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銅製品有什麼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銅製品有什麼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銅製品有什麼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銅製品有什麼產品中有10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424的網紅艾瑞絲の吃貨日常,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宜蘭頭城 📍阿宗芋冰城 - 根本已經是去宜蘭頭城玩的知名地標了! 說到頭城除了想到城堡咖啡、再來就是阿宗芋冰城了! 在地經營超過50年,原本為叭噗批發商(現在小孩還知道什麼是叭噗嗎?) 自產自銷深受大家喜愛,於是變成了現在來頭城必吃的觀光景點了😆 生意有夠好,光在門口就看到大排長龍的人潮 車子停...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Amijan Light Travel 亞美將輕旅行,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這是我第一次到泰國東北烏汶府旅遊,雖然短短的三天兩夜卻深深愛上這裡的旅遊悠閒節奏,我們待了烏汶府及孔堅,跑了幾各地方,從泰絲製作到棉製品及黃銅手工藝,最後還參加了一年一度的蠟燭節慶典活動,讓大家可以藉由這些旅遊行程去更了解泰國人的傳統文化。 很不捨的結束這趟東北之旅,希望下次還有機會再訪問烏汶府。...

銅製品有什麼 在 依庭Eating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9-10 22:11:59

每次吃鳳梨酥,都會想起以前高中有次到中正大學去面試,經過整路的鳳梨田,我才知道原來鳳梨是倒著長出來的,而且真的是嘉義民雄的鳳梨最有名~但鳳梨真是奇妙的生物(?)就是又愛又恨,鳳梨的所有製品我都超級愛,但是在辦公室出現就會被關注(大家應該知道為什麼吧…),所以這次收到旺萊山鳳梨酥中秋禮盒我只好…自己躲...

銅製品有什麼 在 ????米娜?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9-03 22:40:08

貓孩子的大小事💖 長輩養貓,就覺得貓有吃就好, 但Mina認為毛孩子是家人, 家人的營養當然不能忽視, 貓吃了什麼,要講究一下囉!
原因不外乎就是希望毛孩子過得更健康的生活。 為了樂樂健康,在獸醫推薦下試了很多品牌,但樂樂都不愛,終於試到一款樂樂願意吃的無穀貓飼料了,開心。 而且乾糧還是愛心❤️形狀...

銅製品有什麼 在 林凱鈞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7-27 13:40:14

新冠肺炎病毒主要是藉由近距離且長時間產生人與人的接觸,飛沫為其主要傳染途徑。但根據世界權威醫學期刊之一「The Lancet: Microbe」在一項研究中,指出COVID-19病毒可在各種常見之表面存活數小時,甚至數天。像是病毒在「口罩」外層的存活能力,就十分驚人! 而美國的「華爾街日報」亦曾於...

  • 銅製品有什麼 在 艾瑞絲の吃貨日常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9-23 12:57:54
    有 14 人按讚

    📌宜蘭頭城
    📍阿宗芋冰城
    -
    根本已經是去宜蘭頭城玩的知名地標了!
    說到頭城除了想到城堡咖啡、再來就是阿宗芋冰城了!
    在地經營超過50年,原本為叭噗批發商(現在小孩還知道什麼是叭噗嗎?)
    自產自銷深受大家喜愛,於是變成了現在來頭城必吃的觀光景點了😆

    生意有夠好,光在門口就看到大排長龍的人潮
    車子停在對面的巷弄裡也蠻方便的
    -
    ◽️#紙杯一杯 $50 /任選三種口味
    (芋頭.大紅豆.鳳梨.花生.桂圓.紫米)

    👉🏻這次選了芋頭、花生、大紅豆
    口感綿密細緻、幾乎是入口即化,
    大家一致覺得花生>芋頭>大紅豆
    因為沒有添加香料或乳製品,融的超快!大家記得別跟我一樣拍太久🤣

    三球分量很多,建議兩人點一個吃
    -
    【阿宗芋冰城】
    🏡宜蘭縣頭城鎮青雲路三段267號
    ☎️(03) 977-1362
    ⏰09:00-21:00

    ——————— ʕ·ᴥ·ʔ ———————

    喜歡我的貼文歡迎按讚、追蹤、收藏
    👉🏻 @iris_eating_0605 👈🏻

    ©版權皆為 @iris_eating_0605所有,未經同意禁止以任何形式轉載或重置圖文、及運用商業途徑,翻印必究


    #宜蘭 #宜蘭美食 #宜蘭必吃 #宜蘭景點 #宜蘭甜點 #宜蘭旅遊 #宜蘭小吃 #宜蘭一日遊 #宜蘭美食👣 #宜蘭頭城 #頭城美食 #宜蘭頭城美食 #銅板美食 #排隊美食 #銅板價 #銅板小吃

  • 銅製品有什麼 在 大詩人的寂寞投資筆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9-20 22:48:49
    有 129 人按讚

    「你好,歡迎每天聽本書,今天為你解讀的書叫《貨幣野史》。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括這本書的主題,我會說是「找回丟失的貨幣常識」。
    什麼是貨幣常識呢?我相信很多人都聽過,貨幣是一種特殊商品,它是在經濟發展中由物物交換演變出來的,充當一般等價物的交換媒介。比如說,在原始社會里,有人種田,有人打獵,有人採摘,他們一開始是直接交換彼此的產品,但很麻煩,於是慢慢約定,用某種貴金屬作為交換的中介,形成了貨幣。這就是一般經濟學告訴我們的常識。
    但這本書告訴你,這個常識是錯的。書中說到,按人類學家的考察,歷史上不存在物物交換的經濟,更不用說由物物交換演變來的貨幣;相反,有很多證據表明,貨幣最初的形態是關於欠債的記錄,它不是一種物品,而是一項技術。比如,五千多年前蘇美爾人的債務記錄,近代英國使用的木條借據,太平洋的雅浦島上使用的石頭貨幣,乃至今天銀行系統中流動的電子數據,都能證明貨幣是一種信用債務記錄,而不是我們常說的交易媒介。
    這裡需要提醒的是:信用和債務是同一件事的兩個方面,債務表示負擔,信用強調償還,它們都代表欠債,因此在很多時候可以互換,比如信用卡就是債務卡,信用記錄就是債務記錄,信用擴張就是債務擴張,等等。
    那麼關於貨幣是信用的觀點是怎麼弄丟的呢?作者指出,在17世紀的英國,發生過一場關於貨幣鑄造的大辯論,當時德高望重的思想家洛克認為,貨幣作為商業活動的工具,價值要固定,標準要統一,他不認可貨幣是信用,而相信貨幣是金銀,這種觀點贏得了辯論,並影響了後來的經濟學家。經濟學的創始人亞當·斯密把它寫在經濟學的奠基之作《國富論》中,一直流傳到今天,成為經濟學的常識,也成為經濟學的一個失誤。
    這本書的作者菲利克斯•馬汀,有經濟學、古典學以及國際關係等多個學位,所以這本書不像一般經濟學著作那麼嚴肅,而是很有戲劇性。比如上面提到的貨幣常識的丟失,書中稱之為「謀殺案」,不過作者認為,洛克否定正確的貨幣常識是無心之舉,所以將它定性為「意外死亡」,充滿了故事色彩。這本書的英文標題叫「Money:The Unauthorised Biography」,被翻譯為「貨幣野史」,充分反映了這一點。
    按這本書的觀點,貨幣常識的死亡和丟失,是經濟學的重大失誤,我們要把丟失的貨幣常識找回來,才能更好地理解經濟現象。這有什麼用呢?用一位讀者的話說,魚恐怕永遠也不能操縱水的流向,但它明白了自己曾經逆流而動的徒勞,才會去嘗試改變那些可以改變的東西,讓事情變得更好。這就是認知的價值。
    接下來,我就分三個部分為你解讀這本書:第一,為什麼說貨幣的本質是債務記錄,而不是交易媒介;第二,關於貨幣是欠債的觀點,是如何被經濟學遺忘的;第三,關於貨幣是欠債的觀點,如何幫我們更好地認識世界。
    第一部分
    先來看第一個問題, 貨幣的本質是什麼?說起這個問題,很多人憑借在書本上學過的知識,也能說出個一二三來,故事大概是這樣的:
    在原始經濟中,貨幣是不存在的,只有物物交換,效率很低。因為你必須找到一個交換對象,他有你想要的東西,你有他想要的東西,兩方面湊齊才行。這個困難讓人們產生了對交易媒介的需要,比如貝殼、金銀、銅錢等等,你可以賣出商品賺取它,又可以用它來購買一切物品,並且可以囤積起來,作為今後的財富。這就是貨幣的由來。它的本質是交易媒介。
    這套理論流傳廣泛、深入人心,因為它符合我們的邏輯想象,並有權威認證。早在兩千多年前,亞里士多德就提出這種觀點,17世紀著名的思想家洛克也堅持這種觀點,最重要的是亞當·斯密在1776年出版的經濟學奠基之作《國富論》中發展了這套理論,被後來的經濟學著作沿用,成了經濟學的標準常識。
    當然,它有時也會受到懷疑,比如經濟史上有個著名的「拿石頭當錢」的案例,就對這種常識構成了挑戰。案例說的是在太平洋西部,接近菲律賓的地方有一個島叫雅浦島,當地人過著田園牧歌式的生活。島上只有三種產品——魚、椰子和海參,沒有農作物,幾乎沒有藝術品和手工製品,很少跟外界貿易,可以說是現代人眼中的原始社會。
    按理說,這種地方最可能看到物物交換的景象,但恰恰相反,雅浦島有一套高度發達、與眾不同的貨幣,學術上叫「費幣」(中文是浪費的費)。這是一種又大又厚的石輪,直徑從1英尺到12英尺不等,中間有一個洞,可以插進木棒進行運輸。一開始人們認為,當地人選擇這種貨幣形式是為了防盜,因為它不易攜帶,就不會成為偷盜的目標。
    但後來發現,事情沒那麼簡單。在雅浦島上,交易計算的是彼此的債務,用債務抵消,餘額在以後的交易中再結算。即便到最後結算的時候,如果需要轉移的費幣太大,不容易搬動,它還是會留在原處。這個案例引起了人類學家和經濟學家的注意,它不僅對貨幣起源的常見理論提出了挑戰,還引發了貨幣到底是什麼的懷疑。
    一般理論認為,貨幣是一件「東西」——是從眾多商品中選出來的,充當中介起到方便交易作用的特殊商品。但雅浦島的費幣並非如此,通常這些石頭比交易的物品更難移動,在大多數交易中根本沒有被交換過,因此它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商品交換媒介,更像是一種信用記錄和債務清算手段。
    那麼,雅浦島的狀況是不是特例呢?隨著更多的研究和證據出現,人們發現它不是特例,而是普遍現象。
    比如,在距今五千多年前的中東兩河流域,就有了記錄債務的貨幣技術。考古發現當時的帳簿上有一種叫謝克爾的記賬單位,它記錄了商品、勞動和法律懲罰等各種事物的價格,比如每個月的勞動價值是1個謝克爾,租一輛牛車每天要支付1/3謝克爾,扇別人的耳光要罰款10個謝克爾,等等。這種經濟既不是物物交換,也不靠鑄幣支持,而是靠虛擬的債務和收入記賬系統來運作。這時候貨幣充當的是計量單位和債務記錄,而不是一種商品。
    又比如在公元12世紀,英國出現了用木條作憑證的支付系統,人們在木條上鑿出凹口,以記錄貨幣單位的數量,將它一分為二,債權人和債務人各拿一根。債權人那一根可以作為支付憑證流通,當有人把代表債權的木條拿到債務人跟前要求償付時,兩根木條上的切口必須匹配。這種獨特的支付系統,在英國持續了幾百年之久。
    今天的銀行體系,更能體現貨幣是信用和債務的特點。這一點我在《現代貨幣理論》這本書的解讀中談過,這裡就不展開說,只做簡單的概括,那就是:銀行通過批准對企業或個人的貸款,能夠憑空創造出新的貨幣,這些貨幣的本質,就是企業或個人的信用(債務)記錄。
    總之,這本書通過引用一系列證據和研究,否定了傳統經濟學提出的,貨幣是物物交換演變出來的充當交易媒介的商品的觀點,比如美國學者喬治·道爾頓認為,如果將「以物易物」定義為沒有貨幣的市場交換,那麼從來沒有證據表明它是重要或主流的交易模式;劍橋大學的一位人類學家更是直截了當的說:「從來就沒有關於以物易物經濟的直接記錄,更不要說從這種體系中誕生貨幣了。」
    那麼貨幣是什麼呢?這本書認為,貨幣是由債務記錄和清算系統構成的社會技術,它的核心是信用。傳統經濟學認為,有形的貨幣才是錢,信用和債務是以此為基礎衍生的虛擬現象;而這本書認為,信用和債務才是貨幣的本質,硬幣、鈔票、存款等等這些具體的貨幣,只是表徵,是用來跟蹤記錄經濟中債權債務關係的工具;打個比方,認為貨幣產生信用,就像說太陽圍著地球轉,那是錯誤的直覺,而認為信用產生貨幣,就像認為地球圍著太陽轉,這才是貨幣的常識和真相。
    第二部分
    那麼,這種常識和真相是如何被經濟學遺忘的呢?這要從一場辯論說起。因為17世紀的英國,出現了貨幣短缺,因此要重鑄貨幣,人們對此產生了分歧。
    當時的英國,主要流通的是銀幣,它在使用中會磨損,還有人把邊角銼下來,鑄成新的硬幣牟利,這些殘缺的硬幣重量或成色不足,卻以法定面值在流通,於是就產生了「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也就是說,當人們發現成色不同的硬幣都以相同的面值流通,就會把沒有毀損的貨幣貯藏起來,只用那些不合格的劣幣進行交易,這樣就把良幣從市場中排擠出去。
    結果就是,在17世紀60至90年代,硬幣磨損、偷銼剪切的現象在英國愈演愈烈,劣幣充斥於市場。到了1695年,大多數流通硬幣所包含的銀的成分,只有出廠時的一半左右,相同材質的銀塊的價格,比鑄成硬幣要高出近25%。另外由於當時的金、銀兌價不合理,英國的銀幣外流,導致貨幣短缺,嚴重影響了英國的商貿秩序和經濟發展。
    於是,英國政府和議會開始醖釀重鑄貨幣,但對於如何重鑄,爭議很大,其中有兩位重要人物,一位是財政大臣威廉·朗茲,另一位是當時著名的哲學家約翰·洛克,提出了針鋒相對的意見。
    財政大臣朗茲建議,把所有銀幣的面值都提高25%,新幣和舊幣同時流通。舊的劣質硬幣雖然重量和成色不足,但可以按面值流通,而新鑄成的優質貨幣,要麼將法定面值提高25%,要麼將實際含量降低20%。總之就是提高銀幣的法定面值,降低鑄幣的金屬含量,這樣可以讓人們願意把白銀送到鑄幣廠被收購,同時那些被私藏的優質銀幣也會重新進入流通,使銀幣短缺的狀況得到改善。
    但另一方面,當時著名的思想家洛克反對朗茲的意見。他認為白銀才是真正的價值來源,才能充當法定貨幣,貨幣必須保持固有的含銀量,才能維護貨幣的信譽,因此他反對降低鑄幣的含銀量。他主張按原來的重量和成色標準重鑄新幣,取代殘損的舊幣,而在新幣取代舊幣的過程中,由政府承擔損失。
    他們的意見代表了兩種不同的貨幣觀。洛克認為貨幣是一種商品,貨幣的價值是由充當貨幣材料的金屬含量所決定的,因此不能隨意變動標準,這叫金屬主義;而朗茲認為貨幣的金屬含量不重要,重要的是貨幣標識,因為貨幣只是國家規定的計量符號,這個標準是可以變動的,這叫名目主義。換句話說,洛克認為錢是金銀,信用只是硬幣的延展;而朗茲認為錢就是信用,硬幣只是信用的物理表徵。這就是商品本位和信用本位的區別。
    最後,這場辯論的結果是洛克的主張獲得了政府認可。1696年1月,英國議會下令,從當年6月起殘缺的硬幣不能再用。在此之前,它們可以用來繳納稅款或購買政府債券,仍然按法定面值計算,從7月起,就只能按貨幣中真實的含銀量以市場價回收。這樣,缺損的貨幣被收集起來,加上政府投入的白銀,按照標準的重量重鑄貨幣,整個過程持續了三年。
    按照作者的觀點,朗茲的建議是正確的,而洛克的主張把事情弄糟了,但是沒辦法,他們的權威和影響力相差太遠。洛克不僅被後世認為是啓蒙時代最重要的思想家,被稱為「自由主義之父」,並且在當時也被看作英國議會制度的首席理論家,是名副其實的意見領袖。他不僅決定了英國鑄幣大討論的政策結果,也對經濟學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
    在接下來誕生的古典經濟學理論中,從亞當·斯密的《國富論》開始,洛克的貨幣觀就佔據了主導,按原書的話說,「在斯密和他的古典經濟學追隨者的作品中,出沒著一個幽靈:這就是約翰·洛克以及他那套貨幣自然主義。古典經濟學家對洛克的忠誠不可動搖:貨幣就應該是黃金或白銀。」正像亞當·斯密在《國富論》中說到:「和其他商品比起來,金屬損耗較少,沒有任何東西比它們更抗侵蝕。此外,金屬還可以按任意數量分割成小塊……正是這種特性,讓金屬變成了最適合商貿和流通的工具。」
    不僅如此,洛克對價值的認識,也就是「價值是物品的自然屬性」的觀點,對古典經濟學的分析方法影響深遠,它極大地簡化了理解經濟的任務。因為如果把價值看作天然的東西,那麼經濟學分析根本不用關心貨幣。貨幣只不過是為瞭解決交易不便的媒介,人們想要的不是它,而是可以用貨幣買到的商品。這樣一來,經濟學的分析最好是從忘掉貨幣開始,而去關注生產、分配、消費等「真實」的經濟問題,就像另一位經濟學家穆勒總結的那樣,「簡而言之,從本質上說,在社會經濟範疇中,不可能有比貨幣更不重要的東西了。」
    就這樣,經濟學從創立開始,就把貨幣打入了冷宮,因為主流經濟學家認為,貨幣只是商品交換的媒介,不對經濟產生實質影響,這種觀點一直流傳到今天。而在《貨幣野史》這本書看來,這恰恰是貨幣常識的死亡和丟失,是經濟學的一個失誤。我們要把丟失的貨幣常識找回來,才能更好地理解經濟現象,解決經濟問題。
    第三部分
    那麼,運用新的貨幣常識,可以分析哪些現象、解決什麼問題呢?按照這本書的觀點,要想正確認識金融危機,保持社會穩定,就需要運用新的貨幣常識。
    就拿過去幾十年來說,金融危機在世界各地層出不窮,從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到2000年的互聯網泡沫,再到2002年阿根廷主權債務危機,直到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這種動蕩並不是偶然出現,而是反復發生的。這種金融系統的不穩定,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這本書的作者認為,貨幣本身就有不穩定的特質,因為它總是傾向於產生不可持續的債務負擔,當債務積累到一定程度,就會造成金融危機。
    比如,在經濟景氣時,資產價格會上漲,導致投機增多,很多人將資產抵押成貸款,進一步買入資產,造成資產價格不斷上漲。而大量投機產生的債務,會讓投資者資金緊張,也就是收入不夠支付利息。當債權人開始要求償還時,負債累累的投資者必須賣掉資產來維持現金流,而這時候,已經沒有交易對手可以支付如此高昂的資產價格,因此出現拋售,導致資產價格跳水以及流動性緊張,最終造成金融危機。
    更麻煩的是,金融危機會造成社會不穩定,因為它會帶來收入下降和失業。2008年之後發生的「佔領華爾街」還算是溫和的,往前追溯問題更嚴重,比如2002年阿根廷債務違約引發的金融危機,造成社會騷亂和政局動蕩。1990年日本經濟泡沫破裂,導致房價、股價的大幅下跌,企業大面積破產,造成日本經濟「失去的二十年」。
    對此,作者的建議是什麼呢,他在書中說到:
    「許多國家目前的金融不平等到了無以為繼的地步——或者說它們的債務太多了。而且我也認為,目前嘗試逐漸減輕這些巨額債務的策略……在政治上是不可行的,在經濟上也不令人滿意。而如果參考梭倫書中的建議,我們就能提前處理這個問題,或者通過設計幾年的高通脹,或者通過直接重組債務的方式。」
    你看,這裡提到了梭倫的建議,也就是梭倫的改革。公元前594年,梭倫被選為雅典的執政官,展開了一系列被後世稱為「甩包袱」的社會改革,其中首要的一條是取消債務。而所謂通過高通脹或重組債務來處理問題,就是作者認為,為了減少金融危機和社會動蕩的隱患,需要通過技術手段來減輕社會負債群體的負擔,甚至是大規模地赦免債務。
    這種建議是異想天開嗎?不是,它有一定的歷史依據和現實基礎。
    書中說到,古代中東地區就有這樣的傳統,在整個社會不能支撐債務負擔的時候,國王會宣佈,所有債務一筆勾銷。《聖經》中也有類似記載,在宗教歷史上,每四十九年的最後一個贖罪日結束後,叫「禧年」,這一年每個奴隸都可以重獲自由,每一塊土地都可以物歸原主,每一筆債務可以一筆勾銷,每個人都有機會重新開始。
    正是按這個思路,1997年有人發起了「禧年債務運動」,要求取消貧困國家的債務,特別是那些發生飢荒、戰爭和瘟疫的國家,因為這些國家無力償還債務和支付利息,陷入了依賴債務的惡性循環,唯一的辦法是減免或者完全取消債務。
    按照中國人的傳統觀念,欠債還錢是天經地義的事,在市場經濟中,遵守契約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則,這本書的作者為什麼還主張赦免債務呢?
    這就要回到對貨幣的認識上來。傳統貨幣觀點認為,經濟價值是自然界中存在的事實,貨幣的職責就是衡量它,但不能影響它。貨幣本位是政治公平的支點,就像物理天平的支點一樣,它必須固定在一個位置,才能保證測量準確。因此,遵守債務契約和尊重貨幣本位是一件順應規律、理所當然的事,不能違背它。
    但是這本書認為,沒必要把經濟價值看作天然的事實,而應該看作是為了實現公正繁榮的社會而發明的概念。貨幣政策的終極目標不是貨幣穩定,而是實現一個公正繁榮的社會,既然如此,債務重組或通貨膨脹導致的違約或偏離貨幣本位,只要有利於社會穩定,都是可以理解和接受的。
    在《羊群的共識》這本書中有一個案例,似乎印證了作者的觀點。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後,冰島整個國家陷入了困境,因為之前他們大量擴張信貸,欠下了巨額債務,危機爆發後冰島三家最大的銀行破產,三十萬冰島人背負了上千億美元的外債,加上資本市場的虧損,平均每個人背負了上百萬美元的債務。於是,冰島政府決定重啓經濟,將危機時期產生的居民負債一筆勾銷,用三大銀行的稅款來補,受到舉國上下的熱烈支持。
    結語
    說到這兒,關於這本書的內容就快介紹完了,我幫你回顧一下它要回答的幾個重要問題。
    首先是貨幣的本質是什麼?傳統經濟學認為,貨幣是由物物交換演變出來的,充當交易媒介的特殊商品。這也是我們大多數人所認為的常識,因為從小到大,幾乎每個級別的經濟學教科書,都是這麼說的。但是這本書告訴我們,這個常識是錯的。因為根據人類學家的考察,沒有發現大規模的物物交換的堅實證據,反而有大量的歷史研究表明,貨幣最初是以債務記錄的方式誕生的,它的核心是信用。它不是一種物品,而是一項技術。現代銀行通過借貸創造貨幣的機制,更是清晰無誤地展示了這一點。
    其次是貨幣的這種常識,是怎麼在經濟學中被遺忘和顛倒的?這本書的作者認為,歷史的偶然造成了這個結果,因為17世紀著名的哲學家洛克,在一場重要的貨幣辯論中贏得勝利,並影響了後來的經濟學家。作者認為經濟學把貨幣看作交易媒介,把經濟看作是去掉貨幣之後的物物交換,進而認為貨幣在經濟中無關緊要,對我們看待經濟問題產生了極大的誤導。 只有把貨幣看作信用或債務,才能明白它對促進經濟發展至關重要,對造成經濟波動影響巨大,這才是貼近現實的觀點。
    第三,關於貨幣是欠債的觀點,如何幫我們更好地認識世界?作者在書中談到了金融危機,他認為貨幣總是傾向於積累不可持續的債務負擔,是金融危機反復出現的根本原因,而要維護社會穩定,我們只能採用一些非常規的手段,比如赦免窮人的債務,這在西方有歷史和宗教的傳統,卻對「欠債還錢」的中國古訓構成了挑戰。
    不過我認為,讀完了這本書,如果理解了貨幣是債務、同時也是信用的觀點,會對中國的另一句古訓「人無信不立」有更深的感悟。
    過去我們通常認為,「人無信不立」是一種道德要求,跟人的物質利益沒有太大關係。而當我們知道貨幣就是信用之後,「講信用」似乎多了一層理由。它不僅是一種可貴的精神品質,並且會在某個時候給我們帶來實實在在的經濟利益,這就是講信用的巨大價值。」

  • 銅製品有什麼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8-24 21:43:01
    有 1,329 人按讚

    新潟的燕市和三条市,是專門生產鐵器和金屬製品的地方,合稱「燕三条」,這三個字,已經是日本高級金屬的代名詞,某年諾貝爾獎的晚宴上使用的餐具就是來自燕三条。

    但我今天不是要跟大家講金銀銅鐵,而是前陣子在這個地方開發了一款冰淇淋,叫做「燕三条鐵冰淇淋」,外觀冰冷的設計就很有金屬的感覺,冰淇淋本身也是鐵器的顏色,至於是什麼味道,我先賣個關子,等你們能來的時候,買一個吃就知道了。

    日本人真的很鬧,煩死了。

  • 銅製品有什麼 在 Amijan Light Travel 亞美將輕旅行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9-09-24 19:30:05

    這是我第一次到泰國東北烏汶府旅遊,雖然短短的三天兩夜卻深深愛上這裡的旅遊悠閒節奏,我們待了烏汶府及孔堅,跑了幾各地方,從泰絲製作到棉製品及黃銅手工藝,最後還參加了一年一度的蠟燭節慶典活動,讓大家可以藉由這些旅遊行程去更了解泰國人的傳統文化。

    很不捨的結束這趟東北之旅,希望下次還有機會再訪問烏汶府。

    🎈「亞美將(鄧莉穎)」臉書FB
    https://www.facebook.com/Im.amijan/
    🎈「宅男不在家」臉書FB
    https://bit.ly/2NkQYwd
    🎈「亞美將(鄧莉穎)」部落格Blog
    http://amijan.pixnet.net/blog
    🎈IG追蹤👉🏻amijan
    https://www.instagram.com/amijan/

  • 銅製品有什麼 在 早安健康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18-11-02 19:08:41

    鉛在我們的生活中無所不在,對我們的人體影響傷害也很大!台北市曾在2015年爆發鉛水管事件,引發民眾用水疑慮,目前已全面改為不銹鋼管替代,鉛管正式從台北市消失。但我們日常生活中仍然有許多地方有鉛存在,又該如何避免呢?林口長庚紀念醫院毒物科主任顏宗海醫師教你這樣做不受「鉛」累!

    喝水喝到鉛超標?

    針對鉛水管事件,顏宗海醫師回應,那陣子好多患者來門診請他幫忙檢驗有沒有鉛中毒,可見大家都滿在意。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護理師譚敦慈也提及,我們每天都要喝水,所以這個事件也讓民眾有每天喝水都一併喝進很多鉛的感覺。

    自來水廠出來的水因為經過水公司把關,所以並沒有鉛在裡頭,但水管經年累月有水通過,會不會因此送到家家戶戶時,打開水龍頭出來的水就包含一些鉛?顏宗海醫師說,原則上就算自來水中有鉛,大概只有五分之一會被腸胃道吸收,而吸收後大部分也還是會從腎臟排出。此外,台北市政府目前已全面汰換鉛水管,所以大家不用過於擔心。譚敦慈老師也補充,雖然當時很多人來驗鉛含量,但基本上數值都還不錯。

    至於什麼叫做鉛超標?顏宗海醫師說明,根據美國疾管署,同時也是我國遵循的檢驗標準而言,兒童與成人的血鉛濃度基本上都正常,很少出現不正常的狀況。

    血鉛濃度
    兒童:上限5mg/dL
    成人:上限10mg/dL

    鉛就算沒超標,對人體也有害

    顏宗海醫師說明,當時與林杰樑醫師合作時,有注意到我們的身體其實是完全不需要鉛這個元素,不像銅是我們體內需要的微量元素,可是鉛對人體機能而言是不需要的,鉛若是存在在人體當中是多餘且有害的。

    林杰樑醫師當初有做一系列的研究顯示,只要血鉛濃度較高時,例如不到10以上,大約4左右時可能還是會造持腎功能的損傷。顏宗海醫師表示,若是給予患者解毒劑或螯合劑療法,腎功能就會改善,而林杰樑醫師的研究報告也奠定了一個基礎:鉛即使沒有超標,對人體器官仍有傷害。這份研究當時也登上了《新英格蘭醫學雜誌》。

    日常生活中還有哪裡有鉛?

    汽油
    顏宗海醫師表示,早期我們都在用高級汽油,裡面通常都會有鉛存在。但大家現在都改用98 95 92的無鉛汽油,所以汽油就不是問題了。

    來路不明草藥
    不清楚來源的草藥,有時候就可能有鉛在裡頭。顏宗海醫師分享,消基會曾做過抽樣,市面上有一些薑黃粉就有兩款是含有鉛。譚敦慈老師補充,中藥一定要透過合法的中醫師及中草藥店取得,會比較安全。

    口紅
    顏宗海醫師說,在國內外的臨床上都曾發現口紅含有鉛,許多五顏六色、顏色很鮮豔的口紅,就算大牌子也被檢驗出來含鉛。

    玩具
    五顏六色、顏色鮮豔的玩具也可能有鉛,但通常是來路不明的玩具才有,合格的玩具是不會有的。

    吸管
    同樣也是很多顏色的吸管,也曾被主管機關驗出鉛的成分。譚敦慈老師就建議,大家可以改用不鏽鋼、竹製、玻璃的吸管替代。

    兒童餐具
    父母替小朋友買餐具時,可能會喜歡買上面有卡通人物圖案的餐具,但譚敦慈老師建議,在接觸食物的那一面應該選用「沒有顏色」的最好。這些色彩鮮豔的餐具剛出廠的時候可能不會有問題,但用久了就會刮傷,我們就可能把鉛吃下肚。

    指甲油
    許多年輕女性喜歡擦指甲油,但難免有指甲油脫落的可能性,若是又用手拿東西吃的時候,就可能有把鉛吃進去的風險,要特別注意。譚敦慈老師也提醒父母,盡量不要幫孩童擦指甲油,如果真的要擦,擦腳趾甲就好。

    另外,包括紅蠟燭、糖果包裝紙、年糕外層的布,以及許多橋墩用的防鏽油漆中也有鉛的存在。顏宗海醫師分享,以前林杰樑醫師就曾說過,我們國內有許多跨海大橋是漆上紅色的防鏽油漆,但經過日曬雨淋油漆仍會剝落,掉進水中的話就有可能被魚吃下肚,萬一民眾又釣魚、抓魚來吃,就可能會進到我們的食物鏈當中。

    譚敦慈老師表示,鉛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幾乎無所不在,要多留意才能避免身體受到傷害。

    譚敦慈防鉛毒小撇步

    1、不服用來路不明中、草藥。
    2、不喝大骨湯、不吸食骨髓、不吃骨頭製品。
    3、血鉛半衰期為30天,多吃高鈣食物以減少鉛的吸收。
    高鈣食物如:黑芝麻(咬碎)、蝦皮、小魚乾、櫻花蝦、紫菜、乳酪。
    4、不用色彩鮮豔餐具接觸食物,水晶玻璃餐具也可能含鉛,勿裝熱食及酸性飲料。
    5、多運動排汗更健康。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早安健康11月號《逆轉脂肪肝》,全台各大超商書店熱賣中,早安健康嚴選商城免運特惠中!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media_article/574

    【相關文章】

    舊電器的這成分增7倍傷肝風險!護肝防毒小心家中8大地雷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20409

    孕婦吸收的鉛90%會傳給寶寶!慎選4飲食預防鉛從口入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4832

    顏宗海:吃隔夜菜不會致癌!反而這件事才更要擔心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1834

    【更多譚敦慈的防毒教室】

    防範無形殺手,一氧化碳中毒 (黃文宏醫師)
    https://youtu.be/wWqZQVsOQZ8

    不可忽視的室內空汙(黃文宏醫師)
    https://youtu.be/ZATWDR-qr9I

    生活中的汞危害,你會不會中毒?(顏宗海醫師)
    https://youtu.be/5W6yHzFdGY4

    #譚敦慈 #顏宗海 #鉛中毒
    ----------------------------------------------------------------------------------
    早安健康網站: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
    早安健康FB:
    https://www.facebook.com/Everydayhealth.Taiwan
    早安健康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EverydayhealthTw

  • 銅製品有什麼 在 早安健康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18-10-16 17:38:31

    明明還沒步入老年,照鏡子時,卻時常發現又長出好多 #白髮 ?現代人生活壓力大,使得三、四十歲出現白髮的情況已經不再新鮮,但是日本一項對於他人白髮的印象調查,甚至有75.7%的受訪者都表示會注意到旁人的白髮問題,實在是不想讓人注意到啊!髮絲漸白讓人外表看起來容易疲勞、年紀更大,而除了一直染髮之外,其實也可以從調整飲食來預防白髮!

    壓力大讓活性氧產生,造成細胞損傷、易生白髮

    為什麼現代人容易白髮?這是因為製作頭髮的毛母細胞中的黑素細胞機能降低,導致 #黑色素 不足,讓頭髮無法保持烏黑亮麗,逐漸轉為白髮。

    而會讓黑色素不足的原因之一就是 #壓力 ,常常聽到壓力會導致身心狀況失調,是因為壓力不僅會讓人緊張、情緒出問題,體內也會產生活性氧,讓細胞加速老化,對身體產生諸多問題,因此想預防白髮,在日常生活中時時留意去除活性氧是很重要的。

    每天早上起來,都有著新一天的挑戰,很難時時保持放鬆,過日子難免有壓力,這時,也可以留意從食補著手,保持頭髮的健康。

    1.蛋白質
    日本健康專欄作家岡野有美表示,想擁有健康的頭髮,就需要攝取足夠的蛋白質。黃豆製品、魚、雞蛋、豬肉中都含有蛋白質,不過牛肉中含有的蛋白質含量最高,因此十分推薦適量透過牛肉來補充營養。

    2.銅
    想讓白髮變回黑髮、有健康秀髮,就要注意攝取礦物質銅。銅是生成黑色素的必要原料,而且不足的話還會讓毛髮萎縮,導致容易白髮。

    雖然不像鐵質、鈣質那麼常被人提起,不過常被人們忽略的銅其實也非常重要,美國營養與飲食學會發言人Sonya Angelone指出,缺乏銅同時會和缺鐵一樣,產生疲勞的症狀。關節疼痛也是常見的徵兆,體內長期缺銅還會導致骨質疏鬆。銅還與人體多種酵素合成有關,會影響到骨骼、軟骨以及皮膚健康,並與免疫系統和心血管的運作都有關聯。

    想在生活中攝取銅其實並不難,可可豆當中就含有豐富的銅,可從純度高的巧克力和可可中輕鬆攝取,此外黃豆、芝麻中也是攝取銅的良好來源。

    促進體內血液循環,能使人擁有烏黑秀髮! 黑米、黑豆、芝麻、核桃,都是加速血液循環、改善新陳代謝的好食材,與黃豆煮成豆漿飲用,好喝又有益健康。

    【養髮豆漿DIY 】

    *芝麻核桃豆漿:烏髮養髮+抗老嫩膚

    材料:黃豆50克,核桃仁40克,黑芝麻20克,清水適量
    調味料:蜂蜜2小匙
    作法:
    1 黃豆洗淨,浸泡水中,撈出瀝乾。
    2 將作法1和核桃仁、黑芝麻放入豆漿機中,倒入清水至上、下水位線間,啟動按鍵煮至完成。
    3 最後加入蜂蜜調味即可飲用。
    (蜂蜜隨著個人喜好調整)

    營養:
    熱量 649.2大卡
    醣類 32克
    蛋白質 27.7克
    脂肪 45.6克
    膳食纖維 13.5克

    保健功效
    黑芝麻、核桃及黃豆,都具有良好的抗衰防老功效,食用後不但能使肌膚更細膩,還能預防頭髮脫落或變白。

    【更多抗白髮影片】

    讓白髮黑回來! 5個有效對策立刻就能做
    https://youtu.be/aJf0SYXUSUc

    白髮能預防!按頭頂1塊,白髮比別人晚20年
    https://youtu.be/r2DAgRLqEpw

    讓白髮黑回來! 5個有效對策立刻就能做
    https://youtu.be/82HCgJZSnOk

    【相關文章】

    這樣喝豆漿!3飲品讓你白髮變黑髮、抗老養顏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8674

    頭髮反映肝腎健康!女中醫都這樣預防掉髮白髮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3374

    導致滿頭白髮的5個NG習慣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2391

    ----------------------------------------------------------------------------------
    早安健康網站: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
    早安健康FB:
    https://www.facebook.com/Everydayhealth.Taiwan
    早安健康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EverydayhealthTw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