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錫安山聖殿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錫安山聖殿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錫安山聖殿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錫安山聖殿產品中有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40萬的網紅水深之處(水深之处),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每天給你一頁撒冷】22 MAY 2021 追蹤一頁撒冷Instagram : https://reurl.cc/5ojKVn I 第三個錫安山 I 然而有一個小小的問題。在前一篇的遊記中,我們提到「錫安」原本是指大衛城。到了所羅門王繼位後,他在北方的另一座小山上興建聖殿,城牆因而向北方延伸,錫...

 同時也有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4萬的網紅賢賢的奇異世界,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約櫃 #考古 #傳說中的約櫃 各位大家好!歡迎來到HenHenTV的奇異世界,我是Tommy 約櫃,是個在舊約裡面出現過的神聖櫃子,是以色列人按照上帝的指示和設計打造出來,用來放聖諭板,也就是兩塊寫著十誡的石板,長2.5肘尺,寬1.5肘尺,高1.5肘尺,用金合歡木打造而成,內外都包上純金,還有優...

錫安山聖殿 在 神奇海獅先生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1-12 07:30:48

【原來這就是聖誕老人最大的秘密】 .....他是個克林貢人(喂!!) #所以是靠什麼外星科技才能一夜送禮物給全世界的小孩嗎 #大誤 . 好啦不開玩笑,眼看聖誕節將近 就來講講聖誕老人的原型:聖尼古拉(St. Nicholas)的故事吧~~ 聖尼古拉據傳是4世紀的希臘主教,本來他就以慷慨助人聞名。 曾...

錫安山聖殿 在 ?蔡總?Sissi (蔡昀羲)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0-12-14 14:23:15

今年的生日,白天陪我媽媽, 晚上跟對我最好的寶貝們, 一起度過❤️🥺✨ 還是想說, 姚蜜和艾希, @itsringring @yaomi_fairy 這些年真的慶幸有妳們在身旁。 (還有謝謝今天難得休假還相陪的寶寶的寶寶 @jerry_jiang0421 🤣 因為有你艾希寶才那麼幸福開心) ...

錫安山聖殿 在 Edson Lee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0-05-02 23:09:36

如果用千年,能換來一場和平嗎? 我想在這是不能的, 這是耶路撒冷。 . Day25,Jerusalem . 走在3000多年的老城區, 錯過身旁的人既有穆斯林又有猶太人, 這是一個故事沉重的城市, 更是一個一時難解的複雜城市。 . 在西牆,看見基督徒親吻著這座聖殿遺跡,哭泣著, 在聖殿山,看著穆斯林...

  • 錫安山聖殿 在 水深之處(水深之处)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5-30 15:00:00
    有 138 人按讚

    【每天給你一頁撒冷】22 MAY 2021
    追蹤一頁撒冷Instagram : https://reurl.cc/5ojKVn

    I 第三個錫安山 I

    然而有一個小小的問題。在前一篇的遊記中,我們提到「錫安」原本是指大衛城。到了所羅門王繼位後,他在北方的另一座小山上興建聖殿,城牆因而向北方延伸,錫安自然也就涵蓋了聖殿,就像詩篇76篇說的:「在撒冷有祂的帳幕;在錫安有祂的居所。」所以大衛城是錫安山,聖殿山也是錫安山,到此為止都沒有問題,但錫安怎麼又會由東部的兩座山變成西南部的一座山呢?
    I
    #在耶路撒冷醒來

  • 錫安山聖殿 在 霛清閣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9-04-13 16:04:25
    有 85 人按讚


    我先聲明 我不是討厭基督教
    而是討厭這個信基督看法
    我燒我的香 你信你的教
    我啥時強迫你要信道教
    講不贏只會跳針 好的都是基督
    壞的撒旦背黑鍋 或是別的教派做的
    自我感覺良好的程度讓人不敢恭維
    聖經到底哪一句說道教是撒旦?
    身為一個基督徒 舊約聖經 出埃及記
    傳十誡 壓根根本不知道 基督徒?
    我在研究摩西石板的希伯來文耶和華權杖魔法的時候
    你不知道還在哪
    我在教會裡聚會的時候
    你搞不好還沒出生!
    我在甲仙錫安山聖殿中央草地的石頭上睡午覺的時候 你還不知道在哪?
    信你的教 別來煩我修道!
    與其有時間靠北別人
    怎麼不先提升自我!

  • 錫安山聖殿 在 賢賢的奇異世界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0-05-08 20:30:11

    #約櫃 #考古 #傳說中的約櫃

    各位大家好!歡迎來到HenHenTV的奇異世界,我是Tommy
    約櫃,是個在舊約裡面出現過的神聖櫃子,是以色列人按照上帝的指示和設計打造出來,用來放聖諭板,也就是兩塊寫著十誡的石板,長2.5肘尺,寬1.5肘尺,高1.5肘尺,用金合歡木打造而成,內外都包上純金,還有優雅的修邊,櫃蓋是純金打造的,兩端各有一個基路伯天使像(Cherub)也就是智天使像,也是用純金打造的。兩個天使的臉朝向櫃蓋,翅膀向上張開蓋著櫃蓋,約櫃的櫃腳上方有四個金環,兩個包金的合歡木穿過這四個金環,方便抬起約櫃。
    在希伯來書9章1-28節裡面有講到,
    裡面有燒香的金盤+和整個包金的約櫃+,櫃裡有裝著嗎哪*的金罐+、亞倫那根發過芽的杖+,還有兩塊約版+
    但是在列王記上8章9節,卻不見了這幾樣東西。裡面寫著:
    約櫃裡只有兩塊石版,是以色列人離開埃及後,耶和華跟他們立約時,摩西在西奈山放進去的。
    那麼究竟現在約櫃在那裡呢?今天我們來找傳說中的約櫃吧!
    如果你也喜歡這些傳說中的故事,歡迎你訂閱HenHenTV,順便打開旁邊的小鈴鐺,然後選擇全部吧!這樣你就不會錯過我所有精彩的影片咯!
    好!我們出發尋找約櫃吧!
    聖經裡面的記載
    我們剛才大概形容了約櫃的樣子,那麼它真的擁有神奇的力量嗎?在舊約裡面,它主要的用途就是提醒以色列人上帝和他們在西奈山上面的誓約,而這個約櫃本身是在贖罪日裡面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但是並不是任何人都能碰這個約櫃,在利未記裡面16章,1節開始有講到:
    亞倫的兩個兒子走到耶和華面前來,結果死了+。這件事以後,耶和華對摩西說話。 2 耶和華對摩西說:「你要告訴你哥哥亞倫,不可任意進入帷幔內+的至聖所+,來到約櫃蓋前,免得他死亡+,因為我要在約櫃蓋上方+的雲中顯現+。
    所以這個約櫃就是上帝耶和華出現的寶座,在沙姆爾記的4章4節裡面有說到:
    於是他們派人去示羅,把約櫃抬來。這個約櫃屬於天軍的統帥耶和華,他坐在兩個基路伯天使上面。
    因此兩個基路伯天使就等於是上帝的戰車,如果上帝臨在,雲彩會停在聖殿上面,也就是以色列營地的正中央,等下會和你們解釋什麼是聖殿。由於約櫃是等於上帝的出現,因此大衛王把約櫃移到耶路撒冷時,就說耶和華住在錫安(zion)也就是耶路撒冷的另外一個稱呼。
    搬運約櫃的人只可以是利未人,雖然可以抬,但是還是不可以接觸這個櫃子。
    必勝的武器?
    那麼這個約櫃是不是有著神奇的力量,可以讓以色列人百戰百勝?非也!
    如果以色列人對於上帝不忠,上帝會降罪於他們身上,好像他們在對抗費利人時,把約櫃也搬到了戰場,但是卻還是不敵費利人,是因為以色列的祭司何弗尼和非尼哈肆意作惡,所以上帝不和他們同在,而費利人更殺了他們三萬多人,把約櫃也搶走了。但是費利人搶了約櫃過後,就一直發生災難,最後七個月後歸還了約櫃給以色列人,災難才停止。
    最後的記載
    過後就到了大衛王的時候,約櫃就被運到了耶路撒冷,在還沒有到曠野之前,約櫃是放在流動的至聖所裡面,直到所羅門王的時候,第一座聖殿就建造在摩利亞山上,所以最後約櫃就放在這座聖殿裡面。而在聖經最後一次記載的就是這段經文:
    歷代志下35章3節:他又對以色列人的導師a,就是那些在耶和華眼中聖潔的利未族人,說:「你們要把神聖的約櫃放回以色列王大衛的兒子所羅門建造的聖殿裡,不用再扛抬,現在要敬奉耶和華你們的上帝,為他的子民以色列人服務。
    這句話是在約西亞王18年,大概就是公元前622年
    巴比倫之囚
    在公元前597和586年,新巴比倫王國的尼布甲尼撒二世兩次帥兵攻打以色列王國,滅了猶太王國,把裡面的所有貴族,祭司,商人等都抓到巴比倫裡面做奴隸,剩下一些窮人就留在耶路撒冷種葡萄,聖殿被燒,裡面的金銀珠寶都被搶光,也聖殿裡面的約櫃也不翼而飛。
    而過了幾十年後,巴比倫就被波斯帝國滅了,而波斯國王居魯士大帝就解放了以色列人,把他們放回耶路撒冷。
    而所羅巴伯,就是流放在巴比倫的猶太國王的孫子,他負責帶領猶太人回到耶路撒冷,重建他們的家園,而那個時候,重建的聖殿裡面已經沒有約櫃了。
    那麼約櫃究竟去了哪裡呢?是被巴比倫人搶了,還是以色列人藏起來了?
    這些資料並不可以在聖經裡面找到,而收錄在次經,也就是在馬加比二書裡面可以找到,這個次經在天主教和東正教都被認為是聖經的其中一部分,但是新教卻不大相信裡面所說的內容。但是我們可以在裡面找到約櫃的線索。
    在馬加比二書裡面,先知耶利米收到上帝的諭令,命令他帶著一班勇敢的祭司,將約櫃和帳幕等聖物運出聖殿,藏在一個石窟當中。而記載中的是說登上摩西遙望神的產業所登的山,那究竟是哪裡呢?應該不是摩西領受十誡的西奈山,因為西奈山是在埃及。相隔太遠了。
    這裡記載耶利米到了那個山洞,把約櫃,金香壇,帳幕放在裡面,然後堵住洞口。那麼他們是如何把約櫃從聖殿運出去呢?
    隱藏的機關
    耶路撒冷的第一座聖殿是所羅門王建造的,巴比倫入侵過後就被燒毀了,而第二座聖殿是希律王在第一座聖殿的舊址上面建造的,但是羅馬帝國入侵耶路撒冷過後,就燒毀了第二座聖殿,在上面建造朱比特神廟,是羅馬神話裡面的眾神之王,好像是希臘神話的宙斯一樣,羅馬王也把猶太省改名為巴勒斯坦。
    到了公元637年,伊斯蘭王國佔領了巴勒斯坦,又再同一個地方上面建造奧瑪清真寺,也就是現在的園頂清真寺。而原本的約櫃的位置是在聖殿的東邊。但是由於太多次拆了重建,燒毀又重建,因此他們並不清楚舊址的東邊是哪裡?但是估計是這個清真寺北面的碑與靈石碑亭才對。
    而這個石碑亭的四邊剛好都有一顆四方形的鍵石,這可能是原本至聖所秘道的開關,大家來看看聖殿的平面圖,左邊的四個鍵石就是機關的開關,而右手邊的圓柱也是機關的一部分,有什麼證據推測這個圓柱也是機關的一部分呢?
    在聖經裡面記載,在建殿的時候,兩個圓柱分別高18肘尺,上面有5肘的圓頂,但是巴比倫王入侵耶路撒冷時,要把圓柱拆掉拿回去巴比倫的時候,卻變短了,上面原本5肘的園頂變成了3肘。難道他量錯了?
    但是過後以色列人被擄走後,圓柱的圓頂長度又變回5肘,這究竟是什麼回事,他們研究人員就預測這是所羅門王從埃及皇朝裡面學到的沙液體壓升降系統。在所羅門建造聖殿的時候,已經設計好約櫃秘密運出聖殿的秘道,而至聖所的四個鍵石就是啟動機關的開關,而圓頂就會壓下來變短了,而至聖所裡面的秘道就會打開,而他們就用這個秘道把它秘密運出聖殿。

  • 錫安山聖殿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0-04-06 08:00:00

    節錄自"聖經考古"網站:
    苦路的來歷可追溯至主後14世紀,由聖方濟會修士Franciscan 為當時的朝聖者設計的。在1335年,聖方濟會成了聖地的管理者。他們的責任有兩方面:
    1. 在耶路撒冷聖墓堂和伯利恆的主誕堂定時舉行拉丁文的崇拜;
    2. 照顧歐洲而來的朝聖者,特別是發生衝突時,他們是朝聖者和本地權貴的中間人;另一方面,聖地的導遊。
    在14世紀時,朝聖者通常會留在耶路撒冷10-14天,他們會遊覽各地點。有見及此,聖方濟會漸漸發展出一套朝聖路程,繞圈子的參觀耶路撒冷多個地點。行程編排方便之餘,又要有系統,加上不同的傳說,行程增加了不少權威性。其中一個傳說,提到馬利亞在晚年時,會沿著這路程,查訪有關她兒子耶穌在耶路撒冷的事蹟。這些的傳說,更使當時的朝聖者難以批判。
    當時的苦路,路程是這樣的:
    1. 從錫安山的聖方濟修道院開始
    2. 先看當時在城西的該亞法院和亞拿院
    3. 途中經過聖墓堂,之後往東出城,攀登橄欖山
    4. 從橄欖山下山,走到南面的西羅亞池
    5. 從西羅亞池再攀上西山,回到錫安山的起點
    6. 這個繞圈的路程上,加上聖經的經文和事蹟,幫助朝聖者的屬靈經歷。
    現在的Via Dolorosa是中世紀朝聖路之其中一段,當朝聖者離開聖墓堂之後,他們會向東行,路上有不同有關耶穌事蹟的站,例如:耶穌跌倒的石板、審判之門Judgment Gate,在那裡耶穌被判死刑被帶到城外的各各他(這門尤其重要,因為要表明主是死在城外; 希 13:12 ),士兵給耶穌酸酒的蘆葦(可 15:36 ),聖維羅妮卡之家 ,財主之家(路 16:19 -31),古利奈人西門為耶穌背十架的路口(可 15:21 );耶穌遇見耶路撒冷女子的地點(路 23:27 -31);當馬利亞追上去見耶穌時跌倒的石級;耶穌被判罪的拱門;馬利亞小時候的學校;彼拉多之院(可15:1);希律安提帕之院(路23:6-12);法利賽人西門的家,那裡是抹大拉馬利亞被赦免(路 7:36 -50);聖殿美門(徒3:2);主的聖殿(路 2:27 );安尼之家,傳說馬利亞出生之處;近羊門的畢士大池(約5:2);最後,出城門到約沙法谷。朝聖者會停在每一個站祈禱和默想。朝聖者對歷史的真實性不大關注,導遊只是講道者,使旅客感到心靈的感動而已。到了15世紀,朝聖者不約而同地感到聖墓堂和彼拉多之家的一段,應具有特別的地位,因為在這段路程上,主為我們的罪慢長的受死,便將這段路倒轉而行,不但更合情理,更使朝聖者可以親自行在十字架的路上。這樣的做法,正式在1530年開始,當時由一位西班牙的聖方濟修士Antonio of Aranda描寫。只是,這段早期的苦路,只在3個站:
    1. 耶穌與跌倒的馬利亞相遇
    2. 古利奈人西門為耶穌背十字架,而耶穌同時對耶路撒冷女子說話
    3. 聖維羅妮卡為主抹汗
    當時是奧托曼Ottoman時期,教徒不能太公開表現信仰,朝聖者會分為小組,在不同的站上默禱思想。這種苦路朝聖感動了不少的朝聖者,他們回到歐洲之後,將之發揚光大,使不能到聖地朝聖的信徒也得到幫助,歐洲沒有禁止基督教,所以漸漸苦路加上了不少的創見,站的數目便加多了。到了14世紀,其中一個歐洲版的苦路─比利時的盧萬(Louvain in Belgium)─漸受歡迎,Jan Pascha得了靈感,寫了一本靈修書Spiritual Journey,之後在1563年由Peter Calentyn出版,這書第一次使用Via Crucis「十架路」一詞。接著在1584年,又引發另一位作者Christian van Adrichom寫了一本耶路撒冷地理的書Description of Jerusalem at the Time of Christ,這書被翻譯成各種歐洲語,非常受歡迎,直到19世紀,一直成為耶路撒冷地理的經典。 Pascha和van Adrichom所列出的苦路站,與現今苦路14站相近,但是當時仍對耶路撒冷的苦路朝聖影響不大。 到了17世紀,Pascha和van Adrichom所寫的苦路14站靈修書深受到廣大歐洲基督徒歡迎。但是,當他們來到耶路撒冷時,發現苦路到了Judgment Gate便完畢,便感到失望,因為他們預期苦路的終站是聖墓堂。耶路撒冷當地的聖方濟修士的解釋不被接受,所以某些修士為了迎合朝聖者的希望,便將苦路路線作修改。最後,到了18世紀,聖方濟修士Elzear Horn在1724-1744年間於聖地事奉,他同時又深受van Adrichom的著作影響。他是第一位把van Adrichom苦路放在當時的地圖上。這就是現在的苦路的最早版本,14站的位置與現今的各站位置大約相同,地圖上的圓形數字是18世紀時各站位置,方形數字是今天苦路各站的位置。苦路本身不是以歷史和考古來定義,而是以信仰為本,所以並不符合考古和歷史的資料。但是,它是歷代信徒響往基督經歷的表達,這正是信徒來朝聖的原因,朝聖之時,在默想和祈禱中找到屬靈的真實,正如Murphy-O'Connor一文標題所說,苦路是「信心的地理」(geography of faith)。但是,因著聖經考古學的發現,我們現在得到更多的考古資料,可以重新的找出耶穌當日苦路的路線。

  • 錫安山聖殿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7-10-19 08:00:00

    東山區,原廣東省廣州市昔日的一個市轄區,原屬番禺縣鹿步司,是廣州市著名的老城區(老四區)之一,昔有「有錢有勢住東山」之說。民國20年(1931),設立東山區公所,是市屬行政區以「東山」命名之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東山區為人民政府接管,經歷了三次分合和區名更改,1960年8月定稱東山區。於2005年5月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撤銷併入越秀區。東山名的由來,與區處州城之東且崗阜連片,廣州人向稱丘陵為「崗」、主崗為「山」之俗有關。「東山」最初是以寺名出現。
    廣州「東山」以寺名相稱始見於明成化年間(1465-1487)。總鎮兩廣的內官太監韋眷於廣州城東部(今署前路)建永泰寺,後亦稱東山寺。清順治八年(1651)重修東山寺,「東山」源此得名。因寺名而漸次將寺四鄰成片的崗台地區泛稱東山,大概始於清初。及至清末民初,這片崗台地開發成街村,僑房成批湧現,民俗習稱寺四鄰的街區為「東山」一直相沿未改。美國浸信會國外傳道部(簡稱美南差會)在 1888年(清光緒十四年)在五仙門(原長堤青年會)創立培道女學堂,並率先把東山定為傳教基地。光緒二十九年,美南差會通過華人教徒廖卓庵(又名廖雲翔)與東山寺右、山河兩鄉村民疏通關係,以高價購買入兩塊土地構築新校舍,是東山最早出現的新式建築物。教會人士陸續在東山廣為購地,建築教堂、醫療、社福、教育等相關設施。基督教東山堂,原名東山浸信會堂,是美南浸信會在中國廣州創建的一座重要教堂。東山浸信會堂起源於1870年建立的五仙西福音堂。到1908年,因教徒增加,而該地喧鬧,不適於擴建,乃將舊址出售,遷往東山寺貝通津9號重建新堂。1909年落成,同年5月2日成立東山浸信會。此後聚會人數又有較大增長,1923年7月擴建工程動工,至1927年4月16日竣工,教堂擴建成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兩層樓房,並舉行隆重的獻堂典禮,改名為基督教東山浸信會堂,設座位1300個。1949年有信徒2000餘人。1960年,中國大陸實行「聯合禮拜」,該堂與其他幾間教堂合併,易名為基督教東山堂。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發後,教堂被迫停止活動。1979年9月30日恢復開放,為全市基督教首間恢復聚會的教堂,目前仍是廣州規模最大的基督教堂。1986年,曾將主日學堂及副堂房屋借出辦廣東協和神學院,該院現已搬到郊外。
    芳村堂亦是位於中國廣州的一座基督教堂。其起源於1891年由美北長老會傳教士那夏禮(Rev.Henry V.Noyes)創立的長老會五支會,位於培英學校內。1923年信徒增加以後,募集巨款在上芳村平民大街建造新堂,稱為中華基督教會廣東協會芳村堂,又名平民堂,英文名稱為那夏禮紀念堂。1960年教堂大聯合時,芳村地區的信義會芳村堂(1898年起)和中華基督教會白鶴洞堂(1937年,今培英中學(八中)內,原貌尚存)被併入該堂,實行聯合禮拜。1966年8月文革爆發,芳村堂被關閉,直到20年後的1986年1月才恢復宗教活動。1993年又因建珠江隧道被徵用,遷到下芳村原信義會芳村堂址。後搬遷信義路27號現址。
    廣州錫安堂是位於中國廣州荔灣區西門口的一座基督教堂,1901年由旅美華人美以美會的余錫生牧師回國創立,初期地址位於油欄門(今海珠南鹽亭東街),因會址失火遷西濠口所買之地搭棚禮拜。1913年遷到西濠二馬路,並設立群淑高等小學。不久因該處成為商業鬧市,於是在1935年遷往西瓜園(今荔灣區人民中路392號)購地建堂,1936年2月新堂落成,取名“錫安堂”,意為“上帝聖殿”。1947年,該堂加入中華基督教會廣東協會。1960年以後,中華基督教會的萬善堂、七株榕堂,禮賢會的大德堂,救世軍的西華隊堂和基督徒聚會處(地方教會)都被併入該堂的聯合禮拜。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發後錫安堂也被關閉,到14年後的1980年9月21日,該堂恢復宗教活動。該堂附設有小學及幼稚園一所,基立村支堂一所,並出版有錫安會刊。1983年收回副堂,逐漸恢復各項事工活動。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