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郊野公園燒烤場開放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郊野公園燒烤場開放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郊野公園燒烤場開放產品中有6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8萬的網紅本土研究社 Liber Research Community,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 #搞乜郊野 】郊公主題樂園狂想曲 財政預算案預留5億係郊野公園增設 #樹頂歷奇 同搞 #豪華露營(glamping)等,另撥5500萬比旅遊事務署升級 十條熱門行山徑。消息一出,「行山界」劣評如潮,擔心政府又搞亂檔。 呢5億5千萬撥款,唔單止「搞亂檔」咁簡單,仲意味政府或已調整「搞郊野公園」...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79的網紅Vincent Mandy,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經過我哋研究黑沙水庫除左真草之外....大人係玩唔到嘅 只可以比3至14歲既小朋友玩 同埋地方細啲...供應"滑草兜"都係得3-4個 而大潭山地方大D..有~8個"滑草兜" 仲有最少2名工作人員負責叫大家排隊 大人可以同仔仔女女共用一個滑兜! 啱晒香港同澳門家庭一家大細玩架 地點: 氹仔天文台斜路...
「郊野公園燒烤場開放」的推薦目錄
- 關於郊野公園燒烤場開放 在 arryann18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郊野公園燒烤場開放 在 k i t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郊野公園燒烤場開放 在 Hong Kong Mami |香港媽咪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郊野公園燒烤場開放 在 本土研究社 Liber Research Community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郊野公園燒烤場開放 在 Knowhere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郊野公園燒烤場開放 在 Hong Kong Mami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郊野公園燒烤場開放 在 Vincent Mandy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郊野公園燒烤場開放 在 arryann18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0-05-10 05:10:52
#Repost @holidaysmart.hk • • • • • • 【@holidaysmart.hk】林鄭記者會最新抗疫措施 食肆、公眾聚集限制懶人包 . 因應政府所實行禁止人群聚集措拖,多個機構、政府部門都有特別的公眾通知,當中包括: . 1.暫時開放郊野公園及露營地 漁護署宣布,轄下的...
郊野公園燒烤場開放 在 k i t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0-04-28 21:28:06
香港森林浴 . 一直忘了share,夏天時在龍虎山做的訪問,關於森林浴的概念與療效。被訪者Amanda是「香港森林浴」創辦人,是受過森林治療訓練的嚮導,香港暫時只有四位。 . (讓全世界心緒不寧的八月已經過去,希望九月慢慢好起來) ————————— (原文刊七月《號外》,這是節錄版) . 如果生活...
郊野公園燒烤場開放 在 Hong Kong Mami |香港媽咪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0-05-10 21:48:47
【親親大自然:郊野草藥行】 漁護署將於7月28日在#大潭郊野公園 舉行「#郊野草藥行」,屆時導賞員將介紹大潭谷的常見#草藥 及其藥用價值,活動於今日開始網上報名,名額有限,對草藥#植物 有興趣的大小朋友,記得早點上#漁護署 網站報名啦! ---------------------- 郊野草藥行 日期...
-
郊野公園燒烤場開放 在 Vincent Mandy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16-03-19 08:05:01經過我哋研究黑沙水庫除左真草之外....大人係玩唔到嘅
只可以比3至14歲既小朋友玩
同埋地方細啲...供應"滑草兜"都係得3-4個
而大潭山地方大D..有~8個"滑草兜"
仲有最少2名工作人員負責叫大家排隊
大人可以同仔仔女女共用一個滑兜!
啱晒香港同澳門家庭一家大細玩架
地點: 氹仔天文台斜路
面積: 約 627,061平方米
交通: 巴士26、36、AP1、MT1、MT2、N2、N5號到機場後步行至大潭山郊野公園
開放時間: 全日開放
內容:
大潭山郊野公園位於氹仔東面,範圍包括雞頸馬路、嘉樂庇總督馬路和司徒澤雄神父馬路之間大片的山林地帶。以欣賞日出日落、鷺鳥歸巢、飛機升降而聞名。設有瞭望台、觀景亭、兒童遊樂區、燒烤區、圓形廣場、綠蔭長廊、中華民族雕塑園展覽館、人造滑草場和環山徑,集休憩、健身、環保、教育及陶冶性情等多重功能,是市民享受森林浴,回歸大自然,豐富休閒生活的好去處。
交通
尚無巴士直達,可乘巴士往機場,過天橋經中國大酒店到天文台斜路,再往上走200公尺便到。自行驅車前往,可沿天文台斜路長驅直入園中;或經湖畔花園,沿司徒澤雄神父馬路行入環山徑;或在嘉樂庇總督馬路近龍環葡韻的巴士站下車,順著階梯直上,進入環山徑。
設施
定點活動大本營
由天文台斜路入園後,見階梯式花槽遍佈,地被植物綠茵如毯,清新自然,加上涼風徐徐,無比舒暢。
滑草場,早在十幾年前已在歐美、東亞等地非常流行了。現今在澳門想要滑草,可選擇到這裡的人造滑草場(開放時間:星期二至五:14:30 - 17:30;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10:30 - 17:30,逢星期一休息)
或到黑沙水庫郊野公園的真草滑草場
(開放時間:星期六、日,8:30 - 12:30及13:30 - 17:00,專為3至14歲兒童而設)。坐在單人滑草艇上,從草坡高處滑下,是老少咸宜的休閒活動,兩個公園的滑草設施費用全免。另外,瞭望台、觀景亭、兒童遊樂區、燒烤區、圓形廣場和綠蔭長廊都是定點活動的好地方。
郊野公園燒烤場開放 在 本土研究社 Liber Research Community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搞乜郊野 】郊公主題樂園狂想曲
財政預算案預留5億係郊野公園增設 #樹頂歷奇 同搞 #豪華露營(glamping)等,另撥5500萬比旅遊事務署升級 十條熱門行山徑。消息一出,「行山界」劣評如潮,擔心政府又搞亂檔。
呢5億5千萬撥款,唔單止「搞亂檔」咁簡單,仲意味政府或已調整「搞郊野公園」嘅方法-由明刀明槍開發邊陲地帶,轉為低調「私有化」及「旅遊化」郊野公園,先淘空同破壞郊野公園本身嘅根基,再打開開發郊野公園嘅 #潘多拉盒子。
▍「私有化」、「豪華化」 破壞郊野公園公共性
雖然政府無提供進一步資料,但合理推斷豪華營地及樹頂歷奇屬商業營運收費設施,本質上與樸實及免費設施格格不入。郊野公園40多年歷史中未曾出現過類似豪華設施,若成事將顛覆郊野公園嘅 #公共性,將其變成一件可被私人開發嘅資源,後患無窮。
《郊野公園條例》通過時,麥理浩曾經講過:「沙灘同山丘(指郊野公園)屬於大眾,遊艇、哥爾夫球場呢啲豪華設施,係小眾玩意。」(...the beaches and the mountains are for the many what the yacht and golf course are for the few.) 【註1】。呢個大眾免費享用所有設施嘅精神亦體現喺郊野公園策劃同管理上。翻查一份關於郊野公園康樂目標嘅解密文件【註2】,政府不應以成本或時限限制市民進入郊野公園享用設施(there are no restriction on entry into the Country Park in terms of time or cost),所以係郊野公園範圍內搞豪華露營,基層朋友將無法負擔,破壞郊野公園向大眾開放嘅根基,亦係「#私有化」郊野公園嘅第一步。
▍曾有發展商擬發展「西貢昂平哥爾夫球場」被否決
過往亦試過有財團對郊野公園虎視眈眈。今日極受歡迎嘅野餐露營地點-#西貢昂平高原,40年前差點成為哥爾夫球度假村,除咗有球場外、仲有野生動物園(safari park),仲有纜車接駁(昂平纜車?)。呢個瘋狂計劃,最終因為政府唔信發展商能夠以相宜價錢開放比公眾使用而被否決【註3】,昂平高原亦得以倖存,足以體現郊野公園嘅免費原則。
▍豪華娛樂設施 唔應該「踩過界」入郊公
不過郊外亦可以有私人參建嘅康樂設施,但當年港英政府已經講明唔可以「#踩過界」,原則上,私人、收費或豪華形式嘅康樂,都要係郊野公園以外。
翻查奠基郊野公園文件 "The Countryside and the People" 【註4】,政府將郊外康樂設施分為兩類:
Þ #公營普及康樂設施(General recreational facilities): 基本且適合大眾使用嘅康樂設施,例如燒烤爐、郊遊徑,費用全免;
Þ #私營特殊康樂設施(Specialized recreational facilities):有特定受眾嘅特殊設施,例如歷奇營、宿舍,甚或乎係豪華康樂設施,可以收費。
文件清楚指出,郊野公園及周邊地區嘅康樂設施策劃上,必須是「#先普及、#後特殊」(private organizations...should not be given undue preference in the allocation of land to the prejudice of the community in general) 。而私營特殊康樂設施通常環境足印較大,策劃時要小心考慮對周邊景觀(having regard to the likely detraction from scenic amenity),所以呢類康樂設施都係郊野公園門口,例如大網仔、北潭涌,而非郊野公園核心。今次「升級」營地,即代表係郊野公園內現存營地落手,違反初衷。
根據郊野公園成立原則,豪華營地同樹頂歷奇,同「西貢昂平哥爾夫球場」一樣唔應該係郊野公園入面出現。
▍郊野公園 旅遊化、「打卡化」打開開發缺口
郊野公園並唔係主題樂園。解密檔案提到,郊野公園嘅成立有 #四大目標,包括「保育,康樂,資訊及教育」【註2】。而呢四大目標當中,保育被視為係重中之重(Conservation is one of the main theme that runs through all the park planning work),郊公入面嘅設施不得違背其精神。即係話,同保育無直接或間接關係嘅活動,例如樹頂歷奇同住豪華營地(同住酒店差唔多)呢啲主題式樂園活動,就只應該留返係郊野公園以外。
呢啲私有化、豪華化同旅遊化郊野公園嘅措施,一步步嘗試改變郊野公園屬性,慢慢將佢由公共財產,變成一個可開發嘅旅遊資源。若此缺口一開,不能排除旅遊化計劃例如度假村、XXYY樂園,將會接踵而來。
【參考文件】
香港歷史檔案編號 HKRS 1075-4-87 Sai Kung Country Park
香港歷史檔案編號 HKRS 684-3-24 Recreational Development and Nature Conservation Advisory Committee (NT) (General)
【註1】HONG KONG LEGISLATIVE COUNCIL — 8th October 1975 Official Records of Proceedings https://www.legco.gov.hk/yr75-76/english/lc_sitg/hansard/h751008.pdf
【註2】Country Parks Board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Committee- Country Parks Planning an Introduction; Working Paper CPB/PMO/3/88. March 1988.
【註3】【馬鞍山郊野公園成立之初 已有地產商「睺住」】https://www.facebook.com/localresearch/photos/3665203243575722
【註4】The Countryside and the People- Report of the Provisional Council for the Use and Conservation of the Countryside. June 1968.
#財政預算案
#郊野公園研究
#搞乜郊野
▍研究到底 參與小額月捐支持
https://liber-research.com/support-us/
郊野公園燒烤場開放 在 Knowhere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香港森林浴 ]
疫症讓人常常想要留在空曠之處,暫時脫下口罩,偷來的一刻解放。
於是十分自覺地散步到公園,然後記起年多前的一個訪問,被訪者曾經患癌,來到同一個公園,意外地忽然開竅:自然一直很近,一棵樹已是森林,是天地。
後來她成為「香港森林浴」創辦人,受過森林治療訓練的嚮導,香港暫時只有四位。
重貼訪問,有點長但此刻值得細讀。
無法呼吸的日子,更要懂得怎樣呼吸。
———————————————————
如果生活是一句句子,森林浴就是那逗號。
這是Amanda為森林浴(Shinrin Yoku)下的一個簡單註腳。
沐浴於林,聽來浪漫得過份。1982年,這概念由日本林業廳首先提出,參考日本神道教及佛教信徒的修行,鼓勵人們走進樹林,開放五感,與自然連繫,達到療養身心的效果。
Amanda是經過培訓的森林治療嚮導(香港暫時僅有四位),另一身份是「香港森林浴」創辦人,去年把森林浴帶到香港,揉合瑜伽、太極和正念修習,以深入淺出的方法,讓城市人了解。
最近她與龍虎山環境教育中心合作,七月開辦公眾體驗活動,帶參加者到龍虎山一帶,進行兩個半小時左右的森林浴,作為推廣。
最常出現(也是最大)的一個疑問:森林浴,估計就是走進山間,吸一點新鮮空氣,那跟行山有甚麼分別?反正都是被大樹包圍啊。
重點是空間使用與心態。「很多時候,我們會不自覺把郊野看成一個場地,去行山,燒烤這樣那樣,很有目的。」Amanda解釋,只看見終點,就會忽略過程:「可能會一面滑手機一面走,或者沿路聽著收音機,步行只為到達目的地。」
森林浴跟登山的最明顯分野,在於前者為了認識一個地方,步行時間可以短至半小時,到達適合地方後,會花長時間逗留,然後去建立關係,強調內心的修煉。
行山是體力勞動,過後會疲倦;但森林浴剛好相反,得到力量的補給,尤其精神層面的。
實際做法按不同環境作出調節,大概這樣:步行期間要打開自己所有感觀,去看,去聽,去嗅,去觸摸,去感受──那不是教科書式的生態認知,不用辨別昆蟲雀鳥品種,而是生命與生命之間的交往。
「去到別人屋企,當然得跟人傾偈交流。」Amanda如是形容:「何況我們是這個屋企一份子。」
走進樹林後,嚮導會先著參加者靜下來,花15至20分鐘時間,細細感受身處周遭,還有甚麼。
那可以是光影,任何聲音氣味,風掃過皮膚的溫度……等等,像龍虎山間有一條溪流,給大樹包圍,雨季形成瀑布,是進行森林浴的理想地點,因為有水之地,就有生命。
「水有潔淨心靈的功能,有聲,有冰涼感,它由天而來,落到海洋又會回到天上,是個自然定律和循環。」研究指有瀑布的地方,負離子含量強大,對身體也有額外好處。
安頓心神後,嚮導會為參加者挑選一種生物,可以是一棵樹一朵花,開始與其交流,對話,思考,從而發掘前所未有的感悟。
這環節難免讓慣於封閉的城市人尷尬──而這正正基於我們跟自然失去聯絡。
「世界各地的原住民文化中,人與樹和石頭閒聊,是日常不過的事。因為『它們』從來不是物件,都有生命,並且和我們直接有關。」
分享也是森林浴不可或缺的一環,把所有突然湧現的情緒吐出來,被聽見,本身已經是一種治療。
最後所有人會在林中喝茶,把來自大地的產物,吸收進身體裡,同時象徵一種過渡,由個人的自然探索,返回群體社交和禮節。
回到文明,自然又會開始計算:這樣一種活動,對身體帶來哪些好處?
日本農林水產省曾進行為期三年的研究,發現森林浴的養生效用主要來自芬多精(Phytoncides),一種由樹木釋放、類似精油的有機化合物,本來是為林木防菌防蟲,我們吸收了,能提高身體裡的「自然殺手細胞」(natural killer cells),抵禦疾病,有助消除癌细胞。
另有實驗指出,森林能減低唾液皮質醇(salivary cortisol)濃度,達至鬆弛神經、紓緩脈搏、降血壓等功效,減少形成抑鬱的機會,而且短至30分鐘已開始見效。
2005年,日本醫科大學以問卷形式收集數據,結果顯示森林浴有效降低焦慮、抑鬱、憤怒、疲勞等壞情緒;較有趣的是,較多女性比男性因森林浴而得益,療癒效果更加明顯。
但,種種科學數據,大概還不及個人歷練來得刻骨銘心──對於森林浴嚮導Amanda而言,這是一場歷練,也是人生暫時最大的功課。
曾經她和許多香港人一樣,在鋼筋城市生活,是相對健康的一群:酷愛扒龍舟及獨木舟,工作以外就往郊外去,跑山涉水,挑戰體能。
當自以為人生處於頂峰,冷不防最大的雷轟下來,幾年前給確診為第三期卵巢癌,開始接受手術、化療和標把治療,體力與意志一下子墮進谷底。
沒能跑山的日子,她只能勉強支撐自己,走到離家不遠的中山公園,散個小步。
諷刺地,這個人工建設的公園,給她的震撼和感召,竟然較以往身處大山大海還要強烈;徹底靜下來,方發現感受更深,更實實在在。
「冬天見到樹葉掉下,塊葉死了,但大樹還在,春天再長出葉來,這是自然給它的力量。」
花開花落,平凡不過,直看到Amanda心裡去。「30多歲,忽然發覺死亡可以好接近。」
每天發生的生命循環,猛然成為及時提醒。「大自然每秒都在展示生死,而我只是成個系統的一小部分。」
微小,可不代表沒有可為。康復後,她對身體看法不同了,不再追逐體能挑戰,嚮往與土地進行安靜但深入的聯繫。
去年因為研究森林浴,飛到澳洲接受為期半年的培訓,正式成為森林治療嚮導。
培訓期間,她在原始森林、人工森林,甚至市區公園等地方上課,以應付可能出現的各種需要。
這靈活性,在香港非常適用:當我城連郊野公園也被虎視眈眈地尋求開發,沒有一望無際的參天樹海,怎樣進行森林浴?
「其實這樣挺好。」Amanda覺得,Hong Kong style的森林浴需要就地取材,運用已有資源,盡量去深化效果。
「如果動輒得飛到紐西蘭那種天然森林才能治療,那太夢幻吧,也不夠在地。每棵植物本身也是一個eco system,可能規模很小,但已經跟食物鍊和別的生物拉上關係。」
去年為她提供治療訓練的組織,是Association of Nature and Forest Therapy Guides and Programs(美國自然及森林治療嚮導及計劃協會),由Amos Clifford於2012年創辦,率先把日本的森林浴文化帶到美國。
創辦人70年代已當荒野嚮導,帶領問題青少年在野外受訓,改善情緒及操行;藉著開設森林治療嚮導培訓計劃,Amos Clifford希望把此變成正統專業,跟保險業及醫學界連結,讓更多人防患於未然。
事實上,森林浴漸漸由禪修演變成有待發展的療法:現時全日本有62個森林浴治療基地,提供嚮導,並設有小屋,為參與者在進入森林前後量度健康數據,作為科學分析,當中不少基地與附近醫療機構屬合作夥伴。
南韓政府亦已投放大量資源推廣森林浴,包括建設森林養生中心。英國西南部德雲郡(Devon)選定兩個國家公園展開為期三年的森林治療計劃,澳洲和新西蘭甚至提倡以森林治療作為green prescription,是藥物以外的處方。
回到香港,森林浴尚在萌芽,作為前線推手,Amanda想要強調的是謙卑:「我只是嚮導,森林才是醫生。」
而森林浴不獨關於健康,更是人和土地的well being,由外至內,尤其適用於讓人愈感絕望的城市:「香港人可能需要學會,在看似沒有可能的情況下,找到容讓自己安靜的角落。」她這樣總結。
當樹植在心,就能無時無刻滋養生命,找到堅持下去的力量。
https://instagram.com/chan_kit
郊野公園燒烤場開放 在 Hong Kong Mami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親親大自然:郊野草藥行】
漁護署將於7月28日在#大潭郊野公園 舉行「#郊野草藥行」,屆時導賞員將介紹大潭谷的常見#草藥 及其藥用價值,活動於今日開始網上報名,名額有限,對草藥#植物 有興趣的大小朋友,記得早點上#漁護署 網站報名啦!
----------------------
郊野草藥行
日期:2018年7月28日(星期六)
地點:大潭郊野公園
集合時間:上午9時30分(活動約2.5小時)
集合地點:大潭郊野公園大潭燒烤區一號場入口
交通:乘搭新巴6號、城巴76號巴士或5號專線小巴,在黃泥涌峽道近大潭水塘道下車,步行約15分鐘前往集合地點
報名日期:2018年6月25日上午10時至6月29日下午5時(網上表格的連結於報名期內開放,如報名人數超過限額,將以抽籤分配)
費用:免費
網上報名:bit.ly/2LA6S4l
注意:16歲以下參加者須由成人陪同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