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鐵道抽卡統計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鐵道抽卡統計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鐵道抽卡統計產品中有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4萬的網紅用鉛筆寫日劇,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一轉眼,311東日本大地震已經十年了,此時此刻,《卡爬的房間》連續三個晚上,藉由三部品,走進東北的三個城市、走入影視作品之中的景色,走入三段不同的人生,然後與故事中人一起面對著他們走過來的路。 《女川:生命的坡道》:竭盡全力的往海嘯到達不了的石碑之處跑吧:https://reurl.cc/kd...
鐵道抽卡統計 在 用鉛筆寫日劇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一轉眼,311東日本大地震已經十年了,此時此刻,《卡爬的房間》連續三個晚上,藉由三部品,走進東北的三個城市、走入影視作品之中的景色,走入三段不同的人生,然後與故事中人一起面對著他們走過來的路。
《女川:生命的坡道》:竭盡全力的往海嘯到達不了的石碑之處跑吧:https://reurl.cc/kdE63x
今晚,一起從宮城縣石卷車站,搭著JR石卷線,一路抵達這條路線的終點站女川町,這個幾乎被海嘯淹沒的小鎮,許多的地景都被海水帶走,這個小鎮的每一個新建設與建築,都是縫合傷口的針與線。
在311之後,女川町有近千人失去了生命,還有一些人被大海帶走之後就沒有回來。後來,當地的民間團體發起了「生命的石碑」計畫,在町內高地立下石碑紀念這段充滿傷痛的回憶,並提醒後世:如果發生了海嘯,就往石碑跑吧!石碑所在之地是311時的海嘯抵達不了的地方。
----------------------------
2019年3月,NHK BSプレミアム製作的《女川:生命的坡道》,在短短一個小時的故事中,沒有煽情或滿溢的教條或是救贖,僅是述說著災後的她們,是如何活著。
《女川:生命的坡道》是全程以空拍機拍攝的偽紀錄片,敘述母親在東日本大地震中被海嘯捲走,至今仍下落不明的咲,高中畢業後離開故鄉到東京求學,而在離家7年後,因為一座「生命的石碑」落成而再度回到女川。不過除了必須面對乘載了悲傷回憶的家鄉,因為地震而造成,家人、朋友間從未撫平的傷口與隔閡、不理解,即便逃離,終究又再一次明白地呈現在眼前。
「生命的石碑」是震災之後,由「女川千年之後的生命守護會」為首的民間單位共同推行的計畫,在町內21處海嘯無法到達的高地設立「生命的石碑」,除了悼念東日本大地震之外,也是對後世留下訊息:「如果發生了海嘯,就往石碑跑吧!石碑所在之地是海嘯抵達不了的地方。」
活下來的人們用這樣的方式守護著千年之後的生命。
如同一個又一個被建立起的嶄新石碑,女川,是一座很新的城鎮,新到難以察覺任何的一絲絲的舊,那是因為舊的東西,在2011年的3月11日全部被帶走了。
2015年3月21日重新建成的JR女川站,沒有改札口,一下車就看到站務人員站在列車前方的月台上,確認每位乘客的車票。而當我走出車站後回頭,這座嶄新的3層樓建築,不論是設計或是配色,都帶來一種活潑的氣息,我稍稍與站務人員攀談,他告訴我,希望這座嶄新的車站可以鼓勵這個小鎮的居民,並成為他們的支柱。
除了車站之外,正對著車站的商店街シーパルピア女川,是在2015年年底落成,如今女川町最熱鬧的地方,不論是必需品、飲食或是各種紀念品、生活娛樂,總共有約30間的各式店面坐落在此,而且開闊的空間也是舉辦各種活動的絕佳場所。
在距離車站不遠處,緊埃著JR石卷線的鐵道的一塊大空地,有許多不同色彩的木屋散落,這個集落名為ホテル・エルファロ,在災後的一年,由原本在女川經營旅館的4家業者共同合作,重新建成的住宿空間。如今,也成為旅人造訪女川時,最為便利的住宿選擇。
雖然車站附近的景色已經煥然一新,新的讓人忘記這個小鎮曾經遭受的打擊,但是在商店街上仍佇立著一座「希望之鐘」,提醒著人們,這座小鎮發生的事以及不要放棄希望。
再走的遠一點,就會更加感受到東日本大地震帶來的傷口,或許結痂但還沒有完全復原。許多的卡車與工作人員穿梭在女川的各個工地,停車場中停放了許多大型機具,不少空地上也蓋起了供工作人員住宿的臨時宿舍,招募人員的海報更是隨處可見。中午用餐時間,不論是餐廳或便利商店內,都可看見許多的技術人員,穿著工作服,有人甚至工地安全帽都沒有拿下來。
我試著和他們搭話,其中一位大哥跟我說,他是從山形縣來的,原本在家鄉也都是四處打工,後來知道這邊有在招募工人,不但薪水不錯而且還有包住,於是就來到女川了,他笑說在這邊除了喝酒、抽菸也沒有什麼娛樂活動,所以兩年多來也存了一點錢。他告訴我,他也不知道離開這裏後能去哪,所以會在這邊繼續做下去,直到沒工作做為止。
我想和他一樣的人或許不在少數。
除了興建中的工地,在這個小鎮的路邊,偶有被鮮花圍繞的一角,湊近一看,全部都是悼念的慰靈碑。
根據統計,在東日本大地震時,整個女川町有800多人受難,而且不少人被海嘯卷走後就此下落不明,生者只能透過他們過往留下的蛛絲馬跡懷念這些親人,而這個小小的慰靈碑,除了提醒著後世不要忘了這場災難之外,也是生者記憶過往之人的方式。
311已經十年了,但是生活在這個城鎮的人們,傷口仍會隱隱作痛。活下來的人,除了承受這份痛苦好好活著,更重要的是,牢牢地記得並向後世傳達這些事。不論是慰靈碑,或是生命的石碑。
鐵道抽卡統計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魚漿夫婦 #新年系列 #其實我不懂日本
前輩,我想去跳火車
前言
前些日子讀了《別跟我說你懂日本》,這是以中國人的角度看日本的一本書。讀的時候我就在想,若是以台灣的角度來看日本,或許有不一樣的火花,因此我就以身邊的例子試著寫一些我這幾年看到的日本情況。
預計會有不少篇,但都會在過年期間發出。我想雖不能擊中日本的核心問題,但也能就各位之前來日本時看到的風土人情做個討論,若今年不能來日本玩,過年時我們就來聊日本吧!切記,我拋出的大多是疑問,而不是解答喔!也很希望有任何看法的朋友都可以提出來討論~
正文
卡繆在《薛西弗斯的神話》(The Myth of Sisyphus) 中道:「真正嚴肅的哲學議題只有一個:那就是自殺。 判斷生命值不值得活,就等於回答了哲學最基礎的問題。」
2016年的冬天,我在高田馬場的機房值夜,那是很多日本大型銀行的共用機房。那時我工作剛滿一年,調來了一個剛入公司的二十二歲後輩。他是日本人,姓織田。雖然是後輩,但也只是來我這裡過水一下,幾個月後他就要調到總部去,由於我做的事最雜,所以能觀摩學習的也最多。
「哎啊,這值夜真累人,再這樣下去。前輩,我想去跳火車了。」織田幫我買了一罐咖啡,坐在販賣機旁抽著煙。我心想這小子八成在工作前沒熬過夜,突然有了漫漫長夜,還不知如何打發。我跟他感情還算不錯,因此我知道他在開玩笑,拍了拍他的背跟他安慰了幾句說不要造成別人麻煩什麼的。
回家後,我想起求學時間遇到的人身事故。我在御茶之水念語言學校,那時候大多搭乘總武線去上課,我發現很多時候我都沒辦法準時到學校。每當跟學校的總務阿姨拿出「遲延證明單」時,她總會問「又是人身事故?」,隨之說「哎啊,真麻煩。」
就算畢業後出了社會,我跟太太也常常在搭車的時候遇到人身事故。據統計,日本於2020年有20919人自殺,而在去年的三月某一週,光是人身事故就超過30件以上。這樣看來,幾乎每一天都有個人在不同的鐵道上跳火車。
我跟太太都沒有親眼見過人身事故,但我曾經有跟人身事故非常相近的經驗。我記得那是某一年在日暮里站,當我正要進站時,有一輛擔架抬了出來。上面有一個穿著黃色針織外套的年輕女子,躺在擔架上不斷扭動,嘴裡講著「好可怕」「恐怖」之類的話語。接著站台暫時封鎖,不讓人入站,我上網一查,才知道幾分鐘前才發生人身事故。而那個女子,可能就是最近的現場目擊者。
之後我遇到最近的人身事故則是在南千住站,某個月台搭起了白布,在發車前匆匆一瞥而已。據我研究,鐵路公司對於這些跳火車的人有一套SOP,據說半小時之內就可以清理完畢,真正麻煩的,是列車調度與人潮流量的疏導,越是大站,耽擱的時間可能更久。
我常在想,那個送上擔架的黃衣女子,她要花多久才能回歸正常生活。而開車的司機更是必定有不小的震撼,因為那是活生生的人。我曾在埔里晚上開車時,差點撞到從我車前躍過的一隻野兔。嚇得我停下車來仔細檢查,好在沒有任何痕跡,但可能謀殺野兔的負罪感依舊糾纏了我兩三天。
那麼,若撞到的是一個人呢?
當然,或許你會覺得司機很倒楣,但畢竟撞死了人,說不怕是不可能的。這時候,我深深覺得日本的鐵道駕駛員真的令人佩服。
日文的「迷惑行為」就是給人造成麻煩的許多事情,太太在京都府出生,從小就被家人教說不要造成迷惑行為。在我剛來日本的時候,很喜歡見人就問東問西,雖然大家表現出不介意的樣子,但太太看著我的迷惑行為真的是一肚子火,直到慢慢學習之後,才覺得有些事情可以不用麻煩別人,自己處理就行了。
常常有些人覺得日本人很厲害,遇到問題大多一個人硬撐就過了,主要就是為了不造成別人的麻煩。我住的地方有不少戶日本家庭,常常在坐電梯時會遇到日本小朋友,每當日本小朋友出電梯時,必定轉過來向我們一個一個鞠躬致歉,才走出電梯,主要是日本小朋友覺得不好意思特別耽擱我們的時間在這個樓層停留。
反過來,我常想到跳火車這個終極的「迷惑行為」,當然我是絕對堅持反對自殺的,但跳火車不得不說還真的是影響最多人的自殺行為。不管每個時段,總有人要上班,要去某個地方探望家人,要趕飛機,要趕下一班車。我相信旅日的朋友一定有被人身事故影響到,坐在電車上面,往前不行,往後也不行,只能乾等。
據說日本的鐵路局可以依照法規跟自殺者的家屬求償,但大多會酌情不求償,但多少家屬還是要付一些費用。每次看到人身事故時,我都會猜這些順應社會的日本人,是不是多少內心有一點反社會的傾向呢?
然而我只想對他們說,大家都辛苦了,無論如何,請愛惜生命。
下一篇 各位先生小姐,來哭可以,別超過十一點
鐵道抽卡統計 在 用鉛筆寫日劇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從仙台出發,沿著JR仙石線一路抵達終點站石卷,接著再換乘JR石卷線,繼續向東。這趟旅程的終點是距離仙台,車程約兩個小時的小鎮,女川町。
造訪女川町剛開始並不在這次的旅程計畫之中,按照原本的規劃,在拜訪石卷市後就要回頭。然而在出發前意外的看到了NHK BSプレミアム在今年3月製作的《女川:生命的坡道》,在短短一個小時的故事中,沒有煽情或滿溢的教條或是救贖,僅是述說著身在女川町的她們,在災後是如何活著。
這部作品輕撥了心弦,讓我興起了「無倫如何都要造訪這個小鎮」的念頭。
2019年5月22日,在我決定要造訪的一個禮拜之後,我終於踏上了女川町,這個曾被海嘯吞噬的小鎮,如今仍走在復興的道路上。
#從新車站開始的復興之路
對女川的第一映像,是嶄新的車站。2015年3月21日重新建成的JR女川站,沒有改札口,一下車就看到站務人員站在列車前方的月台上,確認每位乘客的車票。而當我走出車站後回頭,這座嶄新的3層樓建築,不論是設計或是配色,都帶來一種活潑的氣息,我稍稍與站務人員攀談,他告訴我,希望這座嶄新的車站可以鼓勵這個小鎮的居民,並成為他們的支柱。
車站的一樓有一間小賣店,販賣著女川的土產與海鮮加工品。二樓與三樓部分的空間則是由女川町役所管理、經營的溫泉與浴場「女川温泉ゆぽっぽ」,營業時間從上午九點到晚上九點,成人500日圓,小學以上的學生300日圓,就能簡易的享受到溫泉、澡堂,這樣的規劃也非常適合長途跋涉至此的旅人。
正對著車站的商店街シーパルピア女川,在2015年年底落成,如今女川町最熱鬧的地方,不論是必需品、飲食或是各種紀念品、生活娛樂,總共有約30間的各式店面坐落在此,而且開闊的空間也是舉辦各種活動的絕佳場所。我造訪的這天,正好遇上了「saketown in onagawa」的活動,女川町觀光協會與宮城縣內多家酒造共同舉辦品酒會,現場有超過200種各式的日本酒可以飲用,而周邊的店家也推出了特別的套餐共襄盛舉。這也是振興觀光的一環。
從車站到商店街,沿路都能看到懸掛「START ONAGAWA」的旗子,沒有特別詢問,但我想這也是在向大家傳達,女川已經一步一步的走出受災的傷痕,雖然傷可能一時半刻好不了,但是這個小鎮並沒有原地踏步,而是已經邁出了步伐。
#散落的彩色木屋
在距離車站不遠處,緊埃著JR石卷線的鐵道的一塊大空地,有許多不同色彩的木屋散落,這個集落名為ホテル・エルファロ,在災後的一年,由原本在女川經營旅館的4家業者共同合作,重新建成的住宿空間。如今,也成為旅人造訪女川時,最為便利的住宿選擇。
我當時選擇的是單人住房,含早餐的方案,一晚含稅只要日幣7020圓。ホテル・エルファロ的訂房方式非常容易,只要連上官方網站,並輸入需求後,就有各式的房型與方案陳列在螢幕上。而且不需要預先付費,只要輸入基本資料,並收到確認信,就算是訂房成功。
(ホテル・エルファロ 官方網站:https://hotel-elfaro.com/)
在東北旅遊,每到一個城鎮,類似的事情總是會重複發生,女川也不意外。當到旅館CHECK IN時,前台的服務人員拿了護照登記資料時,一邊跟我說「我們收到訂房預約後就非常期待你的到來,要和你當面致謝,謝謝台灣在東日本大地震的時候,為我們所做的應援。」
其實每次遇到這樣的情況,我都會很想跟他們說,真的不需要這樣致謝。但是這些話往往到了喉頭,又再吞了下去。最終,只能跟他們說,請好好的加油、好好的生活。
#傷痕未癒的小鎮
雖然車站附近的景色已經煥然一新,新的讓人忘記這個小鎮曾經遭受的打擊,但是在商店街上仍佇立著一座「希望之鐘」,提醒著人們,這座小鎮發生的事以及不要放棄希望。
再走的遠一點,就會更加感受到東日本大地震帶來的傷口,或許結痂但還沒有完全復原。許多的卡車與工作人員穿梭在女川的各個工地,停車場中停放了許多大型機具,不少空地上也蓋起了供工作人員住宿的臨時宿舍,招募人員的海報更是隨處可見。中午用餐時間,不論是餐廳或便利商店內,都可看見許多的技術人員,穿著工作服,有人甚至工地安全帽都沒有拿下來。
我試著和他們搭話,其中一位大哥跟我說,他是從山形縣來的,原本在家鄉也都是四處打工,後來知道這邊有在招募工人,不但薪水不錯而且還有包住,於是就來到女川了,他笑說在這邊除了喝酒、抽菸也沒有什麼娛樂活動,所以兩年多來也存了一點錢。他告訴我,他也不知道離開這裏後能去哪,所以會在這邊繼續做下去,直到沒工作做為止。
雖然樣本數很有限,不過我想和他一樣的人或許不在少數。
除了興建中的工地,在這個小鎮的路邊,偶有被鮮花圍繞的一角,湊近一看,全部都是悼念的慰靈碑。根據統計,在東日本大地震時,整個女川町有800多人受難,而且不少人被海嘯卷走後就此下落不明,生者只能透過他們過往留下的蛛絲馬跡懷念這些親人,而這個小小的慰靈碑,除了提醒著後世不要忘了這場災難之外,也是生者記憶過往之人的方式。
#後記
造訪女川,是這趟旅程中美麗的意外,雖然只停留一個晚上,但卻在與人的互動中感受到,即便他們仍在深沉的痛苦與悲傷之中,但是持續的緩步前行,為了自己深愛的故土努力;同時,也有許多外來的人,因為不同原因而來到這個小鎮,接著成為支撐復興的動力。
作為一個旅客,在踏上這個小鎮之前,確實多少懷抱著支援復興的想法。但是,當走過這一遭後,我確信,這個走在復興之路上的小鎮,需要的不是憐憫的眼光,而是用心感受重生的喜悅,即便還是現在進行式。
如果你願意,或許在造訪仙台的時候多留一天,搭上列車一路向東,拜訪這個緊臨太平洋的小鎮,感受他們的新生、溫暖的人情,以及美味的海鮮。如果要以一句話推薦這個小鎮,我想套一句當地的廣告詞「壁ドンより女川ドン!」
[延伸閱讀]
生命的坡道聖地巡禮_女川生命的石碑:
https://reurl.cc/Gy68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