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銷貨單日文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銷貨單日文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銷貨單日文產品中有5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3萬的網紅台灣民眾黨,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綠色大內宣 不敵 #民意雪崩式反撲 #高端單日接種人數持續探底 總統蔡英文、副總統賴清德日前都獻出手臂當「高端人士」,府院黨與側翼上上下下強力推銷只有「1.5期」的高端疫苗,但數字會說話,#9月2日僅530人施打,#8月31日單日更只有504人施打,對比開放施打單日16萬人接種,呈現 #雪崩式...
銷貨單日文 在 台灣民眾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綠色大內宣 不敵 #民意雪崩式反撲
#高端單日接種人數持續探底
總統蔡英文、副總統賴清德日前都獻出手臂當「高端人士」,府院黨與側翼上上下下強力推銷只有「1.5期」的高端疫苗,但數字會說話,#9月2日僅530人施打,#8月31日單日更只有504人施打,對比開放施打單日16萬人接種,呈現 #雪崩式暴跌!
隨著國際與民間捐贈的疫苗逐步抵台,BNT以及AZ陸續開放年輕人施打,如果高端疫苗值得全民信賴,施打狀況也不至於落差這麼大,正是執政黨對高端「揠苗助長」,沒有符合國際標準程序、二期還沒正式解盲就匆促上路,才搞得原先可能成為台灣之光的高端疫苗,變成滯銷貨。
-
➤單日只有504人施打,500萬劑訂單如何消化?
高端疫苗8月23日開打,當日逾16萬人接種,然而8月31日僅剩504人選擇高端,佔當天施打比率8.2%,9月2日施打人數也僅有530人,當日施打比率更下探到2.74%。
就算3日回升到1261人,但對比當日共有217547人接種AZ疫苗、6783人接種莫德納疫苗,高端的單日施打比率是更淒慘的0.53%,這就是民眾用行動對高端疫苗做出不信任投票!
-
➤淪為滯銷貨,卡國際疫苗只為讓高端「消庫存」?
回顧民進黨疫苗採購國際疫苗「鬧劇」,東洋模式原先可取得的3000萬劑BNT疫苗因「水太深」等政治原因停擺,爆發本土疫情時民間企業主動提出購捐疫苗的計畫,政府又以「原廠授權書」等理由為難,甚至還以「現在沒人買得到疫苗」潑冷水,讓國內陷入疫苗恐慌,最終迫於民意反彈下才放行。
反觀面對國產高端疫苗則是一路開綠燈,從量身定制的審查方式,EUA通過前採購500萬劑,又派出總統、副總統當「高端人士」宣傳,最終還是沒能取得民眾信任。
如果一切按部就班,民眾有信心,接種率自然會提高,如今在政府拼命下指導棋的情況下,高端疫苗形同騎虎難下,人民對高端的信心被政府消磨殆盡,甚至必須想盡辦法創造出「疫苗空窗期」來 #消耗庫存,這些都沒辦法解決根本問題。
-
#台灣民眾黨絕對支持發展本土生技產業,讓國產疫苗成為重要戰略物資,然而民眾要的是有科學證據佐證安全性、效力的國產疫苗,應遵循國際規範、申請相關國際認證,才能取信於民,也才能避免最信任執政黨的「高端人士」#淪為國際疫苗孤兒。
變種病毒不斷肆虐全世界,許多國家開始研發2代疫苗,此時更是國產疫苗放慢腳步做好完整試驗與研發的最好時機,若能真正「超前部署」讓高端疫苗做完符合國際規範的相關試驗,才能讓台灣民眾和全世界都認同我們的國產疫苗,未來疫苗外交更是大有可為!
#民眾黨
#台灣民眾黨
---
民眾黨2歲了,#歡迎一起加入民眾黨,「起造新台灣」💪
https://joinus.tpp.org.tw/
銷貨單日文 在 非凡電視台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0414 #收盤 #重點
#疫情 #紐約
美國紐約州長古莫(Andrew Cuomo)13日表示「最壞情況已經過去了」,因感染武漢肺炎(COVID-19)住院的人數似乎已進入高原期,單日新增死亡人數也下降到約一週來最低,美東共六個州(紐約州、康乃狄克州、德拉瓦州、紐澤西州、賓州和羅德島州)將研擬重啟經濟計劃。讓商店行號和各級學校逐漸恢復正常運作,而他個人希望未來幾週內就能有結果。
#國安基金 #台股
美股周一雖然回檔,但台股今(14)日以10,130.66點跳空開高,不僅蘋概三王領軍上攻,防疫股,3月營收表現亮眼股也是上攻族包括生醫、半導體、光電與電子零組件等股都有表現。國安基金雖然截至目前只投入了7.5億元護盤,但委員會決議授權期限將到疫情結束,安定投資人信心,也推升今日台股開高走高的氣勢。
#中國 #出口
中國海關總署今(14)日在記者會上公布,3 月份中國進出口人民幣 2.45 兆元,年減 0.8%,降幅較 1 至 2 月縮小 8.7 個百分點;其中,出口人民幣 1.29 兆元,年減 3.5%,預期年減 17.5%,1 至 2 月份年減 15.9%;進口人民幣 1.16 兆元,年增 2.4%,預期年減 6.8%,1 至 2 月份則衰退 2.4%。中國海關發言人李魁文表示,外貿出口雖必然有衝擊,但隨着中國國內工業生產和居民生活逐步恢復,強大的國內市場潛力逐步釋放。
#蘋概股 #iphone #降價
肺炎疫情嚴重打擊電子消費市場,傳出中國多家電商開始降價蘋果iPhone手機。京東iPhone 11 64GB版本的售價為4999元人民幣,比原價便宜500元人民幣;iPhone 11 Pro比原價省了1200元人民幣;iPhone 11 Pro Max降幅更高達1600元人民幣(近新台幣7000元)。而最新數據顯示,蘋果iPhone銷貨量也因此較2月份激增。蘋果股價周一(13日)上漲1.96%,每股收在273.25美元。
#PCB #南電 #臻鼎
南電(8046)近兩日獲投信法人買超4467張,尤其昨日(4/14)單日就買超3808張,買盤積極,今日開盤後,股價也是放量往上衝高,不排除投信法人今日也持續加碼的可能性;回歸基本面來看,南電的主力產品線ABF載板受惠遊戲機、伺服器、5G基地台等需求,訂單能見度高,如下半年疫情緩和,BT載板部分需求也有機會快速提升,帶動南電今年獲利顯著成長。
PCB龍頭臻鼎-KY(4958)中國大陸掛牌子公司鵬鼎控股受惠自動化、美元兌人民幣升值等正面因素帶動,自結今年首季淨利年增六成以上,市場看好,鵬鼎控股營運逆勢走強,母公司臻鼎也將「母以子貴」,帶動今(14)日盤中大漲逾6%,股價重新站上百元大關。
#偏光片 #明基材 #誠美材
由於新冠肺炎影響,導致偏光片廠產能供應不足,傳出大陸偏光片大廠調漲價格的消息,激勵明基材(8215)、誠美材(4960)攻上漲停。
#遠距辦公 #遠距教學 #立積 #瑞昱 #晶片
遠距辦公、教學推升Wi-Fi 6市占率快速衝高,催生網通晶片大廠瑞昱(2379)及射頻元件立積第2季路由器應用晶片出貨量大增,瑞昱新款Wi-Fi 6晶片已獲客戶驗證,第2季拉貨動能強勁;立積亦接獲中系客戶Wi-Fi 6追加訂單,第2季路由器營收貢獻度快速攀升至20%,法人預估兩晶片大廠第2季營收將挑戰雙位數成長。
#歐系 #外資 #亞系
外資昨天反手買超中信金(2891),歐系外資也將中信金的評等調升到「表現優於大盤」,中信金雖尚未發布股息發放金額,但法人認為至少1元的配息應該是基本款。
亞系外資針對台塑四寶出具最新研究報告,認為在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下,市場需求減少、出口訂單減少,四寶中首選台塑,給予買進評等、目標價102元,台化、南亞則給予中立評等,至於台塑化依舊為四寶中最保守看待一檔。
#財經 #新聞 #非凡新聞 #ustvnews #news
銷貨單日文 在 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國力決勝點在AI?經濟學家:先別管中美貿易,新科技的影響比全球化更大
2019-11-20 08:39商業周刊 黃齊元/商業.com專欄作家
摘要
1.經濟學家分析,「全球化」的影響力還低於「科技」,台灣對此趨勢的反應相對慢。
2.龐大電商經濟,需要更好、更創新的技術支援,企業或年輕世代,更該緊抓趨勢、找出商機。
行政院長最近召開科技會報,討論AI造成的社會影響。台積電前董事長張忠謀表示,政府不應只聚焦產業面,也應注意社會面,且應補助中小企業因應新興科技帶來的衝擊。
張董的出發點很對,政府不能只從台積電、鴻海這些大企業的角度來思考AI政策,畢竟台灣產業結構大部分是中小企業。
張董事長並非唯一看到這個問題的人。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台裔美籍楊安澤(Andrew Yang),也以AI將造成大量失業,作為主要政見訴求,講中了很多人的心聲,異軍突起。
楊安澤指出川普之所以當選,就是因為他看到美國製造業工作被取代的趨勢,有4百萬人丟掉工作,因此他以此為競選主軸,最後贏得總統大選。
楊安澤看到AI即將對「中低階服務業」造成巨大衝擊,包括文書人員、超市銷售人員、餐飲業服務生以及卡車司機。這個趨勢已在發生,楊作為一個政治素人,目前民主黨候選人人氣排行高達第6名,不是沒有道理。
台灣會不會有類似的問題?當然會。根據國發會最新報告,台灣人口紅利已失,由於少子化及老化速度,今年極可能出生人數首次低於死亡人數,較原先預測提早一年。按照這個速度,2050年台灣將剩下不到2千萬人,所以台灣需要利用AI來彌補人力缺口。
中美貿易大戰雖然對全球經濟造成衝擊,但根據經濟學家分析,「全球化」的影響力還低於「科技」。台灣對於這個趨勢的反應相對遲緩,我們產業「數位轉型」的程度低於亞洲很多國家。
根據麥肯錫評估,到2030年,台灣數位轉型人力需求缺口將達803萬人。可被AI取代的工作,包括會計、秘書、組裝工人、客服、電話行銷、貨車司機、仲介等;至於新興的工作則包括AI與機器學習專家、電商與社群媒體專家等,新工作遠不及流失的工作。
AI對一般人有什麼意義?第一、你可能會被淘汰;第二、你必須學習新的技能,才能維持競爭力;第三、你的公司可能雇不到足夠多對的人才。這是一個重新洗牌的過程,有些人會被淘汰,有些人可以存活,還有些人可以更上一層樓,成為新的權力擁有者或財富創造者。
我是一個創投家。站在投資家的觀點,變動代表了機會,最糟糕的情形是「維持現狀」。因此,我對於中美貿易大戰以及AI科技崛起,欣喜若狂,這是10年難得一見的典範轉移與財富重分配。別人不動是他們的損失,但我要投資未來。
但事實是,很多人已看到了這個趨勢。上週,生策會(生技醫療產業策進會)理監事改造,來自科技界的企業大老囊括35席理事中的11席。這說明「跨界」已成為潮流,科技正加速和所有產業融合,其中的關鍵就是AI,這是台灣向上提昇的契機。
最近中國大陸天貓雙11購物節,僅1小時03分,就破了1000億人民幣銷售大關,總成交金額高達2684億人民幣,再創新紀錄;美國的單日線上購物紀錄是62.2億美元,約400多億人民幣,和中國大陸相差甚遠。
中國市場龐大,電商已深入中國經濟和產業體系。如果你是一個企業,你不能錯過這個商機;如果你是一個年輕人,你更應思考如何和這個趨勢沾上邊。
更深層的意義是電商經濟背後的基礎建設和科技。這牽涉到5G、支付金流、精準行銷和很多手機智慧應用。科技廠商如台積電、聯發科及鴻海等,都不能忽略這塊大餅,因為明年的數字肯定會比今年更驚人,需要更好、更創新的技術支援。
中美AI的競逐,已經從拚「技術」轉為拚「教育」。中美貿易戰開始,大陸AI教育就往學齡前兒童扎根,幼兒AI教育蔚為風潮,有大陸補習班廣告訴求:「未來的文盲,就是現在不懂程式設計的小孩」。
大陸官方去年發布「高等學校人工智慧創新行動計畫」,預計2030年大陸各大學AI教育將遍地開花。而對這個潛在威脅,連美國國防部部長近期都在公開場合表示憂心。
台灣的AI政策並沒有錯誤,但問題在於意識形態。未來在少子化趨勢下,人才可能流失,也無法和全世界最大的市場接軌。最近我和以色列一位專家討論,他說AI演算法不是關鍵,重點是大數據,全世界除了Google、Amazon外,誰有最多的big data?答案很清楚。
上週末去看了電影《魔鬼終結者:黑暗宿命》(Terminator: Dark Fate),很有感觸。這是我最喜歡的電影系列,講的是人類與機器(AI)的戰爭,當年看起來像科幻小說,現在卻越來越真實。
魔鬼系列第一集拍攝於1984年,《一九八四》也是歐威爾經典預言小說的書名,描述控制人民的國家機器,「老大哥正在監視你」。魔鬼指的是打不死的機器人,但背後真正的大腦是AI「天網」,機器人只是工具。這個情節今天已在發生中,不管是西方或東方,即使在民主社會,也有國家機器背後操縱的影子。
誰才是真正的魔鬼?是人類還是機器?人類能否戰勝機器?還是被政府機器控制的體制擊潰?在「黑暗宿命」中,機器開始變得有人性,而人類身軀也裝了機器的配件,兩者區分越來越模糊。
整部電影最感人的地方,在於人類不向「宿命」低頭,從被機器摧殘的廢崛中站起,扭轉了自己的命運。在全世界大變局中,台灣能否反敗為勝、挑戰不可能?端看全體人民的智慧。
黑暗從來不應是台灣的宿命。 We deserve better, much better.
附圖: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 記者黃義書/攝影
今年度的阿里巴巴集團「雙11」購物節,成交總額達到人民幣2684億元(約新台幣1兆1541億元)。 特派記者蔡銘仁/攝影
資料來源:https://udn.com/news/story/7240/4175794?fbclid=IwAR3YtnMBG4Ws1Fd_G_ISRstGevlNnbESKt6a9m3q7wWyEeDACy4YsPeyT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