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銀行資本適足率不足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銀行資本適足率不足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銀行資本適足率不足產品中有10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4萬的網紅股人阿勳-價值投資,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台新老董 : 彰銀不守承諾,拖累台新!? 🔽 以下是台新與彰銀的恩怨情仇: ---------- 股東會通常會做的幾件事情包括 : 1. 通過盈餘分配案 (股利) 2. 董監事選舉 而去年的彰銀股東會上, 財政部又與台新金槓上了, 兩者在炒什麼, 這要從阿扁的年金改革開始, 我們就來回顧一下起承轉...
銀行資本適足率不足 在 股人阿勳-價值投資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台新老董 : 彰銀不守承諾,拖累台新!?
🔽 以下是台新與彰銀的恩怨情仇:
----------
股東會通常會做的幾件事情包括 :
1. 通過盈餘分配案 (股利)
2. 董監事選舉
而去年的彰銀股東會上,
財政部又與台新金槓上了,
兩者在炒什麼,
這要從阿扁的年金改革開始,
我們就來回顧一下起承轉合吧 !
✅ 2005 年,台新金成為最大股東
2005 年,剛經歷本土金融風暴,
彰化銀行累積許多呆帳
時任總統陳水扁,
執行二次金改的決策,
由於當時的彰銀資本適足率不足,
因此計畫發行 ADR 增加其資本,
但最終計畫失敗,只好向台灣內資求助,
而當時吸引注資的籌碼是 : 未來經營權
也就是財政部以讓出彰銀經營權為誘因,
來吸引台灣金融業及外資,
最終由台新金 (2887) 以 366 億新台幣,
標得彰銀私募增資案,
成為占股 22.6% 的最大股東,
財政部則從 22.69% 降為17.7%,
變為該銀行第二大股東。
-
✅ 2014年,馬政府不認承諾
2014 年,馬政府上任後,
時任的財政部長張盛和,
不承認當年扁政府對台新金 (2887) 的承諾,
於是以政府的強硬姿態,
泛公股事業聯手加碼買進彰銀股份,
在彰銀股東會中取回經營權,
財政部次長蘇建榮表示,
過去台新金曾發動過四次合併,
經營權只是假議題,
台新金其實是想併購彰化銀行,
只是因相關條件未具公平合理,
未獲財政部及其他民間董事同意。
此舉氣得台新金向法院提出告訴。
-
✅ 2017 年,法院判台新金勝訴
2017 年 5 月 17 日,
二審宣判結果出爐,
高等法院宣判台新金勝訴,
代表財政部應支持台新金
取得過半數的彰銀董事席次,
而財政部不服,認為按照立法院決議
「公股不能支持民股」再提起上訴。
-
✅ 2019 年,蔡政府堅決不讓
2019 年,蔡政府的內閣 蘇貞昌
上任後動用各部會資源,
聯合台酒與中華郵政加買彰銀,
政府的彰銀持股已達 35%,
而最高法院則於 2019/8/23 宣判,
「財政部支持台新公司取得經營權之時間是否已逾合理範圍,造成股份與表決權長期分離,對公司治理不利,而其仍應受其拘束,是否有違公序良俗?非無探求之餘地」。
白話文 :
廢棄二審原判決,要求高等法院重新審理。只要最高法院認為,高院判決有疑問之處,即會發回更審,且沒有次數限制;換言之,短時間不會有結果。
-
✅ 2020 年,財政部慘勝
時間來到 2020/06/19 彰銀股東會
財政部領導的泛公股再度取得過半席次,
在 9 席董事中奪下 5 席一般董事,
台新金取得 1 席一般董事、3 席獨董,
總席次比原先多 1 席,經營權仍在政府。
而在會後也傳出,
台新金控已透過管道向行政院高層表達,
希望政府可以買下其所有股權,
台新金已不再堅持以每股 26 元成本價出售,
但財政部則表示 :
「公股相關事業投資部位都有限制,沒有能力再承接持股了;台新金除了要公股金融機構承接外,也可以自己設法找買主,或直接在市場賣出。」
白話 :
要台新金自己在市場賣掉,政府不會出錢溢價跟你買。
-
✅ 彰化銀行每年貢獻台新金多少獲利?
由於台新金已經失去對彰化銀的控制,
因此就不能納入合併財報,
而是採用權益法認列,認列在
「採權益法之關聯企業及合資損益之份額」
2019 年獲得 14.3 億元現金股利
比照台新金 2019 年的 144 億淨利,
獲利貢獻差不多是 10% 左右,
是一筆不少的獲利貢獻,
而且還有股票股利,
也難怪台新金一直不肯賤賣。
-
✅ 2021 年
目前看來,台新已經決議要賣了,
剩下要考慮的是要賣多少,
誰又會是最大買主呢? 政府? 散戶 ?
-
P.S 如果你是台新金管理階層,要賣嗎 ?
留言告訴我你的想法。
-
💁♂️阿勳的價值投資社團
傳送門 : https://pse.is/3aj2de
-
https://news.cnyes.com/news/id/4685889?fbclid=IwAR399zARsnm-XC9lCHiirmbAggmTQbVQllxpCL-ujuYjSpfA78TTb9D4bUs&utm_medium=news&utm_source=fbfan
銀行資本適足率不足 在 經濟日報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會員專屬】投資金融股是否代表著穩定與安全呢?投資達人認為答案是否定的--金融股很難找到被低估的「標的」...
#金融股 #會員專屬
銀行資本適足率不足 在 李雪雯的健康財富百寶箱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於2021年元旦就可上路的包括:『保全/理賠聯盟鏈』上路,最為吸睛,民眾只要在一家保險公司投保,可到18家聯盟的保險公司申請理賠,還有純網銀開業、投資型保單應給付累計孳息、銀行開辦高資產客戶理財業務、境內法人可開OBU授信目的帳戶、保險業2020年適用資本適足率填報手冊,以及相關監理報表、個人投保旅行平安險意外死亡及失能給付標費率調降10%。」
但,「保全/理賠聯盟鏈」的優點,因為還看不到內容,還有待深入了解~~~因為,壽險與意外險,也許容易「一家投保、18家理賠」,但健康險,恐怕就難了。而健康險,才是過去保戶最傷腦筋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