哀號和心聲,哭訴我城當下的荒謬。
願你們RIP。
1. 大角咀海皇茶餐廳和海皇快餐店
死因: 市建局強行收回地段,向小商戶索償百萬
2. 西貢酒吧Duke of York
死因: ...
店之將死,其鳴也哀。店之將死,其言也善。
讓我們來聽聽2013年逝去了的小店(及其他街坊食店、玩意),為我們發出的哀號和心聲,哭訴我城當下的荒謬。
願你們RIP。
1. 大角咀海皇茶餐廳和海皇快餐店
死因: 市建局強行收回地段,向小商戶索償百萬
2. 西貢酒吧Duke of York
死因: 新業主大幅加租五成
3. 「國際鴿舍」
死因: 市建局食言,強行清場
4. 海富苑街市約廿名商戶
死因: 領匯愛超市棄社區小商戶
5. 屯門V city附近一帶的平民小店
死因: 港鐵屯門站打造的內地客購物點V city開幕
6. 西營盤 Le Cheri Fusion Villa
死因: 業主加租1.25 倍
7. 旺角瓊華中心100 多間小商戶
死因:大型百貨公司搶租
8. 荃灣麗城花園萬有街市及美食廣場的49名商戶
死因: 長實合約大石砸死蟹
9. 美國冒險樂園屯門市廣場分店
死因: 商場"升級"單一化
10. 美孚紫羅蘭書局
死因: 業主改變了合約模式
其餘2013年內結業的小店、老店 (包括店名和報章上報導的結業原因): 筲箕灣東大街惠蘿麵包店(無論怎樣努力,也比不上把物業租出去的回報豐厚)
沙田龍城漫畫店(加租三成,決定不續租)
中環結志街的ABC餅屋(結志街被巿區重建局收購重建)
屯門富泰街市南亞雜貨店(領匯加租)
銅鑼灣利苑粥麵專家(加租一倍(由30萬增至60萬)) 銅鑼灣南記粉麵(業主要求加租兩倍)
中環龍記飯店(結志街被巿區重建局收購重建)
中環新景記粉麵店(嘉咸街/卑利街重建)
何文田趣屋餐廳(女青年會翻新)
深水埗黃金涼茶館(原因不詳)
西營盤永和藥行(加租)
西營盤厚生酒行(原因不詳)
南華會天台酒廊(在標書中將租金提高一倍,仍輸給另一間出價兩倍租的酒吧)
觀塘凌記書店(觀塘重建)
大角嘴生利文具店(市區重建)
觀塘雞記麻雀館(觀塘重建)
維園泳池餐廳(維多利亞公園游泳池改建)
銅鑼灣富臨飯店 (業主大幅加租)
鰂魚涌「萬友書局」(業主要求加租一倍)
耀安街市檔戶(領匯轄下耀安街市早前更換新管理公司,加租近一倍)
旺角黑布街龍記麵家(原因不詳)
上海街新東亞理髮店(業主收樓)
大窩口寶康大酒樓(加租以致經營困難)
筲箕灣永祥粉麵食館(市區重建)
西環的莎厘娜(家族賣出舖位)
灣仔喜萬年老牌酒家(因業主收回整幢熙信大廈重建)
中環牛記茶室(加租、被拒續租)
九龍城新青年理髮公司(業主加租)
九龍城鴻光玻璃鏡業(業主加租)
九龍城永源洋服公司(原因不詳)
油麻地TC2 Cafe(加租九成)
觀塘偉利模型公司(觀塘重建)
尖沙咀陳誠記茶餐廳(業主寧願留空舖位或只作短期出租,靜待大租客)
筲箕灣亮燈粥店(新業主加租,由原月租五萬六千元加到九萬元)
炮台山百樂潮州海鮮酒樓(舖租加近兩倍)
屯門虹橋酒樓(租金昂貴致難以經營下去。由一間大型連鎖式酒樓接手經營)
西環「先進鐘錶行」(業主突然賣舖)
灣仔明記海鮮飯店(業主大幅加租,由原本每月26萬元加至62萬元)
銅鑼灣「如軒車仔麵」(月租12.6萬元,與業主商討續租時竟被開價逾20萬元)
旺角銀龍粉麵茶餐廳(業主瘋狂加租3倍至200多萬元)
荃灣中南文具公司(業主提出加租5、6萬,月租接近10萬)
沙田隆亨邨商場「華昌文具」(原因不詳)
藍田珍味盞泰國菜館(由9萬元月租加至15萬)
長亨邨租金 在 鄭錦滿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本土經濟何以絕跡(一):一切由新自由主義說起】
「香港沒有本土經濟,只有財閥壟斷。」
香港的本土經濟曾經盛極一時,由沙田禾輋邨的冬菇亭到灣仔利東街的喜帖印刷,本土行業都能滿足社會不同需要,市民生活亦無須依賴商家財閥的連鎖企業。然而自主權移交前後開始,政府透過形形式式的政策妨礙本土經濟的發展,助長財團坐大壟斷市場,使得財閥亂政、包庇商家的局面出現之餘,香港人在生活各方面亦只能依賴商家財閥的連鎖企業,不但在消費娛樂上失去選擇,謀生空間亦大為縮減,處處受財閥壓迫。近月的武漢疫症便是最佳例證:防疫抗疫基金以補助財閥行業(零售、餐飲等)為主,各個「被遺忘的行業」只能斯人獨憔悴,無錢發薪、被迫停業亦只能無可奈何。
本土經濟在今天走上絕路,絕非無跡可尋,而禍根更早在主權移交前便已種下——一切要從新自由主義說起。
[新自由主義:扼殺本土經濟、奪去香港經濟自由的最大元兇]
八十年代末,香港前途問題大局底定,港英政府開始透過公司化、私營化、推行外判及外購等一系列政策改革公營部門,將資金及人才撤離香港,啟動了公營事業新自由主義化的進程。主權移交後,輿論攻勢要求特區政府繼續遵守「小政府大市場」管治方針,抨擊香港公共服務效率低落,從而鼓吹私有化。然而,政府的使命並非志在謀取利潤、錙銖必較,而是提供市民需要的服務。這些服務有時是收益微薄、無利可圖,商界不欲提供,方由政府承擔。因此,藉詞「公共服務效率低」而將公共產業私有化、推動新自由主義,明顯是把政府當成企業,違反管治邏輯。
香港自主權移交以來,特區政府以外判方式參與私有化活動,並成為最大股東,任由本地財閥、中國紅色資本財閥及國際財閥推行「新自由主義」,以非規管化 (deregulation)之名奪去公共服務,結果造成官商勾結的局面,變相動用公權力進行商業謀利,形成類似私有國家(capitalized country)狀態。香港市民遭受政府、財閥兩頭夾擊,經濟自由生活被剝削殆盡,只能依賴財閥而活。
[領展:史上最大官商勾結,趕盡殺絕屋邨小店]
金融風暴後,特區政府藉詞出售公屋設施,改旗易幟,將每日上百萬人使用的商場、街市、停車場等設施售予領展。領展奪得公屋設施管理權後,身價水漲船高,更自恃壟斷基層商場及街市,屢屢以翻新為名加租及要求租戶支付龐大的維修費用,令基層市民任由領展宰割。據立法會文件顯示,領展街市及熟食檔位在2012 至 13年度的平均月租為每平方呎67.3港元,比房委會街市及食環署街市高一倍。高昂的租金亦令小商戶無以為繼,迫走文具店、茶餐廳、菜檔魚檔,引入連鎖餐廳、百貨公司、超級市場,引入大型連鎖店,扼殺小商戶的生存空間,將本土平民經濟趕絕。
[市區重建局:重建舊區毀我家園,本土經濟連根拔起]
公屋的本土平民經濟被領展逼走,而外於政府規劃的舊區則被市區重建局化整為零,將本土經濟連根拔起。灣仔利東街的喜帖印刷業走過半個世紀,一直以「前舖後廠」的形式營運,喜帖產品繁多,故有「囍帖街」的美譽。2006年下旬,市區重建局收回利東街重建成商場,引入名牌商店進駐,冠以不明所以的「囍歡里」之名、掛上無數庸俗不堪的大紅燈籠,將一條承載本土特色經濟產業的街道改頭換面,內涵盡失,由千篇一律的國際名牌取而代之。市建局以「改善居住環境」為名,行「扼殺本土經濟」之實,市民經濟自由危在旦夕。
[小結:痛在瘟症蔓延時——香港需要平民經濟]
在新自由主義浪潮、政府財閥兩面圍攻下,香港人各方面的經濟自由日漸流失乃是不爭的事實。近月武漢疫情衍生的瘟症政治更體現了本土經濟衰弱的問題,國際局勢不穩影響財閥投資,令依賴財閥的香港經濟出現蕭條危機,香港人無法以本土經濟重振市道之餘,政府一系列的行政措施更進一步令市面變得蕭條。重新建立本土經濟、重塑經濟自由是對抗財閥、對抗新自由主義的不二法門。
(待續)
圖:2017年長亨地辦元旦晚會呃棉花糖食
長亨邨租金 在 無神論者的巴別塔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Medium助籌計劃:如支持本Page請開設Medium戶口,再點入內文Clap文,謝謝!//
本來呢篇文章原先係我響《AM730》2018年2月9日嘅文章,一路拖住響呢度出係因為我想作為成個土地大便論我的最後答案;點知王永平就響5月21日寫嘅〈 利用大灣區解決香港土地問題〉入面用咗我條橋,然後就比其他傳媒引用大肆報導。
雖然響4月19日已有商界代表提過「香港城」呢個概念,但佢地仍然只係計劃將大灣區打造成為中產商住區;其實發展大灣區嘅一個癥結就係好似馬時亨呢啲人成日話大灣區發展潛力好大香港青年應該去果度買樓,但事實上就係無香港人願去。既然係咁,點解唔將大灣區作為安置想黎香港團聚嘅「新香港人」?
要知道好多大陸人想黎香港,其實並唔係想屈響豆潤咁大嘅單位,而係想享有香港人嘅醫療、教育同福利等制度;既然接收佢地無可避免,咁倒不如響大灣區大建公屋區,再實行港式管理,咁就立刻舒緩咗新移民湧港嘅壓力。
王永平響佢篇文入面提咗好多所謂「香港城」嘅建議,但其實除咗作為香港家庭團聚呢一點,其他都係老生常談;甚至乎佢建議單程證配額減半我都認為唔駛,因為只要響公屋加入居港年期加分制,新移民好快就只會剩番住大灣區公屋/住香港劏房兩個選擇,落黎香港長住嘅動機亦都大幅減少。
當然你可以話呢個諗法唔係咩絕世好橋,王永平自己一樣可以諗出黎;咁除咗「巧合」之外,我就只可以慨嘆,我從來唔求出名,亦唔想靠乜乜物物銜頭黎換取人地注意。但問題係響香港,你話自己係「一般市民」的話無論講乜都會比人話無料;掛住啲濕尻銜頭就抄人又好、亂噏又好都會有人爭住報,呢個就係他媽的無奈嘅現實──唯有將大家幫我Clap文作為繼續寫落去嘅動力
============
《大灣區勢成香港 土地問題的最後救贖》
啟德長沙灣兩幅地皮興建的居屋單位即將出售,有報道指這些單位坐落旺區,估計呎價起碼在萬元以上,故此居屋折扣必然要由七折進一步升至六折,才能符合白表申請人的入息限額──這當然是一個樓價脫離供款者能力的危險訊號,但同時亦牽涉到另一問題:為了讓居屋申請者入住「樓王」,政府是否有需要動用公帑給予他們更大折扣?目前對於土地房屋的利益劃分,真的符合公義嗎?
張五常偉大的地方,是將千變萬化的社會現象「化繁為簡」,以幾個經濟學概念就能解釋得到:就好像持續困擾香港多年的房屋問題就是供求問題;而所有嘗試不以價格作為資源分配標準的,其實就是一種重新劃分利益的做法。
資助房屋本身就是為了讓沒有能力在市場置業的中下階層提供一個安身立命之所或置業機會,其代價就是不符資格的市民因私樓供應減少,而要承擔更貴的樓價及租金。於是政府又再增加諸如「夾屋計劃」、「首置盤」的新階梯,但這又反過來侵蝕了原來公屋和居屋的供應量,令他們輪候的時間更長、抽中的機會更小,最後造成的一個客觀效果就是,把中下層原先享有的房屋利益一部分抽走,去津貼收入更高的一小撮人。
利益分配亦不止於房屋資助。例如左翼就堅持即使是受資助的中下階層,也有權利住在地價昂貴的地段,結果就出現了文首的例子:這些「樓王」本來可以賣出更高價錢,作為房委會的利潤,或興建更多資助房屋、或延緩公屋及房委會商場加租的幅度、甚至減少對特區政府的依賴(房委會曾於2014及2015年獲曾俊華注資720億),讓公帑投放在其他地方,而不是為了一小撮人的「居住公義」最後卻產生更大的不公義。
還有就是租務管制問題。支持租務管制的左翼以為當中利益分配就是由「謀取暴利」的業主轉移至能不用再捱貴租的租客身上,但他們忽略了所有在租務管制實施後尚未找到租盤,甚至是那些未來的潛在租客:租務管制讓現有租客成為了既得利益者,他們缺乏搬離所租單位,令租盤流動大幅減少,而未租到單位的租客就成為最慘淡的受害者,因為他們連透過價錢競爭租盤的能力都失去了;更不用說那些純粹希望自立或擁有獨立生活環境、又或是因為與家人關係惡劣、甚至家暴問題而急於搬離的年輕一代,都是支持租務管制者選擇漠視的一群。有政客說假若取締在住宅區盛行經營的賓館就能滿足無屋可租的市民,但若然供應充足租金就會自然下調,那需要甚麼租務管制?
說了這麼多,其實只是想帶出一個眾所周知,但各人都拒絕面對的現實:香港房屋問題就是一個供求問題,不從這方面入手,任何政策都只會製造新的被剝削者。香港對房屋的需求難以壓抑理由有很多,但沒有一個比單程證問題更加嚴重:過去十年共有44.6萬人經此途徑移居香港,去年更創出了57,383人的新高。幾乎所有泛民政黨都同意特區政府要收回單程證審批權,然而回歸後這些年來大家都心知肚明,中央政府在這方面是寸步不讓,故此收回審批權亦只變成了空洞的口號。
無可避免北望大灣區
至於增加土地供應方面,基於香港多年來已進行了無數次大型發展計劃,一來透過填海、興建人工島等成本高昂,二來就算是指定開發的土地能提供的住宅單位數量也有限:舉例說目前成為討論熱點的粉嶺高爾夫球場,如果就政府建議的興建密度,一萬四千個單位只能僅僅滿足一年來港新移民總數的需求!到了最後,香港房屋的出路,還是無可避免北望中國大陸大灣區。
雖然中國樓價同樣節節上升,但要找到比香港廉價的土地選擇還是很多,例如目前一片荒蕪的高鐵廣州南站及其附近,就可以考慮興建大型公共屋邨的選址。記得早前有官員作出類似提議之時,大多數香港市民是非常反感:始終中港兩地國情不同,而且搬返內地有「被流放」的感覺,很難不叫人不聯想到「低端人口」標籤。但假若我們將公共屋邨的興建由香港官員和地產商負責,包含商業區及各種產業園規劃和管理、甚至參考前海自貿區,賦予該地有若干的自主法權(例如民事糾紛可經中立機構仲裁)又如何?
再進一步,正如先前提及,新移民從來都是香港居住需求一大來源,但他們本來都不是在香港居住,若特區政府在大灣區興建港式市鎮,讓新移民家庭在這些公共屋邨團聚,肯定不會如本港居民般抗拒之餘,亦符合左翼「家庭團聚乃天賦人權」的理想。新移民關注的教育、醫療、福利等也可一律比對香港在此地實行;當人口聚居後,各種行業也可應運而生,而即使勞動力供過於求,將家人留在大陸再前往香港工作的先例也不是沒有。雖不完美,但將居住供求問題一併轉移至國內,為香港居民騰出居住空間(還可解決高鐵乘客不足問題),也算是最是各種利益轉移的辦法中,犧牲最少的了。
長亨邨租金 在 鄭錦滿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除了以下11個地點之外,我會在元朗雞地辦事處附近開設街站,派發宣傳單張及並進行社區需求評估。
《香港變了,但我們不能失去希望》
香港變了,香港人少了快樂,頂多只好間中苦中作樂。
以前做父母,工餘仍有時間做家務、煮飯、照顧小朋友,現在統統被迫外判鐘點工或外傭;以前細路做好功課便可耍樂,現在卻要日日夜夜應付學校的過度操練。政府官員的僵化,冷冰冰的官僚制度,摧殘了我們的下一代。
以前基層辛勤打拼可以養家糊口,小康之樂並不難以取得;現在窮人三餐不繼,被迫住在不能人住的地方,中產則要借貸天價去住在屈質的蝸居角落。
以前香港可憑小本生意養妻活兒,現在你的小本生意卻要向領展支付幾倍租金,供養他們炒賣投機。
以前社區有熟識又富有人情味的老商戶,現在小店被迫遷或結業,區內只剩下一式一樣的連鎖商店。
以前的醫院、警察、廉政公署,廉潔高效可靠;現在的醫院會開錯刀、休班警無惡不作、廉政公署更會徇私枉法。
以前各級公職人員,一般都是謙謙君子,低調行事而不擾民;現在的高官,總是趾高氣揚,有風駛盡𢃇。
以前取諸社會的稅金公帑,是會用諸社會,為香港人建設美好的香港;現在的公帑,則是供養大陸跨境工程的無底深潭。
我們香港人,因為特區政府和跨境財團的種種剝削,我們的青春、金錢、健康、精神、餘暇,就連一口新鮮空氣,一啖清潔的淨水,都變得奢侈,需付上極高成本才能保住。
是的,生活總是令人氣餒,但我們不要失去希望!
我們的希望之處,就是在香港,我們仍有香港人!只要我們用心,我們可以彼此諒解苦況;只要我們清醒,我們可以知道彼此利害一致;只要我們嘗試,我們可以互相幫忙;除非我們自己決意放棄,各家自掃門前雪,否則我們絕不是孤軍作戰的!
自己人彼此諒解,利害一致,互相幫忙,這就是「社區網絡」,也是我們的希望! 我們一時無法從宏觀處著手扭轉乾坤,我們能力所及,就是努力締結千絲萬縷的社區網絡,穩住自己的陣腳。社區網絡,就是互通信息,令自己人不會受蒙蔽;社區網絡,就是社區經濟,可以減低生活成本;社區網絡,就是集腋成裘,爭取利民政策,抵擋害人惡政!
我們是最有創意、最有辦法、最堅毅不屈的「熱血公民」。在議會,我們在宏觀處為民發聲;在社區,我們亦會開展不同的社區計劃,促進社區互助,做到互通信息、減低生活成本、集腋成裘。熱血公民需要大家的信任和支持,也在今天六月四日勉勵港人相信自己,做到彼此諒解,利害一致,互相幫忙。如是者,香港,仍有希望!
熱血公民
2017年6月4日
======
【重建社區 再燃希望】
熱血公民將會於6月4日,在以下地點落區派發《香港變了,但我們不能失去希望》的宣傳單張,並會進行社區需求評估,希望與街坊分享意見,一同建設更美好的社區。
我們和以往不同,今年不再舉行大型的晚間集會,反而以更踏實、更沉著的心態去保護我們香港的一切,是因為我們明白,在專制政權的管治下,香港的確變了。但,我們沒有失去希望,因為我們熱血公民堅持「成功之前,我們絕對不要放棄夢想!」
落區詳情如下:
日期:2017年6月4日(星期日)
時間:上午10時至下午1時
地點:
1. 屯門良景邨巴士總站
2. 屯門山景輕鐵鳴琴站
3. 洪水橋輕鐵站
4. 屯門富泰邨巴士站(青山路嶺南段)
5. 天水圍天澤邨口
6. 青衣長亨及長宏巴士總站
7. 旺角富榮花園 太興(行人天橋底)附近
8. 旺角菜街百老匯門口
9. 將軍澳尚德商場外巴士總站
10. 粉嶺牽晴間購物廣場對出巴士站
11. 筲箕灣地鐵站 D(愛蝶灣) 出口
#熱血公民
#六四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