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金鐘地鐵站去動植物公園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金鐘地鐵站去動植物公園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金鐘地鐵站去動植物公園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金鐘地鐵站去動植物公園產品中有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6,330的網紅蕭家怡,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這城市裏的人、事、文化,甚至城市景觀,其實都埋藏了殖民地的印記,可以這樣說,這一切是深印在香港、香港人的骨髓當中。// ======================== 詳盡版本,可到 http://bit.ly/2tiB2ng ======================== 當維...

「金鐘地鐵站去動植物公園」的推薦目錄
  • 金鐘地鐵站去動植物公園 在 蕭家怡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8-03-04 18:40:38
    有 33 人按讚


    //這城市裏的人、事、文化,甚至城市景觀,其實都埋藏了殖民地的印記,可以這樣說,這一切是深印在香港、香港人的骨髓當中。//

    ========================
    詳盡版本,可到 http://bit.ly/2tiB2ng
    ========================
    當維多利亞公園變成了習近平公園

    「知己一聲拜拜遠去這都市,要靠偉大同志搞搞新意思!」

    隨着不同媒體報導有關政協委員佘德聰的提議,認為「中央政府應在合適時間,促使香港特區政府去掉和減少殖民政府留下的符號,如由香港的地名和道路名開始。」羅大佑《皇后大邊中》的這句歌詞開始瘋狂被引用,但其實這個提議一旦被實踐,香港將會面臨翻天覆地的改變。

    「香港地的殖民地符號俯拾皆是,連同澳門那些,根本多得可以寫一本書。」四五年前,一位前輩的這句,催生了我的第一本著作《戀殖世紀:港澳殖民印記》,也是因為這本書,令我驚覺這城市裏的人、事、文化,甚至城市景觀,其實都埋藏了殖民地的印記,可以這樣說,這一切是深印在香港、香港人的骨髓當中。

    那我們不如來盤點一下,假如真要刪去這些殖民地符號,香港究竟要改變些甚麼?

    先以街道以言,一大堆與英國人物有關的街名,如皇后大道中、英皇道、彌敦道、謝斐道、駱克道、莊士敦道等等,都已經足夠令你費上好幾擔心機,然後就到地鐵站站名:太子、佐敦等固然留不得,堅尼地城也要改,至於金鐘亦留不得,因為其英文名Admiralty可以回溯至英軍海軍總部的歷史,要改。

    再來就是城市中的一些擺設、設施。維多利亞公園內的女皇銅像、動植物公園內的英皇佐治六世銅像、匯豐銀行前的昃臣像,統統都要消失,還有以往電視劇裏常見的都爹利街煤氣燈,有徽號的郵筒(這個的清洗已經開展了)也不可能留下,還有那未必有太多人知道的怡和午炮,也要變了。

    建築物方面,鐘樓、茶具文物館(前三軍司令官邸)、美利樓、醫學博物館、西港城、藝穗會等,殖民色彩太濃厚,不留;還有馬會、香港大學這些都與殖民地歷史有着千絲萬縷的關係,不可留,還有,英治時期就留下的郊野公園,也是英國人城市規劃的一大重點,更加是萬萬不可。再拉遠一點,還有法庭內法官和律師的假髮、每年一度毅行者活動的比賽路線(當年啹喀兵的訓練路線),政務官制度、太平紳士等,統統都是英國人留下的點滴。

    以上內容當然不是全部,但已經是超級大工程,足夠嚇人了;但更嚇人的是,這工程其實早已在不知不覺間啟動:不只是郵筒的英國皇室徽號遮蓋、舊建築物的名字被改、郊野公園被垂涎,而是由很多細微的地方入手,法治精神、程序公義、生活文化等,其實都已經被逐少逐少的改寫、扭曲,所以,不要以為當有一天,維多利亞公園易名為習近平公園時,這工程才正式開始,反過來,當那天到來時,戲碼應該上演完畢了。

    佘委員認為這「去殖」舉動是愛國情懷的培育,但於我來說,這其實是點燃反抗情緒的火藥引,因為「對過去的眷戀是因為對現況不滿的投射」,這一點,是我當年回應記者有關「戀殖」看法是的答案,至今不變。

    ============================
    我的文章
    博客:https://siokai.blogspot.hk/
    Medium:https://medium.com/@alvissio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