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中的寧靜並不存在於森林
#而是存在於身處森林的我們心中
.
林裡的寧靜,跟城市或附近街道的安靜不一樣。
.
因為森林裡不是全然的安靜。鳥兒歌唱、葉子摩擦的聲音,會一層層地從樹枝上傳下來;花栗鼠互相追逐、鹿穩健地踏步,以及昆蟲發出的卡嗒與嗡嗡聲,也會一層層地從地面傳上來。森林中的寧靜並不存在於樹...
#森林中的寧靜並不存在於森林
#而是存在於身處森林的我們心中
.
林裡的寧靜,跟城市或附近街道的安靜不一樣。
.
因為森林裡不是全然的安靜。鳥兒歌唱、葉子摩擦的聲音,會一層層地從樹枝上傳下來;花栗鼠互相追逐、鹿穩健地踏步,以及昆蟲發出的卡嗒與嗡嗡聲,也會一層層地從地面傳上來。森林中的寧靜並不存在於樹林,而是存在於身處森林的我們心中。這就是我們來到森林所追求的,在遠離一切、甚至包括我們喜愛的事物幾天之後,深入全身心的寧靜。有時候,跟所愛的事物也需要保持點距離。
.
我們在高聳的松樹下找到一塊空曠的營地,松樹的針葉為帳篷鋪好了厚地毯。樹叢中間還有不少空地,可供我們散步或觀察動物的日常行為。望向遠處,我們可以看到有些升起的山峰,比山丘還要高但不算是山。我們發現一個可以生火的地方,就把睡袋拿出來,整理了一下食物,把露營椅放在最適合看日落的地方。之後,我們隨處走走,找到一條湍急的溪流,我用手指撥著水流。接著發現一條前人走過的小徑,可以直通湖泊,沿途我還搜集了一些光滑的扁平石頭,可以用來打水漂。
.
晚上,我們觀賞螢火蟲。牠們就像移動中的星群,我發現牠們移動的形狀很像白天雲朵變化的形狀。在此同時,我覺得我的身體系統非常平靜,我又重新找回專注。有時候,在忙碌的工作、家事與各種待辦事項中,我的心思很難停在我努力為它開闢的路徑上。我無法維持注意力,會忘東忘西,事情只做一半。在這裡,我卻發現我可以仔細聆聽早上鳥叫的聲音,或看著湖裡的米諾魚在我腳踝旁邊繞圈子,所有感官都能留在當下。當然,這些感受不是同時發生,但的確都發生了。
.
明天我們就會打道回府。我準備好要回去了,但今晚,我希望更深入那層寧靜,完全獨處一些時間。我們兩個都希望如此。雖然在一起很好,但是各自分開也很有吸引力,所以我穿上健行鞋,出門踏上一段小徑,想要找一個可以看星星的地方。
.
那天晚上沒有雲,我越過營地邊緣那排樹木,輕易就找到一條路。有個地方,走到那裡需要幾分鐘,我邊走邊感受腳下的路徑,腳似乎更能找到對的位置,靴子能平穩地踩踏上去。這是我有時會忘記的事,若養成習慣,就會越做越好,不管是在山中健行、學一門新語言,或只是在事情不順時多點耐心。我母親經常說:﹁今天說一句好話,明就會過得更順利。﹂
.
我帶著一條舊格紋毯子,抵達後,我把毯子抖一抖,蓋在平坦的岩石上,然後全身躺上去,雙手枕在頭下方,一隻腳跨在另一腳上,十足的觀星架勢。星星明亮得叫人屏氣凝神,我幾乎捨不得眨眼。我太習慣與街燈、電子看板、高樓共享的天空,星星只是背景中模糊的一塊,但在這裡,它們佈滿了整個天空。星星亮得令人詫異,儘管它們距離我們那麼遙遠,感覺卻伸手可及。
.
我想著自己在這塊岩石上,在這片連綿的森林中,接著讓自己的視野擴大。我把視角拉得更遠,納入更多空間。我想著周遭的城市、國與國之間的邊界,還有廣闊無際的海洋。我將自己想成一丁點亮光,跟著其他幾十億顆微小的亮光,點亮我們的藍色小點。我進一步擴展我的思考範圍,將空間延伸到望遠鏡看不到的地方,或經由方程式所能預測的範圍之外,想著如果我們跨過去,可能遇到的不是一大面牆,而是更多無盡的廣闊空間。慢慢地,我開始把視角縮近。
.
我把思緒從太空、行星與太陽,拉回到我們在宇宙中的位置。我在腦中把大陸的形狀、地景、湖水與周遭的山巒縮得更近,畫面回到這顆岩石與我的身體上。我感受到氣息透過鼻子流動,還有放鬆的緩慢心跳。我感受到四肢的重量與身上衣服的觸感。
.
在這過程中,我的視角又重新校準了。我來,是為了尋找寧靜,我也找到了,我的身心靈都重新歸位,記起我是誰,什麼對我才是重要的。我準備好要回去了。祝你有個好夢。
.
.
------
本文摘錄自《大人的床邊故事:千萬次下載,助你安定情緒、輕鬆入眠的正念冥想》,作者: Kathryn Nicolai @ylibbook
瞭解更多👉🏻 https://bit.ly/3rlKJM5
.
這是一本讓你看了會睡著的書。作者將正念融入一篇篇甜美且撫慰人心的小故事,讓讀者在輕鬆的閱讀過程中,自然而然學會正念冥想與自我疼惜,藉以安撫緊張的神經、疲憊的大腦,安然入睡,良好的睡眠習慣也得以慢慢養成。
.
#哇賽心理學 和 #遠流 出版社
合作舉辦留言抽書活動。請在貼文下方分享你的安心入睡小物/方法,或是「 #大人的床邊故事」,我們將在7/26抽出幸運獲書者,並在限動中公告喔。
#好書推薦 #Nothingmuchhappens #stories #sleep #insomnia #好眠 #正念 #mindfulness #selfcare
針山中搜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森林中的寧靜並不存在於森林
#而是存在於身處森林的我們心中
.
林裡的寧靜,跟城市或附近街道的安靜不一樣。
.
因為森林裡不是全然的安靜。鳥兒歌唱、葉子摩擦的聲音,會一層層地從樹枝上傳下來;花栗鼠互相追逐、鹿穩健地踏步,以及昆蟲發出的卡嗒與嗡嗡聲,也會一層層地從地面傳上來。森林中的寧靜並不存在於樹林,而是存在於身處森林的我們心中。這就是我們來到森林所追求的,在遠離一切、甚至包括我們喜愛的事物幾天之後,深入全身心的寧靜。有時候,跟所愛的事物也需要保持點距離。
.
我們在高聳的松樹下找到一塊空曠的營地,松樹的針葉為帳篷鋪好了厚地毯。樹叢中間還有不少空地,可供我們散步或觀察動物的日常行為。望向遠處,我們可以看到有些升起的山峰,比山丘還要高但不算是山。我們發現一個可以生火的地方,就把睡袋拿出來,整理了一下食物,把露營椅放在最適合看日落的地方。之後,我們隨處走走,找到一條湍急的溪流,我用手指撥著水流。接著發現一條前人走過的小徑,可以直通湖泊,沿途我還搜集了一些光滑的扁平石頭,可以用來打水漂。
.
晚上,我們觀賞螢火蟲。牠們就像移動中的星群,我發現牠們移動的形狀很像白天雲朵變化的形狀。在此同時,我覺得我的身體系統非常平靜,我又重新找回專注。有時候,在忙碌的工作、家事與各種待辦事項中,我的心思很難停在我努力為它開闢的路徑上。我無法維持注意力,會忘東忘西,事情只做一半。在這裡,我卻發現我可以仔細聆聽早上鳥叫的聲音,或看著湖裡的米諾魚在我腳踝旁邊繞圈子,所有感官都能留在當下。當然,這些感受不是同時發生,但的確都發生了。
.
明天我們就會打道回府。我準備好要回去了,但今晚,我希望更深入那層寧靜,完全獨處一些時間。我們兩個都希望如此。雖然在一起很好,但是各自分開也很有吸引力,所以我穿上健行鞋,出門踏上一段小徑,想要找一個可以看星星的地方。
.
那天晚上沒有雲,我越過營地邊緣那排樹木,輕易就找到一條路。有個地方,走到那裡需要幾分鐘,我邊走邊感受腳下的路徑,腳似乎更能找到對的位置,靴子能平穩地踩踏上去。這是我有時會忘記的事,若養成習慣,就會越做越好,不管是在山中健行、學一門新語言,或只是在事情不順時多點耐心。我母親經常說:﹁今天說一句好話,明就會過得更順利。﹂
.
我帶著一條舊格紋毯子,抵達後,我把毯子抖一抖,蓋在平坦的岩石上,然後全身躺上去,雙手枕在頭下方,一隻腳跨在另一腳上,十足的觀星架勢。星星明亮得叫人屏氣凝神,我幾乎捨不得眨眼。我太習慣與街燈、電子看板、高樓共享的天空,星星只是背景中模糊的一塊,但在這裡,它們佈滿了整個天空。星星亮得令人詫異,儘管它們距離我們那麼遙遠,感覺卻伸手可及。
.
我想著自己在這塊岩石上,在這片連綿的森林中,接著讓自己的視野擴大。我把視角拉得更遠,納入更多空間。我想著周遭的城市、國與國之間的邊界,還有廣闊無際的海洋。我將自己想成一丁點亮光,跟著其他幾十億顆微小的亮光,點亮我們的藍色小點。我進一步擴展我的思考範圍,將空間延伸到望遠鏡看不到的地方,或經由方程式所能預測的範圍之外,想著如果我們跨過去,可能遇到的不是一大面牆,而是更多無盡的廣闊空間。慢慢地,我開始把視角縮近。
.
我把思緒從太空、行星與太陽,拉回到我們在宇宙中的位置。我在腦中把大陸的形狀、地景、湖水與周遭的山巒縮得更近,畫面回到這顆岩石與我的身體上。我感受到氣息透過鼻子流動,還有放鬆的緩慢心跳。我感受到四肢的重量與身上衣服的觸感。
.
在這過程中,我的視角又重新校準了。我來,是為了尋找寧靜,我也找到了,我的身心靈都重新歸位,記起我是誰,什麼對我才是重要的。我準備好要回去了。祝你有個好夢。
.
.
------
本文摘錄自《大人的床邊故事:千萬次下載,助你安定情緒、輕鬆入眠的正念冥想》,作者: Kathryn Nicolai
了解更多👉🏻 https://bit.ly/3rlKJM5
.
這是一本讓你看了會睡著的書。作者將正念融入一篇篇甜美且撫慰人心的小故事,讓讀者在輕鬆的閱讀過程中,自然而然學會正念冥想與自我疼惜,藉以安撫緊張的神經、疲憊的大腦,安然入睡,良好的睡眠習慣也得以慢慢養成。
.
#哇賽心理學 和 遠流粉絲團 #遠流 出版社合作舉辦留言抽書活動。請在貼文下方分享你的安心入睡小物/方法,或是「 #大人的床邊故事」,我們將在7/26抽出幸運獲書者,並在限動中公告喔。
針山中搜 在 黃郁芬 台北市議員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奎山不顧三級警戒偷辦畢典的代價是什麼?
教育局「重罰」72萬後,事過境遷、船過水無痕,是不是在放水?
就在三周前, #北投私立貴族學校奎山中學 不顧防疫禁令,#執意舉辦畢業典禮,引起全體市民的怒火,我也在看到消息的當下,立刻連絡相關局處稽查、確實開罰,讓防疫破口負起責任。
柯文哲市長當時在記者會上也撂下狠話:「 #防疫階段任何人都不可以耍大牌。」批評奎山漠視防疫規範、太囂張。
結果呢?
教育局依傳染病防治法,裁處奎山學校財團法人及現場王姓董事各30萬元、鄭姓及林姓校方人員各6萬元罰鍰, #共計72萬元;另外教育局也安排召開私立學校諮詢會,依私立學校法進行議處,包括 #減招及追究失職董事 等處分。
罰一間私立貴族學校72萬這種數字,對比南投縣五人聚餐被重罰85萬,顯然有所落差,許多民眾已經質疑對校方不痛不癢、讓人質疑教育局到底有沒有認真搜證、確實開罰。
除了罰款之外,許多人依然關心柯市長口中的後續懲處,沒想到,三個禮拜的時間還不夠,就在昨天,教育局還在請奎山於10天內說明情況,我相信這樣的效率沒辦法讓民眾信服,而我這幾週持續追蹤奎山案私立學校諮詢會的會議結果,更讓我擔憂,柯文哲市長與教育局是不是人前說的很憤慨, #人後卻輕縱奎山、想讓奎山安全下莊。
.
我簡單把我取得的資訊整理成時間表:
🔸5月29日,奎山違法召開畢典。
🔸5月31日,教育局發出新聞稿表示,已裁罰奎山72萬,並將召開私立學校諮詢會,依私立學校法進行議處,包括減招及追究失職董事等處分。
🔸6月1日,教育局函請奎山學校法人及所設奎山中學說明畢典的決策過程,釐清事件始末與責任歸屬。
🔸6月8日,據聞堅持想辦畢典的奎山王董事, #向董事會提出離職。
🔸6月9日,教育局召開私立學校諮詢會,會議結論指出:奎山學校法人及所設奎山中學間似有行政管理權責不分, #王董事有干涉校務運作之情,請該學校與法人提出說明及後續改善精進作為。
🔸6月18日,會議紀錄與結論核定,正式函文奎山學校與法人,針對王董事有干涉校務運作之情,於到文10日內 #提出說明及後續改善作為。
.
這一連串的處理方式,有四大問題:
1️⃣ 堅持要辦畢典的王董事已離職,那麼教育局是否還能追究失職董事之責呢?王董事離職之後還追究的到嗎?還是就讓他 #捅完婁子拍拍屁股就走?
2️⃣ 只因王董事一人的要求,就在疫情嚴峻時公然違反防疫規定,可見董事會及學校的內控機制都已失靈,未來教育局要 #如何有效把關奎山學校法人及奎山中學間行政管理權責不分 的問題?
3️⃣社會大眾最關心的是,這樣的事情為什麼會發生?而教育局明明列了十幾個問題,請學校與法人鉅細靡遺的回覆畢典決策過程、以及當天的狀況;在這段期間,我追問多次,教育局不但 #不願意提供會議紀錄、 #委員會成員名單也不公開,完全違背柯文哲市長口口聲聲說的「公開透明」,這樣要如何說服民眾不是黑箱、不會私相授受?
社會大眾該如何知道這件事誰該負責?要怎麼知道局處有沒有確實究責?
4️⃣最重要的是:什麼時候才要處分? #什麼時候才要減招?在記者會上說重話、狠批奎山囂張,結果除了罰72萬外,遲遲看不到減招等處份,是不是要等疫情風頭過去、大家都忘記這些事,再來輕輕放過?
.
現在疫情仍然緊繃,許多人就算面臨生計問題也依然咬牙堅持遵守防疫規定,在防疫面前,人人平等,不應該仗著有錢繳罰款就恣意妄為。
但我們看到的是什麼?
在台北市, #先有奎山中學、 #後有好心肝診所。
我會持續監督,奎山不守防疫政策,引發士林北投人的恐慌與憤怒,必須讓奎山負起應負的責任、接受合乎比例的罰則與處分。
我也鄭重呼籲教育局,這次的事件 #關乎重大社會公益,應該公開私立學校諮詢會會議內容,說明教育局調查與釐清的結果,並且盡速、確實給予奎山中學處分。
台北市政府應該展現防疫的決心,讓市民知道,防疫不可心存僥倖,不能存在差別待遇,不應該有任何特權的存在。
🔺 奎山畢典事件前情提要:https://bit.ly/2TPZM4k
🔺 5/31教育局新聞稿:https://bit.ly/3xzXAw3
針山中搜 在 Ingay Tali 穎艾達利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照顧服務員專班 現正招生中🤝
就業技能訓練來囉!本次專班是針對 #陪病人員,訓練包含特別看護及居家護理~待業中的朋友都可以參考一下,有興趣的話要儘早報名唷!
☑️報名日期|即日起至2021.05.17(一)12:00止
☑️報名網址|https://bit.ly/2QE1DHS
☑️訓練日期|2021.06.07(一)~06.26(六)
☑️上課地點
👉🏽學科|臺南市新營區健康路211號
👉🏽術科|臺南市新營區東山中路57號
📞聯絡資訊及現場報名
👉🏽新南勞資暨社會關懷協會 陳小姐
電話|06-2006767
地址|臺南市東區東門路一段61號2樓之1
👉🏽訊亞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徐小姐
電話|06-6566699
地址|臺南市新營區復興路251-1號
更多資訊及圖片來源🙏🏽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新南勞資暨社會關懷協會
https://bit.ly/3ssPaDZ
#Job艾分享 #職訓
更多職缺資訊🌐
🔗臺南市政府勞工局職訓就服中心網頁|https://job.tainan.gov.tw
🔗原民會雲嘉南區就業服務 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YCNESS
🔗#穎艾報你知 工作查詢|https://intalk.tw/employment/
🔗加Line接收每週工作最新資訊|@ingaytali(https://lin.ee/fykSmOb )
👉🏽臉書搜尋「工作機會」或「JOB艾分享」,也可以看到Ingay分享的工作職缺唷!打電話到辦公室詢問馬ㄟ通☎️06-2825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