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修圖心得
-
終於要來分享倩碧的潔膚水啦~🌚
以下老實說,畢竟一張臉沒在開玩笑我自己很容易爛臉所以都講真心。
我是很難搞的敏感混和酒糟肌,其實一直以來都不太分享保養品因為我根本沒在用什麼保養品☺️就是一直在擦藥而已。
但因為對倩碧好感度很高所以這次鼓起勇氣來接受挑戰(?) 我本來就是膚況不好臉上...
零修圖心得
-
終於要來分享倩碧的潔膚水啦~🌚
以下老實說,畢竟一張臉沒在開玩笑我自己很容易爛臉所以都講真心。
我是很難搞的敏感混和酒糟肌,其實一直以來都不太分享保養品因為我根本沒在用什麼保養品☺️就是一直在擦藥而已。
但因為對倩碧好感度很高所以這次鼓起勇氣來接受挑戰(?) 我本來就是膚況不好臉上顆粒感很重的人(不然濾鏡怎麼開成這樣(?))加上免疫力不好所以一年四季都在擦藥和觀察的的循環中。
我第一次用這罐潔膚水的時機是用卸妝膏卸完濃妝之後、本來我會用肥皂再洗一次臉,就改成用倩碧來看看會擦出什麼。
結果,什麼都沒有。
哈哈哈哈哈哈對不起我辜負了品牌的期望但我真的沒有擦出東西來。
西卡西,一直到再隔一天的早上,我試著在素顏要洗臉的時候用這罐擦,一擦不得了怎麼這麼黃(照片往後滑有使用照)。
原本標配(?)是使用棉球,可是我自己覺得用棉球臉會痛,所以就自己改用平常的化妝棉。
一定要帶到這罐潔膚水1.0號是無酒精成份,它的溫和又保濕的去除老廢角質的成分是:
水楊酸和乙醯(讀音:溪)葡萄糖胺(我估狗了一下就是一個保濕成份)、金縷梅等等。(成份這個部份我真的不是專業我不要亂講)
所以我直接跳到我的使用感受。
擦完的感覺就跟擦保濕化妝水很像,而常常洗完臉鼻翼周圍會有的粗糙感會被擦掉!當下是真心有感變光滑。
但因為本來要連用10天,可是我因為我很怕過度清潔所以我大概隔一天才會用一次。
目前大概用兩周,要說真的變有多光滑我真的還好🥺,而且人家是潔膚水不是神仙水,有好好做到原本的功效然後沒有刺激我就哈利路亞了。
但是很重要的是,我應該會繼續用下去(?) 太少清潔保養產品會讓我繼續用,倩碧這一罐很大罐目前的感想是可以繼續試試看,繼續觀察!
(雖然說可以濕敷但我沒有要挑戰這個部分。)
(順便一提他們的黃色乳液(?)本來就是我工作愛用)
-
-
官網限時活動:
・即日起至6/30至倩碧官網下單結帳輸入summer2020,即可獲得「瞬效青春澎潤霜」7ML試用包1份,數量有限,兌完為止。
#倩碧 #cliniquetw #專屬命定潔膚水 #十天棉球大挑戰
醯讀音 在 趙氏讀書生活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最近蕭若元生與我的公開討論 ,使我不得不正視這個本以為識之以久的問題,故今重翻古籍,撰文如下:
趙善軒 漢制官二千石讀音考
趙案: 漢代的石有兩種不同意義,一是重量單位,重量時讀石,容量時讀儋。(見馬彪: 量詞“石”究竟讀 SHI 還是讀 DAN )
現在,我們且看看漢代重量和容量單位的內涵:
漢書 律曆志第一上 (P.969) [底本:王先謙漢書補注本]
權者(重量),銖、兩、斤、鈞、石也……十六兩為斤。三十斤為鈞。四鈞為石。
漢書 律曆志第一上 (P.967) [底本:王先謙漢書補注本]
量者,龠、合、升、斗、斛也……合龠為合,十合為升,十升為斗,十斗為斛,而五量嘉矣。
那麼二千石到底是重量還是容量單位?
後漢書 本紀第一下 (P.77) [底本:宋紹興本]
詔有司增百官奉。 [一]續漢志曰:「大將軍、三公奉月三百五十斛 ,秩中二千石奉月百八十 斛 ,二千石月百二十 斛 ……。凡諸受奉,錢穀各半。」
後漢書 卷三 肅宗孝章帝 劉炟 紀第三 建初元年(P.132) [底本:宋紹興本]
長吏親躬,無使貧弱遺脫,小吏豪右得容姦妄。 [三]前書曰,百石已下有斗食佐史之秩,言小吏也。
趙案: 上文可見二千石官的實際折算是用斛計算,故肯定為容量單位,又:
《居延漢簡》148•15簡:“凡出谷小石十五石為大石九石。”
《居延漢簡》148•41簡:“入糜小石十二石為大石七石二斗。”
從出土漢簡及上引史書所見,官祿中的石與斗並用,而斗又是容量無異,故可證明官祿的石是容量的石,而非重量的石。
趙案: 許多學者誤以為二千石為重量,故讀石,是與歷史上的實際情況不符。然史書上又有無儋石之儲的成語:
史記 卷一百二十九 貨殖列傳第六十九(P.3253) [底本:金陵書局本]
通邑大都,酤一歲千 釀,醯醬千瓨,漿千甔, [三]【集解】徐廣曰:「大罌缶。」 【索隱】醬千檐。下都甘反。漢書作「儋」。孟康曰「儋,石甖」。石甖受一石,故云儋石。
三國志/魏書二十五 辛毗楊阜高堂隆傳第二十五 (P.708)[底本:宋紹興本]
況今天下彫弊,民無儋石之儲……
趙案: 此時儋石並用,顯然這個石是指重量,故音為碩,因不同場合發音不同,故不能用儋石否定二千石為儋的客量單位。
明其乎,二千石既為容量單位,漢代人為避免讀二千石令人誤會為重量,故不讀石的正音,乃以儋音代之,史學家重視歷史事實,故每讀史書多呼為二千石(儋)而非二千石(碩)。
至於唐宋語音受佛教西來,語音巨變,與上古自有不同,欲以中古音正上古音在方法學上甚為不妥。明清漢學復興,治史者又開始正視古音,(此與國語與廣府語無關),儋便被視之為俗音,即日常生活的讀音,而碩則為正音,即本來的讀音可是不為古時人接受的讀音,當然讀碩並沒有錯,只是漢代古人多數不讀而已。
(蕭若元先生: 我又要講讀音問題,去到明末清初,所有人都是認為雅音為「石」,而俗音為「擔」。其實¬那是兩個不同意義,不同意義的時候便不同的讀音。官祿是用重量單位,所以我認為應該讀¬「石」。-見讀「石」還是讀「擔」?〈最新蕭析〉2015-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