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彈珠都是貓的眼睛。》|#張嘉真|#三采文化
⠀⠀⠀⠀⠀⠀⠀⠀⠀⠀⠀⠀
張嘉真是個魔法師。這是我讀完《玻璃彈珠都是貓的眼睛。》這本書的第一個感想。
⠀⠀⠀⠀⠀⠀⠀⠀⠀⠀⠀⠀
張嘉真讓文字不僅僅是帶著訊息的符號,讓任何字詞都不僅僅表現表面上的意思,她十分擅於搬弄這些文字,將其重組,呈現強烈的張氏...
《#玻璃彈珠都是貓的眼睛。》|#張嘉真|#三采文化
⠀⠀⠀⠀⠀⠀⠀⠀⠀⠀⠀⠀
張嘉真是個魔法師。這是我讀完《玻璃彈珠都是貓的眼睛。》這本書的第一個感想。
⠀⠀⠀⠀⠀⠀⠀⠀⠀⠀⠀⠀
張嘉真讓文字不僅僅是帶著訊息的符號,讓任何字詞都不僅僅表現表面上的意思,她十分擅於搬弄這些文字,將其重組,呈現強烈的張氏風格給讀者看。張嘉真的個人特色太過強烈,幾乎可用「精緻」來形容她的作品。即便收錄的五篇短篇是在不同時間創作,倒是不怎麼看得出時間拉開的差距。她的語感很強,用天才形容或許有點過甚,但幾乎已經足以被這麼稱呼。但,可能是因為她還年輕,二十歲的年輕人有些人生經歷若不脫離學生身份實在難以體會,有些價值觀、有些情感,只能透過特定年齡才能將其淋漓盡致地展現出來——《玻璃彈珠都是貓的眼睛。》大概就是這樣子的一本書。
⠀⠀⠀⠀⠀⠀⠀⠀⠀⠀⠀⠀
《#馴鹿尋路》在講情侶對於國家認同分歧,造成的爭吵與和解;《#嫉妒的顏色是綠色》講述的是女校學生對於同性與異性間的探索和迷惘;《#玻璃彈珠都是貓的眼睛》是少男少女在學歷、既定成俗的傳統價值觀與戀愛間的拉扯、慘敗;《#撲火》鎖定在成年與未成年女性跨越同性的阻礙,大膽地向對方索取愛情;《#貓不見了》則是在描述女性劈腿的故事。
⠀⠀⠀⠀⠀⠀⠀⠀⠀⠀⠀⠀
不管是哪篇,作者都用很精心設計過的文字讓故事不是被你讀,而是使你在無意間被她領至她一手打造的空間中,從四面八方將角色們的情感注入你的五感。可是對我而言,正因為這些文字都過於精緻,以至於本質就不擅吸收這類作品的身軀有點負荷不了,甚至看到最後有很嚴重的膩煩。並不是說這本書不好,而是她將一些可以簡單表達的內容以極為意象的方式陳述,得讓你一條線的思路原先可能只要轉幾彎的工夫,忽然變成#九拐十八彎,好像身處於迷宮似的,被迫要從中,隨著想「讀完」成為一種#義務、負擔,硬是把一篇又一篇故事消化完畢。你可能會問:既然這麼勉強那就別讀不就好了?說的不無道理,只不過,正因為張嘉真的文字過於精巧到一個極致,都已經買入場券進去欣賞,若不趁這機會至少全數看過一遍,收入眼底,內心總會被惋惜給佔據。畢竟市場上這種類型作品過少,也可以說我是以一種欣賞稀有寶物的心態去閱讀,能不能理解故事內容並非我主要目的。這僅僅是一種跟自己過意不去的無謂堅持罷了,就像少女總只擔心暗戀的人今天怎麼經過教室時沒多看自己一眼那種程度的困擾。很多東西作者都盡可能不要用「直觀」的方式,偏要以另一種精心安排過的畫面塞入你腦中,你會覺得在讀這本書的時候就像在看一部義大利七零年代的文藝片。這有好處有壞處,最明顯的缺點在於不夠親切,很多角色說話方式過於文諏諏,太容易讓人家出戲,以至於會讓你心裡不時冒出:「#可不可以好好說話」的念頭。而在角色刻畫上,也很沒有#鑑別度,每個短篇的角色其實給人感覺都很像,仿若同一模子刻出來的,唯獨第一篇的日本人沙耶比較有一點點⋯⋯一點點果斷的成熟。但我很讚賞作者能夠把一個小小的主題發展得很大,環繞著那個核心,將一篇故事講得完整,頭尾重量相同,一點也不馬虎。是個語感很好,但同時也失衡了某些寫小說必須注意的部份。
⠀⠀⠀⠀⠀⠀⠀⠀⠀⠀⠀⠀
當時會忍不住誘惑買這本書是因為受邀負責封面的插畫家「#低級失誤」。我一直都很喜歡很喜歡低級失誤的作品。每一張圖總能帶給我一種「#淚水」的感覺:糊糊的、粼粼光波落入眼底,加上特定某些顏色的使用,讓我不禁以為:「啊、又受傷了」。如此膚淺的我的確多半時候都是看外表選書,但我倒也不認為先爬過書評或看過簡介就能降低這可能,不過倒好險即使我前面還是稍微批評了這本書的一些地方,但整體而言,這是一本「特殊到我會想收藏」的作品。魔法施久了,法力總會出現邊際效應的遞減法則(大學時期經濟學三修,一些專有名詞想忘也忘不了),可這魔法本質上是厲害的,不容易被模仿的,因此若隔一段時間,我仍願意將書從架子上取下,重新給張嘉真一個對我施法的機會。⠀⠀⠀⠀⠀⠀⠀⠀⠀⠀⠀
⠀⠀⠀⠀⠀⠀⠀⠀⠀⠀⠀⠀⠀⠀⠀⠀⠀⠀⠀⠀⠀⠀⠀⠀⠀⠀⠀⠀⠀⠀⠀⠀⠀⠀⠀⠀
⠀⠀⠀⠀⠀⠀⠀⠀⠀⠀⠀⠀
這本書我會特別推薦給:
・想給年輕作者一個機會的你
・重溫青澀年華的你
⠀⠀⠀⠀⠀⠀⠀⠀⠀⠀⠀⠀
個人主觀評分:4.5/5(真的不差,甚至可以說好,但一天整本看完會有點消化不良⋯⋯)
⠀⠀⠀⠀⠀⠀⠀⠀⠀⠀⠀⠀
#南聲生生難#小說#華文小說#心得#讀後感#感想#台灣#書評#LGBT#同志#青春#戀愛#校園#高雄#出櫃#劈腿#性愛 @readsuncolor
邊際效應遞減愛情 在 無待堂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盧斯達:遲到者死 — 咸陽 2020】
起床一看,整個圈子都是前學生動源一班人士被捕,警察說他們涉嫌違反《國安法》。立法之前,其實學生動源就是三大緊急解散的組織之一,(以及香港眾志、香港民族陣線),只是在香港外面成立了海外分部。
警察說,「有團伙近日在社交平台宣告成立主張香港獨立的組織,組織綱領包括建立『香港共和國』、不設底線鬥爭、團結香港獨立派。組織宣言亦有煽動他人加入。」究竟是甚麼組織在《國安法》立法之後成立?有消息指被捕者是因為與「創制獨立黨」有關。在 instagram 和 Facebook 上面,「創制獨立黨」的成立宣言確實是《國安法》立法之後(7 月 21 日)發出;但在 Facebook 紀錄,「創制獨立黨」是在 5 月 4 日至 5日上載頭像和宣傳橫額,究竟有沒有追溯期生效,是否追溯力生效,就留下一陣令公民社會不安的曖昧。
更大陰影在前頭,「創制獨立黨」在 FB 現時有 636 人讚好,相信在拘捕行動之前,知道的人不會很多;學生動源則有四年左右歷史,大家認識鍾翰林等等。究竟行動確實是針對「創制獨立黨」的言論,還是說到底只是誅連藉口,要打下鍾翰林?是小試牛刀,測試外界反應;不想付出很大國際代價但又要向港人發出訊號,或要隔山震虎做給其他人看?仍然是深水一般的黑暗。
翰林今年才 19 歲,大家只有幾次私訊,還有一次跟他和一些網友一齊看關於梁游還有梁天琦選舉起落的《夏日紀事》。在他身上,我看到甚麼是年輕人的牛脾氣。看得出他很堅持自己的理念,也因此負擔別人不用負擔的壓力。他是不會故意討好你的。討好別人、面面俱圓,是年紀漸長之後的進化(或退化)。據說他們和其他組織有過齟齬;在上次台灣大選前後,鍾也在台灣要求蔡英文關於《難民法》及《港澳條例》的事。當時確實有點成為了藍營的選舉素材,香港方面也有意見覺得港人議題會被操作成迫宮素材。如果選舉翻盤,對香港可能更加得不償失。林保華也不開名批評他,非常嚴厲。他們當時很堅持在台灣的取態,不管其他人怎麼鬧或者勸。看得出他們沒有考慮太多利害。如果目標是選舉。政客在選舉之前突然勇武、突然道歉,為求在公關災難中脫身,也是經常有。也許他們不會做人,也許他們不會宣傳自己,也許他們不會埋堆,不過他們行動上擁抱自己的理念,直至撞牆。
有很多人反射動作會問,究竟一個 19 歲的男生,如何可以威脅國家安全。一般而言,我們接受的法律文化,都是講究「比例原則」。也就是如果殺人,死刑或者終身監禁,一般人可以理解和認同。二千幾年前劉邦和秦遺民只約定了三條法律,最頭最重是「殺人者死」,其餘是傷人和偷盜,用三條罪就包括了保護人身安全和私人財產,此兩項也是西方天賦人權最講的 — 保護自身和私人財產的權利。西漢在漢武帝之後,被視為「儒表法裡」,不過在初期,百廢待興,沒有能力干預太多,只能「道法自然」。《道德經》說:「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化而欲作,吾將鎮之以無名之朴。無名之朴,夫亦將不欲。不欲以靜,天下將自正。」合乎比例原則的「法治」趨向自然律,人進入那種環境,如魚入水,不會覺得如履薄冰,不會覺得要自己控制,不用故意「守法」,寬鬆的法律一向合乎人的本性。
然而人有時不是追求「天下自正」,而是想天下根據自己的愛好去運行,也就是一種革命觀,根據自己的心意去改造世界。在法律上體現出來,就是故意「不符合比例原則」。大澤鄉鄉民被迫起義,就只是因為天雨所阻,戍邊無法及時。根據秦律,誤期者死。一般人亦是自然問,遲到使唔使死呀?不成比例的酷刑,是演給其他人看。即使是守時達人,同樣會受到震撼,因為斬掉那些遲到的人,不過純粹展示絕對權力。操作越不合理,權力的存在就越顯實在。好像一個拿著機關槍亂掃的人,你知道不能跟他討論亂槍掃射是否合理,他要甚麼就給他甚麼。既然大澤鄉那班過路人只是受豪雨所困,亦要斬首,那麼朝廷加稅你就不要抗議,否則你看看大澤鄉那些人。對官來說,連帶其他事情都會暢順。當然,合乎比例的恐懼,可以穩定社會,但恐懼到了極限就會進入邊際報酬遞減定律,會有人開始不當規則是一回事,規則只有大家都能比較容易遵守的時候才會持續。如果很輕易就會觸法,權威和隔離效應都會慢慢減少。
殺人者多數被社會隔離和唾棄,因為不是很多人都會殺人;遲到者如果被斬,就會引起別人不解和同情,因為很多人都遲到過,追溯起來可不是人人都犯過法?
儒法一家,都有用法律移風易俗的理想。然而現在香港風俗是因此走向他們想要的方向,還是相反?自由黨和李啟迪在選舉中呼籲和平和希望,然而和平就像愛情,不是單方面就成,如果有人破壞和平,是否需要受到譴責?即使以最保守的、轉變立場的立場來說,這一邊洗心革面,另一邊依然故我,「和平」亦無從說起。並不是沒有街頭衝突就叫和平,和平不是爭議的消失,而是公義的彰顯,一點也不激進,是和理非同樣喜愛的馬丁路德.金的名言之一。
至於其他人,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壓制自身的恐懼。畢竟純粹恐懼救不了他們,更救不了我們自己。至於為甚麼想香港人好驚,這個不難解答的問題相信網友自己都能解答。
邊際效應遞減愛情 在 盧斯達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盧斯達:遲到者死 — 咸陽 2020】
起床一看,整個圈子都是前學生動源一班人士被捕,警察說他們涉嫌違反《國安法》。立法之前,其實學生動源就是三大緊急解散的組織之一,(以及香港眾志、香港民族陣線),只是在香港外面成立了海外分部。
警察說,「有團伙近日在社交平台宣告成立主張香港獨立的組織,組織綱領包括建立『香港共和國』、不設底線鬥爭、團結香港獨立派。組織宣言亦有煽動他人加入。」究竟是甚麼組織在《國安法》立法之後成立?有消息指被捕者是因為與「創制獨立黨」有關。在 instagram 和 Facebook 上面,「創制獨立黨」的成立宣言確實是《國安法》立法之後(7 月 21 日)發出;但在 Facebook 紀錄,「創制獨立黨」是在 5 月 4 日至 5日上載頭像和宣傳橫額,究竟有沒有追溯期生效,是否追溯力生效,就留下一陣令公民社會不安的曖昧。
更大陰影在前頭,「創制獨立黨」在 FB 現時有 636 人讚好,相信在拘捕行動之前,知道的人不會很多;學生動源則有四年左右歷史,大家認識鍾翰林等等。究竟行動確實是針對「創制獨立黨」的言論,還是說到底只是誅連藉口,要打下鍾翰林?是小試牛刀,測試外界反應;不想付出很大國際代價但又要向港人發出訊號,或要隔山震虎做給其他人看?仍然是深水一般的黑暗。
翰林今年才 19 歲,大家只有幾次私訊,還有一次跟他和一些網友一齊看關於梁游還有梁天琦選舉起落的《夏日紀事》。在他身上,我看到甚麼是年輕人的牛脾氣。看得出他很堅持自己的理念,也因此負擔別人不用負擔的壓力。他是不會故意討好你的。討好別人、面面俱圓,是年紀漸長之後的進化(或退化)。據說他們和其他組織有過齟齬;在上次台灣大選前後,鍾也在台灣要求蔡英文關於《難民法》及《港澳條例》的事。當時確實有點成為了藍營的選舉素材,香港方面也有意見覺得港人議題會被操作成迫宮素材。如果選舉翻盤,對香港可能更加得不償失。林保華也不開名批評他,非常嚴厲。他們當時很堅持在台灣的取態,不管其他人怎麼鬧或者勸。看得出他們沒有考慮太多利害。如果目標是選舉。政客在選舉之前突然勇武、突然道歉,為求在公關災難中脫身,也是經常有。也許他們不會做人,也許他們不會宣傳自己,也許他們不會埋堆,不過他們行動上擁抱自己的理念,直至撞牆。
有很多人反射動作會問,究竟一個 19 歲的男生,如何可以威脅國家安全。一般而言,我們接受的法律文化,都是講究「比例原則」。也就是如果殺人,死刑或者終身監禁,一般人可以理解和認同。二千幾年前劉邦和秦遺民只約定了三條法律,最頭最重是「殺人者死」,其餘是傷人和偷盜,用三條罪就包括了保護人身安全和私人財產,此兩項也是西方天賦人權最講的 — 保護自身和私人財產的權利。西漢在漢武帝之後,被視為「儒表法裡」,不過在初期,百廢待興,沒有能力干預太多,只能「道法自然」。《道德經》說:「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化而欲作,吾將鎮之以無名之朴。無名之朴,夫亦將不欲。不欲以靜,天下將自正。」合乎比例原則的「法治」趨向自然律,人進入那種環境,如魚入水,不會覺得如履薄冰,不會覺得要自己控制,不用故意「守法」,寬鬆的法律一向合乎人的本性。
然而人有時不是追求「天下自正」,而是想天下根據自己的愛好去運行,也就是一種革命觀,根據自己的心意去改造世界。在法律上體現出來,就是故意「不符合比例原則」。大澤鄉鄉民被迫起義,就只是因為天雨所阻,戍邊無法及時。根據秦律,誤期者死。一般人亦是自然問,遲到使唔使死呀?不成比例的酷刑,是演給其他人看。即使是守時達人,同樣會受到震撼,因為斬掉那些遲到的人,不過純粹展示絕對權力。操作越不合理,權力的存在就越顯實在。好像一個拿著機關槍亂掃的人,你知道不能跟他討論亂槍掃射是否合理,他要甚麼就給他甚麼。既然大澤鄉那班過路人只是受豪雨所困,亦要斬首,那麼朝廷加稅你就不要抗議,否則你看看大澤鄉那些人。對官來說,連帶其他事情都會暢順。當然,合乎比例的恐懼,可以穩定社會,但恐懼到了極限就會進入邊際報酬遞減定律,會有人開始不當規則是一回事,規則只有大家都能比較容易遵守的時候才會持續。如果很輕易就會觸法,權威和隔離效應都會慢慢減少。
殺人者多數被社會隔離和唾棄,因為不是很多人都會殺人;遲到者如果被斬,就會引起別人不解和同情,因為很多人都遲到過,追溯起來可不是人人都犯過法?
儒法一家,都有用法律移風易俗的理想。然而現在香港風俗是因此走向他們想要的方向,還是相反?自由黨和李啟迪在選舉中呼籲和平和希望,然而和平就像愛情,不是單方面就成,如果有人破壞和平,是否需要受到譴責?即使以最保守的、轉變立場的立場來說,這一邊洗心革面,另一邊依然故我,「和平」亦無從說起。並不是沒有街頭衝突就叫和平,和平不是爭議的消失,而是公義的彰顯,一點也不激進,是和理非同樣喜愛的馬丁路德.金的名言之一。
至於其他人,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壓制自身的恐懼。畢竟純粹恐懼救不了他們,更救不了我們自己。至於為甚麼想香港人好驚,這個不難解答的問題相信網友自己都能解答。
邊際效應遞減愛情 在 邱昊奇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為什麼無法對一件事情維持專一呢?
-
我在想,為什麼這是一個需要克服的困擾呢?為什麼一定要對某一件事情保持專一呢?就算對食物不專一,也還好吧,太專一反而營養不均衡。那對工作不專一有什麼困擾嗎?現在那麼流行斜槓,不喜歡就換,都喜歡就都兼著做,可以累積豐富的人脈、多元的經驗與體驗,但缺點顯然就是無法觸及一門專業或學問最深刻的部分,當然一段親密關係也是。
-
事情做著做著就無聊了、疲乏了、沒興趣了,最直觀的想法就是缺乏動機,也就是找不到樂趣或是意義,新鮮感過了就不有趣了,從零開始進步顯著的成長期過了就看不到自我認同了。
-
先不談人生意義這種摸不著頭緒的東西,既然要試著找出動機,延長對於一件事情的喜好,我們就先膚淺的從追求快樂的最大值著手,這種事情也是有方法論的。儘管方法百百種,我則偏好「間隔」和「多樣性」。
-
快樂總是短暫的,經濟學家稱作“邊際效應遞減”,心理學家稱作“適應”,再好吃的東西一直吃也會覺得越來越不好吃,解決的辦法就是“多樣性”和“間隔”。如果我每天都必須去同一家餐廳,就算有道菜我非常喜歡,也不應該每天點,我刻意增加多樣性。但如果我一個月才會來這間餐廳,有了足夠的間隔,那我每一次都要點我最喜歡的那道菜,才是讓快樂最大化的聰明選擇。可見適可而止是為了追求更長期的享受,意識到自己是能夠主動的調控間隔與多樣性來維持對於某事物的興趣,代表在生活上就多了幾分掌控權。
-
呼應你的問題,針對多樣性這個方法,還有一個更進階的用法,那就是我們可以刻意追求比較深的東西。某種學問、專業領域它的道理越深越好,這樣你每前進一步就會有更新的刺激與發現,創作或事業的目標越遠大越好,這樣你就會一直有新的挑戰。
-
於是經驗法則告訴我們,淺的東西用間隔,深的東西自己本身就有源源不絕的多樣性。
-
在愛情上,如果對象太淺薄,那最好一個禮拜見一次面就好,間隔一下以免快樂的邊際效應遞減。如果彼此有能力並且有意願追求更深刻的親密關係,那兩人相處所創造出的多樣性體驗勢必會遠大於短暫且倚賴新鮮感的緣分。
-
再來,興趣本身分成兩種,一種是初學者的興趣,新奇、有趣、了解一下、體驗一下,下次看到更有趣的,馬上就會忘記了,這是一種粗淺的興趣。另一種是專家的興趣,這個興趣你必須挺過一個難以成長的高原期、瓶頸期,一但深入到這個領域之中,你就能開始體會到許多微妙的東西,這些東西外行人根本無法理解,但是你理解。這份理解會牽引著你繼續鑽研下去,越鑽研越有興趣,越有興趣就更加鑽研,你根本出不來,而且這樣持續鑽研的附加效應則伴隨高度成就與自我價值。會對任何事情無法維持高強度興趣的人,多半是沒有體驗過這種完全捲入深刻領域的正回饋漩渦。
-
雖然我不是什麼參透人性的哲思智者,但是我強烈的懷疑,在這樣對於某深刻領域的熱情追求與探索之中,潛藏著我們生命最本質上的意義。儘管現階段的你很難想像,但是我粗糙的和你分享有這樣一個景況是值得我們去追尋的,它可能會讓你在未來某一天,某樣專業抵達高原期的時候,閃過一個念頭,再多堅持一下、多思考一下,加上運氣好,遇上好的天氣、好的心情、感官也正好舒暢敏銳,在一個深呼吸之後,你就突然開啟了平時所不曾有過的思維模式,而這樣深刻且高度專注的完滿體驗,緊扣著我們人生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