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鄉土文學代表作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鄉土文學代表作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鄉土文學代表作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鄉土文學代表作產品中有17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快訊)有「台灣電影教父」之稱的名導李行辭世,享耆壽91歲。 . 李行從影生涯長達60年,執導作品達52部。曾以《養鴨人家》(1965)、《秋決》(1972)、《汪洋中的一條船》(1978)三度榮獲金馬獎最佳導演,執導作品《路》(1967)、《吾土吾民》(1975)、《小城故事》(1979)、《早...

鄉土文學代表作 在 胡金倫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4-04 19:56:40

《南洋魯迅:接受與影響》以「南洋魯迅:接受與影響」為題。 魯迅自上個世紀以來,一直是越南讀者最熟悉的中國文學代表作家,他以「世界文壇大文豪」和「中國文化革命主將」的雙重身分徘徊於越南文壇。 本書收錄了四篇文章,主要從馬來亞、新加坡、印尼與越南各國對魯迅的接受或傳播視角探析魯迅在各國不同政治語境作...

鄉土文學代表作 在 Shadow’s Reading journey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0-05-03 02:52:38

作者簡介 沈從文(1902 – 1988),原名沈岳煥,生於湖南鳳凰縣一個軍旅家庭。青年時期隨本鄉土著部隊流蕩於湘、川、黔、鄂四省邊 境地區,對有關沅水的地理環境、城鎮及幾百個大小碼頭的人事 和風俗具有深刻印象。後離鄉赴北京,在大學旁聽,並學習寫作。 沈從文寫過大量中、短篇小說,代表作有《蜜柑》、...

  • 鄉土文學代表作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8-20 12:18:11
    有 1,645 人按讚

    (快訊)有「台灣電影教父」之稱的名導李行辭世,享耆壽91歲。


    李行從影生涯長達60年,執導作品達52部。曾以《養鴨人家》(1965)、《秋決》(1972)、《汪洋中的一條船》(1978)三度榮獲金馬獎最佳導演,執導作品《路》(1967)、《吾土吾民》(1975)、《小城故事》(1979)、《早安台北》(1979)等七部電影更曾斬獲金馬獎最佳劇情片。


    代表作亦包括轟動台灣的黑白台語電影《王哥柳哥遊臺灣》(1959)與國語片《街頭巷尾》(1963)、《蚵女》(1963)、《啞女情深》(1965)、《原鄉人》(1980)。從台語片、健康寫實電影、瓊瑤電影到鄉土文學電影皆有涉獵,透過其作品宛如可看見整個台灣早期影史發展脈絡。基於對台灣電影的重要貢獻,李行在1995年榮獲金馬獎終身成就獎,並在2011年獲頒二等景星勳章。


    1990年起,李行擔任台北金馬國際影展執行委員會主席,對推動兩岸電影交流有重要貢獻。接著在2009年創辦兩岸電影交流委員會,創立兩岸電影展。2019年,李行導演得知中共疑似為了抵制金馬獎,刻意將金雞百花獎刻意選在與金馬獎同日舉辦,怒批:「何必自不量力做這樣的事情呢?」在網上轟動一時。



    (附圖轉自新華社,攝影:覃海石。)

  • 鄉土文學代表作 在 看書的日常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2-11 13:45:08
    有 7 人按讚

    [#日常書評]

    《#文青養成指南:#臺灣文學史基本教材》,國立臺灣文學館編,國立臺灣文學館,2021.1。
    .
    年假期間,想推薦一本可以輕鬆購入、輕鬆閱讀、輕鬆吸收的臺灣文學史——《文青養成指南:臺灣文學史基本教材》。

    讓臺灣文學的養分向下滲透紮根,甚至能夠進入中小學的國民教育,是關心臺灣文學發展的人們近年來努力的方向。若是經歷過國立編譯館時期的人,看到模擬「高級中學 中國文化基本教材」的副標題,應該會會心一笑。

    看似輕鬆,背後的著力卻是深刻的研究實力與用心。《文青養成指南》是國立臺灣文學館「文學力:書寫LÁN臺灣」常設展的延伸專書,結合邱貴芬教授主持的「臺灣文學虛擬博物館」文學史研究成果所編成的「簡明臺灣文學史」。全書分成11個主題,用流暢易讀的文字分述各階段的文學發展與代表作家,並用大18開本、多層次的封面裝幀、可攤平閱讀的裸背穿線裝訂,佐以彩印的文學館藏品圖錄和作品摘文成書。

    全書橫跨台灣史上各個時期,從口傳文學、臺灣古典文學、白話字與台語文學,日治時期「漢文新文學」、戰爭時期的文學,反共文學及其同時代的伏流,美新處與現代主義,鄉土文學與「回歸現實」浪潮,大眾文學的發展,解嚴前後的議題爆炸,1990年代以後的臺灣文學。讀者可以勾勒出一片臺灣文學星圖,涵納各時代、各文類、各族群、各性別、各語言、各議題、各種文學風格。

    由於對日治時期之前的臺灣文學史相對陌生,讀來最有收穫的地方,一是原住民族口傳文學中的神話、口頭傳說、民間故事和歌謠諺語。二是臺灣古典文學從明鄭、清領到日治時期蓬勃發展的歷史。此外,由於去年開始接觸台語(漢字、羅馬字)課程,「從教會到社會:白話字與台語文學之路」這一章,也讓我初步了解白話字、漢字書寫的台語文字流變。特別是這一節還介紹了「歌仔冊」——記錄「唸歌」歌詞的文本。這種說唱藝術來自民間,也影響了日治時期台語流行歌曲的發展。而台語文學的發展雖被壓制,仍有點點星火在民間傳承,在解嚴後迸發出來。

    從日治時期到戰後國民政府來台灣,各種文學觀念的衝撞、重整,新文體的發展、書寫語言的激辯,潛流其下的是對文學思潮、臺灣文學、臺灣主體意識的辯證。臺灣古典詩中出現了飛機、大砲等「現代」事物,「新文學」開始萌芽,「臺灣文學」是什麼,該以什麼形式的語言書寫、該書寫什麼樣的內容,知識分子迫切地吸收新知,也反省舊有的觀念。

    一頁一頁翻讀,「文明開化的夢與傷」、「空襲警報下的歌」、「窒息年代的游擊戰」、「囚室裡僅有的窗口」⋯⋯經歷日本殖民、度過最長的三十八年戒嚴體制,這些歷史無論重讀幾次,總讓人嘆服臺灣作家克服重重壓制,竄出勃勃生機的創造力。80年代本土意識愈發抬頭,以至解嚴後的百花盛放、眾聲喧嘩,亦展現作家們立基於臺灣經驗,從殊異的面向思考與臺灣相關的議題,並以不同的文學形式再現。除了純文學,書中也將大眾文學放置在文學史的脈絡當中。恐怖、科幻、推理、武俠、愛情這些在出版市場頗受歡迎的類型小說,也有細緻的梳理。

    當然,11個章節無法窮盡臺灣文學史的豐富命題,必然有所取捨。囿於篇幅,有些作家只能以排排坐點名的方式出現。若以文類來看,敘述上還是偏重小說史和詩史,散文和戲劇相對較少。1990年代以後的文學史分期,由於以「後殖民」、「新本土」命名,文學表現主要在小說領域,詩與散文的討論在此缺席。

    但是,它確實是一冊精要的入門說明手冊,除了可以按圖索驥上「臺灣文學虛擬博物館」看推薦書單,也可以在書店、圖書館搜尋作家作品來讀。它更歡迎不滿足的讀者,對臺灣文學、臺灣文學史有更多的閱讀、討論和補完。如同臺灣文學經由無數作家、學者不斷地寫作、辯證,有了如今的階段性成果,它也並非鐵板一塊,而容許搖晃、挪移、碰撞和顛覆,永遠能有新框架詮釋,永遠能用新眼光描敘和想像。

    我很喜歡「後話」中以臺灣這塊島嶼的地質生成為喻,描述臺灣文學的累積成果:
    .
    「如同岩層一般,堆疊累積起來的文學史中,有著星星般閃耀的礦石。那是臺灣人的生活、情感、夢想與才華。

    新的浪潮還會繼續來,繼續改變文學史的地貌,沉澱下新的礦物。新的作家寫下新的作品,但他們也都將持續傳承這座島嶼的文學意志。他們時時回顧,將過去轉化為未來的養分。

    文學平時是安靜的,但只要每一代人都繼續把心血貫注到文字中,我們永遠都能期待下一次的板塊運動,下一次的火山噴發。」
    .
    以此作為開春閱讀,我想是再適合不過的新年讀物了。

  • 鄉土文學代表作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1-06 21:00:46
    有 317 人按讚

    只要我們有根 ◎蓉子
     
    在寒冷的冬天 惡劣的氣候裏
    翠綠的葉子片片枯萎
    正似溫馨的友情一一離去
     
    我親愛的手足 不要傷悲
    縱使葉子們都落盡
    最後就剩了我們自己──
     
    那光潔的樹身 仍舊
    吾人擁有最真實的存在
    ──只要我們有根
    只要我們有根
     
    縱然沒有一片葉子遮身
    仍舊是一株頂天立地的樹
    就讓我們調整那立姿
    在風雨裏站得更穩
    堅忍地度過這凜冽寒冬
     
    是的,只要我們有根
    明春 明春來時
    我們又會枝繁葉茂 宛如新生
     
    --
     
    ◎ 作者簡介:
     
    蓉子(1928年5月4日-),原名王蓉芷,江蘇省揚州人。因生長在基督教家庭中,又嗜讀中國古詩,因此詩風受到基督教聖詩與中國詩的影響。蓉子為藍星詩社重要成員,主持後期《藍星詩頁》及《藍星一九六四》的編輯工作。代表作品為《青鳥集》、《橫笛與豎琴的晌午》、《天堂鳥》等。(改寫自wiki)
     
    --
     
    ◎ 小編 Y 賞析
     
    第一週的主題是與讀者一起回顧當年「國立編譯館」的詩選週,雖然「國立編譯館」這個名稱在2011年正式併入國家教育研究院後,就算正式走入歷史了。年輕一輩的讀者或許對這個「國家圖書編譯機構」的來頭十分陌生,但你的父母輩肯定非常不陌生。因為長達四十多年的時間,國立編譯館都是中華民國各級中、小學教科書的唯一供應者。在1999年訂立一綱多本的政策方向後,才正式開啟了解嚴後的台灣教育改革運動。畢竟即使不論選文如何,掌握編選課本的權力本身,就是一種奪取歷史話語權的政治性展現。
     
    即使具備了這樣的背景認知,我們仍然能回首過去,從這些當時選錄的詩看到許多時代有趣的蛛絲馬跡。如果將〈只要我們有根〉一詩略過時代與作者不看,很容易乍看之下誤以為這是一首帶有明確民族性(我親愛的手足)的鄉土詩,或至少是一種非常本土情懷的想像。從這點看來,也許能夠窺探藉由文字與寫作者的認知,感受到想像共同體的細微差異與更迭。蓉子寫的這首〈只要我們有根〉最早刊載於原載1979年8月23日的《聯副》報刊上,那我們自然就能透過這個時空背景聯想到:詩中的「凜冽寒冬」並不是一種對節氣的感嘆,更非目前的政治局勢,而是在當時社會極重要的歷史事件:中(中華民國)美斷交。
     
    因此,從某種層面而言,我們可以說蓉子這首〈只要我們有根〉非但不是鄉土詩,甚至還可以說是一首試圖談論外交(挫折的)詩:「縱使葉子們都落盡/最後就剩了我們自己──」但蓉子最後仍然以「只要有根」作為激勵,並以一種溫情婉約的(中華)民族呼告,淡化了其他「正似溫馨的友情」之外更深的政治脈絡。蓉子多數的詩都帶有中華文化的儒家面貌,並且包含了一種明確的規訓、教化精神,從她大多數的書中,都可以看到此類中國文化/中國民族性的內蘊。而這首詩也在1986年被收入當時的國中國文第三冊。
     
    如今,我們所期待「枝繁葉茂 宛如新生」的韌芽,大抵也早就不是當時的蓉子在那樣的時代環境所想像與認同的「根」了。但四十年後的現在,我們仍能回顧這些曾經在島上所發生的事件、文學、認同,然後繼續思考下一步明春或許會在哪裡。
     
    --
     
    美術編輯:佳郁
    圖片來源:自繪
     
    --
    https://cendalirit.blogspot.com/2021/01/20210106.html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國語課本詩選 #國立編譯館 #蓉子 #只要我們有根 #中美斷交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