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量測不確定度ppt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為什麼這篇量測不確定度ppt鄉民發文收入到精華區:因為在量測不確定度ppt這個討論話題中,有許多相關的文章在討論,這篇最有參考價值! http://ppt.cc/HoHa 《偵測極限與量測不確定度》 By B98203058...


http://ppt.cc/HoHa



《偵測極限與量測不確定度》

By B98203058 丁柏傑
1. 偵測極限所要探討的問題是,訊號作為濃度值的代表性有多少。一個固定的分析物濃
度,在儀器上所得到的訊號可能有很多種(會是一個分布),因此如何用訊號來評斷濃度
,便成了問題。第二個問題是,不同實驗室的方法所做出來的偵測極限可能會不相同,
因此公務機關如何訂定一個全國適用的標準也是一大難題。

2. 一般而言,一個分析物的偵測極限是指,它在此濃度所產生的訊號與空白試樣所產生
的訊號存在著差異。然而,根據使用者的目的和方法,偵測極限的定義也不只一種;
在報導一個方法的偵測極限時,必須註明(1)偵測極限的定義,
以及它們的 α error 和 β error、(3)決定此極限之自由度、
(4)以何種方法決定偵測極限所使用的標準偏差。

*訊噪比(signal-to-noise level)概念:當樣品中無分析物時,以儀器測量時仍然會
產生一個訊號分布。以訊噪比來定義偵測極限時,便是假設當分析物濃度造成的訊號,
會超過空白時候的訊號跳動幅度,便把它當成是真正有分析物的濃度。

*方法偵測極限(method detection limit,MDL):待測物在某一基質中,
以指定檢測方法所能測得之最低濃度,其在 99%之可信度之下待測物的濃度大於零。

*決定極限(limit of decision,critical concentration for α,CCα)
:當試樣訊號所對應到的濃度高於CCα時,可以下出「該試樣中含有分析物」的結論,
而保有 α% 之偽陽誤差。CCα 為在 (1-α)% 之確定度下,
辨別禁用物質是否存在之最低濃度。例如,當 α = 1% 時,表示若某一樣品
被檢測出的分析物濃度超過 CCα 時,我們可以說
「這個樣品中含有(濃度不為零的)分析物」,而僅有 1% 的
機會這些訊號是來自於空白的訊號隨機跳動。CCα 與 MDL 基本上定義相同,
但 CCα 使用的標準差值為 σ,因此建立 CCα 的值時需要做大量的實驗(N 大於 20)
,使樣本標準差 s 趨近於母體標準差 σ。
然而,當試樣中分析物訊號產生的分佈之平均值,對應到的濃度正好為 CCα 時,假設分
析物濃度為常態分布,則實際濃度有 50% 機率會低於 CCα,
這會造成 50% 的 α error。如果對於一些限量使用物質僅採取 CCα 進行規範時,
則那些添加物質量不到限用標準的廠商,仍然有機會被測到
超過法規值;相同道理,有可能有些廠商明明加超過法規值,但是測出來的結果卻是小於
CCα。
雖然僅訂定 CCα 不夠公平,但是由於他的值比較低(相較於 CCβ)
,因此對於可能危害大眾的添加物規範而言,這個規範值比較能夠保護大眾的安全。

*偵測能力(detection capability,critical concentration for β,CCβ)
:一個方法所能測到真正有汙染物存在的最低濃度,且具有(1-β)% 的可信度。
例如,當 β=5% 時,表示當以一個方法測到訊號值所對應之濃度為 CCβ 時,
僅有 5% 的機會「樣品中含有分析物」的結論被否定,亦即 β error = 5%。
因為 CCβ 所規範的值較高,因此空白試樣很難有機會被誤認為有添加分析物;換言之,
它的 α error非常小。
CCβ 是評估一種方法之偵測能力;若一種方法的 CCβ 越小,則代表他的偵測能力越高
(然而,CCβ 越小,代表越容易檢測出分析物,所以有些廠商會選擇那些 CCβ
較大的實驗室進行合作,以降低自己被處罰的風險,因此以 CCβ
做為法規值的唯一標準,在實務上有困難)。

*事前偵測是指,根據訊號的機率分布,對一測量方法的偵測能力作出預測,例如:CCα
便是一種事前偵測法。事後偵測則是指,根據測量結果與偵測要件,
對偵測結果作出結論,例如:CCβ 屬於事後偵測法。

*最小必要表現水準
(minimum required performance level MRPL)由於不同實驗室做出來的 CCα、CCβ
不見得相同,僅以這兩種值訂定禁用物質的法規值有失公允,因此訂定一個更高的
MRPL 濃度值,若超過這個值則必須銷毀。

3. 自由度(degree of freedom)的問題:由於 t 值和自由度有關,而且我們僅能做有
限次的測量,因此要估計 s 與 σ 之接近程度,才能對偵測極限值做更明確的定義。
例如,當 MDL 是透過測量 7 次空白試樣得到訊號標準差 s,則需查 t 表得到 98%(雙
邊檢定)信心水準下,自由度為 6 時的 t 值為 3.14,
因此這時的 MDL 為「空白訊號的平均值加上 3.14s」所對
應的濃度。當 MDL 是透過兩次的七重覆測量得到訊號標準差 s 時,則此時的 MDL 則為
「空白訊號平均值加上 2.68s」所對應的濃度(因為 98% 信心水準自由度為
7*2-2=12 下,t 值約為 2.68)。CCα則是將空白試樣做 20 次以上,
「空白訊號加上 2.33s」所對應的濃度(在 98%信心水準自由度大於 20
時,t 值很接近 z 值,約為 2.33)。

4. 偵測極限附近的標準偏差:決定偵測極限的另一個重要問題是,標準偏差 s 該如何得
到?決定 CCα時,需要取得在 CCα 附近的訊號跳動幅度,
然而不同濃度下會產生不同的訊號標準差(在高濃度下會高估)
,因此一開始用較高濃度所得到的標準偏差,並非在偵測極限附近的標準偏差。因此,在
報導偵測極限的時候,必須一併報導在偵測極限附近的標準偏差所取得的方式。
實務上 必須先預估一個好的 MDL 的值 再進行偵測極限的決定 以得到在 MDL 之訊號標
準差。

*如何得到 CCα:第一種方式,是透過建立檢量線的方式,將 y 軸截距加上 2.33 倍的
訊號標準偏
差,轉換成相對應的濃度。使用這種方法需要注意兩點:
(1)檢量線適用的濃度範圍要很窄,且靠
近 MDL 的值,以減少檢量線所產生的誤差;
(2)測量的自由度須大於 20,所得的訊號標準差 s 才
會趨近於 σ,才能乘上 2.33 倍。這種方式的缺點是,建立出來的檢量線定量範圍很窄

第二種方式,則是對每個基質至少量測 20 個空白物質,取三倍之訊噪比作為決定極限
CCα。

在實驗越來越多次時,如果這兩種方式所得之 CCα 有差異,則第二種方式得到的值應該
較為接
近。
(因為第一種方式得到的訊號標準差 s 並非空白濃度時的 s,因此會高估 CCα。)
*定量極限(limit of quantitation)
:由於在偵測極限附近的濃度不確定度極大(100%)
,因此如果
測到的濃度值落在這裡時,並不適合被報導出來。定量極限選取較大的範圍(10 個訊號
標準差)

以減少濃度數值的不確定度,提供定量的程度較高。

5. 量測不確定度(measurement uncertainty)
:任何測量方法中都會有各式各樣的誤差來源,量測不確
定度就是要估計這些測量誤差,如何貢獻到最後數據結果的不確定度,並以此評估過的不
確定度作為
這種方法產生的標準差。

*評估步驟:
(1)定義受測量:寫出受測量的數學公式,以及所有可能造成誤差的來源。
(2)寫出
受測量之組合不確定度的公式。
(3) A 類及 B 類評估法,分別估計隨機誤差與系統誤差的大小。

(4)根據 A、B 類評估法的結果,計算組合不確定度。
(5)根據需要的信心水準,選取一個擴充
因子乘上組合不確定度後,得到擴充不確定度,即可作為此方法的不確定度 zσ。

*有效自由度:若某一項誤差來原產生的不確定度最大,則那一項的自由度便主導了整個
方法的有
效自由度。通常,檢量線會具有較大的不確定度,因此最好作超過 20 個點,以保證整體
的有效自
由度大於 20,使 s 趨近於 σ。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