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鑲嵌社會學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鑲嵌社會學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鑲嵌社會學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鑲嵌社會學產品中有15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62萬的網紅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還記得北捷「柵湖線」的訕笑嗎?細說台灣獨特的大眾運輸「拼裝現象」】 2009年7月北捷內湖線通車,系統從法國馬特拉更換成加拿大龐巴迪,通車不久後卻頻頻發生故障,因而被冠上「拼裝捷運」的封號,還指拿台北市民生命開玩笑。 然而,十多年過去,文湖線已經穩定且安全地為乘客提供服務,高鐵與高雄輕軌也同樣...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50的網紅偽學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認真玩】2020台北雙年展 | 嚴肅的玩笑 |《你我不住在同一個星球》// 李長潔 . 前往2020台北雙年展,台北的天空陰冷,以《你我不住在同一個星球》(You and I Don't Live on the Same Planet)為主題的北美館,並沒有明顯的國際性藝術大展的氣氛,灰白色的天空...

鑲嵌社會學 在 胡金倫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4-04 15:43:05

列印這份書稿後,又是新的一個開始了! 王盛弘,〈主編序〉,收入王盛弘主編,《九歌106年散文選》(台北:九歌,2018): 徐振輔,大學還沒畢業呢,〈最後的草原〉遠赴呼倫貝爾覓尋雕鴞蹤跡,同時為我們探勘出一座草原的身世,那裡曾經綠草如海潮,如今卻是一片砂礫;徐振輔文風乾淨、節制,時現珍珠般佳句令人...

鑲嵌社會學 在 偽學術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9-10 23:17:25

【認真聽】禮物交換 社會學中的聖誕節 // 李長潔 feat. 黃采瑛 🎁 . 首先,先感謝本集的乾爹(對~我們有乾爹了),在地保養品牌「For Twenty 敏弱肌專業保養 」,將提供給聽眾、讀者、觀眾們一個抽聖誕禮物的幸運!只要你在下面留言「#我超想要聖誕禮物」,然後「@一位朋友」,並且分享本...

鑲嵌社會學 在 偽學術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9-10 23:17:25

【認真看】#2020台北雙年展 嚴肅的玩笑 《你我不住在同一個星球》// 李長潔 🌐 . 前往2020台北雙年展,台北的天空陰冷,以《#你我不住在同一個星球》(You and I Don't Live on the Same Planet)為主題的北美館,並沒有明顯的國際性藝術大展的氣氛,灰白色的...

  • 鑲嵌社會學 在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7-07 11:27:08
    有 475 人按讚

    【還記得北捷「柵湖線」的訕笑嗎?細說台灣獨特的大眾運輸「拼裝現象」】

    2009年7月北捷內湖線通車,系統從法國馬特拉更換成加拿大龐巴迪,通車不久後卻頻頻發生故障,因而被冠上「拼裝捷運」的封號,還指拿台北市民生命開玩笑。

    然而,十多年過去,文湖線已經穩定且安全地為乘客提供服務,高鐵與高雄輕軌也同樣採取了系統整合的「拼裝」作法,台灣獨特的拼裝現象,我們應該如何來分析與解讀呢?

    #台北捷運 #拼裝捷運 #北捷 #文湖線 巷仔口社會學

  • 鑲嵌社會學 在 百工裡的人類學家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2-17 17:00:58
    有 81 人按讚

    在許多場合,許多人想到老後人生,首先浮現腦海的是老年與疾病的連結。但你是否曾想過醫療的介入也是影響我們理解老後人生的重要因素?在《親愛的人生:關於醫療、老年及照護的思辨》一書中,勾勒出對於在醫療現場對於老年身體的許多處置背後涵蓋對於老年生命歧視星決策的反思。在這篇新竹馬偕紀念醫院精神科主任暨主治醫師吳易澄的序文中,讓我們一起來思考人生與生命的意涵。

    ----
    美國人類學者勞倫斯•科恩(Lawrence Cohen)對老年人的分類政治有深刻的洞見。他在《印度沒有老化》(No Aging in India: Alzheimer’s, The Bad Family, and Other Modern Things)這本指標性著作中指出,老年是被知識權力所建構出來的。經由生物醫學的、社會學的、殖民的,乃至於歷史的堆疊交織,老人逐漸失去自我的認同,並且可能成為一個家庭裡,乃至於一個國家中道德衰敗的隱喻。

    事實上,醫療在人通往老年的過程中,企圖在正常與病理化之間採取了某種合法的控制,這背後的權力關係是複雜的,這也包括工業化社會將老人標籤為社會負擔。過去我們說,「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老年人過去被視為智慧的象徵,卻在現代醫學與資本主義邏輯的視角下,被放大其退化的、失去生產力的狀態。

    當然,另一個原因可能在於,由於現代醫學的進步,人們的平均餘命被拉長了,慢性疾病的增加,加上體力的退化,失能的那一部分也隨之被突顯。
    ...
    作者提出的另外一個重點在於,「醫療處理疾病且將之切碎……社群被碎裂成許多個體,治療被碎裂成照護的各個層級和許多地點:我們把社會和醫療分開,假裝兩者並未錯綜複雜地交織著。」
    ...
    我們對老年人的期待往往有著高度不切實際的要求,但作者提醒我們老年人是「不完美的受苦之人」。而這個受苦過程並非來自身體的衰敗而已。人的受苦鑲嵌於其特定的歷史與文化背景,人的失能狀態也往往是受到當代生命政治的定義。當代的老年人面對的是一種將老年人「他者化」的對待,這使得老人逐漸失去他們所應得的資源與尊嚴。
    (引用自:https://storystudio.tw/article/sobooks/dear-life-on-caring-for-the-elderly-bookreview/)

  • 鑲嵌社會學 在 偽學術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12-22 19:25:23
    有 26 人按讚

    【認真聽】禮物交換 | 社會學中的聖誕節 // 李長潔 feat. 黃采瑛 🎁
    .
    首先,先感謝本集的乾爹(對~我們有乾爹了),在地保養品牌「For Twenty 敏弱肌專業保養 」,將提供給聽眾、讀者、觀眾們一個抽聖誕禮物的幸運!只要你在下面留言「#我超想要聖誕禮物」,然後「@一位朋友」,並且分享本集節目,就可以在12月25日的晚上21:00參加抽禮物的活動。我們的聖誕禮物是非常適合冬天的「橙花純露」(共2份),快來一起過聖誕~
    .
    聖誕節,是我最喜歡的節日,不是因為宗教信仰的原因,而是因為這是一個揪集家人親友、過度享用美食、付出與收穫禮物的借口。今天我們邀請 #台灣通傳智庫 的采瑛老師,與偽學術的長潔老師,一起談談聖誕節的過節經驗。為什麼我們要吃大餐?交換禮物又有什麼社會意義?還做了聖誕禮物的大數據分析!很邊緣沒人一起過節,沒關係,偽學術陪你。
    .
    📌 #本集節目有:
    .
    ▶ 乾爹~遊戲怎麼玩
    ▶ 莫名其妙的聖誕樹蒐集活動
    ▶ 聖誕節是我的創傷
    ▶ 聖誕夜的大餐與交換禮物
    ▶ 禮物交換的神奇經濟
    ▶ 送禮物的策略—爛禮物與好禮物
    ▶ 人際關係的經營
    ▶ 解構禮物與禮物的現象學
    ▶ 聖誕禮物的大數據分析
    .
    🎁 #抽聖誕禮物的辦法:
    .
    1. 在12月25日21:00前
    2. 在「偽學術」粉專本集下面留言「#我超想要聖誕禮物」
    3. 然後,「@一位朋友」
    4. 分享本集節目
    5. 就有機會抽到「For Twenty 敏弱肌專業保養」的橙花純露(共2份)
    .
    📣 #firstory 聽這裡: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kizw7zqp6fcv0854ausl339w?ref=android
    .
    📣 #kkbox 聽這裡:https://podcast.kkbox.com/episode/HYncv-TKL7KhR7bwQI
    .
    📣 #spotify 聽這裡:https://open.spotify.com/episode/2E9xvupN8jpIVNZanef9WO?si=hjsok-F9Qniw3OSLwWZhwg
    .
    📣 #apple 聽這裡:(待)
    .
    📲 #FB論述版:https://www.facebook.com/208541192666847/posts/1654719054715713/
    .
    ///// 論述版 /////
    .
    ■ #最複雜的文化產物
    .
    當今的聖誕節已是複雜的文化產物,我們可以從許多的切面來研究。然而,我當代社會已經不可能回到以往的以宗教為主宰的精神與意識形態的時(Hancock and Rehn, 2011)。在最多的時候,那都是由資本主義安排我們的勞動與休息、消費與享樂。而聖誕節,就是一個非常鮮明的時刻,是宗教神聖、無神論與資本主義之間最短兵相接的戰場,它們可能是矛盾卻又相接的體系。
    .
    ■ #聖誕樹蒐集的癖好
    .
    偽學術的長潔,每年的聖誕節都喜歡做一個活動—蒐集聖誕樹。就是用拍照的方式蒐集聖誕樹。一開始很傻地一個人在臉書上PO圖蒐集,漸漸地好幾位朋友也加入蒐集行列,一做就是好幾年。一開始是想要盜取各種驚人的、精心打造的、品牌聖誕樹,成為每個人都可以分享的對象;後來,我們到處「抓聖誕樹」,在街頭,在餐廳,在你家,在我家,讓每一棵樹都可以有在地的意義,或是蒐集者的故事,讓聖誕節具另類意涵。
    .
    ▓ #聖誕大餐與交換禮物
    .
    聖誕大餐,大概也是每一個人都被洗腦的聖誕節想像。這種共餐方式,象徵著參與者們共享某種重要的共同性片刻。這令人想到Georges Bataille(1949)的誇富宴,我們在過度的飲食耗費中,進行某種犧牲、散盡財物,象徵權力與溝通的可能。此外,聖誕節的禮物,其交換系統也充滿著經濟、社會、道德、美學的意涵。
    .
    交換系統聽起來很嚴肅,但卻很溫暖,還是,我們加兩個字,禮物交換(gift exchange)。Marcel Mauss(1925)所開創的禮物交換模式,構成了消解社會與個人緊張關係的切入口,亦是我們追問「社會與個人」如何可能的基本線索,透過禮物的循環我們在穩定的時間序列裡有節奏感地生活,藉著挑選禮物、包裝禮物的具體實踐來將自我表述與想像與他人關係的表述展現出來。
    .
    並且,在禮物的傳遞瞬間,空間飛躍進入「消耗經濟」的過度狀態,像是我們無求回報的失去、消耗、散盡什麼物品;從整體經濟來看,似乎有些豐富的生成意義鑲嵌在禮物交換實踐中。

    |

    #參考文獻
    .
    1. Hancock, P., & Rehn, A. (2011). Organizing Christmas. Organization, 18(6), 737-745.
    2. Mauss, M. (1925). The gift: The form and reason for exchange in archaic societies. Routledge.
    3. Bataille, G. (1949). La part maudite: essai d'économie générale (Vol. 2). Éditions de Minuit.

    |

    🎄 #贊助廠商:
    .
    #ForTwenty敏弱肌專業保養

  • 鑲嵌社會學 在 偽學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0-11-30 18:10:28

    【認真玩】2020台北雙年展 | 嚴肅的玩笑 |《你我不住在同一個星球》// 李長潔
    .
    前往2020台北雙年展,台北的天空陰冷,以《你我不住在同一個星球》(You and I Don't Live on the Same Planet)為主題的北美館,並沒有明顯的國際性藝術大展的氣氛,灰白色的天空與牆面,灰白色的大廳與主視覺,一切像是某種策略性的低調,迫使著「台灣人」體驗著在「全球」疫情爆炸時,還能舉辦藝術大展的那種奢華。甚至懷疑,這雙年展,是不是策展人Bruno Latour的一個嚴肅的玩笑。
    .
    ▓ #知識論的改革實驗及其展演
    .
    Bruno Latour,當代重要的人類學家、哲學家、社會學家,70年代後期開始,根據科技與社會的交纏關係,展開整個人類智識知識論的規劃,提出行動者網絡理論,重新思考啟蒙時代以來的人文主義,甚至是「有人以來」的人類主義,重新納入多重行動者的視域與軌跡,試圖在《實驗室生活》、《科學在行動》、《巴斯德的實驗室》、《我們從未現代過》、《激情的經濟學》、《面對蓋婭》等一系列的思想實驗與批判裡,獲得一點點解放「眾生」的機會。
    .
    因為Latour的巨型-微型理論的裝置,與他無比的雄心,他的策展論述,看起來就是有種「救贖性」。已經好幾年了,幾乎每一次的大型展覽,都呈現滿滿的末日主義,藝術家與觀眾聯合起來懷舊、批評與哀悼。Latour帶著點科幻意味的拓樸學圖式策展,很容易讓人以為是一種微中二的救贖性,但其根本應該是用力跳離知識思辨與實踐框架的試圖。
    .
    ▓ #全球的否定的辯證法
    .
    《你我不住在同一個星球》共分成「全球化星球」、「維安星球」、「脫逃星球」、「另類重力星球」、「實體星球」五個天文體,五個天文體被鑲嵌在一場向量不同的星(全)球解離當中。Latour式的「全球的否定的辯證法」倒轉、抽空、吸收了人類世界裡的所有主題,將我們吸入充滿矛盾的網絡當中,我們再也無法依靠前方的未來,標定逃逸的路線。我在想,這是否也是我看不是很懂這次展覽的緣故,所有的定義、展示、證明、翻譯都暫時失效了,這個失效可能發生在任何一個層次上:觀賞者、藝術家、策展者。
    .
    撇開知識論的難題。到底這展覽好不好看呢?
    .
    ▓ #嚴謹的審美
    .
    有幾個作品在藝術性與理論性上,都算是嚴謹又精采,挺奇怪的,嚴謹居然成為藝術批評的論斷之一,說明了當代藝術「跨域」的性質。例如在「實體星球」部分,領土仲介所的《變動的海洋》(Oceans in Transformation, 2020),他用 資料視覺化的方式,模擬 / 詮釋了敏感的海洋資料軌跡,資料數據的「量」的概念,變成了一種兼具審美與分析的溝通。
    .
    ▓ #體驗行動者的網絡
    .
    《跨物種影像交會》(Interspecies Cinematic Encounters, 2020),則在諾大的黑色展場空間中,透過大型的鋼架組構裝置,架構出多重世界與複數行動者的觀賞體驗,人類、動物、植物、礦物、水、霧霾、鬼魂、精靈等,在其間互相接觸、調解、感染、融合、轉化彼此。某個程度上,雖然沒有很多,但在佈展上算是比較奇觀而複雜,觀眾似乎可以體驗到行動者網絡理論的表面意涵。
    .
    ▓ #辯證劇場與概念地景
    .
    最精采的作品,莫過於《質量/彌撒》(Mass, 2020)的物理學 / 哲學辯證劇場,藝術家在展場打造出一個由影像、光線、聲音、道具所構成的思想劇場,你可以步行穿梭於概念地景中,參與影片中物理學家的哲學對話,探索當代物質性之辯論:對立的兩個物理理論模型,無限大(相對論)和無限小(量子物理學),那是不存在於相同世界的兩種現實。
    .
    ▓ #作品之外的作品
    .
    最後,令我關注的焦點,盡然很常發生在非展示場域中。像是比以往更加不明顯、更加低調的展場設計,完全剝除藝術展覽肩負大眾娛樂與教育的目標,回到一種思想與實作的集合體實驗上,如「協商劇場」(Théâtre des négociations)的運行。
    .
    另外,如關閉電源的二樓電梯,讓觀眾自行用身體力量,步上二樓階梯。然後,在二樓展覽開始處,觀眾先看到的居然不是《你我不住在同一個星球》的策展主題,而是「參觀須知」:戴口罩、勤洗手、保持1.5公尺以上距離。你的全球「不是」/「就是」你的全球,深深的、日常的、真切的反諷啊~ 比作品還精彩(誤)

    |

    #官方網站:https://www.taipeibiennial.org/2020

    |

    #值得去看個5次
    #比天能燒腦
    #但天能我真的睡著

  • 鑲嵌社會學 在 偽學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19-07-03 14:34:12

    [旅行的旅行] 行動傳播技術空間中的旅行:#當我們用GoogleMap找路時 / 李長潔 🚎
    .
    時常有人問我,你每次去日本的那些超級冷門的風景、傳說地點、氛圍氣喫茶老店,到底怎麼找到的,聽都沒聽過這些地方。剛開始,我會查詢中文與外文的旅行資訊,像是旅遊手冊、觀光網站,都是基本工作,可以給旅客一點基本的地理想像,如方位、氣候、規模、人文特色等。接著,我會做一件事—大量地運用google map細查地方資料。
    .
    地圖,是一種人對空間權力的掌握,當旅人們從地圖繪製者的手中,搶回擁有地圖的權力,這將如何改變我們的旅行生活?然而,我們真正因為google map而搶回了對空間的掌握嗎?我們先從紙本地圖的使用開始。
    .
    ▓ #紙本地圖的時代
    .
    不只是到了旅遊的當下才使用google地圖來找路,而是平常沒事時,就打開地圖滑呀滑,細察預計拜訪的地點,了解地理資訊。不過,在2005年以前,旅行時掌握地理環境的技術大都依賴紙本地圖,旅客與觀光客在出發前,會購買旅遊手冊、旅行文學,透過特定旅行專家與旅遊資訊編輯的視野,來觀看地方(林子廉,2009)。在那時之前,各種「旅遊天書」隨著出國人數的增加,而銷售量大增。
    .
    出國旅行度假,不單僅是選好地方、買張機票、然後去就可以說「#這是我的旅行」,旅行的體驗是由生活中的不同媒介內容(電視、廣告、電影、書籍、旅遊手冊,現在還有社群網站)與你的真實旅程所交織而成(Urry, 2002)。當然也包含地圖。
    .
    地圖是一種地理狀態的再現。我們覺得地圖模擬了真實的環境樣貌,但事實上,地圖是一種「#簡化」、「#挑選」、「#裁切」,尤其是紙本地圖,在有限的平面版面上,地圖的終極目標並不是一比一的還原,而是透過地圖繪製與資料整理,表現製圖者對大地的擁有權、解釋權。
    .
    在從前的旅行中,我會在行前買一份巴黎的城市地圖,在台灣時就把旅行手冊上看到的景點標示在地圖中;並在旅程中逐一刪除,有時候還會用紅筆將散步走過的路徑畫上,以展示我對巴黎的熟稔程度。基本上,整張巴黎地圖我都畫滿了。
    .
    ▓ #google地圖的出現
    .
    2005年,Google Map正式上線,一開始只是電腦版,同一年裡很快地推出手機版本,並且加入Google Earth的服務,直至今日,google的地圖是Google公司流量第二大的營運項目。Google Map運用了地理資訊系統(GIS),整合地表空間幾何特性以及地理屬性等兩種資訊之資料庫, GIS 中記錄的資料藉由適當的軟體解譯後可重現地表相關地形與地貌,使用者可以免費且自由地在地圖檔上標記並添加註記。這個地圖很快地成為旅行者的最佳找路工具,可以用微觀與巨觀的視野,審視空間樣態(廖酉鎮、陳均伊,2013)。
    .
    相對於傳統紙本繪製,#地理資訊系統(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的廣泛應用,省卻了實物儲存的難處,也使我們可以在同一空間的地圖上看到不同的主題的重叠和互動,我們更能按照我們的想法,在給定的地圖框架上任意標籤,製作對我們有意義的地圖(Lo, 2012)。
    .
    Google不斷推出越來越豪華的地圖服務,像是「#交通資訊」、「#街景服務」、「#旅行規劃」,最近更加入虛擬實境的概念,將導航升級成「#AR導航」,透過 GPS 獲取用戶的位置,並使用街景資料產生「視覺定位系統」(Visual Positioning System,VPS),快速辨識周遭地標建築定位用戶位置,並在手機相機中以巨大的動畫箭頭結合街景,藉以更清楚地告知方向。這些方便的工具是積累在行動通訊技術、運算技術與人群使用習慣的大量應用與快速進步上,嶄新的地圖技術深刻地改變了旅行、旅人與城市的互動關係。
    .
    ▓ #人與機器結合下的旅行:地理媒介
    .
    人與機器在移動技術空間中,被結合成一種人機複合體,或是Bruno Latour行動網絡理論中的「人—物」,這讓人的體驗更加複雜。你有沒有一種經驗,就是打開Google Map後,隨著指標轉動身體,試圖協調數位與真實的空間方向。或是,跟著導航行走,耳畔響起「向左轉」,就毫不猶豫地走向左方的街道。又或是,最一般的情況下,使用者會打開軟體,了解地理定位下自己與週邊資訊(店家、車站等)的關係。
    .
    進入到隨身行動傳播科技時代,人與物結合下的移動與定位本身就是一種資訊,這些資訊詮釋了流動空間、網絡連結、移動過程的具體樣態。一方面,機器深刻地鑲嵌入人類的生活世界中,反過來說,人們亦透過機器產生全新、方便、延伸的特殊經驗。這種人機合一、日常鑲嵌的 #地理媒介(geomedia)(McQuire、潘霽,2019),在旅行實踐中更顯鮮明。
    .
    Web2.0時代,藉由地理媒介所構連起來的網絡式公共空間,展示了人類時空感知的嶄新轉變。透過行動傳播與數位化的技術,遊歷的地點本身不只是被媒介再現,而是,這些地點本身就是媒介,在程式運算的框架下,人與人、人與城市有了全新的關係:Google Map的使用與資料的積累,很大的程度上,人們利用社會實踐、消費行為與協商互動來定義旅行的地方。
    .
    例如這次我們旅行到關東地區,特地前往宇都宮吃餃子。在行前我們藉由Google Map的即時資訊決定乘車的方式,查詢車站附近所有的餃子店以及他的評價、照片、菜單,用街景服務來定位自己如何到達要去的「餃天堂」。然後在這家算是有特色的餃子店鋪,我們竟然在餃子裡吃到了一根鋼刷鐵絲,店家也沒有很認真地看待。就默默地打開Google Map說明了當下的狀況,並給予較低的星級。
    .
    ▓ #自願式的地理資訊(volunteere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
    上述的情境是一種建構主義的場境,使用者們可能自知的情況下,#自願參與地理資訊的建構,這稱做自願式的地理資訊(VGI,volunteered geographic information)(Sieber and Haklay, 2015),Google Map的VGI使得人們更有機會參與城市意義的詮釋,在公共參與的意義上,Google Map也是一種社群媒體,它建築在遊客、居民、店家等大量用戶的傳播意向性上。在McQuire與潘霽(2019)的「地理媒介」評斷便提到中,媒介傳播技術、隨身行動和城市地理元素的深度融合,共同造就了「#成為公共」(becoming public)的體驗,打開城市生活的審美維度,同時推動了「成為公共」的過程。城市中的社會關係和權力關係,不再僅僅依據根植於城市空間結構的生活形態,而是更直接地被轉化為主動的「傳播」過程。
    .
    從知識論的角度來看,Google Map有著三種資訊類型:自然的資訊、技術的資訊與文化的資訊。自然的資訊,如同人們所可以感受到的地形等;技術的資訊則如道路、水系的測量描述;而文化的資訊則指涉各種人類的行為,如駕駛、消費等。透過運算平台,當然也包含IG、FB上的「#社會標註」,像是打卡、分享美照、「#」,使用者、物、與城市風景大量交織成數位形式與真實形式共存的存在,並且在公共性的概念下交往互動。
    .
    可是,我們還是可以想像與批判,一個反烏托邦正在進行。有時候我們不知道自己正是地理媒介的延伸,甚至不得不參與地理資訊的建立。當你想要運用導航系統時,其使用者本身正參與著車流量預測的演算過程。當我們行動時,我們也正經歷一種數據式的物化,個人與機器結合後,個人在時空中的所有作為都有可能面臨資本主義的收編,例如在Google Map上顯示個人化的位置性商業廣告。
    .
    ▓ #流動的社群與信任革命
    .
    旅行者們對Google Map的使用,構成了一種流動與移動的社群,這個社群強調的並非穩定的社會記憶,他們更欣賞獲得片刻的超凡體驗,與享受如遊戲般的過程,在虛實間讓自己更能夠掌握旅行的地方。從Google Map的旅遊嚮導設計就可以發現,Google Map將每一位參與地理資料建構的人們都當作「專家」,這個構想在另一個旅行APP「#TripAdvisor」裡也非常鮮明。你可以在「TripAdvisor」裡分享更多評價、文章與圖片,分享你在移動時的超凡體驗,以獲得「#頂尖攝影師」、「#飯店達人」等等標章,以提高個人體驗的可信度。
    .
    不過,有批評家認為,我們太容易把Google Map、Google Earth上的作為,理解為一種全景全知的圖像、透明的秩序,甚至是前面討論的參與和賦權的工具(Kingsbury & Jones, 2009)。閃耀著令人暈眩光茫的球體,反映了人類的戴奧尼索斯的妄想,我們狂亂地航行,歡天喜地地喧囂,我們全心全意、不加思索地信任它,卻低估了虛擬世界對真實世界的集體監控。
    .
    ▓ #回歸地方化?
    .
    不過,站在創用的立場,我還是傾向對科技保持信任。信任研究者Bostman(2017)在《#信任革命》中談到,只有「信任」,人類才能在進程上有超越性的變革。當然,對Google Map的信任早在2010年以後就幾乎被廣大的使用者們接受了,雖然偶而還是會看到我父親打開地圖導航後,然後罵導航太笨,繼續走自己的路。但無疑得,Google Map扮演了旅行實踐的重要推動角色,它把商品、交通、約會與各種推薦搓合起來,讓旅行同時是個人的行動,也是集體的社群參與。也因為這些更加錯綜複雜的信任,旅人們才能獲得更多足以創新生活的服務。
    .
    回到McQuire的地理媒介概念中,如果傳統大眾媒體帶給旅行者與地方的是一種想像的、再現的、去地方化的全球化幻覺。那麼這些隨身、隨地的地理媒介,像是Google Map,則在旅行者與地方之間形成更回歸地方化的關係,同時還包含了跨文化溝通的實現,透過這樣的地理媒介技術,更能提高人們對差異性與流動性的接受程度,還可以確保城市網絡中與他者共存的技能。
    _
    _

    #參考文獻:
    .
    1. 林子廉(2009)。旅遊手冊如何影響遺產觀光客對於原住民石柱真實性知覺、旅遊動機及體驗。文化大學觀光系碩士論文。
    2. Urry, J. (2002). The tourist gaze. Sage.
    3. 廖酉鎮, & 陳均伊. (2013). 讓地圖活過來一 Google Earth 運用於地球科學教學設計之應用. 科學教育月刊.
    4. LO, K. H. (2012). 論班雅明式史觀和空間觀: 並以領匯霸權地圖為例. Cultural Studies@ Lingnan 文化研究@ 嶺南, 32(1), 1.
    5. Sieber, R. E., & Haklay, M. (2015). The epistemology (s) of volunteere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a critique. Geo: Geography and Environment, 2(2), 122-136.
    6. McQuire, S., 潘霽(2019)。From Media City to Geomedia: Cross-disciplinary Insights into Information Society from a Pioneering Australian Scholar。資訊社會學研究,36。
    7. Botsman, R. (2017). Who Can You Trust?: How Technology Brought Us Together–and Why It Could Drive Us Apart. Penguin UK.
    8. Kingsbury, P., & Jones III, J. P. (2009). Walter Benjamin’s dionysian adventures on Google Earth. Geoforum, 40(4), 502-513.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