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鄉愿的意思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鄉愿的意思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鄉愿的意思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鄉愿的意思產品中有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0萬的網紅厭世哲學家,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現在講「王陽明」,大家心中浮現的應該都是「我可能不會愛你」的男明星王陽明;實際上明代也有一個超級男偶像王陽明,而且蔣介石因為太愛他,所以來台灣之後就把草山改名為「陽明山」。此外,台灣最重要的哲學家牟宗三,也透過「超譯」王陽明,建立了史上最龐大的儒學體系,現在我們對孔孟的理解,其實都受到他的影響。 ...

鄉愿的意思 在 Chris Lee/ 李至正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8-03 10:39:33

MVC 好多好多人問我為什麼要打高端? 有些是出於關心, 有些甚至擔心, 當然也有些是等著看笑話。 「沒有通過第三期耶」 「蔡英文炒股耶」 「打高端不能出國耶」 「誰誰誰是從哈佛回來的醫生說高端不OK」 我不是醫生, 也不是柯學家, 我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台灣人。 這篇文, 沒有要來提一堆數據...

鄉愿的意思 在 蛇龜小姐的過期書報攤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8-03 14:39:58

《那一年,那些沒人說的故事》,口罩之下的這些那些⋯⋯ 追蹤少女老王有一段時間了,在她出上一本書之前我就是她的臉書讀者了。少女老王的筆鋒很尖,犀利但不會讓讀者很痛,她總是剖開自己細膩的心,直指這個看似自由但實際上處處有鬼的世界,帶著讀者走進那些反覆出現卻時常抓不到痛點的慢性疼痛,然後一把告訴你:就是...

鄉愿的意思 在 Repeat的人類圖計程車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8-02 20:38:08

今年統測的作文題目是:「不好意思」與群己關係、社會氛圍、處事態度的觀察。 這是一個很有趣的題目,我們什麼時候會「不好意思」? 本篇文章無意分享如何寫作文,而是試圖以人類圖的角度,聊聊台灣這個被BBC撰文報導「台灣:一個隨時、不停道歉的島嶼」。 「不好意思」這短短四個字組成的短詞,依照不同場合、...

  • 鄉愿的意思 在 厭世哲學家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7-03-02 14:13:21
    有 5,238 人按讚


    現在講「王陽明」,大家心中浮現的應該都是「我可能不會愛你」的男明星王陽明;實際上明代也有一個超級男偶像王陽明,而且蔣介石因為太愛他,所以來台灣之後就把草山改名為「陽明山」。此外,台灣最重要的哲學家牟宗三,也透過「超譯」王陽明,建立了史上最龐大的儒學體系,現在我們對孔孟的理解,其實都受到他的影響。

    王陽明(王守仁),他不僅是大學問家,而且還是個非常「做自己」的人,得了一個「狂」的稱號。王陽明的學說被稱為「心學」,他認為「心」是賦予天地萬物意義的總根源;一旦「心」陷溺了,一切事物都將失去存在的意義,所謂的客觀知識也不能成立,故曰「心外無物」。不過,陽明可不是「唯心主義者」*,他絕不是個活在個人主觀世界的白日夢患者。

    (*此處所說的「唯心主義者」,指的是以為天地萬物並不客觀存在,一切只由心識變現而生的學說。持此學說者,通常將世界萬物視為虛假、虛幻,但陽明顯然不是這種人。)

    在他的中年時期,為朝廷建立了赫赫事功(可參考維基百科),陽明因此聲名遠播,收了許多徒子徒孫,正式形成一個學派,開始傳播與朱熹不同的儒學思想。

    隨著王陽明的聲勢愈來愈浩大,追隨者愈來愈多,儼然有「儒教教主」的姿態;從這個時候開始,毀謗王陽明的人也愈來愈多,後來陽明學說竟被朝廷視為異端、奸佞,下了禁令。



    王陽明的大弟子——王龍溪(王畿)曾有如下筆記:

    先師(王陽明)自云:「吾居夷以前,稱之者十九;鴻廬以前,稱之者十之五,議者十之五;鴻廬以後,議者十之九矣。」學愈真切,則人愈見其有過。前之稱者乃其包藏掩飾,人故不得而見也。(《龍溪王先生語錄》,卷三)

    我的先師王陽明曾經說過:「在我發跡之前,稱讚我的人十之有九;在我擔任鴻臚寺卿*之前,稱讚我的、毀謗我的人各佔一半;在我擔任鴻臚寺卿之後,毀謗我的人十之有九。」一個人的學問愈真切,世人就愈是無法接受。從前稱讚的人多,那是因為老師並沒有完全展現自己,所以別人不了解他真正的學問。

    *鴻臚寺卿,官職名,禮儀部候補大臣。



    當一個人學有所成,領悟了真正的道理,他的識見必定超越眾人,所以行事作風皆「不合常理」。然而,世人通常只看得見表面,只要看見一個人違背了世俗的期待,就自以為正義使者,群起而攻之,根本沒有深入去了解別人為何會有這些想法與行為。

    王陽明說,你根本不需要管這些世俗的批評,做自己認為對的事情就是了;世人愈批評,反而愈顯得他們無知,你只要等著看他們出洋相便是。這種「謗譽由人」的心胸,就是「狂」。

    我們可再看《傳習錄·下》的一段內容:



    薛尚謙、鄒謙之、馬子萃、王汝止待坐。因嘆先生自征寧藩以來,天下謗議益眾。請各言其故。……先生曰:「諸君之言,信皆有之,但吾一段自知處,諸君俱未道及耳。」諸友請問。先生曰:「我在南都以前,尚有些子鄉愿的意思在。我今信得這良知真是真非,信手行去,更不著些覆藏。我今才做得個狂者的胸次,使天下之人都說我行不掩言*也罷。」尚謙出,曰:「信得此過,方是聖人的真血脈!」

    *行不掩言:指一個人的行事違背了自己的言論。王陽明做了很多備受爭議的事,因此被世人懷疑他的行為違背聖人之道,與他的言論不相符。



    在陽明平定了寧王之亂,為朝廷立下前所未有的大功之後,想不到惹來的毀謗遠遠多過於讚譽。幾位弟子很不捨老師被謠言中傷,所以想來討論一下原因何在。

    陽明說,我以前多少還有一點「鄉愿」的心態,做事總是想得到別人的認同;但現在我已經真正信受「良知」的道理,覺悟了真是真非,於是信手行事,一派自然,完全不需要遮遮掩掩。現在,我就是「狂」,就算天下人都來毀謗我,我也毫不在乎了!

    陽明的弟子因而慨然總結道:「像老師這樣勇敢『做自己』的人,才算是得到了聖人真正的精神!」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