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這篇邊緣型人格治療鄉民發文收入到精華區:因為在邊緣型人格治療這個討論話題中,有許多相關的文章在討論,這篇最有參考價值!作者carina0728 (~溫柔的叛逆~)看板Psychiatry標題[分享] 邊緣性人格疾患時間...
邊緣型人格治療 在 癒天使的閲章????|靈氣療癒師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8-02 15:56:44
你有人格切換問題或容易鬼打牆嗎?#敏感體質 其實每一個人都有這樣的多重人格層面,包含我們面對所有事件出現的面具,只是有些人可以充分的掌握與整合。 |榮格認為:「 #人格面具 ,是一種我們對自身的理念的集合,是我們和周遭環境互動中形成的妥協。」 本篇文最主要深入探討,「我們人格上的衝突所產生的...
七、邊緣性人格疾患
被極端和反覆無常的自己困住的靈魂…
「我像是乘坐著情緒的雲霄飛車,這一秒我還害怕孤單,
下一秒我就對著最愛的人大發脾氣,然後更加厭惡自己。可怕的是,這情緒的雲霄飛車,
沒有終點。」
「我討厭這樣的空虛,所以我無法克制的暴飲暴食,然後催吐,我瘋狂採購,
我在手上劃了好多刀,這麼做,我才有感覺,才能確定自己是活著的。」
Q:「人格疾患」和其他精神疾病有什麼不同?
此處介紹的「邊緣性人格疾患」,以及以下將介紹的「反社會性人格疾患」,
和我們之前介紹的焦慮性疾患、情感性疾患、解離性疾患,
以及精神分裂症等等精神疾病不一樣,是屬於「人格疾患」的一種。
所謂的「人格疾患」是從小就養成的特殊個性,有其終生不變的行為模式,
缺乏上述精神疾病的焦慮感與病識感,但是不像精神疾病會陷入自己的世界,
失去現實感,人格疾患的人不但具備現實感,還可能在現實情境下操控別人,
帶給別人某些困擾,或引起衝突等不良的人際關係。
人格疾患的成因,一部份是由於體質或遺傳基因所致,
另一部份是因為情緒上或人格發展上的偏差所致。
因為人格疾患是長期的人格特質而非某種症狀發作,
治療方向也和其他精神疾病不同,無法靠藥物根除,
有些人格疾患的特質可以幫助患者在生活的某方面或是某種工作上表現突出,
可以鼓勵其發揮優點,至於讓患者或他人困擾的行為,則盡量改變其想法及表達方式,
朝心理適應的方向做調整。
Q:什麼是邊緣性人格疾患?
具有邊緣性人格疾患的人,無論對對人際關係、自我形象、
情感表現皆極為矛盾而不穩定,非常容易衝動。只要符合以下診斷標準中5項,
就是邊緣型人格:
1.無論是真實或想像,都竭盡所能的避免被拋棄:
即使只是短暫的分開,邊緣性人格者也無法忍受片刻孤獨,他害怕被拋棄,
害怕對方將再也不回來,然後就開始陷入憂鬱或生氣的情緒中。
他覺得會被拋棄是因為自己不好,為了追求身邊隨時有人陪伴,
他可能會對特定的重要他人產生極端的依賴,或是瘋狂泡在人多熱鬧的地方,
不斷更換性伴侶。這種害怕被拋棄的感受通常有跡可尋,邊緣性人格者的童年,
往往曾經歷過身體或性虐待、忽視、敵意衝突、早年失親或分離。
2.不穩定且緊張的人際關係模式:
對他人的態度反覆無常而極端,從過度理想化對方、愛對方,急遽的變成否定其價值、
鄙視、恨對方,或是從過度依賴對方,變成逃避或者孤立自己。
關係一開始,邊緣人格者就會過於快速地和對方分享私密的事,
稍微不稱他們的心或無法給予足夠的陪伴,
對方在邊緣性人格者的心中就從大好人變成大壞蛋。
他們渴望親密,卻又害怕失去自主性,總會以某些手段操控他人,
表現出無助的樣子,甚至自殘,希望獲得注意。
3.因為衝動而做出導致自我傷害的衝動行為:
至少會做出兩種衝動行為(不包含自殺),例如花錢如流水、性濫交、濫用藥物、賭博、
偷竊、魯莽駕車、或厭食暴食。邊緣性人格者無法忍受需求沒有立刻滿足,
為了逃避空虛感和被拋棄感,因此不斷追尋沈浸在吸毒、
性愛或其他衝動行為中的短暫喜悅。
4.認同障礙:
邊緣性人格者的自我形象或自我感受持續且明顯不穩定。自我形象、性別取向、
長期職業選擇或目標、喜好交往的朋友類型、價值偏好等5項自我定位中至少2項不明確。
例如同樣是剛接手新工作,必須表現充滿自信的樣子,
一般人在上手之後就不需要再刻意偽裝,並且欣然接受他人的肯定,
但邊緣性人格者會始終覺得自己是不好的,只是在演戲,總有一天會被揭穿。
他們可能會藉由經常換工作、朋友、甚至自己的性傾向,尋找自己的認同。
他們通常在結構的工作或教育環境中表現很好,但一旦環境非結構就會方寸大亂。
5.重複發生的自殺或自傷行為,或是威脅要自殺或自傷:
自殺或自傷是邊緣性人格的一大特徵,他們自殺不是真的想死,
而是為了獲取他人關注,或者透過痛的感覺證明自己存在、轉移空虛感,
也可能是為了阻止自己做出某些衝動行為,或者在衝動之後懲罰自己,
很多邊緣性人格者會在身上留下無數的刀疤,
也有某些人會透過做危險的事間接傷害自己,例如飆車。
6.情緒不穩定,起伏非常大:
邊緣性人格者會突然強烈的感到些許沮喪、易怒、焦慮,通常僅持續數小時,
極少會超過幾天,一個情緒走了,下一個情緒又來,而且差異都很大,不是過於亢奮,
就是過於抑鬱,很少有平靜的時候。
7.長期感到空虛:
因為不知道自己是誰,難以忍受與自己相處的孤獨,所以被空虛的焦慮所苦,
很多衝動行為以及強烈情緒的產生,其核心都是為了填補空虛。
8.不合宜且強烈的憤怒,或對憤怒難以控制:
常發脾氣、總是處於憤怒的狀態、一再和人打架,
可能只是為了一件小事覺得被冒犯就勃然大怒,事實上這是他們蓄積已久的恐懼,
恐懼被拋棄、不被重視。他們生氣的對象通常是自己親近的人,例如父母或伴侶,
結果越害怕被對方拋棄,越是傷害對方、把對方推遠。
他們會表現出極端的諷刺或口不擇言,尤其是當他們認為照顧者忽視、
退縮、不照顧或遺棄他們時。但他們在暴怒後又會感到羞恥及罪惡,
因而又加深了他們認為自己是邪惡的看法。
9.暫時性與壓力源相關的妄想意念或嚴重的解離症狀:
當邊緣性人格者遭受極大壓力或混亂狀態,可能會出現短暫的妄想、虛幻感、
身體形象扭曲等感受,和一般精神疾病患者不同的是,通常發作的時間很短,
但是比一般的精神疾病激烈,最常發生在面對真實或想像的被拋棄時,
通常當照顧者恢復對他們的關心照顧,這些症狀就會紓緩。
Q:如何治療邊緣性人格疾患?
人格疾患很難用藥物根治,因此通常以個別心理治療的方式,改變其行為模式。
因為邊緣性人格者對於關係有嚴重的依賴,所以他們有很嚴重的人際問題,
人我界線極不清楚,在生活中是如此,在治療中也會複製這樣的人我關係模式,
常會退化為小孩,並且過度把治療師當作重要照顧者依賴,
我們稱為移情現象。治療上有兩種不同的做法,一種是心理分析取向的心理治療,
著重在自我與人際取向,幫助他修通童年時被拋棄、忽視或虐待的恐懼,
得以與他人分離獨立。另一種則是長期持續的支持性心理治療,著重現實取向,
避免過度的退化與移情作用,讓他看見自己的問題,用安全的方式發洩情緒,
並修正不適應的想法和行為。
來源:http://www2.tku.edu.tw/~ascx/contentpages/2-1-1-7.htm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80.218.222.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