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金馬導演metoo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金馬導演metoo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金馬導演metoo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金馬導演metoo產品中有15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62萬的網紅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深入趙德胤與吳可熙的可怕夢境】 身為緬甸華僑的台灣導演趙德胤,今年帶著懸疑驚悚類型的《灼人秘密》入圍本屆金馬獎8項大獎。 台灣製造的《灼人秘密》呼應著好萊塢的「#MeToo」事件,這是一部以女性主義視角出發的電影,聚焦在女性的美好夢想,但美好夢想卻成為深藏內心的醜陋創傷,並在現實世界中幻化成悲...

金馬導演metoo 在 艾斯特的電影紀錄 ✨ 艾電影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0-05-11 13:36:31

#艾選特輯分享 2019女力代表! 6部女性覺醒電影,帶你成為更好的自己🎬 ⠀⠀⠀⠀⠀ #如果喜歡此片單介紹歡迎收藏此文🥰 #文末抽獎 ⠀⠀⠀⠀⠀ 知名女演員Emma Watson曾在2014年聯合國婦女署的公開演講中提:"only 7% of the director are women, why...

金馬導演metoo 在 地下電影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0-05-01 22:02:08

第一次看見趙德胤與吳可熙,是在 2014 年,那時的《冰毒》生猛有勁,在極有限的資金預算以及壓迫的環境中,趙德胤創造出自己的電影美學,搭配吳可熙三妹的詮釋,粗獷中帶著細膩,在寫實中譜出緬甸的當代悲歌。 - 接著趙德胤的三支紀錄片,《挖玉石的人》、《�翡翠之城》和《十四顆蘋果》,各反映出不同面向的緬甸...

  • 金馬導演metoo 在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9-11-16 22:27:35
    有 41 人按讚

    【深入趙德胤與吳可熙的可怕夢境】

    身為緬甸華僑的台灣導演趙德胤,今年帶著懸疑驚悚類型的《灼人秘密》入圍本屆金馬獎8項大獎。

    台灣製造的《灼人秘密》呼應著好萊塢的「#MeToo」事件,這是一部以女性主義視角出發的電影,聚焦在女性的美好夢想,但美好夢想卻成為深藏內心的醜陋創傷,並在現實世界中幻化成悲傷的虛幻泡影,也再再提醒我們父權社會中,由男性主導階級暴力的殘忍性。

    #金馬獎 #灼人秘密 #趙德胤 #吳可熙 #影評

  • 金馬導演metoo 在 換日線 Crossing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9-07-31 08:00:00
    有 95 人按讚

    【今年最受矚目國片】#呼應MeToo
      
    《灼人秘密》是一部以女性主義視角出發的電影,聚焦在女性的美好夢想,但美好夢想卻成為深藏內心的醜陋創傷,並在現實世界中幻化成悲傷的虛幻泡影,點出了「演藝夢」的黑暗與變質,遙相呼應著好萊塢的「#MeToo」事件。
      
    猶記得趙德胤當年以《冰毒》獲得台北電影獎最佳導演、首度入圍金馬獎最佳導演,並代表台灣參選奧斯卡最佳外語片,下一部作品《再見瓦城》,更是一舉入圍六項金馬,也令吳可熙首度入圍金馬最佳女主角。
      
    今年,由吳可熙親自演出她首度編寫便得獎的劇本,趙德胤拍出與過往寫實主義風格迥異的類型片《灼人秘密》,順利入圍作者導演的至尊殿堂──坎城影展的「一種注目」單元。
      
    #灼人祕密 #趙德胤 #吳可熙 #坎城影展 #溫溫凱 #地下電影
      
    ▍換日線 7、8 月徵稿活動:為什麼我要回台灣? → bit.ly/2JHbBRl
    ▍換日線 2019 夏季號《出發!改變人生的一次旅行》→ bit.ly/2vMJxFO

  • 金馬導演metoo 在 地下電影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9-07-13 13:00:00
    有 192 人按讚

    第一次看見趙德胤與吳可熙,是在 2014 年,那時的《冰毒》生猛有勁,在極有限的資金預算以及壓迫的環境中,趙德胤創造出自己的電影美學,搭配吳可熙三妹的詮釋,粗獷中帶著細膩,在寫實中譜出緬甸的當代悲歌。

    接著趙德胤的三支紀錄片,《挖玉石的人》、《翡翠之城》和《十四顆蘋果》,各反映出不同面向的緬甸與人生,《翡翠之城》仍是記憶猶新的作品,記錄了身在緬甸礦區,在軍隊與毒品交織而成的世界中做著「發財夢」的人,尤其是那整段的「吸毒」過程,大膽地設計演出的痕跡,在實驗中以晦暗幽微的色調帶著寫實的不得已。

    中間在 2016 年,當然還有劇情長片《再見瓦城》,趙德胤持續以緬甸為背景,這次片子以「台灣夢」為麥高芬,以「愛情」包裝切入,打破文化藩籬,同樣在「離鄉」與「歸鄉」間抓出幽微人性,動人卻充滿著酸楚。然而不同的是,這時的趙德胤從過往的單槍匹馬,變成掌握千萬預算的導演,工作團隊從 3、5 人的編制,轉向破百人,所幸影像中的氣質仍舊是那個獨具特色的他,那時趙德胤已是二度角逐金馬最佳導演的人,吳可熙也首度入圍了金馬最佳女主角。

    2019 年,趙德胤將鏡頭轉往台北與台中,以吳可熙自身經歷撰寫的劇本,拍出與過往寫實主義風格迥異的類型片《灼人秘密》,順利從緬甸、台灣、釜山、柏林走向坎城,這是一部以女性主義視角出發的電影,點出了「演藝夢」的黑暗與變質,遙相呼應著好萊塢的「#MeToo」事件,同時看見了趙德胤追求突破、轉變的嘗試,是一部悲傷卻相當勇敢的作品。

    昨晚 7 點,與趙導、吳可熙面對面坐在「ä couple」咖啡廳,用 30 分鐘聊《灼人秘密》的起源、想法、劇本與製作;聊紀錄片與劇情片的分野與養分;聊「命運」、「夢想」與「記憶」,聊著我們都熱愛的電影。

    趙導和可熙即使經過一整天的聯訪,過程中仍敬業的聆聽我們的問題,誠懇地訴說所有故事,尤其是可熙的眼神,就跟《灼人秘密》中想帶我們看見的東西一樣。

    現在想想,這幾年間,若趙德胤不拍電影,吳可熙不堅持表演藝術,地下電影沒持續寫文章,就不會昨晚有這短暫半小時的對談,我們對各自的工作都很努力,才能坐在彼此對面,聊了 30 分鐘的電影,當了 30 分鐘的朋友,對我來說,這就是命運,這就是奇蹟。

    ‼️《 灼人秘密 Nina WU》,7/19 全台上映,祝福劇組團隊,萬事順利。

    *專訪文章盡快出刊。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