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部門代碼英文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部門代碼英文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部門代碼英文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部門代碼英文產品中有8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讓寫作成為自我精進的武器》部落格文末抽獎贈書 2 本 你知道現在職場上最關鍵的隱藏技能是什麼嗎?你知道可以不說一句話就讓合作機會找上門嗎?你知道如何在充滿雜訊和紛擾的年代脫穎而出嗎?答案就是,學會寫作。寫作一直都是關鍵的技能,只是它的重要性在時代的演變之下只會變得愈來愈重要。你或許會問,為什麼要...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暗網仔 2.0,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dw_kid12/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deepwebkid/?modal=admin_todo_tour Subscribe: https://www.youtube.c...

  • 部門代碼英文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8-23 08:10:48
    有 236 人按讚

    《#讓寫作成為自我精進的武器》部落格文末抽獎贈書 2 本
    你知道現在職場上最關鍵的隱藏技能是什麼嗎?你知道可以不說一句話就讓合作機會找上門嗎?你知道如何在充滿雜訊和紛擾的年代脫穎而出嗎?答案就是,學會寫作。寫作一直都是關鍵的技能,只是它的重要性在時代的演變之下只會變得愈來愈重要。你或許會問,為什麼要寫作?如何寫作?寫些什麼?我想透過這篇文章回答你。
    部落格文章 https://readingoutpost.com/writing-as-weapon/
    Podcast 用聽的 https://readingoutpost.soci.vip/
    .
    【這本書在說什麼?】
    《讓寫作成為自我精進的武器》的作者是中國知名的寫作教育培訓教練師北宸,曾任鳳凰網科技頻道前主編和中國 LinkedIn 公關部門,現為《紐約時報》中文版專欄作家。他將在線下寫作課面對無數學員的教學經驗,搭配眾多的寫作案例,彙整成這本談寫作的書。

    這本書裡面談的重點偏重於寫作的「心態」和「心法」,強調從建立內心的基本功先做起,先理解寫作會帶來的好處,然後認識一個好的寫作者需要具備什麼樣的心理素質,最後才是如何寫作的「技巧」和作者本身的經驗分享。

    所以,如果你期待的是一本充滿了「寫作技巧」的操作手冊,這本書或許不適合你。如果你從來不曾覺得寫作很重要、想要了解寫作真正能帶來的好處、想知道如何建立正確的寫作心態,那麼這本書是初次接觸「寫作」的你很好的起點。在這篇文章裡,我試著用容易理解的方式總結這本書的一些重點跟你分享。
    .
    【為什麼要寫作?】
    #無形之間行銷自己
    作者認為,把自己「行銷」出去,是每個人一輩子都在做的事情。在求職履歷上做自我介紹時,是在行銷自己的職場能力。在向上級提案做預算企劃時,是在行銷自己的策劃能力。在寫給隔壁部門的會議結論和待辦任務時,是在行銷自己的跨部門合作能力。我們無時無刻都在行銷自己。

    矽谷創業公司 37 signal 的創辦人傑生.佛里德(Jason Fried)曾經分享他如何挑選一個職位的最適合人選,他說:「要招募就招那個寫作最厲害的」。因為一個優秀的寫作者會有很清晰的思路,而且他們懂得表達和溝通,他們讓事情更容易被理解,也會站在別人的立場想事情。

    無論對管理階層、行銷人、設計師、程式開發人員,寫作技巧都非常重要,一個優秀寫作者的特質,也是雇主想在任何求職者身上看到的特質。透過寫作,我們可以培養和精進自己思考的方式,也可以把內心的想法有組織、有脈絡地付諸文字之上,讓別人從文章裡進一步認識你這個人。
    .
    #內向者的社交利器
    我曾經聽過一個說法,身為一個內向者所能擁有最好的武器,就是寫作。作者在這本書裡面用這句話傳達總結了這個觀念:「好文章自己會走路。對於內向的人來說,這是最好不過的社交方式。」對於不擅長在社交場合中侃侃而談的內向者而言,寫作是一個非常值得建立的技能。

    作者進一步說明:「內向的人很容易被人認為是以自我為中心,孤僻而不愛交際的。事實上,性格內向的人往往更能聚焦於內在世界,有更強的感受和反思能力,這反而能幫助內向的人更好地理解外部世界。」內向者在旁人看來孤僻不善社交的缺點,反而在寫作的時候得以發揮優勢。

    在另一本寫給內向者的《安靜,就是力量》書中有一段是這麼說的:「內向者聽得多講得少,並且比較容易從寫作、而不是從對話中表達自己的意思。他們不喜歡衝突。他們很討厭閒談瞎扯,但是喜歡有意義的討論。」好的文章不但會自己走路,還會幫你說話。
    .
    #自我精進的武器
    你身處的環境決定你是一個什麼樣的人。開始寫作,可以讓你沉浸在一個持續精進的環境裡面。作者他舉自己為例,一開始他的英文特別差,但是他試著把自己浸泡在《紐約時報》和《紐約客》的高品質英文媒體環境裡,也訂閱了上百家科技媒體的文章大量閱讀。

    此後,他一篇又一篇的翻譯優質的文章,不但提升了英文能力,也打下了撰寫科技文章的深厚基礎,造就他後來踏上媒體主編和寫作教練的道路。他調侃道自己開始寫作的時候就像是「群體裡面最差的人」,從寫作新手開始出發的他,等於無時無刻都要向更優秀的寫作者學習,讓自已沉浸在比自己的知識和視野更高的環境,才能不斷進步、寫出更好的文章。

    我認為,高品質的文章本身就是一個「資訊含量充沛」而且容易「重複閱讀和賞味」的資訊載體,而且你很容易可以「照著寫寫看」。不同於影音之類的媒體,你要照著做的成本和門檻相對比較高。從高手的文章模仿寫作,挑選框架來給自己用,相對而言都是更簡單可上手的方式。學習寫作同時也會帶來自我精進,讓自己沉浸在好文章的環境之下,是一個跟高手的思維不斷靠近的過程。
    .
    【該如何寫作?】
    #善用萬能的框架
    在這本書裡,作者沒有教你一百種寫作技巧,而是只教你「一個」寫作技巧,那就是「萬能寫作法」。這是一個無論在什麼情境都可以運用的框架,簡單、易懂、好執行。無論是單一模組使用,或者是擴大成更大的框架,甚至是大框架包小框架,都可以有各種運用的方式。

    萬能寫作法由三個部分組成。第一個是「觀點」,指的是有價值導向的主觀論點,或描述的客觀事實。第二個是「案例」,引用軼聞趣事、實驗案例、研究數據來輔助說明你的觀點。第三個是「總結」,回顧主題,用一句話、一個段落,總結核心觀點。

    以下引用一個我自己的寫作範例給你參考。我在分享《與成功有約》這本書的讀書心得時,分別說明了書中提到的七個高效人士習慣,其中第一個習慣「主動積極」的說明我是這麼寫的:

    前半段是「觀點」:第一個是「主動積極」,意思是不要把自己的行為歸咎環境或他人;待人接物是根據本身原則與價值觀,做出有意識的選擇。

    中段則是「案例」:史蒂芬引述《活出意義來》 作者法蘭柯的說法:「刺激與回應之間始終有段距離,而成長和幸福的關鍵,就在於如何利用這段距離。」法蘭柯是納粹集中營的倖存者,經歷過所有身外之物、僅有的尊嚴和身體自由完全被剝奪,身旁盡是絕望與痛苦的氛圍。

    後半段是「總結」:他體悟到儘管外在環境再怎樣無法忍受、不受自己控制,人的內心卻仍可保有「人類終極的自由」,也就是選擇如何回應生命意義的自由。積極,是一種選擇。

    善用這種萬能寫作法的框架,你就可以把任何想要表達的觀點,用你想要引用的案例來說明,最後再透過總結來加深讀者的記憶。你可以把這樣一個段落當成是一個「模組」,一篇文章就是好幾個模組的組合。如同作者所說:「寫作之道,大道至簡」,掌握這個寫法,你可以應用在無限種不同的場景裡面。
    .
    #閱讀高品質資訊
    要練就一身好的寫作本領就要注意自己吸收的資訊品質。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你,就是你吃進去的東西。」意思是你如果常吃高油、高鹽、高糖的食物,就會養成不健康的身體。嚮往健康的人們很在乎自己攝取的卡路里是否超標,也傾向選擇健康的食物。可是,我們對大腦「吃進去的食物」是否也有同樣程度的關注?

    我們要去買新鮮和頂級的食材,需要付出相對高昂的成本;但是閱讀頂級的精神糧食,卻不一定要付出多麼高昂的代價。你攝取的資訊,決定了你將成為什麼樣的人。如同《深度數位大掃除》這本書中提倡要攝取「慢媒體」的原因是「 吸收少量優質的東西,通常比吸收大量劣質的東西更好」,我自己很推薦從《華爾街日報》之類的優質新聞來源去吸收資訊,這通常會比看八卦小報和農場新聞的文章來得更好。

    就很像做數據分析的科學家常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垃圾進、垃圾出」,如果一個人總是吸收劣質和低廉的資訊來源,那些資訊就會影響他下筆寫出來的東西。因此,我們要慎選資訊來源,為自己營造出一個高品質的資訊環境。一個寫作者首先要有好的輸入,才可能有更好的輸出。
    .
    #寫作時必須誠實
    在這本書中,有這麼一句話深深觸動了我的心,作者他說:「讀者不需要你完美,但他們需要你誠實。」起初我在練習寫作,並且鼓起勇氣公發表的時候,時常會在乎自己寫出來的東西,會不會被人嘲笑太淺、太無聊。有時候想著想著,乾脆就不寫了,至今回想起來,也錯失了暢談許多主題的機會。那些自己還未臻成熟的想法、還不夠完美的表現,時常會在害怕和自我質疑的時候偷偷藏起來。

    作者認為,人們之所以「不敢誠實」有一個主要原因,害怕別人看到自己的缺點後,看不起、看不上自己。但是這種「害怕」,其實是對別人的不信任。一個作者如果不敢誠實,等於是不信任自己的讀者。真正支持你的讀者,會理解和體諒你,並且和你站在一起。如果一個作者不敢信任讀者,那麼讀者也難以信任作者。如果要寫出更好的文章,必須對自己的不完美更誠實,而且不要害怕公開自己的誠實。
    .
    【可以寫些什麼?】
    #總是勤做筆記
    在這本書中讓我很有收穫的,是作者提到他在寫作訓練營裡面,總結給學員們的最重要的經驗:第一,找到你這個行業最好的資料並努力深挖。第二,一定要做筆記,把你看到的、聽到的、讀到的、想到的、有價值的內容通通記下來。如果要讓寫下的文章自己會走路,就公開分享出來。

    作者提到他寫筆記的方式是從紙本筆記,轉變成電子筆記,再變成電子和紙本,到最後全部轉為紙本筆記。只要是對他有幫助的、他感興趣的、未來寫作主題可能會用到的,他一定毫不猶豫全部記錄下來。只是很可惜的是,書中說了很多他寫筆記的原因,但是對寫筆記具體的「方法」卻著墨甚少。

    我在閱讀的時候也不斷懷疑,純紙本筆記真的比較好嗎?因為我本身習慣用數位的 Notion 筆記 App 和紙本的子彈筆記,數位筆記利於搜尋,紙本筆記利於激發思考。稍做比較之後,我還沒有作者這般把「所有」所見所聞都記錄下來的習慣,這點倒是值得每個寫作者持續探究的主題。
    .
    #寫日記週記總結
    除了作筆記之外,我們還能寫些什麼?作者提供了三個很有意思的寫作練習方法,很適合每個想學習寫作的人開始提筆。分別是每天寫日記,每週寫複盤週記,嘗試對事情做出總結。

    首先,每天寫日記。作者認為最好的寫日記時段,是每天醒來的第一個小時。如同我在《起床後的黃金1小時》這本書的讀後心得寫下:「早晨醒來的時候,精神品質和心情都處在清空的最佳狀態」,在起床後開始寫點東西,是最好的起床儀式之一。寫日記可以帶來五個好處:

    1. 計畫性:可以做好一天的準備。
    2. 忠實性:可以準確寫出昨天發生的事情。
    3. 中立性:冷靜思考前一天的事情,可以中立地看待事情。
    4. 持續性:對於大部分午餐和晚餐都奉獻給工作的上班族來說,早上是自己最自由自在的時間,不會讓寫日記的習慣被中斷。
    5. 活用性:可以將過去的寶貴經驗運用在當天。

    寫日記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承諾和一致性」。《影響力》這本書的作者曾經說過人類有一種天性:「人們一旦對自己的行為或選擇做出承諾,就會努力保持言行一致。」善用這種天性,利用日記來驅策自己完成每天早上對自己做出的承諾。

    其次,每週寫複盤週記。作者認為定期整理筆記可以帶來去蕪存菁的效果,他每週會重新對筆記大掃除,把無意義和不重要的扔掉,留下那些可以強化現在和未來的有意義的筆記。複盤的時候,他也會思考自己當週哪裡做得不好,並思考改善的方式。用寫作的方法來複盤,可以讓你更知道自己在想些什麼,也方便日後回顧自己的轉變歷程。

    最後,嘗試對事情做出總結。作者舉工作為例,有些工作出現的頻率只佔 2%,卻可能影響你 90% 的工作績效,這件工作就是成果總結。所以平常期間,我們就要把自己的所見所聞和完成的事情,透過有主題性、系列性的方式做出總結。總結是屬於平時練習的少,可是卻很重要的工作。
    .
    #持續寫任何東西都好
    很多人會以為寫作的時候,要有很多的「靈感」才寫得出來。但這是對寫作的根本誤解。作者提醒,無論是寫什麼,寫就對了。就像知名的高產出作家村上村樹和史蒂芬.金(Stephen King)都是以持續且規律的方式在寫作。

    我很喜歡美國畫家查克.克洛斯(Chuck Close)曾經說過的這句話:「靈感是給業餘人士用的,我們其他的人就只是每天出現並投入工作。如果你等著烏雲散去,或等著一道閃電擊中你的大腦,你就不會做出很多工作。所有最好的想法都來自於過程;它們來自於工作本身。」

    因此,不要相信靈感,不要期待一個不會天天憑空出現的東西。寫作這個行為的本身,一定要養成習慣。你可以參考《彈性習慣》這本書提到的核心觀念,你想養成的習慣不能太困難,必須要可以在你狀況最差的那一天照樣能夠執行。重點不是去拼靈感爆發,而是建立能維持規律寫作的方式。
    .
    【後記:寫作永不嫌遲】
    從《讓寫作成為自我精進的武器》的閱讀過程之中,令我收穫最豐富的就是「讀者要看的不是你的文筆,他們要的是真實的你」這個觀念。作者希望我們擺脫寫作就是要文筆優美的老舊觀念,而更強調寫作對生活和職涯可以帶來的具體好處,以及如何建立正確的寫作心態。

    這本書有點像是學習寫作的心靈雞湯,而不是技巧工具箱。如果你想學習除了「萬能寫作法」框架之外的技巧,我很推薦《高產出的本事》這本有著豐富寫作框架和步驟的書,其作者劉奕酉對使用框架是這麼評論的:「使用框架是為了跳脫框架,發展出自我的思考脈絡。」說得真好。

    我也很慶幸自己曾經紀錄下來當初學習寫作的一些心路歷程,現在回味起來真的別有一番滋味。如果你有興趣的話,可以參考我在《學得更好》這篇讀後感分享過的六種學習寫作步驟,以及我在《心流》這篇讀後感分享透過寫作進入心流的方法。我透過這種書寫練習找到了自己寫作的意義。

    最後,寫作真的會「讓機會自動找上你」。最近「生鮮時書」就找上瓦基一起合作,即將要開一堂「化輸入為輸出」的線上課程(早鳥問卷調查和優惠),我會淬鍊自己經營部落格兩年多來的經驗,分享有效輸入、高效輸出的實戰本領,教你如何在資訊紛擾的時代靠優質的文章內容脫穎而出。

    寫作可以幫你達成自我行銷、提升職場形象、加深社交品質的功效,寫作也是最好的自我成長和精進的方式。或許,你也可以透過一個簡單的動作開啟自己的寫作練習,不妨在留言寫下你讀完這篇文章之後,有什麼想法上的改變和收穫吧。開始寫作,永不嫌遲。
    .
    瓦基的第一堂線上課程「化輸入為輸出」早鳥問券和優惠進行中
    https://user134068.psee.io/3jdfxx
    .
    Kobo 購書連結:https://bit.ly/3mcN0ZK
    Kobo 電子書7折代碼:WAKIWRITE
    使用期限:8/22~8/29
    .
    感謝 新樂園出版 與你悅讀 提供抽獎贈書

  • 部門代碼英文 在 Eric's English Lounge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04-08 20:03:31
    有 315 人按讚

    [時事英文] 疫情下各國強化監控,健康與隱私不可兼得?
     
    It is essential that the government enact measures to keep us safe and healthy. At the same time, we need a framework that prevents governments and companies from overstepping their bounds. How much data should they collect? How should measures be enforced? Are these measures temporary and limited to times of crisis? These are questions we need to think about now.
     
    1、enact measures 實行措施
    2、overstep the bounds 超出界線*
    3、temporary measures 臨時的措施
     
    政府必須採取措施以保障我們的安全與健康。同時,我們需要一個框架,以確保政府與公司不會踰越他們的界線。他們該搜集多少資料?該如何執行措施? 這些措施是臨時性的並僅限於危機時期嗎?這些是我們現在需要思考的問題。
     
    *overstep the bounds: https://www.ldoceonline.com/dictionary/overstep-the-limits-bounds-boundaries
     
    ★★★★★★★★★★★★
     
    紐約時報報導:
     
    In South Korea, government agencies are harnessing surveillance-camera footage, smartphone location data and credit card purchase records to help trace the recent movements of coronavirus patients and establish virus transmission chains. In Lombardy, Italy, the authorities are analyzing location data transmitted by citizens’ mobile phones to determine how many people are obeying a government lockdown order and the typical distances they move every day. About 40 percent are moving around “too much,” an official recently said. In Israel, the country’s internal security agency is poised to start using a cache of mobile phone location data — originally intended for counterterrorism operations — to try to pinpoint citizens who may have been exposed to the virus.
     
    4、harness 控制;利用
    5、transmission chain 傳播鏈
    6、be poised to 隨時準備著
    7、counterterrorism operation 反恐任務
    8、a cache of ⋯⋯一批(隱藏的)...
    9、pinpoint 精準指出;確定位置(或時間);準確描述
     
    在韓國,政府機構正在利用監控影像、智慧型手機的定位數據和信用卡消費記錄來幫助追蹤冠狀病毒患者的近期活動,並確立病毒傳播鏈。在義大利倫巴底,當局正在分析市民手機傳送的定位數據,以確定有多少人遵守政府的封鎖令,以及他們每天通常行走的距離。一位官員最近說,大約有40%的人走動得「太多」。在以色列,國內安全部門準備開始使用手機定位數據的暫存--最初是用於反恐行動--以精確尋找可能已感染該病毒的國民。
     
    ★★★★★★★★★★★★
     
    Yet ratcheting up surveillance to combat the pandemic now could permanently open the doors to more invasive forms of snooping later. It is a lesson Americans learned after the terrorist attacks of Sept. 11, 2001, civil liberties experts say. Nearly two decades later, law enforcement agencies have access to higher-powered surveillance systems, like fine-grained location tracking and facial recognition — technologies that may be repurposed to further political agendas like anti-immigration policies. Civil liberties experts warn that the public has little recourse to challenge these digital exercises of state power.
     
    10、open the doors to 為⋯⋯打開大門
    11、civil liberties experts 公民自由專家
    12、fine-grained 細緻的;精細的;細顆粒的
    13、location tracking 定位追蹤
    14、facial recognition 臉部辨識
    15、repurpose 重新利用;改變……的用途;為……找到新用途
    16、political agenda 政治議題
    17、anti-immigration policies 反移民政策
    18、recourse 追索權
    19、digital exercise of ⋯⋯的數位行動
    20、state power 國家的權力
     
    然而,為了對抗現在的全球性流行病加強監控,可能會為今後進行更具侵入性的竊聽打開永久的大門。公民自由專家說,這是美國人在2001年9月11日恐怖攻擊後學到的教訓。911事件發生近二十年後,執法機構如今掌握著更強大的監控系統,例如細緻精確的定位追蹤和臉部辨識--這些技術可能會被重新用於反移民政策等進一步的政治議題。公民自由專家警告,公眾幾乎沒有辦法挑戰這些由國家實施的數位行動。
     
    ★★★★★★★★★★★★
     
    In hundreds of cities in China, the government is requiring citizens to use software on their phones that automatically classifies each person with a color code — red, yellow or green — indicating contagion risk. The software determines which people should be quarantined or permitted to enter public places like subways. But officials have not explained how the system makes such decisions, and citizens have felt powerless to challenge it.
     
    21、indicate 指出;表明
    22、contagion risk 感染風險
    23、quarantine 隔離;檢疫
     
    在中國的數百個城市,政府要求市民在手機上使用一種軟體,可以自動用顏色代碼--紅、黃、綠--給每個人分類,以顯示感染風險。這個軟體決定哪些人應該被隔離,或是可以進入地鐵等公共場所。但官員們並沒有解釋系統如何做出這樣的決定,市民們也覺得無力挑戰它。
     
    ★★★★★★★★★★★★
     
    In Singapore, the Ministry of Health has posted information online about each coronavirus patient, often in stunning detail, including relationships to other patients. The idea is to warn individuals who may have crossed paths with them, as well as alert the public to potentially infected locations. On Friday, Singapore also introduced a smartphone app for citizens to help the authorities locate people who may have been exposed to the virus. The app, called TraceTogether, uses Bluetooth signals to detect mobile phones that are nearby. If an app user later tests positive for the virus, the health authorities may examine the data logs from the app to find people who crossed their paths. A government official said the app preserved privacy by not revealing users’ identities to one another.
     
    24、stunning detail 驚人的細節
    25、cross paths 相遇;交集
    26、data logs 數據日誌
    27、cross sb's path (偶然)與某人相遇
     
    在新加坡,衛生部在網路上公布了每個冠狀病毒患者的訊息,通常帶有驚人的細節,包括與其他患者的關係。這是為了警告可能與他們相遇的人,並提醒公眾注意潛在的感染地點。上週五,新加坡還推出了一款供國民使用的智慧型手機應用程式,幫助當局找到可能接觸過該病毒的人。這款名為「TraceTogether」的應用程式使用藍牙訊號偵測附近的手機。如果一名用戶後來檢測出病毒陽性,衛生當局可能會檢查該應用程式的數據日誌,以便找到與他們有接觸的人。一名政府官員表示,該應用程式通過不向用戶彼此透露身份來保護隱私。
     
    ★★★★★★★★★★★★
     
    In New York this month, Mayor Bill de Blasio posted details on Twitter about a lawyer in Westchester County who was the second person in the state to test positive for the virus — including the name of the man’s seven-person law firm and the names of the schools attended by two of his children. A few hours later, The New York Post identified the lawyer by name and was soon referring to him as “patient zero” in the coronavirus outbreak in New Rochelle.
     
    28、law firm 律師事務所
    29、refer to 稱作;談及;與……相關
    30、patient zero 零號病人;零號感染源
     
    本月,紐約市長白思豪在推特上發布了西徹斯特郡一名律師、該州第二名病毒檢測呈陽性者的詳細訊息--包括這名男子的七人律師事務所的名稱,以及他兩個孩子的學校名稱。幾個小時後,《紐約郵報》確認了這名律師的名字,並且很快稱他為新洛歇爾冠狀病毒疫情中的「零號病人」。
     
    ★★★★★★★★★★★★
     
    In a response posted on Facebook, Adina Lewis Garbuz, a lawyer who is the wife of the man, Lawrence Garbuz, pleaded with the public to focus instead on the personal efforts the family had made to isolate themselves and notify people who came into contact with them. “We would have preferred this all remain private,” Ms. Garbuz wrote in the Facebook post, “but since it is no longer, I wanted to at least share some truths and allay people’s fears.”
     
    31、plead with the public 懇求公眾
    32、instead (adv.) 作為替代*
    33、isolate 將……隔離;使孤立
    34、remain private 保持私密
    35、come into 對……產生影響
    36、allay 平息;減輕;使緩和*
     
    這名男子叫勞倫斯・加布茲,他的妻子阿蒂娜・加布茲律師在臉書上發表回應,懇求公眾多關注加布茲一家如何盡量遠離他人,並通知與他們有過接觸的人。「我們本來希望這一切都保持私密,」加布茲在臉書上寫道,「但既然已經不再是隱私,我想至少分享一些真相,減輕人們的恐懼。」
     
    *instead: https://bit.ly/34jDdpy
    instead of: https://bit.ly/2JR9VoR
     
    *allay: https://bit.ly/2y1wRiw
     
    ★★★★★★★★★★★★
     
    《紐約時報》完整報導:https://nyti.ms/3e2hFSR
     
    圖片出處:https://bit.ly/2Xf1mMG
     
    ★★★★★★★★★★★★
     
    時事英文大全:http://bit.ly/2WtAqop
     
    如何使用「時事英文」:https://bit.ly/3a9rr38
     
    #科技時事英文

  • 部門代碼英文 在 溫士凱 Danny Wen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01-30 16:01:56
    有 39 人按讚


    「泰國觀光局聲明」

    #泰國的觀光盛事與活動一切照常進行
    No.7/ 2563
    Jan.30,2020

    有效疾病控管之健康監測系統,以確保遊客們在泰國境內旅遊安心無憂。

    泰國觀光局(TAT)想要告知在泰國和世界各地的觀光客與遊客們,計劃在這個月和接下來期間舉辦的觀光盛事與活動將一切照常進行。

    這些觀光盛事其中包括國際性活動;例如,2月2日舉行的2020年驚艷泰國曼谷馬拉松大賽、2月10日至16日由EA贊助主辦在華欣舉行的2020泰國女子網球公開賽GSB、2月22日至23日在芭達雅舉辦的本田2020 LPGA(美國女子職業高爾夫協會)泰國公開賽、以及3月20日至22日在武汶里南府舉辦的PTT(泰國觀光局和泰國國家能源石油公司之簡稱)2020 MotoGP泰國摩托車大獎賽。
    泰國觀光局想要重申泰國正與世界衛生組織(WHO)和其他國家一同合作,來進一步了解由2019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所引起的任何感染,並確保對其進行預防和控制。

    泰國境內並無爆發2019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
    至今為止,泰國公共衛生部已經在泰國確認了14起病例(13名中國人和1名泰國人)。他們之中有5人(4名中國人和1名泰國人)已經痊癒並返回家中。其他9名中國患者仍留在醫療機構。

    泰國衛生部已經證實,在泰國所有14起病例皆為境外感染冠狀病毒。 在泰國也尚未有人與人之間傳染的報告。

    泰國擁有有效的疾病控管之健康監測系統
    泰國正在為2019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實施一項密集且持續不懈的篩選檢測和監視,尤其是在蘇旺那蓬、當滿、清邁、清萊、普吉島和喀比國際機場等國際入境地點。篩選檢測涵蓋了來自中國所有航班上的乘客和機組人員。全國醫學實驗室已升級為即時RT-PCR(反轉錄聚合酶鏈反應)實驗室技術,可在三個小時內取得血液檢測結果。這是正在進行的2019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密集篩選檢測與疾病監視的一部分。

    泰國公共和民營部門加強衛生措施
    除了機場外,包括BTS曼谷高架捷運、購物中心和飯店在內的大眾交通運輸以及公共地區也加強了衛生措施,包括額外的清潔和消毒措施並且提供手部消毒劑。這包括所有航空公司的預防措施,包含旅客篩選檢測和地面服務措施以及機上服務措施。


    觀光業者們要密切注意症狀
    對於在泰國的觀光客與遊客們,已指示觀光業者們密切注意他們的顧客症狀。如果任何遊客從任何受影響的地區抵達後出現呼吸道症狀,包括咳嗽、打噴嚏、氣喘或流鼻涕,觀光業者們應立即在醫院就醫,並且告知醫生此人近日來自中國的旅遊歷史。

    如何降低你受到冠狀病毒感染的風險

    進一步有關泰國2019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狀況的定期更新資訊,觀光客和遊客們可以造訪https://ddc.moph.go.th/viralpneumonia/intro.php網站,網站提供泰語、中文和英文版本,以及包含下列的指南:
    • 可以使用預防呼吸道疾病的原則來預防2019年新型冠狀病毒,例如:洗手、戴口罩以及避免與患有呼吸道疾病的患者接觸。
    • 人們依舊可以前往中國旅遊。但是,建議避免前往人多的地方並與有呼吸道症狀的病患接觸。如果無法避免,則一定要戴上口罩。
    • 如果從中國武漢出發後14天內有人出現咳嗽、打噴嚏、氣喘或流鼻涕等症狀,請立即到醫院就醫,並且告知醫生近期前往中國的旅遊歷史。
    • 建議避免前往販賣牲畜屍體或活體動物牲畜的市場。如果接觸或處理活體動物牲畜,人們應該戴手套。
    • 定期用清水和肥皂洗手或使用酒精凝膠消毒。並且建議避免用你的手觸摸你的眼睛、鼻子和嘴巴。
    • 請勿與他人使用或共用個人物品(例如:手帕、眼鏡和毛巾),因為引起呼吸系統疾病的病原體可以通過分泌物傳播給他人。
    • 建議避免食用未經烹煮的食物。
    再一次,泰國觀光局想要向遊客們以及國際社會聲明,泰國當局已盡一切努力防止泰國爆發2019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疫情。
    若有其他疑問,請撥打疾病控制部門專線:1422或觀光客警察專線:1155。
    根據2019年全球健康安全指數網站,泰國是最佳防疫國家排名第六,針對這一波的病毒,將儘全力進行防疫。

    親愛的朋友們,

    主旨:2019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爆發的預防措施
    No.8/ 2563
    Jan.30,2020

    謹代表泰國觀光局(TAT)和泰國觀光業,我想要告知所有我們的全球支持者、商業夥伴、好朋友以及善心人士們,泰國皇家政府正進一切可能來確保最大的健康保護與保衛預防來對抗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

    自1月3日起,泰國衛生局已經在蘇旺那蓬、當滿、清邁、清萊、普吉島和喀比國際機場等地點設置紅外線熱掃描儀器,全天候監控檢測所有旅客,尤其是來自中國的旅客們。泰國的疾病控制部門(DDC)同時也為抵達泰國的遊客們發放一份“健康提防卡”。

    疾病控制部門(DDC)同時也在它的網站上發佈“中國武漢的新型冠狀病毒2019警報代碼(警報級別1:一般醫療保健)”(點選:2019新型冠狀病毒肺炎 https://ddc.moph.go.th/viralpneumonia/eng/index.html),上面提供2019新型冠狀病毒的資訊、目前泰國本地和國際情況,以及給國際旅客們的建議。

    歸功於處理醫療狀況的豐富經驗,例如:SARS(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MERS(中東呼吸綜合症)、禽流感和其他等傳染病,讓泰國擁有一個有效的疾病控管之監視檢測系統。如果發現任何疑似病例,他們將立即被隔離而且根據情況接受進一步檢測。

    以及來自公共衛生部的建議,觀光客與訪客們也可以遵循WHO世界衛生組織公佈的指南,包括如何“如何降低你受到冠狀病毒感染的風險”的忠告。所有目前的資訊,皆可被個別證實,通告病毒在泰國已受到控制且生活一切如常。

    局長
    育他薩克 蘇帕頌

    泰國觀光局台北辦事處官網:www.tattpe.org.tw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