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郵件投遞中很久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郵件投遞中很久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郵件投遞中很久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郵件投遞中很久產品中有9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573的網紅屋諾強 Uno's Jump,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我要來說說,為了要趕在過年前 領到一個國際包裹的故事 通常我日本寄回來的國際包裹 我都是用海運居多,因為比較便宜 空運的價格實在是很不划算 因為我並沒有那種一定要趕著拿到的東西 走海運真的是CP值高非常多 而海運從寄出到拿到我手上 所需的時間大概是3個禮拜左右(21天) 這是平均值啦,從我以前到...

  • 郵件投遞中很久 在 屋諾強 Uno's Jump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2-13 16:53:25
    有 130 人按讚

    我要來說說,為了要趕在過年前
    領到一個國際包裹的故事

    通常我日本寄回來的國際包裹
    我都是用海運居多,因為比較便宜
    空運的價格實在是很不划算
    因為我並沒有那種一定要趕著拿到的東西
    走海運真的是CP值高非常多

    而海運從寄出到拿到我手上
    所需的時間大概是3個禮拜左右(21天)
    這是平均值啦,從我以前到現在的經驗
    當然偶爾會有突然很快就收到的包裹
    但那個機率真的是不太高的

    今天這件包裹當初是1月14日
    從日本寄出,我有算大概抵達的時間
    應該會在過年前的那個禮拜收到
    然後就開始了他漫長的旅程
    基本上抵達時間會落在2月4日(四)左右
    但台灣的郵局是六日不送貨的
    而跟他一起寄出一起收走的有二件

    早在2月5日的時候
    我就有收到了跟他一起收走的另一個包裹
    而照片上這一件就是一直呈現未知的狀態

    到2月8日(一),我繼續郵件追蹤
    他就還是一個還沒抵達台灣的狀況
    我心想,完蛋,我年前收不到了嗎?

    後來隔天,郵件追蹤上終於出現資訊
    反正就是昨天過海關了,然後已經轉出
    被運到投遞股去,已經出貨發送
    後來我就一直等待,等郵差送來

    這中間,我等了又等,就是等不到
    後來我打電話去問,留了好幾次電話
    反正就是因為年前貨太多,太忙碌,送不完
    然後就拜託隔壁快捷股吸收一些幫忙送貨

    就因為拜託其他股幫忙送貨
    他就因此失聯很難追查
    因為就不掛在原來的業務股上面

    打電話去問東問西根本不知道怎麼查
    然後又因為不是原來的送貨郵差
    他打電話也愛打不打,按門鈴也沒有等人來
    反正原來的郵差因為很熟都會知道要找誰
    或是要找誰幫忙代收什麼的

    這包裹就一路從
    建國郵局=>仁愛郵局=>台北郵局
    一直投遞不成功,一直流浪在每個郵局倉庫
    後來本來我已經放棄在年前收到的希望

    最後一個郵局的工作人員
    在9號晚上8點多打電話給我
    說他現在被運回了台北郵局(北車那邊)
    他們10號會幫你送,但不知道什麼時候
    而我可以在10號早上去親自拿

    我就趕在放假的最後一天小年夜
    我一大早跑去台北郵局把它領了回來

    台北郵局裡面真的有夠大
    我只是要領個包裹而已
    我就走超級遠的路才走到快捷股
    然後提著14kg走出台北郵局,超累

    真的是一波好幾折
    這包裹在外面流浪超級無敵久
    從來沒有為了收一個包裹
    居然浪費了我這麼多的時間

    就醬

    反正最後我是拿到了

    等初八開工
    又有6箱準備到港

    一時亂買一時爽
    一直亂買一直爽

    Be a Hero , a We are X

  • 郵件投遞中很久 在 香功堂主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11-05 11:14:00
    有 86 人按讚

    《智能社會:進退兩難》:我們都可以冷靜一下嗎?
    .
    圖文好讀版:http://mypaper.pchome.com.tw/hatsocks75/post/1380462990
    .
    記錄一下《智能社會:進退兩難》的一些談話內容,有很多可以討論與思考的部分。在這個時間點看《智能社會:進退兩難》,很難沒有共鳴,片中提到的問題都是現在進行式,而我們正身處其中,更能感受到問題的嚴重性與需要被解決的急迫性。
    .
    假新聞能夠快速傳播,一是煽動性,可以有效挑動他人的情緒(無論是攻擊或是同仇敵愾),二是宣洩性,透過傳播訊息來表達內心的不滿。不論分享文章的大家是怎樣的心情,我在分享一則新聞或是消息前,總希望自己可以先冷靜想想:這消息是真的嗎?有被證實嗎?它可能造成的影響為何?對於釐清事情真相有什麼幫助?我只是單純在散佈一種激烈的情緒,引發更大的對立嗎?
    .
    #這是我對自己的期許但我知道有些時候我依然做不到
    .
    面對社群媒體能怎麼做?當情緒過於激動時,不要第一時間回應與傳播自己看不順眼或覺得有爽度的文章,冷靜過後,再來決定該如何面對。關掉臉書或IG或Line通知,我們不必要隨傳隨到。當你發現自己的讚數變少時,不要一直問自己:「是不是我哪裡不夠好?」讚數的多寡不代表你這個人(或文章)的價值。多看新聞,並且注意出處。在網路上與人交談時,不要自行腦補對方在想什麼,不要貼標籤,也不要因為別人貼你標籤,而合理化去貼別人標籤這件事。不要時刻處於攻擊與防備的姿態,盡量闡述自己的觀點,並試著理解對方的觀點,若是對方不願深談,不要窮追猛打,因為最後很可能會變成雙方不在討論事情,而只是各說各話。
    .
    #誰是買家誰是賣家產品又是什麼
    .
    「由於我們並沒有花錢買我們使用的產品,所以我們用的產品是由廣告主買單,廣告主才是客戶,我們才是被賣的商品。」
    .
    「如果你沒有花錢買產品,你自己就是產品。」
    .
    免錢的才最貴,當我們使用社群媒體時,我們是在提交出個人的資料,社群媒體利用演算法分析「使用者」的興趣,讓客戶的產品可以投放到適合(準確)的目標族群。社交媒體的使用者鮮少意識到他們在網路上展現的性格、興趣、習慣等,即是被販售的產品。
    .
    「這是所有公司自古以來的夢想,能夠保證只要刊登廣告,就會有效果,這是他們的業務,他們賣的是確定性,為了在這一行成功,你必須有很強的預測能力,預測能力要強就必須有一個前提,你需要大量的資料。」
    .
    「很多人以為這些大型公司出賣我們的個資,臉書交出這些資料必會有商業利益,重點是他們拿資料去幹嘛?」
    .
    電腦如何監控我們?光是你在一張照片上停留多少時間,就會成為一組數字。你是開心或難過,你晚上沒睡覺時在看什麼東西,你按了什麼文章的讚等等。透過這些看似無關緊要的數字追蹤,去預測我們的行為,並建構使用者的性格數據。而且越來越能精準預測我們的喜好,進而開始有效投遞「我們會喜歡的物件或議題」。
    .
    #科技只要夠進步看起來就會像魔術
    .
    「你把手機向下拉就能更新,最新資訊就會出現在最上面,向下拉就又能更新又有新資訊,每次都是,這在心理學有個術語叫做”間歇正增強”。」
    .
    「你不知道何時會得到或者會不會得到某樣東西,原理就跟賭城的吃角子老虎一樣,你不能只是有意識地使用產品,我要深入挖掘人的腦幹,把潛意識習慣植入你的大腦,從你的大腦深處控制你,你甚至不會知道。每次你看桌上的手機,光是看著手機就知道只要伸手過去,就可能有新消息,就好像玩吃角子老虎試手氣,對吧?這不是意外,這是一種設計技術。」
    .
    「另一個例子是照片標註,如果你收到一封電子郵件,說你朋友剛剛在照片上標註你,你當然會點那封電子郵件來看照片,你沒辦法放著不管。他們完全利用人類的深層人格。你要問自己一個問題:為什麼郵件裡沒有那張照片?這樣看照片不是更簡單?」
    .
    我覺得社群媒體最變態的設計就是打字的時候會出現「刪節號」,暗示你對方正在回覆留言,那會給你一種期待感,會想著:「對方要留言給我,那我就在這裡待一下吧。」久而久之,你使用社交媒體的時間就會拉長,更無法離開網路世界。
    .
    #我們成了實驗室的白老鼠?
    .
    「臉書進行他們所謂的”巨幅感染型實驗”我們要怎麼在臉書網頁上用最低限度的暗示,就能讓更多人在期中選舉投票?他們發現真的有辦法做到,其中一個結論就是我們現在知道的:人類在真實世界的行為和情緒,的確會受到影響。而且使用者完全不會察覺。他們什麼都不知道。」
    .
    「人類在真實世界的行為和情緒,的確會受到影響。」這件事在過去幾年的感受更為深刻,無論是年初的台灣總統大選或是近期的美國總統大選,我們發現網路言論變得越來越失控,很多時候人們不再「好好談話」而是發出各種情緒化的言論,到處貼標籤,醜化彼此。其實早在網路發展初期,這樣的問題就已經發生,但激化與對立的狀況依然是一年比一年往上增強,而我們也在不知不覺中變得更為偏執、情緒化、暴力...
    .
    「我們拿這些人工智慧系統對付自己,用逆向工程的方式,找出怎麼做才能讓人類做出回應。幾乎就像刺激蜘蛛的神經細胞,看看怎麼讓蜘蛛的腿抽動。這就像一種監獄實驗,我們把人帶進這個數學矩陣,利用他們的一舉一動,搜刮大量金錢和資料,中飽私囊。用戶卻完全不曉得。」
    .
    「腳踏車面世時,沒有人受害,對吧?如果大家都開始騎腳踏車,沒有人會說:天啊,我們毀了這個社會。或者腳踏車會影響大家,讓大家都不照顧小孩、毀了民主基石,導致大家無法分辨真相等等。我們絕對不會說腳踏車有這些問題。如果某樣東西是工具,就只會靜靜躺在那裡,耐心等待。如果某樣東西不是工具,就會跟你要東要西,引誘你、操弄你、要你提供東西。我們已經不是在工具型的科技環境,而是進入成癮和操弄型的科技環境。改變的是這個:社群媒體並非被動讓人使用的工具,而是有其目標,有自己實現目標的方式,利用人類心理對付人類。」
    .
    社群媒體透過心理學去改變人類的行為,這其實跟《全面啟動》的概念非常相似,科技不再停留在淺層表面,而是進入深層的意識裡,植入一個想法(習慣),改變人們對一件事或一個人的想法。
    .
    #你在看我嗎?
    .
    「全世界只有兩種產業把客戶稱為使用者,一個是毒品,一個是軟體。」
    .
    「人類演化後,開始在意其他部落同胞喜不喜歡我們,因為這很重要。但是我們有演化成在意一萬個人的想法嗎?我們並沒有演化成每隔五分鐘就需要一點點社會認可,這不是人類與生俱來能夠應付的體驗。」
    .
    「我們根據公認的完美標準改變生活,因為這種短期訊號就像一種獎勵,大心、按讚、豎起拇指,我們認同這種價值,以為這就是真理。但這都是虛假、稍縱即逝的人緣,不但無法長久,而且承認吧,這種生活反而讓你比以前更空虛。因為你被迫進入這種惡性循環,心裡想著:接下來該做什麼?因為我還想要這種感覺。想想看,這種情形對二十億人的影響,再想想大家對別人的觀感如何反應,大事...真的不妙。」
    .
    記得去年的南美旅行,有個小鎮的網路超弱,在那裡我只能發簡單的臉書訊息。在小鎮待上兩天時間,一方面感到焦慮「網路這麼慢,我會不會錯過什麼重要訊息?」一方面卻也發現,當你無法使用網路時,你不會一直被手機制約、不會一直想要知道網路上誰誰誰又說了什麼、不會一直想要分享你看到了什麼或拍了什麼照(因為那讓我們覺得自己很重要)。當生活沒有非必要讓他人知道我們的一舉一動時,或許我們才能回過頭看見自己的真正需求。
    .
    諷刺的是,觀賞《智能社會:進退兩難》時,我一邊紀錄下劇中有意思的對白,一邊不由自主地產生:「哇,這段話講好好,我要記下來發到網路上,這樣可能會賺到很多讚。」想法。在社群媒體的時代,我們已經被訓練成無時不刻都在思考如何贏得他人的目光,如何索求他人的認同...即便,我正在觀看一部探討網路媒體對人的影響的作品。
    .
    「整個新生代都被我們訓練和制約成只要覺得不舒服、寂寞、不確定或者害怕,就可以拿數位奶嘴麻痺自己,這會削弱我們處理負面感覺的能力。」
    .
    #生命會找到出路
    .
    「你給電腦一個目標:我要這個結果。然後電腦自己學著怎麼達成,”機器學習”這個名詞就是這樣來的,所以系統每天都精進一點,用最佳順序挑選最佳貼文,讓你用這套產品的時間越來越長。其實沒人知道人工智慧用什麼方法達到那個目標。」
    .
    「這些公司裡只有少數人,不管是臉書、推特還是其他公司,只有幾個人瞭解這些系統的運作方式,連他們都不見得完全瞭解特定內容會變成怎麼樣,所以我們人類幾乎無法控制這些系統,因為這些系統控制我們看到的資訊,系統對人的掌控能力,超出人控制系統的能力。」
    .
    人類創造社群媒體,利用心理學掌控使用者,社群媒體在短短幾年內迅速發展,創造者甚至難以控制它的成長速度。這讓我想起《侏羅紀公園》的經典對白:「生命會找到自己的出路。」人類的好奇心為社會帶來便利與多種可能性,但同時間,人類的發明卻也常常讓自身陷入險境。看似無生命的社交媒體,其實是有機體,依靠人類的寂寞、孤單、自戀、恐懼、喜悅、悲憤等情緒,變得越來越強大而有殺傷力。
    .
    #資訊客製化的恐怖
    .
    「我要向大家解釋臉書的動態消息功能到底有多糟糕時,其中一個例子就是要大家看維基百科,你登入維基百科網頁,看到的東西都跟別人一樣。這是網路上少數大家都一樣的東西。假設維基百科說:我們要讓每個人有不一樣的客製化定義,而且我們是拿錢辦事。所以維基百科會監視你,維基百科會計算:”我要怎麼做才能讓他改變一點點,以便達到商業利益呢?”結果維基百科就改變詞條內容。你能想像嗎?你應該可以想像得到,因為臉書、Youtube動態消息就是如此。」
    .
    「就算是兩個很親近的朋友,他們的朋友也幾乎重疊,他們想:我去看臉書上的動態消息,就會看到同樣的更新。但其實完全不是這樣,他們會看到完全不同的世界,因為電腦會根據計算結果,顯示最適合他們的內容。」
    .
    #同溫層侷限你的視界
    .
    「你可以想像27億個《楚門的世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真相,自己的...事實。久了以後,你會以為大家都同意你的看法,因為動態消息裡的每個人都跟你有同感,一旦你處在那個狀態,就很容易被操弄,就跟你被魔術師騙了一樣,魔術師表演撲克牌技法時會說:隨便選一張牌。你不知道的是他們早就設計好了,所以你選的是他們要你挑的牌。臉書就是這樣,臉書說:你挑選你的朋友、你挑選要點的連結等。其實都是胡扯,就像魔術師一樣,臉書控制你的動態消息。」
    .
    「你看到另個陣營,就會開始覺得:”這些人怎麼這麼笨?你看我經常看到的大量資訊,他們怎麼會看不到同樣的東西?”答案是:“他們真的看不到同樣的東西。”。」
    .
    #演算法下被操弄的人偶(人類)
    .
    「我擔心自己開發的演算法反而造成社會的兩極化,但從這個觀點來看,兩極化現象確實是讓用戶上線,非常有效率的方法。」
    .
    「大家以為演算法的設計是提供民眾自己想要的東西,錯了,演算法只是想找幾個夠棒的幻境,找個和用戶興趣最接近的幻境,如果你開始看這類影片,系統就會一直推薦下去。」
    .
    「麻省理工學院有項研究,推特上的假新聞傳播速度,比真的新聞還快六倍。如果一個人的優勢比另一個人強上六倍,這個世界會怎麼樣?」
    .
    「我們打造的系統讓假消息更有優勢,這不是我們故意的,只是因為假消息比真消息更能讓公司獲利,真相太無聊了。」
    .
    #假新聞現在式
    .
    「所謂的第三人並不是以駭客手法操作選舉,俄國人並沒有駭掉臉書,他們只是利用臉書為合法廣告主,並合法使用用戶開發的工具。差別是:他們的用意非常邪惡。這就像遙控戰爭,一個國家操弄另一個國家,卻不必真的侵犯實體國界。」
    .
    「重點不再是你要投票給誰,而是讓社會徹底混亂、民眾分裂,目的是讓兩派人馬,再也聽不到對方的聲音,再也不想信任對方。」
    .
    「我們要把社會賣給出價最高的人嗎?我們要把民主體制整個賣掉,讓你潛入每個人的心理,讓特定族群相信謊言,然後造成文化大戰嗎?我們要這樣嗎?」
    .
    「如果我們對於何者為真沒有共識,或者認為世界上沒有真相,那就完了。這是其他問題底下的根本問題,因為如果我們對何者為真沒有共識,那就根本無法解決任何問題。」
    .
    「科技並不是人類的生存威脅,而是科技擁有把社會黑暗面激發出來的能力,社會最黑暗的一面,就是生存威脅。」
    .
    「會不會未來世代的孩子,再也不知道網路幻境出現前,這個世界原本的樣貌?如果你不知道自己身在母體裡,要怎麼從母體裡醒過來呢?」
    .
    #經濟至上的危機
    .
    「我們發明"讚"按鈕時,動機是把正能量和愛散播到全世界,然而這個初衷現在反讓青少年因按讚數太少而感到憂鬱,或者可能造成政治兩極化。我們當時完全沒有想到這些...」
    .
    「我認為很多人都被商業模式、經濟誘因和股東壓力給卡死了,幾乎不可能有別的做法。」
    .
    「我覺得大家必須認同企業努力賺錢其實沒有關係,有關係的是沒有規範、沒有規則、沒有競爭...導致公司變成實質上的政府,然後他們說:"我們可以自律"這根本是胡說八道,離譜至極。」
    .
    #Netflix
    .
    網飛推出《智能社會:進退兩難》這部記錄片,請求人們思考社交媒體存在的問題,但同時間,我們在 Netflix 上看的每一部影片,也會成為一組數字,Netflix 的演算法會根據觀看者的類型偏好,推薦特定的影片。好處是:使用者比較不會踩雷。缺點是片單會越來越偏,最後侷限在特定的類型上。其實...我們已經深深陷入演算法的蜘蛛網中,很難從中逃離。

  • 郵件投遞中很久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10-24 10:34:00
    有 1,170 人按讚

    1024新加坡聯合早報

    *【分析:最後一場電視辯論未大幅改變美國民意】
    美國總統川普及民主黨競選對手拜登22日舉行最後一場競選電視辯論,爭取投票意向未定的選民。分析認為,這場辯論並不會使當前民意發生很大的變化。美國媒體認為,相對於上一場辯論,這一回是“內容豐富的正常辯論”,雙方在多個問題上“深入對峙”。川普的表現明顯優於第一場,“他成功控制住了自己”,沒有採取“打斷插話”策略;拜登同樣有備而來,有效抵擋了川普的攻擊。此次辯論在田納西州首府納什維爾一所大學舉行。在9月的第一次辯論中,兩人互相謾駡,場面混亂;這一次,兩人明顯較克制,大致上都能尊重對方的發言時間,使辯論內容較為紮實,不過,人身攻擊仍難免。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01024-1095290

    *【郵寄選票需更長時間處理 美專家提醒選民選舉結果或延遲公佈】
    阿拉巴馬州奧本大學政治學教授黑爾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表示,除非現任總統川普和對手拜登的得票差距很大,否則要在11月3日或隔天得知結果的可能性不高。美國總統選舉日益趨近、選戰白熱化,但另一個隱憂也漸漸浮現。專家學者越來越擔心11月3日大選當天很可能無法得出結果,並提醒選民做好心理準備,因大選結果可能會延遲公佈,得等上幾天甚至更長時間。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01024-1095296

    *【民調落後拜登 但川普從註冊選民增長中看到希望】
    美國總統川普及其競選團隊認為,儘管民調顯示他依舊落後于對手拜登,共和黨選民註冊的增加發出了他仍有望贏得連任的信號。截至本周在全部8個戰場州,註冊的共和黨選民比民主黨人多出了約17.9萬,其中在可能決定勝負的佛羅里達州和賓州大幅淨增。2016年大選的結局最終由中西部三個州約8萬8000名選民做出,因此微小的差距在選舉之夜都可能極為重要。民主黨候選人拜登在全美民調中平均領先約8個百分點,但是川普及其盟友認為選民註冊體現了公眾輿論調查再次未能完全發現總統支持者的現象,川普稱之為“沉默的大多數”,一些民調機構則叫他們“害羞的川普選民”。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01024-1095374

    *【美國有超過5000萬選民提前投票】
    美國一個監測選票組織表示,截止23日,已有超過5000萬美國為來屆美國總統選舉進行了投票。佛羅里達大學(University of Florida)開展的美國選舉項目(US Elections Project)的統計資料顯示,現在已有超過3500萬人通過郵件投票,超過1500萬人通過將選票放在指定的投遞箱中進行投票。這個資料超越了2016年選舉日前提前投票總票數4720萬張。領導這項計畫的的佛羅里達大學教授麥唐納預測,選民提前投票的踴躍現象或使本屆大選的總投票人數高達1億5000萬左右,創下新高。這代表約65%的合法選民進行了投票,創下1908年來最高投票率。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01023-1095240

    *【執政期間“語不驚人死不休” 世界領袖關注川普會否蟬聯】
    美國總統川普能否在下個月的總統選舉中連任,近日成了世界領袖最為關注的問題,畢竟言談“語不驚人死不休”的川普,過去四年一次又一次發表對其他世界領袖的驚人看法,令美國外交關係發生變化。美國未來的外交政策走向,就得看川普是否能擊敗對手拜登。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01024-1095297

    *【傳在美制裁前 華為已大量儲備晶片】
    消息人士透露,中國科技巨頭華為在美國制裁前已大量儲備關鍵晶片,以確保中國的運營商有足夠的供應,可部署5G技術至2021年後。華為發佈的財報顯示,公司前三季銷售收入達6713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9.9%,淨利潤率8%,意味著該公司過去至少四年的連續兩位數增長已結束。
    https://www.zaobao.com.sg/zfinance/news/story20201024-1095353

    *【稱要應對疫情 避免政局動盪 傳慕尤丁尋求元首頒佈緊急狀態】
    馬來西亞首相慕尤丁昨天突然覲見國家元首,盛傳是要尋求元首禦准頒佈全國緊急狀態,以應對持續惡化的冠病疫情及避免政局持續動盪。政治分析員認為,這反映出慕尤丁極大可能已失去國會多數議員支持,緊急狀態是他挽救政權的最後舉措。在野黨一致炮轟慕尤丁為了保住政權,竟祭出緊急狀態令來阻止國會開會,斥之為不民主手段。民間組織及一些線民則表示感到愕然,認為如果是要控制疫情,此前落實的行動管制令已足夠。
    https://www.zaobao.com.sg/news/sea/story20201024-1095272

    *【緊急狀態 疫後大選?統治者料週一商內閣建議】
    馬來西亞首相慕尤丁昨天召開內閣特別會議商討對抗冠病疫情的建議後,前往關丹阿都阿茲王宮覲見國家元首蘇丹阿都拉陛下。據悉,元首預料會在週一召開統治者特別會議,討論內閣的建議。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01024-1095376

    *【柬民眾示威 反對中國駐軍】
    有報導指中國和柬埔寨達成秘密協議,讓中國軍隊駐在柬埔寨西南部雲壤(Ream)海軍基地內,讓中國海軍得以進入泰國灣的沿海深水地區。柬埔寨政府已經數次否認此事,說允許外國駐軍違反國家憲法。不過,對此不滿的一些柬埔寨民眾23日聚集在首都金邊的中國大使館附近示威反對駐軍。小規模示威之後被警方驅散,幾人被逮捕問話。
    https://www.zaobao.com.sg/news/sea/story20201024-1095295

    *【分析:習近平強烈警告 意味中美台海擦槍走火風險升高】
    中共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23日在志願軍抗美援朝70周年大會上說,中國決不坐視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受損,決不允許任何人任何勢力侵犯和分裂中國領土,對這種嚴重情況必將迎頭痛擊。受訪學者認為,這是對美國近期頻打“臺灣牌”及加大對台軍售發出強烈警告,中美在臺灣海峽擦槍走火的風險正在升高。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china/story20201023-1095241

    *【英國明年接受BNO港人申請移居 中國強烈不滿稱保留採取措施權利】
    英國政府將于明年1月31日起,接受持英國國民(海外)護照(BNO)的港人及其近親申請特別簽證移居英國,以還擊中國政府早前實施《香港國安法》。中國政府對此強烈不滿,強調將保留採取進一步措施的權利。但有受訪學者認為,近來北京要集中精力應對來自美國的施壓,不想四面樹敵,估計事件不會對中英關係帶來太大的影響。
    https://www.zaobao.com.sg/news/china/story20201024-1095285

    *【國際社會承諾捐助近6億美元 為羅興亞人提供援助】
    國際捐助者承諾捐助近6億美元給流離失所的羅興亞人,並誓言會繼續提供支持,為羅興亞人問題尋求長期解決方案。聯合國早前呼籲國際社會捐助10億美元以上,協助因遭迫害或為躲避暴力衝突而逃離緬甸的羅興亞難民,不過聯合國只籌得6.36億美元。聯合國難民署週四聯合歐盟、英國和美國辦了一個線上募捐會議,結果籌得了另5.97億美元,總算達到了目標。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01024-1095291

    *【10天內增加一倍多 歐洲週四單日新增病例超過20萬】
    據統計,歐洲到昨天累計病例約780萬起,累計死亡病例約24萬7000起。義大利、奧地利、克羅埃西亞、斯洛維尼亞和波士尼亞週四新增病例皆創單日新高。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01024-1095292

    *【美批准使用瑞德西韋 治療住院冠病患者】
    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批准抗病毒藥物瑞德西韋(Remdesivir)用於治療住院的冠病患者。這是首個在美國獲批的治療冠病藥物。美藥管局(FDA)週四發佈聲明說,瑞德西韋可用於治療冠病成人患者以及12歲以上、體重超過40公斤少年患者,但僅能在醫院或提供類似住院治療的護理機構使用。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01024-1095293

    *【法國單日新增確診病例逾4.2萬】
    當地時間10月23日,法國單日新增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確診病例超過4.2萬起,再度創下疫情爆發以來新高;法國官方累計確診病例突破100萬起,達104萬1075起。法國由此成為繼美國、印度、巴西、俄羅斯、西班牙和阿根廷之後,全球第七個累計確診病例超百萬的國家。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01024-1095373

    *【脫歐後達成首個重大協議 英日簽署自貿協定】
    英國與日本正式簽署自由貿易協定,這是英國脫歐後達成的首個重大貿易協定。
    日本外長茂木敏充與英國貿易部長特拉斯週五在東京簽署這項協定。兩國在今年6月啟動談判,9月宣佈原則上達成協議。特拉斯在簽署儀式過後對記者說:“在旭日之國(指日本)迎接自由貿易新時代的降臨,再合適不過了……這是英國再次成為一個獨立貿易國以來達成的第一個新的自貿協定。”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01024-1095298

    *【接種流感疫苗後死者雖增至36起 韓當局稱疫苗沒問題】
    韓國疾病管理廳23日通報,截至當天下午接種流感疫苗後死亡病例達36起。
    死亡病例較前一天下午4時增加九起,接種後出現重症反應並死亡的病例增至兩起。近日,韓國首爾、仁川、全羅南道等地出現接種流感疫苗後死亡病例,引發爭議。多個地方政府暫停流感疫苗接種工作。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01024-1095299

    *【美國法官拒絕推翻阻止WeChat下載禁令】
    美國舊金山一名法官週五駁回司法部要求撤銷她在上月阻止川普政府禁用騰訊旗下微信應用的裁決。圍繞這個中國應用程式列動的法律鬥爭仍在繼續。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01024-1095383

    *【臉書或在11月面對美國反壟斷指控】
    社群媒體巨頭Facebook可能在11月面對美國的反壟斷指控。《華盛頓郵報》引述四名消息人士報導稱,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會面,討論一項調查工作。報導稱,紐約州檢察署已就臉書可能威脅競爭而審議多時,目前已進入準備起訴的最後階段,但起訴的時間表仍有可能變化。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01024-1095394

    *【利比亞衝突雙方在日內瓦簽署停火協定】
    聯合國官員宣佈,利比亞衝突雙方在日內瓦簽署停火協議,決定從即日起在利比亞全境實行“完全和永久”停火。聯合國秘書長利比亞問題代理特別代表威廉姆斯在日內瓦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表示,今天對利比亞人民來說是一個值得慶祝的日子。她表示,根據最新簽署的停火協定,利比亞衝突雙方同意組建一個聯合機構監督停火協議的實施,並立即開始對利比亞境內所有武裝組織和人員進行識別和歸類,以便為未來的全國統一整編鋪平道路。同時,利比亞境內所有外國雇傭兵和戰鬥人員應在3個月內離開利比亞。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01023-1095243

    *【越南洪災致死117人 21人失蹤】
    越南預防自然災害中央指導委員會23日發佈消息說,暴雨及洪水、山體滑坡等相關災害已造成越南中部和西原地區117人死亡,另有21人失蹤。該委員會公佈的資料顯示,死亡和失蹤人員有一半以上在越南中部廣治省和承天-順化省。暴雨引發的洪水已造成中部廣平省等地3萬7000餘所房屋受損。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01023-1095242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