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酵素洗顏粉多久用一次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酵素洗顏粉多久用一次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酵素洗顏粉多久用一次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酵素洗顏粉多久用一次產品中有1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6萬的網紅Smile Life 維媽育兒生活,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我感動😭【韓國OZEN真空破壁機】追加團真的來了🎉同團加碼【二合一手持真空保鮮機】 ⭕️手刀下單⚡➜ https://bit.ly/3xr1l7t ~9/15止 ⭕破壁機分享文➜ http://sc.piee.pw/LBB9X ⭕️真空棒分享文➜ https://pse.is/3aw4hy 因...

  • 酵素洗顏粉多久用一次 在 Smile Life 維媽育兒生活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9-06 09:05:52
    有 232 人按讚

    我感動😭【韓國OZEN真空破壁機】追加團真的來了🎉同團加碼【二合一手持真空保鮮機】

    ⭕️手刀下單⚡➜ https://bit.ly/3xr1l7t ~9/15止
    ⭕破壁機分享文➜ http://sc.piee.pw/LBB9X
    ⭕️真空棒分享文➜ https://pse.is/3aw4hy

    因疫情進口塞港,OZEN上一團開團不到20分鐘全光速秒殺🔥全台通路又缺貨嚴重想買也買不到,因團購方案真的太佛心划算,許多廠商大讚維媽粉絲們素質都很好,但也擔心妳們的熱情把難得等到首批貨櫃全掃光🤣下一批進港不知道又要再等多久,OZEN睽違許久這次到港時間約10月中,一抵台就幫大家優先出貨!無論如何肯定要把握早下單才能早收到⚡⚡

    自維媽2019入手到現在,全家戒手搖飲、打綠拿鐵🌱維持體態和健康全靠她,抽真空+破壁是現代新興必備調理機功能,抗氧才能封存食材全營養,細緻口感每杯都讓妳很滿意👋刀座能拆洗更是滿分清潔零死角,質感外型完美無從挑剔,隨年紀增長代謝差,飲食改善真的會獲得很大的成就,想要開始生機飲抗氧排毒又減脂,一分錢一分貨絕對值得妳快趕快把她帶回家💕開團至今零負評 #OZEN幫你成功戒手搖飲💪

    #底座能拆洗直接給100分清潔零死角
    如和我一樣有潔癖,一定無法忍受底座刀片刷洗不到,市售很多調理機打肉泥卡肉筋、打蔬果汁卡黃垢…😖!OZEN除了真空功能吸引我,不外乎就是「底座可拆洗」清潔零死角,再也不怕刷到割傷手,整台功能之強大~相信我OZEN絕對讓妳超滿意💕

    #破壁專利真空功能保留纖維植化素全食物營養 👍
    在差不多價位的破壁機中外型又美完全無從挑剔💕經真空後再攪打的果汁顏色鮮明、減少蔬果酵素和蔬果多酚因氧化被破壞、如果你買過市售果汁或家中無真空功能果汁機就知道,從老闆手中接過來滿杯泡渣、整杯氧化色澤變暗,當然營養也全已流失,妳還喝得下去?!「有真空」VS「沒真空」真的差很大

    #人體吸收率可高達百分之90以上
    一般破壁機打破細胞壁萃取能提高吸收營養成分到80%,經過【先真空後再破壁】的蔬果汁人體吸收率可高達90%以上🏆,保留原有纖維植化素,封存完好無損未被氧化破壞的全食物營養,維媽五顆星推薦🌟

    #OZEN口感細緻好喝到妳天天都想打一杯🍹
    因為自己常打綠拿鐵、精力湯,每次打一壺全家也都喝得很習慣,不是要大家以綠拿鐵取代一餐,應該在三餐額外一杯補充不足的營養與膳食纖維才正確,排便順暢腸道自然健康…葡萄🍇、蘋果🍎都免削皮、免去籽

    #打豆漿免去渣口感都細膩好喝
    以前打豆漿質地粗糙不濾渣小孩根本不喝❌豆漿機口感順口但濾渣就是可惜❌OZEN打豆漿超簡單,黃豆泡好+蒸熟,再加飲用水真空攪打,喝到都是細膩滿滿纖維濃郁香醇

    #1212斷食法健康瘦💄
    家有小孩很難168、所以我三餐一樣正常吃~綠拿鐵、水果白天吃、晚餐後就禁食,1212普遍還是比較好執行且容易持續,當初也是為了健康,沒想到綠拿鐵這樣一路喝下來~體重也跟著降默默瘦了3公斤更輕盈,別小看這數字,原以為回不去的4字頭,對媽媽們來說腰內肉能少個0.5吋都是謝天🤣就是自信

    #人生順序健康擺第一善待自己
    若總仗著自己年輕熬夜、外食、宵夜不忌口,隨著年紀增長代謝差,以前怎麼對待身體,有一天總是要還的😭近幾年追求健康飲食的人越來越多,健身房、生機飲食、飲食改善真的會獲得很大的成就,如果妳是講究膳食營養搭配、家有副食品期寶寶泥物、米糊、愛喝飲料的家人、尤其是家有牙口不佳的長輩,更需要考慮把OZEN帶回家。希望大家買回家都能好好善用她,找回自己的小蠻腰哦!夏天每家小孩都很愛開冰箱,想喝什麼蔬果汁自由配,直接新鮮現打還是最健康💪

    #OZEN手持式真空保鮮機🎉破盤新低價🎉
    全台首創結合「真空罐」+「真空袋」二合一,乾貨、冰箱食物真空,延長食物賞味期更節省冰箱收納空間。推出600/400/250 三種容量耐用Tritan材質不含雙酚A,旋轉密封增加緊密度可堆疊,咖啡豆、玉米片、各種乾貨、湯品…都能裝,不真空保鮮也能當日常收納罐使用,重覆使用更環保🌎副食品寶寶粥👶、餅乾點心帶去保母家【手持真空保鮮機+真空罐三入組】以往原團購價6,280 直接打到骨折才3,980~這組不買真的不行⚡⚡

    ✳【晶鑽白】旋轉鈕鏡面細節質感更升級up
    ✅強力-80千帕抽真空攪打
    ✅美國FDA認證食品級Tritan容杯
    ✅6片式刀刃超強耐粉碎技術
    ✅減少起泡(不易脹氣)
    ✅不易分層(口感更滑順)
    ✅減緩食材氧化(營養不流失)
    ✅底座刀頭皆能拆洗,不卡垢異味,好清潔更衛生
    ✅保鮮儲物杯可獨立使用真空功能

    #韓國OZEN原配內容物 (MADE IN KOREA)
    🔸OZEN真空破壁主機
    🔸1.5L食品級耐熱調理杯容器*1組
    🔸1L真空儲物杯*1個
    🔸中文使用說明書
    🔸「生機排毒果汁」食譜書
    🔸機體瓶身保固1年/馬達5年保固

    🎁凡訂購調理機加贈600+250ML真空儲物杯

    ➤調理機預購:付款完成後10/18起依序出貨。
    ➤手持攜帶真空機系列(主機、真空罐、舒肥袋):付款完成後5-7個工作天依序出貨

    ✔ATM/刷卡/可分3期(免手續費)
    ✔本島滿千免運費

    ⭕有任何訂購問題都可以LINE維媽
    http://goo.gl/A0n8ma

  • 酵素洗顏粉多久用一次 在 Soven麵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3-08 11:30:52
    有 231 人按讚

    欠了好久的的2020年度愛用品來了
    除了忙到一個焦頭爛額 還有貓咪又生病
    實在沒什麼時間好好選妃寫文章
    謝謝不離不棄的你們🙇🏻‍♂️🙇🏻‍♂️🙇🏻‍♂️

    這次文章超長!極度建議先分享儲存再慢慢看

    好 我們直接開始吧
    🔹眉眼區
    Ardell Beauty 羽眉筆 推了100次 連雜毛鬢角都鬍子都畫得出來 我就說到這 你們再問什麼我都不會回答

    眉膠 這比較需要技術 而且工具非常重要 我試了非常多支眉刷 最後還是用Anastasia 眉刷刷出來的最像原生毛髮 刷子之前推薦過 兩支我都喜歡

    MAKE UP FOR EVER 眼線膠筆
    我最近很喜歡在眼線液之後 用扁刷沾眼線膠筆拖尾巴
    可以很柔和的收尾 又比較不容易暈
    4號 sand 很適合拿來畫最近日韓很流行的臥蠶 先用這個打底 再疊一層打亮 比起多畫一條深色底線不容易失手變的像淚溝或變老

    我最近喜歡在黑色基礎眼線之後 拉一條比較淡的眼線 像是天生眼型就長那樣 配合眼妝 冷色系的妝我會選
    Dollywink 海軍藍 帶了一點灰調
    自從我最愛的dejavu淺咖啡停產之後 終於讓我找到類似的顏色 Excel Make Taiwan RL03 暖色系我就用他

    ETUDE Taiwan 如果你追求的是車頭燈等級的臥蠶 我想 Tear Drop Liner 01 一定不會讓你失望 晚上穿全黑出門都不會被車撞(?

    #LAKA 眉膠
    比起我之前愛的benefits 定型力再強一點 但也相對比較濕 所以我都會刷完之後再用另外的螺旋刷調整毛流 遇到粗硬毛的時候 建議搭配吹風機或燙睫毛器

    戀愛魔鏡 Majolica Majorca Taiwan
    Long Long Long 他們家的睫毛膏 老實說 我小時候有次拍保養品廣告暈翻之後 我大概10年沒買過了 某次朋友又再推薦我我才買的 結果真的是進步了 是我喜歡的梳子頭 滿滿的纖維 配合燙睫毛器 可以刷出一個逆天長 當然 不會暈

    🔸眼影
    SUQQU Taiwan 如果有認真看限時動態 應該不難猜到今年我最愛的眼影是瑞花 要畫不畫的 像是天生就長這樣 亮片又夠閃 不影響底色 不腫泡

    KAIBEAUTY 火星 他們家的眼影用來用去還是最喜歡這盤 比較好取粉 四種質地 推薦過很多次了 先這樣

    Celvoke Taiwan
    他們的單科眼影似乎跟眼影盤的質地有點不一樣
    而且就算你有貼雙眼皮膠帶 也不會反光 我最愛27 32

    Addiction Beauty TW
    從他們進台灣前 我就很喜歡他們家的東西
    Sparkle系列 透明度大概50
    006SP 是金帶綠的偏光 不論什麼眼妝 點在眼皮中央都可以讓妝變有趣 會讓人多看一眼到底是用什麼顏色
    012SP 楚楚可憐的白粉紅 不偏橘 不偏紫 很中性 打亮眼頭 人都會變可愛

    另外他們的眼蜜102也是我的愛 效果很好 做完輪廓直接畫上去 閃到攝影師會問你到底用了什麼

    #ardellbeauty 眼影盤
    這盤是官網限定 寶雅買不到的產品 之前有拍過試色
    算是我今年收到比較特別的眼影 基本歐美妝都沒什麼問題 唯一的小缺點就是最重色只到深咖啡色

    オンリーミネラル ONLY MINERALS
    這顆 Diamond Glitter 台灣沒有進 我做新娘一定會用
    很閃 用了各色亮片 比例調的剛好 看起來很貴
    礦物彩妝 素牌 沒做動物實驗

    🔹頰彩區
    #bobbibrown 很方便的一顆腮紅兼打亮 華麗派 蜜桃反金光 放在顴骨區很掐牙

    #suqqu 125 沒什麼顏色 但蘋果肌會澎澎的 珠光霧面分開 不顯毛孔 好氣色無形

    #lunasol spring sunshine
    老實說這是我他們家的第一顆腮紅 有點驚艷 是kirakira 不是珠光 刷到臉上也不會張牙舞抓 而且有個少女感

    Givenchy Fragrances & Beauty
    這顆現在台灣買不到了 這種奶粉紅非常容易氧化變色 但我是要放在蘋果肌頂點的 一定不能變暗 那時候要找這個顏色 跑遍專櫃 開架終於試到它

    🔸唇彩
    工作關係 我最常用的顏色還是裸色系

    #suqqu 霧光唇釉 102
    他們真的更新太快 我實在不確定這個顏色買不買得到了 但日系的霧面 不會像歐美霧面常常乾到以為自己是不是活在沙漠 保濕 微霧 不顯唇紋

    植村秀 海賊王聯名 Kung fu punch
    此生除了武士刀眉筆 他們家的口紅一定要擁有一支
    滑順 好延展 精油含量高
    改包裝之後質感也變好了 之前有次活動 公關還說
    有人反應他們的舊包裝像情趣玩具🙈🙈🙈

    #addiction 唇頰露
    在這疫情時代 平常都戴著口罩 這種產品真的是救星
    絕對不會沾的到處都是 偷情不留痕跡 沒血色的人必備
    也很適合拿來打底 中間再暈其他顏色

    ルナソル / Lunasol EX08
    忘記多久以前 我就受夠了霧面唇膏
    流行了很久 但很多人嘴巴又乾 又愛用 根本整死化妝師
    這支質地像潤色護唇膏 但飽和度有再高一些
    適合每天用 氣質又好

    Armani beauty
    我到去年終於買了他們家的唇釉 老實說 之前我不管怎麼用都不喜歡 這支101泰奶色 我一試就愛上 不顯唇紋 也不會流動暈開(((你們應該聽得懂我在說什麼吧?

    Bobbi Brown Cosmetics supernova
    還記得我跟你們說 他們是做口紅起家的嗎
    最近的系列 我最喜歡 Luxe shine 漂亮的紅磚色
    幾乎什麼場合都能用 不會太豔 又不會太隨便

    🔹底妝類
    第一名完全是 suqqu 隔離跟黑粉霜
    這罐隔離我用到第四罐了 全部都是我自己花錢買的 不是公關品 微微提亮 稍稍控油 修飾毛孔 健康膚色沒問題 白肌用也不會像選錯底色的歐美妝(((笑

    黑粉霜我已經剩半罐了 就是一個好命感的光澤
    保濕 不挑膚質 油肌也可以用的光澤粉底
    120 這個色號 就算原生膚色深兩度的人用起來也很自然的提亮
    不會臉跟脖子兩個世界

    La Mer 海洋拉娜
    我的第一個他們家產品 用到的時候實在很驚艷
    明明是隔離 但修飾細紋 提亮 保濕度都超好
    遇到皮膚好的人 用完可以直接壓蜜粉就畫好妝了 完美!

    佳麗寶 Kanebo Taiwan
    KANEBO 頂級系列
    記得我上次推薦他是說 寫了這麼久的紀梵希
    終於讓我用到一個我這麼難搞的膚質都能用的粉底
    特殊台灣成膜技術 服貼 耐摩擦 油肌乾肌用都可以

    #celvoke #玩色無瑕潤色盤
    我今年最愛的遮瑕之一 橘夠橘 還有紅色可以遮青筋
    大部分的黑眼圈幾乎都可以遮得很漂亮 喜歡極了

    Maqpro Taiwan
    如果有追蹤我個人IG 大家應該知道我下半年一直長痘痘
    不論怎麼看醫生 擦藥 打針 吃藥 都消不掉
    在一定要化妝的場合 都是靠這盤救了我
    那個不是純色的橄欖綠 用來著遮泛紅的痘痘剛剛好
    不會用完之後 還要想盡辦法調到跟粉底一樣的顏色

    #makeupforever
    這塊粉餅大概是這幾年大家限時動態最常出現的粉餅
    雖然是粉餅 但卻一點都不乾 服貼不起皮
    遮完痘痘用它定妝 更持久
    完全可以取代粉底 可堆疊提高遮瑕力

    #kett 透明蜜粉餅
    化妝師生涯第一次用到真正透明的蜜粉
    這是一個噴槍品牌出的 台灣是好萊塢的秘密代理
    保養隔離後用不會勾芡 就算畫到黑人 都不浮白 對!就是外國人的那種黑人都沒有!拿來補妝也不會厚重

    BECCA Cosmetics
    他們今年9月會撤出地球 如果你們還沒用過他的眼下蜜粉 請趕快買一罐 目前用過最好用 不是之一 不乾縮 不龜裂

    🔸保養類
    Biotherm 奇蹟水 分日用夜用 我是買日用的 之前限動推薦過 算是近期比較紅的幾罐化妝水用起來最喜歡的 清爽 保濕 大概持續用了一個禮拜 可以明顯感覺到皮膚變柔軟 味道是一個西瓜味伴隨著發酵味

    DECORTE黛珂Taiwan
    前導保濕精華液 一個很中性的精華
    拿來當第一道 再濕敷 可以達到很接近面膜的程度
    畢竟你們也知道 到了一個年紀 有時候單純的濕敷續航力還是不夠的

    Sisley Paris 全能乳液
    他們家的經典商品 很中性的乳液 不會跟其他產品打架
    就算妝前用也不會起屑 含一些微量元素跟植萃
    可以快速讓皮膚乾燥塌陷的皮膚膨潤 素牌 沒有動物實驗

    #HABA 植物性角鯊烷
    算是平價保養油裡相當好用的 油質清爽 穩定 無香料
    也很適合給第一次嘗試保養油的人 調在乳液或精華液裡按摩 可以大大提升保濕力

    RéVive麗膚再生 眼霜
    這罐的保濕力超好 又有退水腫的效果 如果遇到黑眼圈大魔王我一定會用 用完之後 大大的延續眼下遮瑕的持久度 不卡粉 我第一次用的時候 認真的嚇到

    Omorovicza
    匈牙利皇后醒膚水 遇過噴頭最最最細緻的噴霧 妝後噴也完全不會糊掉
    油肌可以當化妝水 保濕度就夠了 乾肌壓完蜜粉之後
    如果覺得臉太霧 噴完就像原生肌一樣
    但是如果你是妝前保濕沒做好的那種乾裂 用這罐是沒效的喔

    護唇膏 修護力超好 嘴巴沒什麼問題的時候可能沒感覺 但是如果你嘴唇常常乾裂到不行的 請一定要試試
    如果是工作遇到唇紋極深的客人 我會先用 Aesop 玫瑰籽護唇霜 它的質地像乳液一樣 嘴唇是個沒有皮脂腺的地方 在缺水的狀態 用那種含蠟質的護唇膏是完全沒用的 一定要先補水再補油 這兩個護唇膏搭起來 基本上 超無敵 沒什麼脫皮的嘴巴解決不了的

    Harrison海納森
    這罐我是放在工作包裡 改妝超好用 因為是濃縮的 比起其他卸妝水卸除力好 而且不含油脂 接睫毛也可以用 也因此不會影響後續妝效 那種含矽油的眼唇卸妝 就算你再用化水擦過一遍 後面的眼妝還是會糊成一團
    建議用棉花棒沾取 局部使用 不要用到內眼瞼

    #scalp 眉毛生長液
    這條是我在松本清買的 早晚認真用 大概一個月 真的會長出小細毛 因為我有拍before after 不是安慰劑”好像”有長的那種

    🔹洗卸
    #suisai 酵素洗顏粉 之前寫過蠻多次的 我基本上是一陣子用一顆 當深層清潔 跟去角質 用完你會明顯感覺皮膚變滑變細

    #evelom 卸妝霜
    我的儀式感卸妝 味道療癒 卸得乾淨 使用後不緊繃 官方甚至說可以不必再洗臉 冬天的時候剛剛好 不會為了卸妝過度清潔 反而皮膚變更差

    THREE Taiwan
    幾年前我就用掉過一罐 非常好乳化 就算沒用拋棄式洗臉布也不會有沖不乾淨的感覺 舒服的柑橘味

    Augustinus Bader
    近期我都喜歡用沒有起泡劑 跟皂鹼的洗面乳 這罐是胺基酸底的 溫和 就算雷射後我都用他 而且很神奇的是 有時好保養怎麼都進不去的時候 先後他 後面保養就都吸收進去了 我也不懂為什麼

    SK-II TW
    再推薦一條沒有起泡劑的洗面乳 這罐清潔力比AB高
    長期使用溫和胺基酸洗面乳有可能會臉沒洗乾淨疑慮 所以我都交替使用 運動後 夏天 濃妝 大出油後會用

    Phyto Taiwan 髮朵
    身為一個敏感頭皮 常常洗髮精用一用 頭皮就流湯 他們家的洗髮精有10幾種 一定可以找到你適合的洗髮精 在頭皮脫屑搔癢的時候 還可以敷頭皮 洗完澡再沖掉 可以減緩非常多症狀 但我實在是不喜歡BR4那個櫃姐

    Decent Rossi 藥師研發 無負擔安全保養
    洗髮粉 成份非常單純 我記得就6種 洗的非常乾淨
    頭皮過敏的時候會用 夏天會用 遇到很難洗的髮蠟會用

    Aromatherapy Associates 沐浴油
    台灣是escape beauty代理的 因為丹楓老師才認識的英國皇室精油品牌 夏天的時候可以全身沖水後取一個瓶蓋塗抹再洗掉 冬天就先抹泡泡 再用 身上的香味可以很持久 還可以倒入浴缸泡澡 非常療癒 在不同的狀態下用 感受都不同

    🔸指甲油
    #uka 彩色底油1/0 台灣是10/10代理的
    人生第一罐用完的指甲油 沒錯是用完 不是乾掉那種
    像天生指甲油很健康那種粉紅色 最喜歡這種心機色了
    半透明質地 堆疊會有果凍感 好塗 不會斑駁

    #suqqu 霧面灰色指甲油
    霧面指甲油常常會有乾了之後分層不均勻的感覺 但這罐不會 質感很好的灰色 超顯手白

    #addiction
    聖誕限定指甲油 這種偏光指甲油常常會被做得很俗艷 這罐我第一次擦的時候打從心底佩服 而且如果下面的底色不同 可以做出很多不同的效果 連我美甲師的朋友看到都讚不絕口

    CHANEL 香奈兒 boy指甲油
    這罐就是工作用 很厲害的配方 比原生指甲亮 比拋光不亮 很自然 手部特寫救急用

    UNT 太陽光釉
    最亮的那種指甲油上層 就算塗腳 穿鞋子一整天 脫下來都不會霧掉

    111SKIN Taiwan
    他們家的果凍面膜我都好喜歡
    非常服貼 不會滴來滴去 做事超方便
    前幾天我敷那個眼膜 眼睛緊到一個不行 而且有蓋到臉頰的部分 毛孔還變小 我都會敷完之後再拿來敷法令紋 一舉兩得

    以上年度愛用大長篇
    一樣喜歡幫我按讚留言✨分享✨
    你的支持是我的動力((((揮手 舞台下降🙌🏼🙌🏼

  • 酵素洗顏粉多久用一次 在 在家好到府坐月子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08-21 15:49:11
    有 10 人按讚

    新生兒常見的15個問題

    1脫皮
    新生兒出生10~20天後身體會陸續出現脫皮,包括全身性脫皮。楊長佑醫師說明:「脫皮情形是為正常現象。主要是寶寶在媽媽的子宮裡時,他的皮膚浸泡在羊水裡,所以當他出生後就會慢慢有脫皮情況。」

    2新生兒毒性紅斑

    七成新生兒會發生
    新生兒毒性紅班聽起來似乎很可怕,然而這是不需要任何治療就會自行消褪的良性皮膚病。多在寶寶出生後幾天內發生,通常會持續幾天至幾個禮拜,楊雅淇醫師解釋:「症狀為多發性的在軀幹、臉上,出現1~2公分的白點、紅紅的基底,將近七成的新生兒會有這情況。」

    楊長佑醫師也對此表示:「老一輩人常說紅斑是因為『胎毒』造成,不過這說法沒有任何醫學根據,而且沒有毒性產生。原則上只要保持乾爽、用清水清洗,就會慢慢消褪。」

    3脂漏性皮膚炎
    脂漏性皮膚炎亦為新生兒常見狀況,多在出生3個月內發生。症狀為皮膚發紅、黃油油的薄片蓋在皮膚上,並經常沉積於頭頂、眉毛、或耳後的皺摺處,嚴重的會凝集結痂使皮膚龜裂、流出組織液。楊長佑醫師建議:「用清水清洗、盡量保持清潔,若有類似頭皮屑的薄片,則可塗抹一些嬰兒油讓其軟化再推掉。」一般而言,脂漏性皮膚炎多在數週以後會自行消褪,再發率很低;除非情況嚴重,才需輔以藥膏的局部塗抹來改善。

    4尿布疹

    分為接觸性皮膚炎與念珠菌皮膚炎
    新生兒的皮膚較成人而言,皮膚厚度較薄,因而容易受到外在環境的刺激,例如:潮濕悶熱及尿液、糞便的化學性刺激而產生尿布疹。楊雅淇醫師指出:「改善尿布疹的最好方法即是勤換尿布、盡量保持屁屁皮膚的乾爽。」

    特別是餵母奶的寶寶,出生第一、二個月的解便頻率高,甚至一天達到10次以上亦屬正常,因此父母要特別照顧寶寶的屁屁,一旦發現尿布溼了就必須換掉,並以溫水清洗屁屁後再徹底擦乾。此外,楊醫師提醒:「擦拭時,輕輕地按壓毛巾擦乾,而不是用力擦拭。如果屁屁出現紅疹,可請醫師開立具有收斂效果的氧化鋅軟膏,塗抹在皮膚發紅部位,讓患部維持乾燥,隔絕水、尿液、或大便對皮膚的刺激。此外,亦不建議使用痱子粉」

    楊長佑醫師亦進一步補充:「一般而言,尿布疹可分為兩大類型:接觸性皮膚炎與念珠菌皮膚炎。」接觸性皮膚炎的改善方式較簡單,即是保持腹股溝的清潔與乾燥,勤洗屁股、勤換尿布、保持屁股的乾燥。特別是出生一個月內的新生兒,由於大便次數多,建議以洗屁股的方式取代溼紙巾擦拭;再者,頻繁使用溼紙巾擦拭容易造成皮膚破損,加重尿布疹情形。

    至於念珠菌的皮膚炎主要是黴菌感染,特徵是出現一顆顆突起的紅斑,時常伴隨一些水泡膿泡,不同於接觸性皮膚炎是皮膚一片泛紅。治療時,會使用抗黴菌藥膏治療。

    5血管瘤

    新生兒出現血管瘤的機率為6~25%。

    新生兒出現血管瘤的機率為6~25%。有些嬰兒出生時不一定有,可能隔一段時間後慢慢發現臉部、肚子、或四肢出現一些胎記,也許是淺紅色、鮮紅色或暗紅色,除了臉部,也可能出現在後頸部、眼瞼、兩頰或兩眼中間的額頭等。楊長佑醫師分析:「若發生在臉部,可能是微血管擴張而非真正的血管瘤,多為良性,一般會在2~3歲慢慢消褪,7~9歲才會完全不見。」除此,有些孩子的兩眼中間長出像火焰的胎記,稱為「火焰痣」,不易消褪且需要觀察。原則上,除非同時長在特別部位,像眼睛、口腔周圍,才需要檢查是否合併其它神經併發症。

    6蒙古斑
    90%的東方新生兒有蒙古斑,其顏色為棕色或青色,好發部位在腰椎、胝椎處、屁股、下肢、背部、側腹,甚至於肩膀上,1歲內會漸漸消褪,父母不須過度擔心。

    7黃疸
    新生兒都會出現黃疸情形,只是程度高低的不同。生理性黃疸通常在出生後3~5天達到頂峰,之後才逐漸下降。楊雅淇醫師表示:「東方人的黃疸退得比西方人慢,可能需要2~3週才會降到正常範圍,不過,依個別狀況不同,下降的時間點也不一樣。」

    原則上,黃疸太早出現或太晚出現、數值過高或膽紅素分類有異常等,皆為病理性黃疸,必須找出原因才能對症治療。

    生理性黃疸
    數值太高的間接型黃疸,會以特殊波長的藍光來照光治療。至於改善方法,則是讓寶寶攝取足夠的營養和熱量,避免讓他有脫水、吃不飽情況,楊雅淇醫師指出,像以前老一輩的人會讓嬰兒喝葡萄糖水,可是這會讓寶寶熱量不足,導致黃疸不易消褪,長牙了之後還容易蛀牙。

    餵食不足造成母奶性黃疸
    另外,也有家長認為寶寶吃母奶會加重黃疸,楊醫師澄清:「此為錯誤觀念,通常是母奶餵食不足(如:次數不夠頻繁、哺乳時間不夠長),造成寶寶脫水、營養不足才會加重黃疸。此情況容易發在新手父母的第一胎,因為不懂餵食技巧。」正常來說,寶寶出生後一週內,體重下降超過出生體重的7%即是餵食不足的警訊,超過10%即是餵食不足所造成的脫水,會加重黃疸現象。

    楊長佑醫師亦補充,母奶餵食不足會導致寶寶缺乏營養與水分,無法增加腸道蠕動排出胎便,而且會讓腸道循環吸收胎便的膽色素而引起黃疸持續上升。此種早期的黃疸,反而鼓勵媽媽多餵母奶、增加餵奶次數,讓寶寶吃到足夠的奶水以降低早發型的母奶性黃疸。

    原則上,母奶性黃疸的數值沒有太高、未合併危險因子,例如溶血;而且醫師判斷在安全範圍內,都可持續哺餵母奶,不用改為配方奶。

    病理性黃疸

    依時間點來區分不同的病理性黃疸原因。

    黃疸太早出現(如出生一天內就快速竄升)或太晚消褪(黃疸持續2~3週)、數值過高、膽紅素分類異常、大便顏色異常(呈現越來越淺的黃色或灰白便)、合併肝脾腫大等,皆為病態性黃疸的警訊。楊雅淇醫師表示:「造成病理性黃疸因素有很多種,常見為感染、蠶豆症、先天代謝異常、新生兒肝炎、膽道閉鎖、溶血等。」

    楊長佑醫師舉例,新生兒出生第一天的黃疸指數超過10mg/dL、黃疸值上升速度快、指數超過19.5 mg/dL或出生2~3週仍有黃疸,即為病理性黃疸。一般而言,會根據時間點來區分不同的病理性黃疸原因,例如:出生即有病理性黃疸,可能是血型不合、頭皮血腫等。而持續一週的黃疸則要擔心是感染造成,常見為泌尿道感染。

    此外,膽道閉鎖也會導致延遲性黃疸。楊雅淇醫師分析,膽道閉鎖的特徵是大便顏色會從黃綠色逐漸變成淺黃色、甚至灰白便,且寶寶的膚色會愈來愈黃,嚴重會合併晚期肝脾腫大,此狀況必須在兩個月內盡速開刀治療以免影響預後。

    基本上,寶寶吃得好、排尿與解便情形良好,黃疸指數通常不會太高。可是若發現寶寶的膚色出現變化,例如:眼白變黃,而且頭部、軀幹、大腿、小腿等膚色逐漸轉為黃色,代表黃疸指數很高,必須就醫檢查,抽血、驗膽色素濃度以確認是否需要照光、甚至換血治療。楊長佑醫師表示:「雖然換血治療對於嬰兒是極大的風險,然而若沒這麼做,膽色素會蔓延、沉積在腦部,造成孩子終生聽力受損或腦性麻痺。」

    8吐奶與溢奶

    溢奶
    溢奶即是寶寶吃奶的當時或餵完奶30分鐘~1小時,從嘴角流出一些消化過後的奶。

    楊長佑醫師說明:「主要是食道下方的括約肌,亦即賁門發育不夠成熟、閉鎖不全,容易讓食物從胃部逆流出來。」另外,若寶寶的腹部受到壓迫造成腹壓增高,像是哭鬧,也會導致寶寶溢奶。不過溢奶是生理性問題,寶寶6個月大後會逐漸改善。

    少量多餐+拍嗝
    楊雅淇醫師補充:「由於新生兒的胃容量小,一下餵太多奶容易造成溢奶情形,建議採取少量多餐的餵食方式,才是符合新生兒生理的。」另外,她也建議哺餵母乳的媽媽採取親餵而不是瓶餵,她分析:「瓶餵流量大會讓寶寶瞬間吃下太多奶水,胃部立刻變脹,容易造成吐奶、溢奶。」如果不得已必須採取瓶餵,最好分段餵食;且餵完後的10~15分鐘拍打嗝,並以直立姿勢抱寶寶約30分鐘,待奶水都胃排空了再放下平躺。溢奶的情況通常會隨寶寶年紀之增長而有所改善;倘若改善餵食技巧還容易溢奶,或頻繁厲害的吐奶導致體重不增加,請即就醫。

    吐奶
    寶寶出生兩、三週後,吃完奶沒多久即出現噴射狀嘔吐,且愈吐愈厲害,幾乎每一餐都發生,寶寶因為營養不良使得體重沒增加、甚至減少。或出現腹脹、發燒、膽汁色嘔吐物等,都是不好的徵兆。楊雅淇醫師表示:「可能要懷疑是幽門狹窄、或感染造成,應就醫進行檢查。」

    8吐奶與溢奶

    溢奶
    溢奶即是寶寶吃奶的當時或餵完奶30分鐘~1小時,從嘴角流出一些消化過後的奶。

    楊長佑醫師說明:「主要是食道下方的括約肌,亦即賁門發育不夠成熟、閉鎖不全,容易讓食物從胃部逆流出來。」另外,若寶寶的腹部受到壓迫造成腹壓增高,像是哭鬧,也會導致寶寶溢奶。不過溢奶是生理性問題,寶寶6個月大後會逐漸改善。

    少量多餐+拍嗝
    楊雅淇醫師補充:「由於新生兒的胃容量小,一下餵太多奶容易造成溢奶情形,建議採取少量多餐的餵食方式,才是符合新生兒生理的。」另外,她也建議哺餵母乳的媽媽採取親餵而不是瓶餵,她分析:「瓶餵流量大會讓寶寶瞬間吃下太多奶水,胃部立刻變脹,容易造成吐奶、溢奶。」如果不得已必須採取瓶餵,最好分段餵食;且餵完後的10~15分鐘拍打嗝,並以直立姿勢抱寶寶約30分鐘,待奶水都胃排空了再放下平躺。溢奶的情況通常會隨寶寶年紀之增長而有所改善;倘若改善餵食技巧還容易溢奶,或頻繁厲害的吐奶導致體重不增加,請即就醫。

    吐奶
    寶寶出生兩、三週後,吃完奶沒多久即出現噴射狀嘔吐,且愈吐愈厲害,幾乎每一餐都發生,寶寶因為營養不良使得體重沒增加、甚至減少。或出現腹脹、發燒、膽汁色嘔吐物等,都是不好的徵兆。楊雅淇醫師表示:「可能要懷疑是幽門狹窄、或感染造成,應就醫進行檢查。」

    幽門狹窄好發2~4週寶寶
    楊長佑醫師補充:「幽門位於胃與十二指腸之間,而『幽門狹窄』會導致寶寶喝奶到一個程度出現嘔吐,且吐完奶後還是會想吃,經常好發於2~4週的寶寶。通常會以腹部超音波來做診斷。」

    原則上,5個月以前的寶寶在喝完奶後,父母應幫他排氣、打嗝,而正確拍嗝方式並不是拍背部,楊醫師解釋:「胃位於左上腹,應從背後的左上腹輕輕往上拍,此效果最好。另外,餵奶前可以在寶寶的肚臍周圍,以順時針方向按摩來消除脹氣,並減少溢奶的發生。」倘若溢奶頻率仍高、甚至有噴射狀吐奶,建議盡快就醫檢查。如果是因為胃食道逆流而導致的溢奶,不妨採取少量多餐、改變姿勢或服用促進胃排空藥物與制酸劑來改善;若是幽門狹窄則要手術治療。

    9腸絞痛

    一天哭鬧>3小時;一週>3天,連續3週

    腸絞痛好發於6週至4.5個月的寶寶。

    腸絞痛也是經常在門診遇到的問題,楊長佑醫師表示:「好發於6週至4.5個月的寶寶,特別是兩個月大的嬰兒最常出現。」而好發時間在傍晚到半夜之間,嬰兒會出現不正常的哭鬧,並非起因於肚子餓或發燒;雙腿會因為腸絞痛出現捲曲、腹部呈現鼓脹,無論怎麼安撫都無法讓寶寶停止哭鬧,即是嬰兒性腸絞痛症狀。

    發生腸絞痛的可能因素很多,例如:代謝乳糖的酵素不成熟、賀爾蒙分泌異常等加快腸子的蠕動;另外,亦可能對牛奶蛋白過敏、神經發育系統不正常,或親子關係尚未建立默契等。楊長佑醫師表示:「在健兒門診腸絞痛是泛稱的病名,確診前除了找出病理原因,還得符合一天哭鬧超過3小時、一星期達3天以上,連續3個禮拜如此,才能說寶寶有腸絞痛的問題。」

    當父母照護時,若排除其它哭鬧原因像是肚子餓、發燒、生病等,一般而言不需特別治療,如果哭鬧得厲害,則可用溫毛巾在肚臍周圍熱敷,並以順時針方向按摩肚臍。另外,也可變換寶寶的姿勢,像是將他抱直讓他趴在大人肩上,也能促進腹部空氣排出。不過,腸絞痛亦可能與脹氣有關,建議改善餵奶技巧避免讓寶寶吸入過多空氣,如果這麼做仍未改善,則考慮藥物舒緩。

    若有家族性遺傳的過敏性體質,寶寶可能會因為對食物過敏而造成腹部不適,因此,盡可能哺餵母奶以減少過敏情形,或暫時改喝水解蛋白的配方奶。原則上,腸絞痛是寶寶過度期的短暫表現,需要父母耐心地安撫。

    10鵝口瘡

    好發於舌頭與兩頰內側

    鵝口瘡屬於突發性,可能短期內發生。

    出生6個月內的嬰兒發生鵝口瘡的機率滿高,不過楊長佑醫師表示:「鵝口瘡治癒率高,多數會自行痊癒。」之所以會長鵝口瘡,是因為即使正常人的口腔、腸道、皮膚亦存有少量白色念珠菌,可是會受到身體正常的細菌控制,所以繁殖速度不致於太快而引起疾病。不過,當身體出現一些狀況,例如:先天或後天免疫不全,像新生兒剛出生時免疫力不佳、哺乳器具不乾淨、或寶寶近期或長期使用抗生素、類固醇等藥物,則可能導致黴菌過度繁殖進而引起鵝口瘡。

    鵝口瘡好發於舌頭與兩頰內側,會有白色的凝乳斑,有時難以與奶垢區別。正常來說,楊醫師指出:「奶垢以沾水的紗布或棉花棒輕輕擦拭即可乾淨;可是鵝口瘡不僅不易被擦掉,有時還會流血。」感染輕微的鵝口瘡多半不會出現其它症狀,可是臨床上會伴隨疼痛,造成寶寶的胃口不佳、搔動不安、甚至拒絕進食。通常鵝口瘡屬於突發性,可能短期內發生;不過也可能因為照顧者誤認為奶垢而不以為意,延誤治療時間並導致症狀愈來愈嚴重。

    注重奶瓶、奶嘴的清潔與消毒
    楊雅淇醫師亦進一步解釋:「鵝口瘡與奶垢的差別在於它不易被剝除,或剝除後容易出血。」如果狀況嚴重建議就醫治療,醫師會開立一些口服的抗黴菌藥物。此外,應加強奶瓶、奶嘴的清潔、消毒,甚至淘汰老舊的奶嘴。

    此外,餵奶前應以肥皂徹底清潔雙手,盡量避免使用安撫奶嘴。至於餵母奶的媽媽,哺餵前先清潔乳頭與乳暈、保持衣服的清潔與乾燥,餵完奶後先餵寶寶喝一、兩口開水,幫寶寶清除口腔內的奶渣。

    再者,寶寶的玩具應定時集體清潔。若鵝口瘡情況嚴重應就醫,通常醫師會開立一週以上的抗黴菌藥物治療,甚至白色斑塊消失後還需再服用3天才算是徹底根治。楊長佑醫師指出:「嚴重的鵝口瘡其黴菌可能由腸道排出,感染肛門口周圍的皮膚,因此亦要注意屁股周圍的肌膚,避免合併念珠菌感染的尿布疹。」

    11淚眼汪汪

    按摩眼窩與兩側鼻翼
    剛出生的嬰兒由於鼻淚管發育未完全、鼻淚管的構造狹窄,加上眼淚會正常分泌,一旦鼻淚管阻塞即會導致分泌物無法排出,所以造成寶寶淚眼汪汪、眼屎過多、眼睛腫的狀況。

    改善嬰兒淚眼汪汪的方法,建議大人按摩寶寶的眼窩以及兩側鼻翼。首先將雙手洗淨後,在兩眼的中間亦即鼻淚管的附近輕微按摩,楊雅淇醫師說明:「這情況會隨著寶寶長大,結構發育成熟而慢慢改善。」

    大致而言,新生兒常見的眼睛疾病包括新生兒結膜炎、睫毛倒插、鼻淚管阻塞等。如果眼睛出現大量黃綠色或出血性分泌物,且合併厲害的眼睛紅腫,應立即就醫。

    12呼吸有雜音

    喉頭軟骨發育不成熟
    孩子呼吸有雜音主要與喉頭軟骨發育不成熟有關。楊長佑醫師解釋,當喉頭軟骨發育不成熟,呼吸所吸進的空氣就會出現類似打呼聲,通常隨著年紀增長約3、4個月時,喉頭軟骨發育成熟,呼吸的雜音會慢慢減少。

    除此,楊雅淇醫師也分析:「新生兒呼吸的雜音類似喘鳴聲,也可能是孩子的鼻肉較肥厚,鼻道相對成人較狹窄,通常長大後會改善。」不過,也有少部分是因為是喉頭軟化、氣管狹窄等呼吸道異常所引起,通常長大後會自行緩解,可是如果情況嚴重則建議看耳鼻喉科,評估是否需要進行雷射治療。

    另外,有時寶寶的呼吸聲大、稍微咳一、兩聲就讓媽媽擔心寶寶感冒了,對此,楊長佑醫師說明:「由於寶寶的鼻肉肥厚,加上通道小,只要有一點口鼻分泌物就容易造成鼻塞、打噴嚏。」所以當家長發現寶寶的鼻子分泌物變多,不妨使用棉花棒輕輕擦拭,有時也可用吸鼻器清除鼻內的分泌物。此外,平常可按摩鼻翼兩側以舒緩寶寶鼻塞情形

    13舌繫帶
    老一輩時常擔心寶寶的舌繫帶過短,影響孩子未來的進食與語言發展,說話會大舌頭,楊醫師指出:「正常來說,舌繫帶過短不會延緩孩子學習語言的年齡,只是捲舌音會發得不標準。」至於父母在自行檢查時,可請寶寶伸出舌頭並檢查舌頭是否超出下嘴唇,若有則應屬於正常情形。此外,同時觀察寶寶伸出舌頭是否呈現W形或ω型,如果是,可能表示異常,建議帶至小兒外科評估。

    14臍帶

    注重臍帶的清潔護理

    臍瘜肉好發於0~1個月寶寶。

    通常臍帶在寶寶出生10~12天後就會自行脫落,正常而言,臍帶護理做得好,一般不會有太大問題;沒做好,則可能在臍帶部位長出臍瘜肉,楊醫師說明:「臍瘜肉好發於0~1個月的寶寶,亦即溼肚臍,會不斷生出黏液無法乾燥,需要診斷治療。」因此,楊醫師建議父母照護新生兒臍帶,應用75%酒精從臍底部開始殺菌、消毒,如果還是長出臍瘜肉或肉芽腫,應立即帶寶寶就醫。

    15睡眠問題
    足月的新生兒睡眠時間每天約16~18小時,不會侷限在晚上,白天也會睡覺。不過,楊長佑醫師解釋:「他們的睡眠並非毫無規律,而是分成4~5段,一次睡4個小時,睡醒後就要吃奶,且晚上睡眠時間也比白天長。」

    3~6個月大的寶寶,睡眠腦波的特徵就漸漸與大人一樣,整天的睡眠時間亦慢慢減少並集中在晚上。到了1歲,一天睡不到14小時,不過白天可能需要2次的小睡。因此,楊醫師建議:「從嬰兒出生到週歲這段期間,培養他良好的睡眠習慣。」當孩子醒著時,就當做是白天,讓空間有明亮感、多跟小孩玩耍。當小孩睡著時則當成晚上,讓室內燈光盡量昏暗。此外,3個月前的寶寶可以抱睡,3個月後的孩子則盡量陪在他旁邊睡,而且避免養成嬰兒吃奶嘴睡覺的習慣。

    善用資源,照顧寶寶好Easy
    定期量體溫
    在照護新生兒時,還有哪些細節是新手父母要特別注意?楊雅淇醫師指出:「定期幫寶寶量體溫,一旦發現3個月以下的寶寶有發燒情況,一定要立即就醫。」而發燒的定義即是分別兩次測量到37.8℃以上的體溫。不過,也要注意室內溫度的調節,避免讓孩子穿過多、過厚的衣物,以免導致他的體溫過高。

    讓寶寶仰睡,避免側睡和趴睡

    3個月以下的寶寶有發燒要立即就醫。

    另外,應讓寶寶仰睡,避免側睡和趴睡,楊醫師解釋:「仰睡已被證實不會增加嗆奶危險。」有些家長認為讓寶寶仰睡,以後頭型會不好看,所以讓他側睡或趴睡,可是側睡與趴睡已被證實會增加嬰幼兒口鼻被悶住的機會,與嬰兒猝死症相關。

    另外,寶寶睡覺時,他周圍的口鼻要淨空,棉被蓋到胸部即可,兩側棉被則讓他墊在身體下,而床舖周圍不要有太多鬆軟的棉被或抱枕,以免不小心悶住寶寶的口鼻。另外,也不要將寶寶放在兩張併床的中間縫隙、或床舖靠牆邊的縫隙,這都可能造成寶寶翻身時被卡住,甚而壓到他的口鼻。

    與新生兒同睡的大人不可有抽菸、酗酒、或服用其它藥物,以免神智狀態不清醒,不小心翻身即壓到寶寶;另外,亦不可有其他年紀較長的小孩與新生兒同睡,楊雅淇醫師說明:「小孩容易忽略安全,可能玩耍時會不小心壓到寶寶。」

    做好防護以免寶寶被感染
    除此,由於新生兒的免疫力還未發展成熟,即使有來自母親的抗體,但還是容易遭受感染,因此建議減少訪客、照顧者要勤洗手,如果親人有呼吸道感染,像是感冒,應戴口罩或避免與新生兒接觸。倘若媽媽有輕微感冒,可以戴口罩哺餵母奶,倘若患有嚴重流感,建議將母奶擠出來,再由別人以奶瓶餵食。

    許多新手父母在育兒時經常遇到各式的疑難雜症,不妨將問題記錄下來,利用返診或帶寶寶接種疫苗時,有系統的詢問醫師。此外,國健局所發的兒童健康手冊也有精簡、扼要、卻有很詳細的育兒知識,包括餵食的重點、環境的注意、新生兒篩檢、或副食品添加,父母不妨多善用手邊的資源,如此在照顧寶寶也更得心應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