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因為加入某個電影群組,勾起了許多對舊片的回憶,也想起自己寫過這篇談LD影碟與KPS金獅影視死亡的文章。
此文寫在2006年。現在重看,當然也有的看法過時,但最後一段預言,基本上成真了。】 Thursday, May 11, 2006
Laserdisc
前文說到即將展開的次世代影碟制式大戰...
【最近因為加入某個電影群組,勾起了許多對舊片的回憶,也想起自己寫過這篇談LD影碟與KPS金獅影視死亡的文章。
此文寫在2006年。現在重看,當然也有的看法過時,但最後一段預言,基本上成真了。】 Thursday, May 11, 2006
Laserdisc
前文說到即將展開的次世代影碟制式大戰,不禁令我想起已經「死去」的LD。
LD即Laserdisc,鐳射影碟是也,是第一代普及的數碼影像媒體。
比較年輕的朋友也許對這東西印象不深,總之外型就是一隻大了幾個碼兼且雙面的CD(因為每面最多只能貯存約60分鐘影像,一套feature-length電影就必定要用上兩面)。
LD原來早到1980年左右已經研發出來,但真正投入市場應該是80年代中期。
在香港,LD的推出適逢三大有利因素︰
一.剛冒起的Karaoke熱潮;
二.香港電影產業正處黃金高峰期;
三.以快圖美、KPS為首的連鎖影帶租貸店的興起。
這三點令LD制式在香港流行得極快——當年家裡如果沒有一部附帶Karaoke功能的LD機招呼親朋戚友,簡直枉稱「中產」!LD在香港的普及速度,連日本和美國都比不上(一直到90年代上半,許多美日家庭仍只是租看錄影帶)。 最初我跟大多數香港人一樣,都只是租LD看(當然少不了轉錄VHS保存)。到了後期(90年代初)LD家庭影院在美國方面開始比較流行,美版LD因為發行量增加而減低價錢,電影迷兼佔有狂的我便開始了收集LD的「敗家」工程(幸好已經畢業及開始工作)。 最「敗家」的一次,要算是狠狠購買了《Godfather Saga》的Boxset(把《教父》三集連同deleted scenes,按故事時序從新剪輯,由哥普拉親自監督製作,另附一隻幕後特輯LD,和一本非常珍貴的圖冊),盛惠$1,500!全套9隻CAV(最高質素的LD制式,可以定格慢鏡,碟片每面只能載30分鐘),非常沉重,拿回家時手都軟了!
雖然說當時LD價錢回落了,但一套新出荷里活電影的LD大概還是要$220以上(請記著,是十多年前$220!)相比起來,現在的DVD價錢其實非常相宜。
(HMV連鎖店現在好像長期都有sale,許多經典好片的DVD都只是$70~$100的價位,因此每次去都總忍不住買一、兩隻。) 如果嚴格按法律,當年這些進口美版LD全部都是水貨;真正完全合法的正版,是香港發行商購買外國片版權,然後自行製作的港版影碟。
但這些港版碟不論畫質至聲音都比美版碟差得多,而且因為發行量甚少(因為根本沒有理會銷售市場,主要都是賣給影帶租貸店),價錢竟要$500~$700之譜,當然沒有人笨得花這等不合理價錢去買次貨!
同樣的情形也出現在港產片LD上。香港片商/發行商自己出的,昂貴之餘質素差勁;反而賣到外地,人家當是寶!特別是日本版的港片LD,從聲、畫以至封面包裝俱用心做好,到了香港的價錢也只是$300~$400,當然成為收藏者的選擇。 (值得一提的是,許多港片到了日本都改了截然不同的戲名,饒有趣味。例如王家衛的戲,《阿飛正傳》=《慾望之翼》、《東邪西毒》=《樂園之瑕》、《重慶森林》=《戀之惑星》……) 香港片商沒有提高自己產品的質素,主動開闢銷售市場;到了人家進口的高質產品擴大了市場後,就說水貨如何侵蝕行貨的利益,並且向官方、政界施壓。終於一群「矇查查」的議員通過了禁止水貨的法例,令當時已經受翻版VCD嚴重威脅、正從租貸轉型為銷售的KPS(金獅影視)雪上加霜,最後促使這家當年我最喜歡留連的連鎖店關門大吉,現在想來還是心中有氣!
香港片商弄倒了本來應該是合作夥伴的正版影碟連鎖/銷售店,卻還未醒覺,面對翻版VCD潮,仍然奉行「高碟價」政策。沒有了租貸業,加上巨大的差價,助長翻版VCD如狂風掃落葉,把港產片摧殘得七零八落,這些都是後話…… DVD出籠後,LD完成了它的歷史任務。家裡那一堆碟片頓時成了昂貴的裝飾品——這痛苦是任何經歷過制式轉變的收藏者都深切體會的。所以今次新制式之戰,我比較支持HDVD,無他,因為它能向下兼容DVD也。
不過無論誰勝誰負也好,這次很可能是最後一次的影音制式戰了。
因為可見將來,所有影音產品恐怕都只存在於電腦硬碟(甚至網路伺服器)裡,透過網路販運銷售,再無實物…… #LaserDisc #LD #KPS #金獅影視
錄影帶轉數碼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一股兩名]YesAsia!元祖電商!回憶返晒嚟!
TLDR:小時侯,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長大後,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我在這頭,新娘在那頭。後來啊,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我在外頭,母親在裏頭。而現在,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
==============
月頭訂最抵!2021比別人知得多。subscribe now(https://bityl.co/4Y0h)。Ivan Patreon,港美市場評點,專題號外,每日一圖,好文推介。每星期6篇,月費100,已經1700人訂! 畀年費仲有85折
==============
1. 我就係留意埋啲冇人留意嘅嘢,咁先有獨家(*)
2. 以前有個同事,花名叫做「吉吉」,因為佢叫做阿喆。幸好,自從有咗陶吉吉後,好多人都知呢個字讀「哲」。不過目測好多人都仲係叫佢陶吉吉,未必唔知係「哲」,但怕同人講去聽陶喆,人地以為你去聽陶傑,或者曹捷。正如我上次寫仙台(https://lkdin.io/3TPk),話我寫咗篇文講魯迅,都有人以為係佬訊。(我話:係呀,嗰條友抄咗佬訊個logo)
3. 其實應該話,「喆」「哲」根本就係同一個字,異寫。正如「碁」亦即係棋,不過好似圍棋專用,或者係ACER。有型啲咁解。
4. 而作為一個文青,我當然早就知道「喆」字。都唔係好深啫,金庸嘛,王重陽咪王喆,歲在甲子,陽者為吉,重陽咪喆(亦所以重陽係九月九)。
5. 至於呢間公司,我一路都以為係「喆麗」(請睇招股書),做乜變咗「哲麗」?而且我見好似係得aastock(巧似中資背景喎btw,因住拎晒你啲data,知道你睇過乜股票),同埋好少部份嘅大陸網站。
6. 但係咪關簡體字事?又似乎唔係。就我理解,簡體字都有個喆字。呢,之前盛傳呀Bill Gates件翻譯小三,咪正係「王喆」,大陸都有個歌手叫「王喆」。
7. 又,呢啲咁嘅問題呢,我唔知會唔會遲早搞到出法律問題。「所以都係要有common law」(**)。你見啲文件全部都講,中文名嘅嘢,for identification only
8. 加埋簡體字就更煩,例如肖剛到底係姓肖定姓蕭,佢本人都未必知。更煩嘅,例如美團嘅蔡文胜,我到而家都唔知係蔡文勝定蔡文胜。因為繁體字版招股書都係寫佢係蔡文胜。
9. 最後都講返呢間「喆麗」,咩東東?正係Yes Asia!嘩,啲回億返晒嚟,我估四十幾歲嗰班人(即係我)就會識!元祖電商公司!(甚麼點點紅 博學堂嗰啲就香晒)
10. 第一個反應應該係:嘩,間嘢仲未死的?第二反應係,嘩,仲搞上市?
11. 唔失禮的,14億市值。收入又係十幾億港紙,舊年純利成億港紙,唔係啲假大空嘢。「王維基檔嘢半年計埋保就業都係賺1億咋」
12. Yes Asia做乜?知嘅自然知,我年代嘅人,識呢檔嘢,九成係上網搵啲港產片VCD,歌手CD,香港小說咁。正係咁嘅生意!
13. 事實公司今年24年,你見到了,都話第一代電商股,亦係我讀大學嘅年代,初接觸互聯網嘅年代,生存到今日仲上埋市,真係好嘢
14. 公司成立源起,就真係因為創辦人在美國唐人街買四大天王CD,發現好貴,然後覺得不如自己做。果然係解決痛點。最初只係都係拎唐人街啲貨上網賣,後來甚至繞過中介,直接同唱片公司拎!
15. 當然公司後來慢慢轉型(仲有人聽CD睇VCD睇書?),變成賣衫賣化妝品,但的確係賣香港CD VCD 同書起家的。又,仲有留意一樣嘢:CD VCD 書都可以數碼化,但化妝品同衫暫時都未得。見到分別冇?
16. 寫到呢度,想講係,呢種「思鄉」,亦係一門幾好嘅生意。當然唔多唔少會被互聯網鏟平,但仲係有啲嘢取代唔同。
17. 例如我寫過,我阿爺當年係差佬(死咗十世,你鍾意我畀個地址你起佢出嚟鞭屍都得),怕老廉(但佢堅持自己清白),著咗草去台灣。咁佢地成班友,在台灣,就真係好似「大時代」咁,去租TVB錄影帶睇,貴一貴都租。
18. 你笑佢?到我在英國讀書時,雖然我嘅懶係懶到連唐人街都唔去(我在Warwick,最近要去到Birmingham,都搞你粒幾鐘,我除咗飛髮外就好少去)。但,如果去開倫敦(咁有一排在嗰度返intern添),我都係去唐人街,食旺記(好撚好食,特別係同其他嘢比),然後買張小嫻買亦舒睇。(***)
19. 然後又諗下,我而家Patreon讀者,居然都唔少係嚟自海外。冇正式統計,但有啲畀英鎊畀加紙澳紙嘅,就一定係海外。亦都有啲私下有同我傾計,日本嘅有,韓國有,去到芬蘭愛沙尼亞都仲有。而好明顯,我啲讀者應該全部都係香港人,我難以想像一個台灣人或大陸人或馬來西亞華人會睇我寫嘅文。
20. 一方面,固然亦係「思鄉」,我會講到香港嘅嘢,或者畀佢睇到廣東話嘅文。雖然你可以話大把人都有寫文,但,就係唔同。
21. 另一方面,亦係科技真偉大。你諗下,雖然金庸年代之類,寫文真係發達。但,你賣文賣唔到去芬蘭啦?但而家多得科技先進,我在香港寫文,甚至芬蘭嘅朋友都睇到。
22. 仲有?甚至有住加拿大嘅讀者請我食飯傾計。點請?咪佢幫我叫外賣(可惜只係UBEREAT,唔係女),然後佢在加拿大食,我在香港食,開個Zoom傾計。
23. 所以呢,都係應該感恩,感恩過郭感恩(****)。當然我要投訴嘅,扯,我而家Patreon真係可以在邊度寫都得,我可以住兩個月日本,然後住兩個月韓國,又住兩個月越南,照樣寫文,爽到極。以前啲作家都未必有咁爽,至少仲要咩搵個Fax機交稿。
24. 可惜疫情關係,以上呢啲我諗咗好多年嘅嘢,理應可以實現,但就實現唔到。不過唔緊要,心存樂觀。
25. 多謝大家一直嘅支持。下半年仲有更多更精彩嘅嘢。
(*)雖然獨家is overrated。N年前女朋友做記者,日思夜想就係做獨家(財經咋喎,唔係水門海南雞事件),當時我已經隱約覺得唔妥。然後你而家發現,獨家is overrated,creativity is overrated,唔係唔重要,但唔好過份強調。蘋果唔係第一間出智能電話,又唔係第一間賣平板,更唔係第一間賣MP3。但點解唔係潘蘇通松日MP3 Matsunichi變2萬億市值企業?寫文嘅嘢,光有idea冇用,仲要execution,當然好多時亦係寫得好不如寫得快,寫得快又不如有無限資源谷traffic(即係,用公司資源) — 而最重要係:加張靚女相,話知你莎士比亞加陶傑都即時收皮。愛恩斯坦話a picture is worth a thousand words嘛。你睇我都係冇樣賣冇波賣先要打咁多隻字,人地一個月就出幾十張相,我就打幾萬字咁咯。
(**)日本又有common law啦,而未有中資股年代,東京先係亞洲金融中心咯。
(***)點解係買張小嫻亦舒,唔係倪匡金庸陶傑?兩個原因。第一,keep your friends close and your enemies closer,要搞掂港女,先要了解港女。但第二,倪匡金庸陶傑甚至畢華流梁望峰嘅書,我早早已經睇晒。
(****)有讀者同我反映,基本上一見到感恩,就知道我下一句係郭錦恩。但冇問題嘅,洛賓的軌蹟你都知道次次咁玩,但依然防唔到,依然好睇。
==============
月頭訂最抵!2021比別人知得多。subscribe now(https://bityl.co/4Y0h)。Ivan Patreon,港美市場評點,專題號外,每日一圖,好文推介。每星期6篇,月費100,已經1700人訂! 畀年費仲有85折
==============
錄影帶轉數碼 在 HashTECH 科技玩物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恐怖錄影帶 😨】FGO 夏日活動玩貞子風 😱 不過有人唔識錄影帶係乜仲恐怖 😨😨😨
►看全文 https://bit.ly/34yVl0S
#FGO #錄影帶 #夏日活動 #恐怖片 #貞子 #昭和 #水著伊利雅 #抽到殺生院轉身跳起Yeah #遊戲動漫 #hashTECH #科技玩物 #香港01
---------------------------------
👾 PS5\Switch\Xbox遊戲情報及攻略
► https://bit.ly/313oUV1
😎 iPhone 12 SE2最新消息\功能合集
► https://bit.ly/33cAJe4
📱 手機教學合集\一鍵清機\實用好App
► https://bit.ly/2PbRdek
---------------------------------
❤️ Subscribe埋我哋YouTube Channel 📺
► https://bit.ly/2DcMN23
---------------------------------
下載《香港01》App即睇最貼心數碼生活資訊💪
►立即下載 → https://hk01.app.link/cDzRrmV2vO
錄影帶轉數碼 在 彭博商業周刊 / 中文版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開卷】經歷巨變中的網絡廣告世界
你或許並沒有注意到,但如今的互聯網正處在一場革命的風口浪尖之上。世界各地的工程師團隊正在為這場十年來最大的變革而埋頭苦幹。這場變革有可能將徹底改變互聯網領域以及支持該領域的3300億美元數碼廣告行業的權力格局。這一切都與Cookies(即網站在用戶瀏覽網頁時儲存在用戶電腦上的資料)有關。如果說互聯網是由數十億個齒輪驅動的一部深不可測的機器,這些Cookies就是讓一切保持運轉的潤滑劑。這是因為網絡在很大程度上是靠廣告來提供資金的。而這些名為Cookies的純文字檔案決定了向哪些人展示哪些廣告。自今年1月開始,這一切都將發生變化。
這場變革還可能會為發行商、尤其是為媒體行業提供一個好機會,讓它們能夠改變自己在數碼消費時代的賺錢方式。前提是,如果它們能夠行動一致的話。無論什麼時候,只要你感覺自己好像被廣告跟蹤了,那麼一定是Cookies從中作梗,但是在1990年代中期,當Cookies最初出現時,它們是無辜的。在當時流行的網絡瀏覽器Netscape公司工作的工程師們需要一種方法,讓互聯網記住用戶把什麼東西放進了電商的購物車裡、或是單單為了記住你的偏好。他們將一個記錄這些數據的純文字檔案放置在你的電腦之中。這樣,當你回到那個網站時,就不必再次登錄了,而且你的購物車裡還會保留著電影《鐵達尼號》(Titanic)的錄影帶、Furby的毛絨玩具、或是其他任何1990年代人們會購買的東西。
廣告商逐步意識到這些Cookies也可以用來在互聯網上跟蹤用戶。在獲得那些網站同意的情況下,他們開始借助網站在用戶設備中置入「第三方」Cookies,這與來自網站本身的第一方Cookies完全不同。(從技術上講,你作為用戶是第二方,只不過你並會不製作Cookies。)一個廣告網絡中所包含的網站越多,其有可能勾勒出來的有關用戶的瀏覽習慣─以及推斷而來的購買偏好─的畫面就會越完整。若能知道你對電影《鐵達尼號》及Furby毛絨玩具的網站感興趣,則會是很有價值的數據。――Alex Webb;譯 曉立
(本文節選自《彭博商業周刊∕中文版》第199期,如欲查閱全文,歡迎訂閱)
★★訂閱聯絡方法
網站:www.bbwhk.com
電郵:bbwhk_cir@modernmedia.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