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醫療輻射劑量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醫療輻射劑量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醫療輻射劑量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醫療輻射劑量產品中有75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萬的網紅雙寶爸的小宇宙|兒童感染科 顏俊宇醫師,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 #LED紫外光除菌 #清潔 (毛髮掰掰) 二合一掃地機器人🪄 家中有兩個小孩,家裡隨時就像被炸掉一樣,地上屑屑、黏土渣、毛髮…等等髒污,地方爸媽覺得打掃收拾到心累💦常常掃沒幾小時馬上又髒亂了起來🙈 加上現在疫情國內外還是風聲鶴唳,大家對家中環境病菌清潔的觀念也很重視! 想要擁有一台幫你清潔家裡的...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你做的檢查、治療都是必要的嗎?:小心!過度的醫療行為,反而嚴重傷害你的健康!」新書介紹 專訪作者:江守山 醫師 內容簡介: 世界醫院排名第一的美國梅約診所指出:「40%現行醫療措施和藥品是無效的!」 健檢最常見的X光檢查,美國竟列為危險致癌物? 做一次全身斷層掃描,...

醫療輻射劑量 在 Jamie醫學日記|讀書×學習×生活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8-02 13:05:01

. 【大二見習:婦產科病房】 . 見習的第三站來到婦產科病房,當天看到的診斷包括paratubal cyst, chorioamnionitis, 各種良性或惡性腫瘤,以及少數的大腸直腸癌以及泌尿科和ENT需手術的疾病。病房的另一邊是收孕產婦,當天有一個產婦正在待產,原本想說是否能到產房看看,但是好...

醫療輻射劑量 在 Talkthatenergy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3-14 08:57:22

【311十周年 - 你真的學到教訓了嗎?】 #台灣未來四年核電超安全 #台日友好 311的議題太多太廣泛,對於台灣政府或部分政黨以及團體特地將福島事故十週年與核四公投連結,並將311教訓窄化為核四是否重啟或核能存廢之爭,藉此散播恐懼鞏固自己的意識型態,本粉專感到不齒,呼籲唾棄這些行為。 當然,核能...

醫療輻射劑量 在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3-14 04:21:39

#福島核災十週年|在有輻射外洩的地方工作,究竟是什麼樣的情形? 今天是 311 日本大地震十週年,當時地震與海嘯破壞福島第一核電廠引起核災,而至今核電廠內仍進行著廢爐除役作業。在這個有輻射外洩的地方工作,究竟是什麼樣的情形? 平均一天大約會有 6500 到 7000 人進出核電廠工作。從整體來看...

  • 醫療輻射劑量 在 雙寶爸的小宇宙|兒童感染科 顏俊宇醫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9-20 11:47:51
    有 714 人按讚

    🌞 #LED紫外光除菌 #清潔 (毛髮掰掰) 二合一掃地機器人🪄
    家中有兩個小孩,家裡隨時就像被炸掉一樣,地上屑屑、黏土渣、毛髮…等等髒污,地方爸媽覺得打掃收拾到心累💦常常掃沒幾小時馬上又髒亂了起來🙈
    加上現在疫情國內外還是風聲鶴唳,大家對家中環境病菌清潔的觀念也很重視!
    想要擁有一台幫你清潔家裡的屑屑毛髮,又可以達到除菌環境的好幫手嗎?今天就來向大家推薦懶人清掃法寶:台塑集團NKFG產品Brinouva UV LED除菌掃地機器人👏

    --
    🦠 UVC LED除菌有效嗎⁉

    NKFG福機裝是台塑石化與在醫療設備領域具實力的日本日機裝公司 (Nikkiso Co., LTD.) 共同創立,NKFG主要事業包含研究深紫外線(UVC-LED)技術、生產深紫外線LED (Deep UVLED)晶片、開發及銷售各類工業用和消費型深紫外線應用產品✨

    Brinouva除菌掃地機器人搭載6顆國際專利認證的深紫外線LED晶片,業界最高UVC功率,讓病菌立即死亡或喪失繁殖能力👿

    晶片具有SGS實驗證明,波長280nm一秒輻射劑量16 mJ/ cm²,以10坪空間大小來說,總除菌率90%以上!除菌時間80分鐘可以清除地板表面99.9%金黃色葡萄球菌、99%流感病毒、99%大腸桿菌、90%輪狀病毒/ A型肝炎/ 綠膿桿菌/ 枯草桿菌…。

    因此導致小孩傷口感染的黃金色葡萄球菌、上吐下瀉,傳染力及生存力極高的輪狀病毒、腹瀉的大腸桿菌、高燒咳嗽的流感病毒…等都可以安心除去💖

    --
    🌍 節能環保、結實耐用「無汞LED晶片」

    無汞的LED晶片可避免化學殘留物產生和二次汙染,使用時數可達10,000小時,如果一天使用2小時,大約可以使用13年。
    10000小時過後並不代表會壞掉,是光照強度會慢慢衰退,需要照射的時間會變長,因此在正常使用情況下幾乎無需更換。

    --
    🧹 高效率清掃

    📌 精準陀螺儀規畫路線,採牛耕式清掃,完整覆蓋地面
    📌 3D彈力滾刷輕鬆捲走屑屑,減少毛髮纏繞
    📌 U型設計不圓不三角,側刷更加延伸,靈巧貼合牆面,打掃沒有死角
    📌 黃金身高8公分,輕鬆鑽入床底、沙發下居家清潔
    📌 隱藏式向上出風口,杜絕揚塵
    📌 智能緩衝設計,不撞壞家俱
    📌 除菌狀態下幾乎靜音,一般清掃狀態下約 60dB分貝,不打擾生活

    --
    🔎 注意事項
    📌 最佳除菌&清掃空間是小於60 坪以內,若空間大於 60 坪建議分開不同房間依次清掃
    📌 初級濾網以及塑膠集塵盒均可水洗,HEPA濾網則建議每 3-4 個月更新
    📌 越障能力約1cm高度,一旦偵測前方到此高度的物品,會轉移方向離開,減少受困機率 (清掃時盡量減少地上雜物🐾)

    --
    🏆 後疫情時代「懶人清掃法寶」

    Brinouva UV LED除菌掃地機器人推出白、粉兩色,簡單俐落的外型,打掃也兼顧時尚美型。
    我家中兩個小孩都還小,常在地上畫畫、玩積木、扮家家酒,有了這個法寶幫我掃地、吸塵、同時除菌,讓我能更放心地讓兩隻幼獸在地上打滾!也省下很多的家務事時間!
    希望各位辛苦的爸媽們不用再被家事綁住,更多時間享受自己的時光和陪伴家人喔💓

    🌟 優惠活動
    現在輸入我的專屬優惠碼即可享75折優惠喔!!!
    優惠代碼: BOMI-NKFG75
    優惠這裡買:
    💌(粉) https://reurl.cc/DgGL2m
    ⚪(白) https://reurl.cc/zWzx9e

    #除菌掃地機器人 #brinouva #NKFG #台塑企業

  • 醫療輻射劑量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8-11 07:22:05
    有 35 人按讚

    首相放棄上訴的廣島黑雨訴訟 在核災中的歷史定位

    文:宋瑞文/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特約撰述

    1945年8月6日,美軍在廣島市投下原子彈,隨後下起了,含有爆炸的泥巴、灰塵或煤油等,像是重油一般黏膩的大顆粒的黑雨。這是放射性降下物的一種。被黑雨淋到的人,會有掉髮、牙齦大量出血等急性輻射症狀群。

    這些因原爆受害的人們,一部份人得到政府的補償。另一部份人,則因為黑雨範圍認定的不同,而被國家捨棄,憤而向政府提告,亦即「黑雨訴訟」。經過十分漫長的訴訟,部分原告老死,直到最近,他們才在首相放棄上訴的狀況下,獲得真正的勝訴。

    訴訟團事務長大越和郎表示,這場訴訟所代表的意義在於:揭穿被隱蔽與低估的放射線受害狀況。

    放射線受害被隱匿與低估的狀況,從二戰起始:美國在曼哈坦計畫裡表現出,對於放射線人體影響的強烈關心。原爆發生後,美國要求日本軍和科學家提出原爆被害的調查數據。

    然而,深知放射線被害狀況的曼哈坦計畫副指揮托馬斯•法雷爾少將卻說:「九月上旬的現在,廣島長崎沒有人因為原爆放射能受苦。」(註1)禁止原爆報導,隱匿被害狀況。

    早前,為詳細調查原爆所造成的傷害,在廣島市被丟擲原子彈之後,美國在1947年設立了原爆傷害調查委員會(Atomic Bomb Casualty Commission、ABCC)這個民間組織。

    然而,原爆傷害調查委員會,真正的目的是為下一次的核戰做準備。為此,60年代曾有過兩次抗議遊行,「不要把被爆者當白老鼠!」要求廢除這個組織。

    關於輻射被害的攻防

    1954年3月,美國在比基尼環礁做試爆氫彈(日文:水爆)的實驗(編按:城堡作戰),引發禁止核試爆的運動。在日本原水爆被害者團體協議會(簡稱:日本被團協)等團體攜手合作之下,推動「關於原爆被害者的醫療之法律」立法成功。然而,「氫彈試爆受害者」卻被捨棄了。

    為彌補這個缺憾,之後運動的方向,就往被害或被曝地區的擴大認定等等前進。可是,1980年的「基本懇答申」(原爆被爆者對策基本問題懇談會)提出「戰爭被害容忍論」與「被爆區域的指定,應該根據充足的科學證據」(但事發時缺乏調查)兩種論調,讓被爆受害者的權益,又大大地往後退步。

    而能夠挽回這個頹勢的進展,就是由原爆症集體訴訟306名原告獲得的勝訴(編按:該訴訟自2003年起,2018年全員勝訴)。該判決認可了低劑量與內部被曝的危害,駁斥了所謂的「國際基準」的見解,因為它無視內部被曝、殘留放射線的影響,且將被害狀況限於初期放射線。

    2009年8月,政府與被爆者團體交換「確認書」,約定「為了避免訴訟相爭,透過定期協議的場合解決爭議」。當時內閣秘書長還向被爆者「謝罪」。可是後來政府只做了若干修正,至於「定期協議」幾乎沒有做到。

    新的抗爭

    在這段期間,發生福島核災。因為承認受害狀況的話,政府跟東京電力會被要求很大的賠償。因此政府又故技重施。

    由於政府沒有履行「確認書」裡合意的內容,被爆者只能走上訴訟的道路。而政府為了推翻集體訴訟認可的放射線被害標準,募集35名御用學者,在法庭上提出反論。

    「黑雨」訴訟不只是單一的放射線受害案件。從廣島長崎原爆、比基尼環礁核試爆,到福島核災等等,在日本一連串的放射線被害之中,黑雨訴訟,和其他受害者一同,處在抗爭的位置。也是能否讓法官認可低劑量與內部被曝危害,為一大重要問題的機會。

    註1:出自高橋博子著『封印されたヒロシマ・ナガサキ』凱風社、(2008)。

    ※ 本文相關編譯與轉寫,承蒙上前万由子女士審閱。

  • 醫療輻射劑量 在 甲狀腺醫者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5-25 23:46:24
    有 419 人按讚

    2021 世界甲狀腺日: COVID-19 紛紛擾擾疫情下談分化型甲狀腺癌的回顧與展望

    五月25日(525)是世界甲狀腺日,以往每年的525都會有針對病友的專題演講,今年剛好遇到新冠病毒的疫情, 只能以簡單文字淺談甲狀腺癌的一些點點滴滴。

    甲狀腺是內分泌的器官,雖然是個僅有20公克的腺體,但是因為其甲狀腺荷爾蒙影響幾乎全身代謝功能,而且腺體位置就在頸部(恰好是許多身體重要路徑通過的要道),鄰近氣管和影響腦部的頸動靜脈,又和發聲的聲帶及神經比鄰而居, 再者就是和多數頸部淋巴脈絡相通,所以甲狀腺一旦生病就常有多重的症狀,甲狀腺的疾病可以約略分成幾類,包括(1)功能異常(如甲亢或甲低症),(2)發炎(如急性、亞急性或慢性發炎),(3)長東西(如結節、囊腫、腺瘤或癌症),其中癌症相對比其他疾病更令人恐懼。甲狀腺癌最大宗(超過95%)是分化型甲狀腺癌(又可分為乳突癌和濾泡癌),比較少見的是未分化癌和髓質癌,從分化型到未分化甲狀腺癌存在一個過渡的情形,也就是分化不良癌。以預後而言,未分化癌最差(通常診斷後不到1年),分化型甲狀腺癌就相對讓人放心許多,存活通常超過10年,而且近八成可以超過15-20年,所以才會被「美名」成「最友善的癌」,分化不良癌則介在兩者之間。其實從分化到分化不良再到未分化癌有點像是逐漸惡化的感覺,分化癌吸收放射碘,分化不良和未分化癌不吸收放射碘,反而吸收葡萄糖,這就是為什麼用葡萄糖正子影像(FDG PET)偵測分化不良和未分化癌;以基因突變的角度也印證了未分化癌因為累積許多異常基因而呈現其複雜性及易侵犯和轉移的特質,因此未分化癌治療上就會有如果手術切不乾淨,就幾乎無法控制的情形;相對而言,分化型甲狀腺癌在適當的手術切除、放射碘治療、甲狀腺素抑制治療下可以有痊癒的機會(也就是所謂的沒有疾病跡象 no evidence of disease: 血液呈現理想的甲狀球蛋白Tg和甲狀球蛋白抗體anti-Tg ab值,影像學也沒有發現腫瘤的跡象),就算沒有痊癒也別太擔心,即便沒有理想的腫瘤指數,如果影像學沒有明顯腫瘤惡化的跡象,也可以算是穩定;但值得注意的是還是有約一成的分化型甲狀腺癌在初步治療後仍然不穩定(也就是有疾病持續或惡化跡象,簡單說就是血液呈現上升的甲狀球蛋白Tg或甲狀球蛋白抗體anti-Tg ab值,影像學發現疑似腫瘤的跡象)。

    分化型甲狀腺癌令人困擾的是腫瘤復發,保守估計有10~30%的復發率,而復發的發現可以是初診斷後5~10年以上,為什麼腫瘤會復發? 有一部分是因為初步治療其實並沒有清除所有的甲狀腺癌,而生長緩慢的殘餘甲狀腺癌會在5~10年後才變得明顯。復發的甲狀腺癌通常也比較棘手,一方面是經過歲月的淬鍊,腫瘤可能會累積更多異常基因而有利於腫瘤的生長,另一方面殘存的甲狀腺癌經過初步治療後能夠存活並生長其實也意涵其惡性度提高了,臨床上不乏復發後的分化型甲狀腺癌已經變身成分化不良,甚至是未分化癌。分化不良與未分化癌通常是不吸收放射碘或者具有輻射抗性且生長快速的甲狀腺癌,因此臨床上只能使用更先進的治療方法,通常需要標靶藥物,甚至是免疫治療,此時就絕對不是「最友善的癌」了。

    個人在核子醫學從事甲狀腺腫瘤臨床和研究超過30年,見證到近年臨床分化型甲狀腺癌診療方式改變最多也趨向更複雜,長久以來甲狀腺全切除加上放射碘治療一直是唯一的法寶,復發後的甲狀腺癌也是手術切除(如果還能切除的話)加上放射碘治療(累積到數千毫居里),但是10多年前的研究發現有些極為早期的微小甲狀腺乳突癌其實不用甲狀腺全切除,也無須放射碘治療,甚至有些研究主張「純觀察」(美其名為「積極監測 active surveillance」)就好,而近代的研究也發現持續使用放射碘治療其實對某些復發後的甲狀腺癌是沒有用的(尤其是具備 bRAFV600E基因異常陽性的腫瘤),因此提出放射碘治療無效或頑固性甲狀腺癌(RAI-refractory DTC)的新名詞,因應而生的是標靶藥物與免疫治療;還有一些正在觀察中的治療方法也被提出,例如對於微小甲狀腺乳突癌或復發性腫瘤(尤其是淋巴結復發)進行射頻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簡稱 RFA)。這些治療方式的改變對醫生和患者其出發點可能是好的,避免過度與無效治療帶來的傷害,也提供新科技產品或藥物改善以往「一招半式(手術+放射碘)就行遍江湖」的治療法,但是這些診療方式改變給了醫生和患者更多的選擇,也帶來相當的衝擊,有人問我難道分化型甲狀腺癌診療沒有定則 (protocol)或指引(guidelines)嗎? 當然有! 但是條文是簡單的卻也存在一些爭議和灰色地帶,譬如最常被病友諮詢的是甲狀腺全切除的必要性,尤其在腫瘤大小1~4cm時需要更多的討論(只切單葉的復發率和未來追蹤方式、全切除的風險和終身甲狀腺素服藥必要性),又譬如令病友困擾的放射碘治療的劑量活度(A醫生說100毫居里,B醫生主張150毫居里),劑量活度選擇一直都沒有標準(醫生主觀意識加上疾病風險評估),復發後如何判定放射碘治療無效或頑固性甲狀腺癌的標準仍在研議中(即便全球會議也沒有一致的結論),至於何時啟動標靶藥物治療或是否應該進行腫瘤基因檢測也是很難達到所謂的共識。對此我相當認同歐盟主張的多專科團隊照護(multi-disciplinary team)再加上醫病共享決策(shared decision making),不同專科醫師共同討論幾個可行方案,再由主責醫師和病友就疾病風險與診療選擇的利害關係討論診斷與治療方法,這樣的理想不知是否能在台灣健保制度與醫療環境下實現。或許我正在籌畫成立的台灣甲狀腺照護衛教協會未來可以推動這樣的目標,希望有志於甲狀腺疾病診療的專業同仁和正在受甲狀腺疾病(尤其是腫瘤)困擾的病友一起來打拼!

  • 醫療輻射劑量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19-03-07 19:58:47

    本集主題:「你做的檢查、治療都是必要的嗎?:小心!過度的醫療行為,反而嚴重傷害你的健康!」新書介紹
       
    專訪作者:江守山 醫師
       
    內容簡介:
    世界醫院排名第一的美國梅約診所指出:「40%現行醫療措施和藥品是無效的!」
      
    健檢最常見的X光檢查,美國竟列為危險致癌物?
    做一次全身斷層掃描,竟幾乎等於核爆災民承受的輻射劑量?
    咳嗽﹅喉痛﹅發燒﹅流鼻水……看似救命的感冒藥只是「安慰劑」?
    乳房攝影檢查,其實無法增加乳癌存活率……那該怎麼預防?
    抗生素會把腸道益菌殺光、降脂藥傷肝敗腎風險高……難道等死嗎?
      
    臺灣人平均一年看15次病,是美國的三倍,同時更是世界第一!
    然而,盲目的保健與過度的醫療行為,有時非但無助於診斷病情或治療,
    甚至還可能讓你賠上一輩子的健康!
      
    本書為作者江守山醫師根據自身醫學知識,深入分析眾多醫學研究後,
    精選12項(臺灣)民眾最常做的檢查、用藥、治療等相關醫療行為。
    他不僅引用真實臨床案例,詳列過度醫療帶來的的各種危害,
    同時提出具體的預防與治療建議,還原醫療應有價值,真正保障大眾健康。
      
    ◎看診、吃藥,你得到的是「治病」效果,還是「致病」風險?
    •美國和英國醫學中心都指出:現行的醫療措施和藥品,不僅至少四成無效,當中15%甚至還可能有害人體。
    •新儀器﹅非侵入性﹅醫師推薦……都不等於最佳醫療選擇。以電腦斷層掃描(CT)為例:紐約哥倫比亞大學醫學中心調查,接受CT檢查引發癌症的身故率,遠大於交通事故死亡率。
      
    ◎醫院最常見的不當檢查,做了反而更糟糕?
    •「肺」是輻射高敏感器官, 但定期篩檢並沒有比「不做檢查」來得好。
    ——榮總研究:結果異常者有九成三是假警報,過度診斷率高達七成八。
    •女性健檢常見的乳房攝影,竟會提高乳癌發生率?十年來幾乎翻倍成長!
    ——想確保乳房健康,還不如「臨床觸診+超音波」來得安全準確。
    •及早篩檢癌症可增加「五年存活率」?其實只是邏輯迷思。
    江醫師指出三種常被忽略的誤差值,教你看穿存活率的真面目!
      
    ◎生活最常見的不當用藥與治療,正確解方看這裡:
    •感冒無藥可治,除了靠免疫力自癒,你還有三大法寶。
    •補牙還在用汞齊?小心慢性汞中毒!可以改用什麼填料?
    •緩解更年期症候群,別用賀爾蒙補充療法,小心肌瘤、失智、尿失禁找上門。
      
    特別收錄:45種一般患者不必進行的過度醫療避險清單,業界規範首度公開!
      
    讀完這本書,你會學到:
    ★一眼看出醫生開給你的藥有沒有抗生素,從此不再藥單全收?
    ★適度的健檢項目與頻率為何?怎麼免費?若想更周全,多做哪一項就夠?
    ★想避開卵巢癌、睪丸癌、甲狀腺癌,你得少喝脫脂奶,為什麼?
    ★預防腦瘤、心肌梗塞,與其動刀,不如降三高,怎麼做?用吃的就辦得到!
      
    作者簡介: 江守山
    現職:
      江醫師健康舖子執行長、江醫師房屋健檢中心執行長、中華民國居住安全健康協會理事長、中華室內環境檢測協會理事長、財團法人遠山健康文教基金會董事長、江醫師健康廚房-廣山居董事長。
      
    經歷:
      臺北榮民總醫院內科主治醫師、新光醫院腎臟科主治醫師、新光醫院腎臟科主任、中華順勢醫學會理事長。
      
    專長:
      透析血管通路問題診斷及治療、透析乾體重之測定及調整、腎血管狹管及合併之腎衰竭、尿毒、維他命與健康食品、癌症預防。
      
    著作:
      《安心好孕》、《吃對保健食品2:天然篇》、《腎臟科名醫江守山教你逆轉腎!》、《食在安心》、《吃對保健食品!》、《癌症,當然可以預防!》、《別讓房子謀殺你的健康》等暢銷書。

  • 醫療輻射劑量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1-03-23 21:52:09

    "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pts.fanpage )
    PNN Youtube頻道 ( http://www.youtube.com/user/PNNPTS )
    PNN Justin.tv頻道 ( http://zh-tw.justin.tv/pnnpts )
    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
    這排台北市南港附近的十多戶房屋,早在民國85、86年,證實鋼筋被鈷60汙染,是列管的輻射屋,不過今天被壹週刊點名,說有這裡一家幼兒園就蓋在輻射屋旁邊,吸引大批媒體來猛拍,有人氣得破口大罵,有的居民說真的好無奈。

    周刊指出,包括這一家幼兒園在內,全台共有四家幼兒園就蓋在輻射屋旁邊。原能會解釋,台灣會出現輻射屋,是因為早期有一批鋼筋被汙染,賣到北部蓋房子,目前全台還有905戶輻射屋,除了已經被原能會收購的10戶,輻射還超過5毫西弗、現在沒有人住,不管是其他列管的輻射屋,還是沒有在列管名單的幼兒園,其實劑量都非常低。

    儘管原能會說,早期這些住在輻射屋的居民罹患癌症的比例,並沒有特別高,不過專門研究輻射的學者張武修表示,其實長期待在高劑量輻射的房子中,是特別容易得到某些癌症的。

    學者認為,除非為了特定的醫療目的,必須要照X光,或是進行電腦斷層掃描,一般還是會建議,民眾要確保健康,還是盡量讓自己的輻射暴露劑量,在一年一毫西弗以下最好。

    記者台北綜合報導。"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