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H Week 7
這幾天工作累了,就會走到琴旁邊玩耍一下。
大部分的時間也沒什麼想法,看看樂理,練練和弦,
腦中浮現什麼旋律就把它彈出來。
然後我忽然唱起歌,彈起了森山直太朗的 さくら。
其實完全想不起上次唱這首歌是什麼時候。
是在日本的某個 Karaoke,還是台灣的 KTV?
我猜應...
WFH Week 7
這幾天工作累了,就會走到琴旁邊玩耍一下。
大部分的時間也沒什麼想法,看看樂理,練練和弦,
腦中浮現什麼旋律就把它彈出來。
然後我忽然唱起歌,彈起了森山直太朗的 さくら。
其實完全想不起上次唱這首歌是什麼時候。
是在日本的某個 Karaoke,還是台灣的 KTV?
我猜應該是在是在日本的 Karaoke 吧?
台灣的 KTV 應該沒這首歌。
森山直太朗的 さくら 在我大三那年春天發行,
四月畢業季前,在各大電視台瘋狂放送,
二十年過去了,這首歌已經是日本經典的畢業歌。
這一段不知為何的回憶,
忽然把我帶回在日本唸書的那段日子。
腦中再度充滿日文,開始想事情。
—
日文在我大腦中,有個非常奇特的位子。
一直到十年前去美國念書之前,
每天工作後回到房間,
大部分時間都是用日文在想事情。
書櫃裡的書八成是日文書,
那時的手機和電腦,不像現在這樣可以隨便調整語言。
所以作業系統也都是一直使用日文版。
比較詭異的是,明明人在台灣,
晚上睡覺大概有一半機率會用日文做夢。
但去美國念書之後,這習慣很快改變。
這十年來,使用日文的頻率少到不行。
不能說是完全沒有,但都是相當零碎的使用。
隨著使用英文的需求日漸增大,
慢慢的,日文在腦袋裡面被嚴重的壓縮。
用日文做夢的頻率也越來越少。
四年前,有一次出差到大阪開會,
會後跑去立命館找大學的指導教授聊天。
算算,有十幾年沒見面了。
聊一陣子後,
老師忽然問我,最近工作還有在跟日本人互動嗎?
我回說沒有,很久沒講日文了。
老師很狐疑的看著我說,
聽你講這日文,感覺好像沒離開日本多久。
我說,對啊。
不知道為什麼,明明很多詞彙,甚至是句子,應該要很陌生了。
但是一聊天,就全部都冒出來了。
冒出來的瞬間,有時我還會驚訝,
這些句子,甚至是一些方言,是從記憶的哪裡撈出來的。
—
去美國留學之後,
不知道是因為密集搬家的關係,
還是年紀,或是語言,
住在日本的那段回憶,越來越稀薄,感覺好像上輩子的事情。
但是往往在忽然大量使用日文聊天後,
腦袋會忽然整個轉換過來,
那個瞬間,英文一句話也說不出,
所有的英文都變成像日文片假名那樣尷尬,
母音只剩下 アイウエオ。
像把記憶從灰塵中翻出來的感覺。
只是不僅僅是語言,
還一起撈出那段青春在日本的回憶。
腦中冒出大學的零星記憶碎片:
風超級大的日本校園;
大雪封路而被關在山上的聖誕節;
開車繞了九州兩圈,半夜走到了地圖上沒有的路;
在世足賽的閉幕式表演;
除夕夜仍在麥當勞打工加班;
半夜開車到湯布院泡湯;
野溪泡溫泉一邊看螢火蟲;
參加日本傳統祭典扛轎子扛到肩膀快痛死;
兩手空空跑去機場買張機票飛東京......
然後又會撈出在東大那一年的記憶:
窩在安藤忠雄蓋的研究室裡面查文獻,
離開學校後跑去六本木吃鬍鬚張懷念一下台灣味,
在體育館學爵士舞和游泳課,
滿地的銀杏,
住在白金台的宿舍,每天與貴婦們擦肩而過。
接著一部部日劇,當時練唱的日文歌,
全都在瞬間冒上來。
本來以為已經被塵封的回憶,
忽然深刻的歷歷在目。
然後我就坐在電腦前面發呆,
一邊想一邊笑。
不敢隨便離開這個思緒,繼續用日文在腦中神遊,
就怕一不小心,回憶又馬上被塵封起來。
以前聊到日本,大家都會問我在日本住多久。
六年,好久。
但其實我後來去美國念書後,在美國住了七年。
更久。
只是不知道為什麼,
腦中的記憶,沒有辦法讓這兩個語言共存,
也無法讓這兩段記憶同時湧出。
—
以前唸書的時候,不覺得時光在飛逝。
長大後才知道,
人生沒有任何一段經歷,能取代大學的那段青春。
日子深刻,學習到的語言也深刻。
其中有近兩年的時間,
完全被日文充斥的歲月,我幾乎沒講過中文。
就這樣被深深的刻在腦中。
我一直以為,日本的那段回憶,
好像與我沒那麼多關係了。
現在的我,不太看日劇,也很少聽日文歌。
反而英文歌的 TOP40 還比較常出現在我的耳機裡。
但是只有在聽日文歌的時候,
那些歌詞才能夠觸動到感性的神經,
一字一句深刻地打進我的回憶,
領略詞曲和文化的變化。
再怎麼感人的英文電影,我也很難為它落下一滴淚。
但卻能在日文文本中,一次次熱淚盈眶。
還記得在看日劇「火花」時的感動,
那些無奈和遺憾,句句說到我心坎裡。
—
回到森山直太朗的 さくら。
這首歌是大四參加社區合唱團的練習曲,
我跟著一群別府市民,在禮堂表演了這首歌。
唱完之後,我就離開了那兒,告別了青春。
2019 年,是我畢業後首次回到別府,
那一年,森山直太朗又重新翻唱了自己的作品,
把它取名做「さくら 二〇一九」。
不知道他是否也跟我一樣,用這首歌,重新回味了那段歲月。
十五年後的別府,一切如舊。
坐著公車往學校的路上,車上播放的公車站名,
都還跟當年一樣。
只是當年半夜聚餐的那家居酒屋不在了,
學校裡也沒有認識的人了。
我也不再是當年的那個染著金髮的屁孩。
—
畢業那年,母親跟我說,多拍幾張照片吧,之後不太會回去了。
對,真的好少回去了,連記憶也是。
日本跟日文一起,在我的腦袋裡塵封了。
但他被封存的很好。
每次解封,都很新鮮,彷彿昨天才發生一樣。
*圖攝於 2019 年春天,別府 APU,櫻花未綻放之時。
那些年日文版歌詞 在 柯朋宇 Tomo Kurt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今天晚上在Streetvoice分享的Demo是<斷電>,第一次公開演唱這首歌,是第一場小河岸的時候,後來在紅色音樂會多了日文版,而這個Demo版本就是這一首歌最初的模樣,雖然歌詞有些不同,但編曲和氛圍很接近我一開始創作這首歌的想像,還是謝謝最溫柔的音樂好夥伴冼佩瑾 - 小瑾 Celeste Syn動人浪漫的編曲🥰💫⭐️☀️
-
斷電
斷了電 我還是誰
斷了電 又能是誰
在誰的心裡面 拼湊記憶裡的畫面
斷了電 一片漆黑
那瞬間 摸不著邊
再沒能用五官感覺 不代表我就能撒野
斷電 斷了誰的思念 沒終點 任由時針侵略
不記得 你的臉 那一刻 那些年
好像整篇滿滿空白鍵
OH斷電 夢想多麼耀眼
試著再記念 接不上那條線
找不回 我們稍縱即逝的 愛戀
詞曲唱 柯朋宇 Tomo Kurt
編曲 冼佩瑾 Celeste Syn
那些年日文版歌詞 在 飽島不藏:美食與旅行郭銘哲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歡迎光臨TAKAO塔科魔幻食堂 04】
「海男:另一種對海依戀的方式」#跟著電影去日本旅行
.
電影以紀錄片的形式忠實呈現出這個在日本已傳承二千年古老而神祕的職業,片中不僅揭開了海女工作的神秘面紗,更意在深入透視她們的日常。鏡頭對準海女原鄉、日本中部三重縣盛產珍珠的志摩半島,細看她們如何在沒有專業潛水配備和氧氣筒的情況下,徒手和大海打交道,戲中有一段話非常立體:「日本神話相傳,海是神的眼淚,水裡是沒有聲音的,需要勇氣才能窺探其中,而每趟旅程都存在著怪物……」面對海底下變幻莫測的凶險環境,導演克勞迪婭瓦萊喬反以女性視角,用安靜的長鏡頭溫柔捕捉,畫面裡的魔幻感來自於海女們比海還深又美又孤寂的內心世界,#那是個已經深到無法用言語抵達的地方。
.
有一幕,資深的海女婆婆下工後,獨自坐在房裡,吃完午餐,拉上窗簾,窩在黑暗的被舖裡靜靜看著電視,那畫面是如此荒涼如此寂靜—終於平安上了岸,內心的寂寞與糾結要更努力才能找到方式爬梳,#那又何嘗不是另一種荒涼?
.
在高雄,我也認識一個同樣熱愛大海的男子,人稱魚老闆。來自東港的他從小與海為伍,童年看著港口大船出出入入,把大海當教室,17歲就開始在魚市場裡走跳學習各類辨別魚鮮的訣竅,他不潛入海底,而是潛進魚身的五臟六腑裡,透過同樣銳利的雙眼進行另一趟奇幻旅行。他的足跡遍及全台,總是虔敬地在岸邊等著搏命的漁夫們歸來,可以為了等待夢幻級別的好魚出現,在秘密漁港苦等無數日夜,等到後開心地對魚唱起林強的歌……海女們穿梭在礁石與海草間尋寶,她們辛勤工作的曼妙身影閃閃發光,走進魚老闆位在鹽埕新樂街上的店內,品質好、油脂豐厚、不打藥的青美魚鮮,從產地急送過來後也正透散著光芒,一個個的冷凍櫃有如來自大海的珠寶箱,打開,裡頭全都是那些海上辛勤工作的人帶回來可下肚的寶藏吶!電影動人之處,似乎是在告訴我們,人生總會遇到幾處比海還深的地方,會反覆遊走,可能不斷撞牆,不怕溺斃,#那是因為擁有著絕對的真心與愛。
.
魚老闆店內繽紛青美的上好魚鮮,可生食,可炙燒,可刷烤,可清蒸,可熬湯,就像人生,五味雜陳,卻生猛堅韌,當直接坐在板前,大啖著黑鮪魚生魚片、豪華海鮮丼飯、野生鰻魚飯、烤海草大蝦烤干貝等極品美食時,腦海不禁迴盪起電影裡海女們聚餐時歡唱的美妙歌聲,歌詞寫著:「聞名遐邇的海女之鄉,大島上文殊蘭花開景色,風中傳來海女浮上海面的換氣聲……」海水是島國子民們鼻息裡共通的記憶,片尾,海女們再度為了生計為了下一批飢腸轆轆的食客們潛入海底時,船上放起歌曲日文版〈雙手的溫柔〉,那曲調隨著當下嘴裡正咀嚼的美食在身體裡悠悠晃晃,似乎心也跟著潛進海裡,#撫平了某些深深的地方。
|
|
■ 搭配電影:《海女:比海還深Ama-San》
■ 店家:魚老闆
■ 原文連結 https://www.kff.tw/TW/film/chooseFilmRecommendDetail/1677
.
#2017高雄電影節
#我的專欄
#圖片取自雄影官網
那些年日文版歌詞 在 娛記正傳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838784589483442&id=634339023261344。娛記正傳成員 黃志明攝影作品
壹週刊 豪語錄
一起變老 一起變好 周慧敏
世上那有不老傳說?
凍齡玉女風采依然,像吃了防腐劑。
周慧敏:「始終有一日會老,你們不會再稱讚我凍齡,我不會違反自然定律,我寧願優雅地老去。」
當下有幾多個女藝人,夠膽話自己純天然?
又有幾多個,懂得用優雅配合老去?
人人反防腐劑,撐無添加,就是周慧敏入行三十二年,信眾至今一樣多的原因。
下個月的十號,是周慧敏五十歲生日,真正的半百人生。
花容月貌,只是鏡花水月,無論是玉女掌門人還是凍齡女神,那怕一起變老,只要一起變好,周慧敏,永遠是我(們)的最愛。
信心保證
八五年參加新秀大賽,八六年入行的 Vivian做過 DJ,然後拍戲唱歌,紅足多年。明年是她做歌手的三十周年,湊巧紅館批了一月的檔期,促成《一萬天荒愛未老周慧敏 30周年演唱會》。「二○一八年就是三十周年,因為紅館舞台與音樂很有關係,如果在舞台上與 fans一齊回顧當歌手的三十年經歷,我覺得更有意義。」
紅館檔期很難申請,所以 Vivian一直覺得批期的機會不大,心情很輕鬆,直到突然批出明年一月檔期,令她既開心又憂慮。「當然很開心,但自己不敢再提這件事(開個唱),我需要時間消化,自己始終不像以前般活躍,又不是當全職歌手的年代,再做這件事真的比較吃力,但當想到難得還有這個機會,可以上台表演、 fans又沒有忘記我,而我還有這個能力、狀態,不用太多顧慮,決定全力以赴,因為做完這一次,不知何時再有下一次。」
Vivian找來好朋友古巨基做演唱會總監,因為基仔夠溫柔,最重要他本身亦是一位歌手,知道在舞台上的需要。「他的太太( Lorraine)是我經理人,我有很多工作,基仔都會俾意見,就算這個演唱會基仔不是總監,我相信他都會俾意見。」 Vivian向來做事認真,基仔出名高要求,二人走在一起,變成了「認真高要求」。
Vivian眼神堅定,說:「就是喜歡他要求高,其實我亦很有要求,很多微細地方如果不合心意,一定要改好,即使大家覺得小問題,我都想把它做好,我就是一個這樣的人,基仔當然亦有他的要求,我覺得能夠通過我們要求,絕對會是信心保證。」
命中注定
Vivian有過不少經典金曲,就算今日你去卡拉 OK,點起《最愛》、《孤單的心痛》、《天荒愛未老》,仍大把人爭咪要唱, Vivian最喜歡又是哪一首歌?「一定是《最愛》,因為它在不同階段有不同意思。當年參加新秀,選了《最愛》的日文版參賽,然後當了歌手,很奇怪,這歌一直沒人改編,似在等着我,覺得像命中注定給我。」
九三年推出大碟《最愛》,才將這歌改編成廣東版, Vivian找來好朋友李克勤填詞。「他的效率很高,說到快靚正,李克勤絕對厲害,交音樂給他,兩、三日已經填好歌詞,近乎不用修改。」《最愛》絕對是 Vivian做歌手的音樂里程碑,筆者好奇,她還記得當初收到歌詞的感覺嗎?「很好,我再深刻體會歌詞,當然演繹多年,當中會有不同體會。」
Vivian與《最愛》的原唱者柏原芳惠一直以 email保持聯絡,有一次她問 Vivian《最愛》廣東詞的意思,她重看歌詞,才發覺像一首詩。「天空一片蔚藍,清風添上了浪漫,心裡那份柔情蜜意似海無限,怎樣翻譯呢?我使用 Google Translate,自己又改了少少,便傳給柏原芳惠,如果不說是改編歌,就好像一首度身訂造的歌,所以到現在都不會唱厭。」
李克勤與周慧敏,中間像有個「=」,男女之間很難存在的純友誼, Vivian有否曾經懷疑過,《最愛》其實是克勤對她的心意?「不會!我太清楚不會,相信我。」為什麼這樣肯定?「因為我們從小認識,小時候大家已有各自的拍拖對象,有時會討論自己的男女朋友,是很好的朋友。多年來其實不常碰面,每一次都是在工作場合,但都會把握時間傾談,會很交心,分享很多私人事,這就是信任,即使不常見但感覺仍很親近,真的一起成長,這份感情不是隨便一個人可以取代。」聽完 Vivian所說,筆者更相信黃偉文寫過的一句歌詞「能成為密友大概總帶着愛」。
多謝倪震
下個月十號是 Vivian五十歲生日,做人要活在當下,有過妄想,追趕過理想,才是真正人生, Vivian所追求的已達到。「我有兩個夢想,其一是當畫家,另一個是當歌手,不敢說自己是畫家,很容易辦到,買張紙買支筆便可。作為歌手,已上過紅館,其實已經很開心滿足。」
工作上, Vivian已追尋到她所要的,反而,太太的角色上仍有很大的進步空間。「我覺得可以做得更好,因為始終剛過去十年,淡出後再回來,然後結婚後,其實都有工作,我的生活時間上很多時候都給了工作。完成演唱會後,我想有一個大改變,畢竟已五十歲,又想慢活一點,又想可以與丈夫、貓貓有多一點共處時間。」
倪震與周慧敏拍拖多年,離過合過,○九年結婚,周小姐變成倪太, Vivian說老公給她很大的自由度,「我很喜歡問他意見,他的分析能力很高,我很喜歡聽他說真話,我很喜歡他的存在。這麼多年來,他給我很多寶貴意見,能夠成為今日的自己,其實另一半都有功勞。」
○六年 Vivian復出舉行《周慧敏 back for love演唱會》,當年還是男朋友的倪震扮貓上台俾驚喜 Vivian,這幕經典畫面可會重現呢?「我不相信他會再上台,其實那次我沒想過他會上台,因為他不是會上台給我驚喜的那種人,所以上次扮貓突然出現,我真的嚇一跳,同時那次他以為是我最後一個 show,誰知之後我有 Deep V二十五周年,跟着現在有三十周年演唱會,他不會再出現了。他並不是公眾人物,他是我的丈夫,做回丈夫和觀眾角色支持我便可。」
今期開始,豪語錄形式上有變。不再單是記者問,被訪者答,每次的豪語錄訪問,加插 facebook live,有問題可直接問被訪者,以下問題就是當日 Vivian做 facebook live答過的問題。
想當年, Vivian拍《感情的分禮》 MV穿的宮廷服,將美好身材展現,至今大家仍歷歷在目,很多人也想她再著多一次。「需要再穿宮廷服嗎?」需要,當然需要。「其實宮廷裝有很多不同款式,就算到時候真是決定要穿,我覺得都不需要穿以前 MV那個款式,可以是符合現在身份,恰如其分的一件宮廷裝。」
Vivian是不少人心中的女神,究竟她的睡衣款式是卡通睡衣還是性感內衣? Vivian話:「兩樣都不是,性感內衣不是我的 style,千萬不要送給我,我又不太喜歡卡通、 cute那種,其實保暖好重要,在家會著好多衫,我鍾意著有領的,暖暖保護自己睡覺,似運動裝那種。」家中穿有領衣服,這便是玉女掌門人周慧敏,神聖不可侵犯。
我的少女時代
說實話,周慧敏是筆者成長時期的女神,曾經投資過大量金錢在收集她的閃咭、寫真集及唱片,有着「那些年」的回憶。
我的少女時代到中女時代,彷彿與她一起成長,無論五十歲還是七十歲,只要周慧敏繼續唱,我也會支持,所以,真心希望看到她開《 100歲唔死演唱會》。
寫訪問時,正為大題而懊腦,在 Gin Lee音樂會上,偶然聽到她對台下 fans說:「希望 fans與我一起變老,一起變好。」
這句話,令我想起周慧敏。
那怕一起變老,只要一起變好,這是筆者想對女神說的話。
多謝 Gin Lee,給我起了一條好題。哈哈哈。
撰文:海山
攝影:黃志明
攝錄:葉志明
場地提供: CHic by THE OYSTER HOUSE
#一萬天荒愛未老周慧敏30週年演唱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