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金管會法規查詢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金管會法規查詢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金管會法規查詢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金管會法規查詢產品中有16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7萬的網紅iThome,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Fintech周報第180期 0501~0507 1️⃣ 開放銀行第二階段服務正式上線,集保e存摺App首波可查詢6家銀行存款餘額 2️⃣ 永豐金證券成立數位金融處,將以數據驅動打造數位金融服務 3️⃣ 北富銀運用AI自動進行詐欺偵測及監控分析,更延攬前洗防辦公室執秘執掌金融安全部 4️⃣ Line...

  • 金管會法規查詢 在 iThome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5-07 13:25:45
    有 19 人按讚

    Fintech周報第180期
    0501~0507
    1️⃣ 開放銀行第二階段服務正式上線,集保e存摺App首波可查詢6家銀行存款餘額
    2️⃣ 永豐金證券成立數位金融處,將以數據驅動打造數位金融服務
    3️⃣ 北富銀運用AI自動進行詐欺偵測及監控分析,更延攬前洗防辦公室執秘執掌金融安全部
    4️⃣ Line Bank開業5天開戶人數突破4.2萬
    5️⃣ 樂天銀行以電商生態圈打長期仗不拼短期獲客,目標3年半要轉虧為盈
    6️⃣ 發展場景金融,中信銀行將數位申貸產品串進電子支付平臺icash Pay
    7️⃣ 證交所重大訊息處理程序修訂,上市公司發生重大資安事件應揭露於重訊
    8️⃣ 金管會開放4局主管法規資料集,以利金融機構強化法遵功能
    9️⃣ 街口支付與電子票券業者宜睿智慧合作,推出街口票券服務
    https://www.ithome.com.tw/news/144224

  • 金管會法規查詢 在 高嘉瑜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08-18 18:50:29
    有 2,091 人按讚

    【康友掏空有跡可循!金管會是否慢半拍?】

    ☑️董座規避法規賣股,股票卻高質押

    康友掏空的計畫,恐早在2018年就有跡象,當時康友-KY就發生連續14根跌停板,而導火線就來自於2018年9月時,董座黃文烈為了規避公司內部人售股超過10張股票,需事先申報的規定,每天只出售9張持股,總計賣股158張,投資人事後才發現此事,導致投資人信心崩潰,隨後連吞14根跌停板,一路跌到每股只剩125元。
    等到好不容易公司股價跌勢止歇,黃文烈僅開記者會道歉表示他思慮不周,但身為公司內部高層的黃文烈,怎麼可能會不知道他移轉持股的後續影響呢?

    令人弔詭的,黃文烈還在當年10月將康友股票設定質押共500多張,也利用他人名義持有的投資公司PROFIT GATE,兩天分別質押了1560張、540張,在短短3天,大股東質押張數大增2650張、市值超過6億元。從統計可以發現,自2015年來康友-KY的大股東是一路減碼持股!

    ☑️康友子公司設備抵押全不知情,內控出了甚麼問題?

    今年7月底就傳出中國廈門的中信銀行向廈門法院控告6家公司及連帶保證人黃文烈,需強制履行人民幣8000萬的賠償,剛開始康友尚未查清,就緊急出面澄清沒有此事,就算有也是董事長黃文烈個人行為。
    而黃文烈自7月底開始始終神隱,然而在證交所要求下,康友到了8月6日才召開說明記者會、發布重大訊息,還是聲稱完全沒有將「六安」公司的設備抵押、擔保,企圖止血。同天財務主管跟稽核、簽證會計師全請辭,但到了8月8日查出真有六安機器設備抵押此事,抵押金額約新台幣7億元。

    🔥這就表示,康友之前聲明無此筆擔保,不是虛報就是訊息被人刻意蒙蔽!!!🔥為何一間正常上市公司會查無此筆抵押呢?為何金管會、證交所在這時,也僅被動要求康友召開重大訊息記者會,尚未主動介入調查康友公司營運和財報狀況!

    ☑️康友爆雷,金管會、證交所動作慢半拍?

    上市公司向銀行借款習以為常,但是,7億元從中國贛州銀行借出,抵押品是六安華源公司的機器設備,錢卻跑到黃文烈所有的廈門協力集團。

    而且,今年4月剛出爐的康友KY年報,完全沒有揭露這筆重大借款合約,也不可能會揭露此訊息。

    查詢康友Q1財報後,發現帳上現金約25億,定存36億,總負債才24億,看似無大問題,但問題點就在海外掛牌回台上市櫃公司,其財報部份大多本就是以公司提供為主,會計師極少會真的直奔海外公司總部查帳,除非發生不尋常情況。

    事件進展至今,康友董座消失,高層經理人也跟著全辭任,康友內部明顯早已出現重大財務危機,為何金融監理機構在爆發之際,卻沒有有效積極的作為?

    難怪前陣子,會有人說金管會只會關注台積電跌幅過大,列入注意股票,真需要關心的公司股票,卻總是動作慢了好幾拍。

    然而多少投資人一生累積的積蓄,全因為康友董座掏空公司,一夕之間化為烏有?金管會對於特定公司財報或公司營運的掌握程度,被動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

    ‼️康友掏空案又再次凸顯出海外公司赴台上市的監理制度,再度拉起警報‼️

    時間軸:
    🔥7/29中國廈門的中信銀行向廈門法院控告6家公司及連帶保證人黃文烈,需強制履行人民幣8000萬的賠償
    🔥8/6 康友重大訊息聲明:絕無子公司六安公司機器設備設定抵押等事。
    🔥8/6同天,總經理章永鑒、財務主管、內部稽核主管及簽證會計師接連請辭。
    🔥8/6晚間證交所認為康友未能提出相關事證並具體說明,公告從8/10起將康友打入全額交割股。
    🔥8/8查出真有六安機器設備抵押此事,由中國贛州銀行廈門分行承辦,抵押金額約7億新台幣,抵押期間為2019年10月8日到2020年10月10日。(表示康友公司之前聲明無此筆擔保,不是虛報就是被刻意蒙蔽!!!)
    🔥8/10 康友對外表示負責人黃文烈8月初已失聯,並派人至六安公司實地調查,早已人去樓空。

    https://www.mirrormedia.mg/story/20200817fin001/

    https://www.mirrormedia.mg/story/20200817fin001/?utm_source=mmweb&utm_medium=editorchoice

  • 金管會法規查詢 在 謝銘元:失敗並不可恥但要有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08-17 22:22:15
    有 3 人按讚


    7/30日,行政院將電子支付管理條例修正案,正式送交立法院。
    .
    這是台灣電子支付一個進步,也終於從正向表列,走向原則允許,開放的態度,從顧主委到黃主委,從四年前跟時任副主委的主委談話時,就發現他對於相關法令的在保護民眾權益之下,談到開放時閃亮的眼神,當時旁邊坐著的,還有蔡福隆處長。
    .
    這次的修法,還新增了一個為了促進外籍移工匯款,正在監理沙盒中等著法規調適後,有相關配套法規之後,可以出沙盒運行的業務,外籍移工小額匯兌辦法。
    .
    但卻在這時候,我看到了一個不屬於金管會管轄,卻又很糾結的問題:我們如何確認外文的真實性。
    .
    今天外籍人士到了台灣,經常會看到很多奇怪的路標、地名翻譯。
    但法規的翻譯可不能這樣,所以都會有英文版本的法規(參見全國法規資料庫),
    今天移工小額匯兌這件事情,重點在於普惠金融跟降低匯款成本,所以透過科技的技術,用APP取代臨櫃,用其他的方式解決銀行跨國匯款過慢的問題。但相對的他很重要的一點:他還是金融業務。我們必須以嚴謹的角度去看待這件事情。
    .
    以勞動統計查詢網截至109年 6月底的資料,產業移工加上社福移工共有703,517人,印尼、越南、菲律賓、泰國為前四大族群。
    .
    今天我們在銀行的APP上看到的會員條款、文字說明,都是用我們熟悉的中文所表示。
    但在此同時,符合台灣法規的金融業者,要如何提供一份讓外籍人士看得懂的合約、APP介面,又要確認意思表示跟中文的一樣呢?
    .
    新住民的人口不斷的增加,社會高齡化越來越明顯,我們的社福移工輸入,但台灣有多少位具備印尼語或越南語認證的公證人,來確認一份中文跟印尼文或越南文合約的正確性呢?
    .
    答案是沒有。我們沒有一位公證人,核定外文是這幾種語言。
    .
    所以給外籍移工的APP上,相關的規章條文,看起來都必須要是由律師透過當地語言的版本跟英文版對照,再由台灣的律師進行英文跟中文的對照。由律師來出具法律意見書,這也是目前業界的常態。
    .
    透過律師,有更嚴謹的法律意見,當然更好。
    .
    但回過頭來想想,我們已經有這麼多的新住民、外籍移工來台服務的時候,當他們的任何一份應該具有法律效益的文件,要簽名或行使同意的前提下。
    .
    我們有沒有想過,他們應有的人權,英文究竟他們看得懂多少?是否有充分讓它們知情?
    .
    簽署一份契約文件前,能以他自己的母語看過,了解並同意的權利,對他們來說,是何其珍貴。
    .
    我們,有沒有辦法做到?有沒有公證人能夠做到?

    歡迎轉貼,但請註明作者 米球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