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鄧麗君死亡照片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鄧麗君死亡照片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鄧麗君死亡照片產品中有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萬的網紅Dr. Phoebe 愛旅行/Dr. Phoebe's Traveling Blog,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美國疫情日記趴六] 美國各地紛紛傳出復工,加州也不例外,復工分五步驟,目前在第二步驟,開放一些感染機率小(aka相對冷門)的店家,包包括花店書店運動用品店等。其他全就丟給各個縣市首長自行決定宅在家政策shelter in place何時結束。於是洛杉磯市長就下令:洛杉磯宅在家政策持續至七月底。雖...
鄧麗君死亡照片 在 Dr. Phoebe 愛旅行/Dr. Phoebe's Traveling Blog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美國疫情日記趴六]
美國各地紛紛傳出復工,加州也不例外,復工分五步驟,目前在第二步驟,開放一些感染機率小(aka相對冷門)的店家,包包括花店書店運動用品店等。其他全就丟給各個縣市首長自行決定宅在家政策shelter in place何時結束。於是洛杉磯市長就下令:洛杉磯宅在家政策持續至七月底。雖說這樣的決定許多人猛批,但是我個人是贊成的。根據MSNBC新聞報導(新聞一),全球各個國家的疫情分為三等級,綠色等級(近乎零確診,曲線圖上會有一個垂直大掉的情況),黃色等級(曲線有大幅下降,但是還沒有到完全控制疫情的程度),而紅色等級則是疫情還沒大幅下降或還有升高的趨勢。綠色等級包括寶島台灣、南韓、紐西蘭等、黃色等級包括日本、法國和德國等、而偉大的美利堅合眾國現在還在水深火熱的紅色區域。但是美國大小抗議不斷,不單因為大家討厭被限制自由的感覺,更因為是待在家沒錢賺,失業率攀升的太可怕,川普急著開門撒錢救經濟。
根據BBC新聞的報導,WHO在前幾天表示新冠有可能跟愛滋病病毒一樣揮之不去,成為生活中的一部分(新聞二)。但是我怎麼看都覺得把新冠跟愛滋相提並論真的怪怪der,先不提愛滋病並沒有被官方認證為全球大流行,另外就是愛滋的傳染途徑是啪啪啪或互相注射(我說的是針頭你想到哪裡去了),又不是打個噴嚏在房內飄一圈就有可能全部人中標。這兩者完全就是不同等級的傳染力量啊!而如果可樂娜真的會繼續成為生活中的一部分,那代表著有可能下個世代的食衣住行都將繼續在其陰影之下,社交距離forever love。
回到加州來,加州一半的確診和死亡人數都來自洛杉磯(新聞三)。雖說大家宅在家都覺得快悶出病來,好在公園海灘和爬山步道都開啟,憋得慌也不至於無處可去。只不過開歸開,准你運動慢跑跳來跳去,不准聚集野餐或在榕樹下嗑瓜子乘涼。但是大家已經迫不及待的戴著口罩趴趴走,跳廣場舞的大媽在華人區的公園也已恢復行動,隨著搖滾版的何日君再來一起來甩手扭屁股(我路過時完全被震撼到,因為那是我第一次聽到鄧麗君的歌聲配上董茲董茲的節奏)。除此之外,洛杉磯市也開始啟動追蹤病患的訓練(新聞四),雖說比亞洲慢了五十六拍,但是我對於美國樹懶效率的期待就是better late than never,有總比沒有好,做人要知足,不要太挑剔(搭配一張大蓮花長輩圖)。
圖為我們上周末帶樹寶去海灘散心拍下的照片。現在規定出外都要戴口罩,不過真正有戴口罩的人大概只有一半左右。之前人聲鼎沸的聖塔莫尼卡大道現在已經關閉(就是電影阿甘正傳裡阿甘跑到馬頭的盡頭那裏,再往回跑的地方),只能繞小路走到海邊附近去踏浪。高速公路上的車潮也回復以往的七成左右,如果再多一點,就會開始大塞的程度。看來之前拍到的洛杉磯市中心空城照真的已經成為歷史鏡頭,除非秋冬第二度大幅感染才有可能再拍到(但拜託不要啊!)。
延伸閱讀:
👉聖塔莫尼卡的海灘:bit.ly/3g0ks00
👉美國樹懶文化:bit.ly/2TeOhjo
👉美國人的真正生活:goo.gl/xDntMc
👉肺炎垃圾五部曲:bit.ly/2IGw8FF、shorturl.at/yCGX7、shorturl.at/rtyAE、bit.ly/3f2w9Tx、bit.ly/2LAylUq
👉不定時更新的哀居:bit.ly/2X6DUPV
#更多周末海灘照放哀居 #聖塔莫尼卡海灘 #打完這篇滿腦子都是今宵離別後何日君再來哀哀哀哀哀的拉長尾音 #去海邊才發現樹寶討厭海浪一碰到水就猛哭 #SantaMonicaBeach #WestLA
鄧麗君死亡照片 在 趙婷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王琄 #如愛一般的存在
我愛的琄姐,依舊如此的爽朗
閱讀她的大作
像是打開了一個時光的寶盒
人生如戲 戲如人生
總覺得我們不僅過了自己的人生
也體會到了別人的人生
王琄說起故事,
就像地下室透進了陽光
她的生命書寫,
探索自我內在的療癒旅程,
發現平凡日子裡的看見與接受,
皆是生命禮物。
♥ 談家庭,王琄說:時間可以讓人變老變無奈,像殺豬的刀一般。而時間也可以像釀酒,可以釀出一家人的情,釀出一屋子的歡樂。
♥ 談自我,王琄說:是這樣嗎?我要自己試試才知道,我才能決定要或不要。
♥ 談教育,王琄說:在慢時光的節奏中,孩子們可以像野生的植物不用急著長大,不用忙著成為什麼,有屬於自己的小宇宙。
♥ 談生命,王琄說:在我們年輕時,總想快點解決「現在」的問題,吃飯、寫作業、起床、整理房間、工作、人際、愛情等等,這些似乎到了某個階段,都不是問題了呢?
..................................................
先睹為快 「家庭肥皂劇」
想起,父親曾在一九九一年寄了一封信給我,那時剛拍完《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電影很有名,而工作人員的日子很難過。就像看過豪華天堂怎麼回到現實人間,父親非常客氣的寫著:「希望你可以將父母當朋友,有任何事情都可以溝通,不要什麼事都在心中。而你母親希望你回來,找個正常的工作,然後結婚生子......」
最近,老家要裝潢,整理一屋子的物件真的很費神。照往,信件一一被重新檢視。發現許多遺忘的時光。整理這一張張老照片,像是母親參加鄰居婚禮的酒宴,父親在退休前的醫院與同事合照, 老弟預校與他同梯的郊遊照,老姐被追求者邀請去露營烤肉照,張張都是青春的臉龐,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下巴揚起。
其實,老姐才是家中最早接觸電影的人,《婉君表妹》那時候她去試過童星,老姐反應快,口才佳,腿又長,臉蛋美又有一頭烏黑過腰會發出閃亮光澤的秀髮。當時有好幾位帥哥同時在追求她,她陷入選擇的難題。過年期間,這幾位男孩子非常禮貌地到我們家拜年,順便給我爸媽看一下,還賄賂我與老弟這兩個小鬼頭,老弟與眾男孩玩著撲克牌,眾男友們已經讓牌了,老弟還是輸,心中難受地哇哇大哭,當時弄的眾男孩們尷尬至極,想當然,他們都沒有成為我的姊夫。
村子改建,來來去去很多新的住戶籍老人家與外傭。村子最怕聽見救護車的聲音,表示有事兒。中元節前回家處理福包事宜,村子又再度響起了ㄡ ㄧ ㄡ ㄧ 的救護車鳴笛聲,聽得人心慌意亂的,這時老姊說了一句:「這聲音真的好可怕。」或許是想起父親那次突然休克昏迷在家中,也可能是想起她兒子撞到玻璃大出血的那次,諸多回憶湧上心頭了吧。
而每個家都有肥皂劇,我家也沒有少過。
家庭中每個人都擔負責不同角色,每個角色都有不同的性格及命運。這些認知是我從戲劇系編劇課中得到的體悟。在家庭中一定有一個最脆弱、通常被視為麻煩製造者或頭痛人物,是全家關注的焦點或是逃避的話題。而這種角色在家中通常都是善良又脆弱,然後長著長著就變形成了怪獸,讓家人擔心受怕,或是百思不解這麼八點檔肥皂劇的事情怎麼又發生了呢?語言暴力、肢體衝突、父子相砍、持刀威脅、逐出家門、徒手擊碎玻璃 、飆車受傷、住院開刀、鋼釘伺候、離婚、外遇、逃避兵役、裝神經病、喝酒、抽菸等,別人家發生的劇本,似乎像傳染病似的也曾發生在我家過。
有一次在姊妹「聊療場」的對談中,姐姐說最近在村子被一位鄰居老嫗誤會,心中憤憤不平,一生清白就被老嫗污衊心有不甘,我當下站起來說:「是哪一家老嫗說三道四的,找她說明去。」如此衝動的行徑並非我輩中人的表達方式,通常都是溫、良、恭、儉、讓他人三分,但此次絕不忍讓。我衝去和老嫗說道:「請勿用自己的不安恐懼的心,對他人言語攻擊而讓自己安心,老夫老妻的問題要勇敢面對,不要推諉他人。」理直氣委的處理完後,氣撲撲的轉身向老姊說了聲:「對不起。」老姊一臉茫然地望著我。我則道:「當時,老姐第一時間遇到家庭暴力時,我們沒有表達立場,是身為姐妹的軟弱,無法面對暴力衝突,於是讓老姐的心很受傷(除了外傷之外),所以,這次事件不能再次容忍不公平對待,必須表達全家一條心的立場。」
念戲劇系在一九八〇年代是很不正常的選擇,著實讓父母家人搞不清楚也傷透腦筋。但我不是家中戲最足的那位,因為我不喜歡成為被關注的焦點,但卻走上了表演的路,真是矛盾。而最早與表演有接觸的老姊,她的戲碼是家中屬一屬二最足,與姐姐差不多,讓父母掛心的程度,足以得奧斯卡女主角了。
姐姐很會唱歌,聲音有如鄧麗君般輕柔甜美,她與老姊的人像極了生命共同體,互相支持與陪伴,有事call一call沒事晃一晃的經常孟不離焦的同進同出。他們各自有家庭及小孩,發生家庭大小事也都彼此陪伴聊療出主意。他們像是雙生姐妹花,陪伴彼此度過許多疼痛失眠的夜晚
父親過逝時,必須要處理戶籍登記死亡之事,便開始了一段家族祕密大揭露之旅。老弟到了宜蘭戶政事務所,找到了父親來台落戶籍的地方:宜蘭。 找到原始戶籍時,老弟在戶口資料名簿上發現一個陌生人的名字—─王美惠。「王美惠」是誰?是父親在外的私生女嗎?為什麼父親在世時完全沒提過?父親對母親是不忠誠的?當時老弟抱著滿腦子問號離開了。家族聚會時老弟鼓起勇氣問:「王美惠」是誰?為什麼會出現在戶口名簿上?她是不是爸爸在外面的小孩?現在她在哪裡?年紀應該很大了吧?大姐笑出聲,原來,「王美惠」才是家中大姊。那時父母剛來台灣,想要小孩,便領養了一個小女嬰,是個歪頭寶寶,但媽媽很愛她,可是後來拉肚子太厲害,就走了,之後才生了大姊。這時姊姊突然大聲的出聲:「我就知道我跟大姊不一樣,我是巨蟹座,不是雙子座。」這個真相大了個白,也讓困惑不已的巨蟹座姊姊,偽裝雙子座活了幾十年,老戶籍謄本還真的很神祕啊!縱使不同星座,也不會影響她們之間這幾十年來的真實感情,所以情是真的,星座性格是假的,主導權還是在人物自己手中呀!
現在,這兩位可愛的姐妹花,家中肥皂劇已經變成good TV和旅遊頻道了,不再強烈與震撼人心了。經常去榮民之家,唱歌跳舞給老人家看,綵衣娛親 。
想想,誰有勇氣拿起最猛烈剛強的劇本?誰人能擔綱演出撕心裂肺的角色,誰敢選擇最複雜衝突最大、困難重重,整個人生都一直在困境中打怪的人物呢?
我只敢在表演中挑戰這些衝動、演器捐的人、演腦死兒子的媽媽、演兒女都是同性戀的母親、演三個子女被殺內心掙扎廢不廢死的母親、演兒子摔飛機的母親、演弟弟得愛滋的姐姐、演吸毒、罹癌、先生外遇的太太,癌末的教授等等,但那只是我的平行宇宙人生,在那個世界裡,我可以飛天遁地的演死演活演生演死的表現,深入其角色的內心精髓,卻因我明白,那是戲,假的。但戲假情卻是真實的如假包換。下戲之後,明早醒來,我又回到我「王琄」的真實宇宙,平淡、簡單、自律愛惜自己的世界。不要驚濤駭浪的生活劇情來刺激自己的存在價值,召喚世界目光:看這裡,看這裡。世界上最強大的戲碼,最好都不要找上我,因為我心臟負荷不了呀!
戲劇與人生,虛虛實實,那條界線也不是那麼明確、清晰了,多的是互相滋潤與學習吧!將人生中的探問及思考,企圖放進戲劇及角色內在,豐潤它。而角色似乎也有自己的生命力量,讓我有新的體會及對他人生活處境有了同理,開拓了有限的生命視野。
#週末生活通
#趙婷
鄧麗君死亡照片 在 對我說髒話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他表情多,講話飛快,自爆糗事,簡直像談話節目的通告藝人,但他的資歷著實驚人:北大法律系畢業,23歲入香港巴克萊銀行當分析師,月薪港幣6萬元,25歲被香港天行集團網羅,擔任董事長總經理,月薪港幣10萬元,29歲繼任DD行政總裁,漂亮履歷溯及既往,必然有對高瞻遠矚的父母或顯赫的家世了?「沒有欸,我家就普通家庭,我在永和樂華夜市長大。我媽台中人,我爸馬來西亞華僑,做進出口貿易,念完大學留在台灣就變台灣人了,我念南山高中,以前就笨笨傻傻的,成績中下,人生也沒大志向,只想說有誰可以靠一下,就去靠個誰。」
台灣長大,北京讀書,香港工作。25歲,坐擁維多利亞海景辦公室,不含紅利,月薪港幣10萬元。再一次問他幹了什麼事?他又講開始講糗事。說自己銀行從業人員證照考了3次,在銀行不會EXCEL,一加一奇怪怎麼跑不出二,喔,原來忘了按等號哈哈哈。他習慣把自己講成《哆啦A夢》裡的大雄,一路跌跌撞撞,但人生卻像搭直升機平步青雲,我生氣了:「天啊,你不會是那種考試前一晚念得要死要活,隔天卻跟大家說你都在看連續劇,沒念書的那種人吧?不然別人怎麼不會有你這樣的好運?
舞台上說要有光,就有了光,鄧麗君在布幔後冉冉現身了。歌姬輕唱〈我只在乎你〉〈漫步人生路〉,歌聲甜美而善良,一如往昔。我座位後掌聲拍得最響亮的,是鄧家三哥鄧長富。歌姬過世22週年前夕,問再見妹妹身影是何感想?他拍拍我的肩膀說「蠻好的。」
今日君再來,歌聲是舊日嗓音,而台上佳人倩影卻是科技產物,乃數字王國電影特效公司(Digital Domain,簡稱DD)利用全息投影投放在舞台的3D影像。復活大明星的概念出自該集團CEO謝安,他說數字王國擁有鄧麗君10年肖像權,換句話說,他可以讓虛擬天后在演唱會上與周杰倫同台演出,也可以演電影、拍廣告,宛如永生。
製造魔法的DD是美國前三大電影特效公司,是詹姆士・柯麥隆1993年為籌拍《鐵達尼號》所創。它在《變形金剛》《明天過後》毀滅了地球,於《班傑明的奇幻旅程》讓布萊德・彼特返老還童,也讓保羅・沃克在《玩命關頭7》起死回生。然而2012年,DD宣告破產,被香港奧亮集團以港幣3億2,900萬元併購。
隔年,29歲的謝安奉命前往加州整頓,當時,他的工作跟《麻雀變鳳凰》的李察基爾一樣,四處收購公司,整併,然後轉賣,然而,假使人生是一部電影,他的好萊塢征服記第一個鏡頭,只有他被晾在DD前台枯等一個小時。
「前台噢,我還記得是一個男的,一手啃著漢堡,一手喝奶昔,就叫我坐在那裡等,我想他們應該是要給我一個下馬威。」DD歷任CEO除了柯麥隆,還有麥可・貝,一字排開都都是一等一的戰將,未滿30歲的謝安掌管兵符,且上任第一件事就是裁員400人,底下人自然是不會有什麼好話的。員工欺生,寄死亡恐嚇信給他;排隊等著修理他的,還有美國媒體,好萊塢當地報紙挑了一張他最醜的照片放在鐵達尼號沉船旁;網友把他跟金正恩相提並論,說就是靠個有錢老爸,買來一個公司讓他玩玩。
4年過去了,他帶領DD走出北美,自王雪紅陣營挖走了曾任HTC執行長的周永明,併了謝霆鋒的後製公司,數字王國版圖橫跨印度、兩岸三地,反過來把母公司改了名字,繼任母公司CEO。
問他到底做了什麼?「講那些成功的話,都是事後諸葛,講一些失敗的例子好了。我第一次對員工講話喔,1,000多個老外緊張死了,請了助理去買了威士忌,上場前一個小時就喝了半瓶。好啦,飄飄然地上場,從頭到尾我講了40分鐘,沒緊張,覺得講得很好,Q&A還歡迎大家問我問題,欸,很奇怪,沒人舉手,我很高興回到辦公室,跟公關的頭頭說我第一次演講還不錯啊,都沒人有問題。公關臉都黑了,因為我喝醉了,講話大舌頭,他說『沒人聽得懂你在講什麼。』」
他表情多,講話飛快,自爆糗事,簡直像談話節目的通告藝人,但他的資歷著實驚人:北大法律系畢業,23歲入香港巴克萊銀行當分析師,月薪港幣6萬元,25歲被香港天行集團網羅,擔任董事長總經理,月薪港幣10萬元,29歲繼任DD行政總裁,漂亮履歷溯及既往,必然有對高瞻遠矚的父母或顯赫的家世了?「沒有欸,我家就普通家庭,我在永和樂華夜市長大。我媽台中人,我爸馬來西亞華僑,做進出口貿易,念完大學留在台灣就變台灣人了,我念南山高中,以前就笨笨傻傻的,成績中下,人生也沒大志向,只想說有誰可以靠一下,就去靠個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