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銀行文職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銀行文職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銀行文職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銀行文職產品中有5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萬的網紅龍震天,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誓師大會】 她和他認識了三年,去到今次,終於去到忍無可忍的地步。 她是銀行文職,收入工作穏定;而他現時無業,之前收入也不高,只是做些散工為生。 剛開始時,他們確實是有一段快樂日子的,他不停追求,每天不睡覺也要講電話,她甚至乎覺得他很煩。 但請留意,女人的煩和男人的煩是不同的。男人...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67萬的網紅阿滴英文,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實測結果出乎預料之外,沒想到拍影片還可以拿工作offer,找工作英文真的很重要! 每週一晚上9點更新,請記得開啟YouTube🔔通知! 上一部影片 吃起來像襪子!? 美國人挑戰連續吃15塊臭豆腐! https://youtu.be/XwOHcUb6A3w 下一部影片 說英文沒有錯! 如何『中英夾...

銀行文職 在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8-17 13:46:27

只從做咗業主之後, 每日都要精打細算🤓。每次消費後,都會保留收據換COUPON 儲印花, 不能錯過每一個優惠, 不能多浪費一分一毫。😆💪🏻 相信好多業主做按揭時,都會直接採用銀行嘅火險。其實業主都有自主權投保任何火險,唔洗每年比多幾千揾銀行處理,買啱火險即刻慳好多,平時唔洗左計右計。👛 我個人覺...

銀行文職 在 BusinessFocus | 商業、投資、創科平台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6-21 14:42:02

【@businessfocus.io】由地產經紀一步步到利嘉閣總裁 廖偉強:沒有父幹仍有機會入市 . 現在58歲的廖偉強 (Willy),入行三十多年,他中五畢業後轉過很多份工作,跟很多年輕人一樣經歷過迷失階段,沒有方向感,直到巧恰認識了地產行業,由低做起。在這段打拼的日子裡,他以「唔怕蝕底」的工...

銀行文職 在 換日線 Crossing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3-30 04:31:54

【站在抗爭第一線的緬甸年輕女性】#換日線國家檔案​ ​ 面對軍方掌權,緬甸人民的抗爭遍地開花。軍方現藉由禁止集會、宵禁,以及使用水炮、橡皮子彈甚至是真槍實彈等鎮壓方式,驅散抗議民眾。對此,聯合國緬甸人權事務調查員 11 日向人權理事會指出,目前緬甸軍方已造成超過 70 人死亡,並已任意逮捕超過 2...

  • 銀行文職 在 龍震天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8-11-23 19:50:18
    有 135 人按讚


    【誓師大會】

    她和他認識了三年,去到今次,終於去到忍無可忍的地步。

    她是銀行文職,收入工作穏定;而他現時無業,之前收入也不高,只是做些散工為生。

    剛開始時,他們確實是有一段快樂日子的,他不停追求,每天不睡覺也要講電話,她甚至乎覺得他很煩。

    但請留意,女人的煩和男人的煩是不同的。男人的煩,是真的覺得很煩,真的不想再見到;女人的煩,如果自己喜歡,是會咀裏說煩,心中卻暗自喜歡的,反而有一天男人不煩她,她就會不安。

    她當時將被愛放大了,以為男人開始時的追求就是愛,卻從來沒有想過是否會持續。

    在一起三個月之後,他開始變得冷淡起來。

    本來一個星期也有三次見面的,去到最後一個月也見不到一次。

    「或許是他很忙呢?」

    她自己為他找借口,但她都知道那不是真的。

    不止見面少,到最後男的也不太尊重她。

    半年後,她們開始不停吵架。

    「我跟你是沒有可能發展了,你明白嗎?」他很不客氣地道。

    「為甚麼沒有可能?」她扮奇怪問道。

    感性人的通病,不停的沿著問題問下去,以為這樣就可以解決問題。

    「請你不要再煩我了,好嗎?」他沒好氣地道。

    他也不想和她糾纏。

    她就是不服氣,也不停記掛著他。

    每天晚上一閉上眼,就會想起他。

    她問他的朋友,期望她朋友會支持她,鼓勵她。

    「他真的不是好人,」朋友 A 開口:「工作不好,人工比你差很多,每次出街都要你付錢;月尾還要問你拿錢渡日,你和他將來會有幸福嗎?」

    「對呀!」朋友 B 接口道:「和這樣的人一起,真是浪費了你,人工不好也就算了,他還要這樣喝駡你,你沒有自尊心嗎?」

    朋友 B 的說話刺中了她的心坎,真的,她在他面前,沒有很多自尊心。

    有一次她被他當街駡,駡個狗血淋頭,他趕她走,她就是只懂哭,呆在街上,任他駡。

    沒有多久,他就徑自離開了,她卻在他後面一直跟著他,也想不到有甚麼話說,就是跟著他。

    這只讓他覺得更討厭。

    她本來是想找朋友安慰的,沒有想到朋友也不支持她。

    但她不明白,她朋友說的都是事實。

    又這樣過了兩年多,他幾乎沒有再和她見面了,無論如何她也不能理解為他們的感情再進一步。

    終於,她這天鼓起了勇氣,向他提出分手。

    她在 Whatsapp 之中打了一篇千字文,告訴他如何堅强地站起來了,告訴他如何要獨立了,告訴他如何要活得精采,告訴他要保重之類。

    她大概不明白,分手,只需要做就可以了,不用說明的。

    而他,一句話也沒有說。

    三分鐘後,他 block 了她。

    他就是不說只做的人。

    分手,真的不用說的,做就可以了。

    她卻哭得很厲害,扮奇怪環節又開始了。

    她很奇怪,為何他這麼狠心,說上兩句也沒有,就 block 了她。

    但也沒法,她決定當天晚上,找她的朋友,開一個「分手誓師大會」,以表決心。

    她心頭有氣,馬上也找了她們所有的東西,這包括了她們的合照,情信,足有兩大箱。

    她拿了那些信件及相片出來,狠心地一張一張撕爛。

    晚上,她的好朋友都有出來,她們去了卡啦 ok,狂歡了一個晚上。

    「好呀!過了今晚,重新再做人,不要再被往日的東西讓自己苦惱,答應我,好不?」朋友 A 鼓勵她道。

    她大喝了一杯威士忌,大力點頭。

    「不要再想他了,你值得有更好的!下星期我們去 bar,找個對你好的男人!」朋友 B 已叫她下星期出來再戰江湖。

    她也是連連點頭。

    當天晚上,她們喝到四點,唱了超過一百首情歌,氣氛高漲。

    她很開心,因為她已經下定決心,重新再出來認識對象了。

    想呀,想,真的覺得自己不好,三年,真的拖了自己不少時間;如果肯把握機會,她必然可以再拍拖,說不定已結婚了。

    好的,重新做人。

    想到這裏,計程車已到她家門口。

    回到家裏,看著自己的房間,感覺很孤獨。

    忘記他?真的這麼容易忘記嗎?

    真的可以容納另一個人嗎?

    她想到這裏,感覺又不對路了。

    拿起手機,打開了 Whatsapp,發覺他沒有在線。

    那當然了,他一早已 block 了她。

    她不知怎的,就是很想找到他;即使給他駡也好,她覺得最少感到他存在。

    真的要這麼沒用嗎?

    她再想了想,打開了 SMS,傳了短訊給他:

    「你在做甚麼?我們可以復合嗎?我不能沒有你!」

    一切又回復原狀。

    (P.S. 明知對方不會再愛自己,但自己卻怎樣也不想分手,那全世界沒有人可以幫到自己;要走出傷痛,重頭再來,一定是靠自己。

    為了一些沒有結果的東西而去浪費自己時間,何苦呢?)

    ===============
    ☸️ IG : @lungchuntin
    📘 FB: @lungchuntin1
    🧚‍♂️Blog: http://lungchuntin.com
    🕴️Youtube:http://youtube.com/lungchuntin
    👉Podcast:http://lungchuntin.com/blog/podcast
    😝「情到龍匙」和諧粉彩,心靈拼貼,禪繞課程:
    https://spiritualove.weebly.com/course.html
    📅服務內容及收費:http://lungchuntin.com/blog/price
    預約:inbox message / 💅82040102 / email lungchuntin8@gmail.com

  • 銀行文職 在 龍震天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8-11-23 08:00:00
    有 134 人按讚

    【誓師大會】

    她和他認識了三年,去到今次,終於去到忍無可忍的地步。

    她是銀行文職,收入工作穏定;而他現時無業,之前收入也不高,只是做些散工為生。...
    See More

  • 銀行文職 在 BusymamaBenny 余以辰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8-03-24 13:16:33
    有 3 人按讚


    #090 #港故仔 麥文記麵家Mak Man Kee Noodle Shop #麥心睿 #雲吞麵 #細容

    1948年麥心睿父母走難來香港,在油麻地廟街一帶後巷開始做雲吞麵,當時還是用擔挑托麵賣的年代,直至1958年正式入鋪,自設工場,落戶佐敦,就是現址。從昔日街邊擔挑賣麵的一個仙雲吞麵,帶領麥文記走過半個世紀。

    麥心睿 - 麥文記第二代家族經營者。4歲開始包雲吞、大大小小雜務,以往曾做過銀行文職、公務員,直至母親離開,2003年4月1日正式接管了麥文記。作為守業者,接過家族生意,當時一個「亂」字,跟上一代很多想法、經營理念上的衝突,食材、人手、令麥小姐很頭痛,花了很多時間磨合。在食材上,提昇食物質素方面亦花了不少心力;每顆雲吞大小適中,而且一粒一隻蝦,用上「原隻虎蝦」,雖然成本高,寧願賺少些,以低價、大粒來吸引食客。

    麥文記 快將踏入60 周年,剛獲得 2018 米芝連食肆榮譽。這個嘉許對麥小姐是驚喜之餘,更令她認定這些年花的時間、心力沒有白廢,沒有做錯。雖然麥文記獲得米芝蓮,仍保持平常心經營香港人企業,做好品牌,期望雲吞麵能夠成為代表香港的一部分。

    麥小姐喜歡懷舊的人和事,尤其黑白照、舊歌、黑膠唱片,期望跟港故仔一樣,讓香港人的故事傳留。

    #香港人故事
    #香港故仔
    #由細食到大
    #真係好好食
    #佐敦
    #香港傳統
    #香港歷史
    #過半百老店
    #香港情懷
    #香港特色食店
    #總編推薦要食淨雲吞
    #全蝦無豬肉
    #只此一家
    #絕無分店

  • 銀行文職 在 阿滴英文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9-08-29 21:00:05

    實測結果出乎預料之外,沒想到拍影片還可以拿工作offer,找工作英文真的很重要!

    每週一晚上9點更新,請記得開啟YouTube🔔通知!

    上一部影片 吃起來像襪子!? 美國人挑戰連續吃15塊臭豆腐! https://youtu.be/XwOHcUb6A3w
    下一部影片 說英文沒有錯! 如何『中英夾雜』也不被討厭的安全指南! https://youtu.be/sdbkDJ7DIws

    阿滴英文的人氣影片:

    ■ 最有效背英文單字方法 https://youtu.be/gkVpNq4-wqs

    ■ 華語流行歌曲搶答賽! https://youtu.be/AvUozLBM__o

    ■ 我們搬進了超豪華新工作室!? https://youtu.be/5LLyHZSa3EM

    ■ 挑戰誰能先讓老師說出XXX! https://youtu.be/-wuBXIclVUo

    ■ 美國工作和你想的不一樣! https://youtu.be/JPM-rDUKSnM

    ■ 挑戰「只用英文」玩遍台南! https://youtu.be/CLizeYPB2Ug

    ■ 挑戰香港DSE英文考科! https://youtu.be/KA-ku5jcbEQ

    ■ 誰才是屏東英文霸主!? https://youtu.be/as9Atku4J5c

    其他連結:
    http://facebook.com/rayduenglish
    http://instagram.com/rayduenglish
    http://pressplay.cc/rayduenglish
    合作邀約:rayduenglish@gmail.com

  • 銀行文職 在 MPWeekly明周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9-08-06 03:46:23

    要數全球最「喜歡」返工的人,香港人可謂數一數二。

    「是你教我和平遊行是沒用」。香港「和理非」升級了,今天,大家上街罷工去。

    羣眾聚集在有大仙庇佑的黃大仙、連儂隧道生命力頑強的大埔、居民韌力驚人的沙田、有警員挑釁「隻揪」卻遲遲不兌現承諾的MK、成功爭取擊退歌舞大媽的屯門、提供催淚彈放題的金鐘,以及今天首度施放催淚彈的荃灣。

    《明周》記者今天兵分多路,走訪七區集會,發現罷工人士來自各行各業:建築、銀行、零售、設計、地產、保險、航空、貿易、教育等,現場還有健身教練、社工、小店東主、公務員、家庭主婦等,更有人帶同小朋友,頂着37度高溫表達對政府施政之不滿。

    罷工原因三甲是「回應五大訴求」、「設立獨立調查委員會」及「黑警可恥」。有人提到:「希望香港變回正常」、「還我美麗的香港」、「為下一代爭取應有權益」。是誰讓香港失常?是誰令香港醜惡?又是誰偷走了孩子將來?「公義」也是集會關鍵字,為什麼一個社會要靠全港大罷工才能把公義伸張?

    行政長官今早召開的記招,她似乎回答了很多,但其實什麼都沒有回答。記招會場與香港前路一樣,滿地問號。

    訪問/文字節錄:

    「我是一個建築師,我罷工因為我要重建香港。」——Zeno 建築師 金鐘集會

    「罷工是好方法逼政府回應訴求。航空管制塔的員工聽說有一半人罷工。但是林鄭記者會卻隻字不提機場罷工,想淡化我們在機場罷工導致的影響。」——胡先生 航空業員工 沙田集會

    「我要收回『香港是安全城市』這一句。現在外出反而是害怕警察,不是示威者。」——李先生 銀行業員工 荃灣集會

    「因為自己未必有勇氣和膽量上到最前線,希望今天為前線幫我們擋子彈的年輕人做一些事,罷工。」——Joey 文職人員 金鐘集會

    「我沒有計算過金錢和時間付出多少。應該做回一個人應該要做的事,不是因為機會小而不做,人要擇善而固執的。」—— 林先生 傭主(工程界)旺角集會

    「警察應停止武力。你別影響其他穿制服的部隊,因為你的濫權。」—— Frank 民安隊/保險從業員 沙田集會

    「元朗、天水圍、屯門有很多人一直相對和理非。但經過7月21日元朗恐襲,車上很多不願意談政治的人,竟然無辜被打。所以7月21日後很多人也忽然醒覺了。」——李小姐 教育行業 屯門集會

    -----------------------------------------------------------------------------------------
    明周娛樂: https://www.mpweekly.com/entertainment/
    明周文化: https://www.mpweekly.com/culture/
    Mings Fashion & Beauty: https://www.mings.hk/

  • 銀行文職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17-08-30 19:06:27

    時間,魔力無邊。

    醬料雜貨店正和隆,主打自家豉油、麵豉、甜醋,在上水石湖墟65年,如長流細水陪伴街坊每餐家常飯:蘸豉油魚更鮮,兩磚腐乳夠佐粥下飯;逢時過節爆薑下醬炆豬肉煮雞,豐腴滋味比得上酒樓大菜。

    街坊就是鍾情這家醬料;但此情,差點成追憶!
    想當年,老闆陳璧堃十足指腹為婚,不情不願從父親手上接過正和隆。做醬煮醋幾十年,沒有仇,卻賺得一身痛、半點恨;捱到65歲,把心一橫,擬於去年12月31日退休結業「脫苦海」。
    怎料日月發酵,恨愛相生;準備離開,竟是徹底的歸來。

    上水石湖墟巡撫街,水喉五金、紙紮、文具……生活小店當中有正和隆。店前西斜,老闆陳璧堃掛起紙皮遮光擋熱,裏外互相看不見,街坊是識途老馬,熟練地撥簾進出。小店不夠百呎,鮮有地整齊:樽樽罐罐不見有塵,豆類、雜穀一格格井然有序。所賣醬醋各有三五個品牌,店家出品的生抽老抽、原曬豉磨豉、甜醋和腐乳,售價貴幾元,卻最多人要。

    「麵豉嗰日炆豬手炆得好靚,好食。」老街坊陳太一屁股坐在片糖缸改成的櫈子上,又告訴陳老闆:「我起碼一個月之後先行出嚟喇,因為腳痛要入院做手術。」今天她特意來入貨,買麵豉、豉油。

    豉油,又恨又愛

    陳璧堃,街坊都叫他「豉油佬」,皆因正和隆做豉油起家,他是第二代。上世紀40年代,父親陳根秀由南海來港,投靠開醬園的親戚做豉油;50年代初自設小工場做豉油、麵豉和甜醋,並在石湖墟開鋪。1955、56年間石湖墟被兩次大火吞噬,57年逐步重建,正和隆也在巡撫街現址重新啟業。

    陳璧堃有四個姊妹,他是老三、排中間。「細細個住木屋,又是工場又是住家。兩個家姐睇鋪,我就周圍走,好百厭。」他怕父親,從來沒問過店名由來,只記得過年家中總掛一對對聯:「正直好生意  和氣定興隆」。
    「老竇無咩讀過書,點作到咁好嘅對聯呢?」他哈哈大笑,轉瞬又皺眉:「做豉油做醬好辛苦,畀我揀我唔會做,但我讀書唔成,無得走!」他是唯一的兒子,二十多歲結婚後即接手店鋪;太太負責鋪面,他負責生產。

    「做豉油會有一陣罨味,以前真係要用手去攪,一攪,陣味就出嚟,我都接受唔到;不過,呢啲係錢嚟㗎!」
    他的工場在上水搬過幾次,90年代初因為業主收地被迫結束,自此在古洞一間豉油廠掛單租場,只做半加工。譬如豉油,已交給豉油廠師傅做,仍用自家招紙。
    「做豉油最緊要用料靚用料足,夏天有熱頭曬就香啲。」他說。當年他試過十幾間豉油廠,找到一間的味和香跟自己做的相似。「我知道佢哋用加拿大非基因改造黃豆,發璜(按:煮好的黃豆混入麴菌、麵粉)撈美國麵粉,比日本麵粉膠質重啲、好啲;我自己一個人做太辛苦喇!雖然利潤無咁高,我寧願用佢嘅豉油。」
    現在店中賣兩款自家頭抽和一款老抽,其中一款頭抽名為「鮮味生抽」,用豆比一般的多三分之一,濃稠如漿,鮮而豉味極重,可算鎮店之作。

    麵豉甜醋,親手做

    豉油外判了,只有麵豉和甜醋,他至今堅持親手做。
    麵豉,一般貨色是發酵豉油剩餘的豆渣,鮮味盡去,很多時需加味精增味。但他做的賣的兩款麵豉:原曬豉和磨豉醬(前者仍見豆狀,後者是磨爛幼滑版)都沒抽製過豉油,保持原汁原味。「以前我啲磨豉係出咗豉油嘅,價錢平啲,主要交畀酒樓整叉燒;後來我只做零售,銷量少,乾脆用原曬豉攪磨,一樣係靚。」
    市面常見的麵豉都是啡黃色,他的麵豉卻深啡色,驟眼看黑糊糊。他解畫:「麵豉好似人一樣,曬得愈耐會愈黑,愈黑就愈香。生曬啲豆喺豉油缸入面,上面曬到黑,下面嘅較黃,所以要成日翻佢,將底下嘅翻上面,不斷循環。」
    他65歲了,依然記得父親當年的話:「醬,做就好易,打理好難。」
    「你做,用料十足,曬得夠,一定做得好。不過擺耐咗就會有罨味,你點可以調番正呀?所以,唔係整好之後就冚埋,你要時不時拎出嚟曬,畀啲醬見下陽光會香啲。」
    醬沒加防腐劑,放不久,所以他每次只做一小批。現在天時暑熱,醬賣少了,他也做少一些,「過咗中秋慢慢好,麵豉賣得最好,啲人有番胃口,多咗炆嘢;我都做得密啲,每次過千斤豆,一個月多啲就要做一次。」

    講到做醬,最辛苦的步驟還數煮醬消毒。「唉!我做一次,就痛一次。」 他摸摸腰部,肌肉已成硬塊,隱隱作痛。
    「啲醬容易黐底容易燶,要不斷剷,隻鑊又大,你要伸手彎住腰剷。室溫又高,得把牛角扇吹吹下,我一個人連續煮幾個鐘頭,不停流汗,煮一次起碼要飲4公升水。」最後洗鑊更辛苦,因為腰彎得更低。幸好十多年前起,煮醬有機器輔助,輕鬆了,但幾十年積下的舊患,纏身不去。

    煮甜醋,相對沒那麼費勁,但一樣要忍。他採用本地酒房出產的白醋,加薑、桂皮、陳皮、丁香等等藥材做成甜醋。「煮呢個醋,一大鑊,嗰種藥材味好犀利,十足催淚彈,醃眼!咳!」
    甜醋,他賣自家的,也賣其他品牌,「各有各鍾意啦,人哋要八珍,你無,佢會走咗去;我哋自家牌子就賣貴五六蚊。」
    這日街坊王太帶了手拉車來買醋,「我孫仔啱啱出世,買去觀塘畀個新抱。」她嫌其他牌子太甜,「呢間鋪頭出嘅特別香,舊年冬天隔籬個事頭婆用佢煲薑,成條街都香晒。」
    有人記住,陳璧堃笑瞇瞇,說:「到天時冷,啲人鍾意煲薑醋食下;事實上年尾多人結婚,到第二年10月、11月就有BB出世,甜醋特別好賣。」
    以前煮完甜醋,五六桶藥材他當垃圾倒了,後來有朋友老遠從跑馬地來上水要「下欄」甜醋陳皮,他才識寶,現在煮完醋會挑回陳皮,但為非賣品,「而家?下人,有熟客寒咳唔係好囉!」

    老店,差點結業

    做醬煮甜醋,入缸,搬貨,幾十年陳璧堃獨力做,「我哋小型生產,唔請人。無辦法!為咗……我唔知點講呀!」他瞄瞄跟前在幫手的大女兒和二女兒,苦笑:「賺到痛,之外都係痛!近十幾年,我個個禮拜日就好似返學咁,要去做推拿。」
    去年他和太太邁向65歲,本擬12月31日退休結束正和隆;就在12月中煮甜醋時,從不在工場拍攝的他,忍不住拿手機拍下那鑊滾滾冒煙的甜醋,題記:「人生最後一次」。
    「唔捨得㗎!」說着,他眼圈紅起來,思緒飛回去年底:「瞓唔着囉!直情神經衰弱。」有個星期天,他試不去推拿留在家,「電視睇完又睇睇完又睇,無地方去。」以前他想像退休「呢度去嗰度去」,事實上英國朋友早邀他去歐洲玩,他又買了「200蚊深圳通」,偏偏成行在即已失去興趣,一副心神無處安放。

    決心分手,原來放不下。他三個女兒,十多年前已表明不想接手家業,臨別秋波,也發現情難捨。
    店一直由他和太太合力支撑,沒請人。二女兒陳敏怡(Agnes)說,每逢過年店就最忙,三姊妹必定預留整個星期的假回來幫手,想不到自己成為了第三代傳人。陳璧堃笑言,由1月1日起店轉了她名下,自己變做顧問兼打雜。
    70後的Agnes在銀行做了十多年,連MBA也讀了,兩年前工作太辛苦辭了職,「嗰時爸爸媽媽正計劃退休,我哋三姊妹都好開心,因為新年終於唔使返鋪頭喇!」
    去年年底,他們通知熟客和包租婆不做,「啲客人同爸爸講:『你退休,咁我哋去邊呀?我由做女食到而家喇!』我聽到,突然之間好唔捨得。呢個招牌六十幾年喇!」
    她問爸爸取帳簿算了一番,「都ok嘅!我想留住個招牌。」又游說從事文職的大家姐陳敏慧回來幫手看鋪,自己負責市場推廣。姊妹同心,盼可斷金,帶着正和隆走進2017年。

    十年如一日

    陳璧堃搖搖頭說:「我準備退休,以為可以脫苦海啦!結果有啲抑鬱,百無聊賴,個女話做番,我又好似開心啲。」
    不過,他認為做醬這行式微了,尤其新界東北發展如箭在弦,古洞的豉油廠分分鐘無得做。「一收地,你一係返大陸做,但水準、原料難控制,而且豆都係外國嘅靚啲。」女兒正在搶時間,找新貨源、拓客路,像早前便去了樂富街市擺車仔檔,臚列自家品牌豉油、醬醋和腐乳。
    幾十年來,陳璧堃和朋友合作生產腐乳。十多年前朋友搬廠上深圳,招紙也「均真」地印着「Made in China」,同屬正和隆招牌貨,輕柔鬆化而不死鹹。

    醬料之外,40多年前陳璧堃接手時已兼賣雜貨。今天雜貨不多也不雜,而每種乾貨他只賣一款,都是精挑細選,譬如蝦子麵,找到第四五個供應商才敲定。
    「搭下貨囉,要維持到租金嘛,而家都要1000蚊一日㗎!」陳璧堃說。
    除了鋪租,過去半世紀上水翻天覆地,但對正和隆和陳璧堃而言,只是微細的漣漪,就像醬醋味道,始終如一。
    「雖然間中都有自由行嚟幫襯,我哋主要做街坊熟客。有人搬咗出九龍、港島、大嶼山都返嚟買醬,甚至移民去外國,都會帶啲醬過去。附近有圍村,新年依舊會煮盆菜,用好多醬。」
    七八十年代,他的豉油、麵豉曾交給酒樓,但經常被人拖數、走數,「好多次喇!千幾蚊都彈票,嗰個年代唔算少數目。咪搞啦!我寧願淨做門市,收一蚊就係一蚊。」弱水三千,他只取一瓢。知足,常樂。

    夏日炎炎,酸梅麵豉蒸排骨夠醒胃,有街坊要炆肉,大喊一聲「混醬,唔該!」只見陳老闆從五個醬缸輪流舀出小半勺倒入透明膠袋,用繩一紮,遞與客人,叮囑道:「返去放雪櫃,呢幾日好用喇!唔係會變酸。混醬鹹㗎,加啲冰糖,炆鴨炆腩肉都快啲腍。」這混醬,有自家磨豉、黑赭油(類似星馬的黑豉油)、甜醬、麻醬和南乳,即叫即混,也是父親傳下來的基本味道,就在日月蒸煮當中,摻着陳璧堃幾十年調出來的小變奏。

    正和隆
    地址: 新界上水石湖墟巡撫街2號A
    電話: 2670 3486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