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錢存 哪裡 Dcard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錢存 哪裡 Dcard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錢存 哪裡 Dcard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錢存產品中有3629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5萬的網紅Linn / 老娘才不是日本人,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長文注意) 在這個九月,我滿30歲了。 ⠀⠀ 20代的這十年,從大學畢業,到日本留學,在日本旅行、生活、工作,最後在29歲換了工作,搬離住了快六年的東京。 ⠀⠀ 在日本生活的這些年,有很多精彩故事,但今天想說的,是一些跟日本無關的事情。 ⠀⠀ 正式成為30歲的我,偶然讀到一本書,讓我開始思考接下來...

 同時也有59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3萬的網紅SHIN L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aifian #APP推薦 #省錢 合作信箱✉️ : [email protected] ❗️影片未經同意請勿任意轉載、二次搬運、寫成新聞稿 ❗️每月45元幫助我創作更多影片|https://shinli.pse.is/PD4Q5 ———————————————————————————— 📖我...

錢存 在 又又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9-24 17:01:23

很多人說我不敢辦信用卡 因為怕自己過於依賴信用卡 變成了欠錢累債的卡奴 很多人說我從不跟銀行貸款 因為和銀行借錢很可怕 很多人說我不敢創業 因為怕自己創業失敗 上班打卡四十年 改善不了生活不可怕 生活一成不變不可怕 扣完房貸車貸沒錢的生活品質不可怕 ———善用你的條件和現金流——— 不...

錢存 在 又又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9-23 14:06:03

這時代不缺有車有房的窮人 也不缺努力勤奮天賦異稟的聰明人 這個世代獎勵那些懂得 拿錢賺錢的人跟「把握機會」的人 你選擇是開啟窮人的開關/思維 還是選擇開啟富人的開關/思維 前陣子我有一個好姐妹和我聊天 他請我給他財務規劃上的建議 他說又又我一個月可以存三萬 我希望三年後我的財務目標可以 有3...

錢存 在 好日曆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9-24 18:16:49

花若盛開,蝴蝶自來。只有先愛自己,讓自己發光,你才有可能得到真愛。 - 在你的生活經驗裡,是不是也有這樣的經驗? 那些本該最能支持你、給你滿滿力量的親密關係 反而成為製造最多沉重傷痛的無情機器 其實這些衝突和關係中的挫折 常常不是任何一方的錯 甚至是從雙方對彼此的善意變質而來 深究下來,或許是因...

  • 錢存 在 Linn / 老娘才不是日本人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9-30 22:59:42
    有 1,905 人按讚

    (長文注意)
    在這個九月,我滿30歲了。
    ⠀⠀
    20代的這十年,從大學畢業,到日本留學,在日本旅行、生活、工作,最後在29歲換了工作,搬離住了快六年的東京。
    ⠀⠀
    在日本生活的這些年,有很多精彩故事,但今天想說的,是一些跟日本無關的事情。
    ⠀⠀
    正式成為30歲的我,偶然讀到一本書,讓我開始思考接下來的人生要怎麼活。
    ⠀⠀
    書的大意是在說,我們很多人都為了未知的「退休後生活」努力儲蓄,但大部分的人都沒有辦法在生命結束之前把自己的錢花光,而這是一件非常可惜的事情。
    ⠀⠀
    關於賺錢、存錢到底該做到什麼程度,有很多討論的空間,就不多談。令我贊同的是這本書的中心思想:
    ⠀⠀
    「經驗(回憶)才是讓人生感到充實的關鍵」
    ⠀⠀
    如果我們花了很多時間去賺錢,卻沒有用這些錢去創造回憶跟體驗,那麼那些賺錢的時間就等於浪費掉了。
    ⠀⠀
    書裡也提到,有些事情年紀過了就做不到了,所以把金錢投資在經驗上這件事,也應該儘早開始。
    ⠀⠀
    比方說,在20歲沒什麼錢、但是充滿體力的時候,應該去享受人生,而不是努力打工存錢給未來會有正職工作的自己。
    ⠀⠀
    我對這個理論很贊同,因為我也有類似的經驗。
    ⠀⠀
    2018年2月,大學院論文口試結束,距離開始上班之前有一段長假,我和朋友相約在紐西蘭來趟公路旅行;當時我的存款不多,計算過後,發現去紐西蘭旅行的話,存款就會見底。
    ⠀⠀
    跟社會人的前輩聊到這件事時,她用堅定的口氣跟我說,「你一定要趁著這個機會去。之後就要開始工作,錢可以再賺,但是這樣的假期不會再有了。」
    ⠀⠀
    後來我去了紐西蘭,存款也真的見底了。但也如前輩所說,因為之後就開始工作了,所以生活一點都沒有出問題。
    ⠀⠀
    而那次的紐西蘭旅行,成為了我人生難忘的回憶。
    ⠀⠀
    如果沒有前輩那一番話,我大概也會為了未知的未來而漫無目的「存錢」,卻錯過了很多體驗人生的機會。
    ⠀⠀
    這本書讓我想起這段往事,也重新開始思考,若是到了人生的最後一天,我希望自己過的是怎麼樣的一生?
    ⠀⠀
    網路上有一些簡單的程式,可以預測你的壽命,即使不是百分之百準確,還是有點參考價值。我預測了自己的壽命,結果顯示,如果沒有意外的話,我可以活到93歲。
    ⠀⠀
    還剩下63年的壽命,聽起來很長吧!如果換算成天數,有兩萬多天;換算成週數,大約是3285週。
    ⠀⠀
    這代表著,我能和家人朋友一起度過的週末時光,也只剩3285次。
    ⠀⠀
    更別說不知道哪一天身體會變得行動困難、不能自由活動了;在那之前的週末,還剩下多少個呢?
    ⠀⠀
    而長途旅行,我又還能去多少次呢?
    ⠀⠀
    以往對於生命終點的想象非常的模糊,實際計算過後,才發現可以製造回憶的時間,是有限的,而且一刻一刻的減少。
    ⠀⠀
    一邊讀一邊想著,真希望可以早點遇到這本書;但同時也覺得,能夠在滿30歲的時候遇到這本書,也是一種幸運。
    ⠀⠀
    30歲的生日願望,不求中樂透變富翁,只希望能夠在接下來的兩萬多個日子裡,真正的把握當下,如果真的到了生命的最後一天,也能滿足的微笑面對,那就好了。
    ⠀⠀
    📷: 角島大橋/山口縣

    IG: @linzomajp

  • 錢存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9-30 20:09:08
    有 274 人按讚

    [ 從父母家搬出去住後,體悟了一些事情 ]

    對於「搬出去住」這件事,其實糾結了很久。我老家就在新北市,離台北不過十分鐘車程,生活工作都在附近,從某些方面來看,並沒有搬出去的必要,畢竟外面好一點的套房動輒一萬上下,還不如把錢存起來未來拿去投資。
    但是,或許是因為我家比較小吧,和爸媽住在一塊,三個成年人幾乎整天吃喝拉撒都在一起,我每天在電腦前打字工作,我媽就在幾步之遙外嘩嘩洗碗,我爸就在我背後看電視新聞,而住在樓下的爺爺奶奶,時不時還會走上來去頂樓拜拜。我的房間沒有窗戶,整天待在裡面容易產生一種窒息感,但是在外面開放式的起居空間,思緒又常常被打亂。漸漸地,我開始產生想要搬出去住的想法。

    「搬出去」其實是一件滿感傷的事情,那一定程度代表依賴父母的時光結束了,提醒你無憂無慮的童年已經離你很遠了,每次我都會想起村上春樹《舞!舞!舞》裡寫的:「你要做一個不動聲色的大人了,不准情緒化,不准偷偷想念,不准回頭看,去過自己另外的生活。你要聽話,不是所有的魚都會生活在同一片海裡。」
    家人也會覺得你搬出去,是不是覺得家裡不夠好?是不是不喜歡和爸媽相處了?有的家長甚至會去質疑孩子「不孝」或「不愛家人」,然後搞個一哭二鬧三上吊,不過還好我爸媽沒有這種情勒行為。只是我知道家人和我都一樣感傷,因此好長一段時間,不太忍心離開家。

    但是後來我漸漸認知,搬出去絕對不是不愛家人,而是身為一個成年人,需要一個空間發展完整的自我。
    這麼說,不代表住在父母家的成人們都「不完整」,而是那個「完整」裡面,有意識或無意識地摻雜了非常多「他人」的影響,無論是好還是壞,而很多事情,你必須從慣性環境中跳脫出來,才有批判、轉念與成長的機會。人常說我們都被原生家庭影響很深,但是怎麼個深法?有時候還真的需要隔著一段距離再去看,才能夠真正體會,也才能夠真正地改變。

    吳爾芙曾說,「女性若是想要寫作,一定要有錢和自己的房間。」這句話對今時今日的我來說,不只關於女性主義,我還任性地將它挪用到任何成年人的自我成長上。我最愛的雜誌《Apartamento》,雖然分類上屬於「居家」雜誌,但它呈現給讀者的不只是一個又一個漂亮完美的空間,而是生活在公寓裡、「創造」了那個空間的人們的生命故事,或許有點凌亂,或許有點怪異,或許不太完美,卻都獨一無二。

    一個人的家,就是一個人靈魂的具體展現,沒有故事的人,也創造不了有獨特個人風格的居家。

    搬到新家後,我在陽光充足的房間角落整理出一個「工作」空間,沿用了上個房客留下的二手書桌,牆上貼了我的攝影作品和朋友送的插畫,整理了一個書櫃放上最愛的幾本書,兩株寶貝植物在桌上一左一右時時陪伴。
    這個角落一點都不高級,但是它讓我每一天早上起床看到它,就心情雀躍,甚至還迫不及待坐到書桌前面開始工作,工作效率與創意靈感激升。
    很棒的是,搬家前一個禮拜,BenQ 來信邀請我推薦他們和美若康合作的兩個產品,WiT系列螢幕閱讀檯燈,以及美若康的彩色日拋心動系列隱眼,上網看了照片後覺得很美,再加上新家正好需要一盞閱讀燈,便欣然答應了。

    我一眼就看上 WiT 系列的銀色雙臂閱讀燈,流線型的線條十分時髦,視覺修長極簡,覺得和新家非常搭配。收到 WiT 閱讀燈時,發現這款燈比我想像的還要重,本來覺得這是缺點,但是實際使用後發現是優點,因為它很穩,而且圓形檯座也很適合拿來放一些小裝飾品。
    另一個讓我驚艷的地方是,這款閱讀燈不僅可以調亮度,就連顏色都能調整,從不同色階的白光到黃光都有,可以搭配不同光線、心情和活動上的需要隨心改變。WiT 除了手動調光外,還有智能偵測功能,會自動即時調光,找出讓眼睛最舒服的光線,另外它的燈是長型設計,照明範圍很大,不會只侷限在小範圍內。
    白天需要專注工作時我會調白光,晚上想要舒緩閱讀時就調溫暖的黃色,覺得色溫真的會影響一個人的思考狀態。

    另外也試用了美若康的彩色日拋心動系列隱眼,我以前只有在萬聖節扮裝時才會戴上彩色隱眼,這次選了棕色和灰色,戴上後覺得棕色還滿適合日常配戴的,但是戴上灰色會覺得要麼去畫上全妝要麼去參加萬聖派對,不然覺得它非日常感還滿重的,雖然好看是好看。

    擁有專屬自己的空間,並能夠親自揀選生活的各種物件,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因為人不僅為一個空間注入靈魂,空間也會反過來滋養一個人,而擁有自己的地方,代表你不再無奈地與另一個靈魂貼得太近,齟齬磨損,有時候人與人之間保留一點距離,才能保持健康與美感。
    很開心這次與 BenQ 合作,WiT 系列閱讀燈真的很美,它也陪伴我度過各種趕稿、寫作、閱讀、打電動的時光,我想它可以和各種風格的居家環境完美搭配,或許你也會喜歡。

    ✨如果你想對 BenQ WiT 系列閱讀燈與美若康彩色日拋心動系列進一步了解,請到他們官網:
    WiT官網:https://wit-lighting.benq.com
    美若康官網:https://myapp.miacare.com.tw/
    抽獎活動連結:https://bit.ly/2XrGzYb

    警語: (1)配戴一般隱形眼鏡須經眼科醫師驗光配鏡取得處方箋,或經驗光人員驗光配鏡,取得配鏡單,並定期接受眼科醫生追蹤檢查。(2) 本器材不得逾中文仿單建議之最長配戴時數、不得重複配戴,於就寢前務必取下,以免感染或潰瘍。(3) 如有不適,應立即就醫。

    ✨歡迎追蹤我的 IG:abby_chao_
    https://www.instagram.com/abby_chao_/?hl=en

    WiT 智慧檯燈 Miacare 美若康 #lifestye #home #居家 BenQ

  • 錢存 在 Starman 資本攻略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9-29 18:35:27
    有 250 人按讚

    既然大家(包括連登既朋友)對長篇經濟分析文感興趣,至少唔抗拒,仲有興趣討論。係咁既話,承接上文,整多篇舊文重溫系列,出埋個下集《向左走 向右走的大時代 (下)》,大家再對比一下今日見到嘅局面,消化討論一下。

    大家不妨分享一下睇法同埋部署既策略。

    ———————————————

    向左走 向右走的大時代 (下)

    我們進入了一個「向左走向右走的大時代」,後疫情時代的環球經濟究竟是通縮、通脹,還是滯脹?這個問題受著很多因素所影響,政治和經濟的大氣候已經與我們在學校裡所學、所認知的世界有很大的分別,我們難以簡單地利用單一的經濟理論去分析而得出我們想要知道的結論。

    正如上一篇文章所講,所有經濟理論都不外乎「供求理論」,關鍵是將「供求理論」放在哪一個市場進行分析,而得出綜合的結論。今時今日,我們面對變化最大的主要有兩個市場,一是貨幣市場(錢),二是貨物市場(錢能買到的東西)。

    全世界大規模QE導致錢太多,錢太多會導致需求(對錢能買到的東西)上升。一般而言,QE首先是增加金融市場的流動性,貨幣供應增加,至於流動性會否流入實體經濟則視乎銀行會否貸款予民間企業或個人,從而促進就業和消費。但根據我們的經驗,QE只會提高投資/投機性需求,使大部份資金只會追逐資產和金融資產,從而導致資產價格的上漲,過多的流動性更會流去其他新興國家的資產市場。因此,QE會使資產市場和一般通貨市場的物價分離。

    然而,今次有所不同的是,這次的「黑天鵝」是由世界性的疫情所引起,因此世界各國央行都知道單靠傳統的貨幣政策並不能有效挽救垂死、接近停頓的經濟,因而以紛紛以「雙QE」的手段(即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雙軌而行)救市,結果是將資金直接同時注入金融和實體市場,而資金來源主要來自央行憑空印的鈔票,所謂的財政政策都只是「左手交右手」,使整個世界即時多了大量「金錢」。當疫情過去,經濟回復正常時,全球將會出現流動性過剩,而這次流入實體「貨物市場」的流動會帶動實體需求上升,這會導致通脹。這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我們需要從「貨物市場」的供應變化作出分析,直接影響供應的是生產要素成本,而這受著兩個目前變化比較大的重要因素所影響。一是急跌的油價,二是「去全球化」。前者會毫無疑問會引致通縮;後者則會令產能下降,引發通脹。兩者看似互相角力。

    首先,油價急跌是因為疫情使世界經濟活動接近完全停頓,而導致全球總體需求即時大幅萎縮所致,因此可推斷為「暫時性」因素。即疫情過後,當飛機、輪船等主要的耗油交通工具開始恢復運作,工廠開始恢復生產,逐漸恢復正常的石油需求將會慢慢消化過剩的儲油量,使該因素慢慢淡化或消失。然而,我們假設「去全球化」可能是一種趨勢,至少我認為「再全球化」(re-globalization)的進程將會困難重重。因此,結論是生產要素成本在後疫情時代將會上升。

    此外,日前油價急跌至「負油價」亦可能會產生另一種影響。雖然油價問題樂觀點看可能只屬暫時性,但如觸發油企破產潮和相關衍生產品的斬倉潮,交易對手風險(counterparty risk)會將風險隨著資金鏈蔓延,形成骨牌效應,造成金融市場大混亂,甚至金融危機。如我在前文《負油價與負利率的大時代》末所說「在現今世代,面對金融危機,我們有無限QE......」。沒錯QE是應對金融危機的「抗身素」,食足整個「療程」可以治標,但我們知道這並不治本,而且會產生不少「副作用」-- 市場上錢只會越來越多,資產市場將會進一步扭曲。

    當錢越來越多,這又回到了後疫情時期由流動性過剩所引致發的通脹問題。經歷過08金融海嘯,我們都知道「放水容易收水難」。QE如吸毒,癮君子要戒毒談何容易。情況尤如每次傾盤大雨過後,水塘裡長時間積滿了水,但水進去了又不能有效排走,越積越多。當最後一次大雨過後,水塘真的要滿瀉了,一次過湧出來,形成洪水氾濫,一發不可收拾。因此,看似互相角力的「油價急跌」和「去全球化」其實都會是在後疫情時期引發通脹的因。

    從傳統經濟學角度,通縮和通脹都會引致經濟衰退,哪個比較可怕?理論上,通縮最可怕的地方是消費收縮導政經濟走下坡的惡性循環。當經濟蕭條時,總體需求收縮,人們預計物價會下降,銀紙比貨物保值,就將錢存入銀行,更加不願消費,經濟就會再惡化,形成惡性循環。從另一個角度,通縮的成因有兩個,一是貨幣供應量不足,二是產能過盛。然而,在歷史上真正由通縮所引發的經濟危機只有一次,就是1929年全球經濟大蕭條,而當時除了產能過盛外,貨幣供應不足是主因,而貨幣供應不足的主因是因為當時世界各國還在實行金本位制,貨幣是以黃金為錨,增發貨幣需要有同等價值的黃金。因此,當產能過盛時,貨幣的供應量未能追得上貨物的生產量,因而導致通縮的惡性循環,人人緊握著手中稀缺的貨幣而不肯消費。

    因此,通縮最可怕的地方是貨幣供應不足所引發的經濟危機。今時今日,第一已沒有國家實行金本位制,貨幣的發行在QE的發明後,理論上是無限量的。加上全世界都已參與「美元遊戲」,當中的「代幣」美元是靠一種叫「AAA」的信用發行,而理論上「場主」想發行多少「代幣」去玩遊戲都可以。第二,在「去全球化」下,未來產能不會如以往般過盛。因此,不會再出現大蕭條時期貨幣供應量不足以去追逐過多貨物生產量的問題。

    當通縮已不足為懼,我們唯一需要擔心的是通脹,準確一點來說是滯脹(Stagflation),即經濟衰退下出現的通脹。面對通脹,央行只需加息就可以控制經濟過熱所引發的通脹。可是,如果通脹的出現並非經濟過熱所引起,而是多年來扭曲性的貨幣政策所引致,而全球產能大跌使貨物生產量未能追上市場過剩的流動性時,經濟衰退與超級通脹同時到來。加息又死,減息又死,形成「向左走向右走」的兩難局面,「美元遊戲」下的QE已不是無敵,正如我前文所說,這是「美元遊戲」的死門。

    最後,在現今世代,到底通脹還是通縮比較可怕?我想大家已有答案。世界充滿著變數,最壞的情況不一定會出現,但有一件事可以肯定的是,在後疫情時代,流動性過盛和產能減少是肯定的。如果走到「盡頭」時最終結果一定是「慘烈」的,我們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在「第一回合」就要勝出,使自己在最後面對「遊戲盡頭」時的創傷作緩衝。而在「第一回合」勝出的唯一方法是估算市場上過剩資金的流向。很多人認為的黃金避險只是一種防守而不能讓你勝出,要勝出我認為一定是……先賣個關子,大家可以從這個方向先想想。

    作為投資者,不用貪心,不用急於「撈底」,掌握好重點便足夠。

    Starman
    2020.4.23

    原文(Starman投資世界):
    http://starnman84.blogspot.com/2020/04/blog-post_23.html?m=1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