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見恨晚的 MIT 保養品:簡單 JAN DAN 產品使用心得》
我就開門見山地說了,這是一篇合作文
但其實這次 @jandancare 邀請體驗的產品
只有精萃(油)而已
我卻把所有用過的產品心得都寫了
(目前只剩新品身體油沒用過🤣)
沒為什麼,因為實在太好用了!
我就是想跟大家分享~
加上...
《相見恨晚的 MIT 保養品:簡單 JAN DAN 產品使用心得》
我就開門見山地說了,這是一篇合作文
但其實這次 @jandancare 邀請體驗的產品
只有精萃(油)而已
我卻把所有用過的產品心得都寫了
(目前只剩新品身體油沒用過🤣)
沒為什麼,因為實在太好用了!
我就是想跟大家分享~
加上自從在限時&貼文發過簡單
幾乎每發每次都有讀者詢問「簡單好不好用?」
這次我親身使用三個月+近乎 2 個空瓶
來跟大家分享我的使用心得🌿
-
首先聊聊我的膚質
中性肌冬天偏乾,從小到大常被稱讚皮膚好
但大學剛接觸保養時,很愛當自己是神農氏
亂嘗試一堆PTT、Dcard熱門保養品
(是不是大部分愛保養的女生都有過這段黑歷史XD)
那時就被當中醫的爸爸告誡
年輕肌膚的保養越簡單越好
加上看著我媽從年輕愛用各大專櫃保養
但皮膚卻越用越敏感
深感買保養品前必須先看成分!
因此,在成為極簡主義者前
我就已經崇尚成分單純的保養品了
而簡單的保養品不僅成分公開透明
只放最好的原料
無添加酒精、香精
不含動物成分、不做動物實驗
減少對人體及環境危害
這些都是當初吸引我使用簡單的原因😌
-
秉持一次只開封使用一套保養品的原則
簡單承包了我的化妝水、精華、眼霜、油、
面膜、洗面乳、出門噴的保濕噴霧….啊好多😂
每天使用它們保養肌膚是最療癒的 Me time🤍
完全愛上簡單產品的天然玫瑰香氣
恨不得整組保養都用它們
用過回不去~
#簡單高效賦活精萃
長期以來對油類產品的印象是只有冬天才能用
沒想到精萃打破了這刻板印象
此次使用時間從春寒料峭的三月
到日頭赤炎炎的六月
天氣變化之大
往往是最難挑選保養品的時候
而它竟然完全 Hold住!👍
沒讓我悲慘地爆痘
一次滴1-2滴在手心,用掌溫加熱
延展性高不僅吸收速度快
也完全不黏膩
重點是他用量真的很省
一瓶可以用4-5個月左右
使用後真的覺得皮膚變滑嫩很多
對了!它是最後一道鎖水步驟
可以代替乳液跟乳霜唷
之前把它帶回家給媽媽用看看
雖然一開始媽媽很擔心會不會有黏膩感
但用完後她也大驚,竟然一點都不黏?!
神快的吸收速度~~
小缺點是蓋子很容易被我轉壞QQ
(粗魯人請小心XD)
用到最後頭身分離(掩面)
不過還好不影響正常功能😅
#簡單玫瑰青春露
這是我接觸的第一個簡單保養品
洗完臉後,按壓 2-3 滴即可抹全臉
屬於質地相當清爽的保濕型化妝水
對了,這瓶也有拿給媽媽用
媽媽點評:太好用了,要買大瓶才夠!
#極淨白淡斑精華
有些美白精華用了會刺痛,這款不會
早晚都能擦,且水狀質地擦起來很輕盈
通常在青春露跟精萃中間使用
老實說一開始覺得有點雞肋
因為淡斑效果不是馬上就看得到
但保濕力很夠
用久了最近才發現
欸?好像斑真的有變淡!
持續使用觀察中
#極效緊緻晴華
大概從去年夏天起就在尋覓眼霜產品
因為常需點眼藥水(頻繁撐開眼皮)
而且聽說畫眼妝因為化妝卸妝更容易有皺紋
對眼周產生濃烈的危機意識😨
但一直沒找到喜歡的
極簡的堅持——要夠喜歡才想入手!
直到發現簡單也有出眼部睛華
決定用看看🤩
這款眼部睛華質地透明
用量極省(約一米粒大小)
喜歡管狀包裝
拿取衛生、不怕產品變質
質地保濕,完全不熏眼!
也沒有長小顆粒
而且用完它化眼妝
也不會結塊~~真是太好了!
容量雖然看起來不大
但真的可以用快半年
以這價錢 CP 值蠻高的👌
#胺基酸精華洗顏霜
最驚豔我的產品其實是它
原本覺得洗面乳各大品牌用來用去,差別不大
洗面乳就是清潔啊,用哪牌還不是一樣?
如果你跟我以前想得一樣,那你就錯了
首先簡單的洗顏霜有天然玫瑰香氣
光這點使用上的愉悅感就大勝多數洗面乳
其次,它無添加起泡劑及人工香精
洗淨肌膚的同時,還能達到溫和去角質的功效
雖然以洗面乳的價位來說,這款偏高價
但它整條內容物裝填的很滿,成分也真材實料
洗面乳一條可以用超過半年,值得投資它!
-
文字是有靈魂的
希望透過這快兩千字的使用心得文
讓大家感受到蘊含在文字中的真心
真心想把品質好的臺灣保養品牌
推薦給每一位讀者☺️
這段期間我還推掉幾個保養品合作邀約
不夠喜歡的產品我可是不發文推薦的~😝
(畢竟寫文章、拍照、製圖都很耗時,
我還要寫論文跟上班,時間有限QQ)
-
如果你有興趣想嘗試使用簡單
推薦可從「經典三步驟」入手
(玫瑰青春露> 淡斑精華> 賦活精萃)
是一套完整的基礎保養程序
聽說精萃下半年要漲價了!
所以放第一個介紹🤣
-
@jandancare 特地為我的讀者開設一個專屬賣場
有興趣的人可以點自介網站進入
偷偷說我的賣場比較便宜哦🤫
快趁有打折手刀購入
一起享受使用好的保養品帶來的療癒感吧💐
.
🏷️ #MIA合作文
#簡單JANDAN #極簡保養 #保養分享 #保養品推薦 #臉部保養 #極簡 #減法生活 #簡單生活 #斷捨離 #保養品分享 #少物生活 #斷捨離進行中
酒後頭痛原因 在 動物溝通情緒療癒師-薩伊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寵物溝通 No.1898》
🐈
🏠 身體哪兒不舒服嗎?
🐈 屁股總是很痛,我想必是沒有吃東西總覺得自己怪怪的
🏠 知道自己尿尿會流血嗎?最近食量變很大是這個原因嗎
🐈 我就是要吃很多東西來讓我感覺心裡平衡
🏠 你覺得自己常喝水嗎
🐈 我就是不喜歡吃沒有營養的,我總覺得有營養的東西就像膏狀的,不是特別想吃,反正,有股騷味的我才去吃
🏠 那除了屁股痛痛以外還有覺得哪邊不舒服想跟媽媽說的嗎
🐈 你知不知道你總是放一些髒髒的布在我耳邊我總是不開心,還有我的味道最近特別怪
🏠 是因為耳朵髒髒才要清喔,但以後不會了,醫生說你耳朵很乾淨不用在清了喔,哪邊的味道?
🐈 我覺得我下巴怪怪的,都吃東西殘留的
🏠 牙齒嗎?
🐈 我的毛髮有髒污像垃圾的味道(酒精味
🏠 對不起,最近到家都先噴酒精消毒乾淨才摸你,可能不小心沾上,今天去洗澡剃毛完就不會
🐈 我想洗乾淨渾身都不對勁
🏠 會的寶寶,媽媽要跟你說,你的身體裡面生病,裡面卡了一顆小石頭在你尿尿的地方,所以你才會覺得屁股痛痛的
🐈 我都有刺刺的棉花在那(用棉花棒在清洗尿道口
🏠 媽媽很擔心你的身體,所以這陣子常看醫生 辛苦你了,可能是檢查用到的
🐈 我想再吃點什麼讓我身體好的更快,特別是雞肉罐頭
🏠 再過5天我們必須去做個小手術,要把你身體裡的小石頭取出來,今天開給你吃喔
🐈 牙齒是不能咬太硬的東西,但我平常還是吃的很習慣
🏠 媽媽是要提醒你,當天早上我們會禁食幾個小時,到醫院後醫生哥哥姊姊,會再幫你做個小檢查,可能會讓你吸麻醉,想睡覺的話就睡一下喔
🐈 我要吃多一點,避免睡太久沒東西
🏠 身體放輕鬆等睡起來,石頭也拿出來囉,起來後,頭會有點暈暈是正常的
🐈 但我都沒東西吃這樣好嗎
🏠 我們會住院幾天觀察狀況,但是媽媽不能陪你睡在籠子裡,手術做完就可以吃了喔,媽媽會準備罐罐跟點心給醫生
🐈 我感覺平常不吃東西頭就痛了,我真的不想餓昏頭
🏠 所以你要放輕鬆,趕快恢復狀況,媽媽才能接妳回家,手術前會讓你吃飽飽喔,手術後回來,媽媽幫你過生日,還有買新鮮魚魚補身體喔,但是住院的期間,你有想帶什麼東西陪著你,比較安心嗎
🐈 貓抓板,練爪用的,還有地上的海棉塊
🏠 我不確定貓抓板,放不放得下籠子裡,海棉塊是什麼東西? 媽媽不能陪你住院,但是下班有時間就會上去看看你狀況喔,希望你不要以為把你丟在醫院了
🐈 就是我平常在玩的小東西,海綿塊就是板子旁邊的
🏠 對了醫生說你身體很好,恢復應該會很快,我一會去找找,住院的話大概1-2天,恢復慢的話3-5天,你要有耐心喔
🐈 我想吃很多東西,飽了也還想再吃
🏠 現在嗎?
🐈 我就想一直吃
🏠 可是你平常吃兩口就走掉,感覺也不想吃啊,你想一直吃什麼
🐈肉泥,肉罐頭
🏠 一直吃肉泥嗎? 那又不會飽,你就是想吃零食,都不想吃正餐
🐈 那些肉肉感覺很療癒,要吃的多才會感覺好一點,我平常也有在吃正餐
🏠 純肉肉罐頭
🐈 鮮肉口味的,綠色包裝,我都要大口吃
🏠 你愛媽媽嗎,這是罐頭嗎?
🐈 媽媽會跟我說話的時間比較少,大部分都在忙工作,我要是不在家你會不會也很想我咧,有一些是小食物,都是在媽媽下班後才有得吃
🏠 所以不愛媽媽嗎,我會啊,我上班都看你照片想你,回來馬上抱你呢
🐈 我想你多抱一點,以後抱不到了怎麼辦
🏠 不會,為什麼要這麼想
🐈 因為我生病了,沒有以前那般有活力,我就會開始擔心自己
🏠 寶寶要相信你開完刀後會馬上身體好起來的,媽媽很愛很愛你,我們看完醫生後,就會恢復活力,醫生對你很有把握,你也要有信心 我的肌肉寶寶
🐈 我每天都要吃我想吃的
🏠 每天吃罐罐,肉泥
酒後頭痛原因 在 彭菊仙之教養幸福又好玩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為什麼男孩喜歡冒險犯難,就算吃過苦頭也樂此不疲?】
很多頭胎是女孩、第二胎是男孩的媽媽曾經告訴我,帶孩子一直是周而復始的餵奶哄睡、牽牽小手、唱唱兒歌,規律而安穩,於是就繼續勇敢的製造第二胎,
沒想到,兒子出生後才真正體會到何謂心力交瘁,尤其打從男孩學爬、學走開始,驚悚劇情就開始輪番上演,翻箱倒櫃,挖插座、拔插頭、玩剪刀、玩電扇…,愈是禁區,他們愈有興趣。
媽媽們的視線絲毫不敢遠離,神經分秒都得緊繃,這才領教到帶孩子太傷神。
的確,生養三個男孩讓我確信,冒險的特質確實是深深烙印在典型男孩的基因裡,似乎生來就是他們的印記。
.
(((冒險傾向,是典型男性與典型女性的區別特徵)))
咱家三男孩一路以來的肢體發展模式如出一轍:
才學會走路,不穩的腳步就開始一路衝,顯示他們內心「跑比走更過癮」的強烈慾念;
真的會跑了,上下樓梯就不再一階一階乖乖走,「三階併兩階的彈跳」才是基本步伐;
一旦到遊樂場玩耍,溜滑梯上不多時就會看到千奇百怪的實驗姿勢---躺、俯、側、衝,三小子總是大膽展現驚人特技,非得找出世界上最新奇刺激的溜滑梯玩法不可。
這一路走來,我心知肚明,典型男孩天生對開發自己的身體潛能躍躍欲試,挑戰極限的細胞如千軍萬馬,難以阻擋!
我在一次又一次飽嚐驚嚇之後,確實已練就一顆比一般父母更強勁的心臟,對咱家三個男孩成長中的諸多行徑,早已見怪不怪,尺度不由得愈放愈寬。
.
我記得小子之一六歲時在中庭嬉戲,突然發覺從花圃的磚頭圍欄上跳下來非常刺激,於是就開始在社區裡大力搜尋各種高度的磚頭圍欄,
他愈爬愈高,愈挑戰愈過癮,一位媽媽路過,還沒看到我,就急得上前去阻止,沒想到一轉身就瞥見我,對於我的神態自若大表不可思議!
我記得我回答道:「你擋不了他的啦,他每次跳,每次就會想一想他自己的極限!而且真的要跳到摔痛了,他才會停手的!」
果真,到了一個令我不可思議的高度時,小子一跳下去就哀哀叫,然後,終於服輸,自動收手!
我判斷這等嘗試尚不具有嚴重的安全威脅,於是就任由小子自行接受苦果而學著自我收斂。
.
研究兩性差異的英國心理學家傑夫.特雷齊曾提出:「冒險傾向可以稱得上是典型男性與典型女性的區別特徵。」
他提出,在人類遠古的生活中,男人要負責打獵、覓食,往往需要勇敢無懼、主動出擊,長期演化的結果,「手腳快於大腦、敏捷動作先於審慎思考」的冒險本能,已深深烙印在男性的基因深處。
.
(((典型男孩高估自己的能力,低估環境的風險)))
除了源自演化的結果,典型男性天性中有一股假想自己是英雄的趨向,因此很容易在自我幻象中高估自己的能力,低估環境的風險,與典型女性趨向保守觀察、被動等待的天性大異其趣。
這使得典型男孩往往是自己莽撞行事的受害者。
咱家三小子自學步以來,大小災難頻仍,真是防不勝防:牙齒撞斷,額頭撞成大腫包,玩玻璃用品掛急診縫針,被生鏽鐵片劃破演變成蜂窩性組織炎…,
然而這些意外只是讓我血壓陡升的小插曲,三個蠻小子的膽大包天與衝動行事,還曾把我嚇到心跳快停止。
.
有一年寒假,娘家辦了一次旅遊,一行二十多人一下火車,才走進渡假村,就看見一小子頭殼鮮血直噴,我立即被嚇得六神無主。
在人生地不熟的台東,一陣兵荒馬亂,立即飛車送小子至數十公里外的慈濟醫院急救,止血、縫針、照X光,我緊緊抱著小子,全身不自主地顫抖,眼淚奪眶而出。
才短短幾分鐘,小子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原來,走在我後頭的這一小子,一進渡假村,望見廣場上不遠處立著一座金光閃閃的戰車模型,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速,爬了上去。
萬萬沒想到戰車的粗大砲管是可以活動的,才爬上去,鋼製的大砲管就往前旋轉,朝小子的後腦勺重種打下來,等我們發現時,小子已嚎啕大哭,被自己的噴血嚇得臉色發白。
頓時全家人臉一陣青一陣白,所有的玩興都消失殆盡。
真是皮啊,這個模型擺在那裡好幾年,從來沒人想過要爬上去,也不會有客人連check in的手續都還沒辦妥,就開始四處探險啊!
我這個媽媽萬萬沒想到,一個已經能走能爬、能自己過馬路的八歲孩子,還需要我隨侍在側的緊迫盯人?
那場可怕的意外真正讓我感受到,男孩真是難以預測的不定時炸彈,總是想要劃破寧靜,在無風無浪之中衝撞出驚濤駭浪。
.
(((男孩遭受意外傷害的機率遠高於女孩)))
環境本身並不可怕,然而一旦結合男孩的冒險衝動,就變得危機重重。
由於典型的男孩普遍容易高估自己的實力,因此我的母親生涯始終沒辦法輕鬆平靜。
到了青春年少,男孩的理智也不會隨著日漸成熟的身軀而大幅進步。
每當看到驚悚的山難、水難事件,我就在心裡警覺起來,該如何面對三小子不斷向我苦苦逼求,准予放行他們參加各類暗藏危機的活動呢?
而無奈的放行之後,又該如何安撫自己揪結的腦神經細胞呢?
或許直到三小子長大成人,我都還得叨叨絮絮,要他們不要開快車,要他們不要喝酒上路,要他們不要熬夜放縱?
.
典型的男孩們不但容易假想自己是英雄,對勇於冒險的人物也莫名崇拜,重點不在於這些人物做的事情到底對或錯,而在於他們敢為人所不敢為!
因此典型的男孩們還有一個潛在的大危機,也就是當一堆男孩聚在一起時,稍稍受到帶頭英雄的鼓譟,很可能就集體做出更為驚悚大膽的蠢事,如:打群架、集體飆車、貿然闖禁區等。
以上原因造成男孩遭受意外傷害的機率遠高於女孩。
然而無論急診、外科手術、抑或造成終生遺憾等案例屢見不鮮,也不論統計數據有多嚇人,都很難遏止男孩大膽冒險。
.
家有冒險小子,採取全面圍堵的方法,絕對是下策,父母除了要有超強的心臟,還要適度相信他們對自己身體之控制能耐,且必須從小建立嚴明的規定,更要把握住各種機會教育,讓他們認識危險。
.
(((在安全合格的場地裡,讓男孩正確地冒險)))
全然禁止男孩嘗試有創意的冒險行為,顯然會造就一個無法滿足搞怪欲望、處處搧風點火、騷擾他人的皮蛋。
最好的方法就是帶他們到真正安全的場地、在合格教練的監督與教導下,帶領他們正確地冒險。
愛在地上玩滑水,不如讓孩子去上溜冰課,戴好護具、向教練學習正確的動作與防衛方式;
愛從高處往下跳,就帶孩子到有著各種安全體育器材的運動公園,讓他們盡情發洩、探索體能極限;
喜歡到溪邊玩跳水,就讓孩子到合格的游泳池,在大人監督下安心嘗試。
安全的場所、適當的器材、正確的技術訓練和妥善的防護,是從事危險活動時的必備條件。
.
(((建立嚴明的行為守則,而且不輕易妥協)))
對不知天高地厚的冒險小子而言,「危險」這兩個字是不存在的!
當他們內心燃起尋求刺激的衝動時,興奮感必定會沖毀所有的理智。
因此,建立「不輕易妥協的規定」、「利用各種方式讓他們認識危險行為的後果」,是保障孩子安全的最重要法則。
兩歲時禁止碰插頭、插座、熱水瓶;
五歲時禁止單獨過馬路、一個人在公園遊玩;
七歲時禁止使用過於尖銳的刀具;
九歲時禁止下課後和同學在街上閒逛;
十二歲禁止和同學私約到溪河或海邊游泳;
十五歲不能沒有理由隨意外宿,或是從事未成年者被禁止的活動…………
這些要求雖然專制無情,但在孩子還不夠成熟,無法正確判斷環境安危的階段,為了保障他們脆弱的肉體、甚至心靈,以免造成不可彌補的遺憾,卻都是必要的規範手段。
典型男孩的心理成熟遠遠趕不上身體成長,明明身體已經強健有力,卻無法相對應的明辨事理,以約束自我,所以當然更需要明確的外力和他律,來幫助他們避開麻煩。
比如,孩子看到濕濕滑滑的地板還是要忍不住滑個幾下,就請他務必回家先戴好護具、頭盔;孩子放學之後隱瞞大人和同學四處遊蕩,就可能必須暫時取消幾天他下課後的自由時間;孩子老愛跑到窗口跳上跳下,就請他先坐在「隔離椅」上安靜休息幾分鐘。
.
(((給予足量的監督陪伴,挪去環境的危險因子)))
孩子的意外多半都是大人不在場時造成的,如果您家兒子每天都忍不住要把創意巧思用在冒險遊戲上,我們就只好認命地付出更多時間陪伴與監督,這也是為什麼教養男孩特別辛勞的緣故。
為了減輕負擔,父母也可以先為孩子盡可能挪去危險因子,像是在尖銳的桌角、椅角處做好防護;堅硬的牆面與地板要鋪上軟墊;用物品擋住或封住插頭、插座;
把刀子、三秒膠、打火機、尖銳錐子等危險物品隔絕在孩子的視線之外;把孩子常會靠近的窗戶鎖緊;把藥品擺在孩子拿不到的高處……等。
父母必須時時檢視環境,預想各種潛在的危險性,這樣就不至於總是要提心吊膽,也能放手讓孩子無憂無慮地探索。
.
(((了解男孩控制肢體的能耐,避免無謂的擔心)))
給予仔細而足量的陪伴、多與孩子互動、投入他們的活動,還有一個很大的好處:
我們可以很熟稔孩子控制自己身體的能耐與限度。
有些家長對於男孩的一舉一動都緊張過度,隨時喊著:「不准跑」、「不准跳下來」、「不准爬高」、「不准追逐」……這可能是因為爸媽對於孩子控制與運用身體的能力不夠熟悉所致。
如果我們常常陪在孩子身邊,觀察他們如何運用自己的身體來行動,比如在公園,他們是如何一點一滴建立起攀爬、跳躍、平衡的能力,
當我們眼見為憑,確信他們有能力控制好自己的肢體,那麼就有限度的成全男孩們吧!
讓身心狂野的他們不再被綁手綁腳,而能享受運用肢體的樂趣。
同時,沒有受過傷的孩子確實不懂得什麼叫做「害怕」,讓孩子親身經歷一些無傷大雅的小跌倒、小挫折,不啻是增強孩子評估安危的最有效方法。
酒後頭痛原因 在 彭菊仙之教養幸福又好玩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創傷孩子的背後,或許是傷痕纍纍的大人】
這是一篇舊文,不過值此疫情期間,多數的母親們又要工作,又要招呼孩子的吃喝和課業,辛苦與壓力翻倍,情緒都在緊繃邊緣。
希望我們都能試著進入母親的內心,或許外表堅強的母親在心底深處,都藏有一個比誰都渴望受到撫慰的內在小孩。
..........................................
正午時分,我在五樓的公寓趕稿,樓下中庭出現非常兇狠的潑婦罵街噪音,一句比一句急切,一聲比一聲尖銳,大約罵了十來多分鐘,還沒有停止的打算,反而突然爆出一個小孩痛哭的淒慘聲音,我趕緊挨到窗邊看個仔細,一個大爆走的年輕媽媽和一個拖著沉重書包的小女孩。
我來不及換掉有點邋遢的居家服裝,當機立斷衝下樓去,正當快要接近這對母女時,對面樓上不知哪家窗戶傳來好幾句不甘示弱的粗暴謾罵:「喂,不要一直罵小孩,吵死了!你可以閉嘴了嗎?」
沒想到這位青筋暴突的媽媽被這麼一激,不僅沒有停止,還上前一步作勢要揍小女孩,小女孩本能的往後一退,哭得更淒厲,全身瑟縮躲在角落。
媽媽背對著我,不知道我在後頭,我則猶豫著,是該上前抱開小女孩呢?還是先把媽媽拉開呢?說實在,當下,我真的最想做的事情是:發出比樓上那位鄰居更大聲的怒吼,好好教訓眼前這位像瘋狗的媽媽。
但是,我打住了!
•
養育三個男孩的我,也失控過,也咆哮過,我知道,在那失控的當下,做為父母的,可能都知道到自己有錯,也可能多多少少意識到自己的言行會傷害孩子,
但是,自己辛苦帶孩子也有一肚子的不平與委屈,有誰能體會?有誰能安慰?堆積了滿腹的壓力與疲憊,此時若再被不相干的局外人不明就理地指責,只會讓失控的父母更加痛恨眼前的孩子,讓情況雪上加霜。
於是,我收起食指,百般壓抑自己想要變成正義化身的衝動,伸出了溫暖的胳臂彎,輕輕摟住了年輕媽媽,一面輕拍她的肩膀,一面輕聲細語的不斷奉上這句話:「媽媽,你辛苦了!」,「我知道你有不得已的苦衷,你真的辛苦了!」
神奇的是,這個媽媽馬上閉上兇惡的嘴巴,隨著我的手臂牽引,一路走到旁邊的椅子坐下。
•
媽媽的青筋馬上消退,換上一臉的疲憊,立刻爆出一句:「我的心好苦啊…」接著淚流不止,也不管我是誰,媽媽像是抓到一塊浮木般,連珠砲訴說著:
「她考不好沒有關係,但是不要騙我,為什麼撒謊?我最怕她撒謊,因為她爸爸就是滿口謊言,才把我從中國大陸騙到台灣,然後,家裡連個像樣的床都沒有,拋家棄子,從來不付生活費,從以前到現在,都是我要自己擔起養家的責任,一路騙騙騙,我的女兒也開始騙,我好擔心啊……」
「原來是這樣,你一路走來真的辛苦了,也難怪會有這麼多情緒……」我耐著性子傾聽,我知道,此時,這位滿腹辛酸的母親最不需要的就是苛責。
•
我也擔心著小女孩,找一些空檔回頭關注她。只見她淚眼婆娑,一臉不知所措。
在媽媽一長串情不自禁的訴苦後,我拿出衛生紙壤她擦拭眼淚,在很短的時間內,她就和緩了很多,完全變成另外一個面目。
於是,我才敢走到小女孩身邊,我沒有說半句話,只是緊緊的抱著她,不斷的輕撫她的頭,就這樣足足抱了十分鐘,而我看到媽媽像一個大女孩一樣在另一端低頭無語,和剛才的猙獰潑婦判若兩人。
小女孩收起了眼淚,我又走向媽媽,她比小女孩還像一個無助的孩子,繼續說著她目前的困境。
於是,我從一個「孩子因為爛成績而向她說謊」的單純情節,一路聽到了一個大陸新娘應付艱難生活的辛酸身世。
原來,她還有一個高中的女兒,從小在中國大陸長大,去年把她接來台灣後,因為不適應又被霸凌,又跟她不親,所以竟然偷偷摸摸自己買機票回中國,並且斷絕和媽媽的任何聯繫,這讓她日夜難安,
但她的先生永遠把爛攤子丟給她一個人,不聞不問,她一人挑起經濟重擔,又碰到這麼多棘手的教養問題,幾近崩潰。
•
近年來,探討「家庭會傷人」、「童年傷痕」等將孩子偏差行為歸罪於大人的傷害、家庭的陰影與扭曲,成為一股顯學,再加上,「正義魔人」的出現,往往我們看到大人偏差的教養言行時,便會毫不猶豫地指著這些爸媽痛斥,再加上網路的擴大與渲染,「十手所指」就變成了「千萬夫共唾棄」,
這些爸媽或許只是一時之間的昏鈍與失控,卻在網上無所遁逃,成了人神共憤、萬惡不赦的大惡魔。
•
天下當然不可能有「無不是」的父母,而許多新聞事件背後,我們的確看到言行很難被原諒的爸媽,認為都是成人了,罪行難以原諒。
但是,我好幾次和柔腸寸斷、失了心的爸媽促膝長談,深入他們的故事之後才發現,有不少父母也是帶了傷痛長大而不知所措的「大人小孩」,或許他們根本不知道如何消化創傷,又要面對當今艱難的生存環境,因此衍生出他們招架不住的各式壓力。
追溯一個冷漠無法愛自己孩子的母親,才發現她來自缺乏愛的失衡家庭;
一個不斷對孩子施加高期望的爸爸,原因可能是長年失業所累積的自我批判;
一個動輒踢打孩子的爸爸,原來小時候也遭受過頻繁的虐打;
一個過度依賴兒子的母親,她有著不斷遭先生家暴的巨大恐懼。
他們一個個其實也都是傷痕纍纍的孩子,只不過以大人的姿態呈現於世,會讓眾人誤以為、甚至認定,他們就一定夠成熟、夠理性、夠有能量來撫平自己的創傷、夠有能力處理好自己的問題。
結果,他們是傷得如此深重,他們根本無以為繼,比起孩子高明不到哪裡去,甚至比孩子更需要同理與安慰、諒解與開導。
•
出身於酗酒家庭、最後成為心理輔導的約翰•布雷蕭(John Bradshaw)說「家庭是一個系統的觀念」,許多成人最後發現,他們自己的問題和自己的原生家庭有密切的關係。
「開啟高敏感孩子天賦」的作者長沼睦雄醫師說,當他面對因為照顧孩子而身心疲憊的爸媽時,他絕對不會首先指責他們說「這樣很不好」、「你應該怎麼做才對」……,因為爸媽多半也付出了努力,也可能有說不出的苦悶與複雜的情緒。
所以,當我面對看來教養上出了狀況的爸媽時,我也提醒自己,他們或許自己更糾結,他們首先最不想聽的就是指責,而是同理,甚至巴望先聽到一點肯定「你盡了力」、「你辛苦了」、「爸媽也是人,沒有爸媽不會犯錯」
如同文章一開始的那位年輕媽媽,多半這樣切入他們的處境,才有可能創造出他們願意自省的空間。
•
孩子有五種心傷:被拒絕、被遺棄、被羞辱、被背叛、被不公對待,長沼睦雄說,當這些傷是父母造成時,痛苦程度會更大。
然而,有沒有想過,受傷的孩子背後,就是受傷的父母,要切斷不斷游向下游的傷害,那麼首先要處理的是受傷的父母,這才有辦法阻絕傷害的迴圈
所以,長沼睦雄說:「要治療孩子,就要先治療父母」,而我想,要治療一個人,那麼得先進入他的心。
我為什麼一開始選擇走向年輕的媽媽?是因為我在教養上比別人理性、比別人高明嗎?不見得啊!
正是因為,當看到一個傷心欲絕而成為憤怒媽媽之時,我好像看到了自己曾經的背影,我進入了她的心,彷彿進入了也曾在同樣情境、壓力大到無法自控的我的心。
我聽到自己心裡無言的吶喊:是,我知道我不對,我知道我該罵,但你們知道嗎?我也很努力,我盡了力,我很累……
所以,我選擇先溫暖地抱著她、聽她說,而我發覺,她誠心誠意地,就收起了惡毒的嘴,而在不斷地闡述中,她懺悔著、也自己反省起該怎麼改變自己。
不論未來我會不會再遇見她,也不論她是否真能做到她自己所說的,至少,我看到她緩緩走向孩子,先說了對不起,挽起孩子柔弱的小手,說:「餓了,我帶你先去吃中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