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金像電減資後價格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金像電減資後價格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金像電減資後價格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金像電減資後價格產品中有1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6,194的網紅股民當家 幸福理財,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成長股領軍7檔績優股出列】 時間:2021/7/25 發文:NO.1282篇 大家好,我是LEO . ❖價值決定股價 當台股來到萬八,資金展開大遷徙,航運、鋼鐵、玻璃、造紙、紡織….這些傳產寵兒,在電子業旺季即將來臨之際,是否退潮?下半年的指標股在哪裡?電子會順利接棒嗎?資金的流向跟著產業趨勢,跟...

  • 金像電減資後價格 在 股民當家 幸福理財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7-26 06:45:32
    有 13 人按讚

    【成長股領軍7檔績優股出列】
    時間:2021/7/25
    發文:NO.1282篇
    大家好,我是LEO
    .
    ❖價值決定股價
    當台股來到萬八,資金展開大遷徙,航運、鋼鐵、玻璃、造紙、紡織….這些傳產寵兒,在電子業旺季即將來臨之際,是否退潮?下半年的指標股在哪裡?電子會順利接棒嗎?資金的流向跟著產業趨勢,跟著日常生活走,例如:電動車,Mini LED,低軌道衛星,利基型記憶體,就是明確的產業….法人看未來,著眼的是公司的價值,股價上漲只是附加的好處。
    .
    ❖強茂(2481)
    6月獲利數字,單月稅後後淨利2.11億元、年增129%,單月EPS達0.63元,表現驚艷,近期電動車題材中包含IGBT及SIC模組,IGBT模組中的快揮發二極體及碳化矽模組中的蕭基二極體產品,強茂則皆有佈局,從小訊號二極體轉往全系列中高壓功率元件MOS、IGBT及碳化矽第三代材料產品開發及發展,是目前國內上市櫃公司少數有第三代半導體晶片出貨實績的公司,隨營收比重的逐步攀升,有利於未來評價的提升。
    .
    ❖晶豪科(3006)
    受惠利基型記憶體需求爆衝,公司三大主力產品線,包括DRAM、NOR Flash、SLC NAND Flash需求非常強勁,今年營運持續向上,第一季稅後純益達6.45億元,較上季大增1.6倍,每股稅後純益2.3元,第二季營收61.75億元,又較上季成長24%,較去年同期成長92%,記憶體市況持續熱絡,滿手訂單-團隊預估今年營收獲利有望超越去年,甚至再創歷史高。
    .
    ❖光罩(2338)
    6月營收達5.2億元,年增34.08%,創歷年新高,重點是晶圓代工客戶需求暢旺,稼動率維持滿載熱況,加上產品漲價效益,下半年營收有望逐季創下新高,本業獲利也將較上半年成長,它的產品主要是-半導體用的光罩,客戶群包含台積電(2330)、世界先進(5347)、韓國東部高科等,但六月自結EPS為-0.07元,主要受業外虧損影響,國內第三次無擔保轉換公司債(CB3)剛剛完成公開承銷,價格為115.23元,現股收盤才101.5元。
    .
    ❖凡甲(3526)
    凡甲(連接器大廠)同時握有寧德時代與比亞迪等兩大車用客戶,6月繳出2.59億元歷年同期新高成績,年增56.35%;累計上半年營收12.55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23.83%。除了筆電需求穩定,伺服器方面,高速線滲透率逐步提升,車用產品隨大陸自主品牌出貨成長,訂單需求持續提升,推升毛利率,加上減資後股本縮小,團隊預估今年每股EPS可望寫下新高。
    .
    ❖同欣電(6271)
    CMOS影像感測器(CIS)封測廠同欣電是星鏈(Starlink)計畫低軌衛星RF獨家供應商,星鏈計畫550公里高度的低軌道衛星-發射總量約4,000個,平均一年發射1,000個,一個衛星中約有6,000多顆RF收發模組,高達2400萬顆RF都將全部由同欣電獨家供應。6月合併營收達11.66億元、月成長0.9%,創單月歷史新高,第二季合併營收季成長9.3%至34.34億元,累計上半年合併營收為65.76億元、年增63.7%,若350公里高度的衛星發射計畫也能爭取到獨家,未來成長動能驚人。
    .
    ❖博智(8155)
    伺服器產業的未來,1.後疫情時代需求仍將延續,如遠距辦公、線上服務等,2.未來5G逐漸普及,帶動雲端運算、邊緣運算、物聯網、車聯網…持續發展,未來幾年伺服器產業都會穩定成長。博智受惠伺服器及IPC挹注動能,上半年淡季不淡,團隊看好Whitley平台第二季起逐漸增量、網通400G交換器量優於去年、半導體測試板將成為新動能,高階產品比重提升、產品組合優化,今年營運表現不錯。
    .
    ㊙幸福的依靠㊙
    除了這幾家公司以外,LEO發現一家員工【幸福的依靠】,第2季營運淡季不淡,下半年營運將優於上半年表現,關鍵產品已經通過重量級指標大廠出貨驗證,隨時可以出貨,帶來龐大營收挹注,LEO對它中長線營運非常看好,想知道是哪一家公司嗎?請持續追蹤-股民當家群組。
    .
    ⧉更多產業新知請鎖定
    ❖Line群組傳送門⤵
    https://lihi1.com/jjjwf
    ❖TG 頻道傳送門⤵
    https://t.me/stock17168
    天佑台灣,疫情早日結束❤️

  • 金像電減資後價格 在 萬寶週刊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08-22 14:38:48
    有 19 人按讚

    川普祭出行政命令,限期陸企TikTok(抖音)和微信45天內必須離開美國,微軟老大卻跳出來舉手說:他想併購TikTok!原來企業界還是有很多老牛想吃嫩草哩!

    在1398期的萬寶週刊,甄薇忍不住發了一篇觀點評論,在《萬寶數位財經台》、《錢線早知道》兩個youtube平台,也po了影音視頻討論,和朋友們一起分享 ~~

    https://youtu.be/XNZeH6nVAf0

    微軟併購TikTok會成功嗎?
    《錢線早知道》專欄作者 張甄薇@CSIA

    這幾天市場上最熱騰騰的話題,無疑是微軟對抖音海外版(TikTok)的併購案了。

    川普政府要封殺TikTok,用打中來吸選票,而微軟表示有意升級收購TikTok在美國的業務,接著又升級為希望收購在美國、加拿大、澳洲和紐西蘭的業務,川普還不忘火上加油,聲稱與其買下部分地區業務,微軟應該直接收購整個TikTok,甚至還想讓美國政府在收購案「分一杯羹」,並直白的宣稱:「現在他們沒有任何權利,除非我們給他們權利」。

    這場所謂的「收購」,其實更像是明目張膽的「搶劫」。過去川普封殺中興通訊,至少拿出違反對伊朗和北韓的出口禁令,雖說是美國單方面的禁令,但至少名正言順;後來美國在全球打壓華為,說是存在國家安全隱患,認為華為的產品與技術存在後台程序,能夠竊取資訊,但至今為止,美國政府都沒證據,只能在國際上一再宣傳這項「可能存在」的威脅。

    如今TikTok美國分部幾乎完全由美國人運營,從高管到基層幾乎看不到中國面孔;美國用戶的數據也全部存放在美國本土的伺服器,不存在被中國政府控制的危險;TikTok母公司字節跳動70%投資人來自美國,不存在華為的「中國軍方背景」;甚至連創辦人張一鳴,都算是相當親美的企業家。

    打壓TikTok(抖音) 只因為逢中必反?
    那麼為什麼川普還堅持要打壓TikTok?外界揣測,有可能是因為6月20日川普在疫情之後的首場造勢集會,被抖音網友惡搞,他們登記了成千上萬的入場券,白宮宣稱有超過百萬人索票,結果會場1.9萬個座位空盪盪,讓川普很難堪!

    美國與中國之間的摩擦近期迅速升溫,國務卿龐佩奧日前更是發表「新冷戰」演說,呼籲全球圍剿中國,已經是逢中必反了。在這樣的大環境下,那怕是TikTok這般用戶群體幾乎全是年輕人的娛樂用APP,在川普政府眼中也成了「國安隱患」;川普已經下令9月15日以前必須出售美國業務,否則在美國境內將禁用TikTok。

    微軟成功併購 併購成果卻多半不成功?
    回到微軟併購TikTok的提議,這場規模上看500億美元的併購案會成功嗎?不妨先來看看微軟過去幾次重大併購案。

    1998年,微軟以4.5億美元收購了全球第一個建基於網頁的電子郵件供應商Hotmail。這個價格今日看起來沒什麼大不了的,但在22年前,這無疑是個天文數字。2011年,微軟承認Hotmail仍在運營,但只能勉力維持收支平衡,淪為替Bing和Office 365等新產品吸引流量的工具;而到2012年7月,Hotmail用戶被全部轉移到了Outlook,曾經與Gmail並駕齊驅的Hotmail,就這樣正式玩完了。

    2011年,微軟以85億美元現金買下Skype,這在當時被視為微軟成立36年來規模最大的交易案。然而,Skype在2005年賣給eBay的時候就已經被證明估值過高 -- 26億美元換來的是6年下來從未盈利的成長幅度,直到2011年,微軟唯恐Skype被Google捷足先登,不惜砸下85億美元的天價搶買。結果,Skype的加入,最終導致微軟關閉了自己運營數十年之久的MSN,同時也陷入了與電信運營商無休止的利益博弈當中。2012年,Skype聯合創辦人塔林就曾表示,微軟的大公司官僚化作風耽誤了Skype的發展,微信、WhatsApp、Line等新應用快速崛起,曾經輝煌一時的Skype,如今早已成了時代的眼淚。

    2013年9月,微軟宣布以72億美元收購諾基亞的手機業務。2014年7月,微軟將收購諾基亞而併過來的2.5萬名員工,直接裁了1.8萬人,並減資Nokia76億美元,重組經營不善的手機硬體業務,而這一減資已大於當年的收購金額。諾基亞曾是全球手機市場的龍頭老大,結果在被微軟收購兩年多後,2016年5月,以3.5億美元的賤賣給富士康和芬蘭公司HMD Global。被收購後的諾基亞在不到3年時間裡縮水95%,不僅是微軟最慘烈的失敗,也等於證明Nokia已被微軟徹底玩殘了。

    而就在數個月後,2016年12月,微軟又大手筆砸下262億美元,將「手」伸向全球最大的職業社群網站LinkedIn。這一次倒是沒有搞砸,LinkedIn的品牌和獨立性得到了叫好的保留,在被收購後的前幾年也為微軟帶來了可觀的營收。不過這幾年LinkedIn的實質成長也比較有限,表現只能說是中規中矩,當然,與其他被微軟「一手葬送」的公司相比,LinkedIn還算是幸運的。

    老微軟 買得到抖音 卻買不到創新
    為何微軟過去的這些年的併購總以失敗告終?為什麼一個個曾經蒸蒸日上的金字招牌,最終都砸在微軟手裡?歸根結底還是一個字:微軟「老」了。

    微軟是幾家美國大型科技公司中,歷史相當悠久的,成立至今已經45年了,微軟的創辦人比爾蓋茲今年已經64歲,他最有名的好朋友是馬上要過90歲大壽的股神巴菲特,正如Skype創辦人塔林所說的,微軟瀰漫著陳腐的官僚主義氣息,就像一個日漸衰落的老大帝國,跟不上年輕世代的新創公司了。

    而TikTok,卻是一個年輕新創公司的成功代表。

    TikTok母公司字節跳動的創辦人張一鳴,1983年出生,年僅37歲,字節跳動這家公司本身也只有8年歷史。2012年,字節跳動推出的新聞APP「今日頭條」,獲得了商業上的巨大成功,如今已成為中國市場上用戶最多的新聞類APP之一。2016年,字節跳動的短影音APP「抖音」橫空出世,抖音國際版TikTok在全球受到追捧,徹底改變了人們的影音消費模式,用戶可以選擇歌曲,拍攝音樂短影片,形成自己的作品,APP還會通過大數據運算,根據用戶的愛好,來推送用戶可能感興趣的作品。

    字節跳動這家公司比較特別,在2012年成立之初,騰訊、阿里等網路龍頭都沒放在眼裡,也不見紅色資本的支持,可以說就是靠著創辦人張一鳴 - - 這個伴隨中國網際網路成長的80後年輕人,一手拼出來的。眾所皆知,中國的三大網路巨頭BAT(百度、阿里巴巴、騰訊)的崛起過程中,都由複製美國網路企業開始,但字節跳動卻是一家成功全憑自己創新的公司,這一切,顯然與張一鳴獨到的眼光與個人能力脫不了關係,因為他一開始走的就是國際化,而不只著眼於中國。

    今天老邁的微軟靠川普政府的強力干預吃下TikTok在美加紐澳等國的業務,直接奪取一個金雞母,但是它真的吃得下嗎?我懷疑。

    被迫切割了部分業務的字節跳動,真的會從此一蹶不振嗎?4年前張一鳴能夠打造劃時代的抖音,靠的不是財大氣粗或國家資本撐腰,而是他跳脫傳統思維的頭腦。

    在這個全球央行大撒錢的時代,資本是最不稀奇的東西,而一顆懂得創新的頭腦卻永遠是成功的關鍵;微軟可以買走TikTok,卻永遠無法買走張一鳴的頭腦,不久的將來,也許我們又會看到另一個「抖音」崛起,以及又一次劃時代的變革。

    #《萬寶數位財經台》、《錢線早知道》兩個youtube平台歡迎訂閱
    #雪花飄飄北風瀟瀟 TikTok(抖音)聽到川普就發抖

  • 金像電減資後價格 在 張甄薇 Vivian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08-22 14:35:04
    有 38 人按讚

    比爾蓋茲最近究竟在想什麼? 自從傳出微軟想併購抖音TikTok,這是應該全球相當熱門的話題~~ 甄薇在1398期萬寶週刊,忍不住發表了一篇觀點評論,和朋友師長們一起分享 ~~

    微軟併購TikTok會成功嗎?
    《錢線早知道》專欄作者 張甄薇@CSIA

    這幾天市場上最熱騰騰的話題,無疑是微軟對抖音海外版(TikTok)的併購案了。

    川普政府要封殺TikTok,用打中來吸選票,而微軟表示有意升級收購TikTok在美國的業務,接著又升級為希望收購在美國、加拿大、澳洲和紐西蘭的業務,川普還不忘火上加油,聲稱與其買下部分地區業務,微軟應該直接收購整個TikTok,甚至還想讓美國政府在收購案「分一杯羹」,並直白的宣稱:「現在他們沒有任何權利,除非我們給他們權利」。

    這場所謂的「收購」,其實更像是明目張膽的「搶劫」。過去川普封殺中興通訊,至少拿出違反對伊朗和北韓的出口禁令,雖說是美國單方面的禁令,但至少名正言順;後來美國在全球打壓華為,說是存在國家安全隱患,認為華為的產品與技術存在後台程序,能夠竊取資訊,但至今為止,美國政府都沒證據,只能在國際上一再宣傳這項「可能存在」的威脅。

    如今TikTok美國分部幾乎完全由美國人運營,從高管到基層幾乎看不到中國面孔;美國用戶的數據也全部存放在美國本土的伺服器,不存在被中國政府控制的危險;TikTok母公司字節跳動70%投資人來自美國,不存在華為的「中國軍方背景」;甚至連創辦人張一鳴,都算是相當親美的企業家。

    那麼為什麼川普還堅持要打壓TikTok?外界揣測,有可能是因為6月20日川普在疫情之後的首場造勢集會,被抖音網友惡搞,他們登記了成千上萬的入場券,白宮宣稱有超過百萬人索票,結果會場1.9萬個座位空盪盪,讓川普很難堪!

    美國與中國之間的摩擦近期迅速升溫,國務卿龐佩奧日前更是發表「新冷戰」演說,呼籲全球圍剿中國,已經是逢中必反了。在這樣的大環境下,那怕是TikTok這般用戶群體幾乎全是年輕人的娛樂用APP,在川普政府眼中也成了「國安隱患」;川普已經下令9月15日以前必須出售美國業務,否則在美國境內將禁用TikTok。

    微軟成功併購 併購成果卻多半不成功?
    回到微軟併購TikTok的提議,這場規模上看500億美元的併購案會成功嗎?不妨先來看看微軟過去幾次重大併購案。

    1998年,微軟以4.5億美元收購了全球第一個建基於網頁的電子郵件供應商Hotmail。這個價格今日看起來沒什麼大不了的,但在22年前,這無疑是個天文數字。2011年,微軟承認Hotmail仍在運營,但只能勉力維持收支平衡,淪為替Bing和Office 365等新產品吸引流量的工具;而到2012年7月,Hotmail用戶被全部轉移到了Outlook,曾經與Gmail並駕齊驅的Hotmail,就這樣正式玩完了。

    2011年,微軟以85億美元現金買下Skype,這在當時被視為微軟成立36年來規模最大的交易案。然而,Skype在2005年賣給eBay的時候就已經被證明估值過高 -- 26億美元換來的是6年下來從未盈利的成長幅度,直到2011年,微軟唯恐Skype被Google捷足先登,不惜砸下85億美元的天價搶買。結果,Skype的加入,最終導致微軟關閉了自己運營數十年之久的MSN,同時也陷入了與電信運營商無休止的利益博弈當中。2012年,Skype聯合創辦人塔林就曾表示,微軟的大公司官僚化作風耽誤了Skype的發展,微信、WhatsApp、Line等新應用快速崛起,曾經輝煌一時的Skype,如今早已成了時代的眼淚。

    2013年9月,微軟宣布以72億美元收購諾基亞的手機業務。2014年7月,微軟將收購諾基亞而併過來的2.5萬名員工,直接裁了1.8萬人,並減資Nokia76億美元,重組經營不善的手機硬體業務,而這一減資已大於當年的收購金額。諾基亞曾是全球手機市場的龍頭老大,結果在被微軟收購兩年多後,2016年5月,以3.5億美元的賤賣給富士康和芬蘭公司HMD Global。被收購後的諾基亞在不到3年時間裡縮水95%,不僅是微軟最慘烈的失敗,也等於證明Nokia已被微軟徹底玩殘了。

    而就在數個月後,2016年12月,微軟又大手筆砸下262億美元,將「手」伸向全球最大的職業社群網站LinkedIn。這一次倒是沒有搞砸,LinkedIn的品牌和獨立性得到了叫好的保留,在被收購後的前幾年也為微軟帶來了可觀的營收。不過這幾年LinkedIn的實質成長也比較有限,表現只能說是中規中矩,當然,與其他被微軟「一手葬送」的公司相比,LinkedIn還算是幸運的。

    老微軟 買得到抖音 卻買不到創新
    為何微軟過去的這些年的併購總以失敗告終?為什麼一個個曾經蒸蒸日上的金字招牌,最終都砸在微軟手裡?歸根結底還是一個字:微軟「老」了。

    微軟是幾家美國大型科技公司中,歷史相當悠久的,成立至今已經45年了,微軟的創辦人比爾蓋茲今年已經64歲,他最有名的好朋友是馬上要過90歲大壽的股神巴菲特,正如Skype創辦人塔林所說的,微軟瀰漫著陳腐的官僚主義氣息,就像一個日漸衰落的老大帝國,跟不上年輕世代的新創公司了。

    而TikTok,卻是一個年輕新創公司的成功代表。

    TikTok母公司字節跳動的創辦人張一鳴,1983年出生,年僅37歲,字節跳動這家公司本身也只有8年歷史。2012年,字節跳動推出的新聞APP「今日頭條」,獲得了商業上的巨大成功,如今已成為中國市場上用戶最多的新聞類APP之一。2016年,字節跳動的短影音APP「抖音」橫空出世,抖音國際版TikTok在全球受到追捧,徹底改變了人們的影音消費模式,用戶可以選擇歌曲,拍攝音樂短影片,形成自己的作品,APP還會通過大數據運算,根據用戶的愛好,來推送用戶可能感興趣的作品。

    字節跳動這家公司比較特別,在2012年成立之初,騰訊、阿里等網路龍頭都沒放在眼裡,也不見紅色資本的支持,可以說就是靠著創辦人張一鳴 - - 這個伴隨中國網際網路成長的80後年輕人,一手拼出來的。眾所皆知,中國的三大網路巨頭BAT(百度、阿里巴巴、騰訊)的崛起過程中,都由複製美國網路企業開始,但字節跳動卻是一家成功全憑自己創新的公司,這一切,顯然與張一鳴獨到的眼光與個人能力脫不了關係,因為他一開始走的就是國際化,而不只著眼於中國。

    今天老邁的微軟靠川普政府的強力干預吃下TikTok在美加紐澳等國的業務,直接奪取一個金雞母,但是它真的吃得下嗎?我懷疑。

    被迫切割了部分業務的字節跳動,真的會從此一蹶不振嗎?4年前張一鳴能夠打造劃時代的抖音,靠的不是財大氣粗或國家資本撐腰,而是他跳脫傳統思維的頭腦。

    在這個全球央行大撒錢的時代,資本是最不稀奇的東西,而一顆懂得創新的頭腦卻永遠是成功的關鍵;微軟可以買走TikTok,卻永遠無法買走張一鳴的頭腦,不久的將來,也許我們又會看到另一個「抖音」崛起,以及又一次劃時代的變革。

    #《萬寶數位財經台》、《錢線早知道》兩個youtube平台歡迎訂閱
    《錢線早知道》網址: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LgrzTWftXoi6ie3Y7fyb-Q
    《萬寶數位財經台》網址: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ag9xpiRfnhVApo3lEvyG2w

    #雪花飄飄北風瀟瀟 TikTok(抖音)聽到川普就發抖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