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經八百抽獎喇
〔 #龐氏騙局大解密!#面對世界你太誠實了嗎? 〕
政經八百與時報出版合作,會在 8/30 抽出兩位粉絲獲得時報出版的新書《解密陌生人》*1
✨抽獎辦法✨
1.將本篇貼文轉發到限時動態
2.留言 tag 兩位好友及任意文字就可以囉!
直接進入正文👇
...
#政經八百抽獎喇
〔 #龐氏騙局大解密!#面對世界你太誠實了嗎? 〕
政經八百與時報出版合作,會在 8/30 抽出兩位粉絲獲得時報出版的新書《解密陌生人》*1
✨抽獎辦法✨
1.將本篇貼文轉發到限時動態
2.留言 tag 兩位好友及任意文字就可以囉!
直接進入正文👇
▌龐氏騙局
龐氏騙局的名稱源自一戰後發生的一場由查爾斯.龐茲主導的投資騙局,他藉由當時國際間流通的國際回郵券的特性來操作這個騙局:
在當時書信往來時假如希望對方回信,卻又不希望郵資造成對方的負擔,基於禮儀就會在信件裡頭附上一張國際回郵券,對方可藉由這張券於當地的郵局兌換郵票回信。
套利機會出現了!壯士們有沒有在上述的操作中嗅到甚麼投資的機會呢?
▌龐茲怎麼騙人的?
戰後經濟蕭條的情形下,龐茲向大眾聲稱可以透過購買貨幣貶值嚴重國家的回郵券,再送到美國兌換成郵票賣出變現,賺取中間的價差。為了說服大眾,龐茲甚至成立了一間空殼公司,業務就是專門處理回郵券買賣套利。
龐茲的這一波操作就稱作「套利」,利用兩地利息、匯率的差異進行買賣,買低賣高,從中獲取低風險高報酬的收益。
除了利息或是匯率差可以用來進行套利外,在我們生活中更常出現的套利機會就屬一個擁有兩種不同價格的商品了。
舉例來說,到超市以20元一瓶買進一箱可樂,再到園遊會上以30元一瓶賣出,這樣一來便賺取了高達 50% 的利潤,但仍需要承擔可樂賣不出去的風險。
不過龐茲所聲稱的賺錢方法利潤太小,需要極大的交易量,而過程中間的手續、運送費用等交易成本也會將利潤吃得一乾二凈。
龐茲卻對大眾放出消息:假如投資他們公司的話,就可以在 45 天內獲得 50% 的利潤。在一個銀行存款利息只有5%的年代,這樣的高投報率吸引了不少人將自己的資金投了進去。
▌搶劫彼得,然後付錢給保羅
龐茲在 45 天後,也照當初宣稱的將初期投資者的本金及賺取的利潤返還,營造一個「真的會賺錢」的假象,目的是為了塑造好口碑以吸引更多的人受騙。
果然投資者越來越多,而龐茲則開始透過較晚期投資者的資金給付予前期投資者的手段來維持龐氏騙局的假象,直到參與人數再也不足以支持資金給付、騙局破滅為止。
這樣透過高額報酬吸引投資者,報酬的來源卻是來自於後期投資者資金、而非公司進行投資所賺的錢的模式,就是所謂的「龐氏騙局」。
▌高達 650 億美元的世紀詐騙
時間來到 2003 年,復興科技公司主管及投資組合經理人發現當時活躍於金融界的投資人馬多夫的避險基金公司獲利來源不明、提出的交易策略也沒辦法自圓其說,所以賣出其持有的「一半」馬多夫公司的股份以避險。
2008 年金融風暴,多名將錢交給馬多夫投資的客戶打算將資金撤回,才揭露了這場震撼全球的世紀騙局。
馬多夫坦承自己根本無法湊出 70 億美元的資金給那些客戶,他所聲稱的賺錢手法及這間公司都是龐氏騙局的一部分。
這場騙局持續了 20 年,受害公司及客戶損失高達 650 億美元,匯豐銀行、史蒂芬.史匹柏都在受害名單之列。
而從 1999 年起,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就一直接獲針對馬多夫公司的檢舉,到了 2008 年卻都沒有採取適當的處置。
從華爾街數萬名的投資客、科技公司主管甚至到美國證管會,為什麼縱然在這二十年中可能有過懷疑、接過檢舉,卻還是淪為這場世紀騙局的受害者?
▌預設為真
馬多夫的龐氏騙局沒有用暴利的致富方式吸引投資者,而是給投資者獲利穩定且合理的數字,並用「價差套利轉換策略」作為其投資手段的說明;定期收到的假對帳單也讓投資者誤以為馬多夫持續在進行交易。
在《解密陌生人》一書中,專門研究人類欺騙行為的心理學家萊文提出一個理論稱作「預設為真理論」:大部分的人在與人互動時,會有「預設事物是真實」的傾向。我們對這世界的基本假設就是「我們面對的人是誠實的」。
在該理論中,個體要從相信跨越到不相信的門檻極高,我們往往需要大量的懷疑、強烈的證據,才有可能轉為不相信某人某事。我們甚至會合理化自己的懷疑,而不會認為這一切都是一場騙局。
在龐氏騙局被揭穿時, FBI 與復興科技投資經理人西孟斯談話,問他為什麼沒有 2003 年發現不對勁時就將所有股份脫手。
西孟斯的回答是一個典型的預設為真想法:「身為經理人,我一直難以接受那真的是一樁騙局的想法。」
他不願相信馬多夫徹頭徹尾是個說謊的人,之前內部針對馬多夫公司的調查結果雖然讓他有了疑惑,但疑惑還不夠多、不夠強烈到他願意相信整起事件都是一場騙局。
證管會也是一樣,雖然他們調查時沒辦法問出半點合乎邏輯的答案,但最後在調查報告上的結論卻是「覺得馬多夫自稱憑著直覺交易未必是荒謬的事」,他們假設馬多夫背後有一些不可言說的高明交易策略,這也是犯了預設為真的錯誤。
▌小結
因為篇幅的關係我們今天就只從一個面向切入,試著解釋何以騙局不朽。
但當然還有更多的原因造就了這場騙局:書中另外提出了透明性及耦合的概念,也利用古巴美國的間諜戰、希特勒與張伯倫的會面,甚至與BLM運動相關事件的例子,提供我們另外一條思路去思考為什麼我們總是被騙、總是無法判斷陌生人的想法。
郵局撤回單 在 報時光UDNtime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1984年排隊買洋菸酒】#1984年 #公賣局 #洋菸酒
你小時候對洋酒的印象是什麼呢?
這是1984年中秋節前,菸酒公賣局
(現為台灣菸酒公司)南昌路菸酒供應中心
當年是菸酒專賣時代,臺灣尚未開放洋菸酒進口,
過年過節送禮,最高級體面的禮物就是洋菸酒。
大部份人只能到公賣局排隊,限量採購。
後來在國際貿易的壓力下,
在1987年洋菸酒進口才解禁。
圖說:中秋節將至,民眾人潮淘湧至公賣局的洋菸酒分銷處購物情形。
來源:聯合報
日期:1984/9/7
作者:程川康
#洋酒 #已經很久沒有聽人這麼說了
#又被看出了年紀
#紅酒白酒威士忌
#報時光UDNtime
【禁止酒駕,未滿18歲禁止飮酒】
歷史新聞
【1984-09-07/民生報/06版/生活新聞版】
洋菸酒生意興隆 公賣局財源滾滾
【台北訊】生意興隆,財源源滾的公賣局南昌路洋菸酒供應中心,最近為了搶案頻傳,也不得不在櫃檯前加設鐵窗了。
據瞭解,菸酒公賣局鑑於最近歹徙已經將搶奪目標從銀行、郵局,轉到台灣電力公司地區營業所,「居心思危」,特別指示南昌路洋菸酒供應中心這個平日營業額頗高的單位加強安全措施。
這幾天,時值中秋前夕,送禮人多,該門市一天營業額可高達近千萬元,公賣局甚至特別派一些警衛在場執勤。
【1986-12-09/民生報/06版/生活綜合版】
中美菸酒談判 終於達成協議
菸酒進口元旦起生效
美菸每包約卅二、三元 歐市國家比照辦理
【本報訊】長達一年的中美菸酒談判終於達成協議,並自明年一月一日起生效。財金人士指出,達成協議,不但美菸可望以每包三十二、三十三元左右的價格在台銷售,將來歐市菸酒進口時也將比照辦理,因此可以預料,歐、美的菸酒即將以較目前廉價許多的價格大舉進軍國內市場。
財政部長錢純昨天在新聞記者會中指出,中美雙方談判代表已達成協議,協議重點包括:協議自明年一月一日起生效;產品開放範圍有香菸、啤酒、葡萄酒及各種水果淡酒;中美雙方並決定,公賣收益部分,香菸每千支上稅八百三十元,相當於每包菸公賣收益為十六點六元,葡萄酒每公升公賣收益一百一十九元,啤酒每公升三十元,水果淡酒每公升四十五元。
財金官員指出,開放進口以後,美國菸酒的價格由美商自行決定,只要依協議繳納公賣收益即可。不過由每包美菸繳公賣收益十六點六元來看,一般合理的美國菸成本大約是十五到十六元,因此美國菸售價可能在三十二、三十三元之間。
在廣告促銷活動部分,除了可以在銷售據點促銷,以及作特別促銷活動外,酒類部分可以刊登雜誌和報紙廣告,香菸部分,則以每一製造廠商每年可以刊登一百二十則雜誌廣告為限。因此未來美國菸可以在銷售地點贈送打火機、運動衫、貼紙等,但如贈送樣品菸時,則以單支贈送為限。
產品標示方面,則依照國際慣例及我國有關法令規定辦理。國貿局長蕭萬長指出,在這個原則下,未來在台銷售的美菸要標示和國產菸相同的警語、內容、字體大小、位置都和國產菸一樣,同等洋酒也要比照國產酒品,標明製造日期。
財政部長錢純昨天表示,由於我國對美貿易順差極大,美國自去年十月開始,就對我國及日、韓強烈提出開放菸酒市場的要求。同時在談判中,美方對促銷廣告要求最多,雙方一直僵持不下,最後我方為顧及國民健康,決定寧可在公賣收益上讓步,來換取美商不得作過度促銷廣告活動的協議,最後才全盤達成協議,美方也撤回三○一條款的報復行動。
國貿局長蕭萬長也在會中指出,有關歐市國家也要求開放菸酒市場一事,原則上已決定歐市國家適用中美菸酒的協議,開放日期尚待磋商後決定。
郵局撤回單 在 觀光客不知道的倫敦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追🦠日記]📅四月30日週四/全英閉關Day38
補28+29日資料
疫情指標: 加上社區死亡人數,三月2日起與新冠病毒有關的死亡人數達2萬6千人;到院死亡人數下降,但安養院死亡增加,整體持平。
******
📺每日記者會
四月28\29日主席:衛生部長(Matt Hancock, the health secretary)\(Dominic Raab, the foreign secretary)
📌 核酸檢驗的量能一日可以達7萬次,29日起再開放65歲以上、或需要外出工作者這兩個族群有症狀的人免費檢驗。(估計這兩族群有1千5百萬人)
📌從29日起安養院死亡人數和到院死亡人數一樣可以每日更新(全英大約1萬6千家公私立或慈善機構營運的單位,以前是一週一次從國家統計局兩週前的死亡登記資料裡篩出來)。
📌三月2日至四月28日英國社區死亡人口中感染新冠病毒的人數是3811人。這使得英國感染新冠病毒的死者達到26097人,比原先高17%。
💬新的數據可以呈現比較全面的傳染狀況。公衛部做國際比較時,西班牙的數據不清楚是否包含安養院的資料(見附圖)請西版牙網友補充囉)。我覺得比較有意義的是和全國總人數比較,因為國家人口差很多光看死亡數字缺少脈絡,這樣比的話英國的死亡數字是全歐第二高,僅次於比利時(見附圖)。
📌30日約1萬5千人仍在院治療,比29日少約3000人。
💬 某個收集全球新冠病毒政府資料的網站,在康復人數這一欄,英國的數字一直沒有更新,我上次看時還有程式用這個舊資料自動算出的致死率。我的初步想法是「英國康復人數」的資訊可能不是電腦程式可以自動捉進那個網站、或可能需要修改程式之類的,所以後來那個網站沒有更新的數字。
我看到網路上一些討論是直接引用那個網站的資訊,然後在錯誤的印象上爭論。其實英國政府陸續更新在院治療人數,有興趣人可以拿入院人數減留院人數得到一個保守的數字(重症康復人數)、或總感染人數減留院人數。
📌包機撤回受困的英國公民持續進行中。過去六周已達成從21個國家、啟動99次班機帶回超過2萬人。以及從60個郵輪上帶回1萬9千人。(原文的陳述方式有點困惑,郵輪上救援回來的人理論是也是搭包機回來的,數字有沒有重複計算?)
📌未來五年持續贊助「國際疫苗聯盟」GAVI the international vaccine alliance 每年3億鎊發展疫苗。(這則消息沒有獲得媒體關注。GAVI表示英國的贊助可以幫助3億兒童接種疫苗。)
*******
其他時事隨便說:
📣29日一早驚人消息是首相強森再度當爸!🎉🎉🎉事先完全沒有走漏消息,早先凱莉只說是初夏生,沒有公佈預產日期。早上八點多駐守在首相府的攝影師推特說:首相府車輛準備出門,看來強森會主持週三下午國會的「首相質詢」。
但是稍後工黨獲得的消息是:當天的國會仍由代理首相外交部長代班,媒體推測強森身體還不行,沒法撐過一小時的「拷問」。接著首相府公布凱莉生產母子平安。
原本工黨新領袖預期首度與強森國會對質 #無緣相逢的對手說好的會面一延再延 #他還是很有禮貌地祝賀強森當爸
🧸這是強森第六度當爸,四個小孩與前妻生的、一個女兒與外遇的對象生的,時任倫敦市長時法官判定他有義務公布這段外遇結果。小報認為還有一位沒公開。這次他又破一個紀錄:首度帶未婚伴侶入住唐寧街的首相。
🧸首相府的first baby 則有前例可循。最近幾個是1990年首相布萊爾、2020年首相卡麥隆,都在任內獲新生兒。
#原本要放育嬰假但是時機不好 #剛休過病假 #才銷假第三天
................
👑29日也是凱特與威廉的9週年結婚紀念日,給大家看結婚照放閃當慶祝💖 #七年之癢就默默癢過了
.................
💙30日是Tom爺爺的100歲生日🎂,他為NHS募款金額在中午前達到3千萬英鎊💰。他的生日禮物🎁除了14萬張生日卡📬、女王👑個人化的電報、還晉升地方官校的榮譽上校 🎖。爺爺是板球迷 🏏️, 他也獲得同鄉的板球國家隊隊長封為榮譽國家隊隊員。
✈️此外,兩架二次大戰時期的戰機飛過他家上空致敬。爺爺看過他們為戰爭而飛,有幸再看到他們為和平飛翔。#兩架戰機也有保持安全距離
這個任務最後由空軍執行。原本提議飛行的是肯特郡的一個業餘愛好團體,但是向交通部申請飛行航線許可時被打槍為「非必要出行」,林肯郡的空軍「紀念飛行隊」接手。#他們不需要申請航線?
💙 業餘的這一組決定改成週四晚上八點在肯特基地附近飛,當作支持「為醫護鼓掌」活動。#不管啦就是要飛
📮至於皇家郵局呢,#我以為他們會出爺爺郵票,幫Tom爺爺漆了一個藍色郵筒(附圖)。2012獲得金牌的運動員家鄉可以看見金色郵筒、2019年世界板球賽選手的家鄉有藍色郵筒。但慶祝百歲生日的藍色郵筒可能是因為NHS藍。#本季流行色
#保守黨表示我們識別標示也是藍色
....................
😷蘇格蘭🏴#建議 出門搭公車或進入密閉場所例如商店要戴 #非醫療口罩,可以防止無症狀感染者傳播給別人。僅管英(格蘭)國中央政府🇬🇧的專家還是認為口罩的效用證據薄弱,還在review中。#為獨立做準備(誤)
😷倫敦市長也很想規定倫敦市民搭公車戴口罩,但一直等不到中央政府🇬🇧回應。倫敦公車已改成後門上車不收費,減少司機被乘客感染的危險。倫敦交通局已經有34位員工因新冠病毒過世。#市長也準備獨立吧
#反正英格蘭國其他地方的人不覺得倫敦是英國
................
🦆馬路上車少,候鳥加拿大雁一家帶著雁寶寶上車道亂逛,為了大家的安全,倫敦警察試著指揮雁爸爸要他們改道,但是發現很難溝通。#報告長官要罰不正當出行還是超過兩枚聚眾呢?(備忘錄:1.事發現場在超市附近,可以說是去購物,但是購物規定只能一個成人帶小孩入場 2.同一家戶不必保持2m距離但是只能外出運動)
***********
📅四月28日週二
重症確診累積161145(^3996, 少7.3%)
入院死亡累積21678(^586, ^62%)
檢驗599339(^29571)人,763387(^43563) 次
#陽性率 總體26.9%(少0.7%) ,當日13.5%
🦊大倫敦重症累積23979(^146)
累積死亡4781人(^88, ^1人)
📅四月29日週三
重症確診累積165221(^4076, ^0.2%)
入院死亡累積26097(^765, ^30%)本日加入過去兩個月社區死亡人數
檢驗632794(^33455)人, 818538 (^52429) 次
#陽性率 總體26.1%(少0.8%) ,當日12.2%
🦊大倫敦重症累積24090(^146)
累積死亡4901人(^120, ^36%)
郵局撤回單 在 日本自助旅遊中毒者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04b帶你看指揮中心記者會
昨日重點:昨日5個海龜,4位是珊瑚公主號郵輪乘客。沒有土龜。我們又擋了一天!繼續加油!
4月10日做了1291人次的PCR,3例陽性。 陽性率 0.23%。
4月11日做了1029人次的PCR,3例陽性。 陽性率 0.29%。
4月12日做了2188人次的PCR,5例陽性。 陽性率 0.23%。
1.昨日新增5例境外移入,沒有本土案例。
目前393人確診,114人(+5)解除隔離,6人死亡。
案389至392為珊瑚公主號郵輪旅客,與另3名親友(共7人)於2月15日至美國、祕魯、玻利維亞、巴西、智利等地旅遊,3月5日從智利登上珊瑚公主號郵輪,該郵輪原定3月19日於阿根廷結束旅程,但由於阿根廷等多國封鎖邊境導致郵輪無法停泊,後於4月4日上午停靠邁阿密。該郵輪載有1898人,當時船上已有12名旅客及10名船員確診感染,其中3名旅客死亡。 指揮中心於4月7日接獲外交部告知,該郵輪上有7名我國籍旅客,將搭乘郵輪公司安排的包機至英國轉乘我國籍航班返台。返台時全程口罩、座位適當區隔(前後兩排不安排其他乘客)、全部採檢、集中檢疫所隔離14天。 4月11日入境時,5人有疑似症狀,其中4人檢驗確診已住院隔離,3人檢驗陰性,持續集中檢疫,將二採並於解除隔離前再次採檢確認(共三採)。
案393為案384的太太,長期旅居美國,3月29日出現咳嗽有痰,4月1日出現腹瀉,4月11日入境時因有症狀, 自機場後送就醫採檢,於今日確診;其先生案384已先於4月10日返國並在4月11日確診。兩人均曾在美國接觸過武確診個案。案384說明後,去註記時案393已經要上機回國了。全程都有戴口罩,根據艙單目前框列12組員+7乘客居家隔離,有症狀再採檢。
2.公布口罩徵收與運用數目流向:從1月31日到4月11日徵收6億6873萬片,藥局實名制用掉3億4952萬片,醫療院所1億2708萬片,中央公務使用2836萬(含援外),地方公務 3320萬,各級學校及考試2150萬,產業購買4800萬。以上共計6億766萬片。郵局庫存4007萬,外科口罩戰備庫存(CDC)2100萬。
3.酒店公關疫調,匡列者的居住地區分布?確診者的相關資料比例?是否有統計歐美地區的基本傳播數?台灣的基本傳播數?
答:目前調查123人,職場96,家屬4,其他23。居家隔離65人。採檢12人,目前10人陰性,兩位職場接觸者檢驗中。疫調部分應該已完成,台北市居多。
張P答:昨日為止388例,女205,男183,4-88歲,中位數32-33歲。114例解隔離,12例使用呼吸器中,依WHO分類,71%為無併發症的輕症,21%輕度肺炎, 嚴重肺炎到呼吸衰竭29例(7.5%),其中6例死亡。無症狀感染者22例(5.7%),後來有小一部分轉成有症狀,細節還在蒐集當中。無症狀採檢陽性主要都是家族間密切接觸。 阿中:建議以後固定周六提供病歷分析資料和背板,方便大家整理。
4.有沒有發展快篩抗原抗體試劑的計劃?
張P答:在感染當中身上帶有病毒的時候,除了核酸檢測以外,就是驗有沒有病毒的抗原,如果快篩試劑可以驗抗原,當然就知道這個病人身上正帶著病毒;在感染一段時間以後,身體就會產生抗體,到了約7到10天後,轉而可以驗有沒有抗體,來間接說明他是否有被感染。
而抗體有分IgG和IgM兩種抗體,IgM抗體是急性期出現,大約兩週消失,接下來就是10天到2週身體會產生IgG抗體,一般來說病毒自然感染的情況下,會終身帶著IgG抗體。單驗IgG抗體,對新冠病毒來說,由於它是一個全新的病毒,大概可以說病患就是最近得到感染,但如果是長久存在的病毒,就僅能說明此人過去有感染過,不一定是這次感染的。除此之外,理論上有了新冠的抗體,就比較不擔心第二次感染。
目前在台灣的社區裡面,民眾被感染的機率是很低的,除了確診的393例以外,就算有漏掉沒檢驗到的案例,相信這個數量還是很低,所以在這麼低的狀況下,假如要去驗抗體,是很不容易的。比方說2300萬民眾,如果只有1000個人感染的話,#我們就得驗2萬3千人才會找到一個抗體陽性,我們花這麼大力氣有沒有辦法真的測到?#不過我們當然可以對某些高風險族群可以先去試試看,這都持續在討論中。歐美國家的社區感染非常厲害的時候,驗抗體就很容易驗到,比方說武漢地區已經有百分之3到10的人都得到過感染的話,每抽10支血就可以測到一個陽性的抗體,不會花很大的力氣,就可以知道哪一些人是有被感染過。
因此,篩檢方式要採用哪種,還是需要看每個國家、每個地區發生的流行狀況到底到什麼程度。目前台灣當然不是立刻需要急著馬上去做這樣的抗體檢測,來檢測全民裡面就有多少百分比得到感染。
(04b:#這樣有沒有聽懂現在還不需要普篩的理由?乖。我們可以先等別國的抗體結果出來再做考慮。
張P應該是口誤為23萬,應該是2.3萬才對)
5.最早有派專家去武漢當地了解治療方式,現在有計劃派員前往歐美或視訊了解他們的臨床治療方式嗎?
張P答:當時派員去武漢是要了解疫情狀況,不是單純了解治療方式。回來有討論說明,確定只有有限資訊,跟媒體資訊差不太多,沒太多治療資訊。歐美資訊都有密切掌握,包括媒體報導,臨床試驗和正式文獻發表等等。
6.鑽石公主號有被指定為疫區,珊瑚公主號會指定嗎?差別在哪? 為什麼不事先公布再檢驗?
答:珊瑚公主號沒有指定,我們也缺乏對該船隻的訊息。目前聽說美國周圍有40多艘船13萬多的郵輪旅客等待靠岸,還需要確定上面有沒有國人。郵輪現在我們比較有經驗了,鑽石公主號因為是第一次發生,之後有了可行模式,以後應該就會照這樣撤回的流程。人數目前不易掌握,美國似乎有少於50人將人員留置在船上的想法,相信外交部會積極聯繫處理。珊瑚公主號回來的另外三位還要再檢測,確保無感染。
7.地方政府希望中央對51訂定統一標準,有討論過了嗎?
答:目前沒有規劃,要看疫情整體情況,時間近了才決定。現在就是防疫措施確實執行,做得越確實,大家越自由。
8.以疫情現況,會給各企業一個大概的取消在家上班的最晚期限? 預計何種情況下取消或鬆綁某些預防措施,例如回國隔離14天,外國觀光客入境和集會人數規定等。
答:希望疫情較穩定時能逐步放鬆,但現在還是觀察期。目前看來歐美回來還有清明連假後,看來急遽惡化可能性較小,可以安一半的心。談放鬆還嫌早。希望能有規劃,但時程沒有訂。現在都還是觀察期,不會馬上訂定放鬆時程。如果快篩,疫苗都有就會走向鬆綁。怎樣穩定疫情,讓大家生活趨向正常,我們時時在想。
(04b:總不能一路神經拉緊,要大家宅在家裡等到疫苗做出來,經濟可能會先垮掉。這真是困難….)
9.抽菸是否是新冠重症的因子?114位康復的出院者需要追蹤多久,是否有後遺症?
答:長期抽菸是否為新冠肺炎風險因子,目前個案不多,無法結論。但確實有長期抽菸患者變成重症。目前三採陰性出院者幾乎都沒有症狀,除了重症者會有肺功能未完全復元的狀況。出院者都請自主健康管理,外出戴口罩,目前都恢復到正常醫療處置回診。案一曾和大家報告出院時電腦斷層還有一點點類似肺纖維化的變化,肺功能還沒有完全復元。一個月後的回診肺功能已恢復得相當不錯。
(04b補充:關於抽菸我有找到一篇文獻整理,抽菸者相較一般人重症的風險是1.4倍,需要加護病房,插管還有死亡的風險是2.4倍。)
10.美國已40萬人確診,紐約返台班機集中檢疫的考量?
答:第一就是希望沒辦法在居家有獨立空間檢疫的入住檢疫旅館。找不到檢疫旅館也可以入住集中檢疫所。第二步就是要求歸國前要先找到住所。現在正在盤點檢疫旅館。目前武漢類包機回來,移工還有違規趴趴走的人會使用檢疫所。
11.慢性病患的醫療品質影響狀況?有針對多種慢性病或重大傷病的上呼吸道症狀做偵測嗎?
答:住院肺炎病人現在幾乎是全採。呼吸道症狀的門診量有大幅下降,應該是大家防疫確實感冒也比較少了。也有可能是病人減少看診頻率。中重或重度患者醫療未受影響,台灣醫療正常運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