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邊際成本曲線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邊際成本曲線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邊際成本曲線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邊際成本曲線產品中有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767的網紅政經八百,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八百回合經濟談 〔#賣碳權竟然比賣電動車還賺?#讓特斯拉賺翻的意外之財〕   我們和壯士分享過,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在 2021 年第一季,靠著出售碳權獲利 5.18 億美元,創造 4.38 億的淨利,如果沒有碳權這項綠色收入,特斯拉還是虧損的呢!  (忘記的壯士請點👉 4 ...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760的網紅Karl Yung,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這個學年真的經歷了太多東西,這年DSE的學生真的很辛苦, 有部份片係外國拍,畫質令人感動。 翁Sir答應大家可以做到既就係將所有DSE的題目解一次放上網比大家。 有咩想問可以Email我 [email protected] 翁sir 2020 00:27 Q1 私有產權 01:48 ...

邊際成本曲線 在 政經八百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5-17 13:34:18

#八百回合經濟談 〔#賣碳權竟然比賣電動車還賺?#讓特斯拉賺翻的意外之財〕   我們和壯士分享過,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在 2021 年第一季,靠著出售碳權獲利 5.18 億美元,創造 4.38 億的淨利,如果沒有碳權這項綠色收入,特斯拉還是虧損的呢!  (忘記的壯士請點👉 4 ...

  • 邊際成本曲線 在 政經八百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5-16 21:10:27
    有 4 人按讚

    #八百回合經濟談
    〔#賣碳權竟然比賣電動車還賺?#讓特斯拉賺翻的意外之財〕
    
    
    我們和壯士分享過,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在 2021 年第一季,靠著出售碳權獲利 5.18 億美元,創造 4.38 億的淨利,如果沒有碳權這項綠色收入,特斯拉還是虧損的呢!
    
    (忘記的壯士請點👉 4 月 30 日的 #時事星期五資訊不落伍。)
    
    碳權,這個比賣車還賺錢的酷東西究竟是什麼呢?今天就要來帶壯士們認識它!
    
    
    ▌ 什麼是碳權?
    
    認識碳權之前,要先認識一種「鼓勵企業減少排放汙染物」的制度,叫做 Cap and Trade。
    
    先看字面:Cap 的意思是「限額」,Trade 的意思是「交易」。
    
    而 Cap and Trade 的意思就是:由一個核心機構(通常是政府單位)制定一定時間內,企業可排放的污染物總上限,並分配排放額度給受其管轄的所有企業。
    
    在這個「Cap」的限制下,各企業可以自由「Trade」所分配到的可排放額度。
    
    重點是:不論交易結果如何,每一家企業都不能排放超過自己擁有排放額度的汙染物,否則會吃到鉅額罰款!
    
    舉例來說,假設 A、B 兩公司每年都會被分配到 10 公噸的汙染物排放額,而 A、B 兩公司每年固定會排出的汙染量是 15 公噸和 2 公噸。
    
    這時 A 公司可以向 B 公司購買 5 公噸的排放額(15-10),以避免因為超額排放被罰。
    
    在各種應用 Cap and Trade 制度的汙染物中,發展得最完整的就是二氧化碳,而各企業拿到的碳排放額度,就稱為「碳權」!
    
    總結來說,「碳權」是一種無形資產,又稱為「碳排放額度」(Carbon Emission Credit),代表一間公司能夠排放多少單位的二氧化碳,是一種管制碳排放總量的工具。
    
    
    ▌ 碳權成立的前提
    
    碳權之所以成立,是因為每個企業多減少一單位碳排放的成本不同,aka 邊際成本曲線不同。
    
    舉例來說,同樣是減少一噸的碳排放,A 公司的成本可能比 B 公司的成本更高。
    
    利用不同的邊際減排成本,成本低的人多減一些碳,成本高的人少減一些碳,就可以使效益最大化。
    
    
    ▌ 從經濟模型認識碳權(強烈建議以下部分搭配圖 6-8 服用!)
    
    在圖 6 的模型中,R 為二氧化碳的減排量、Req 為歐盟規定各國需達成的碳排量、P 為碳排放市場的交易價格。
    
    首先,由於邊際成本會遞增,因此邊際成本曲線(MC)是一條負斜率的線。
    
    我們在此例中假設德國能以比瑞典「更低」的成本減少碳排放,也就是瑞典的邊際成本曲線的斜率會大於德國的斜率。
    
    先看圖 6 中的右圖,瑞典的目標是減排量達到 Req。如果瑞典只靠一己之力減排,當減排量達到 Req 時,它的每單位邊際成本遠高於交易價格 P。
    
    也就是說,如果瑞典能用每單位 P 元的價格向他國購入減排量,補齊它所需要的減排缺口,就能夠節省成本!
    
    說時遲那時快,佛心減排大國來啦!
    
    圖 6 的左圖是減排大國德國的 MC 曲線。
    
    德國的目標減排量同樣是歐盟規範的 Req,但這對德國來說根本是一塊蛋糕。
    
    當德國的減排量達到 Req 時(X 軸為 Req),MC 曲線甚至還沒和市場價格 P 相交。
    
    聰明的壯士們看出來了嗎?德國還可以持續投入減排,直到邊際成本上升至市場價格 P 為止。
    
    結論是,瑞典只會靠自己減少 R* 的排放量,還剩下的部分(Req-R*)則以每單位 P 元的價格從德國購買減排量,以達成目標減排量 Req。
    
    瑞典節省的成本是:自行減排所需的額外費用(Δ d-e-f)。
    
    而德國也能從它額外的減排中獲利:它不僅達成歐盟要求的減排量 Req,還能將自己額外的減排量以每單位 P 元的價格出售給瑞典。
    
    盤點德國在這次交易後,總收入是長方形面積(Req-1-2-R*),減排總成本是梯形面積(Req-2-3-R*),出售減排的淨收益是面積(Δ1-2-3)。
    
    
    ▌ 碳排放市場的實際案例
    
    從 2021 年起,歐盟規定每輛新車每公里的碳排放額為 95 公克,如不符合規範,每超過 1 公克碳排放,會被罰 €95 歐元的罰款。
    
    福斯汽車(Volkswagen)今年一月就因不符合歐盟規範,吃了一張高達 1 億歐元的巨額罰款。
    
    相較於罰款,碳交易市場上的碳權價格就便宜非常多!1 公噸 €30 歐元,等於每公克只有 €0.00003 歐元,和罰單每公克 €95 歐元相比差了將近 317 萬倍呀!
    
    所以為了規避罰單,大部分車廠都會選擇跟幾乎是 0 排碳量的特斯拉購買碳權。2020 年特斯拉的碳權交易所得為 16 億美元,是 2019 年碳權所得(5.94 億)的 2.69 倍 。
    
    
    ▌ 結語
    
    在「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全球共識下,「碳權」成為眾多經濟體採取的作法之一。
    
    其實除了發展碳交易最完整的歐盟之外,中國、美國、紐西蘭也都正在嘗試運用碳交易制度降低碳排放哦!
    
    這禮拜我們從經濟學模型的角度分析,向壯士們介紹「碳權」為什麼能夠起作用,但其實碳權也是有缺點的,還有沒有其他制度比碳權更有效率呢?之後獨編再跟大家介紹!(留言還有字!)

  • 邊際成本曲線 在 Karl Yung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0-02-11 08:00:00

    這個學年真的經歷了太多東西,這年DSE的學生真的很辛苦,
    有部份片係外國拍,畫質令人感動。
    翁Sir答應大家可以做到既就係將所有DSE的題目解一次放上網比大家。
    有咩想問可以Email我
    [email protected]
    翁sir 2020

    00:27 Q1 私有產權
    01:48 Q2 三個經濟問題
    05:45 Q3 機會成本
    07:02 Q4 利潤極大化
    12:03 Q5 長期&短期
    14:31 Q6 流動性&勞力供應&勞力生產力
    18:13 Q7 廠商
    21:08 Q8 資本
    22:22 Q9 擴張動機
    25:14 Q10 產出&成本關係
    26:09 Q11 供需彈性
    27:55 Q12 相對價格****
    37:55 Q13 供需圖 均衡點
    39:45 Q14 從量關稅 表
    43:00 Q15 彈性&替代品
    45:44 Q16 配額
    46:15 Q17 供應曲線沿線移動
    48:23 Q18 完全競爭
    49:15 Q19 洛倫茨曲線
    50:45 Q20 失業率;公平;生產力
    52:41 Q21 配額改變
    54:50 Q22 邊際利益&總收入
    58:36 Q23 GDP百分比轉變
    59:50 Q24 失業率計算
    1:01:08 Q25 GDP&GNP
    1:02:42 Q26 GDP
    1:03:27 Q27 SRAS右移
    1:03:54 Q28 資產負債表
    1:05:35 Q29 金管局功能
    1:08:37 Q30 貨幣功能
    1:09:27 Q31 M1M2M3
    1:10:27 Q32 費沙方程式
    1:12:17 Q33 貨幣供需
    1:13:07 Q34 稅
    1:14:39 Q35 QTM貨幣數量論
    1:16:54 Q36 稅制 圖
    1:17:39 Q37 非預期通縮
    1:18:28 Q38 ADAS政策影響
    1:19:29 Q39 概念題 負數
    1:21:50 Q40 通脤差距&財政盈餘
    1:23:25 Q41 擴張性政策
    1:24:15 Q42 國際貿易
    1:25:02 Q43 開放貿易
    1:28:00 Q44 BOP國際收支平衡
    1:28:43 Q45 匯率
    1:33:59 5**答卷參考
    1:34:40 2019卷2 Q2
    1:36:35 2019卷2 Q5 經濟概念
    1:40:28 2019卷2 Q9c 支薪方法
    1:44:48 做卷時間分配
    2:00:39 點解最優規模 P=MC
    2:05:27 如果有人派$10000 收入更公平?
    2:07:28 1997CEQ2 機會成本
    2:11:42 經濟現象的例子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