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碳排放是未來各個國家追求的目標
非常多國家已經宣布未來要禁止販賣汽、柴油車
甚至有的連油電混合車也禁止 只能販售純電動車
預計2025年禁售汽、柴油車: 挪威、荷蘭
預計2030年禁售汽、柴油車: 東京、英國、瑞典、愛爾蘭、冰島、丹麥
預計2035年禁售汽、柴油車: 日本、加州
預計2035年禁售...
零碳排放是未來各個國家追求的目標
非常多國家已經宣布未來要禁止販賣汽、柴油車
甚至有的連油電混合車也禁止 只能販售純電動車
預計2025年禁售汽、柴油車: 挪威、荷蘭
預計2030年禁售汽、柴油車: 東京、英國、瑞典、愛爾蘭、冰島、丹麥
預計2035年禁售汽、柴油車: 日本、加州
預計2035年禁售油電混合車: 英國
預計2040年禁售汽、柴油車: 法國、印尼
因此電動車在未來就像智慧型手機會成為必需品
從目前Tsela的股價本益比高達1200多倍就知道
大家是多麼看好和給予肯定
身為科技島的台灣 原本電子代工就是我們的強項
在電動車的科技供應鏈上自然不會缺席
以下隨便列出有參與特斯拉供應鏈的廠商
1.啟碁6285 市值301億元 本益比21.5 (緯創集團)
營收比重: 無限通訊產品97.09%、其他2.91%
(領域: 網路設備44%、家庭連網19%、車聯網與工業34%、其他3%)
其車用領域產品包含車用Cellular/Wi-Fi/BT模組、
次世代毫米波行動寬頻通訊強波器、光纖通訊聯網產品、車用通訊終端設備、微型化高頻防撞車用雷達
這些產品主要應用在
(1)車聯網、(2)輔助駕駛系統(ADAS)
(1)根據研究機構 車聯網未來會成為新電動車的標配 因為功能太多了
例如: 車輛控制、停車空位查詢、及時路況規劃、語音控制車載影音娛樂
(2)另外啟碁開發的毫米波雷達將應用在ADAS系統
讓駕駛在惡劣天氣下或是看不到的死角也能安全駕駛
ADAS勢必會是未來特斯拉拓展的新領域
2.貿聯KY 3665 市值310億元 本益比17.95
營收比重: 擴充基座30%、電子線22%、電源線13%、連接線組13%、卷線盤8%、擴展延接裝置6%、其他8%
(領域: 資訊44%、電器25%、汽車19%、醫療5%、工業用5%、其他2%)
貿聯是特斯拉電源管理線束的主力供應商
包含電池包線、電流變頻線組和車載充電線等
都是特斯拉在傳輸電力時不可或缺的零組件
目標著重開發車用電子應用線組、電動車大電流用線
貿聯前三大的車用客戶為:Polaris(美國越野車廠)40%> Thermo King(冷凍運輸車)30%>Tesla20%
所以如果未來Tesla之銷售量上升
貿聯KY會是收惠的公司
3.智伸科4551 市值189億元 本益比35.49
營收比重: 汽車零組件71.5%、醫療器材13.6%、電子13%、其他1.9%
(領域: 汽車零組件64%、硬碟19%、醫療器材15%、其他2%)
智伸科技是一家精密金屬零組件加工之廠商
其車用零組件產品包含ABS控制閥(汽車煞車安全系統)、汽車感應零件、汽車柴油噴嘴本體(燃油噴嘴系統)、汽車柴油泵零件、汽車汽油高壓泵
可以看出原本的產品是供應給傳統的汽柴油車
為了切入特斯拉供應鏈
智伸科於2020/04完成收購旭申國際
旭申主要經營油電混合車的自動變速箱零組件和
特斯拉電動車的關鍵零件(電動馬達零組件)
而且自從Tsela第一代電動車旭申就已經與它展開合作
因此智伸科100%收購旭申國際
是跨足傳統汽車和電動、油電混合車市場的完美布局
同時也使特斯拉成為智伸科技主要客戶
4.美琪瑪 4721 市值45.5億元 本益比37.9
營收比重: 電池材料相關原料57%、PTA氧化觸媒43%
目前全球電動車市場之電池由最大的三家公司瓜分
韓國LG Chem、中國CATL、日本Panasonci
它們的電池市佔率分別為24.6%、23.5%、20.4%
電池是電動車的心臟
特斯拉也被這三家電池製造商掌握
台灣在電池供應商缺席了
但有打入電池材料供應商(更上游)
電動車電池正極材料主要使用鎳、鈷、錳三種金屬
其中鎳近年來最獲得市場青睞
美琪瑪國際股份有限公司是台灣二大氧化觸媒廠
生產氧化觸媒時原本就需要鈷
(氧化觸媒為化學纖維原料)
而鈷和鎳的源頭供應商本來就相似 因此早在四年前
就已經布局好鎳、鈷之源頭材料供應(更更上游)
美琪瑪現為日本Panasonic供應鈷、鎳等金屬原料
(關鍵儲能材料硫酸鎳)
且在2020/07 Tesla與Panasonic簽下三年的價格合約
因此美琪瑪就成功繞道進入特斯拉供應鏈
電動車的整體營收短時間內還不會看到成果
但如果你眼光跟我一樣看五年、十年後的
可以針對特斯拉供應鏈先研究好
先卡位比到時候開始炒作才慌亂要好
台灣的特斯拉概念股最少就超過20家
當然每間的電動車貢獻營收占比都不一樣
篇幅有限 只能介紹不到五家
大家可以針對自己喜歡的公司做深入研究
其他特斯拉概念股包含和碩、台達電、廣達、亞光、健和興、同欣電、群創、建準、乙盛KY、康普、順德、長春、宇隆、凡甲、胡連、同致、為升、和大、和勤、世德、長園科、康舒、致茂、高力、中碳、台半、高技......等等
#台股 #投資 #投資理財 #電動車 #特斯拉 #股票 #股票投資 #產業趨勢
醫療器材製造商查詢 在 經濟部工業局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知識小學堂】醫材產品定義及分類大解惑
您知道嗎?
醫療器材產品在上市以前
需要依照「📝醫療器材管理法」規定
先辦理查驗登記或以登錄方式取得產品上市許可後
才可以開始販售喔!
而醫療器材用途
由製造商依臨床需求予以宣稱
決定好預期用途後
可先參照「醫療器材管理法」第3條醫療器材定義
若與其相符時
則可再進行我國 #醫療器材分類分級 的「鑑別」查詢🔎
目前共分16大類
若產品符合任一分類項目,即屬醫療器材列管👨⚖
👨⚕#醫療器材分類
一、臨床化學及臨床毒理學
二、血液學、病理學及基因學
三、免疫學及微生物學
四、麻醉科學
五、心臟血管醫學科學
六、牙科學
七、耳鼻喉科學
八、胃腸病科學及泌尿科學
九、一般、整形外科手術及皮膚科學
十、一般醫院及個人使用裝置
十一、神經科學
十二、婦產科學
十三、眼科學
十四、骨科學
十五、物理醫學科學
十六、放射學科學
⚠#醫療器材風險程度分級
第一等級:低風險性
第二等級:中風險性
第三等級:高風險性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考:
📝醫療器材管理法
👉https://bit.ly/3zO7UTr
📝醫療器材分類分級管理辦法
👉https://bit.ly/3xOHxe0
醫療器材製造商查詢 在 新竹縣議員 林禹佑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口罩真假? 判斷小撇步】
肺炎疫情還沒燒完
再掀起新的一波"搶口罩潮"
中央祭出新規定
8大場所 必須配戴口罩
就在疫情轉熱的時候
新竹市查獲了某連鎖藥局賣來源可疑的"醫療口罩"
今天禹佑就要教大家
真假口罩 怎麼分?
-
◆完整包裝
-
製造商原申請醫療器材許可證時
必須檢附"口罩長相"
市售的包裝
必須根源申請的模樣相符合
因此 若原申請許可證時是"袋裝口罩"
販售時卻是"盒裝口罩"
就是不合格的 反之亦然
-
◆條件通通要符合
-
醫用口罩
一定會有完整包裝
清楚標示
以及販售者必須領有藥商執照
全都符合
才算是合格的店家
-
◆網拍口罩要小心
-
賣家必須取得衛生局的販售許可
賣場也必須揭露以下資訊:
1.諮詢電話
2.產品名稱
3.許可證字號
4.使用方法
5.藥商名稱
-
若買得不安心
民眾可以依照口罩外包裝的字號
到食藥署網站查詢
-
◆新聞參考連結
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3263039?utm_medium=R&utm_campaign=SHARE&utm_source=LINE
-
#醫療口罩
#口罩真偽查詢
#食藥署
#新竹縣藥師公會理事長林禹佑
醫療器材製造商查詢 在 小安心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經濟部標準檢驗局與財團法人中華民國消費者文教基金會共同公布市售「老人輔具(非木質手杖)」檢測結果
目前我國已正式進入高齡社會,因此高齡人口所需輔具產品品質與安全性愈形重要。經濟部標準檢驗局為維護消費者的安全及消費權益,於108年間於臺北市各輔具量販店及網路通路等販售通路,隨機購買10件非木質手杖(包括宣稱有手杖功能的雨傘手杖)執行檢驗。檢測結果「品質項目」全數符合,「商品檢驗標識」全數符合,「中文標示」計3件不符合規定。
選購及使用注意事項之呼籲
標準檢驗局呼籲,廠商應落實商品安全性及標示正確性,以維護消費者權益,並提醒消費者選購及使用市售「非木質手杖(包括宣稱有手杖功能的雨傘手杖)」商品時,注意下列事項:
一、購買手杖時應注意:
若該產品宣稱為醫療器材時,應標有衛生福利部之「醫療器材查驗登記許可證字號」之商品(醫療器材查驗登記許可證字號查詢網址:https://www.fda.gov.tw/MLMS/H0001.aspx)(圖例:衛署醫器製壹字第000000號)。
若該產品未宣稱為醫療器材、或為宣稱有手杖功能之雨傘手杖時則應有貼附「商品檢驗標識」之商品(商品檢驗標識查詢網址:http://civil.bsmi.gov.tw/bsmi_pqn/do/pqn5860/form)。(圖例如附)
二、選購時請檢視手杖商品之中文標示是否完整,包括商品名稱、製造年份、產品總長度(或可調整之最大及最小長度)、製造商及進口商之名稱、電話、地址、商品原產地、以及包含使用方式及注意事項等之使用說明書。選購時應依使用者身高挑選合適長度之手杖(如何依身高選定手杖長度之方式,應完整標示於產品之使用說明書中)。
三、使用時,應隨時檢查手杖,若有明顯之損傷,應立即停用,手杖之杖端膠頭為消耗品,當其出現磨損或顯著脫落等情形時,必須立即更換新品(杖端膠頭)。另使用時應特別注意在潮濕或結冰地面上行走時可能發生滑倒之意外,而在有溝槽或凹地上行走時,杖端可能陷入之危險。
四、一般手杖之設計係為輔助行走用,使用時,勿將身體大部分或全部之重量施加於手杖之上,若必要時應選擇使用「助行器」。
其他詳細檢測結果,請各位粉絲朋友參考下列連結網址唷
https://tainan.bsmi.gov.tw/wSite/ct?xItem=89225&ctNode=8026&mp=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