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量入為出意思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量入為出意思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量入為出意思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量入為出意思產品中有10000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5萬的網紅BoBoCan 寶貝幫【主播媽咪影音育兒日記】,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寶貝幫TV_育兒大解密】《小時候的胖就是胖! 3歲就能看終生,小時候胖長大並不會更抽高》 之前因為疫情關係,小孩子宅在家,運動量不足,不只臉圓了一圈,連體重都明顯增加。 雖然長輩總是說 :「小時候胖不是胖,小寶貝白白胖胖才可愛,長大抽高就瘦了」,但是新英格蘭雜誌刊登一篇研究指出,3歲時判定為肥...

 同時也有88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朝聖台灣:燒王船、迎媽祖,一位攝影記者的三十年祭典行腳」介紹 訪問作者:陳逸宏 內容簡介: 神明欽點的攝影師 陳逸宏 三十年庶民信仰影像全記錄 疫情時代,最撫慰人心的信仰參與, 世紀瘟疫籠罩,最閃耀的人性光芒。 從燒王船到媽祖遶境進香, 身兼攝影記者與拱天宮志...

量入為出意思 在 Gary Cheung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9-24 08:52:06

碧璽的美麗世界 西瓜碧璽手串 編號:505 尺寸:8.7mm 特色:鮮嫩粉系西瓜,粒粒雙色,惹人喜歡 價錢:$1,588 碧璽 (Tourmaline) 🔮 又稱為電氣石 🔮 意思是「混合多種顏色的寶石」, 常見顏色有白色、黑色、綠色、藍色、藍綠色、紅色、橙色、粉紅色、紫色 🔮 其家族...

量入為出意思 在 跟著有其甜FollowThroughTheForce?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9-24 14:16:32

默契 - 從六年多前出發旅行時,開始練習背米菇上肩,當時純粹是遇到柏油路太燙的狀況,所想出來的應對辦法,我本身是個大軍宅,從小就看了大量的軍事作品跟資訊,有印象美軍他們是怎麼運輸以及背負他們的工作狼犬。 _ 米菇從在肩上像上岸的魷魚一樣不停扭動,到現在直接放鬆不會動,花了好一段時間去培養離地背負上...

量入為出意思 在 睿秋 Rachel Li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9-24 02:12:26

如果一直不斷運動,熱量消耗是不是就會一直提升呢?⁠ 如果運動消耗了500大卡,是否代表總熱量消耗提升500大卡呢?⁠ ⁠ 答案是:不是⁠ ⁠ 不少研究都指出身體會有補償的行為。⁠ ⁠ 也就是說,如果我們在某一方面的消耗提升了,身體會想辦法減少其他方面的消耗和提升熱量攝取,以維持熱量平衡,或減少熱量攝...

  • 量入為出意思 在 BoBoCan 寶貝幫【主播媽咪影音育兒日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10-01 18:19:19
    有 105 人按讚

    【寶貝幫TV_育兒大解密】《小時候的胖就是胖! 3歲就能看終生,小時候胖長大並不會更抽高》
    之前因為疫情關係,小孩子宅在家,運動量不足,不只臉圓了一圈,連體重都明顯增加。 雖然長輩總是說 :「小時候胖不是胖,小寶貝白白胖胖才可愛,長大抽高就瘦了」,但是新英格蘭雜誌刊登一篇研究指出,3歲時判定為肥胖的小朋友,90%到青少年還是胖,意思是小時候胖是胖,長大就容易胖。這是因為寶寶剛出生時,脂肪細胞漸漸減少,但在3~5歲時,會開始進入「脂肪細胞反彈期」,脂肪細胞數量就在這時期增加,並在5歲時停止,而最終的數量,就是一輩子的脂肪細胞數量。小寶貝如果在這個時期過胖,脂肪細胞數目增加太多,就會養成「易胖體質」。也就是說3歲看終生,3歲小胖子會決定之後青少年、成人時期也肥胖。最糟糕的是,脂肪細胞會分泌生長激素,肥胖的孩子會比一般孩子,提早半年到一年達到生長高峰,但也會同時使得生長板提早癒合,然後就走下坡,導致長不高。不想孩子胖一輩子,第一要加大運動量,促進骨骼成長、增加肌肉質量,讓小朋友體內的肌肉比率上升、脂肪比率下降,抽高成長;第二控制熱量以營養均衡為主,減少攝取醣類和高油脂熱量,增加全穀類飲食和優質蛋白質,免得孩子「小時候胖,就是胖」!
    ★最實用的影片,讓媽咪育兒更輕鬆,寶寶更健康💕

  • 量入為出意思 在 心靈解讀圖書館 Mind library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10-01 02:24:48
    有 18 人按讚

    之前分享過加百列大天使傳訊教導的文章,這次做了新編輯加入新元素,再度傳遞給大家~

    人們容易有著【從眾】心理,跟著做就對了~
    很少去探究為何需要這樣做,更多是不敢改變~

    有些停滯大都是自己不想改變、
    太依賴舊信念系統(宗教、儀軌...),
    依賴著文化思維的處理方式,
    把自己就可以解決的問題交付給別人~
    繼而心靈被綁架了,還仍然認為那是必需的~

    過期的能量除了有賞味期限,也是別人給的~
    何不透過自己的探索跟創造,得到更適合自己的新能量?
    它其實很簡單取得,只要透由真實感受的"愛".及自己心靈的直覺,不需金錢代價就可取得新能量安全感的來源~
    這是屬於每個人每個靈魂帶來的權利,只是人們都忘了~

    蘋果創辦人賈伯斯,在他的成長及創業的過程中,經歷了一段人格價值觀扭曲的生命歷程,在他被趕出蘋果後,透過自我沉潛即開始靜心自我覺察後,轉換自己的邏輯信念,再度開始為自己重新迎回(贏回)在蘋果公司裡的創新及定位~

    在他某次的演講中這段話,有著異曲同共的詮釋:

    ✨「生命有限,不要浪費時間活在別人的陰影下。不要盲從於別人的信念,這只會被困在教條裡。不要讓別人吵雜的意見淹沒內在的聲音。最重要的是,勇敢地追隨自己的心靈以及直覺,心靈以及直覺知曉我們內心真正渴望的。」 ~✨

    🛸🛸🛸🛸🛸🛸🛸🛸🛸🛸🎠🎠🎠🎠🎠🎠🎠

    再度與大家分享之前大天使加百列的教導:

    你有沒有發現自己渴望著「過去的元素」?
    也許是一段舊的關係,一份舊的工作,一個你住過的舊地點,或者舊的生活方式。

    這會很容易讓你認為你應該回去──重溫讓那些舊想法升起,那些舊時刻才是比較好的。

    但請知曉,那是過期了的能量。

    你怎麼知道它是過期的能量?因為它不再處於你的生活中。
    當你渴望過去所發生的,是你在尋求你所享受的元素,
    正是現在在你生活中缺少的~

    【#意思是人很容易因為不想改變再度沉浸過去被制約住的舒適圈】

    很容易去尋找過去的參考點,比起想像那些元素存在于未知的未來;回顧過去並不意味著你註定會回去。
    它只是給予你回饋,什麼在你的生活中缺乏,你想要更多的什麼。
    實際上它是一個對你未來的顯化工具。
    儘管過去包含了那些你渴望的元素;那些渴望的特性,有著別的東西使得回到那能量變得不再可能。
    如果你試圖回去,那些相同的能量會存在,但依舊無法繼續下去。

    #意思是若選擇回去之前的慣性那對自己就是一種停滯

    你的靈魂試圖鼓勵你創造全新的,伴隨著想要的和欣賞的~

    專注于過去只會創造對當前的抵抗。

    如果你體驗了之前喜歡的東西,你可以在全新的方式中再次體驗它。
    把你享受的能量帶上前,創造包含這一切、以及許多真正符合你如今所是的新配方。
    這是你神聖的權利,作為授權的共同創造者──
    關乎你最好的,最令人滿意的生命表達。

    ~大天使加百利~

    只要有意願,每個人都可以練習覺察自己~
    破除舊迷失舊信念、移除恐懼與框架~
    為自己找到安定自己及得到力量方式~


    🌈❤Peace&Love

  • 量入為出意思 在 林海陽開運粉絲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10-01 01:37:59
    有 100 人按讚

    2021國暦十月預告文~林海陽~
    今天是2021/9/30,呵,又過了一個月啦…….,馬上進入十月了,也是農曆九月,戊戌月,行運恐又因為入墓,總是有一份神秘的力量,那種如同在金字塔內,黑壓壓的一片,是否叫大家要避難呢?如想重見天日,恐怕對奮力掙扎,在中旬後才有機會突破難關,
    雖說10月是水逆月,但,其他逆行的星,卻陸續在10月紛紛恢復順行了,多麼有突破的安排呀,真的非常有意思,但實際上,如果人際關係沒有調理好,又恐怕深陷在墓地中無法突圍..!
    本月也是太陽,水星及火星都入在天秤座,大家對夥伴特別有感覺的時候,是否有超級神奇的力量,可以讓我們找到像神一樣的隊友,我們就可以得到像神一樣的救援,但是感覺神好像離我們很遠,那這些有神力的人會在哪裡呢?!我也非常想知道他會出現在哪裡?!讓我們一起期待看看。
    再者,十月也是政府及企業,會有大型政令政策改變或轉折,的關鍵時刻,政府的神命令,就會立即影響我們的生活,當我們必須面對這波來勢洶洶的驚濤駭浪,我們又該如何採取適當的因應措施呢?假如你是一個後知後覺的人,你會不太有感,如果你是一個靈敏的人,那麼你的感覺會比旁人都更強烈,他會形成兩極化,至於你是哪一種人我也很好奇?!不過關於我個人,我可能是屬於那種先知先覺的,所以總會非常有感的。

  • 量入為出意思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1-09-30 21:58:52

    本集主題:「朝聖台灣:燒王船、迎媽祖,一位攝影記者的三十年祭典行腳」介紹

    訪問作者:陳逸宏  

    內容簡介:
    神明欽點的攝影師 陳逸宏
    三十年庶民信仰影像全記錄

      疫情時代,最撫慰人心的信仰參與,
      世紀瘟疫籠罩,最閃耀的人性光芒。

      從燒王船到媽祖遶境進香,
      身兼攝影記者與拱天宮志工的陳逸宏,
      用三十載光陰與數以萬計的影像,
      為台灣這片土地上的人們,記錄下最珍貴的感動與瞬間。

      三年一次、千萬王船平安祭,最震撼視覺的火焰儀式高潮;
      步行超過三百公里、數萬信眾瘋媽祖,全台最龐大的進香隊伍;
      還有外人鮮少參與,深入鄉野的白沙屯二媽遊庄,首度披露……

      橫跨台灣兩大民間信仰的廟會記錄,
      影像與故事交織的庶民信仰紀行,
      帶你一同深入台灣人的百年記憶。

      ◆ ◆ ◆
      信仰有如空氣。在太平盛世、健康安定的時候,不覺得可貴;但當世紀疫情肆虐全球、奪走成千上萬生命,人們陷入恐慌時,敬天畏神、對生命保持謙卑的信仰,帶來安定人心的龐大力量。

      王爺信仰的燒王船祭典,源自古代為了對抗瘟疫的儀式。從大甲鎮瀾宮媽祖遶境,到白沙屯媽祖進香,之所以形成台灣最龐大的長途進香隊伍,是先人渡海來台,面對各種生命挑戰所依賴的生存護佑傳統。

      不論是燒王船或遶境進香,廟會活動與宗教儀式是先人長期生活智慧的累積,也是台灣民間信仰的歷史軌跡。對此台灣兩大最重要的民間信仰活動,本書作者陳逸宏跨越30年最近距離的影像拍攝,忠實保存三十年來的演變記錄。介於傳統和現代之間,如何從過去留下的信仰傳統,重新因應社會需求因時制宜,陳逸宏用鏡頭反映時代的軌跡,也用鏡頭提出了他的思考。

    作者簡介:攝影.口述/陳逸宏
      同時具有攝影記者、東港東隆宮王爺公子民、白沙屯拱天宮媽祖香燈腳三個身分。

      1967年出生於台灣屏東東港。13歲在父親(台北市攝影學會成員)的耳濡目染之下,第一次開始接觸底片相機,從此踏上攝影人生。從小喜歡去廟裡看剪黏和神像,床頭書是《山海經》跟《封神榜》。談戀愛時很少在約會,都在衝廟會。

      曾任職蘋果日報副刊攝影記者14年,主跑旅遊與美食。時尚、人像、婚紗、美食、商品,都曾是他鏡頭下的主角。30歲之後,或許是歲月的洗禮,或許是神明的召喚,他開始全心全意記錄廟會與祭典。曾獲多次新聞攝影比賽生活民俗類大獎,亦舉辦過多次攝影個展,經常參與各地民俗與文化類記錄片平面攝影與製作統籌。現為陳逸宏攝影工作室(EyeShot Photo Studio)負責人。

      【平面攝影】
      《發現肯園》、《揉美的力量》、《市長的口袋食堂》、《家在蘆竹湳》等書。

      【展覽】
      「祭特洛伊‧本事紀」、「近未來的交陪」、「出社會:1990年代之後的台灣批判寫實攝影」。

      【獲獎記錄】
      「國家地理雜誌攝影大賽」、「第二屆全球華文部落格大獎 生命紀錄類.首獎」。

    作者粉絲頁: 陳逸宏的逸想視界 The Image world of Y.H.Chen

    出版社粉絲頁: 一葦文思 Gate Books  


    #李基銘 #fb新鮮事 #生活有意思 #快樂玩童軍
    #漢聲廣播電台

    YouTube頻道,可以收看
    https://goo.gl/IQXvzd

    podcast平台,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KKBOX https://bit.ly/2JlI3wC
    Firstory https://bit.ly/3lCHDPi

    請支持七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Fb新鮮事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fbnews
    LIVE直播-fb新鮮事:https://www.facebook.com/live.fbshow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 量入為出意思 在 邱舒 ShuChiu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1-09-25 23:43:34

    9.24 於公廣金鐘入圍茶會演唱


    🔸 中文字幕高畫質版:https://youtu.be/sur9pugrjVM
    🔹英文字幕高畫質版:https://youtu.be/GyAPQEhBp7U



    無垢鳥 (改編自客語童謠〈阿啾箭〉)
    White Drongo ( Adapted from a Hakka nursery rhyme "Black Drongo" )

    作詞改編:徐麗雯 Sub Author : Herb Hsu
    作曲改編:蔣韜 Sub Composer : Jiang Tao
    演唱:邱舒 Performer : Shu Chiu

    文/徐麗雯 By Herb Hsu

    〈無垢鳥〉的歌詞係由《維摩詰所說經·方便品》以及客語童謠〈阿啾箭〉所發想而成。
    The lyrics are inspired by “The Vimalakirti Sutra” and the Hakka nursery rhyme “Black Drongo”.

    阿啾箭為大卷尾的客語稱法,是地域性很強的鳥類,昔常見於農村牛背上;維摩的梵語是清淨、無垢的意思,結合以上二者,故曲名題為〈無垢鳥〉。
    A black drongo is a highly territorial bird often seen resting on the back of a cow in the countryside. “Vima” in Sanskrit language means clean and pure, which is why the song is named “White Drongo”.

    〈阿啾箭〉這首童謠使用在電影《光的孩子》的劇情關鍵處,藉由不同角色的無伴奏哼唱,前後串連出生命、情感的一脈相承。〈阿啾箭〉的童謠歌詞迴環反覆、直白簡要,指出無父無母的處境、追尋的失落,剛好扣合電影的角色際遇,也與《維摩詰所說經·方便品》的核心精神相呼應。
    The Hakka nursery rhyme “Black Drongo” is used in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film “The Child of Light”. Hummed by different characters without the accompaniment, it expresses how our lives and feelings are interrelated. With the rotatory and straight forward lyrics, we know how it feels when you’ve lost your parents and try to find something but in vain, which is what the protagonist of the film has been through an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core of “The Vimalakirti Sutra”.

    〈無垢鳥〉歌詞以聚沫、泡、燄、幻、夢、影、浮雲、電等喻,示明無常的諦理;而〈阿啾箭〉童謠則提供了一個生活感的基底;兩者一虛一實,精神層面和現實景況交匯共振,成為了普世無盡的扣問。
    A cluster of foam, a bubble, a flame, an illusion, a dream, a shadow, a cloud and lightning in the lyrics show us how transitory life is while the nursery rhyme “Black Drongo” itself describes an ordinary daily routine. The former is unreal while the later is real. When the spirituality meets the reality, endless questions arise ubiquitously.

    〈無垢鳥〉是電影《光的孩子》的片尾曲。原初的構想是希望片尾曲能有不斷往前、往前,最後隨風消散的感覺,意圖在影片結束時,以對自然的感知、經文的無常空相,延擴至更超然的識界,並帶給人飛昇、療癒的力量。
    “White Drongo” is the ending song of the film “The Child of Light”. The initial conception about ending song is to deliver the feelings of going forward and fading away eventually. We expect that the ending shows the sense to nature and the impermanence of sutra expending to the unlimited ambit, and also provides people the power of inspiration and mind-curing.



    影片封面相片 / 楊鈺崑 攝影

  • 量入為出意思 在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1-09-25 23:00:50

    經濟學人這一個主題出來之後
    在台灣出現兩種不同反應

    一種就是 I told you so我早就跟你講了
    那另外一派就是非常台派的反應
    就是這個標題殺人啊沒有啦
    台灣沒有那麼不安全

    經濟學人國際的流通量大概130萬份
    那至少是英語系的重要的人一定看
    所以你不要以為他是要影響台灣啦
    他根本不在乎台灣怎麼想
    他是要影響美國的看法

    因為美國拜登1月20號上任之後
    已經100天了喔
    他說大概6月
    6月他國防部要出一個
    軍事戰略報告針對中國的

    那你可以看到經濟學人就認為
    拜登一直舉棋不定
    因為經濟學人這個文章
    要配合外交事務季刊那篇文章
    要合在一起讀這樣才會看得比較準確

    那個外交事務季刊那個是直接把棄台論重提
    就是意思是說美國不要打一個6千英里之外的戰爭
    我們既然一切回美國生產
    那幹嘛去在人家門口
    你跟人家打仗就划不來不值得不支持

    經濟學人就是
    他就是在講說美國如果在軍事上
    或者是對台灣的態度一直這麼模模糊糊
    這樣呼攏呼攏
    那事實上未來的情勢是越來越險峻
    那他講到幾個部分嘛
    第一個就是中國對台灣的部分
    就是軍力差距越拉越大
    實際上中國的軍事預算可能是接近4千億左右
    也就大概是約莫是目前的兩倍到三倍
    是美國的三分之二 差不多
    所以就是說不要低估他

    那他的軍事預算向來大概就台灣的十六倍
    十六倍
    那所以這個軍力差距是越拉越大
    第一個當中國對台灣問題
    他認為要解決
    大家都認為2022到2027就是危險期間
    就是說從2022到2027可能兩岸的軍事差距
    會讓中國認為他做出軍事冒進
    那代價他可以承受

    那第二個就是當中國的軍力在崛起
    那美國要介入台灣就第一島鏈來幫助台灣
    他的代價也會越來越大 是
    他講了這個問題的現實兩難之處
    他就說他說美國你現在如果真的要介入第一島鏈
    坦白說你如果真的兩岸發生軍事衝突
    你如果不把中國的陸基的雷達跟陸基的飛彈摧毀
    你美國的軍艦
    根本沒有辦法進第一島鏈
    因為會馬上就被打沉 會被打掉嘛對不對

    這個很現實嘛 然後這個
    可是你如果去打
    因為你如果真的要幫台灣
    你勢必要處理陸基的中國沿岸的陸基的雷達跟飛彈
    可是你只要打了你就是宣戰
    尤其是那是人家的領土
    對對對那是海外那是公海

    所以經濟學人就問了這個問題就是說
    那這個事實上就是外交季刊
    另外那個人
    外交事務季刊他也是提到這個問題
    他說你勢必要做這個動作
    那你跟中國宣戰打起來那個代價你想清楚了嗎
    你計算好了嗎 對對對對 你能夠承擔嗎

    所以在這種情況之下
    事實上美國就要想
    我覺得經濟學人就是發出這個問題啦
    就是說你現在還在搞戰略模糊
    那這樣拖下去的結果就是使得你
    2022之後越來越處於被動
    而且根本就不敢表態了嘛
    因為人家越來越大

    所以簡單來說經濟學人這個立場
    跟之前講的棄台論的立場 不一樣
    算是是鷹派嗎
    那個經濟學人是比較偏鷹派
    他就認為你這個時候
    就要趁你還領先的時候要表態
    早做決定 要明確化

    為什麼現在我們說會有經濟學人這種鷹派的言論出來
    他說你要及早站起來表示強硬
    我覺得真正還是扯到那個過程
    你去想一想以美國來講
    美國把菅義偉日本人的首相
    拉到美國去搞了一個聯合聲明對不對 對
    然後菅義偉一回到日本
    4月28號就通過RCEP你這是幹嘛
    就加入RCEP 是嘛

    那請問你在幹嘛
    就是表面上應付一下老大哥
    但實質上商業還是很重要
    那你有什麼好抱怨我美國
    所以我就說嘛
    我就說到時候我們所講說美國在亞洲的credibility
    威信會下降
    誰來指責這件事 請問你
    沒有人可以指責了

    我是覺得美國目前他要對中國做強硬的表態
    時間跟機會還是有的啦
    可是拜登真的要走這樣的路嗎
    但我要問另外一件事情
    就是Antony Blinken最近要開始到處飛

    然後拜登也想要去歐洲
    請問他們的目的是不是就是要拉結盟
    布林肯是幫拜登的6月11日12日要去搞G7先做鋪路
    等於先去踏勘就對了 對對對對對對

    那我覺得有幾個議題可能就是他要搞的啦
    第一個就是對新疆
    新疆想要大家統一出來都說這是
    他還是要新疆跟香港
    我認為新疆跟香港他還是要搞啦
    但是這兩個都動不了啊百分之百動不了

    所以就要從這邊連帶出來就是
    要不要抵制冬奧這種議題 對啊
    但是他這個東西也要攤在G7裡面談喔 是
    G7...因為沒有歐洲真的搞不來
    不是沒有歐洲你一下子少了幾十個國家去抵制
    美國不願意單幹
    他連抵制這種事都不要單幹

    然後還有第二個就是要鞏固半導體供應鏈
    包括對華為的抵制
    那坦白講這個時候去剛好是德國的尷尬時間
    因為德國9月要選舉 對
    那目前到底是Laschet那個基民黨
    基民黨或者是綠黨
    哪一個人會變成多數聯盟現在看不出來 不知道

    那如果是綠黨那個變成多數聯盟
    那德國就要轉彎
    對就往另外一邊轉以前親中
    現在要往完全另外一邊轉
    所以現在看不出來
    所以我認為反正拜登就去那邊
    表達一下想法大概就這樣

    我覺得歐洲會逐漸發展出他的獨立自主的外交路線
    即使有時候跟美國一樣
    也不是說配合美國是我們剛好重疊
    我們剛好重疊
    也就是他不是同盟關係他是利益共生關係 對對對對
    就有時候是跟你利益一致 對
    有時候也會跟中國利益一致

    阿宅萬事通語錄貼圖上架囉 https://reurl.cc/dV7bmD​

    【加入YT會員按鈕】 https://reurl.cc/raleRb​
    【訂閱YT頻道按鈕】 https://reurl.cc/Q3k0g9​
    購買朱大衣服傳送門: https://shop.lucifer.tw/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