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邁可康類固醇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邁可康類固醇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邁可康類固醇產品中有2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萬的網紅張璽醫師-小兒神經,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前天上午參加了北醫附醫主辦的全人關懷-實踐工作訪研習,感觸良多,在這與大家分享一點小感想,讓大家在中秋連假享受月光美景時也思考一下生命和活著的意義。 當年還在日本習醫時,教授常常反覆告訴我們醫學裡唯二“絕對”的事- 1. 醫學沒有百分之百絕對。 2. 唯一的絕對就是,每一個人生下來都會面臨死亡 ...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942的網紅Lola Lin 海公主蘿菈教練,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運動是良藥|Exercise Is MEDICINE 你這一個月內正在服用的藥物有哪些? 💊失眠藥 🗿抗憂鬱藥物 💉類固醇 . 如果你認知藥物扮演的角色多數為抑制,而非解決問題本身,你是否願意嘗試「30天覺醒健康生活計畫」所倡導的「食物是良藥」與「運動是良藥」呢?意思是透過吃「原型食物」與「運動」可...
「邁可康類固醇」的推薦目錄
- 關於邁可康類固醇 在 篠崎 泫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邁可康類固醇 在 蘿菈|女性高效健康-荷爾蒙情緒 Gut Health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邁可康類固醇 在 蘿菈|女性高效健康-荷爾蒙情緒 Gut Health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邁可康類固醇 在 張璽醫師-小兒神經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邁可康類固醇 在 Aiko愛可。愛生活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邁可康類固醇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邁可康類固醇 在 Lola Lin 海公主蘿菈教練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邁可康類固醇 在 陳慧敏Vivian Chan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邁可康類固醇 在 篠崎 泫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0-05-23 17:07:17
2018是我目前經歷最「特別」的一年 從年初就開刀 之後身體開始越來越多狀況 是進出醫院最多的一年 中間有3.4個月是每 週報到 也因為這樣有好幾個月飽受類固醇的摧殘 讓我體態產生‘巨大’的變化 身邊沒有一個人沒說我變胖變腫的 各種嘲諷什麼肥婆腫的跟豬一樣各種傷人的話都聽過了😂...
邁可康類固醇 在 蘿菈|女性高效健康-荷爾蒙情緒 Gut Health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0-05-11 09:54:46
運動是良藥|Exercise Is MEDICINE 全影片請看IGTV or YouTube🤗 你這一個月內正在服用的藥物有哪些? 💊失眠藥 🗿抗憂鬱藥物 💉類固醇 . 如果你認知藥物扮演的角色多數為抑制,而非解決問題本身,你是否願意嘗試「30天覺醒健康生活計畫」所倡導的「食物是良藥」與「運動是良...
邁可康類固醇 在 蘿菈|女性高效健康-荷爾蒙情緒 Gut Health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7-15 11:56:07
運動是良藥|Exercise Is MEDICINE 你這一個月內正在服用的藥物有哪些? 💊失眠藥 🗿抗憂鬱藥物 💉類固醇 . 如果你認知藥物扮演的角色多數為抑制,而非解決問題本身,你是否願意嘗試「30天覺醒健康生活計畫」所倡導的「食物是良藥」與「運動是良藥」呢?意思是透過吃「原型食物」與「運動」可...
-
邁可康類固醇 在 Lola Lin 海公主蘿菈教練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8-10-03 17:57:22運動是良藥|Exercise Is MEDICINE
你這一個月內正在服用的藥物有哪些?
💊失眠藥
🗿抗憂鬱藥物
💉類固醇
.
如果你認知藥物扮演的角色多數為抑制,而非解決問題本身,你是否願意嘗試「30天覺醒健康生活計畫」所倡導的「食物是良藥」與「運動是良藥」呢?意思是透過吃「原型食物」與「運動」可以反轉以下困擾:
🌞擁有精神與活力
💫覺察自己的情緒波動
🌜增加睡眠品質
💚反轉慢性疾病,包括自體免疫疾病、三高、糖尿病、阿茲海默症
.
你也想要多瞭解「腸道健康」在這30天可以教你的事嗎? 今天是十月的第三天,請私訊療癒系教練 Lola Lin 小森蘿菈,加入 30天邁向健康生活計畫 - 為自己而生|曼陀羅MENTORSHIP教練 查看更多吧!
.
7天 Docjenfit - Jen Esquer HIIT 高強度間歇運動挑戰 Day 2
影片中的兩大重點:
1. 平衡與穩定度是「傾聽身體聲音的練習」,透過練習與你的身體產生連結 ; 穩定與平衡練習幫助你運用平時較少使用到的小肌肉群,可以提升生活中受傷的預防
2. 運動強度由你決定!今天著重在力量與控制的練習
.
貼心小提醒:每一次學習新動作,都是訓練大腦與身體的最佳工具呦!我所做的前半段三個平衡與穩定動作訓練有改進的空間,因為是我第一次做呢~
.
標註你的朋友,一起來吧!
詳細的7天挑戰連結請看:bit.ly/30DaysLolaGladys
Day 2 www.docjenfit.com/move-2 中文如下:
👊功能性 HIIT 高強度間歇運動
Lunge Jumps 跳躍弓箭步
Dive Bombers 潛水炸彈(Jen最愛,我也愛上~):訓練上肢的好幫手,包括前鋸肌
Lateral Bounds 平行的抬腿姿
Single Leg Airplane 單腳飛機
👊核心穩定運動
Supine Table Top Progressions 仰臥雙腳離地進程
.
#NUTRITION
.
水與呼吸是我一生所需,我喜歡無時無刻練習連結水與呼吸,觀察它們、感受它們,並專注於強化自己的大腦與內心。
"Our Breath is Our Conversation with the World.
Inhale ~ Exhale ~
Our breathing is an intimate interaction with our surroundings, like a meaningful exchange with a loved one." by Yoga 365.
-----
蘿菈Lola Lin的官網: https://www.lolalinocean.com
臉書 @LolaLinOcean https://www.facebook.com/LolaLinOcean/
Instagram Story @lolalolalin https://www.instagram.com/lolalolalin -
邁可康類固醇 在 陳慧敏Vivian Chan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15-03-10 17:19:19一連幾集,由陳慧敏訪問香港不同''小人物''。 你可能不認識他們,但他們所付出的貢獻,卻燃亮了香港的一部分人。
「遇上困難不等於沒有出路,只是生命中一個逗號」
陳衍泓(逗點),英文名Comma(逗號),認為失明不代表人生句號,今日的他也能重新站起。
Comma 自小受濕疹困擾,長期滴類固醇藥物,結果導致青光眼。當時才26歲的他,正常視力逐漸減弱,開始喪失視力同時失去工作及女友。家人出於擔心的行為卻令他反感,從前的那個他與家人惡劣關係持續多年。
他之後為了改變,去了報讀盲人課程。Comma 坦言當時花了長時間去調整自己投入「盲人圈」的心態,直至有一次跟小朋友
說故事,從此萌起踏入劇場工作的心,成為後天失明的劇場工作者。過去積極參與中、港、澳三地的藝術活動。尤熱衷推動共融藝術。
他現為共融劇團「小島傳奇」的主席,曾與無數不同能力人士合作,演出超過100場故事劇場。2013年他成立「黑暗劇場」,利用以黑暗創造獨特的劇場經驗。除公開演出外,「黑暗劇場」曾參與勞工及福利局計劃,製作推動聯合國《殘疾人權利公約》為主題的劇目《無聲的歌》。
陳衍泓樂於與大眾分享他人生故事,現為香港「黑暗中對話」企業培訓導師、網上電台「開心頻道」主持,2008年獲選「香港十大再生勇士」及2012年獲選「香港在職達人」。
經驗:
2014
「2014香港精神大使」,香港精神
《無名義工》,糊塗戲班無障礙劇團
《能者舞台仲夏日》,勞工及福利局,香港電台合辦,香港展能藝術會參與
《無聲的歌》 導演,黑暗中對話黑暗劇場
青少年話劇班 導師,香港盲人輔導會視障兒童家長資源中心
2013
《哈姆雷特的秘密》,澳門青年挑戰中心
《相輔‧傷融》 編劇及監製,鄰舍輔導會賽馬會大埔北青少年綜合服務中心
《看不見的聖誕禮物》導演及演員,黑暗中對話黑暗劇場
成立劇團「黑暗劇場」
2012-2013
故事工作坊 導師,香港盲人輔導會視障兒童家長資源中心
「老有所為活動計劃」長者話劇工作坊及演出 導師,香港聖公會麥理浩夫人中心林植宣博士老人綜合服務中心
「深圳灣國際藝穗節」(演出劇目《小烏龜學飛》),深圳市南山區政府、深圳灣藝穗節組委會
《邁步人生路》,澳門青年挑戰中心
「世界木偶迷你藝術節」(演出劇目《我要高歌》),明日藝術教育機構
《無耳兔的自畫像》,你好劇社
2009-2012
《美麗的醜小鴨》,明日藝術教育機構
《我家有隻小怪蛋》,明日藝術教育機構
《悶爺爺的禮物》,明日藝術教育機構
《我要高歌》,明日藝術教育機構
《我不知道我是誰》,明日藝術教育機構
2011
「澳門城市藝穗節」(演出劇目《視野》),澳門特別行政區民政總署
2010
巡迴演出《勁窮神》,康樂及文化事務處
「開放工作室─我家有只小怪蛋」 導師,香港展能藝術會
(資料來源: 香港展能藝術會)
邁可康類固醇 在 張璽醫師-小兒神經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前天上午參加了北醫附醫主辦的全人關懷-實踐工作訪研習,感觸良多,在這與大家分享一點小感想,讓大家在中秋連假享受月光美景時也思考一下生命和活著的意義。
當年還在日本習醫時,教授常常反覆告訴我們醫學裡唯二“絕對”的事-
1. 醫學沒有百分之百絕對。
2. 唯一的絕對就是,每一個人生下來都會面臨死亡
傳統上醫學院所受的教育往往是如何醫治病人,關於死亡這件“必然”的事,反倒接觸的機會不多,甚至有一種“病人的死亡等於醫師的失敗”的感覺,雖然知道“絕對”會發生,但是一直沒有好好學習如何應對。
兒科與其他科不同的是,在執行醫療過程當中,大部分的醫療決策與病情解釋的對象,不是病患本身,而是家屬---病患的父母親。理所當然的也會面臨當病童到了已需要面對緩和醫療或不積極急救的情況。這樣的情境讓我不禁在課堂上,回想起自己在日本接受訓練時的種種情景。
自2010年返台,時間飛快,今年已邁入第十一年了。雖然我現在是一名小兒神經科醫師,但是2001年剛自醫學院畢業的我,嚮往是成為一位新生兒科醫師。因此我在日本十年的醫師生涯中接觸且參與了不少早產兒的治療。日本的早產兒醫療可說是相當先進(依照我的老師的說法,日本人手這麼靈巧,這麼會做模型,非常適合做早產兒醫療…這樣好像早產兒醫師都是愛公仔的宅宅),而當時日本全國1000g的新生兒存活率高達8成,換句話說不管是在東京,大阪等大都市或是像我曾經被外派到,人口可能10萬不到的日本海港口小城 舞鶴市,即便是1000g的早產兒,10人裡面也8人能夠能存活。因此在日本服務的那幾年,我們團隊也常常成功的救活500g甚至是400g以下的寶寶。但是無論怎麼順利,該遇到的還是會來的,實習醫師第一個秋天,負責了一位28周,出生體重800g的單胞胎男孩,出生第一週期間,順利的度過了肺部及心臟等問題,進入了第2周。當時我們醫院的規定是,負責醫師在病童拔管前需全天留院執行第一線照護。因此當時應該是連續住在醫院的第10天左右,心想應該在撐一下,兩三天後就可以回家了。但是事情往往不如人意,就當開始討論何時拔管的那幾天,突然血壓變低、末梢循環變差,身體出現浮腫,檢查電解值後判定是腎上腺功能的問題,因此給予類固醇治療。隨著血壓上升,開始排尿後浮腫也逐步改善,當晚十二點於大夜交班時叮嚀主護理師,目標血壓不超過70mmHg,注意尿量後,我就進去值班室休息。大概凌晨五點左右被大夜護理師叫醒,說血中氧氣含量頻繁的掉至危險範圍。起床一看,小朋友膚色蒼白,活力差,當下立即抽血並立即執行腦部超音波,一放上超音波探頭立刻發現是腦部出血,且是大範圍出血。一向溫和不太罵人的我也忍不住對著大夜護理師說“怎麼顧的,搞什麼啊”。當下護理師早已淚流滿面,頻頻向我說對不起。當時的我應該是氣到神智不清了,回了一句“不要向我說對不起,你應該是向他的父母親道歉”。待當時的新生兒加護病房主任來了之後,我們向家屬說明當晚所發生的事情,並解釋目前情況相當不穩定且就算救起來預後也預期相當不好。說明完後的第二天,家屬回覆決定不採取積極治療。聽了家屬的回覆,我個人覺得應該還有機會,家屬不應該就這麼放棄治療。但是主任告訴我,生命的價值有時不在長短,即使短暫,共處的美好記憶卻是可以永恆活在人的心中。千萬不要將自己定義之醫療成功,單純地建立在病人的生存上。如果有能力,沒有父母不全力愛自己的小孩。也沒有一位父母願意讓自己的小孩比自己更早走,反而有更多的家長會將小孩子生病過世的責任加附在自己的身上。因此我們必須了解,有時做這樣的決定對家屬來說是有多麽困難。當下主任也與我分享兒科死亡宣告的技巧以及兒科如何讓小朋友與家長告別的方式。讓我印象深刻的是,若是當下已執行復甦式一段時間,感覺回不來時,一般來說,家長往往無法當下告知醫師停止急救,因為喊停止等於宣告死亡,這對家長來說是難以承擔之重。因此可向家長說明「小朋友已經很努力了,再加油下去對小朋友來說真的太累了,是否讓他好好休息」。另外,最後一定要讓爸爸媽媽抱小朋友,讓一家人能有好好獨處的時間。因為有一些早產兒出生後就住進保溫箱,爸爸媽媽從來沒有抱過自己小朋友。第一次抱他可能也是最後一次抱他,所以抱小朋友時盡可能的把身上的管路都拔掉,監控系統也盡量拿掉,並且轉靜音。醫療團隊則在護理站看螢幕確認心跳等生命徵象。聽完主任的說明後隔天,那位28週的小朋友的生命力也慢慢轉弱,因此我們也急忙的聯絡了家屬來與小朋友做最後的會面。這是我第一次送走我負責的小朋友,也帶給我很大的衝擊。當螢幕顯示心跳逐漸轉慢、停止。主任帶我進去,向家長宣告及確認死亡時間,當下真的有一種非常不真實的感覺,3天前才在規劃是否拔管,而現在這個瞬間我卻在宣告他生命的結束。而讓我印象更深刻的是,當我們團隊送小朋友離開加護病房時,爸爸媽媽轉身像我們深深的一鞠躬並向我們說“謝謝你們的照顧”,老實說當下家長對我們道謝,真的非常意外,就如同主任說的,生命的意義也許不在於時間的長短,而每一個全力燃燒的生命,即使短暫,也可以是永恆的。就如同我,“他”應該也一直活在他父母親的心裡。
小朋友走了不就後,那位主護理師也離職了,一年後某個機會,她回到單位,善良的她還是向我反省,也許那天她再多注意一點,可能會有不一樣的結果。是否會有不一樣的結果,我不確定,只能說是我們團隊,尤其是身為主責醫師的我實力不夠,為了不讓同樣的事情發生,我們只能檢討,繼續向前走,如同當時的主任說的,我們沒有時間悲傷,因為還有小朋友在等著我們救。所幸那位護理師後來也回到她的家鄉,在京都隔壁的福井縣再度繼續新生兒醫療服務。醫護團隊對病患全心的投入,其實自己也還是需要心靈的依靠,尤其是努力結果不如預期時,精神的支援更不可少。covid-19疫情爆發以來,一些疫情嚴重的國家也發現醫護人員面臨生死交關的場景,心靈的安定對於醫護是多麽的重要,許多一線醫療人員因為無法承擔他人生命的心理壓力而造成許多憾事,台灣日前也發生過,因此北醫附醫也開始關注照護員工們的心靈健康。這不僅是照顧員工,同時也間接地增加醫療品質,給病患及家屬更好的醫療照護。
邁可康類固醇 在 Aiko愛可。愛生活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不知道是不是快要邁入不惑,最近總會有種「青春已逝」、「我們的時代已經結束了」的無力感...上週完全讓我更有感觸~
上週假日帶著時髦閃亮去老媽家一起吃飯,晚上從老媽那回家,時髦閃亮小心翼翼帶著老媽給的狗餅乾,超興奮的上樓要去餵傑西,卻突然發現傑西不對勁!!!
傑西已經十歲了,搬到透天最怕他自己上下樓梯傷關節或是受傷,所以他都在有個大露台的主臥,可以隨時去曬太陽看風景,然後也可以隨時回到室內吃飯喝水跟睡覺。
每天早上跟晚上睡前時髦閃亮都會吵著要去看傑西,偶爾吃飯時也會抱傑西下樓跟我們一起,但有時候他還是以為自己青春年少,總是忍不住上下樓梯暴衝,真的很怕老邁的他受傷,也越來越不敢讓他下樓!
發現他生病的這天,出門前兩隻還上樓去吵傑西,傑西還正常的走來走去,一副覺得兩隻很吵的感覺,後來又躲去露台,我們跟傑西說掰掰就去老媽家聚聚,結果一回家傑西整個不對勁...
傑西很喜歡躺在露台的小吊床上,通常我們上樓去找他,他就會下來跟我們玩,但這天他躺在吊床上有氣無力,我以為他是還想睡,沒想到他根本是沒力氣從吊床下來!
且我們把他從吊床抱下來後,才發現他整個頭很歪,走路也走不直還一直轉圈撞牆,我整個眼眶泛淚直覺想說傑西該不會中風了?而且連他最愛的狗餅乾跟罐頭都不吃,完全不對勁!!!
那時已經快晚上七點,肯吉趕快打去康爾維寵物照護醫療中心問醫生還有沒有看診?後來看診時醫生跟肯吉說本來有點晚已經不想接,但一聽到是傑西,這是老客戶一定要看,還好當天傑西有看到醫生!
醫生看了一下情況,覺得應該不是中風,所以就抽血檢查,順便幫傑西清耳朵!看診完後等檢驗報告時,肯吉跟醫生也閒聊了一陣,醫生知道咪離開後,就說老貓通常都是因為腎衰竭離世,但好好離開就好,也請護士把咪的病例刪除!
突然也有點淡淡的哀傷,生命到了盡頭,也就是這麼輕易就得抹去🤦
報告等了一陣子,還好傑西各大指數都正常,判斷傑西應該是前庭神經炎的問題,而這病的主因沒別的,就是「老了」...且無法根治,一旦出現在老狗老貓身上,就是會一直伴隨😭
前陣子跟肯吉還常感嘆著我們老了,卻忘了傑西也是...且法鬥的年紀差不多就是10~12歲,醫生說傑西這樣已經算很棒了!
接著就是前幾天每兩小時要點一次眼藥水,然後耳藥、止暈藥、類固醇不停歇...且前三天傑西都完全不吃東西,就連開罐頭也完全沒食慾😨
醫生說因為前庭失調他就像身在萬花筒裡一樣,傑西可能很暈很暈,根本不知道自己身在何處,也不會想吃東西...
但傑西已經三天完全不吃飯,只偶爾喝點水,真的越來越瘦,醫生就說再不行只能灌食了,我覺得要走到灌食這一步太可憐,實在捨不得,我一直翻箱倒櫃想說有什麼軟軟的東西可以讓他吃?熱了雞胸肉他也愛吃不吃沒興趣,我想著可能太硬?
於是我先開了一包滴雞精,他竟然喝了!!!我立刻去樓下再用滴雞精煮一鍋粥,等煮粥的時候再熱了銀絲卷,這時傑西竟然也吃了,讓我信心大增。
於是滴雞精粥配上罐頭,就讓傑西開始慢慢進食,雖然頭還是歪歪的,走路還是會歪斜,但開始吃東西就是個好事!
前陣子大家吵到很熱烈的走私貓的安樂事件,我只想說寵物就是一輩子的家人,他們會老、會生病,你會很心疼,甚至到結束生命的那一刻都會痛到無法呼吸...
我只想到我們漸漸老了,卻忘了陪了我們十年的傑西也已經是老公公了!
雖然時髦閃亮這兩隻很吵,每次上樓都讓傑西想要躲起來,但還是希望傑西可以再陪我們久一點,最後我們可以沒有痛苦、沒有遺憾的好好說再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居家美學控必備大理石融燭燈 #贈獎
✅ 團購網址:https://bit.ly/3g223kZ
✅ 詳細說明:https://reurl.cc/3aggMO
#純煉滴雞精一包只要79超划算
✅ 團購網址:https://reurl.cc/ze3gWQ
✅ 使用照片:https://reurl.cc/ogDXv3
.
Aiko Chiu
邁可康類固醇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魚油是藥品還是營養補充品?
魚油,是N3不飽和脂肪酸,這裡面最重要2個成分是DHA和EPA,這2個成分在我們脂肪酸研究裡面,是很重要的不飽和脂肪酸,我們人體沒辦法自己合成,一定要透過外在食物來補充,特別是深海魚,因為魚本身有不飽和脂肪酸,在溫度很低它還是可以存活,算是很重要的營養成分。
Omega-3脂肪酸
處方級 omega-3 脂肪酸(OMACOR, 成分Omega-3-Acid Ethyl Esters),包括每天4克的 EPA 和 DHA和純化的 EPA(作為 IPE)的混合物,已被證實可以降低非常高的甘油三酯。
包括3項大型隨機對照試驗(ASCEND, OMEMI, VITAL),顯示低劑量 EPA 和 DHA 混合物與statin無法降低心血管風險。經由REDUCE-IT, EVAPORATE, STRENGTH大型隨機對照試驗,採取每天4克的 EPA 和 DHA和純化的 EPA (作為 IPE)的混合物作為治療劑量。(IPE: Icosapent Ethyl)
值得注意的是,在最近所有 omega-3 療法試驗(REDUCE-IT、STRENGTH、OMEMI)的積極治療組中,心房顫動增加的情況始終如一,在評估這些療法的風險和益處時應考慮到這一點。
Omega-3 脂肪酸在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中的作用:
1.非處方魚油產品被歸類為營養補充品(或稱保健食品),與處方omega-3 脂肪酸產品不同,不能與處方 omega-3 產品互換。
2.營養補充品的製造過程與處方藥的製造過程的監管程度不同。
3.營養補充品的內容和質量各不相同。一些營養補充品可能含有雜質,包括飽和脂肪和氧化脂質、污染物或其他可能有害的成分。
4.對於一些營養補充品,可能需要大量的膠囊才能獲得與處方強度魚油中相同數量的活性成分。由於藥丸負擔較大,營養補充品會增加每日熱量攝取。
5.魚油營養補充品的耐受性可能不如處方 omega-3 產品。患者在服用營養補充品時經常抱怨胃腸道副作用(例如打嗝、口中有腥味、消化不良)。
6.非處方魚油產品尚未被證明具有心血管保護益處,因此不推薦用於降低 ASCVD 風險。
處方 omega-3 脂肪酸製劑最常見的副作用包括打嗝、消化不良、乙酯製劑的味覺反常和肌肉骨骼疼痛、外周水腫、便秘、痛風和 IPE 引發之 AF。
以上資料來源:美國心臟學院(ACC) 〈2021持續性高三酸甘油脂症治療共識〉
J Am Coll Cardiol. Jul 28, 2021. Epublished DOI: 10.1016/j.jacc.2021.06.011
同塲加演:
Omega 3屬於脂肪酸其中一類,它存在於我們日常的飲食當中,Omega 3脂肪酸中有人體不可自行生成之必需脂肪酸,其將有助於我們維持良好健康。Omega 3脂肪酸主要有三大類,分別為:α-次亞麻油酸(ALA)、二十碳五烯酸(EPA)與二十二碳六烯酸(DHA)。
α-次亞麻油酸(ALA)一般存在於植物中,像是堅果類與種籽類食物(例如核桃與油菜籽);
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統稱為長鏈Omega 3脂肪酸,魚類之脂肪為其天然來源,像是鮭魚和魚油(包含魚肝油)。
Omega-3 脂肪酸增補劑中的 DHA 和 EPA 成分,可能會讓人更容易流血。若身體有流血的狀況,或正在服用抗凝劑,像可邁丁(Coumadin)、保栓通(Plavix)、抑凝安(Effient)、百無凝膜衣錠(Brilinta),和一些非類固醇類消炎止痛藥(NSAIDs),更要小心。
#純粹學術討論
#Omega-3脂肪酸_魚油_EPA_DHA營養食品廠商及廣告_請勿留言