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配股要繳稅嗎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配股要繳稅嗎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配股要繳稅嗎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配股要繳稅嗎產品中有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4萬的網紅凱基樂活理財王,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 #投資心法 】 📝唯有買進的獲利成長的股票,才有機會填權息並賺價差 除權息的旺季又即將到來,「高股息殖利率」這6個大字,又頻繁出現在財經媒體上面。根據統計2018年全體上市櫃公司,即將要發放出1.45兆元的現金股利,這是很大的一筆錢,以全台灣2300萬人來平均的話,平均每個人可以分得6...

  • 配股要繳稅嗎 在 凱基樂活理財王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8-06-26 21:00:00
    有 78 人按讚


    【 #投資心法 】

    📝唯有買進的獲利成長的股票,才有機會填權息並賺價差

    除權息的旺季又即將到來,「高股息殖利率」這6個大字,又頻繁出現在財經媒體上面。根據統計2018年全體上市櫃公司,即將要發放出1.45兆元的現金股利,這是很大的一筆錢,以全台灣2300萬人來平均的話,平均每個人可以分得6.3萬元。想像一下每年拿到6.3萬的紅包,平均每個月加薪5,253元,那麼還有需要去搶衛生紙,有需要花好幾個鐘頭排隊搶499吃到飽嗎?

    台灣股市真的是一個聚寶盆,是搖錢樹。重點是必需要買進股票,才可以參加除權息來領取股利。講到了股利,股利又分成現金跟股票兩種,究竟哪一種比較好呢?以下拿玉山金(2884)跟中信金(2891)來做一下說明,首先看一下圖一的數據:

    1.現金股利:以玉山金為例,一張股票是1,000股,每股配發0.49元現金,一張股票就是配發490元。中信金每股配發1元,一張股票就是發放1,000元。

    2.股票股利:玉山金每股配發0.74元,一張股票就是740元,但是換成股票必需要用一股10元的面額來計算,所以740元可以換算成為74股。因此玉山金在配發股票股利(除權)之後,一張股票會變成1.074張,張數變多了。

    3.填權息:如果在2017/1/3買進一張玉山金,當時股價為18.4元,參加除權息後持有到2018/5/29,股價為21.3元,超過當初買進的18.4元,因此持有股票參加除權息後有「填權息」,也就是賺進了股利。如果2018/5/29股價是跌到17元,低於當初買進的18.4元,那就是「貼權息」,儘管有賺到股利卻是賠上價差,就不一定划算。

    4.價差:從上表可以看見,玉山金從18.4元漲到21.3元,價差是2.9元;中信金從17.7元漲到22.15元,賺進4.45元價差。儘管中信金只有配發1元現金股利,低於玉山金的1.23元(0.49現金+0.74股票),但是4.45元的價差又勝過玉山金的2.9元價差。

    5.報酬率:究竟是賺價差比較好,還是股利比較好呢?當然兩個都賺是最好的。來計算一下兩家公司的報酬率,假設在2017/1/3買進一張玉山金,成本是18,400元,但是在除息後可以拿回490元,又得到了74股,2018/5/29的總市值就是490+1,074*21.3=23,366元,獲利4,966元,報酬率為4,966/18,400=27%。同理可以算出中信金的報酬率為31%,略勝玉山金。

    從上面的說明不難看出,投資股票可以同時賺進股利跟價差,儘管中信金的股利比較少,但是價差卻比較多,報酬率也比較高,而且價差還有不需要繳稅的優勢。那麼要如何判斷何種公司可以賺進比較多的價差呢?一家公司最主要的目的是賺錢,越賺錢的公司就越值錢,所以來看一下兩家公司的獲利表現吧:

    🔥(請參考圖二)

    可以看出玉山金的獲利是持平的,也就是配股除權之後並沒有稀釋掉盈餘,因此股價就會「填權息」,但是因為獲利僅僅是持平,所以價差也賺不多。至於中信金的獲利則是大成長,因此填息不僅是毫無懸念,還順便賺進大把的價差。結論就是,與其挑選高股利的股票,還不如優先挑選高獲利成長的股票,賺進的價差反而會超越股利,而且價差還不用繳所得稅跟健保補充費喔!

    2018年的玉山金,預計配發0.61元現金加上0.61元股票股利,中信金則是配發1.08元現金股利,可以參加除權息嗎?在開心領股利之前,請先觀察一下公司的獲利有無較去年成長,玉山金前4月的EPS為0.59元,中信金則是高達0.8元,雙雙較去年成長,表現是OK的。唯有買進獲利成長的股票,才有機會填權息並賺進價差。

    👉備註:本文授權轉載自陳重銘

    📢 立即加入凱基官方帳號 📢
    ⭐LINE凱基樂活投資人:https://goo.gl/SIzVsD

  • 配股要繳稅嗎 在 巴小智的粉絲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6-08-19 20:00:00
    有 342 人按讚


    Zhi-gang Huang 單車小子 讀後心得:
    第四章 : 防禦型投資者的投資組合策略

    這一章主要在重申防禦型投資者的組合策略,應將資金分散於高等級債券和普通股。而持有股票的資金應屆於75到25%之間,債券與現金則與股票做反向調整。而標準的比例是50%的股票和50%的債券。當股價高漲時減低持股比例至50%以下,並增加債券與現金的比例。

    一般來說,除非對自己的持股具有強烈的信心,否則建議不要超過50%的持股比重。所以當持股因股價上漲,使持股比重到55%時,我們應該賣出5%的股票,轉為債券或現金。反之當股票下跌時,則持續買進股票使持股比重維持50%。

    這樣的作法報酬率無法讓人興奮,可是簡單又很安全,也不會因為錯過機會而懊惱,但卻違反人性。因為人總是會因看到股價漲而更貪婪的追價,因股價跌而害怕不敢買進。而葛拉漢投資的精髓便在於此,他用紀律取代情緒和猜測。而情緒和猜測是投資過程中最大的難關與障礙。

    此外,這章還大概介紹了一些債券的總類及證券的類型。不過一方面國籍不同,跨國去購買這些債券,不僅債券本身的選擇非常專業,稅的問題也是門學問,所以我自己是用複委託去購買海外ETF。若用複委託去買美國市場的債券股票,或是債券ETF等投資商品,所得利息通常會被課30%的稅。但是如果購買香港市場的基金和ETF則只要課總所得的2%。這類的問題也許你可以參考以下文章,或是直接請教你的營業員。
    http://journal.eyeprophet.com/financial20131111/
    不過一來自己海外所得不多,二來課稅複雜,自己是眼睛閉著讓它課,不會刻意去傷這個腦筋。但所得多的人,繳稅稅率高的人,或許要多思考如何避稅?

    而本章所提到的債券,由於國籍和時空背景不同,所以就直接省略,或者可以參考本書的P118頁的圖表。值得特別提出來的是,葛拉漢並不贊成我們去買高收益債券,及所謂的優先股(或者我們該稱之為垃圾債券),因為高收益債券的違約和下跌的風險都很高。而優先股當公司破產時,求償順位排在債權人後面,獲利的潛力也低於普通股,只有在公司獲利發配股息時可以配到息。是一種兩頭吃虧的投資。�
    -----------------
    寫到這,讓我們停下來思考一下。在全球狂印鈔票的當下,很多金融商品的價格已經被嚴重扭曲,美國中長天期的國債利率都只剩1%多,歐洲和日本不少債券還負利率,這應該是葛拉漢當時想像不到的,所以對防禦型的投資人來說,債券還是個好的投資標的嗎?或許只有夠格的積極型投資人,才能夠找到不會倒的便宜貨上下其手吧?

  • 配股要繳稅嗎 在 快樂投資 馬明河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5-08-24 07:15:39
    有 17 人按讚


    躲避高股利稅率 假外資盛行
    20150824 07:15
    之前在電視在FB一再說明內外資稅負不公
    台股大跌後才檢討內外資稅負不公問題
    能改變嗎? 不能改變更會加速內資轉外資~
    - - -
    外國人獲配股利只須就源扣繳20%,內外資稅率有別,據推測,應有不少大股東以假外資身分投資台股,稅率最高可相差25%(內資45%)。
    若再加上本國自然人股利需繳2%健保補充保費(外資不用繳),兩者最高差距更達27%(內資47%)。
    若再加上股利扣抵率減半,兩者最高差距更達30%(內資50%)!
    還不改內外資稅負不公,大戶也要成為外資,為何要回來?
    要就將國內稅負直接跟香港,新加坡比
    否則外資國際低稅的趨勢,只會加速內資都轉為外資~
    - - -
    躲避高股利稅率 假外資盛行
    財政部以101年度資料指出,本國人申報股利所得近6,000億元、繳稅1,028億元,而外國人獲配股利只須就源扣繳20%,只繳728億元的稅,由於內外資稅率有別,據推測,應有不少大股東以假外資身分投資台股,稅率最高可相差25%。若再加上本國自然人股利需繳2%健保補充保費(外資不用繳),兩者最高差距更達27%。
    http://goo.gl/Th1QI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