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鈾提煉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鈾提煉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鈾提煉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鈾提煉產品中有8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9萬的網紅作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伊朗核計劃之父Mohsen Fakhrizadeh在德黑蘭被刺殺,是特朗普攻打伊朗的第一槍嗎?有些傳媒想這樣包裝,因為事件發生前兩日,主流傳媒便報道特朗普打算在換屆前攻打伊朗,聲稱這樣可以阻止拜登政府外交上轉軚。然而,特朗普政府暫時沒有像擊殺伊朗軍頭蘇萊曼尼那樣認功。有官方公告當然是好事,因為一切將...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PNN livehouse.in頻道 ( ...

鈾提煉 在 國際內世鏡|Insight Into Issues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9-17 15:29:23

在恢復伊朗核協議(JCPOA)談判停滯之際,聯合國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17日表示,伊朗目前正在加速提煉高純度濃縮鈾的進程。4月時,伊朗與美國在維也納進行恢復核協議的間接談判,隨著談判破裂,如今伊朗此舉恐加深與西方國家的緊張關係。 ⠀⠀⠀⠀⠀⠀⠀⠀⠀⠀⠀ 國際原子能總署報告中指出,伊朗正在納坦茲...

鈾提煉 在 BusinessFocus | 商業、投資、創科平台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3-03 09:30:41

【@businessfocus.io】北美3公司聯合探索廢料中提取稀土 降低對中國依賴 . 中國工信部早前預告稀土價格恐將飆升,引發國際市場關切。據《金融時報》2日報導,有3家北美企業正計劃合作打造一條稀土供應鏈,從放射性廢料「磷鈰鑭礦砂」(Monazite,亦稱獨居石)中提取稀土,以減低對中國稀土...

  • 鈾提煉 在 作者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11-28 07:35:00
    有 901 人按讚

    伊朗核計劃之父Mohsen Fakhrizadeh在德黑蘭被刺殺,是特朗普攻打伊朗的第一槍嗎?有些傳媒想這樣包裝,因為事件發生前兩日,主流傳媒便報道特朗普打算在換屆前攻打伊朗,聲稱這樣可以阻止拜登政府外交上轉軚。然而,特朗普政府暫時沒有像擊殺伊朗軍頭蘇萊曼尼那樣認功。有官方公告當然是好事,因為一切將會明朗,特朗普真的授權打伊朗。

    白宮早在月中傳出,特朗普在讀到伊朗濃縮鈾提煉儲備超標10倍的新聞後發怒,立即詢求部下發射導彈作為回應,最後因幕僚勸阻而擱置。按常理推斷,刺殺頭號核專家的確是可行的替代方案,但細心留意背後發生甚麼事,就會發現事情沒有那麼單純。

    這就要先講到另一宗刺殺案。策劃肯尼亞和坦桑尼亞美國大使館恐襲的阿蓋德第二把交椅,在今年8月跟他的女兒便在德黑蘭街頭被暗獲,整件事最奇怪的地方是等到11月才流出消息,伊朗否認窩藏頭號通緝犯,美國也不予置評。最主要的版本認為,電單車槍手埋身暗殺是以色列特工的慣常技倆,假設這就是以色列所為,為甚麼要等到三個月後才放出消息?這才是問題關鍵。

    續文:

    https://www.patreon.com/posts/44378124

    作者

  • 鈾提煉 在 說說能源 Talk That Energy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05-01 11:48:22
    有 213 人按讚

    【美國核工業或將起飛?!】
    上禮拜,美國的核工界大概迎來了一絲曙光,白宮發起的核燃料工作組(Nuclear Fuel Working Group)概述了美國如何重新在核能領域獲得全球領導地位,將三管齊下,尋求加強整體美國內的核燃料循環,可能拒絕進口俄羅斯或中國製造的核燃料,並促進先進反應爐技術。

    白宮核燃料工作組(NFWG)於4月23日發布的報告中概述了該戰略,該研究結果令人期待已久,該報告《恢復美國的核能競爭優勢:確保美國國家安全的戰略》。此報告為在美國商務部於2019年5月發現鈾進口對國家安全構成威脅之後,川普於2019年7月召集了該小組,其中包括來自各個行政分支機構的代表。NFWG的任務是檢視國內核燃料的生產與機會及恢復核燃料供應鏈。

    完整報告:https://reurl.cc/b5V3ry

    ▊強調核燃料循環的前端
    NFWG報告列出了三個關鍵優先事項。首先,它設想美國政府將採取“大膽行動,以復興和加強鈾礦開採業,支持鈾提煉,結束對外國鈾濃縮能力的依賴,維持現有能力,消除整個核燃料循環戰略上的弱點,為美國帶來利益並在國際市場上競爭。第二個方面預見了美國政府的大量槓桿作用努力推進核能研究,開發和示範投資,包括核燃料循環前端以及國內核工業的投資。最後,政府計劃進入由俄羅斯和中國國有企業(SOE)主導的市場,包括與核反應爐技術和核燃料有關的市場。

    預計在未來十年中,政府將為美國鈾礦開采和轉化服務提供資金。美國鈾儲量首次在能源部(DOE)的最新預算要求中宣布,它同時表示,「將在市場中斷的情況下確保鈾的供應並支持美國的戰略性燃料循環能力,而並非旨在取代或破壞市場機制」。而一旦主管部門評估了鈾存量和其他措施的影響,它也可以考慮擴大現有的美國保證燃料供應(AAFS),並將其與新的鈾庫存合併以建立統一儲備槽。而目前美國的燃料存量足以讓美國反應爐更換六次的爐心燃料。

    ▊維持國內核電部門
    該報告強調了國內民用核工業(包括其96座反應爐)的的重要性,但是,該報告在實現這一目標的方向並未明確。

    隨著電力市場越來越被廉價的天然氣與再生能源所淹沒,核能發電商的底線一再退讓。自2013年以來,已經提前淘汰了8座反應爐(夏季總容量為6.7 GW),發電機組的命運取決於市場狀況,政治壓力或評估該部門的財務壓力。NFWG的報告顯示,另外有25部機組有過早退役的風險。

    NFWG特別指出,大多數處於“經濟壓力下”的核電廠都處於現行自由電力市場中被聯邦電力監管委員會(FERC)輕忽。儘管FERC在為「電力市場中的所有能源」創造一個公平競爭環境中所發揮的作用,但它未能提倡對核電給予優惠待遇。

    ▊先進核燃料的模糊未來
    該報告指出,目前,投資高含量低濃鈾(HALEU)的研發對於幫助美國重新定位自己成為“核能全球技術領導者”至關重要。但是,儘管它讚揚了在事故容忍燃料(ATF)和先進反應爐(包括SMR和微型反應爐)方面正在進行的發展,但並沒有明確該國要在國際上領先需多長時間。

    根據這份報告,聯邦政府目前將固定在美國能源部三年期1.15億美元的HALEU生產示範計畫上,三年之後,私部門可以將其用於商業化和部署,演示是否成功並且需求實現。報告中也強調了能源部通過其國家反應爐創新中心和多功能試驗爐(VTR)促進核技術研發的努力。這反倒有點像在與俄羅斯或中國學習。

    美國商務部未來十年全球民用核市場的價值將在500到7400億美元之間。儘管美國私營部門的創新者有巨大的機會參與這些市場競爭,但在展示下一代技術方面,中國或俄羅斯都比美國領先一步。兩國相比,美國在核技術的全球銷售方面也落後。近幾十年來,來自美國的民用核反應爐供應商在全球的競爭很差。2030年世界各地落成的107座新核反應爐中,有43家將由中國供應商提供,29家由俄羅斯供應,10家由印度供應,9家由韓國供應,另外4個則是法國。同時,美國僅只建造3部機組。

    ▊保護主義與國際擴張
    除了建議加大研發力度外,報告也指出,於俄羅斯或中國國有企業的戰略行動中,美國至少有能力保護其國內燃料製造子行業免受侵蝕。例如,NFWG於報告指出,美國面臨著與俄羅斯Rosatom的核燃料製造和供應部門TVEL的激烈競爭。

    TVEL是俄羅斯設計的VVER的世界最大燃料供應商(其中大多數在歐洲,並且需要獨特的六角形燃料組件),於2016年開始探索使用TVS-K開發「西方設計」反應爐用的燃料為了打入壓水爐市場,該計劃多年來一直只有兩個供應商:西屋公司和Framatome,俄羅斯也似乎有計畫性的在為美國核電廠開發替代燃料。NFWG建議「出於國家安全的考慮,應迅速採取行動,通過行政命令限製或禁止在俄羅斯或中國製造的核燃料的進口,否則只進口俄羅斯核燃料將對美國產生不利影響。」”

    從長遠來看,純粹的保護主義對於全球競爭力可能並不完全健康。為增加未來的出口而進行的努力可能需要擴大民用核國際合作計劃,包括監管技術交流,並協助發展外國核監管框架,以利用現有的NRC許可證來加速美國對核技術的外國許可。#Taiwancanhelp

    例如,機會之一就是推動替代國內來源的商業燃料(例如ATF),以在國際上用於國外的反應爐。但是在全球出口市場上,美國核工產業公司很大程度上被禁止向外國反應爐出售產品或服務,改變這種模式可能需要另外建立一個計劃,特別是在美國盟國和夥伴國家之間 。而這種計劃的未來將高度依賴於當前的研發工作。整個戰略還將在也將重度依賴政府預算,監管和政策制定流程。

    因此該策略如何實施還得取決於其政治支持。但美國國會對美國核能已經有廣泛支持,未來美國核工業或將有機會循著歐洲發展再生能源模式重返世界舞台,並作為經濟、國防戰略以及政治外交上的籌碼。

    因此對於台灣而言,要買天然氣或是買反應爐呢~~ 或許也是個有趣的課題呢。「當一個國家選擇追求核能時,其夥伴的選擇就變得至關重要。 核基礎設施的建立結合了購買國與技術提供國之間在接下來的100年間的大規模,跨領域的經濟,安全和地緣政治關係。 通過忽略該行業而放棄了美國在國際影響力核競爭中的領導地位,這使俄羅斯和中國得以與各國建立長期的關係,而這對美國的國家利益不利。 這包括北約盟友和具有高度戰略地緣政治重要性的多個國家。 如今,許多東歐和非洲國家似乎正在尋求與俄羅斯和中國的合作。 我們決不能割讓這些長期關係,也不能妨礙我們建立積極的外交政策交往的能力。」

  • 鈾提煉 在 婷婷看世界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01-06 09:25:26
    有 499 人按讚

    【突發!伊朗宣布撤回伊核協議承諾,將不對濃縮鈾提煉做任何限制!海灣股市大跌】

    北京時間1月6日淩晨兩點半左右,伊朗最高國家安全委員會發布聲明稱,伊朗將完全取消對濃縮鈾提煉的“任何限制”。這意味著,伊朗將單方面完全放棄遵守伊核協議規定的任何義務!

    2015年7月14日,伊朗與伊核問題六國(美國、中國、俄羅斯、英國、德國、法國)經過漫長談判後,就限制伊朗發展核武及解除對伊朗的制裁問題達成協議。

    不過這項在奧巴馬就任期間達成的歷史性協議,卻被特朗普批評為“一個本不該簽署的可怕的一面倒的協議”。

    2018年5月8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美國將退出伊核協議,並重啟因伊核協議而豁免的對伊朗制裁。

    一年之後的同一天,伊朗總統哈桑·魯哈尼宣布伊朗中止履行伊核協議部分條款,不再對外出售重水和濃縮鈾。但伊朗當時並沒有完全退出伊核協議,而在歐盟及聯合國等各方的斡旋下,伊核協議也沒有完全“破局”。

    不過,多方努力維持的脆弱平衡,還是隨著美國對伊朗二號人物蘇萊曼尼發動的致命突襲而被打破。

    伊朗撤回核協議承諾

    據環球時報美聯社、彭博社等媒體報道,在北京時間1月5日伊朗外交部發言人阿巴斯·穆薩維在一次新聞發布會上表示,該國官員計劃在當天周日晚上會晤,討論他們退出核協議的下一步行動,行動的規模將比最初計劃的還要大。

    而據此前法新社的報道,伊朗將在5日晚敲定下一步行動。

    而在北京時間1月6日淩晨,由伊朗內閣成員在德黑蘭舉行的會晤終於達成了結果!

    伊朗最高國家安全委員會聲明表示,“伊朗將結束其在伊核協議中的義務承諾,解除對核工業的任何限制,其中包括離心機的數量。因此,伊朗在鈾濃縮能力、濃縮鈾的豐度和數量以及研究的深度廣度上將不再受到任何設限。”

    不過伊朗政府也表示,如果國際社會能取消對伊朗的制裁並保證伊朗的利益,伊朗將繼續與國際原子能機構合作,並重返核協議。

    每經小編(微信號:nbdnews)註意到,根據2015年伊核協議,伊朗提煉的濃縮鈾豐度不得超過3.67%,並且伊朗最多只能儲存300公斤濃縮鈾。

    據紐約時報報道,3.67%的豐度水平足以滿足核電用途,但遠低於核武器所需的90%濃縮。不過專家也表示,一旦濃縮鈾的豐度超過20%,那麽再提升到90%的水平將沒有什麽難度。

    伊朗總統魯哈尼在2019年曾表示,伊朗準備將“任意數量”的濃縮鈾提高到3.67%以上的豐度水平。魯哈尼還承諾恢復阿拉克重水反應堆的建設,盡管當初伊朗在2015伊核協議簽字時已同意關閉該項目。

    事件回顧:美國、伊朗先後退出協議

    2015年7月,伊朗與美國、英國、法國、俄羅斯、中國和德國達成伊核問題全面協議《聯合全面行動計劃》。根據協議,伊朗承諾將限制核計劃,而國際社會則將解除對伊制裁。

    不過在2018年5月,美國單方面退出協議,隨後重啟對伊朗制裁。2019年5月,伊朗宣布中止履行伊核協議部分條款,美伊關系嚴重惡化,海灣局勢持續緊張。

    2018年5月8日,特朗普在白宮發表電視講話說,伊核協議是一項“糟糕的”協議,對伊朗發展核項目的限制“很弱”,卻令伊朗得以免於制裁。他表示,協議未限制伊朗發展彈道導彈項目,協議中有關伊方在協議失效後可恢復鈾濃縮活動的“日落條款”也不可接受。

    特朗普表示,美國有“決定性證據”證明伊朗在伊核問題上的承諾是謊言。講話結束後,特朗普簽署了關於美國退出伊核協議的文件。

    白宮在隨後發布的聲明中說,重啟的制裁將針對伊朗能源、石化和金融等關鍵經濟領域。美國財政部當天也表示,已開始實施特朗普的對伊制裁決定。

    而在2019年5月8日伊朗總統魯哈尼發表電視講話,宣布伊朗中止履行伊核協議部分條款,不再對外出售重水和濃縮鈾。

    魯哈尼在講話中強調,這並不意味著伊朗退出伊核協議。伊朗希望在60天內與伊核協議其他簽字方談判伊朗在協議中的權益問題,若訴求得不到滿足,伊朗將不再限制自身鈾濃縮活動的產品豐度。

    不過伊朗外長紮裏夫當天強調根據伊核協議第26條和第36條,伊朗有權根據其他簽字方履約情況,調整自身對協議的執行。據伊核協議正文第26條和第36條,若依協議中止的制裁重啟,伊朗將視為全部或部分停止履行協議承諾的理由。協議執行若有爭議,將交由多邊爭端解決機制。

    2019年6月,國際原子能機構報告顯示,伊朗儲存的濃縮鈾已經超過了協議規定的300公斤重量限制。

    海灣地區股指大跌

    受到美伊關系驟然緊張的影響,當地時間1月5日下午,海灣地區股市大幅下跌,科威特和沙特股市領跌。

    上個月剛創下全球IPO最高紀錄的石油巨頭沙特阿美的股價下跌1.7%,至每股34.55裏亞爾,創下自12月11日開始交易以來的最低水平。

    2019年整個海灣地區表現最好的科威特股指下跌近4.1%,沙特股指下跌2.4%;迪拜股指下跌3.1%;阿布紮比指數.ADI下跌1.42%。

    “美國與伊朗的戰爭可能使全球GDP下降0.5個百分點或更多,這主要是由於伊朗經濟的崩潰,以及石價上漲的影響。” Capital Economics上周的一份研報中分析道。

    1月3日,美油收報每桶63.05美元,布油收報每桶68.60美元,為三個多月以來的最高水平,此前蘇萊馬尼的遇難事件引發了人們對美伊沖突可能破壞全球石油供應的擔憂。

    歐盟、聯合國全力維護伊核協議

    2019年7月15日,歐盟各成員國外長齊聚布魯塞爾,就如何挽救伊核協議進行緊急磋商。會後發表的決議表示,國際社會不能草率重啟對伊制裁,致使來之不易的伊核協議面臨崩潰風險。

    每經小編(微信號:nbdnews)還註意到,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曾表示,美國不再希望與其他國家合作,這表明美國作為國際社會的一員已經失去了活力,並將長期失去影響力。法國、德國和英國領導人還曾共同對特朗普退出伊核協議的決定表示“遺憾”。

    2019年12月19日,聯合國副秘書長迪卡洛在安理會會議上表示,美國和伊朗都在破壞作為“國際和平基石”的伊朗核協議。

    迪卡洛表示,伊朗核協議得到“全面有效執行”,是“確保伊朗核項目和平性質、保障伊朗人民獲得切實經濟利益的關鍵”。她稱,美國退出該協議並恢復對伊制裁與協議的目標背道而馳,伊朗近期不再履行協議的部分承諾也令人遺憾。

    俄羅斯外長:俄中立場完全一致

    據外交部消息,2020年1月4日晚,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同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通電話,就當前海灣局勢急劇緊張以及雙方在聯合國安理會的合作全面交換意見、協調立場。

    王毅表示,中方高度關註美伊矛盾的激化,反對在國際關系中濫用武力,軍事冒險行為不可接受。中方主張各方應切實遵守聯合國憲章宗旨以及國際關系基本準則,伊拉克的主權獨立和領土完整應當得到尊重,中東海灣地區的和平穩定應當得到維護。

    拉夫羅夫表示,俄中立場完全一致。美方行為是非法的,應予譴責。俄方反對粗暴踐踏別國主權,特別是采取單邊軍事行動。俄方願同中方密切協調,為避免地區局勢緊張升級發揮建設性作用。

    外長王毅:反對任何單邊主義和霸淩行徑

    據參考消息報道,2019年的最後一天,紮裏夫抵達北京,這已經是他一年中第四次訪華。抵京當天,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便同他舉行了會談。

    在外交部網站發布的關於此次會談的稿件中,王毅直接點明,美國單方面退出伊核全面協議,放棄應盡國際義務,並對伊進行極限施壓,這是當前伊核問題出現緊張局勢的根源所在。他還強調,中方支持一切有助於緩和當前緊張局勢,維護全面協議的建設性努力,希望協議參與方堅持正確方向,頂住外部壓力,通過對話協商處理存在的分歧,繼續維護和執行好全面協議。

    王毅表示,“中方將堅定捍衛國際公平正義,反對任何單邊主義和霸淩行徑,推動伊核問題得到政治外交解決。”

    紮裏夫積極評價並感謝中方發揮的重要作用,他同樣表示,伊方願與中方保持密切溝通,堅持多邊主義,反對單邊主義,切實維護全面協議,捍衛自身正當權益。

    中國駐美國、伊拉克大使館發出提醒

    1月5日,中國駐美國大使館建議和提醒在美中國公民密切關註當地安全形勢,提高警惕,註意安全防範,慎重考慮前往公眾場所。如遇危險或突發情況,請及時撥打911報警。如需領事協助,請撥打外交部24小時全球領事保護與服務應急呼叫中心電話,或與中國駐美使領館聯系:

    駐美國使館:202-4952216

    駐紐約總領館:212-6953125

    駐舊金山總領館:415-2168525

    駐洛杉磯總領館:213-8078052

    駐芝加哥總領館:312-7800170

    駐休斯敦總領館:713-5219215

    中國領事服務網2019年10月30日提醒稱,自2017年以來,外交部和中國駐伊拉克使領館已根據伊拉克安全形勢連續多次發布暫勿前往伊拉克的安全提醒,最近一次提醒有效期至2019年11月1日。

    根據當地安全形勢,現發布新一期提醒,有效期至2020年5月1日,具體如下:

    近期,伊拉克總體安全形勢依舊嚴峻,部分省份恐怖襲擊和惡性治安事件多發。外交部和中國駐伊拉克使領館建議已在當地的中國公民和機構加強安全防範和應急準備。如遇緊急情況,請及時報警並與中國駐伊拉克使領館聯系。

    鑒於當前情況易給當事人帶來巨大安全風險,並使駐伊拉克使領館難以提供有效協助,外交部和駐伊拉克使領館提醒和希望中國公民近期暫勿前往伊拉克。如當事人堅持前往,由於提供領事保護與協助而產生的費用,將由個人承擔。

    當地報警電話:130,急救電話:105

    外交部全球領事保護與服務應急熱線(24小時):+86-10-12308或+86-10-59913991

    中國駐伊拉克使館領事保護與協助電話:+964-7901912315

    中國駐埃爾比勒總領館領事保護與協助電話:+964-7515477820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