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郡大山民宿接駁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郡大山民宿接駁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郡大山民宿接駁產品中有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1萬的網紅雪羊視界 Vision of a Snow ram,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 許一條,縱貫原住民文化與土地的山徑 》 過年到,代表上山的日子又近了,最近的大行程都和布農的族人們息息相關,隨著認識的族人越來越多,跟隨著他們的腳步一起進入山裡,讓我有著比起純粹的美與自我實踐外,更多來自文化與記憶的收穫。 有時我想著,如果要有一條,縱貫臺灣的原住民山徑,那它會是什麼樣子呢?...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凱西與蓋瑞Cathy and Gary,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hi 我們是凱西與蓋瑞,希望可以帶更多人看到台灣的美景,又不希望大家越級打怪,因此有了這個新手登山特輯百岳篇,一步一步帶大家安全上山、平安下山。 這一次我們來到了郡大山,位於南投縣信義鄉,為台灣百岳「八秀」之一,需要先搭乘四驅車前往登山口,所以山友總是說這座山是一座搭車比爬山還累的山,究竟不怕車晃...
郡大山民宿接駁 在 陳志豪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5-15 14:56:07
南三段 八天七夜 自組荒謬之旅 100公里遠征 其實真心覺得南三真的沒有很累 只是真的上上下下比較枯燥 但老天給予8天美景 都沒天然去背 這個行程 橫跨花蓮到南投 我的 No.78~83的百岳 身上第一次那麼髒 穿了8天短褲,沒帶登山褲 爬了8天的荒謬,沒帶爐頭只帶瓦斯 沒帶登山杖,沒帶雨衣 沒帶...
郡大山民宿接駁 在 Ant Wu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3-05 20:29:13
我們的塞車郡大山 前一晚先住望鄉部落民宿 因為爬山是228 五點就從民宿出發(學室友們) 32k林道像坐碰碰車一樣 爬山的人真的好多 最後要攻頂的路上大塞車 直接放棄😛 待在北峰吃泡麵再悠哉回程 爬山的過程 一路上有玉山陪伴😌 大家互相幫忙打氣的感覺也很棒 下次見👐🏽 可愛的重點紀錄 -第一台到...
郡大山民宿接駁 在 ?毛弟 戶外系攝影師 ?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0-06-03 10:08:41
⛰️ 一日百岳,郡大山 蠻喜歡這種入門級的簡單百岳,有點像是去郊遊,在不長的路程內就可以飽覽各種高山地形與景色,CP值挺高的,但若是跟附近的西巒大山併做兩天一夜、又是另一回事了 郡大山在南投縣的信義鄉、算是在玉山國家公園境內,通常在安排時、前一晚會先到附近先住一晚,當時我們是住 #谷盧巴民宿 還...
-
郡大山民宿接駁 在 凱西與蓋瑞Cathy and Gary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1-03-31 22:30:19hi 我們是凱西與蓋瑞,希望可以帶更多人看到台灣的美景,又不希望大家越級打怪,因此有了這個新手登山特輯百岳篇,一步一步帶大家安全上山、平安下山。
這一次我們來到了郡大山,位於南投縣信義鄉,為台灣百岳「八秀」之一,需要先搭乘四驅車前往登山口,所以山友總是說這座山是一座搭車比爬山還累的山,究竟不怕車晃的凱西搭完之後感覺如何呢???
郡大山介紹:https://hiking.biji.co/index.php?q=trail&act=detail&id=500
這一次我們的小夥伴也大多都是新手,也很感謝資深嚮導吳季 https://www.instagram.com/wuji_studio/ 友情陪伴我們上山,以下為我們的好夥伴:
阿酸 https://www.instagram.com/ohb_sour/
毛弟 https://www.instagram.com/jim1426/
謙謙 https://www.instagram.com/pincian_721/
Linda https://www.instagram.com/lindalovescycling/
住宿包車資訊:前一晚住谷盧巴民宿,從民宿開車到郡大林道0k處只要十五分鐘(接駁車資訊可直接聯絡谷盧巴 0922-338-221)。
#郡大山
#百岳
#新手登山
拍攝器材:Gopro Hero 9 Black / iPhone12 Pro Max
空拍:Dji Mavic Pro 2 by 毛弟 https://www.instagram.com/jim1426/
🔥別忘記追蹤我們的IG跟臉書粉專喔🔥
👉🏾IG: @cathyandgary2020
https://reurl.cc/A8Gg6p
👉🏾FB: 凱西與蓋瑞
https://reurl.cc/j5bqQ2
郡大山民宿接駁 在 雪羊視界 Vision of a Snow ram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許一條,縱貫原住民文化與土地的山徑 》
過年到,代表上山的日子又近了,最近的大行程都和布農的族人們息息相關,隨著認識的族人越來越多,跟隨著他們的腳步一起進入山裡,讓我有著比起純粹的美與自我實踐外,更多來自文化與記憶的收穫。
有時我想著,如果要有一條,縱貫臺灣的原住民山徑,那它會是什麼樣子呢?
接觸原住民文化尚淺的我,僅能靠著聽聞過的片段知識,粗略拼湊出模糊的樣貌。偶然間,我聽聞畢生鑽研台灣山岳歷史的鄭安睎教授,與古道專家伍元和老師,早已對這樣一條路,有自己的想法。看完他們的規劃後,我讚嘆不已:原來還真的可以從烏來出發,走進台灣最美的群山,經過泰雅、賽德克、布農、鄒族、卡那卡那富、拉阿魯哇、魯凱、排灣等族的傳統領域與當代部落,貫串清代與日治時代的道路,依循著歷史的脈絡,最後抵達屏東新開(近枋寮)。
不知道要讀過多少書、做過多少研究,才能像他們一樣信手拈來,就能透過雙腳的旅途,引出屬於台灣山林中最深刻的靈魂與記憶,編織出一條富含詩意與底蘊的傳承之路?
假如有這麼一天,這麼一條誕生自各族古老道路系統的山徑,被族人們與老師聯手重新整理、串接起來,那麼一趟縱貫臺灣的偉大旅程,將會是這樣子的:
───
從新北市烏來福山往南開啟的遙遠旅途,會先經過泰雅族被日本人拓寬成警備道的姻親道路,巴福越嶺古道,在傍晚抵達拉拉山。翌日,告別巴陵的民宿後,在沒車的小小的產業道路上漫步,迂迴抵達秀巒部落下榻。接著,在名聞遐邇的霞喀羅古道養老登山口,告別因為想輕鬆一小段而搭乘的部落接駁車,沿著古道緩緩推行至廢棄的白石駐在所,在此度過遠離人煙的山中第三夜。
第四天一早起床,繼續沿古道西行,抵達田村台駐在所後接上霞喀羅古道支線,蜿蜒向南走去,在高嶺接上民國後開闢的大鹿林道東支線後,順著主線在傍晚抵達觀霧森林遊樂區,Check in後洗去二日沒洗澡的疲憊。再來,海拔將緩緩下降,順著從觀霧延伸的北坑溪古道來到雪霸國家公園的雪見遊憩區;一身重裝與來自烏來的打招呼對答嚇壞不知情的遊客後,在遊客中心前搭上泰雅族北勢群部落的接駁車,到天狗、象鼻等部落待上一宿,聽聽族人講著那些在雪山山脈上翻山越嶺的故事,回憶著五天以來走過的路。
第六天的旅程經由馬那邦隘勇線跨越大安溪,從雙崎接上出雲稍來警備線後,跟著隘勇線來到大雪山社區,感受這裡的生態之美、見證林業的滄桑。行程滿一週之際,將路經白冷,從谷關七雄的白毛山東側山腹切過,穿越阿冷山隘勇線進入南投,來到惠蓀林場入口附近的清流部落。緊接著,這條山徑會繼續沿著隘勇線直上守城大山附近,輕裝來回這海拔2420公尺的邑治第一山後,陡下到賽德克族的土地,在台14線上度過第二週首夜,也正式告別了雪山山脈,短暫踏上中央山脈一隅。
翻過萬大隘勇線後,接著是霧社萬大警備道路,而後從曲冰開始進入布農族卓社群領域,到武界過一夜,再繼續沿著濁水溪谷地山腰上的部落聯絡道,經巴庫拉斯來到地利村,關門古道暨丹大林道的起始之地。第十一天開始,山徑從人倫部落進入玉山山脈,沿著人倫警備道翻進郡大溪谷,沿著中之線警備道拜訪一個又一個的布農族巒、郡社群祖居地,聽著族人講著不到百年前的遷村過往。三天後,離烏來出發日方滿二週,我們會由觀高抵達著名的八通關古道,在這個林業與日本古道交錯的紅檜造林地間沈沈睡去。
第三週開始,山徑進入最高潮,由八通關駐在所往玉山主峰攀去,經1926年所闢建的登山道登上台灣之巔,感受日本人帶來這座島上的登山文化如何流變至今,成為台灣的登山記憶。第十七天,告別東埔山莊,進入阿里山山脈,從特富野古道開始陡下整整1500公尺後,來到鄒族的特富野部落,接受族人們的款待,感受屬於鄒族的熱情。翌日,從鄒族南北縱貫古道翻越茶山至那瑪夏,又回到布農族的領地中;爾後由那瑪夏道路或者小林、高中兩條林道,進入南橫公路寶來一帶,由寶來順著名的六龜警備道再次登上中央山脈尾稜,經藤枝二集團後紮營於其中的駐在所上,感受過去此地日原衝突的緊張餘韻。
出發滿三個禮拜的日子,山徑會進入魯凱族的領域,並來到正在努力爭取自我認同的歐布諾伙族所在的萬山部落下榻。稍事休息後,山徑又繼續啟程往南,經由魯凱族道路系統拜訪大社、德文、霧台等部落,三天後抵達位於小鬼湖林道行車終點的阿禮,其道路前身是通往知本的知本越嶺道,於魯凱石板屋民宿中度過沁爽的一晚。接著順部落舊路自稜線下底世界遺產潛力點舊好茶,與居住在此的老獵人學習魯凱族傳統智慧。爾後,渡過隘寮南溪,進入台灣第二大族排灣族的家鄉,在排灣族舊社道路系統中悠遊,到訪舊筏灣、舊平和、舊德文等部落,又過了三日,在來義部落舉杯回顧這整整一個月以來,台灣頭走到台灣尾的百里長路。
最後,路經舊古樓、老七佳等排灣族部落後,接上四百年一瞬的浸水營古道,下抵枋寮附近的屏東新開,為這一趟長達32天,縱貫古今的奇幻之旅,劃下完美的句點。
-──
這是一條以臺灣原住民文化為主體的步行綠道,為時一個多月的旅程,緊緊扣和著各地歷史脈絡,走過自原住民、清代、日本人乃至於中華民國時期的路,讓老人家的身影再次鮮活的躍然晚輩眼中。而管理綠道的族人,也可以因為回到各個舊部落,重新賦予土地屬於各個民族的溫度與驕傲,甚至為在地創造新的產業可能與收入。這是一種再創造,將在地族人與屬於自己的土地連結起來,並且透過分享傳統的生活與智慧,支持自己的生活,同時也讓原住民文化的根,得以再次深深紮入土地之中。
試想,那些進入部落的夜晚,無論新舊,若是少了屬於土地的族人,在火邊的分享與傳承,一起舉杯高歌、大口吃肉,那行程將會有多苦澀而空洞——沒有高山的大景舒適,卻有著郊山的濕熱與長程縱走的疲憊,讓人不知道完成這一條路,能有怎麼樣的收穫?
這一天遠嗎?其實不然。
今年原民會有一筆上千萬的研究經費,想擘劃一條屬於原住民的山徑。
伍元和老師也已經成立自己的粉專「 伍元走古道」,準備一展自己數十年所學。
就讓我們一起期待,這樣一個足以代表台灣山林與文化,台灣頭走到台灣尾,從800到3952,覽盡四大山脈,從四百年前走到今天的路,成為台灣原住民、登山文化與山岳觀光的美麗未來吧!
————
*悠遊古道注意事項:
1. 沿途會進入各族原住民傳統領域,務必尊重在地原住民的權益與隱私
2. 綠道上有不少舊社與考古遺址,有許多被列為文化資產,也請尊重原住民或配合相關法令,得以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