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都更住戶要住哪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都更住戶要住哪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都更住戶要住哪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都更住戶要住哪產品中有848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 #復活的星期二有二十八個 】一年逾期三次以上 ⠀ 你知不知道你在每個星期二,只有星期二,的時候都在做什麼?這是一個有點珊瑚色的問題。此刻,我重新顯示每一則我在星期二發佈的貼文,發現星期二的我原來那麼創作。星期二哪來的時間創作?或許應該說,我喜歡在星期二的時候假裝自己是完成的,是有餘裕的。唯一能讓...

 同時也有2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Aiky一點GO瘋旅行,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台鐵開箱 #內獅車站 #枋山車站 記得上次為了搭乘退役前的藍皮普快,從台東到枋寮經過了枋山和內獅站,雖然停留的時間很短而匆匆離去,也讓我留下深刻的印象,當下決定要找一天親自拜訪。 內獅車站是所有台鐵火車站中,年度上下車旅客人次最少的站,畢竟一天往返只有兩個班次,再加上周邊環境都是芒果園沒有獨特吸...

都更住戶要住哪 在 ube__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9-24 17:16:23

(🏕) / 兩週後,我們又來露營了! 我的好友們會不會太瘋狂⋯我都還沒休息夠又再次開帳了🤣🤣🤣 本次穿搭主題是「山系」,大家不約而同的穿了很多米色系的服裝,乍聽下想說什麼山系,殊不知大家也都很用心在準備👍🏾✨ / 這是選擇比較高海拔的營區希望能讓我們涼爽一點,如果要來夜衝其實路蠻危險的!山裡的路很小...

都更住戶要住哪 在 心理師想跟你說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9-16 10:15:16

#那些我從全能住宅改造王學到的事 ◼️其實,多數陳年老問題, ◼️並不會因為我們離開現有環境而消失或改善。 ◼️除非我們願意去正視它,並且做出改變。 -- 因為疫情,週末已經慢慢學會「乖乖宅在家」的我,開始練習從五花八門的電視節目中,一個一個慢慢「試吃」,找到了幾個喜歡的電視節目。當中,日本...

  • 都更住戶要住哪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9-28 23:59:42
    有 122 人按讚

    【 #復活的星期二有二十八個 】一年逾期三次以上

    你知不知道你在每個星期二,只有星期二,的時候都在做什麼?這是一個有點珊瑚色的問題。此刻,我重新顯示每一則我在星期二發佈的貼文,發現星期二的我原來那麼創作。星期二哪來的時間創作?或許應該說,我喜歡在星期二的時候假裝自己是完成的,是有餘裕的。唯一能讓我看起來自由的事情只有寫。

    太多人來問賈桂琳的事了,最近一個相關的訊息是:「很想要這本詩集。若不能購買的話能否到府上借閱?」撇除賈桂琳只是一個貓那樣的藉口的可能,這訊息令我想起那些佳話:學長姊們會到國家圖書館,預約借閱似乎在某個深處的《備忘錄》。書不能攜出館,於是小心翼翼捧著,拿去影印,幾個人圍著一本書禱告啊什麼的,然後把它供回某個想像中的書架去(沒有人能確定,因為書是交給館員)。曾幾何時聽說國家圖書館的《備忘錄》也不外借了,剩下這個故事在圖書館界流傳。

    我提這事的意思是,大家知道怎麼申請 ISBN 嗎?習慣偷些時間的方法是,在書真的排好之前就把部份內容、目錄、書封等資料傳真給國圖,附上書名作者等必要資訊,幾周後收到碼號以便設計師使用。書成之後,國圖要求回寄該書兩份存參。我酷愛這個過程,愛到至今仍特意要到超商使用一台萬能機器的傳真功能進行這一切。不管是不是出版社發行,書總得有個 ISBN 碼才有那個懂的樣子。像喝薑母鴨的湯之前要先往碗裡倒個半碗米酒那樣懂。

    我是說,《鼻音少女賈桂琳》的 ISBN 碼是真的。是我自己去申請的。

    也就是說,國家圖書館是借得到賈桂琳的。而且我那時候好像故意出錯,寄了各一個顏色三本過去。

    你真的不用來我家。唯一的問題是台北好像又顯得更倨傲了一點,以及我不確定國圖後來選了哪個顏色的賈桂琳供調閱?她們會輪流嗎。她們會等到其中一本破舊到退休了才換人嗎。上國圖網站搜尋,顯示她們在中庫 B。中庫 B 是在哪裡?

    如果要從我星期二寫過的東西裡選一篇最愛的,我會選:



    ❝「市區的家的屋頂很博愛。它是個好幾棟公寓連在一起的屋頂。手上拿著小時候明明在超商就買得到的即可拍,包裝上煞有其事的用英文寫『有閃光燈!』還加上驚嘆號,像迎面走來的大叔對著你大喊『我有雞雞!』那樣。有閃光燈很偉大嗎?聽說即可拍在九〇年代停產了。也許九〇年代是一個能把什麼事都說得很偉大的年代,不像我們,我們沒有什麼事好說了,連在路上找人聊天都顯得沒有創意。

    屋頂再上去還有屋頂。爬上鐵梯,那裡有一些看起來比下層的天線更偉大的天線,還有一些比地上的植物更糜爛的植物,它們纏在一起,樓下住戶的電視訊號也許摻了不少維管束裡的生物電流。都是一樣的,雨水通過莖來到葉子,晚上八點的連續劇通過天線來到你的房間,然後我們就可以一起活下去了不是嗎?

    天開始黑了,即可拍只有二十七張底片。當然還有明天,可是九〇年代已經用完了。也許我該重複強調我有雞雞的這件事,因為也許將來,由於缺乏利潤、科技進步或者消費者習慣等等因素,雞雞就在某天像即可拍一樣停產了也說不定。」



    最後三天。






    ▍三十歲特設企劃|鏡子問題:分享你所擁有的詒徽線上展 ‧ 公開徵件

    這個時代。每個人都擁有一些別人的片段。截圖。訊息。照片。限動。錄音。再怎麼默默無名的人。都有一點什麼存在別人的硬碟裡。

    點進連結。上傳任意你所擁有的。與蕭詒徽相關的內容。可能是和朋友聊天時聊到。可能是聽講座時偷錄。可能我簽過你的六孔畢業紀念冊。可能是滑交友軟體發現這傢伙手寫我的作品當頭像。可能在公車上看見台北文學什麼什麼的節錄公車詩。

    徵件上傳自九月二日三點零二分。至九月三十日三點零二分截止。我將會把收到的內容以線上網頁形式公開展出。那就是我所不擁有的我。在我以外的地方到處出生的我。

    是。你們都是我的作者。


    ▍投件連結入口
    https://c0ujkxyqs3l.typeform.com/to/QaLzFqdd

    ▍比較有趣的投件連結入口
    https://iifays.com

  • 都更住戶要住哪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9-28 10:24:53
    有 1,067 人按讚

    【做錯事的背後,是說不出的難】

    夜裡傳來一個中年男性的懺悔:

    「我怎麼變成自己最不齒的人?」

    他是我在寫失業一書的受訪者,時不時會傳來最新動態,我對他的狀況滿了解的。年輕時,他是典型的天之驕子,台成清交這類頂尖大學理工研究所畢業,進的都是像台積電這樣的大企業,薪水優渥,前途光明。後來有一波到中國大陸工作,他覺得應該去闖一闖,跟著去了,並且娶妻生子,妻子也很優秀。

    哪裡知道台商變港商,再變成百分之百陸資,他就被辭退。回台時,已經事隔10年,人事變遷,謀不到職,到處碰壁。這兩年鐵了心想考公務員,都快50的人,也不得不佩服他。可是妻子找不到好工作,孩子還小,他只得一邊上班一邊讀書。這個年紀,腦力不如年輕人,還要熬夜讀書,是極大的挑戰。

    他評估之後,認為私人企業太操,沒法留時間與體力讀書,就盯著公家機關想當聘雇人員。為此還考了一張執照,我考過,不到10%的錄取率,他居然一次就考上,看起來的確是K書的料!即使如此,卻競爭不過沒有執照的年輕人,教過他的教授跟單位熟,嘲笑他是沒有背景、沒有後門,本來就沒他錄取的份。

    磕磕碰碰多次之後,終於讓他找到一個國宅類似總幹事的位子,事後才發現必須24小時待命,隨時都有住戶帶著各種疑難雜症找上門,搞得他更沒法讀書。問題是全家沒人同意他辭職,說還不是有人一邊工作一邊讀書考上的。後來也不知道是幸或不幸,他被新冠確診,必須就醫與隔離,妻子才同意他離職。

    這次終於讓他找到坐辦公桌的工作,需要專業知識,不是一直有工作來,他跟主管商量好,沒事時讓他能讀書。不到一個月被檢舉了……主管當然不能再保他,而且反過來盯他死緊。對於檢舉的人,他一點都沒有責怪,反而覺得丟死人,罵自己是「時間小偷」、「占公司便宜」,還說做過高階主管的他—

    「什麼時候開始幹起這種偷雞摸狗的事!」

    唉,一塊錢逼死英雄好漢,人窮就是會跳牆,都顧不了下一餐了,哪裡還顧得了職場的倫理道德?接著他跟我再講了一個法師的例子,他們熟識,法師有一次跟他抱怨,請一位工讀生管理書籍,後來發現一得空,工讀生就在讀學校的書,他很生氣,說這位工讀生會損福報的。他聽了之後說:

    「法師在說的時候,我一直覺得他是不是在說我?」

    可以想見他的罪惡感有多深。後來再聽到有兩位公務員跟他抱怨一個國防役的年輕人,說年輕人上班時都在準備公職考試,工作品質很差。不久年輕人考上公職,他們更加不諒解他。這讓我這位中年朋友得到兩個結論:

    1. 網路說一邊上班一邊讀書,是騙人的,因為工作一定做不好。

    2. 一邊上班一邊讀書的結果,是背後留下罵名,多年都洗不掉。

    我不免想起同學30多年前的例子,她男友的父親是部長的機要秘書,權力之大可想而知,安排她畢業後到部裡做工讀生,在一樓大廳櫃檯,我每次去找她,都看到她把書大喇喇地攤在櫃檯上,一點都不掩藏。即使到今天,我有時到一些公司,仍然會看到相同景象,第一個直覺都是他背後有靠山,不可待慢。

    剛畢業的年輕人可能認為這沒啥大不了,沒工作時看自己的書,又沒礙著別人,有什麼不對?可是這位朋友做過大企業的高階主管,明白這是錯的,一旦被檢舉,便感到道德與信用這整座山完全崩塌。可是由於他自失業之後,一路走來的過程我都明白,真的無法用任何道德的評價來加於他身上……

    更何況當他跟我說非考上公職不可,我就更默然。他說自己現在的心態是,當不當老闆無所謂,幹不幹大事也沒關係,但是—

    「有薪水栽培小孩、有退休金安老才是真的。」

    回首過去的近50年,這位朋友哪一天不是兢兢業業、全力以赴?從小認真讀書、考上名校、讀理工熱門科系,畢業後進大企業拼命工作,接著沒待在舒適區安逸過日子,跳出來冒險,到中國大陸闖盪十載,還娶了能幹的妻子,哪有在混呀?失業後,忍著屈辱,彎下腰到處找機會,能做就做,哪有面子可言?

    到了今天,居然為了偷偷讀書被檢舉,我相信他心中有很深的感慨,想問自己這一生到底哪裡做錯了?也許,這就是命!我是活越大年紀,越沒有「是非」與「對錯」,反而會去看到背後的「難處」,該留給人空間時,就別把事情說絕了、把人逼死了。因為你永遠不會知道對方說不出的秘密,以及背負的辛酸。

    所以在生活中,我們儘量做到—

    1. 不了解真相前,先不做評價
    2. 給人一步退,留人一碗飯吃
    3. 人生沒有對錯,只有不得已

    感同身受別人的難,我們才會真正學會寬容,也才會獲得道德上的自由。

    讀了本文有受益,請留言+1。

    ***

    歡迎大家加入我的fb社團:「洪雪珍寫作變現」,有三個好處:
    1、你投稿,我點評
    2、你會看到「從不會寫作到會寫作」的成功案例
    3、我會教你寫作招術

    至於想要詢問我的課程,包括求職、轉職、加薪、高薪,以及斜槓、寫作,⋯⋯都歡迎加入我的Line@ ID:@ca141719,助教協助你。

    攝影:旅居加拿大的畫家吉仔冰GiABing

  • 都更住戶要住哪 在 蔣月惠縣議員服務專區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9-25 15:35:50
    有 9 人按讚

    110年9月25日太平里迫遷議題

    https://www.facebook.com/1415047975474831/videos/917874195604873/
    110年8月21日星期六下午3點至3點半在仁愛國小正門口對面蓋地下停車場入口處開直播,關心太平里公園預定地,原住戶124戶未來即將被拆除,活的驚心膽跳,持續關注中第13次開直播

    https://fb.watch/7xp7uWihCc/

    110年5月8日太平里124戶未來即將被拆除
    文化之旅開直播第12次
    開直播
    https://www.facebook.com/1415047975474831/videos/210800960595594/

    相片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4241193832597761&id=100001215589335
    蔣月惠質詢:空間就是權力:都市推土機,推倒的不只有家園 摘自出版社:心靈工坊作者:畢恆達
    蔣月惠質詢:太平里124戶.凌雲里179戶.擬收回公有地. 麟洛公園土地可變更健康產業.太平里公園用地可依據區域計畫法第 15-1 條為開發利用依各該區域計畫之規定.都市計畫法 第 26 條 都市計畫參考人民建議作必要之 變更縣政府可以為財團努力不放棄 .是否也可以為弱勢百姓 努力不懈?變更社會住宅用地.優先放售給原住戶.避免迫遷.避免屏東人口減少?
    蔣月惠質詢: 民進黨自認最民主最顧人民主權的國家 和地方政府 確連從38年就生活在地的聲音都聽不見(迫遷太平里124戶沒地方住)
    蔣月惠質詢人民捐地與徵收農地24.1公頃麟洛公園. 政府變更地目為健康產業園區.賣給義大 開發蓋醫院. 這張義大醫院的建構圖.圈起來部分要做醫療超商? 申購地價1坪6.1萬元共26.7億元?南二高橋下這樣的地價太便宜了.109年10月付7億頭期款. 共分幾期?期限到什麼時候?會計科目歸屬哪個單位?歷任縣長頭一遭將人民公共運動的土地賣給私有財團
    109/6/9日蔣月惠上午9點縣長總質詢:民進黨自豪重視人權和百姓 屏東人生活一輩子的地卻做聚寶盆在用(迫遷凌雲里179戶無家可歸)
    109/6/9日蔣月惠上午9點縣長總質詢:屏東市雲鵬段989地號規劃 屏東縣運動休閒園區
    蔣月惠質詢:屏工體育館前亦有10米寬逃生出入口.7月1日法院要強制拆除建國自助餐民宅154坪.讓人無處去.縣府應納入年度廢除徵收建國自助餐私有土地270坪的通盤檢討?
    蔣月惠整理:都市更新被迫遷居民.心理受到的傷害像是失去一個最親密的家人一樣.住宅不只是一個空空的殼子搬家也不是將物品從一個盒子放到另一個盒子裡每個人需要一個熟悉生活地點能遮風避雨每天醒來看到熟悉空間繼續做昨日所未完成的事有一個 緊密的社會支持一個熟悉的散步與購物的路線這些熟悉連續的生活空間讓人的生命可以繼續向前.因此安置計畫必考量居民可以繼續維持生計小孩可以到同一個學校上學和熟識同學玩耍熟識的鄰居互相安慰保有生活的連續性這關係著一個人的生理和心理健康,對於處在經濟、年齡與行動能力弱勢的人更是如此
    (圖5 ) 推土機進入前的最後一 夜,火光四起。(謝曉龍攝 ) (圖片掃描自《空間就是權力》書籍文本)

    蔣月惠整理:回顧都市計畫史.使用疾病的隱喻.衛生論述.經常可見.事實隱藏在這種環境疾病或衛生論述的背後實則是一種社會衛生的論述它反映了對於社會失序的恐懼. 然後利用都市更新的方式來驅逐所謂非我族類的移民或少數族裔.其實貧民窟並不如想像中的失序.道德瓦解.行為偏差.它只是呈現不一樣生活方式.如果不處理經濟.階級問題.僅是建築環境的更新.也無法改善他們的生活處境
    (圖6) (圖片掃描自《空間就是權力》書籍文本)

    蔣月惠整理:開闢公園供市民使用.舊生活和新公園一定是互斥?誰在當中獲利最多?是否造成富者愈富.貧者愈貧?空間成為一種控制的手段.藉清除破舊聚落.改建公園.周圍土地增值.房價房租上漲.龐大地產財富悄悄流向城市富有一方.搬走貧窮老弱居民面臨就業機會失落.鄰里關係瓦解. 試問.我們要的是一個驅趕窮人與老人的城市.還是一個不同族群共處.相互學習與尊重的場所?拆遷政府行動很少關心居民受到的衝擊.沒有從拆遷事件中得到教訓學習.城市如何能夠快樂?
    (圖7)吳金傭攝 (圖片掃描自《空間就是權力》書籍文本)

  • 都更住戶要住哪 在 Aiky一點GO瘋旅行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1-08-28 19:00:16

    #台鐵開箱 #內獅車站 #枋山車站
    記得上次為了搭乘退役前的藍皮普快,從台東到枋寮經過了枋山和內獅站,雖然停留的時間很短而匆匆離去,也讓我留下深刻的印象,當下決定要找一天親自拜訪。

    內獅車站是所有台鐵火車站中,年度上下車旅客人次最少的站,畢竟一天往返只有兩個班次,再加上周邊環境都是芒果園沒有獨特吸引人的點,很難吸引旅客在這裡下車觀光。而這附近的住戶也有限,導致內獅車站的使用率不高,鐵路電氣化後,希望未來車站的改造上,能增加多一點特別元素吸引旅客下車。

    無法搭火車到達的南迴鐵路神秘車站「枋野」,只能走崎嶇的連外道路還行駛在溪床上終於抵達!
    https://youtu.be/h6CPJfCKNpQ

    枋山車站的等級雖然跟內獅車站一樣是招呼站,但枋山車站的地理條件就比內獅車站優越許多,一來車站建在半山腰,這裡可以遠眺海灣風景,遠處還可以看到墾丁南灣,藍天白雲和地平線上的蔚藍海洋景色可說是心曠神怡,如果待到黃昏時分,這裡的晚霞搭配海灣也是一大觀光賣點。

    枋山車站還有許多名號,如台灣最南端的車站、最偏遠的車站等,光這些點就足以吸引旅客下車或開車前往一探究竟,所以枋山車站的年度旅客人次是比內獅還要多。

    未來在車站的改造後,希望可以注入更多的元素以及增加班次,讓國境之南小站活化起來,吸引更多的旅客拜訪,因而促進在地觀光產業帶來經濟效益。

    臺鐵EMU900新車開箱!帶你走入車內全新感受以及探索神祕駕駛室,還有隱藏的小彩蛋唷
    https://youtu.be/2W64thTR9DM
    你曾到過花蓮和平及宜蘭漢本車站嗎?台鐵小站開箱!來一趟鐵道旅行帶你探索小站周邊景點
    https://youtu.be/0_KCeHBaF-A

    00:00 本集重點開場
    00:30 枋寮站搭3513區間車
    01:38 抵達且探索內獅站
    03:18 內獅車站大廳及外部環境
    05:39 搭乘公車到枋山
    07:08 抵達枋山公車站並前往火車站
    09:08 抵達枋山火車站並探索周邊
    12:05 枋山車站外黃昏景及火車追焦

    想要了解台灣的哪一處景點,可以在下面留言給我知道,我有時間就會抽空到當地做一個分享。
    如果你覺得頻道很棒且很有幫助,可以小額贊助 https://bit.ly/3eZUjjc
    臉書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clickgotrip/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siriusaiky/
    部落格: https://1dgo.blogspot.com

  • 都更住戶要住哪 在 陳其邁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1-07-01 11:31:44

    阻斷傳播 快速清零

    在昨天,我們處理一個鳳山的大樓群聚感染。

    網路說,高雄是因為一個疑似確診的個案,然後整棟樓都封起來。

    實際的狀況是怎麼樣呢?向大家詳細說明:

    原來仁武地區的群聚感染個案,是從恩主公來的感染源。
    昨天早上,鳳山地區有一位女性發病,當她因症就醫時,我們疫調人員很快就發現她和仁武案14415是同一棟大樓。

    14415,位在七樓,有兩確診個案;而這位女性住在三樓,昨天我們當場詢問後,兩位同住家人也因為有症狀,送醫後於今天確診。
    也就是說:整棟大樓,不同樓層,149位住民內,總共有五個確診個案,盛行率是3%。

    同個大樓為什麼會有不同樓層,而且不同戶的傳播模式?

    疫調同仁問過兩家人,彼此之間並不認識;到現場檢視,發現鳳山這棟大樓,屋齡將近30年,共用電梯及出入口,通風不良,走道狹窄。

    我們研判整棟大樓有共同的感染源,基於防疫快速,我們立即召開專家會議,並請感控專業的長庚林孟志教授,立刻在昨天12:30趕到現場,和病毒賽跑。
    我們的警察同仁也重看一次監視畫面,在6/21,也就是14415發病的當日(發病日象徵症狀最明顯、可能病毒量也最高),兩個人曾前後搭乘過同一台電梯,可能透過接觸,在密閉的空間裡面,被殘留的病毒造成傳染。

    我們研判:

    因為武漢肺炎不只有飛沫傳染,也有可能接觸感染,如果沒有立即掌握跟清消,很有可能整個大樓會變傳染窩。基於大樓群聚在不同樓層已經有5個確診個案,所以我們採取很快的清零計畫,以最大利益、最快時間做完採檢,讓住戶有可信賴的安全環境。

    昨天中午,長庚醫院林孟志醫師,是國內的感控專家,在現場回報消息,並當下聯絡醫院採檢大隊做PCR。林副市長在現場,也指揮局處組織前進指揮所,做環境清消、清空,將需要採檢的人員趕快造冊。經過清查知道有將近兩百位住戶,因為我們沒時間再做遲疑。
    這對防疫團隊而言是一個困難的決定,但是基於整個環境的污染、接觸傳染的風險,我們認為一定要先把整個環境快速處理乾淨後,才能來進行後續相關的防疫工作。

    從中午忙到晚上8點多,團隊長達8小時馬拉松式作戰。

    大概在昨晚7點45分,整個大樓公共空間的清消完成,醫療團隊也完成181人的PCR採檢,並也已將住戶送防疫旅館,完成整棟大樓清零目標。

    在晚間大概12點時,接獲檢驗室初步報告,檢驗都是陰性。

    我要特別感謝長庚醫院,尤其我們林孟志副院長率領的團隊,昨天六線採檢大隊直接就到現場支援。

    染疫不是染疫的人的錯誤。
    感謝所有居家隔離的朋友,因為他們的犧牲,才能夠換來社區的安全。

    我要向所有被居家隔離的市民表達感謝,配合合作、互相體諒、請大家不要獵巫,我們的防疫工作才能落實。
    .
    今天全國55例本土個案,高雄2例。
    📢 公佈今日(6/30)確診個案在高雄市的公共場所活動史
    https://reurl.cc/noqAdX

    提醒曾經於附表中時間地點活動的民眾,請進行自我健康監測,如有出現相關症狀,請撥打1922、或者衛生局防疫專線07-7230250。
    .
    打疫苗 │ 免預約 │ 上網查 │ 更健康
    ⭐️ 長輩7/1(四)起開始分流接種【莫德納疫苗】!

    💉 75歲以上(原住民65歲以上)【補打】
    ➊ 7/1(四)下午1點~6點
    ➋ 7/2(五)-7/4(日) 下午4點~5點

    💉 72-74歲(原住民55歲以上)【接種】
    7/2(五)-7/4(日)

    🤔 我是75歲以上補打族群,該在什麼時間、哪個地點施打呢?
    🔎 全國首創查詢網站,免預約,又快又健康: https://vaccine.kcg.gov.tw

    ✔️ 72-74歲,請依【通知單】指定時間及地點前往施打
    ✔️ 原住民長輩 65歲以上可以補打
    ✔️ 長輩均須攜帶【身分證、健保卡】
    ━━━━━━━━━━━━━━

    ☎️相關疑問請撥衛生局防疫專線07-7230250

  • 都更住戶要住哪 在 陳泰源-房仲/主持人/歌手/作家/演講師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1-04-19 15:38:28

    210418TVBS 建商說了算?預售屋喊2階漲12% 民眾:買不起啦!
    新聞原影→https://youtu.be/kTbuk8MmJ64
    新聞原址→https://news.tvbs.com.tw/money/1495233

    政府去年到今年初都陸續出招打房,然而全台房價卻幾乎持續漲,新北三重竟然還有建商的文案直接表明「就是會漲」,端出數據說建材、人力都變貴,所以要漲6%房價,甚至賣滿8成要再調第二次,這讓很多首購族哀號,根本是看得起,摸得起但買不起。

    記者 林旼叡 / 攝影 盧宏昌 報導……↓

    記者/林旼叡:「政府今年接連出招,要打炒房,但北台灣的房價還是壓不住,新北市一處建商(案),它這一大塊空地都還沒蓋起來,就已經宣布它房價要漲。」

    白色鐵皮圍住望進去一大片,還只是賞屋民眾停車空地,這建案建商貼文,說因應各成本上漲要採2階段調漲,第一階段上週開始,3房2廳從從1200多萬起漲到1300多萬,甚至售出8成,再漲6%破1千4百萬,表示營造人力成本,模板工、電焊工都貴20%,建材鋼筋、混凝土相比去年底也各漲10.7%和16.5%。 賞

    屋民眾:「我不接受,因為漲一次都很貴了,還要再第二次,看得起買不起啦。」

    附近住戶:「年輕人要買房子怎麼可能買得起,我還養2個小孩這哪有辦法。」

    百姓哀號偏偏房價止不住,北台灣除了宜蘭,今年第一季新成屋預售屋,平均成交價走揚!基隆、新竹創歷史新高,雙北、桃園房價也是反彈後的高點,放大看台北重現5年前的9字頭,新竹相比去年漲3.5%,新北市新莊、三重、蘆洲房價也更接近北市蛋白區,實際再看新北三重另個建案。

    民眾vs.業務:「你可以參考一下這個,10樓或11樓大概58(一坪)。」

    高樓層無公設,單純1層樓2戶房間2面窗景1600萬不含車位。

    民眾vs.業務:「因為通膨啊,就是造成原物料上漲啊。」

    業務強調確實論建材和空地,這2年持續漲,整體來看政府今年推的「紅單防堵」、「房地合一稅2.0」,確實遏止炒短線的投資客,但台灣經濟成長持續加上熱錢多疫情狀況好,房市需求有增加。

    房仲陳泰源:「這也是為何政府祭出一波波的打炒房政策,央行總裁說過是要打炒房,不是打房價。」

    政府出招建商猛拆招房價漲因素不斷,明明台灣人口進入負成長,理應市場「供過於求」建案說漲就漲,民眾多比三家不吃虧。

    陳泰源youtube→https://youtu.be/2Uu3yvdkuoI

    部落格→https://taiyuanchen1223.blogspot.com/2021/04/210418tvbs-212.html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