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鄉村定義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鄉村定義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鄉村定義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鄉村定義產品中有178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Patreon我的香港回憶 014】據叔父回憶,祖父認為雖然同樣是日本佔領,但日軍佔領大城市的暴虐程度,比佔領鄉村高很多,南京大屠殺固然是顯著例子,而城市缺乏鄉村的戰略縱深,也令人更難以打游擊方式自保。於是,他就和祖母、與及剛在香港出生的大兒子,又走回鄉下避難。後來日軍把東南半壁交予汪精衛政權管...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萬的網紅范琪斐,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上個禮拜我們提到,美國總統川普民調直直落,可能讓對手拜登躺著選都會選上,結果這幾天美國大選又出現超級戲劇化的轉折,那就是連川普的狂粉、美國饒舌歌手「肯伊威斯特」(Kanye West)也宣布參選。威斯特要選,我會考慮投給他喔。先不要講威斯特講過的話,是連川普都目瞪口呆,更厲害的是他老婆「金卡戴珊」(...

鄉村定義 在 彭紹宇 Wenny Peng / Peng Shao Yu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9-16 10:22:01

#半熟倫敦 #EP19 #英國人的酒吧日常 #聯合副刊專欄 #BritishDrinkingCulture 來到倫敦之前就對英國的飲酒文化時有所聞,似乎得踏入酒吧,才能真正走入在地人的娛樂生活。當我第一次和學校同學見面時,就是約在酒吧,在那之後的生活也時常到酒吧報到,往往在這裡能讓人卸下心房,放鬆...

鄉村定義 在 T I N G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9-10 05:41:22

《生活即藝術》回到人的原點,就能體悟到美。#你今天好嗎? 「家是讓你可以放鬆自在、活得像人的地方,家是因為住在裡面的人有自己的渴望、自己的感覺,才會有自己的風格。」---蔣勳老師。 #你對美的定義是什麼?高級昂貴的名牌?獨一無二的手工作品?家傳古董有故事的餐盤?佳士得拍賣上千萬的藝術品?時裝周每...

鄉村定義 在 數位外交研究室 Digital Diplomacy Lab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9-16 10:22:16

#一週國際社群時事|08/14 - 08/20 ⠀ 1️⃣ 恐怖組織 or 政府當局?塔利班奪權成社群新挑戰 ⠀ #塔利班奪權成社群媒體新挑戰 911 事件後,美國率領北約推翻當時掌權的阿富汗民兵組織 #塔利班 (Taliban)。今年 5 月美國總統拜登宣布自阿富汗撤軍,沒想到美軍...

  • 鄉村定義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9-16 19:01:24
    有 277 人按讚

    【#Patreon我的香港回憶 014】據叔父回憶,祖父認為雖然同樣是日本佔領,但日軍佔領大城市的暴虐程度,比佔領鄉村高很多,南京大屠殺固然是顯著例子,而城市缺乏鄉村的戰略縱深,也令人更難以打游擊方式自保。於是,他就和祖母、與及剛在香港出生的大兒子,又走回鄉下避難。後來日軍把東南半壁交予汪精衛政權管治,也確實比日本直接佔領時,管得有秩序。反而香港一直被日本單獨治理,設置「香督」,而沒有併入汪政權,因為日本也要利用香港這個國際「白手套」便宜行事......

    與此同時,日本也在香港推行「歸鄉政策」,即「鼓勵」住在香港的華人返回鄉下,以減低戰時城市物資的消耗,以「建設美麗新香港」,同時也是驅逐一大批潛在間諜人員。日治香港的一個重要政府機構,就是「歸鄉指導委員會」,說是「指導」,其實就是強迫。根據「香督令四十號」,誰要歸鄉是這樣定義的:「所有沒有工作或居留證的人士,都必須離境」,「違者將受三個月以下監禁或處以五百元以下罰金」......

    ⏺全文見Patreon
    https://www.patreon.com/posts/56117219
    ▶️李龍鑣:我在汪精衛政權下生活的日子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dC-4SWxxpk

  • 鄉村定義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8-31 16:47:25
    有 2,168 人按讚

    《飛出了戰爭:一個結束,與另一個開始》

    美國最後一次從阿富汗起飛的航班,留下了許多未兌現的承諾和阿富汗未來命運的問號。

    美國歷時最長的戰爭以毫不客氣、也毫不掩飾所有缺陷的方式結束。

    喀布爾國際機場跑道上滿是垃圾,阿富汗人想離開、卻走不了的人們繼續徘徊在機場大門外,他們對未來充滿恐懼與不安,正如這個國家的未來也充滿了問號。

    美國人,走了。這曾經是許多阿富汗戰士的渴望,也是許多平民特別女性的恐懼。

    美國最後一班飛機,提前一天,8月30日,下午三點起飛。那天夜晚,塔利班勝利地向夜空開火,這一次炮火代表的是慶祝,不是殺戮。

    離開的最後一天,兩名美國海軍陸戰隊員於喀布爾國內航站樓中,昏暗的燈光下,與塔利班戰士握手。

    一排處於飢餓且脫水的阿富汗人,登上了灰色飛機,他們是最後被撤離的阿富汗人。在幸運的指間之間,這架飛機帶著他們遠離死亡威脅,也同樣走向不確定的未來。

    對美國人和西方盟友,噩夢結束的日子在星期一终於到來。再留下來,誰也不知道還有多少難民,多少恐攻。

    但結束不等同和平:它往往只代表這個任務,這場戰爭無以為繼了。

    最後一天,曾經於815塔利班入城喀布爾後保衛哈米德卡爾扎伊國際機場的數千名美軍,也是在波濤洶湧的情況下陸續起飛,離開。

    離開不只是機場,包括一個到後來不知為何而戰的戰場。

    一架又一架笨重的運輸機,在最後幾個小時內,「飛出了戰爭。」

    與之前被擊敗的蘇聯軍隊不同,美國人的遺產並不是一片佈滿被毀壞的裝甲車殘骸。

    相反的,他們留下了提供勝利者塔利班精銳的武器和裝備。這是 20 年和 830 億美元,美國裝備阿富汗軍隊和警察部隊,一個「意外的禮物」。

    但阿富汗也再次進入了另一個循環。

    這個循環已經反復定義了過去 40 年的暴力和動盪史。

    自 1979 年蘇聯入侵以來,這是第五次,一個舊秩序崩潰,另一個新秩序建立。但每一次新秩序都伴隨著復仇、清算:最終又跌入另一場混亂和戰爭的循環。

    阿富汗的未來現在由塔利班決定。他們是否會像 1996 年一樣,從一群爭鬥的軍閥手中奪取權力,並且延續復仇的循環?

    還是真正接受其領導人最近幾天承諾的新道路: 一種對過去的接受與和解。

    難題不只留給塔利班,也留給美國。

    自從賓拉登和基地組織在 2001 年 9 月 11 日對美國發動恐怖攻擊美國總統小布希宣布美國揮軍阿富汗、作為全球反恐戰爭的第一步以來,近 20 年:而現在,美國如何界定與它在 2001 年全力推翻的政權,新的關係?

    對於美國人而言,那同樣是一個對於過去報復或和解的選擇。

    當然,美國還得面臨過去廿年在中東地區種下的仇恨種子,那包括了阿富汗、伊拉克、敍利亞、利比亞⋯⋯任何國際恐怖主義威脅,隨時可能捲土重來,攻擊並復仇美國。

    美軍撤離,塔利班執政,或許從此之後,阿富汗的農村可以是寧靜的,他們發生空襲的可能性大幅減少。

    夜深人靜時,再也沒有匆忙掩埋的路邊炸彈,政府車輛爆炸或只是擠滿一般平民家庭的小巴士遭火箭攻擊,全家死亡。

    但阿富汗人們也普遍擔心,隨著美國人的真正消失,塔利班統治的真實面貌將是什麼?

    人們也會擔心,在塔利班只會戰鬥不會執政的情況下,政府官僚體系的崩潰,阿富汗混亂的局面,阿富汗很難修復的經濟、基礎建設毀滅和糧食短缺及伴隨而來致命的飢餓。

    美國在阿富汗的衝突雖是一場曠日持久的戰爭:但撤軍,不是突然決定的,它已藴釀多時。撤離阿富汗,早在 18 個多月前已由川普政府確定了。當時川普政府與塔利班簽署了一項協議,撤軍時間表比拜登更早,2021 年 5 月 1 日前從該國撤軍。

    「和平協議」中,作為交換,美國釋放戰俘,塔利班同意停止攻擊美國人,並阻止基地組織和其他恐怖組織在該國避難。

    但事實上,和平協議忽略了一件事:與世界上最先進的軍隊作戰多年後,塔利班的影響力,已成倍增加。他們佔領偏遠關鍵戰區的前哨和檢查站,鄉村地區,主要道路。

    今年年初,塔利班更進一步,已佔領幾個主要城市。

    當時的美國正在爭論拜登政府是否可以上任,川普正在美國本土全面反擊他沒有敗選。

    誰也沒空理睬塔利班。

    直到危機,全面且無情地攤開在所有人的面前。

    當拜登總統和北約在 4 月宣布美國和聯軍將於9 月 11 日撤出時,塔利班已經攻佔一個又一個地區。

    對於美國扶植的阿富汗安全部隊要麼投降,要麼成群結隊自己解散。

    於是,如螺旋般發展,很快的,阿富汗省會城市也被塔利班圍困。

    儘管拜登和其他美國高級官員一直認為美國空軍和阿富汗軍隊加起來人數接近 30 萬人:但據美國官員私下稱,在最後幾天,阿富汗安全部隊逃的逃,自行解散的解散,軍隊的總數僅剩原來的六分之一。

    阿富汗軍隊逃離的不僅僅是戰鬥,包括絕望。

    另一個美國人很少注意到的是美國早已悄悄不知不覺減少部隊。但這件事卻深深影響阿富汗政府及軍方。他們明白一件真相:美國自 2009 年 12 月以來,在阿富汗一直處於撤軍階段,早在歐巴馬總統時期,數萬軍事人員已於美國對抗ISIS時,也就是2014 年起自阿富汗撤離。

    從那時起,阿富汗人和美國在阿富汗的盟友,一直處於警覺和猜疑的階段,各方都努力確保他們的未來和他們的商業利益。

    這種不確定性加劇了西方所譴責的阿富汗官員腐敗,但諷刺的是美國仍然繼續用數十億美元養活他們,一廂情願期待阿富汗政府可能以某種方式改變,自立自主。

    現在,從戰爭的金庫中汲取養分的阿富汗前政治家、前企業家和前社會精英們,最終都逃離了。

    最後一架美國軍用飛機起飛,留下至少 100,000 名有資格在美國重新定居的阿富汗人,因為他們曾與美國人一起工作。

    撤離工作開始於 7 月,當時對幾千名阿富汗人美國尚進行有序而適度的撤離:但隨著喀布爾於 8 月 15 日崩潰,情勢急遽變化,終而演變成一場世界末日的出逃。

    人們棄車行走至機場:美國軍隊以紅外線監控機觀察人群是否帶著炸藥,但人太多了,多到曾經踩死了小孩,多到紅外缐沒有發現那名超級炸彈殺手。

    回憶15天來,瘋狂想逃離的阿富汗人從運輸機腹部墜落,包括8/15日那天直升機以轟隆聲倉惶撤離了美國大使館。

    阿富汗在喀布爾當地美國大使館,是世界上最大的外交使團之一。

    當西貢淪陷,直升機被當地人互相以一隻手和一隻手拉扯,最終人掉入大海的疏散悲劇場景,阿富汗的撤離讓人想起了前一代美國戰爭的場景。

    “我們與塔利班有著互惠互利的關係,”一名阿富汗士兵諷刺地說。

    他在夜深人靜時擠在機場人海附近,手持標牌、文件和合法護照,美國士兵手持步槍以手電筒照亮,他們被美軍大喊大叫,要求他們停止前進並返回。

    其中一個人被一串帶刺的鐵絲網夾住,驚慌失措的家人趕緊將其拉了出來。

    一年前,或十年前,或 15 年前,塔利班是林木中的影子,看不見的幽靈。他們將美國、北約和阿富汗軍隊面前的地面,變成了佈滿地雷的地獄。每往前一步,心中都得提出一個問題,如果前面的朋友突然被地雷炸成兩半怎麼辦——哦,止血帶放在這裡,他的血型是O型陽性。

    然而,在美國這場戰爭的最後幾個小時,塔利班已經不是躲在森林的幽靈,他們就在該國首都,就在總統府,就在機場大門的另一邊。

    他們突然變成無處不在,塔利班的黑白旗幟圍繞著美國僅控制的機場陣地,圍繞著人群,最後是由他們製定時間表,逼美國人結束戰爭——而不是按照美國人想像的911。

    對於在戰爭最後幾週駐紮當地的美軍而言,他們的任務已不再是巡邏、平反叛亂行動或清除地雷。

    他們不再攻擊塔利班武器藏匿處或炸彈製造商,因為炸彈製造商及其指揮官,現在正控制著這座城市。

    年輕的美國士兵和海軍陸戰隊的任務是設法幫助那些有幸抵達機場大門附近的人:他們把人拉過門檻,到達未來可能過上更好生活的地方。

    當然有時那些阿富汗人並沒有合法的文件,被拒之門外。再多同情,也不得不拒絕。

    美國人在最後幾個小時,再次面臨軍事損失——13 名美國軍人,週四在伊斯蘭國恐怖襲擊中喪生。當時美國士兵試圖對一群拿著文件的阿富汗人進行分類,以供撤離:而這些人中,有一個自殺炸彈客,於是近 200 名阿富汗人在同一場恐怖襲擊中共同喪生。

    這是一場毀滅性的屠殺。

    在卡達、科威特、德國和美國,數以萬計的阿富汗人如今坐等在基地,他們已經遠離塔利班新政府的陰影,但他們也不確定何時或如何到達美國。

    在美國,歷史學家和分析家將回顧美國為什麼失敗?解決方案和被誤導的戰略是什麼?也許美國人民會要求對成千上萬的生命和花費的數兆美元負責,為什麼這場戰爭的結果是塔利班最終重新掌控局面,甚且比 20 年前更強大?

    也許他們不會在乎,而是關注受到戰爭深刻影響的美國,能否繼續前進——包括政治、經濟和個人。

    至於留在阿富汗這個擁有 3800 萬人口減去最近幾週逃離或死亡的數千人的國家,他們所能做的就是向前看,問自己及任何願意傾聽他們的人:接下來,阿富汗會發生什麼?

    https://www.nytimes.com/2021/08/30/world/asia/us-withdrawal-afghanistan-kabul.html?referringSource=articleShare

  • 鄉村定義 在 彭紹宇 Peng ShaoYu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8-22 08:47:00
    有 84 人按讚

    #半熟倫敦 #EP19 #英國人的酒吧日常
    #聯合副刊專欄 #BritishDrinkingCulture

    來到倫敦之前就對英國的飲酒文化時有所聞,似乎得踏入酒吧,才能真正走入在地人的娛樂生活。當我第一次和學校同學見面時,就是約在酒吧,在那之後的生活也時常到酒吧報到,往往在這裡能讓人卸下心房,放鬆聊天,並不只是簡單愛喝酒如此而已。

    酒吧對英國人有多重要呢?只要剛過正午,途經市區酒吧便有很大機率是滿客,當英格蘭宣布解除封城,新聞上人們敲鑼打鼓、倒數計時慶祝開放的場所,也是酒吧,就能知道酒吧對英國人而言超超一般社交場所,英國人不能沒有酒吧。

    雖然通稱為酒吧,但在英國其實有多種名稱,雖然彼此界線並不嚴謹,也沒有明確定義,但為了方便理解,可分為Pub、Bar和Club。

    Pub是最常見、較單純賣酒的場所,也會賣一些簡單的小食物,許多Pub歷史悠久,內部裝設以木製為主,帶有年代感的優雅,音樂古典,在鄉村裡常常是社區聯繫感情的中心,如我先前到多佛旅行,社區內的Pub便動輒四百多年以上歷史,酒精伴隨人情一代傳承一代。

    相較於Pub,Bar則更為現代化一些,常放流行音樂帶動活潑氣氛,是英國人看球賽、大聲聊天的地方。就像今年英格蘭打入足球決賽,許多運動酒吧一夕被預約額滿,人們享受聚集在一塊大聲吶喊的過癮,並且風行一家喝完換去另一家的「巡酒文化」,這攤我請客,下攤則換你埋單,延續那股激情。

    特別的是,Bar的「玩法」有很多種,我去過運動酒吧(Sports Bar)、爵士酒吧(Jazz Bar)或兼具娛樂的桌球酒吧(Ping Pong Bar)等等,在框架外碰撞出新體驗,相當有趣。最後,Club則較偏向我們熟悉的「夜店」,營業時間更晚也更昂貴一些,人們主要在裡頭跳舞,當然也有許多不同主題的Club,每到周末晚上,倫敦街頭便愈夜愈熱鬧。

    雖然在超市裡能便利地買到酒精,英國人仍舊愛去酒吧,有時不見得是喜歡喝酒,而是用完餐後的延續,也是彼此能好好交流的地方。比起分量較大的啤酒,我更常點一杯調酒(Cocktail)或粉紅酒(Rosé),在酒吧裡和朋友談天,除了欣賞酒吧陳設,也同時觀察周遭客人與他們的表情,如在市區Soho一帶的酒吧多為年輕族群,音樂嘶吼,熱情嘈雜,活力奔放,但只消走個幾分鐘路程來到靠近河岸的學區,附近酒吧客群年齡層明顯更年長,也較為安靜、典雅。

    有機會的話,不妨在酒吧裡感受英國日常,看見比想像更多的英國生活。

    網頁版:https://reurl.cc/KA7W9m
    #MediumWellLondon #22AUGUST2021

    IG: www.instagram.com/pengshaoyu

  • 鄉村定義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0-07-10 22:00:17

    上個禮拜我們提到,美國總統川普民調直直落,可能讓對手拜登躺著選都會選上,結果這幾天美國大選又出現超級戲劇化的轉折,那就是連川普的狂粉、美國饒舌歌手「肯伊威斯特」(Kanye West)也宣布參選。威斯特要選,我會考慮投給他喔。先不要講威斯特講過的話,是連川普都目瞪口呆,更厲害的是他老婆「金卡戴珊」(Kim Kardashian),金卡戴姍很多照片就是要突顯她的美臀,所以她當第一夫人這是表示大屁股要全球大流行了嗎?想選大家都可以選,這就是民主國家嘛!但最近有另一個國家,是真的「躺著選」,那就是俄羅斯。

    俄國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推動的修憲公投,7月1日深夜落幕,公投案獲得78%選民支持、壓倒性勝利,已經掌權20年的普丁如願以償把他的總統任期限制「歸零」了,可以再選兩次,最多當到2036年。我們姑且相信選舉公正客觀好了,那到底強人普丁是怎麼把這些「戰鬥民族」的毛順得服服貼貼的呢?

    講到蘇聯情報機構KGB出身的普丁,大家腦海中第一個畫面一定是他有事沒事就打赤膊秀肌肉,滑雪、冰球、賽車都難不倒,甚至還會開戰鬥機,只差沒有單挑過哥吉拉而已,看得姐姐妹妹心癢難耐,還被不少男性當成榜樣,67歲這樣不錯了,只比我老公蘿蔔頭差一點而已。

    有關普丁的生平,大家估狗一下都找得到,但是因為俄語真的太難了,讓外界對普丁或是這個國家往往一知半解,可能都覺得他就是極權獨裁,但人民難道不會反抗嗎?今天我們就試著從不同角度,帶大家認識這名「現代沙皇」是怎麼樣打造出「俄國特色民主」的,我們先來解釋普丁上台前的俄羅斯政治生態。

    1991年蘇聯垮台,民主自由的西方思想,席捲整個俄羅斯社會,沒有人想要再走回蘇聯老路,但是俄國第一位總統「葉爾欽」(Boris Yeltsin)率領的新政府,缺乏資本主義的經驗,一連串錯誤的政策,導致經濟幾乎崩潰、寡頭貪汙腐敗、貧富差距惡化、國力急速衰弱。當時西方國家對俄羅斯態度冷淡,也讓俄國人覺悟,抱西方大腿不見得能解決問題。

    1999年「葉爾欽」欽點普丁為接班人後,在當年底就無預警辭職下台,2000年接下燙手山芋的普丁,一方面重新建立民主法治,另一方面凝聚國內向心力,主打「讓俄國再次偉大」,首要任務就是解決經濟危機。

    和一些「強盛大國」單看國家整體GDP的做法不同,普丁重視的是「人均GDP」,把改善人民生活水準當作國家發展的重要關鍵,而並非只在乎國家力量,這也是普丁廣受人民支持的主因之一。

    普丁上任時就喊出GDP「保八」,目標擺在15年後人均GDP達到葡萄牙水準。雖然2008年遭到金融海嘯衝擊,但普丁在位其間剛好遇到史上最高國際油價,俄羅斯靠著出口原油賺進大把鈔票,到了2011年,國內貧窮人口少了一半,平均月薪漲了8倍,達到640美元(約當時的1.8萬台幣)。2013年的時候,俄羅斯人均GDP已經來到2萬4,300美元,逼近葡萄牙的2萬5,600美元,就算他達標了。但俄國太依賴石油、天然氣等原物料出口,所以2014年左右國際油價開始下跌,俄羅斯經濟也就跟著溜滑梯。雖然2014年併吞克里米亞事件遭西方經濟制裁,導致俄羅斯人均GDP暴跌,但購買力平價並沒有受到太大影響,對老百姓生活水準衝擊有限。

    普丁上台後,就立刻把葉爾欽時代下,寡頭所把持的媒體大規模「收編」,把民營電視台一部分股東趕走,再安插自己認可的人馬進去,或是逼媒體賣掉股權,再讓自己信任的企業去接管,3個月內就全面控制了媒體,第一個陣亡的是經常批評政府的獨立電視台NTV,當年它有1億多個觀眾,全國覆蓋率高達70%。

    這麼做不但能「耳根清靜」,還能掌握話語權,大肆宣傳政府對外的軍事行動,我們如何碾壓了恐怖分子之類的,藉此提升普丁的形象和支持率,同時定義誰是國家公敵。

    探員出身的普丁,也非常懂得利用軍事力量秀肌肉,1999年,普丁還是葉爾欽的總理時,莫斯科等城市接連發生公寓大樓爆炸案,普丁立刻把矛頭指向車臣分離主義恐怖分子,下令對車臣發動空襲,後來俄國和車臣間的衝突,成為普丁當總統之後的重要議題;
    2008年喬治亞出兵單方宣佈獨立的「南奧塞提亞」,普丁就以「保護國民」為由,與喬治亞開戰;2014年更出兵烏克蘭東部,併吞克里米亞,雖然引來歐美制裁,G8成員資格也被拔掉,但這些行動卻讓俄國人感覺到,蘇聯時代「超級強國的輝煌」再度降臨了!

    對外可以用拳頭,對內就要用計謀,普丁上台後,就先調整了國會立法程序,最重大的轉變就是把小黨派進入俄國國會「國家杜馬」的門檻提高了,這讓國會派系大幅減少,普丁的執政黨就輕而易舉掌握國會多數,進而掌握立法權。2012年起進一步把門檻提高到7%,也就是政黨必須贏得7%以上的選票才能進入國會,比一般民主國家的門檻5%高很多,例如我們台灣就是5%,而歐盟的建議標準是3%。

    不過立場親歐美的反對派,在蘇聯瓦解後就缺乏民眾支持,所以7%的門檻對他們來說比登天還難,連國會的邊都沾不到。排除眼中釘之後,普丁又善用執政黨優勢,聯合其他派系,例如讓俄國最大在野黨「俄羅斯共產黨」,以及各種工會參與決策,到最後只有反對派被排除在外,所有的政治力量都被普丁納入決策圈,「俄共」也被酸成是「官方扶植的唯一反對黨」。

    但是不要以為俄國像中國一樣,人民一罵政府就馬上被消失,其實俄國人對普丁的批評聲浪從來沒少過,過去也曾發生萬人示威,但反對派就是沒辦法得到社會多數的支持。主要原因有兩個:

    第一是社會保守。俄羅斯是一個東正教國家,超過七成的民眾以不同程度信仰東正教,就連普丁本人也是東正教徒,而且還和教會關係十分良好。偏偏反對派多半都是一些親歐美的精英團體,他們的政治主張對於相對傳統的東正教社會來說太過激進,反而造成反效果,都會區的人都不見得相挺了,鄉村地區的民眾更是不可能支持,甚至不清楚他們的主張。

    例如2012年俄國女子樂團「暴動小貓」(Pussy Riot),在教堂祭壇舉行反普丁的非法演出,最後遭到起訴判刑,結果有高達九成五的民眾認同政府對她們的懲罰行為,也讓反對派的形象受重創。
    第二就是政治歷程。剛剛提到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的外交政策,原本是全面倒向西方,甚至希望加入歐盟和北約,但歐美國家並沒有給予俄國相關協助,加上葉爾欽「弱化政府權力」的政策失敗,直接導致歐美的自由主義,在俄羅斯幾乎沒有市場。

    那麼普丁到底是挺民主,或是純粹想獨裁呢?其實普丁是靠著高民意支持度,走過執政20年的,也從未質疑過俄羅斯的民主體制,只能說他的手段非常高明,雖然鐵腕,但是也很會「摸頭」!

    過去反對派幾次大規模抗議,最後普丁都會順應民意做出一些讓步,例如2011年國會選舉引爆長達一年半的反政府示威,普丁就妥協把國會席次門檻降到 5%,2018年的年金改革遊行,最後也同意延後實施的日期,2019年莫斯科爆發反政府示威,導致超過800人被捕,結果普丁透過發言人譴責警察過度武力,不只耍肌肉,也非常懂得安撫民心。

    現在就來看看普丁這次修憲修了什麼,基本上分為三大主軸:第一是加強「普丁化」的國家意識形態,首度在憲法裡提到「上帝」,也特別強調俄羅斯民族與俄羅斯語的「建國地位」,以及敬老尊賢,反同婚之類的主張。

    第二是細節國策入憲,把提高最低薪資和保障年金改革等,都納入憲法修正案。同時強調國際法不再優先,一切以俄國憲法為主,還規定所有高級公務員都不得有雙重國籍或綠卡,想選總統必須住在國內25年。

    第三就是比較受爭議的「總統權力限制與改革」。普丁2000年上台後連任一次,2008年任期屆滿後,找好麻吉「麥維德夫」(Dmitry Medvedev)幫忙卡住總統寶座,他自己跑去當總理,過過水又是一尾活龍,2012年普丁再度選上總統,還把總統任期從4年改為6年,照理來說任期2024屆滿就不能再當了,但這次修憲後等於普丁先前當的任期統統不算數,2024年屆滿後自動reset,他又可以再選兩次,一路當到2036年,83歲卸任後還享有終身免責權,平安下莊!這次修憲帶有強烈的宗教味、愛國心和民族主義色彩,但所有政策統統綁成一起,不能拆開來投票,有些民眾儘管不支持普丁繼續掌權,但為了自己的薪資和養老金著想,只能含淚投下贊成票。

    歐美國家一向鄙視「俄羅斯版」的民主,笑他們是假民主真集權、鬧劇一場。許多人都覺得,俄羅斯好不容易轉型成民主國家了,為什麼要重回威權老路,但這個問題恐怕一開始就不存在,因為在普丁的帶領下,俄羅斯特色民主,也就是「有限的民主」,或許本來就不是普世價值中的那個模樣。
    今天琪斐大放送的關鍵字是:
    #普丁變沙皇?

    #俄國特色民主

    --------------------------------------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每周四晚間8點55分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0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 鄉村定義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0-01-03 20:00:10

    本集主題:「合作課:從我到我們的團隊練習」介紹
           
    訪問作者: 吳緯中
       
    內容簡介:
      無論孩子未來想成為什麼、完成什麼,
      他們終究會發現──不能沒有彼此!
      
      24堂從「我」到「我們」的合作課,改寫孩子對「贏」的定義!
      
      明日的世界不像一塊巨大的披薩,大家瓜分屬於自己的一塊;
      比較像鄉村喜慶的辦桌,呼朋引伴、邀請愈多人,吃得更津津有味。
      
      當世界各地的創新教育都在談合作與帶得走的能力,
      我們的教學是否有跟上腳步、培育未來的人才?
      到底要教孩子什麼,才能讓他們得以存活、適應,甚至創造未來?
      
      在過去,競爭是唯一能殺出血路的方法,
      但未來應該重新定義「贏」,
      贏不是你死我活的爭搶,而是互助互利求共好,
      讓每個人都找到適合的路,透過合作共創美好。
      
      在本書中,吳緯中老師分享這些年來,身在開放教育的第一線,
      陪伴孩子學習自主、合作、關係處理的深度對話,
      那些無數次讓他錐心刺骨、深夜難眠的故事。
      
      他透過彼得思教育法(PTS Education)開啟師生對話,
      從傾聽、協助孩子找回目的感、恢復與他人關係等,
      讓孩子找到自己,發展出屬於自己贏的姿態!
        
    作者介紹:吳緯中
      台北市私立開平餐飲學校教師,與妻子念兒育有一雙兒女。
      
      過去對體制失望的他,曾立志「這輩子絕對不會當老師」,卻在換過各種職業、33歲之際,成為一位菜鳥老師。當老師的第一年,他不太敢跟別人說他的老師身分,因為覺得自己從學生身上學到的,比他所給的更多。
      
      在學習當老師的過程,他也有許多跌撞,曾因太想準備「完美」的教案而身心失衡;如今,在開平餐飲學校、彼得思教育(PTS Education)的持續滋養,以及學生帶給他的諸多反思中,他領悟到,好老師的定義,不是準備一個完美的課程,而是準備面對一個又一個不同的人。
        
    出版社粉絲頁:親子天下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 鄉村定義 在 BrianCuisine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6-09-01 07:58:14

    Quiche在不萊嗯所居住的加拿大法語區,算是一道相當普遍的料理,她的發源地正是美食國度法國,所以在中文裡我們大多會直稱她為法式鹹塔(派)。無論是用英文或法文字義來搜尋翻譯Quiche,它被會被解釋成為蛋餅,當然不是台灣那種早餐蛋餅。要更精準定義Quiche這道料理,它應該是以蛋液混合了起司(通常是帕馬森起司-Parmesan cheese),並填入不同餡料所製作出來的一道鹹味烘培。

    比較常見的配方是「洛琳鄉村鹹派」,那是鄉居生活中相當容易取得的食材培根與洋蔥,混合了蛋液所烘烤出來的一道鹹味食譜。不過不萊嗯今天要推薦給大家的是過去經營咖啡館期間,店裡賣得最好的口味配方「義式培根陽光番茄鹹塔」。這不僅是當時店址所在地的義大利人偏愛,不萊嗯還曾經帶它出征過一場為40幾人所舉辦公司耶誕晚宴,而受到大力推崇的超完美配方呀!

    * 使用塔模:直徑-24cm / 邊高3.5cm

    完整配方與操作說明:http://www.briancuisine.com/?p=3805
    法式鹹塔皮製作與配方:http://www.briancuisine.com/?p=3793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