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重陽節登高由來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重陽節登高由來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重陽節登高由來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重陽節登高由來產品中有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8萬的網紅知史,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重陽節為什麼要登高|舊史新知 農曆九月九日,是中國傳統的重陽節。此時正是金秋送爽、丹桂飄香的時節,因此,在這一天,民間有登高、賞菊、插茱萸等活動。唐代詩人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中,有「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的名句,寫的就是重陽登高、插茱萸的習俗。 關於重陽節登高的習俗,最早...

重陽節登高由來 在 張定瑋 姓名學/陽宅風水命理老師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0-05-01 04:57:59

📍九九重陽節的由來 重陽節(又稱敬老節或踏秋節) 在每年的農曆九月初九這天為之 重陽節、在易經裡的六陰九陽~就是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農曆九月初九、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因「九九」音同「久久」~ 🔮在中國文化裏、「九」是數字中最大的數字、也是最尊貴的數字、因而有著「祈福 祈壽...

  • 重陽節登高由來 在 知史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9-08-26 18:00:00
    有 296 人按讚


    重陽節為什麼要登高|舊史新知

    農曆九月九日,是中國傳統的重陽節。此時正是金秋送爽、丹桂飄香的時節,因此,在這一天,民間有登高、賞菊、插茱萸等活動。唐代詩人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中,有「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的名句,寫的就是重陽登高、插茱萸的習俗。

    關於重陽節登高的習俗,最早可以追溯到東漢時期,其中有一個有趣的傳說據。說東漢時汝南一帶瘟糜為害,疫病流行。有一個叫桓景的人外出求學,拜道長費長房為師,學消災救人的法術。一天,費長房告訴桓景說,九月初九日,瘟域又要出來害人,並囑咐桓景回去搭救鄉親:「九日離家登高,把茱萸裝入紅布袋,紮在胳膊上,暢飲菊花酒,即能戰勝瘟魔。」桓景回家,遍吿鄉親。九月九日那天,汝河洶湧澎湃,瘟魔來犯,但因菊花酒剌鼻,茱萸香剌心,難以接近。桓景揮劍斬瘟魔於山下。傍晚,人們返回家園,見家中「雞犬牛羊,一時暴死」,而人們因出門登高而免受災禍。

    重陽節登高由來已久,在各個歷史時期被不斷傳承,成為一個風雅的習俗。在魏晉時期,登高的日期已專定在九月九日。據《荊楚歲時記》記載,九月九日,士農工商各行業的人都到郊外登高,設宴飲酒。東晉詩人謝靈運為了登高的方便,還自製了一種前後裝有鐵齒的木屐,上山時去掉前齒,下山時去掉後齒,人稱「謝公屐」。在唐代,重陽節的各項活動已經成了詩人們的創作題材,他們以詩篇記載了重陽節的活動。比如李白《九日登巴陵置酒望洞庭水軍》詩中說「九日天氣清,登高無秋雲」等。在宋代,登高之風依然風行。《東京夢華錄》載:「都人多出郊外登高。」在明代,皇帝親自到萬歲山登高。而在清代,皇宮御花園內還設有專供皇帝重陽登高的假山。

    雖然登高的起源傳說是一種迷信說法,但是從一定程度上也表達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之情。而且從養生的角度講,九月正是金秋送爽的時節,此時登高望遠,不禁會使人產生一種心曠神怡的美好情懷,對人的健康也是有好處的。

  • 重陽節登高由來 在 知史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9-08-26 08:00:00
    有 296 人按讚

    重陽節為什麼要登高|舊史新知

    農曆九月九日,是中國傳統的重陽節。此時正是金秋送爽、丹桂飄香的時節,因此,在這一天,民間有登高、賞菊、插茱萸等活動。唐代詩人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中,有「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的名句,寫的就是重陽登高、插茱萸的習俗。

    關於重陽節登高的習俗,最早可以追溯到東漢時期,其中有一個有趣的傳說據。說東漢時汝南一帶瘟糜為害,疫病流行。有一個叫桓景的人外出求學,拜道長費長房為師,學消災救人的法術。一天,費長房告訴桓景說,九月初九日,瘟域又要出來害人,並囑咐桓景回去搭救鄉親:「九日離家登高,把茱萸裝入紅布袋,紮在胳膊上,暢飲菊花酒,即能戰勝瘟魔。」桓景回家,遍吿鄉親。九月九日那天,汝河洶湧澎湃,瘟魔來犯,但因菊花酒剌鼻,茱萸香剌心,難以接近。桓景揮劍斬瘟魔於山下。傍晚,人們返回家園,見家中「雞犬牛羊,一時暴死」,而人們因出門登高而免受災禍。

    重陽節登高由來已久,在各個歷史時期被不斷傳承,成為一個風雅的習俗。在魏晉時期,登高的日期已專定在九月九日。據《荊楚歲時記》記載,九月九日,士農工商各行業的人都到郊外登高,設宴飲酒。東晉詩人謝靈運為了登高的方便,還自製了一種前後裝有鐵齒的木屐,上山時去掉前齒,下山時去掉後齒,人稱「謝公屐」。在唐代,重陽節的各項活動已經成了詩人們的創作題材,他們以詩篇記載了重陽節的活動。比如李白《九日登巴陵置酒望洞庭水軍》詩中說「九日天氣清,登高無秋雲」等。在宋代,登高之風依然風行。《東京夢華錄》載:「都人多出郊外登高。」在明代,皇帝親自到萬歲山登高。而在清代,皇宮御花園內還設有專供皇帝重陽登高的假山。

    雖然登高的起源傳說是一種迷信說法,但是從一定程度上也表達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之情。而且從養生的角度講,九月正是金秋送爽的時節,此時登高望遠,不禁會使人產生一種心曠神怡的美好情懷,對人的健康也是有好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